2022农民消费现状调研报告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7690286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农民消费现状调研报告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2农民消费现状调研报告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农民消费现状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农民消费现状调研报告 .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农民消费现状调研报告农民消费现状调研报告一、全州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州辖 1 市 2 县、32 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20 个村委会、2203 个村民小组。至 2007 年底,农业户 131850 户,农业人口 609395 人,劳动力 375981 个,外出劳动力 12264 个。全州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 777.492 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29.2845 万亩;园地 39.7257 万亩;林地 297.5659 万亩;草地2.66 万亩;水面 6.8294 万亩;其他 301.4265 万亩。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农村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了各项改革。近年来,中央把“三农”问

2、题提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新农村建设政策逐步落实到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良好。2007 年我州全面兑现了粮食直补和农机具购置、橡胶良种苗木、能繁母猪等各种补贴补助,减轻农民负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上市场粮价大幅上涨,特别是茶叶和橡胶价格飙升,使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2007 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284072.75 万元,农民经营所得总额 159013.56 万元,占总收入 55.98%;总费用 125186.49万元,占总收入的 44.07%,增 8.84%;净收入总额 158886.26万元,占总收入 55.93%,增 15.48%;农民人均纯收入 2727元

3、,比 2006 年增加 311 元,增 13.53%。粮食总产量 3.2 万吨、干胶产量 21.8 万吨、茶叶 2.5 万吨、食糖 97 万吨。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民都盖起了豪华的楼房,购买了各式各样的车子。农民户均拥有 1 辆摩托车和拖拉机的现象比比皆是,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话,用上了手机,小轿车已经进入农户,村民喜气和知足溢于言表,以前狭窄的路面,也经过挖动慢慢扩宽,到处闪烁着繁荣与文明的光芒。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文化素质低,缺乏科学理财观念,一些农民产生了“小富即安”乱消费、奢侈浪费讲排场的不良生活方式。有的村民利用逢年过节、婚

4、丧嫁娶等时机大摆宴席、大吃大喝,花费大量钱财铺张比阔气,有的村民不求实用图虚荣,花不该花的钱购置小轿车等高档消费品。如有的山区的农民,由于村寨的道路基础设施还没有配套,就买了轿车,结果车子上不了山,只好寄存在山下,花费了大量资金后,却没有多大用处;有的村民对子女过分溺爱娇惯,让他们任意乱花钱、逃学旷课、游手好闲、酗酒斗殴、惹事生非。不合理的消费和投资行为开始出现一些。群众面对突然增加的巨额财富,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相应的科学、合理消费意识及理财知识,有的甚至出现了一些消费上“低收入、高消费”、“请客送礼”、“寅吃卯粮”的现象,进入消费的误区。但从总体来看,我州农村经济处在一个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

5、的阶段(全州恩格尔系数为0.45),大多数农民都是刚刚走出节衣缩食的困境,绝大多数的农民手里有了钱以后,都是用于添置各类生活用品,改善生活条件,消费是理性的,是符合农村及农民现状的。二、全州农村、农民收入及收入构成情况*是一个农业州,农村(含农场)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5%。全州农村人口(不含农场)人均经济作物面积约 5 亩,其中,橡胶和茶叶面积超过 2/3,传统支柱产业胶、粮、糖、茶仍是主要经济来源。农民的收入也来自第一产业。(一)农村经济收入情况2007 年,全州农村经济总收入达 284072.75 万元,比上年增 30561.38 万元,增 12.06%。其中,农业收入 113523.15万

6、元,增 11.86%;林业收入 89739.24 万元,农民消费现状调研报告增 14.59%;牧业收入 30302.41 万元,增 18.64%;渔业收入 5953.82 万元,增 22.55%;第二产业收入 21496.21 万元,增 0.2%;第三产业收入 23057.92 万元,增 3.76%。(表一)2007 年农村经济总收入构成表指标名称收入(万元)比上年增(万元)增减(%)总收入284072.7530561.3812.06农业收入113523.1512033.2511.86林业收入89739.2411425.3814.59牧业收入30302.414761.8918.64渔业收入59

