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古代文论选段》知识点梳.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67633309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31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古代文论选段》知识点梳.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复习《古代文论选段》知识点梳.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习《古代文论选段》知识点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古代文论选段》知识点梳.ppt(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毛诗序,古代中国诗歌理论。著者一说为毛诗序,古代中国诗歌理论。著者一说为孔丘弟子子夏作,一说为汉人卫宏为诗经所孔丘弟子子夏作,一说为汉人卫宏为诗经所作的序,分为大序和小序。大序为关雎题解作的序,分为大序和小序。大序为关雎题解之后作者所作的全部诗经的总的序言,小序之后作者所作的全部诗经的总的序言,小序是诗经三百零五篇中每一篇的序言。一般而言是诗经三百零五篇中每一篇的序言。一般而言毛诗序是指大序。作者有争议。毛诗序是指大序。作者有争议。鲁人毛亨鲁人毛亨(大毛公大毛公)、赵人毛苌、赵人毛苌(小毛公小毛公)传诗传诗,为,为毛诗毛诗,属古文学派。毛诗于汉末兴,属古文学派。毛诗于汉末兴盛,取代前三家而广

2、传于世。毛诗于诗盛,取代前三家而广传于世。毛诗于诗三百篇均有小序。看来很像是一篇毛诗讲三百篇均有小序。看来很像是一篇毛诗讲诗经的总序。作者不详,约成书于西汉,很诗经的总序。作者不详,约成书于西汉,很可能经过东汉经学家卫宏修改。关于毛诗序可能经过东汉经学家卫宏修改。关于毛诗序的作者,历来众说纷纭,尚无定论。的作者,历来众说纷纭,尚无定论。诗者,诗者,志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发言为诗。情动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之也

3、。诗,是人的情感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怀抱在心诗,是人的情感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怀抱在心则为情感意志,用语言把它表现出来就是诗。情则为情感意志,用语言把它表现出来就是诗。情感在心里激荡,就用诗的语言来表现它,用语言感在心里激荡,就用诗的语言来表现它,用语言还表达不尽,便用咨嗟叹息的声音来延续它,咨还表达不尽,便用咨嗟叹息的声音来延续它,咨嗟叹息还不尽情,就放开喉咙来歌唱它,歌唱仍嗟叹息还不尽情,就放开喉咙来歌唱它,歌唱仍感不满足,于是不知不觉手舞足蹈起来。感不满足,于是不知不觉手舞足蹈起来。曹丕(曹丕(187年冬年冬226年年6月月29日),字子桓,曹操日),字子桓,曹操的次子,三国时期魏朝的创

4、建者。丕少时好弓马,的次子,三国时期魏朝的创建者。丕少时好弓马,诵诗、论。及长,熟读五经、四书、史诵诗、论。及长,熟读五经、四书、史记、汉书;诸子百家之言,无不毕览。他生记、汉书;诸子百家之言,无不毕览。他生于战乱年代,青年时便随军作战。建安于战乱年代,青年时便随军作战。建安16年(年(211年),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建安年),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建安22年(年(217年)年),被曹操立为嗣。曹操死后,丕袭魏王、丞相。延,被曹操立为嗣。曹操死后,丕袭魏王、丞相。延康元年(康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为魏文帝,都年),曹丕代汉称帝,为魏文帝,都洛阳。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

5、、洛阳。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建置。黄初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建置。黄初七年(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号文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号文皇帝,葬于首阳陵。葬于首阳陵。典论典论论文选段论文选段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未若文章文章之无穷。之无穷。是以是以古古之之作者,寄身于翰墨,作者,寄身于翰墨,见见意于篇籍,意

6、于篇籍,不不假假良史之辞,不讬飞驰之势,良史之辞,不讬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而声名自传于后。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可以流传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限制,荣誉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二者都终止于限制,荣誉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于写作,把自己的期。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于写作,把自己的思想意见表现在文章书籍中,就不必借史家的言思想意见表现在文章书籍中,就不必借史家的言

