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颐和园教学设计优质课(精选多篇).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67546530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134 大小:9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颐和园教学设计优质课(精选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2023年颐和园教学设计优质课(精选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颐和园教学设计优质课(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颐和园教学设计优质课(精选多篇).docx(1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颐和园教学设计优质课(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优质课参赛颐和园教案 18.颐和园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情引入,导入新课。 在长城一课中,我们领略了中国建筑的雄伟壮观,它包容一切的博大气势令我们震撼。同

2、样,在中国还有一种建筑艺术也另世人瞩目。她集建筑艺术精华于一身,精雕细琢、雍容华贵,这就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皇家园林颐和园。板书课题,你对颐和园知多少?把你搜集的颐和园的资料介绍给大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颐和园美丽的景观吧! (二)新课 1、解决字词 (1)、课前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看看这些生词你会读了吗? 出示颐和园课件中的词语部分。 (2)、读得很好,那么这些词语你有不理解的吗?提出来,让我们共同解决。 2、感知课文内容 (1)、颐和园视频范文朗读。 课件出示颐和园范文朗读 (2)、学生边看视频边认真听范读并轻轻地跟着读 (3)、读完课文后,提问:同学们,你们都和作者到了哪

3、些地方来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4)、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三)、细读课文,探索文路,体会结构美。 师: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这几处景物的,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一边勾画一边 用箭头标出游览的示意图。 师:课件演示句子。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经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又来到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师:作者用了那些动词,把各处写物的连接起来的? 生:作者抓住“进了”、“绕过”、“来到”、“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这些叙述游览过程的动词,过渡连接景物的。 师:这种利用

4、动词过渡连接景物,叙述游览过程的表达方式是移步换景。它让游览的过程不断转换,更加清析。读一读,感受一下。 (四)、研读课文,领悟语句,品味语言美。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作者的步伐去游览一下颐和园吧。 1、游览“长廊”。 (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描写长廊的段落。 (2)出示“长廊”图片。 ( 3 ) 你从哪体会出长廊的哪美? 生:a.长廊的颜色美。“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 b.长廊的形状美。“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用具体数字表现长廊长,间数多。 c.长廊上的画美。“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的画”颜色各异,内容丰富,堪称是艺术珍品。 d.长廊周围风景美。“栽满了花木,这一种

5、花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一句写了长廊解花盛开时的美。 e.长廊上游人的心情美。“神清气爽”看出游人的心情非常舒畅。 师小结:作者从不同方面描写了长廊设计精致美观,表现出了创造者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精湛的技术,我们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感悟到长廊的美。 播放音乐: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长廊的美。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长 美 (4) 齐读第二自然段。 2、游览“万寿山”。 (1)过渡:走完长廊来到了万寿山,作者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什么?(出示“万寿山脚”的图片)。 (2)学生汇报(上面佛香阁,下面排云殿。) 课件出示佛香阁、排云殿的图片 (3)提问: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耸立”一词感受到佛香阁高;“一排

6、排”感受到排云殿占地面积大;“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间接地感受到佛香阁很高;“红、绿、朱红”等颜色,又使人感到古色古香的美。 指导朗读; 师:我们从这些词领略到“万寿山”的景观壮丽。在万寿山上展现在作者眼前的昆明湖美在哪? 生:又静又绿。 师: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此处作者为什么没用“划船”的“划”,而用滑冰的“滑”? 生:用“划”字船过去以后,水面就会出现痕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驶过以后,“几乎不留一点痕迹”,所以用“滑”比“划”好。 生:用“滑”字使昆明湖显得更静,更美了,让人回味无穷。 师:是的,这个“滑“字用得真是巧妙,让人回味无穷。大家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

7、悟出了它的妙处,把书读活了,来吧,读一读感悟它的妙处。 3、游览“昆明湖”。 过渡:从万寿山下来,作者来到了昆明湖又看到了美丽的什么?全班齐读“昆明湖”段落。 生:美丽的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 (1)昆明湖有什么特点呢? 板书:绿 静 (2)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 板书:形态不一 (课件出示昆明湖和十七孔桥图片) 师:这么美的昆明湖让我们用朗读感悟一下。 师:在颐和园中除了精美的长廊、壮丽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还有哪些美景呢? 明确:智慧海、知春亭、大戏台、玉带桥、石舫- 正如作者所感叹那样:“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4、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颐

