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年教师成长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青年教师成长手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青年教师成长手册 80后”青年教师成长手册 教师队伍年青化,是当今教育界的现状。近年来,“80后”教师逐渐成了中小学青年教师的主力军,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在一些中小学校,“80后”教师已占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在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班主任队伍中甚至已经达到一半。“80后” 教师与其他教师相比,有着独特的一面。面对“独生子女教育独生子女”的现实和全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要求的期待,如何培养“80后”教师是当前新教师培养面临的一大课题。 一、“80后”教师培养的社会背景 因为 “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特殊成长背景,因为一些明显与“前辈”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80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2
2、023年中国青年报推出了“80后”是不是垮掉的一代的系列报道和讨论,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不管人们愿意与否,“80后”一代走入社会,并将成为社会主流已是不争的事实。“80后”的成长背景注定了他们的道德观念、工作态度、处事风格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很多新教师工作第一年出现了不适。不适源于多方面因素,主要是艰苦的工作环境与优越的成长环境、与美好的心理预期之间的落差。工作第一年也称为蘑菇期,从成功的天之骄子一下变成充满挫败感的小蘑菇, 无人注意,默默的生长在角落中,虽然自己很努力, 但是成效不大,不被认可,容易出现郁闷情绪,因此这就是“80后”教师适应现实工作环境的第一关。近年来,很多学校管理者
3、明显感觉到“80后” 教师的培训指导工作难度大。如班级卫生总是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源发现“80后” 教师本人的办公室和宿舍卫生都成问题。于是,教育界开始关注“80后” 教师的培养工作,研究他们的特点。 武汉硚口区教育局对80后教师的一次大型问卷调查发现,除教学经验不足外,因为特殊的独生子女背景,一些80后教师存在缺乏职业理想、奉献精神,甚至爱玩、爱吃喝、爱攀比等问题。此后硚口区教育局举行了“80后”青年教师特训班,其他地区有的学校也针对“80后” 特点举行了“80后”教师座谈会。 二、“80后”教师的特点 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80后”教师的特点做了详尽的调查分析。“80后”教师的特点为: 1
4、.自我中心意识强 “80后”多是独生子女,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家庭人以他们为中心,应试教育陪伴着他们的小学、中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衔接,社会教育基本上处于一种缺失状态,他们的观点和行为常常超出上一代人的想象。而 当他们初为人师时,他们大都不能很快进行角色转换,潜意识中,自我中心意识很强,表现为遇到问题时时常和学生“抬杠”,甚至和学生针锋相对。 2.接受新事物快 他们崇尚自由,喜爱冒险,张扬个性,充满创意,生活离不开网络。因为互联网,他们可以第一时间获取他们感兴趣的知识,乐意接受新鲜事物,不受传统的约束,不受规矩的禁锢。他们喜欢通过QQ、博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思想,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
5、自己的观点,摸索新的思路。有人说:“在20世纪里,60后的人是头低头,崇尚实干;70后的人是背靠背,看重责任;80后的人则是脸贴脸,以快乐为导向,要有自己的空间,做喜欢做的事情,还要工作得愉快,要有成就感。也正因为这些特征,他们和90后的学生有很多话题,很多共同点,容易和学生沟通。” 3.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他们关注分配不公、廉政、下岗、就业难问题,他们爱国,希望国家更强大,对国家发展的认可度很高,但社会责任感不够强,80后的一代都有一种看破红尘思想;80后的一代最喜欢讲的一个词是“随便”;80后的开会永远不会坐第一排。有人称“80后是“垮掉的一代”,然而在2023年5.12地震后的抗震救灾工
6、作中,80后青年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令社会各界人士刮目相看。 4.生活品质要求高 因为特殊的独生子女背景,相对优越的成长境使80后习惯于“不让自己受苦”的观念,在提高生活条件方面花费较多。如80后的一代总是都不知道钱花到哪去了,因此戏称“月光族”。80后的一代多有睡觉的爱好,不擅长做家务,他们更多的时间花在电脑前上网、或玩游戏。 5.心理承受能力不强 重庆科技学院心理中心的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时,发现大学生与80年代、90年代大学生相比,心理素质呈下降趋势。在稳定性、独立性、聪慧性、怀疑性和兴奋性五个因素上有突出差距。“80后”大学生更显得情绪激动、自卑、忧虑、无耐心,
