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XX县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报告2.24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XX县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报告2.24 .doc(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xx省xx县 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报告 (2013年) xx省xx县林业局二一四年一月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xx省xx县2013年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报告项目负责人:班胤(xx县林业局局长)编制单位:xx县林业局技术负责人:编制人员:、执笔人: 制表人:制图人:审核人:编年一月十八日 2 日期:二0一四制目录 前言.1第一部分:工作概况.2一、工作基本情况.2 (一)工作组织.2 (二)工作开展情况.2 (三)有关情况说明.5 (四)调查成果质量.5二、工作量及资金使用情况.6 (一)投入工作量.6 (二)资金使用情况.6三、主要经验和问题与建议.7 (一)主要经验.7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2、.8第二部分:调查成果.10一、林地资源现状.10 (一)地类情况.10 (二)权属情况.10 (三)起源情况.11 (四)森林类别情况.12 (五)保护等级.13二、林地动态变化分析.13 (一)林地范围变化.14 (二)地类变化.16 (三)土地权属变化.19 (四)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变化.20 (五)林地保护等级变化.22三、林地变化原因分析.22 (一)变化原因分析.22四、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施成效.23 (一)、专职管理,专人负责是做好林地管理工作的保证.23 (二)、用途管制,定额管理是做好林地管理工作的途径.24 (三)、严格监管,严肃处理是做好林地管理工作的措施.24五、林地管
3、理中取得的经验.25 (一)、强化生态公益林林地管理.25 (二)、依法做好林权管理各项工作.25 (三)、切实做好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工作.26六、存在问题和建议.26 (一)存在问题.26 (二)建议.28 i 附表 表1各类林地面积变更统计表表2公益林地面积变更统计表表3商品林地面积变更统计表表4各类林地动态转移统计表表5林地变化原因分析统计表 ii 前言 按照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关于做好全国林地年度变更调查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开展林地变更调查。调查工作依据xx省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方案、xx省林地年度变更调查细则开展。 林地年度变更调查重点对林地范围、林地利用状况(地类)以及林地管理
4、属性等内容进行变更调查。林地变更调查范围为xx县行政区域内所有林地和规划用于林业发展的其它土地。具体包括齐伯镇、乐平镇、十字乡、夏云镇、城关镇、天龙镇、白云镇、羊昌乡、高峰镇、马场镇、大坡林场、华山松林种场、夏云农场、广顺农场、羊艾农场、xx农场、牛奶场共5个农场8个镇2个乡1个国有林场1个林种场207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共99880公顷。 变更时点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报告编制过程中,分析整理了xx县诸多基础资料,对xx县林地现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围绕xx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根据县情、林情进行一次全面复核和调查分析,更新林地数据库,产出
5、林地变更调查成果。 于2013年12月31日,完成了林地数据库的更新,林地动态变化分析工作,形成调查成果报告。本次林地年度更新工作得到XX县区林业绿化局、xx县林业局、xx省林业调查勘查设计院 1 等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感谢。因时间仓促,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指正。第一部分:工作概况一、工作基本情况 (一)工作组织 本次林地变更工作、由省林业厅资源处组织,省规划院陈爱民负责我县的技术指导工作,xx县林业局林政站牵头,局领导组织协调,各办公室积极配合,精心组织完成了遥感判读,外业核查、内业判读、图斑区划XX县区级自查等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 参加本次工作的技术人员总计8人,