7、53.821461.9132.55第二产业21496.2142.690.20第三产业23057.92835.923.76(二)农民收入情况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全州农民相对稳定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用于保障口粮、解决温饱、购置日常生活必需品与生产资料的保证。2007 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2727 元,比上年增311 元。其中:XX 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3088 元,增 508 元;XX 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2314 元,增 275 元;XX 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2412 元,增 70 元。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主要产品构成为(表二):2007 年主要农产品纯收入结构单位:万元指标景

8、洪占农民所得%勐海占农民所得%勐腊占农民所得%全州占总收入%粮食996715.01142719.26675220.322814617.70 甘蔗660.1612610.326211.8768134.28 茶叶45596.861078018.1728438.561818211.43 橡胶3045045.8347407.991360040.944879030.68 四项合计4504267.783307355.732381671.6910193164.10 其他2140632.222627044.27940528.315708235.90 人均纯收入(元)3088231424122609在农民纯收入

9、构成中,粮食人均纯收入 462 元,占纯收入17.69%,比上年增 8 元;甘蔗人均收入 112 元,占纯收入4.29%,增 6 元;茶叶收入 299 元,占 11.44%,增 95 元;橡胶收入 800 元,占 30.66%,增 81 元。以上四项主要农产品纯收入 1673 元,占纯收入 64.09%,比上年增 190 元。从表(一)、(二)可以看出,我州的农村农民收入呈现以下特点:1、农村的经济收入绝大多数来自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发展较缓慢,第三产业略有发展。2、主导产业优势明显。橡胶、粮食、茶叶及其它经济作物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3、表现出了区域的差异性。景洪、勐腊以橡胶及其它经济作物占主

10、导,勐海以粮食、甘蔗茶叶等为主。三、全州农民消费及消费结构情况经调查,全州农民消费支出以经常性支出和非经常性支出划分。农民用于经常性支出,按开支多少依次为: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子女教育费用、医疗、衣服、年节送礼、宗教活动等;用于非经常性支出依次为:建房、购买耐用消费品及农村公益事业。从全年农民消费结构上看,一是在生产资料支出方面,随着现代农业步伐的加快,农业实用科技已成为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合理配置资源,购买与之配套的农用物资、农机具、化肥、良种等仍然是农民较大的生产性支出。全州用于生产性支出根据收入的不同所占的比例不等,景哈乡莫南村委会曼坝河村的村长何大,家有 150 亩胶地

11、,2007 年年收入 20 万元,用于生产性的投入是 2 万;勐罕镇曼景村委会曼桂村村民波的,家有胶地 30 亩,2007 年年收入 8万,用于生产性支出 5000 元;格朗河乡苏湖村丫口老寨村民小梅,2007 年年收入 1 万元,用于生产性支出为 1000 元。无论收入高低,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占总收入的约 1/10 左右,全州人均支出 2051 元。二是在饮食与穿着方面,在农民收入逐年提高的条件下,农民生活状况不断改善,解决温饱后,在吃穿质量上,肉、蛋、鱼及其制品等消费比例得到提高,全州农民用于吃穿支出人均 3066 元。三是用在家用设备购置方面,农民在增收的同时,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吃穿消费,而

12、开始追求更加舒适的现代生活方式,家用电器逐渐普及,且向高档化转变。人均支出为 125 元。四是在交通和通讯方面,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和通讯消费价位下调的双重作用,交通和通讯消费已成为农民消费的热点,全州农民用于交通工具、燃油和通讯工具等方面支出人均为 399 元。五是在医疗保健方面,随着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民政策的实施及力度的加大,农村医疗条件不断完善,农民对自身健康保健意识进一步增强,生病就医治疗状况明显改善,全州农民人均支出 182 元。六是在居住消费方面,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用于建房或购买维修、装修住房材料的支出等方面有所增加,农民人均支出 640 元。