7、辞,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而声名自然能流传后辞,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而声名自然能流传后世。世。诗品是南朝梁国钟嵘所著的评诗专著,一般诗品是南朝梁国钟嵘所著的评诗专著,一般称呼为称呼为“钟诗品钟诗品”,以区别于唐代署名司空图的,以区别于唐代署名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这部作品出现于刘勰文心雕二十四诗品。这部作品出现于刘勰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之后。龙(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之后。这两部作品的先后问世体现了南朝文学的成熟与这两部作品的先后问世体现了南朝文学的成熟与繁盛。繁盛。诗品序选段诗品序选段 若乃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

8、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会寄诗寄诗以亲以亲,离群讬诗,离群讬诗以以怨怨。至于至于楚臣楚臣去去境,汉妾境,汉妾辞辞宫。宫。或或骨横朔野,魂逐骨横朔野,魂逐飞蓬。飞蓬。或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诗可以群,可以怨。怨。”使使穷贱穷贱易安,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幽居靡闷,莫尚

9、于诗矣。至于那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酷至于那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酷寒,这是人有感于四季节令气候并把它表现在诗寒,这是人有感于四季节令气候并把它表现在诗歌里。在美好的集会时用诗来表现亲近愉悦,离歌里。在美好的集会时用诗来表现亲近愉悦,离开群体用诗来表达哀怨。至于开群体用诗来表达哀怨。至于 楚国臣子离开国都,楚国臣子离开国都,汉朝的嫔妃辞别宫廷,在边关的客子衣裳单薄,汉朝的嫔妃辞别宫廷,在边关的客子衣裳单薄,闺中寡居的妇女眼泪哭尽;有的士人解下佩印辞闺中寡居的妇女眼泪哭尽;有的士人解下佩印辞官离朝,一去不返;女子有扬起蛾眉,入宫受宠,官离朝,一去不返;女子有扬起蛾眉,入宫

10、受宠,再次顾盼,倾国倾城;所有这种种情景,感动激再次顾盼,倾国倾城;所有这种种情景,感动激荡人的心灵,如果不铺陈诗句还能用什么来抒发荡人的心灵,如果不铺陈诗句还能用什么来抒发他的情义?如果不放声歌唱还能用什么来舒展他他的情义?如果不放声歌唱还能用什么来舒展他的情怀?所以说:诗可以结交朋友,可以怨刺不的情怀?所以说:诗可以结交朋友,可以怨刺不平。使处境困难地位卑贱的人容易安心,使隐居平。使处境困难地位卑贱的人容易安心,使隐居避世的人消除苦闷,要想如此没有比诗更好的了。避世的人消除苦闷,要想如此没有比诗更好的了。与元九书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篇散文。与元九书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篇散文。这

11、篇散文第一段是开场白,简要地交代写作目的和这篇散文第一段是开场白,简要地交代写作目的和背景。第二段和第三段,从诗歌的发生学谈起,对背景。第二段和第三段,从诗歌的发生学谈起,对什么是诗歌的本质提出自己的见解。第四段至第七什么是诗歌的本质提出自己的见解。第四段至第七段列举文学史上的作家和作品,用十分简洁的语句,段列举文学史上的作家和作品,用十分简洁的语句,叙述历代诗歌发展变化的概况,阐明诗经以来叙述历代诗歌发展变化的概况,阐明诗经以来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剩下的十二段,白居易从自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剩下的十二段,白居易从自己的勤学苦读,谈到仕宦之后潜心诗歌创作,以及己的勤学苦读,谈到仕宦之后潜心诗歌

12、创作,以及作品的巨大影响,在总结创作经验时,着重谈到文作品的巨大影响,在总结创作经验时,着重谈到文学创作与现实的关系,得出学创作与现实的关系,得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合为事而作的结论。这篇散文平易流畅,洋洋的结论。这篇散文平易流畅,洋洋洒洒,思想感情坦露无遗,语言文字通俗浅白。洒洒,思想感情坦露无遗,语言文字通俗浅白。与元九书与元九书 选段选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白氏与元稹共同与元九书的作者是