8、和园有什么总体印象呢?大家齐读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板书:美 大 (四)总结 今天,老师带大家游览了颐和园,了解了游览的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说明写作要有一定的顺序。以后,我们不管是去游览,还是写作,都要按照一定顺序。 有机会,再带大家去其他景点游览。北京在欢迎你呢!同学们,就让我们在北京欢迎你这 首歌中结束我们的课文吧! (六)作业 刚才同学们当小导游,都很称职。回去之后,可以向你的爷爷、奶奶等作介绍。还可以学习作者的叙述顺序和抓住特点介绍景物的表达方法,练习向你的家人介绍一处你熟悉的景物。 附板书设计: 18、颐和园(美、大) 长 廊:长 美 万寿山:佛香阁 高 大 排云殿 占地面

9、积大 昆明湖:绿 静 十七孔桥:形态不一 推荐第2篇:优质课参赛颐和园教案 18.颐和园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情引入,导入新课。 在长城一课中,我们领略了中国建筑的雄伟壮观,它包容一切的博大气势令我们震撼。同样

10、,在中国还有一种建筑艺术也另世人瞩目。她集建筑艺术精华于一身,精雕细琢、雍容华贵,这就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皇家园林颐和园。板书课题,你对颐和园知多少?把你搜集的颐和园的资料介绍给大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颐和园美丽的景观吧! (二)新课 1、解决字词 (1)、课前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看看这些生词你会读了吗? 出示颐和园课件中的词语部分。 (2)、读得很好,那么这些词语你有不理解的吗?提出来,让我们共同解决。 2、感知课文内容 (1)、颐和园视频范文朗读。 课件出示颐和园范文朗读 (2)、学生边看视频边认真听范读并轻轻地跟着读 (3)、读完课文后,提问:同学们,你们都和作者到了哪些

11、地方来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4)、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三)、细读课文,探索文路,体会结构美。 师: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这几处景物的,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一边勾画一边 用箭头标出游览的示意图。 师:课件演示句子。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经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又来到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师:作者用了那些动词,把各处写物的连接起来的? 生:作者抓住“进了”、“绕过”、“来到”、“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这些叙述游览过程的动词,过渡连接景物的。 师:这种利用动

12、词过渡连接景物,叙述游览过程的表达方式是移步换景。它让游览的过程不断转换,更加清析。读一读,感受一下。 (四)、研读课文,领悟语句,品味语言美。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作者的步伐去游览一下颐和园吧。 1、游览“长廊”。 (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描写长廊的段落。 (2)出示“长廊”图片。 ( 3 ) 你从哪体会出长廊的哪美? 生:a.长廊的颜色美。“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 b.长廊的形状美。“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用具体数字表现长廊长,间数多。 c.长廊上的画美。“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的画”颜色各异,内容丰富,堪称是艺术珍品。 d.长廊周围风景美。“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

13、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一句写了长廊解花盛开时的美。 e.长廊上游人的心情美。“神清气爽”看出游人的心情非常舒畅。 师小结:作者从不同方面描写了长廊设计精致美观,表现出了创造者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精湛的技术,我们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感悟到长廊的美。 播放音乐: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长廊的美。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长 美 (4) 齐读第二自然段。 2、游览“万寿山”。 (1)过渡:走完长廊来到了万寿山,作者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什么?(出示“万寿山脚”的图片)。 (2)学生汇报(上面佛香阁,下面排云殿。) 课件出示佛香阁、排云殿的图片 (3)提问: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耸立”一词感受到佛香阁高;“一排排

14、”感受到排云殿占地面积大;“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间接地感受到佛香阁很高;“红、绿、朱红”等颜色,又使人感到古色古香的美。 指导朗读; 师:我们从这些词领略到“万寿山”的景观壮丽。在万寿山上展现在作者眼前的昆明湖美在哪? 生:又静又绿。 师: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此处作者为什么没用“划船”的“划”,而用滑冰的“滑”? 生:用“划”字船过去以后,水面就会出现痕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驶过以后,“几乎不留一点痕迹”,所以用“滑”比“划”好。 生:用“滑”字使昆明湖显得更静,更美了,让人回味无穷。 师:是的,这个“滑“字用得真是巧妙,让人回味无穷。大家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悟

15、出了它的妙处,把书读活了,来吧,读一读感悟它的妙处。 3、游览“昆明湖”。 过渡:从万寿山下来,作者来到了昆明湖又看到了美丽的什么?全班齐读“昆明湖”段落。 生:美丽的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 (1)昆明湖有什么特点呢? 板书:绿 静 (2)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 板书:形态不一 (课件出示昆明湖和十七孔桥图片) 师:这么美的昆明湖让我们用朗读感悟一下。 师:在颐和园中除了精美的长廊、壮丽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还有哪些美景呢? 明确:智慧海、知春亭、大戏台、玉带桥、石舫- 正如作者所感叹那样:“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4、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颐和

