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应用.ppt(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应用8-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8-2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8-3 地形图的应用练习题8-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一、地形图比例尺 1、定义:若A、B两点在地形图上的长度为 d,而其实际水平距离为D,则比例尺为 比例尺=d/D=1Dd1=M2、表达比例尺的形式:(1)数字比例尺 例如 1:500 (2)图示(直线)比例尺 10 0 10 20 30km4、比例尺的系统:分为大、中、小三种比例尺比例尺分母M越大,比例尺则越小 比例尺越大,描述地貌的变化越详细,其精度也越高 5、比例尺的精度:图上0.1mm所对应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的精度,即:m比=0.1 m
2、m M 例:对于1:5000的地形图,其比例尺的精度为 m比=0.1 M=0.15000=500mm=0.5m比例尺精度的作用:(1)确定测图的比例尺 (2)指导实地测图3、图上距离d 与实地水平距离D的关系 由 d/D=1/M 得:D=dM二、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1、分幅 梯形分幅:按经纬度分幅,适用于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矩形分幅:按坐标分幅,主要用于大、中比例尺地形图;3、编号 坐标法编号:根据图幅西南角的坐标进行编号 继承法编号:在测区原有地形图的基础上进行编号 顺序法和行列法编号:根据图幅的位置编号2、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 (1)40cm40cm 主要用于1:5000 地形图 (2)5
3、0cm50cm 其它比例尺的地形图三、地形图的符号地形图的符号:包括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 1、地物符号:(P112-113)(1)比例符号 (1 14)(2)半比例符号(16 24)(3)非比例符号(25 33)(4)注记:单位及江河名称、植被及果树种类等等 2、地貌符号:等高线 (1)定义:由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点所构成的连线称为等高线,等高线为封闭的曲线。(2)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P114)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等高距一般取0.5m、1m、2m、5m,等高距越小,描述地貌越详细,等高距越大,描述地貌越概略;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平距越大,说
4、明坡度越平缓,平距越小,说明坡度越陡峭。2930313233(3)等高线的种类 (P114)首曲线(基本等高线)高程为等高距整数倍等高距整数倍的等高线,称为首曲线,用细实线表示,不注记高程;计曲线(粗曲线)高程为5倍等高距整数倍倍等高距整数倍的等高线,称为计曲线,用粗实线表示,要注记高程;3029313233 间曲线(二分之一等高线)为了描述局部地区地貌的变化,在相应两条首曲线之间,按二分之一等高距二分之一等高距加绘一条等高线,该等高线称为间曲线;间曲线用6mm长的虚线表示,不注高程。(4)等高线的特性 (P115)等高性: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同;封闭性:等高线是一条闭合的曲线;非相交性
5、: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分岔);密陡疏缓性:等高线越密,则坡越陡,越疏,则越缓;正交性:示坡线(山脊线和山谷线)与等高线正交。(5)几种典型地貌的等高线(P115)山头与洼地50山头50洼地 山脊与山谷鞍部A-A 山脊线剖面雨水流向雨水流向B-B 山谷线剖面5050AABB*456151732 33 34图名、图号 1520.0 39530.0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等高距1m2011年4月测图1:5000测量队以km为单位四、图外注记接图表8-2 地形图的测绘 地形图的测绘,可按所采用的仪器设备不同可分为遥感测绘、电子测绘和白纸测图。遥感测绘主要是通过卫星或航空摄影并把