6、分别负责资料收集、变化图斑核实。 内业5人(其中内业判读、图斑区划2人,数据录入1人、文本编写1人,成果检查1人),外业调查3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自2013年10月开始,历时3个月的时间,于12月底完成了全部调查任务。分调查准备、调查实施和内业处理三个阶段。 1、调查准备阶段(2013年10月) 进行技术培训,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对遥感卫片判读的变化图斑进行统计分析。 (1)技术培训 根据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关于做好全国林地年度变 2 更调查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由XX县区林业绿化局组织,省规划院负责技术指导,对XX市负责各县林地变更工作的人员为期四天的进行培训。
7、 (2)相关资料的收集、处理 基础资料收集主要包括前期数据库、本期遥感影像与变更期间林业经营管理资料等。林业经营管理资料主要按人工造林、森林采伐、占用征收、自然灾害等类型建立。参照林业经营管理资料,与前期林地数据库对比分析,在本期林地数据库上勾绘出林地发生变化的图斑。 (3)遥感卫片判读区划 将本期遥感影像与前期遥感影像叠加对比分析,判读区划林地发生变化的图斑,对本期数据库进行更新。根据本期遥感影像,参考二类调查成果等资料,在本期林地数据库中补充区划非林地上的森林资源小班。 (4)调查底图的制作 图层合并。将不同类型的林业经营管理数据矢量图层与遥感判读区划图层进行叠加并对比分析,判读出林地发生
8、变化的图斑,生成新的矢量数据,即变更调查底图。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图斑与遥感判读变化图斑重叠的,由于林业经营管理图斑是实际发生的,所以保留林业经营管理图斑。 图斑分类。变化图斑分为4类。有关资料对应的判读变化图斑、与有关资料不对应的判读变化图斑、遥感影像未反映的变 3 化图斑,以及没有遥感影像覆盖地区的变化图斑。做此分类是为了下一步进行外业核实调查,核实此4类图斑实地的具体变化情况。 属性填写。根据遥感判读区划结果以及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填写林地变化图斑核实调查属性记录表,待做下一步的核实调查。 将以上工作做完后,整理出外业调查底图,待下一步的核实调查。 2、调查核实阶段(2013年11月) 根据制作
9、出的变化调查底图及其中的不同变化分类,现场核实变化图斑,对与相关资料不符的变化图斑进行现地核实验证,并采集变化图斑属性因子,完成数据录入工作。 林地变化图斑核实调查通过内业核实与现地核实两种方式调查,首先通过遥感影像与有关资料内业核实变化图斑及其属性因子,内业无法核实的与外业工作人员一同到现地核实调查,尤其对新增林地和外业调查底图上的变化图斑作重点核实。 根据核实情况,对变化图斑的位置、界线进行确认或修改,并转录或填写林地变化图斑核实调查属性记录表,形成林地变化数据包。 3、内业处理阶段(2013年12月) 通过调查核实后,确定林地变化情况和变化图斑,与林地落界数据库进行叠加,根据不同情况,将
10、图斑按变化原因分类,更 4 新林地落界数据库,形成本期林地数据库和林地变化更新数据库,完成林地变更调查成果报告编写等工作;由省林业调查勘查设计院同步开展质量检查和成果验收工作。 在全体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各项工作均按计划完成。省林业厅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下发文件,提出严格的时间和质量要求,有力地促进了变更工作的开展;规划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在技术支持方面给予保障;xx县林业局积极调动现有技术人员,抽调技术骨干全力开展变更工作,并在时间、资金、设施等方面向变更工作倾斜,保证了变更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有关情况说明 根据xx县森林资源状况,xx在上期林地年度变更(2012年度)调查试
11、点成果的基础上,用2012年度的遥感影像,对2012年全省林地范围内、林地保护利用以及林地管理属性等变化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复核和调查分析,同时补充调查非林地上的森林资源,以更加全面地掌握林地变化及森林空间分布情况。 (四)调查成果质量 按照xx省2013年林地年度变更调查试点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中的标准,林地变化数据包和非林地上的森林资源小班数据的齐备性、投影、坐标系、图斑的空间拓扑和属性数据逻辑性、图斑和属性数据的关联性等检查项目完全合格为合格,有一项不合格的,则为不合格。林地变化图斑和非林地上的森林资源小班区划和面积求算中,发现问题图斑数小于检查图斑总数的5%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等质量要求。