13、七是群众自愿集资用于公益事业上,如农村电网改造、改善饮水条件、修生产路与灌溉沟渠、建文明路等方面。八是在日常生活现金支出方面,用于娱乐、宗教活动、年节购买烟酒、互送礼金等支出不断升级,且呈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中等收入的家庭每年也达到5000 元。四、引导农民理性消费中的好经验针对农村、农民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了教育引导力度,使大多数农民都把钱用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创造自己的美好家园,使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出现了一些理财能手,一些乡镇、村和个人都取得了比较好的经验。(一)政府引导,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XX 县区的勐罕镇,是最早富裕起来的乡镇。2004 年勐罕

14、镇引进香蕉种植以来,坝田种植香蕉的观念渐渐被农民接受,科学观念也得到了增强,加上橡胶价格持续上升,农民富裕了,手里有了很多的钱。针对农民手里的闲钱,如何引导消费,成为了镇党委政府的课题。2006 年全国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大胆创新,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做出“政府做引导、农民唱主角”的决定,率先启动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富有勐罕镇特色的做法:积极引导农民集资建设村道公路、村内水泥路、篮球场、文化室等基础设施。截止 2008 年 6月,通过“一事一议”筹集资金,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全镇已实现村村通路,35 个村小组完成通达路建设,53 个自然村完成村内道路硬化,45 个村小

15、组建有篮球场,有文化室 35个,28 个村小组建有村公厕,24 个村小组建有村垃圾池,65%的村民完成改厕,38%的农户完成改厨,累计投资达到 5100 万元。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受到了省、州、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基础设施改善以后,生活卫生条件改善了,村民出行方便了,道路畅通了,也方便了与外界的沟通,村民的地价也得到了升值,反过来也给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二)村干部积极想办法,培育新产业。勐海镇曼尾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走种养结合之路,发展农村特色经济。曼尾村主要以粮食、甘蔗、茶叶为主要收入来源。为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党支部和村小组干部积极想办法找路子。2002 年开始引导村民种植黑麦草,大力发展大

16、牲畜养殖。在村干部的鼓励下,全村每年圈养肉牛 140 余头,养猪 100 余头。充分利用畜粪,引领村民走沼气建设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走“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目前,全村已建有沼气池 98 口,入户率 86%,大部分村民都用上了节水卫生间,安装了太阳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他们还引进了一家企业种植名贵南药黄草,村民通过打工、接受培训等,不断提高对黄草种植技术的掌握。部分村民已计划在公司的带动下,发展黄草养殖,增加收入。除此之外,村党支部还带领村民,利用地理优势,发动村民经营烧烤,开办农家乐,开展多种经营,广开致富渠道,寻找新的致富商机。(三)统一规划,建设新村寨。*旅游

17、度假区曼龙枫村委会曼景法村,有 40 户人家 182 人。旅游度假区二期开发征用了村寨大部分土地,村民得到了政府的土地补偿款。拿到钱以后,村民不是拿来乱花,而是在村支书的带领下,统一思想,在规划的 80 亩民居用地上,请有关部门统一规划设计,打造了一个外形既保持傣族杆栏式建筑风格,内部设施、装饰、装修又符合现代理念,既能够接待游客吃住又能够提供观光服务的傣族民居新村。目前,该村正以鲜明的特色、良好的设施、一流的服务以及民族风情、民族传统文化吸引着世人。另外,勐海勐混镇曼蚌村委会曼弄村、曼广村、曼迈村,人均收入2900 元,为了改善居住条件,自发的组成“老庚组”,以 10户20 户为一组,利用农

18、闲时间,以相互换工、借钱的互助形式,自己烧砖、自己备料,自己盖房,建设美好家园。目前这三个村 2/3 的村民都盖了新房。(四)用于扩大再生产。XX 县区勐阿镇嘎赛村委会城子村村民岩说勐,家有 7 口人,有劳动力 4 人,水田 10 亩,茶叶地 10 亩,甘蔗地 6 亩,占着临街的优势,盖了经营门面 6间,年总收入 5 万元。2000 年盖了新居,家有拖拉机,购了联合收割机一台,2008 年买了稻谷剥壳机,参加农村民居安全保险。(五)用于加工业,延长产业链。XX 县区格朗河乡苏湖村委会苏湖村小组村民巴图,家有 6 口人,2 个小孩初中毕业。家有茶叶地 50 亩,2007 年转让了 20 亩茶叶地