6、摄影照片按一定比例尺转换成地形图的一种测图方式;电子测图主要是通过电子全站仪野外采集数据,通过电子手簿将数据传送给计算机,最后由专门的绘图软件将数据绘制成图的一种测图方式;白纸测图主要是采用光学(电子)经纬仪测量,并在现场用图板按极坐标方式绘制成图的一种测图方式。电子测图和白纸测图都是人工野外采集数据,并按相似形原理将地面的地物和地貌用规定的符号绘制成地形图。野外测量时,主要是测量地物和地貌的特征点数据。所谓特征点是指地物边线的方向或地貌坡度发生变化的一些点,房角、路岔口、山坡角、山顶、山脊线、山谷线等都是地物地貌的特征点。.一、电子测图 根据地物的种类、属性和连接方式将地物点进行编码。测量时
7、,由计算机按地物点的坐标和高程确定地物点位置,按其编码确定地物的种类(符号),并与其相关的点进行连接,最后由计算机(或人工)编辑成图。123456AB123456AB一、白纸测图 根据测量数据在现场按相似形原理直接将地面上的地物及地貌在聚酯薄膜上用规定的符号绘制成图。测图方法有:大平板测图法、小平板测图法、经纬仪极坐标法等多种方法。1、测图准备 (1)检查聚酯薄膜的方格 (2)展点:将控制点按其坐标展绘在聚酯薄膜上AabpB*X坐标Y坐标AB2、测图AB 3、等高线的勾绘 (h=1m)136.3 134.8 132.5 133.4 133.7 132.4 134.7 132.4当h=1m 时,
8、n =int(HA)-int(HB)136.3 134.8 132.5 133.4 133.7 132.4 134.7 132.43、等高线的勾绘 (h=1m).P.q1:M8-3 地形图的应用1、图上一点坐标的量测 2、图上两点间的距离的量测 AaXp=XA+a MYp=YA+b Md p q图解法:Dpq=dpq M解析法:xpq=Xq-Xp ypq=Yq Yp Dpq=xpq+ypqb一、地形图的基本应用3、图上两点间方位角的量测 .P.q图解法:解析法:xpq=Xq-Xp ypq=Yq Yp 12Rpq =arc tgypqxpq4、图上一点高程的量算3025.pq直接线性内插估算5、
9、图上两点坡度的量算i pq=hpqDpq=(化成百分比或千分比)pq=(1+2)/21、按限制坡度选定最短线路 由 i=h/D=hdM得:d=hiM 若地形图比例尺为1:1000,等高距h=1m,规定的坡度为5%,则=0.02m=20mm.B 20 2015A1:100010.051000d=二、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2、在图上确定汇水面积 的范围 20 20151:1000 汇水面积的边界线由设计线和山脊线所围成的区域。3、纵断面图的绘制(注意纵、横比例尺不同)(1)在图上确定断面的位置(2)量取两端点及断面与等高线交点的高程,记入表格;(3)以其中一个端点(例如A)作为起点;量取各交点及
10、B点至A的距离,记入表格;A.B绘图步骤:12 34 567891011(4)在高程相同的相邻交点间求局部高点或低点的高程和距离,记入表格;(5)确定纵横比例尺和横轴的位置,展点,并用光滑曲线连接。20 20151:1000A.BA.B12 34 567891011点名至A的距离(m)高程(m)A018.31319.01819.621219.031618.041917.052216.062715.073214.073613.484014.094615.0105016.0115517.0B5817.3 20 20151:1000A.BA.B12 34 567891011点名至A的距离(m)高程(
11、m)A018.31319.01819.621219.031618.041917.052216.062715.073214.073613.484014.094615.0105016.0115517.0B5817.3 201015H10 20 30 40 50 60 D (1)图解法 方格网法:平行线法:几何计算法 (S实=S图M)S总=(n1+n2)S格 S总=(d0+d1)h+(d1+d2)h +(d2+d3)h+(dn-1+dn)h其中:n1为整方格的数量 n2为不足一整方格的数量d0d1d2dn-1dn=h d h4、面积量算面积量算(2)解析法(适用于多边形)(y2 -y1)(y3-y2
