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解2015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上期中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解2015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上期中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全解2015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上期中测试卷及答案解析全解2015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上期中测试卷及答案:解析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期中检测题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取题每题3分,共36分1.2015成都如此图1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图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超声波具有能量.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2.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A.圆形的B.正方形的.不规则的.条形的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3 2015福州05年3月2日,中国城堡室内乐团在福州于山
2、九日台音乐厅举办音乐会。台下的听众能够辨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响度B.音色C.音调.振幅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4图2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图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以下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市区里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市区内汽车禁鸣喇叭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关于声现象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在钢铁中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 .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C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
3、振动产生的D.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播声音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7.2北京如此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图38.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 .减小0B.减小40C.增大20增大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A.无法成像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10以下实例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
4、解释的是 A.用凸透镜取火B.影子的形成C.镜中花水中月D海市蜃楼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1以下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在河边看到的水中的白云、小鱼都是虚像光与镜面成3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太阳光不能被分解为其他色光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12.2015成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和的凸透镜和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此图4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图A若凸透镜是,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B.若凸透镜是,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
5、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C若凸透镜是,小明将光屏移到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若凸透镜是,小明将光屏移到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分13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个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mm,纽扣直径是_c。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图514.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响度、_和音色。“锣鼓声声震天响是指声音的_较大。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1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他说话声音的_大。我们听到声音靠的是_传播。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16元宵节晚上,小伟在
6、家里阳台上看到一簇绚丽的烟花在空中开始绽放,3 s后听到它在空中的爆炸声,这声音是通过_传来的,小伟与烟花绽放的地方相距约_m。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7.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通过声获得信息,也就是说声能传递信息,请举出2个有关声传递信息的例子。1_;2_。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1.当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角是_;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了_。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9.当我们在这里参加中考时,在内蒙古草原上却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_了绿光选填“吸收或“反射;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_反射。未经许可 请勿转
7、载2.身高为6 cm的同学距平面镜 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有_m,像的高度为_m;当他以0.5 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那么2 s后,他本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变为_m。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三、作图、简答题21、2、23题每题分,24题7分,共2分21.请在图6中作入射光线及反射光线。图622.在图7中完成凸透镜光路图。图723.2015兰州如此图所示,一块平面镜置于处,恰能使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照亮墙壁上的点,请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平面镜的位置。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图84如此图9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射下,为小铁球。1标出小铁球在甲图中位置时,其影子在地面上的位置用点表示即可;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
8、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图四、探究题每题8分,共2分25.2015江苏连云港如此图10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图10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C 解析:当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时,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像。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0B 解析:用凸透镜取火应用了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镜中花水中月是光的反射现象
9、,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11. 解析:在河边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光的反射现象,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都是虚像;光与镜面成30,说明入射角为6,故反射角为60;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太阳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12.B 解析:凸透镜的焦距是,若凸透镜是,由题图可知,此时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物体通过凸透镜将成像在1倍焦距之外、2倍焦距之内,即此时的像距应该满足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但图中的像距仅为,所以在光屏上看不到清晰的像,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必须将光屏向右移动,故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凸透镜的焦距是,若凸透镜是,由题图可
10、知,此时的物距为,物距等于2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像距也应该是,应将光屏移到处,故、D选项均错误。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1.11101.112均可 解析:刻度尺一个大格是1 cm,一个小格是1mm,从题图可知,纽扣直径为3.10 cm.0 cm1.10 cm。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点拨:对于不能直接进行测量的长度,常采用累积法,以直代曲法、卡测法,借助于一些辅助工具和物品进行转换测量,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种方法的测量原理。14.音调 响度 解析: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性,“锣鼓声声震天响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15.音色 响度 空气 解析:我们能辨
11、别不同说话人的声音依据的是音色,“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平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大多是靠空气传播的。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6.空气 02 解析:烟花的爆炸声通过空气传入我们的耳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m/s,故烟花绽放处距小伟的距离40 m/3 sm。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17.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等。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18.零度 反射 解析: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角为零度;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射到物体上发生了反射,使反射光进入眼
12、睛。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19.反射 漫 解析:不透明的物体能反射与他本身颜色相同的色光,我们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物体,是因为光射到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20. 168 2 解析: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等大,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21如此图1所示图122.如此图2所示图23.如此图3所示图3解析:由题意可知,是入射光线,是反射光线,连接,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与夹角的平分线,即为法线,作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在线段的外侧画上短斜线表示平面镜。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2.如此图4所示图4解析:由于太阳光是平行的,且垂直于地面向下,可知过作的垂线,垂
13、足即为点在上的影子,根据在点的画法,将小球转动一圈后,其影子在上的运动轨迹为与圆直径等长且与圆水平直径平行的一条线段。点评:此类题目一般是影子的形成作图,解题时要明确:影子与像不同,像与物体相同,能构述出物的细致部位,而影子的形状不一定与物体的形状相似,影子可以是一个点、一条线,它的形状可圆、可方,不固定。2.1正立、放大的虚像 2靠近 远离 3远离解析:1当物距等于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也为2倍焦距。所以根据表格中第2次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第4次实验时,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物距增
14、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因此要使屏上的像变大,物距要减小,像距要增大,所以蜡烛要靠近透镜,同时光屏要远离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会使物体经凸透镜成像的位置从原来的位置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以光屏要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26垂直 漫把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或把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了入射角 3不合理,小明没有把纸板折转,再次进行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解析:因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而法线与镜面是垂直的,所以要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由于纸板对光的反射是漫反射
15、,所以从纸板前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2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小明得到的数据是反射角与入射角互余,这可能是他把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或把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了入射角,因为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和反射角或入射角是互余的。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是通过把纸板折转,再次进行观察纸板F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的结论的。小明漏掉了这一步,故做法不合理。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7.1竖直放置与水平面垂直 2完全相同 没有 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解析:在本实验中,玻璃板放置要竖直;蜡烛和要大小相等,这样才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在白纸板光屏上不能接收到;当把蜡烛放到蜡烛像的位置时,像与蜡烛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点拨:实验中玻璃板若没有竖直放置,则无法找到像的准确位置。2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只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无法用光屏承接到。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