12、本次林地变更工作中,由于初次参与林地变更工作,在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有跨界补 5 偿小班问题、公益林界定小班与遥感影像不吻合、发现有图形碎片和逻辑错误等。经修正、调整等方法处理后均达到质量要求。 在本次工作中,县级自查合格率为100%,省级检查合格率为93%。 二、工作量及资金使用情况 (一)投入工作量 本次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共涉及1县17个乡(镇、场),判读变化图斑40个,实际变化图斑31个,累计投入工作量300人日,各主要工作环节累计投入工作量见表1。 表1林地年度变更调查累计投入工作量统计表单位:人日 主要工 作环节累计投入工作量 合计 收集整理资料100 分析统计变化图斑80
13、 核实验证变化图斑60 数据采集40 报告编写20 300 (二)资金使用情况 xx县本次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累计投入经费6万元,其中,xx县林业部门投入6万元。各主要工作环节累计投入经费见表2。 表2林地年度变更调查累计投入经费统计表单位:万元 主要工作环节累计投入经费 合计 收集整理资料1 分析统计变化图斑 2 核实验证变化图斑1.5 数据采集1 报告编写0.5 6 6 三、主要经验和问题与建议 (一)主要经验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地管理是资源林政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保护好林地就是保护林业发展空间,保护管理好林地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工作。xx县的林地管理工作
14、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各级林业工作同志的艰苦努力和辛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通过本次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根据工作要求制作工作方案,严格按照工作方案执行,明确分工,从外业到内业定人定岗分配工作任务,保质保量按规定时间完成。同时加强了技术人员对gis及林地年度变更软件的运用,为今后的林业数据的处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按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要求,xx县2012年已形成了xx县的“林地一张图”(2012年林地落界现状图),给林地管理工作开创了新局面,为今后林地管理工作走上数字化、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次林地年度更新工作,
15、是在xx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一张图”的基础上,将变化情况及时更新上图,完成2012年内林地资源变化情况进行更新,保证林地数据真实、可靠,是提高林地监管能力、加强林地保护利用管理的基础。目前xx县已全面完成该项工作。 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是一项全新而且今后需常态化的工作,也是林地管理新增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今后要把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作为森林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人力、物力 7 和财力上给予充分保障,为xx县的林地科学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总之,做好林地管理工作,是我们林业部门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事业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职责。我们要紧紧围绕xx县“十二五”发展目标定位,以建设“山水生态城,低
16、碳示范区”为目标,以建设“避暑休闲度假城、生态旅游目的地、文化教育聚集区”为主体功能定位,努力建设生态之城、旅游之城、知识之城和宜居之城。牢固树立法制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极其认真负责的态度,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扎扎实实地推进林地管理工作,为xx县的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1、存在问题 (1)在外业调查过程中,由于调查人员使用的是遥感影像为监测数据源来进行图斑区划调查,对影像图识别能力不够强,造成个别小班判断不够准确,小斑勾绘存在一定误差。 (2)前期林保数据与本期林地变更调查数据坐标系为西安80,而二调数据是北京54坐标系,且是用