12、)(y3-y4)(y4-y5)(y5-y1)S=(x前+x后)(y前-y后)同理有:S=(y前+y 后)(x 前-x后)=(y后+y前)(x后-x前)注:当 S为负值时,取其绝对值或 S=(x后+x前)(y后-y前)(x2+x1)+(x3+x2)-(x4+x3)-(x5+x4)-(x1+x5)x2+y4-y3 y5-y4 y1-y5 xy123S=?45x5x4x3x15、场地平整(方格网法)(1)单立方体土方量的计算:1234h1h2h3h4Sh中V=S h中 =S(h1+h2+h3+h4)/4(2)多个立方体土方量的计算h11h12h13h14h21h22h23h24h31h32h3312
13、345每个单立方体的土方量为:V1=(h11+h12+h21+h22)S/4V2=(h12+h13+h22+h23)S/4V3=(h13+h14+h23+h24)S/4V4=(h21+h22+h31+h32)S/4V5=(h22+h23+h32+h33)S/4总土方量为:V=V1+V2+V3+V4+V5=(h11+h12+h21+h22)S/4+(h12+h13+h22+h23)S/4+(h13+h14+h23+h24)S/4+(h21+h22+h31+h32)S/4+(h22+h23+h32+h33)S/4=(h11+h12+h21+h22+h12+h13+h22+h23+h13+h14+h
14、23+h24 +h21+h22+h31+h32+h22+h23+h32+h33)S/4=(=(h11+h12+h21+h22+h12+h13+h22+h23+h13+h14+h23+h24 +h21+h22+h31+h32+h22+h23+h32+h33)S/4h11=(h11+h12+h21+h22+h12+h13+h22+h23+h13+h14+h23+h24 +h21+h22+h31+h32+h22+h23+h32+h33)S/4=(h11+h12+h21+h22+h12+h13+h22+h23+h13+h14+h23+h24 +h21+h22+h31+h32+h22+h23+h32+h
15、33)S/4+2h12+2h13=(h11+h12+h21+h22+h12+h13+h22+h23+h13+h14+h23+h24 +h21+h22+h31+h32+h22+h23+h32+h33)S/4+h14=(h11+h12+h21+h22+h12+h13+h22+h23+h13+h14+h23+h24 +h21+h22+h31+h32+h22+h23+h32+h33)S/4+2h21=(h11+h12+h21+h22+h12+h13+h22+h23+h13+h14+h23+h24 +h21+h22+h31+h32+h22+h23+h32+h33)S/4+4h22=(h11+h12+h2
16、1+h22+h12+h13+h22+h23+h13+h14+h23+h24 +h21+h22+h31+h32+h22+h23+h32+h33)S/4+3h23=(h11+h12+h21+h22+h12+h13+h22+h23+h13+h14+h23+h24 +h21+h22+h31+h32+h22+h23+h32+h33)S/4+h24=(h11+h12+h21+h22+h12+h13+h22+h23+h13+h14+h23+h24 +h21+h22+h31+h32+h22+h23+h32+h33)S/4+h31=(h11+h12+h21+h22+h12+h13+h22+h23+h13+h14
17、+h23+h24 +h21+h22+h31+h32+h22+h23+h32+h33)S/4+2h32=(h11+h12+h21+h22+h12+h13+h22+h23+h13+h14+h23+h24 +h21+h22+h31+h32+h22+h23+h32+h33)S/4+h33)S/4=K i j h i j S/4h11h12h13h14h21h22h23h24h31h32h3312345其中:Kij =1 角点2 边点3 拐点4 中点(2)计算各格点的挖、填高度hij:hij=Hij-H0(3)计算各格点的挖、填土方量Vi,j Vij=Kij hij S/4(4)分别计算挖、填土方量V挖
18、、V填(5)V挖=Vij (Vij0)V填=Vij (Vij0)(5)计算需运进或运出的土方量V V=V挖+V填 3、按设计标高H0平整场地(平整步骤)(1)确定方格点,并量取各格点的高程 H i j;(方格边长一般为5m、10m、20m 等)4、按“挖、填平衡”原则平整场地(即:要求V=V挖+V填=0)由 V=V挖+V填=Vij=Kij hij S/4得:Kij(Hij H0)=Kij Hij-H0 Kij=0H0=Kij Hij/Kij=Kij Hij/4n P129 (8-14)=Kij (Hij-H0)S/4=0(2)计算 H0 及各格点的挖、填高度hij:(3)H0=Kij Hij/