13、唐代诗人白居易,白氏与元稹共同倡导唐代新乐府运动。元九是元稹的别称,这封写给元稹倡导唐代新乐府运动。元九是元稹的别称,这封写给元稹的书信可说是新乐府运动的宣言。这段选文指明了诗所包的书信可说是新乐府运动的宣言。这段选文指明了诗所包含的情、言、声、义可以感动人心,在这一过程中是情最含的情、言、声、义可以感动人心,在这一过程中是情最先接近读诗之人,之后从言开始,通过合乎规范的声韵感先接近读诗之人,之后从言开始,通过合乎规范的声韵感动人,而感人最深的还是诗所蕴含的深意。白居易认为,动人,而感人最深的还是诗所蕴含的深意。白居易认为,情应该是诗的情应该是诗的“根根”,由此生长出了言辞之,由此生长出了言辞

14、之“苗苗”,而诗,而诗的声韵则是开出的的声韵则是开出的“花花”,蕴含的深义则是由此结出的果,蕴含的深义则是由此结出的果实。此外,也暗示了诗的音韵应该是华美的,而诗义应该实。此外,也暗示了诗的音韵应该是华美的,而诗义应该是真切、真实的。是真切、真实的。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年11月月22日日)子时,郑板桥出生,子时,郑板桥出生,其时其时 家道已经中落,生活拮据。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家道已经中落,生活拮据。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指导下作文联对。康熙四十

15、年康熙四十年(1701年年),十四岁又失去继母郑夫人。乳母费,十四岁又失去继母郑夫人。乳母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真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真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郑板桥生活和感情上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郑板桥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十六岁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的支柱。十六岁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康熙五十二年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年),二十岁左右考取秀才。,二十岁左右考取秀才。康熙五十五年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年),娶妻徐夫人。是年秋郑板桥首次,娶妻徐夫人。是年秋郑板桥首次赴北京,于漱云轩手书小楷欧阳修秋声赋。赴北京

16、,于漱云轩手书小楷欧阳修秋声赋。康熙五十八年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年),至真州之江村设塾教书。,至真州之江村设塾教书。隆元年隆元年(1736年年),在北京,参加礼部会试,中贡士,五月,在北京,参加礼部会试,中贡士,五月,于太和殿前丹墀参加殿试,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为赐于太和殿前丹墀参加殿试,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为赐进士出身,特作秋葵石笋图并题诗曰进士出身,特作秋葵石笋图并题诗曰我亦终葵称进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士,相随丹桂状元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题画 画竹题记一则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17、。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画云乎哉!这段选文的作者是郑燮,即大名鼎鼎的这段选文的作者是郑燮,即大名鼎鼎的“扬扬州八怪州八怪”之一郑板桥。郑燮诗、书、画皆精,时之一郑板桥。郑燮诗、书、画皆精,时人称他为人称他为“画、诗、书三绝画、诗、书三绝”,又有,又有“真气、真真气、真意、真情意、真情”的特点

18、。的特点。在江边的私塾教书,每逢清秋,早晨常起来观察在江边的私塾教书,每逢清秋,早晨常起来观察竹子。这时,烟光、日影、露气,都在疏枝密叶竹子。这时,烟光、日影、露气,都在疏枝密叶之间飘浮流动。于是,胸中情致勃动,就有了作之间飘浮流动。于是,胸中情致勃动,就有了作画的意念。其实,这时在脑海里映现的竹子,已画的意念。其实,这时在脑海里映现的竹子,已经不是眼睛所看到的竹子了,于是赶快取砚磨墨,经不是眼睛所看到的竹子了,于是赶快取砚磨墨,展开画纸,乘兴落笔,尽情挥毫,迅即呵成一幅展开画纸,乘兴落笔,尽情挥毫,迅即呵成一幅幅图画。这时,笔下所画出来的竹子又不是脑海幅图画。这时,笔下所画出来的竹子又不是脑

19、海里映现的竹子了。总而言之,里映现的竹子了。总而言之,想像的意境永远超想像的意境永远超越下笔所画的情像,越下笔所画的情像,这是不变的法则。这是不变的法则。表现在固表现在固定格式画法之外的意趣神韵,定格式画法之外的意趣神韵,是一种超脱俗世所是一种超脱俗世所能领悟的化外机度,能领悟的化外机度,只有在画的世界才有这样子只有在画的世界才有这样子的表现哪!的表现哪!人间词话三则人间词话三则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在此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在此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

20、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则谓之无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此第一境也。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