16、园有什么总体印象呢?大家齐读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板书:美 大 (四)总结 今天,老师带大家游览了颐和园,了解了游览的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说明写作要有一定的顺序。以后,我们不管是去游览,还是写作,都要按照一定顺序。 有机会,再带大家去其他景点游览。北京在欢迎你呢!同学们,就让我们在北京欢迎你这 首歌中结束我们的课文吧! (六)作业 刚才同学们当小导游,都很称职。回去之后,可以向你的爷爷、奶奶等作介绍。还可以学习作者的叙述顺序和抓住特点介绍景物的表达方法,练习向你的家人介绍一处你熟悉的景物。 附板书设计: 18、颐和园(美、大) 长 廊:长 美 万寿山:佛香阁 高 大 排云殿 占地面积

17、大 昆明湖:绿 静 十七孔桥:形态不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生字新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的语言; 2、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初步掌握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方法:阅读、直观课件欣赏、想象、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有关颐和园的资料、学生课前的预习及查找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题导入。 1、幻灯片出示文中三幅图,问:同学们,你

18、们知道这是哪儿的景物? 2、揭题:(板书:18颐和园)指导书写“颐”左边有一个小口。 3、导入:颐和园建在哪里?看图画上各画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播放课件,感受景物美。 1、生自读课文,思考:颐和园写了哪些景点?你最喜欢哪里,想想理由。 2、(幻灯片出示)认读生字新词,了解大意。重点指导:耸、堤、柱、栽、筑、狮等字的读音,分清平舌音与翘舌音,注意“堤”不能读成t;“廊、栽”等字要注意指导笔顺。 3、交流自读情况: 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怎么知道的?首尾两段都直接写到颐和园的美,这种写法叫什么?(首尾呼应)有感情地齐读首尾两段。 交流自己喜欢的景点,说明理由。(教师相机

19、出示相关的图片、课件,带领学生去领略美景,并选择一两个自然段读,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 学生欣赏完课件后谈谈感受。(板书:美、大)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路,领悟结构美。 1、自读第25自然段,交流课后讨论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请同学们用“”画出表现游览顺序的语句。 讨论交流,指句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2、学生动手画画旅游示意图,说说为什么这么画。说说教材中三幅图各对应的段落。 3、再读这些过渡句,抓住动词,领悟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 四、齐读全文,整体感知,指导分段。 齐读全文,提示学生:文

20、章是按先总后分再总的方法写的,因此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三大段。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并给生字组三个词。 2、熟读课文,查找有关图片感受景物的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回顾全文顺序。 二、精读课文,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作者来到长廊,抓住长廊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作者又是怎么观察长廊的呢? (2)长廊有什么特点呢?从哪些句子知道?(板书:长、美) (3)出示图片和句子,体会描写方法。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这句从哪些词看出长廊的长?用上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1、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提问:观看图片说说画上有哪些内容?“几千幅画没有哪两面三刀幅是相同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各不相同。体现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辉煌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提问:这句写什么?从哪些词看出?(“栽满、谢、开”看出长廊两旁花木众多、鲜花常开、景色宜人的特点,从侧面看出长廊的美。)“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点明了长廊的位置在昆明湖的右边。 (4)有感情地齐读全段,按提示分层。 先写怎样来到

22、长廊,从外部整体介绍长廊的长;从内部介绍长廊的美;讲长廊两旁鲜花常开。(第一层第 1、2句;第二层是第3句;第三层是第 4、5 句。) (5)总结写法,提出自学要求:我们这段是按先读全段整体感知;再说说景物的特点;结合有关图景和语句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从不同角度观察,并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最后按顺序来分层来学习的。下面我们也按学习这段的方法来自学以下3段的内容。 2、再读课文,思考各景物的特点,说说它们美在哪里,用上了什么描写方法。 3、体验成功,自主学习。 (一)交流学习“万寿山”部分(第 3、4自然段): (1)说说景物特点,找出最能体现景物美的句子。 万寿山脚下:佛香阁 高 (耸立) (

23、抬头一看) 雄伟壮丽 (八角宝塔形 三层 闪闪发光) 排云殿 大、多 (一排排) 金碧辉煌 (向下望)树丛 葱郁 登上万寿山:(正前面) 昆明湖 静、绿 (像像) (向东远眺)城楼白塔 古老 (2)重点交流: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可出示填空:找出比喻句,这句把昆明湖比作了( ) 和 ( ),写出了昆明湖( ) 和( ) 特点。“几乎”的意思是 ( ) 。“滑”字用得( ) ,因为( ) 。这两句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昆明湖的( )。 也可让学生讨论:把“滑”字换成“划”字好不好? (3)利用课件带领大家去欣赏万寿山的美景。