19、,得总收入 14 万元。有了钱以后,他又投资办了一个茶叶粗制厂,当年投产当年就投入了运营,既加工自己茶地的茶,也收购本村的茶叶,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的模式。(六)投资保险业务,为孩子的成长储蓄。XX 县区格朗河乡苏湖村委会苏湖村小组村民小梅,是一对年轻夫妻带着 1个孩子的家庭,有茶叶地 7 亩、水田 4 亩、甘蔗地 7 亩。由于丈夫有残疾,不能参加劳动,在一个冶炼厂谋利一份享受残疾人福利政策的工作,年收入有 6000 元,家里的农活只靠她一个人,一年到头也只能苦 5、6 千元。她为了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未雨绸缪,不管现在有多困难,她都给孩子买了中国人寿保险,每年交保险费 920 元。XX 县区景

20、哈乡莫南村曼坎河小组是个以胶、粮为主的村寨,人均收入较高,目前已有 20多人参加了泰康人寿保险。(七)投资储蓄,以防不测。大多数的村民,除了满足生产生活需求以外,多余的钱几乎都是存入银行。因为我国农村的生活保障还不完善,大部分村民还有忧患意识,积蓄专门谋划自己的健康和养老保障。同时也了解到,一些金融机构也在为农民群众提供储蓄知识的培训,为他们办理相关业务。XX县区邮政局主动为打洛镇曼山村农民办理邮政储蓄、银联卡业务,并现场演示刷卡业务,帮助他们提高理财能力。(八)投资教育,着眼未来。基诺山乡巴亚村委会茶地村小组村长周白,年收入 9 万左右,收入来源为茶、胶和运输业。家有 4 口人,有 2 个女

21、儿。他把收入的大部分都投资在女儿读书上,让她们接受良好的教育,目前一个女儿在昆明地质学院读书,另一个在本州职业技术学院大专班就读。他说:只要她们考得上,别说是读大学,就是读研、读搏,砸锅卖铁也要供,要让她们走出大山。五、农民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我州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我州农村群众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思想观念落后。突出表现在: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形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这严重制约了其思维能力和欣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品位的层次。也引发了当前部分经济快速发展的农村,出现了“小富即安”的思想,有了钱不知怎么花的问题。缺乏理财意识、风险意识和干大

22、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据统计,我州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0%以上。全州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 6.15 年。而农民受教育年限就更低,导致了*州农民的“三低”(劳动技能偏低,文化素质偏低,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和“三缺少”(缺少懂技术、会种田的新型农民;缺少懂科技、会管理的青年农民;缺少农业企业家和掌握高技术的人才)。(二)农民消费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农民消费偏重于物资,吃喝消费方面的支出比重仍然较大,而在医疗保健、文教娱乐、子女教育等精神建设方面的支出比重不足。(三)相互攀比现象严重。比吃喝,遇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一些唯面子至上的不良消费现象严重,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23、村的要求很不协调。以南糯山村委会为例,2007 年上半年由于茶叶价格攀升,农民的收入大量增加,当年就购买了各种汽车 163 辆(以轿车为主),出现了贷款购车养车的现象。今年茶叶价格低迷,茶农收入锐减,许多去年购置的车辆变成了家庭负担。有的已开始转卖崭新的小汽车,有的家庭车买来后甚至一天都没有开过。(四)借节庆、红白喜事等大操大办、浪费钱财的现象在部份农村较为严重,尤以去年为甚。我州是一个多民族的自治州,各民族传统习俗根深蒂固,各种节庆、祭祀活动很多,且影响较深。一为婚嫁丧娶,据调查结婚摆酒席一般要延续 2-3天,费用一般为 2-3 万元,有的甚至更高。二为生日满月,少则花数千元,多则花上万元。

