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一语文 蝶恋花 教案.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7582751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一语文 蝶恋花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高一语文 蝶恋花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高一语文 蝶恋花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一语文 蝶恋花 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高一语文 蝶恋花 教案 蝶恋花晏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诗歌意象,感悟全诗情感。 2.对比赏析,体会诗歌炼字之妙。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词人,他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他的浣溪沙中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知道这位词人是谁吗?对,他就是晏殊。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颇负盛名的词作蝶恋花。 (二)、关于词人: 晏殊P66注释 ,补充:晏殊是位太平宰相,一生平顺,仕途坦荡,他没有苏轼宦海沉浮的经历,也没有杜甫颠沛流离的苦痛,却也逃不脱人间的悲欢离合之情。 (课件呈现:晏殊从小聪

2、明好学,5岁能诗,有“神童”之称。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写景重其精神,赋于自然物以生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他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读他的蝶恋花。

3、(三)、诵读全词 1、学生自读课文,提问这首词传达了怎样的情感?(离愁别恨)。 师:从哪里读到的?(明月不谙离别苦) 师: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江淹)离别总是充满了悲愁、怨恨、苦闷,而且这种感觉又是那么刻骨铭心,让人肝肠寸断。你读的时候感觉到了主人公的愁与恨了吗? (大都无法很好地感受到) 2、听读课文,体会情感。(播放配乐朗诵音频) 3、指定学生范读(可能的话进行诵读指导)。 4、齐读课文,用心用情去读。 (四)、炼字析文,体悟情感: 分上下阕解析: 1、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主人公的愁与恨的?请从上阕中任选一句进行解析。 (1)槛菊愁烟兰泣露。 解析:起句描写了

4、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泣”字用得非常好,采用拟人的手法。“愁烟”、“泣露“将菊花和兰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透露主人公自己的哀愁。让读者的心情始带忧伤。菊花为什么哀愁,兰花又为何哭泣?是在与作者同悲吗?还是它也难耐这萧瑟的“秋”?“泣”字用在这与“感时花溅泪”有异曲同工之妙。写菊花含愁,兰草哭泣,实际是主人公内心在流泪。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称做“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是客观事物带上了“我”的主观色彩。真是花犹如此,人何以堪啊! 这是以悲景写悲情的烘托手法。 板书:菊愁兰泣 和词人一样痛苦

5、以悲景写悲情 烘托 (2)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解析: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罗幕轻寒”进一步点明了时令已来到深秋,虽处在罗帏帐下,但寒意也逼人。 写罗幕的“轻寒”,与“燕子双飞去”有必然关系吗?特别点出“双飞”有什么意味? 这两种现象间本不一定存在着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里,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的。这里与其说是燕子的感觉,倒不如是写帘中人的感觉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孤孑凄清而引起的寒意。当主人公目送燕子双双而去时,该怀着一份怎样的怅惘啊?燕子也会双飞,而我呢?孤单一人,睹燕思人,更是伤怀不已

6、。燕子的双飞,更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这是以乐景衬悲情的反衬手法。这两句表面上是只写客观景物,实则暗含着浓浓的情感色彩。真乃“一切景语皆情语”。 (3)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这句点明了什么?有没有别的信息? 解析:“到晓”说明什么情况?“我”一夜未眠。 这句在时间上由“今晨”回到“昨夜”。有两点变化。一是点明了幽怨、哀愁是因为“离别”,二是“怨”由隐微转为强烈怨恨月亮不解人意。月圆而人不能圆,使主人公嗔怪起月亮来,说它不懂离别的苦楚,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该怨恨它。但却偏要怨。当圆月在树梢头隐约美丽的时候,那温柔的

7、月儿不单是照着幸福快乐,正在安然入睡的人儿,还有一个孤寂悲伤,彻夜难眠的灵魂。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正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触动。无眠的月光,将作者的思念离愁沥出一道道碎影。心已憔悴,梦也飘渺。这与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感情基调相似。 板书:燕子双飞 月明到晓 不能体会我的愁绪 以乐景写悲愁 烘托、反衬 一夜无眠 2.在词的下阕中,主人公用哪两种方法来排遣离愁别恨?有效果吗? 明确:“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看不见 “寄彩笺” “知何处” 寄无所踪 “满目山河空念远” (课件呈现) (1)“昨夜西风

8、凋碧树”只是眼前所见之景吗?“凋”字如何理解? “昨夜”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昨夜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飘落树叶情景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故“凋”字既写出了景,又道出了情。 凋 使凋零 写风的劲厉肃杀 (2)“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与上文有何关系? “独上”应上“离别”,反照“双飞”;“望尽天涯路”正从上文的一夜无眠生出。 为何望天涯路?(等人,等那个人回来) 等谁?恋人?友人?亲人?(都有可能。也许作者是在等待一个承诺,那个曾经说过要在月圆时与他共同分享圆月的

9、女子,又或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可如今月圆了,却又为何只剩下作者一个人孤独?) 主人公有着浓郁的离愁别恨,想要排遣,于是,她“便独上高楼”。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心旷神怡、怅然若失、快意因望尽天涯路,失意因独上高楼) 有人说,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百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所以,这几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情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冼尽铅华,纯用白描。气象阔大,境界高远,成为全词的警句。 独 与上阕“燕子双飞”映衬 写孤独无依 望尽

10、 与碧树凋尽呼应 境界一跃为广阔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柳永、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的蝶恋花 第二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第三境界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联系当下的学习生活;课件呈现。) (另有三境界说法: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3)“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分析本句与上句的联系,两个分句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这句与上句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山长水阔”与“望尽天涯路”照应,由于高楼

11、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远寄。 两个分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难抵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知何处”的感叹增添了全词悠远辽阔的意境和令人思之不尽的情致,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在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让人回味无穷。 板书:山长水阔 渺茫无着落, 写了悠远辽阔的境界 (五)、小结: 前人说这首词上阕“情致深婉”,下阕“寥廓高远”,通过我们的分析,说说你的看法。 提示:紧扣词句中的用字,意境营造,阐述情感,体会词的风味转换。 请学生讨论交流(视时间而定),师进行上、下阕小结。 上阕取境较狭,风格偏于柔婉;下阕却境界开阔,风格近乎悲壮;试用声音充分体现。(生根据词义有感情地齐读本词,能背则背) (六)、作业 1、背诵 2、发挥你的想象,把本词改成200字左右的散文,写好后互相交流。 3、做作业本内相关的鉴赏练习 高一语文 蝶恋花 教案 高一语文氓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 高一语文 高一语文 高一语文教案劝学 高一语文氓教案1 高一语文氓教案2 高一语文书愤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