17、地形图进行区划的,导致二调数据中非林地小班与林保数据图斑不能完全重叠。 (3)由于xx省林地年度变更(试点)应用软件不完善,影响统计汇总结果,增加了人工统计数据的工作量。 (4)“林地变更调查成果统计表”不能体现前期、本期林地保护等级等数据,不能直观体现本期与前期数据的变化及其它林地现状情况。 (5)设备落后,技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一是县级林业单 8 位人员有限,尤其是乡镇林业站人员有限;二是林业站人员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个别地方存在技术人员标准把握不准确、计算机操作人员匮乏等现象,导致变更工作进展缓慢;三是林业站gps、电脑、扫描仪等设备不足,很难满足工作需要。 (6)个别遥感影像图质量不高,
18、影响了林地变更工作质量。个别遥感影像图图像不清晰或时间较早,变化地块体现不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地变更工作质量,且无形中增加了现地验证和矢量化的工作量,延长了工作时间。 2、几点建议 (1)完善xx省林地年度变更(试点)应用软件。软件研发人员对软件的开发只停留在用户提出需求方面,部分功能不完善,应加强软件稳定性与实用性的研发工作。 (2)提高工作底图影像精度。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能提高前期林地落界数据库修边精度和小班区划调查的准确性,确保最终变更成果的质量。 (3)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全面铺开技术人员运用arcgis软件、林地年度变更软件,为今后林业工作做铺垫。 9 第二
19、部分:调查成果一、林地资源现状 (一)地类情况 xx县林地总面积为38573.45公顷,其中,有林地13619.74公顷,占林地面积的35.31%;疏林地81.04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21%;灌木林地22242.88公顷,占林地面积的57.66%;未成林地1101.48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86%;苗圃地593.76公顷,占林地面积的1.54%;无立木林地350.74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91%;宜林地583.81公顷,占林地面积的1.51%;林业辅助生产用地0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见表2-1。 表2-1各地类面积统计表单位:公顷 项目 合计 有林地 疏林地 灌木 林地 未成林地 苗圃地
20、无立木林地 宜林地 林业辅助生产用地 0 面积38573.4513619.7481.0422242.881101.48593.76350.74583.81 %10035.310.2157.662.861.540.911.510 各乡(镇、场)地类面积情况见附表1。 (二)权属情况 在38573.45公顷林地中,权属为国有的林地面积为2123.93公顷,占林地面积的5.51%;权属为集体的林地面积为36449.52公顷,占林地面积的94.49%。各地类权属情况详见表2-2。 10 表2-2各地类面积权属情况统计表单位:公顷 权属 合计 有林地13619.74850.716.2512769.039
21、3.75 疏林地 灌木 林地 未成林地 苗圃地 无立木林地 宜林地 林业辅助生产用地 00000 合计38573.45国有% 2123.935.51 81.0422242.881101.48593.76350.74583.8100 507.12.28 67.546.13 584.4232.3598.439.341.57 9.22318.3990.78 81.8114.0150285.99 集体36449.52% 94.49 81.0421735.781033.94100 97.72 93.87 各乡(镇、场)地类面积权属情况见附表1。 (三)起源情况 人工起源资源面积为17587.66公顷,其
22、中,人工林面积为12259.79公顷,占人工起源资源面积的69.71%;疏林地面积为72.45公顷,占人工起源资源面积的0.41%;灌木林地面积为4153.94公顷,占人工起源资源面积的23.62%。 天然起源资源面积为20635.44公顷,其中,天然林面积为2406.94公顷,占天然起源资源面积的11.66%;疏林地面积为8.59公顷,占天然起源资源面积的0.05%;灌木林地面积为18219.91公顷,占天然起源资源面积的88.29%。见表2-3。 表2-3各地类面积起源情况统计表单位:公顷 起源合计人工%天然% 合计38223.117587.6646.0120635.4453.99 有林地
23、14666.7312259.7969.712406.9411.66 11 疏林地81.0472.450.418.590.05 灌木林地22373.854153.9423.6218219.9188.29 (四)森林类别情况 在林地中,公益林地面积为24126.67公顷,占林地面积的62.55%;商品林地面积为14446.78公顷,占林地面积的37.45%。 在公益林地中,重点公益林地面积为19802.47公顷,占公益林地面积的82.08%;一般公益林地面积为4324.2公顷,占公益林地面积的17.92%。防护林面积为21863.24公顷,占公益林地面积的90.62%;特用林面积为313.97公顷