24、三为建佛塔、佛寺。傣民族全民信教,每年都有修建佛塔、佛寺之事。四为升和尚、赕佛等。五为各种节日,就傣民族而言,除了“泼水节”,还有开门、关门、赕佛、赕塔、祭寨门、寨心等。今年以来,由于收入减少,农村中上述一些非理性消费现象有所抑制。(五)农民消费层次低、缺乏理财意识和能力。农村居民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以及自身缺乏相应的消费商品和消费知识,所消费产品档次低、质量差。对闲置资金的利用率不高,即使有更多的钱也是存入银行,靠利息升值,没有其它的投资意识。景哈乡莫南村曼坎河小组,人均纯收入达 6000元。村党支部、村委会及小组干部在引导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美化村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

25、了明显成效,他们也非常重视引导农民合理消费,如分批组织群众到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参观旅游、鼓励、支持农民参加泰康人寿保险等,但对于节余下来的资金,除了存银行外,尚无别的办法,主要原因是素质低。(六)部分村民缺乏参与村寨公益事业建设的意识和积极性。部分收入增加的农民,吃喝玩乐舍得花钱,请客送礼舍得用钱,但对建设村寨的公益事业、建设自己家园的集资事宜就不积极。需要加以重点引导。五、正确引导农民消费的几点建议1、重视农村教育和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农民追求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加大教育、科技、文化、娱乐、旅游等非商品性消费的引导力度,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和

26、档次。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引导农民将积累的财富用于投资新的产业发展,对产业提升和第二、三产业培育的投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3、加快新农村建设,努力优化农村消费环境。推进新村建设,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改善农民消费的环境,有利于改变农民消费倾向和消费方式,是启动农村消费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与此同时,各乡镇城管部门,要引导各村做好村寨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建设新村寨。4、组织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到发达地区参观考察。针对先富起来的部分村民存在着“小富即安”的思想和盲目攀比享受等问题,以及村民也有外出学习旅游的愿望和能力的实际,根据自愿、自费的原则,组织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到发达地区实地考察。近年来

27、,部分农民在收入增加后,已开始自发地组织外出旅游参观,但基本上是观光旅游,实际效果不大。如果统一组织,则可将观光与考察培训融为一体,在观光的同时组织参观考察一些发达地区的“名村”、“名镇”,并请当地的村干部介绍经验。通过实地参观考察,让村民找到差距,明确方向,树立富而思进的思想观念。5、通过典型引路,大力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各少数民族大多有较强的进取心,这种进取心在一定场合通过“攀比心理”表现出来。对于这一心理,我们应该加强引导,使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可以在农村挖掘并树立一批新农村建设典型,对典型进行大力宣传和鼓励,并以此为契机,在全州广大农村掀起创建“文明村”的热潮,推动农村经济

28、社会的协调发展。6、对照社会主荣辱观,在农村开展一场移风易俗大讨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对村民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讨论,明确民族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中哪些是好的,应该坚持,哪些是不好的,应该放弃。在此基础上,健全和完善村规民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组织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虽然全州部分农村群众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精神文化生活仍显得单调。而各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应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优势,以此为基础,就地组织各种文艺队,宣传队、表演队,并引导和扶持村民建设和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设备。立足自娱自

29、乐,不断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总之,从*的实情来看,农民的收入将在未来的几年中快速增长,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指日可待。但是要摒弃一些陈规陋习,实现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科学理财、艰苦创业,理性消费则任重道远。必须从源头做起,提高文化素质,从基础教育抓起。内容总结内容总结(1)农民消费现状调研报告一、全州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州辖 1 市 2县、32 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20 个村委会、2203 个村民小组(2)XX 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2412 元,增 70 元(3)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受到了省、州、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4)旅游度假区二期开发征用了村寨大部分土地,村民得到了政府的土地补偿款(5)这严重制约了其思维能力和欣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品位的层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