7、易疲倦烦躁且对挫折的耐受性差,有时显得幼稚;知识面窄,缺乏逻辑思维,对事物多采用具体而刻板的理解。作为新教师,他们渴望成功,但一遇到困难时,同样很容易产生挫败感。 三、各地青年教师成长手册的探索 青年教师成长的目标是做研究性、反思型教师,成长公式=实践+反思。由此我们不免想起全国诸多省份正在进行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建立学生成长手册,让学生在高中的起始阶段就开始规划人生、规划高中生 活,学生成长手册以过程性、发展性、反思性等特点成为帮助高中学生成长的一项重要载体。 育“生”先育“师,针对“80后”教师的特点,我们同样可以通过教师成长手册来伴随和引领“80后”教师的成长。 全国教
8、育领域有很多地区和学校开始了青年教师成长手册的探索实践。很多学校先后编印了教师成长手册或教师发展手册,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天津南开区教育局指导教师制定“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2023年郑州市开展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关于教师成长电子手册评价方式的研究与实验 ;上海市中小幼课改办在全市推行上海市幼儿园教师成长手册,详细规范了幼教工作者的所有工作准则。各地关于青年教师成长指导的探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 教师成长手册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的真实性评价,是关注评价发展性、反思性功能的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教师成长手册”更多的记录是老师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使教师不断回想取得成绩的过程和方法,从中找到成
9、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学会自我反省。在浏览其他教师的手册的同时,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优势,同时找到与别人的差距,使教师正确评价自我,帮助教师顺利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教师成长手册突出过程性评价,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对老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教师成长手册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理念、人生观、价值观反思的个性化肖像,它既是结果,也是学习过程。通过记录,教师们思考得更多了,手中的笔更勤了,原本没有在意的问题现在重视了,一些好的主意形成了书面方案,被保存在教师成长手册中。良好的氛围促进教师不断自我追求,在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展示成就和体验成功的同时,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激发内
10、在的潜能。 四、青年教师成长手册的设计实施 综合了各地的相关资料,青年教师成长手册大致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前言(完成教师角色转变,经历成长,成为具有时代责任感的研究型、反思型教师) 2、个人档案(建档时间、教师姓名、年龄、职称、任课年级、班级、所任学科、性格爱好、座右铭) 3、工作伊始的我(学年、自我描述、教育理念) 4、我的目标规划(人生、10年、3年、1年目标 ) 5、在学习中成长(师德修养、教育法规、进修情况、读书心得摘要) 6、合作与交流(与学生,与同事、与领导、与家人朋友) 7、我的教学工作(教研活动、教学随笔、经典教案、公开课、专题总结、课题研究等) 8、我的课堂管理(方法、效
11、果、反思) 9、我的班级管理(班主任手记、问题思考、工作反思等) 10、我的生活空间(兴趣爱好、饮食、运动、家庭、生活环境等) 11、我的从教心态(现状、压力根源、调节心态) 12、我的荣誉成果 13、学年末的我(总结回顾) 14、他人评价(学生、同事、领导、家人朋友) 15、我的资源库(教育格言、教育故事、教育资源积累) 青年教师成长手册每一项内容之前,都应该有专业指导语,帮助青年教师认识自己的每一项成长发展内容的意义与优化方式。青年教师发展手册也可使用纸介或电子形式,并适当举行区域交流,以渗透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如同高中学生的成长手册一样,青年教师成长手册绝不是材料的堆砌,它没有固
12、定的模式,其本身就是学校和教师个性的张扬,它的制作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它的作用不仅仅是评价,更是研究和学习。 清代大思想家魏源曰:“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唯尽知己之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80后”教师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强,正处于“能力建立阶段”,教师成长手册可以通过学习、实践、记录、反思的过程来帮助他们进行人生规划和专业发展规划,培养他们良好的从教心态、健全的教育能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80后”教师尽快成熟,成为教育战线的中坚力量。 教师成长手册 教师成长手册心得 教师成长手册序言 读教师成长手册有感 学习教师成长手册体会 青年教师成长手册 教师成长手册学习心得 成长手册 成长手册 成长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