24、,占公益林地面积的1.30%;其它林地面积为1949.46公顷,占公益林地面积的8.08%。重点公益林地、一般公益林地各林种情况见表2-4。 表2-4公益林地各林种情况统计表单位:公顷 项目合计%重点公益林地 %一般公益林地 % 合计24126.67100%19802.4782.08%4324.217.92% %100%100% 防护林21863.2490.62%18240.9283.43%3622.3216.57% 特用林313.971.3%244.0477.72%69.9322.27% 其它林地1949.468.08%1317.5167.58%631.9532.42% 各乡(镇、场)公益林
25、地各林种情况见附表2。 在商品林地中,重点商品林地面积为9332.89公顷,占商品林地面积的64.60%;一般商品林地面积为5113.89公顷,占商品林地面积的35.40%。用材林面积为10508.98公顷,占商品林地面积的72.74%;薪炭林面积为186.44公顷,占商品林地面积的1.29%;经济林面积为417.14公顷,占商品林地面积的2.89%; 12 其它林地面积为3334.22公顷,占商品林地面积的23.08%。重点商品林地、一般商品林地各林种情况见表2-5。 表2-5商品林地各林种情况统计表单位:公顷 项目合计%重点商品林地 %一般商品林地 % 合计14446.78100%9332
26、.8964.60%5113.8935.40% % 用材林10508.9872.747071.62 3437.36 薪炭林186.441.2958.9127.54 经济林417.142.89183.13234.01 其它林地3334.2223.082019.24 1314.98 各乡(镇、场)商品林地各林种情况见附表3。 (五)保护等级 i级保护林地270.95公顷,占全县林地面积的0.71%;ii级保护林地19407.86公顷,占全县林地面积的51.11%;iii级保护林地15857.1公顷,占全县林地面积的41.76%;iv级保护林地2438.96公顷,占全县林地面积的6.42%。 二、林地
27、动态变化分析 在本次变更调查工作中,xx县县共计变更了31个图斑。由非林地转为林地增加的林地面积为2.96公顷,由林地转为非林地减少的林地面积为15.13公顷,净减少林地面积为12.17公顷。其中有林地减少了10.59公顷,疏林地增加了0.4公顷,灌木林 13 地减少了10.03公顷,未成林地增加了3.78公顷,无立木林地增加了4.27公顷,宜林地保持不变,林业辅助生产用地也保持不变。详见表2-6。 表2-6各地类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公顷 项目新增减少 林地 2.9615.13 有林地 1.8412.43-10.59 疏林地 0.400.4 灌木林地 3.7213.75-10.03 未成林地
28、3.7803.78 苗圃无立木地林地 000 10.286.014.27 宜林 地 000 林业辅助生产用地 000 净增-12.17 (一)林地范围变化 xx县由非林地转为林地增加的林地面积为2.96公顷,由林地转为非林地减少的林地面积为15.13公顷,净减少林地面积为12.17公顷。详见表2-7。 表2-7林地范围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公顷 项目增加林地到减少林地自林地净增加 合计 2.9615.13-12.17 有林地疏林地 1.843.99-2.15 000 灌木 林地 1.127.73-6.61 未成林地 000 苗圃地 000 无立宜林木林地 03.41-3.41 000 林业辅助生
29、产用地 000 1、非林地转为林地新增的林地 非林地转为林地新增的林地面积为2.96公顷。其中,非林地转为有林地的面积为1.84公顷、灌木林地的面积为1.12公顷。非林地转为林地的地块零星分布于xx县3个乡镇,均是由调查因素引起的地类改变。 14 2、林地转为非林地减少的林地 林地转为非林地减少的林地面积为15.13公顷。其中,有林地转为非林地的面积为3.99公顷,占林地转为非林地面积的26.37%;灌木林地转为非林地的面积为7.73公顷,占林地转为非林地面积的51.09%;无立木林地转为非林地的面积为3.41公顷,占林地转为非林地面积的22.54%。因占用征收由林地转为非林地的面积为15.1
30、3公顷,因调查因素由林地转为非林地的面积为0公顷(见表2-8)。因占用征收由林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地块主要分布于马场镇、高峰镇、羊昌乡及乐平镇,面积为15.13公顷,占林地转为建设用地面积的100%,主要用于矿产、沙场等建设。 表2-8林地转为非林地面积及原因统计表单位:公顷 前期地类 合计 计耕地 有林地 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灌木林地无立木林地 建设用地建设用地 3.9907.733.41 3.9907.733.41 0000 后期地类 合计15.133.990 占用征收15.133.990 调查因素 000 在本次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中,林地面积总体上略有减少,这主要是由于矿产、砂场等建设占用征