19、4n hij=Hij-H0(3)、(4)与前相同;(5)验算:V=V挖+V填=0(1)与前相同;计算步骤:20-30-4 1520.0 39530.0 20-30-120-30-220-30-320-30-4-120-30-4-320-30-4-220-30-4-4坐标法编号及继承法编号20-30图幅编号方法A-1A-2A-3A-4B-1B-2B-3B-4C-1C-2C-3C-4D-1D-2D-3D-4顺序法编号123456789行列法编号练 习 题关于地形图的比例尺,正确的说法是()A 1:5000的地形图是小比例尺的地形图;B 1:5000的比例尺大于1:1000的比例尺;C 比例尺1:5
20、000为直线比例尺;D 比例尺1:5000为数字比例尺;难度系数 BD关于地形图的比例尺,正确的说法是()A 1:5000的地形图是小比例尺的地形图;B 1:5000的比例尺小于1:1000的比例尺;C 1:5000的地形图一般采用梯形分幅;D 1:1000的地形图一般采用矩形分幅;E 对于1:1000的地形图,图上1mm对应的实地距离为1m。难度系数 BBDE难度系数 B下列关于地形图图幅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 1:500的地形图一般为40cm50cm;B 一幅1:1000地形图的实际面积为0.25km2;C 一幅1:2000的地形图可分为4幅1:5000的地形图;D 一幅1:5000
21、的地形图实际面积为1km2。B难度系数 B下列关于地形图比例尺精度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 测图比例尺精度就是比例尺上最小的刻度;B 比例尺精度指的是制作比例尺的精度程度;C 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以指导测图的量距精度;D 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以确定控制测量的方法。C 按比例尺的精度来确定测图比例尺时,若比例尺的精度为0.2m时,测图比例尺应为()A 1:500 B 1:1000 C 1:2000 D 1:5000 难度系数 BCm比=0.1 mm M M=m比/0.1=200/0.1=200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说法是()A 地形图比例尺的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大;B 地形图比例尺越大,则描述地
22、貌的变化越详细;C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平距越小,其坡度越陡;D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越小,描述地貌的变化越详细;E 等高线是地面高程点连接的曲线。难度系数 CAE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首曲线的高程能被5倍等高距所整除;B 间曲线的高程为相邻两条计曲线之高程的平均值;C 首曲线的高程应是等高距的整数倍;D 计曲线的高程能被5倍等高距所整除;E 计曲线的高程应是等高距的整数倍;难度系数 BC D E下列选项中,可作为地形图基本等高距的选项有()。A1 mB2 mC3 mD 4 mE 5 m难度系数 C关于地形图的符号,正确的说法是()A 围墙符号是半比例符号;B 导线点符号是比例符号;C 消防
23、栓符号是非比例符号;D 房子符号是比例符号;E 河流符号是半比例符号;难度系数 CAC D下列地物在地形图上是用非比例符号表示()A 导线点;B 围墙;C 公路;D 水龙头;E 房子;难度系数 CADA B D下列关于地形图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A 示坡线一般画在集水线或分水线的位置;B 山头的示坡线是由内圈指向外圈;C 相邻两条计曲线的高差等于地形图的等高距;D 等高距越小,描述地貌的变化越详细;E 等高距大小的取值与比例尺有关,而与地貌的变化无关。难度系数 A某地形图的等高距为1m,说明()A 图上相邻两条首曲线之间的高差为0.5m;B 图上相邻两条计曲线之间的高差为5m;C 间曲线与相邻的首曲线之间的高差为1m;D 图上相邻两条间曲线之间的高差为5m;难度系数 BB 已知A、B两点的高程分别为HA=35.18,HB=43.89,若等高距为1m,则AB两点之间应勾绘()条等高线。A 6 B 7 C 8 D 9 难度系数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