31、收林地所致15.13公顷林地转化为非林地。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对有林地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以防止林地数量的减少,大力发展造林,推动 15 林业事业的发展。 (二)地类变化 在林地范围内,xx县有林地面积净减少了10.59公顷,疏林地增加了0.4公顷,灌木林地减少了10.03公顷,未成林地增加了3.78公顷,无立木林地增加了4.27公顷。详见表2-9。 表2-9林地范围内各地类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公顷 项目新增减少净增 有林地 1.8412.43-10.59 疏林地 0.400.4 灌木林地未成林地 3.7213.75-10.03 3.780-3.78 无立木 林地 10.286.014.2
32、7 宜林地 000 林业辅助生产用地 000 1、有林地变化情况 在变更期限内,林地内转变为有林地而增加的面积为1.84公顷,有林地转变为林地内各地类而减少的面积为12.43公顷,使得有林地减少了10.59公顷。转变为有林地的地类为非林地,主要是调查因素引起的。由非林地因调查因素转变为有林地的地块主要分布在xx县羊昌乡,面积为1.84公顷, 有林地转变为其他地类的面积及原因详见表2-10。 16 表2-10有林地转变为其他地类的面积及原因统计表 单位:公顷 后期地类合计疏林地 合计12.430.4 造林更新00 森林采伐3.170 占用征收3.990 灾害因素3.860.4 自然因素00 调查
33、因素1.410 无立木林地非林地 8.0403.1703.4601.41 3.99003.99000 有林地转为疏林地面积0.4颂,主要原因是灾害因素;有林地转为无立木林地8.04公顷,其中森林采伐面积为3.17公顷、灾害因素3.46公顷、调查调查因素1.41公顷,有林地的减少主要是由占用征收和灾害因素导致的,面积为7.85公顷,占有林地减少面积的近63.15%,且转变为建设用地的面积较大,这部分地块主要分布在高峰镇和羊昌乡,面积为3.99公顷,占有林地减少面积的32.1%。 2、疏林地变化情况 本次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发现,只有有林地转变为疏林地,面积为0.4公顷,而疏林地转变为其他地类的没有,
34、使得疏林地面积增加了0.4公顷,这主要是由灾害因素引起的。增加的疏林地分布在高峰镇。 3、灌木林地变化情况 在林地内,其他地类转变为灌木林地的面积为3.72公顷, 17 由灌木林地转变为其他地类而减少的面积为13.75公顷,主要是占用征收引起的,面积为7.73公顷;使得灌木林地减少了10.03公顷。灌木林地转变为非林地的面积较大。减少的灌木林地主要分布在乐平镇,面积为2.64公顷,占减少灌木林地面积的34.15%,其余分布在马场镇、高峰镇、羊昌乡、天龙镇。详见表2-11。 表2-11灌木林地转变为其他地类的面积及原因统计表单位:公顷 后期地类合计未成林地无立木林地非林地 合计13.753.78
35、2.247.73 植树造林3.783.7800 占用征收7.73007.73 灾害因素2.2402.240 4、未成林地变化情况 林地内各地类转变为未成林地而增加的面积为3.78公顷,未成林地转变为林地内各地类而减少的面积为0公顷,使得未成林地增加了3.78公顷。 由灌木林地转变为未成林地而增加的面积最多,为3.78公顷。增加的未成林地主要是由于植树造林活动引起的,面积为3.78公顷,占增加未成林地面积的100%,增加的未成林地主要分布在高峰镇和十字乡。详见表2-12。 表2-12各地类转变为未成林地的面积及原因统计表单位:公顷 前期地类 合计 植树造林 灾害因素 调查因素 18 合计有林地灌
36、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 3.7803.780 3.7803.780 0000 0000 5、无立木林地变化情况 林地内各地类转变为无立木林地而增加的面积为10.28公顷。无立木林地转变为其他地类而减少的面积为6.01公顷。使得无立木林地净增加了4.27公顷。增加的无立木林地主要是由有林地和灌木林地转变的,主要是由森林采伐、灾害因素、调查因素等导致的。减少的无立木林地主要转变为灌木林地和非林地,主要是由造林更新和占用征收导致的。详见表2-13。 表2-13各地类转变为无立木林地的面积及原因统计表单位:公顷 前期地类 合计 森林采伐3.17 占用征收0 灾害因素5.7 自然因素0 调查因素1.41 合计10.28 有林地8.043.1703.4601.41 灌木林地2.24002.2400 (三)土地权属变化 在本次林地变更中,林地权属为国有的林地面积保持不变,在xx县,国有公益林是得到严格控制的。林地权属为集体的林地面积增加了2.96公顷,减少了15.13公顷,使得林地权属为集体的林地面积减少了12.17公顷。这主是由于部分有林地转变 19 为非林地所致,权属变化绝大部分是由前期错划造成的。见表2-14 表2-14土地权属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公顷 权属项目 新增 国有减少 净增新增 集体减少 合计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