24、 (二)交流学习“昆明湖”的部分(第5自然段)。 (1) 在昆明湖畔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2) 作者重点描写了什么景物?十七孔桥是什么样的?(板书:桥洞多 石柱多小狮子多、姿态不一) (3) 想象“姿态不一”的小狮子会是怎么样的?说明了什么?(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4)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昆明湖上的美景。 (5) 课件再次展示昆明湖上的美丽风光。 三、总结全文,学以致用。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脉络清晰,首尾呼应,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记叙的。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描写方法,为我们再现了三处景点的美丽景色值得我们学习。其实,我们的家乡也有很多的

25、风景名胜,大家也去游一游,用上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用上生动的句子写下来。 四、作业: 1、找出文中优美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观察一处家乡的景物,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下来。 我的手机 23:06:28 五、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长廊 长、美 颐和园 万寿山 佛香阁 高、雄伟壮丽 (大、美) 排云殿 大、金碧辉煌 昆明湖 静、绿 十七孔桥 桥洞多、石柱多、小狮子多且姿态不一 推荐第3篇:优质课教学设计 动物游戏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清文章思路,体会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培养筛选信息、概括叙述的能力 注意讲科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增

26、加科普文学习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 速读文章,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表述的能力 合作讨论,辨析各种“假说”的区别。 自主探究,理解文章的人文内涵。 3、情感培养目标: 培养勤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领悟文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清思路,弄清楚课文结构和说明的顺序。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理解关于动物游戏原因四种假说的依据和结论。 2、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叙述的能力。 确定科普文重要信息与要点的依据; 领悟文章丰富的人文内涵。 教学方法:引导法、合作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27、:一课时 教学设想: 1、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拟将本文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教学,旨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2、本文是一篇篇幅适中、文字浅显的科普文,不容易引起学生细读的兴趣,拟采用“浅文细教”的做法:结合文本,引导学生筛选有关信息对游戏的实例加以解释,做到“假说”有依有据,正确理解;结合具体句子体会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力求立体化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童年,勾起学生对美好童年及童年游戏的回忆,导入新课教学。 二、打开“谜”面 1、动物游戏是个谜,动物游戏为什么会成为“谜

28、”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动物学家们是如何解释这个问题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写了哪些主要内容? 学生阅读思考:(多媒体展示以下问题) 文章开头列举了哪些动物游戏的事例? 科学家认为,动物的游戏有几种类型? 科学家对动物游戏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提出几种假说? 学生速读课文回答以上问题:(多媒体展示以下答案) 文章前三段例举了叶猴在跳荡嬉闹、渡鸦在滑雪而下、露脊鲸举起尾鳍的事例。 然后介绍了动物游戏的三种类型: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事物的游戏。 科学家提出四种假说:演习说、自娱说、学习说、锻炼说。 2、作者根据以上这三个事例得出怎样的结论呢?学生齐读课文第四段找答案。明确:这些动物

29、是在游戏。 3、作者为什么偏偏选了这三个例子,为什么不就用我们身边的或比较熟悉的动物(狮子、老虎、猴子)的例子,而是舍近求远,用离我们很遥远比较陌生的动物的例子呢?究竟出于什么考虑? 考虑到了动物种类和生活区域的不同:从热带到寒带,从陆地到水生,从走兽到飞禽。(海里游的,树上窜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都囊括了进去)。 4、这样选择例子对说明“动物游戏”有什么作用就有什么好处? 具有代表性、普遍性和新颖性,充分说明“动物会游戏”不是偶然的,从而突出了研究动物游戏的意义。 所以我们写作中选材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选材的典型性、代表性和新颖性。 三、拨开“谜”雾? 1.文章的题目就是动物游戏之谜,主要

30、内容就应该是解说“谜”在哪里。所以,文章列举了各种假说。那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迅速找出关键句,筛选出四种“假说”的根据和结论。 第一小组:演习说 根据:黑猩猩掌中戏水的游戏 结论: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第二小组:自娱说 根据:河马玩浮叶、渡鸦滑雪梯 结论: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的紧张生活得到调剂和补偿,使其心理上保持平衡,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第三小组:学习说 根据:黑猩猩玩棍子,动物捉迷藏和追逐游戏 结论:游戏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第四小组:锻炼说 根据:羱羊奔跑跳跃、北极熊夏季进行的游戏 结论:动物通过游戏来锻炼自己的身体和生存能力 2讨论交流: 根据你的观察或理解,你倾

31、向于哪一种说法?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学生自由讨论并举例说明,学生可赞同一种学说,也可将两种或多种学说结合起来,言之有理即可。 我同意自娱说,因为,游戏本来就是娱乐的一种方式,动物也应该有一种自己的娱乐方式来放松自己。 生物的思维方式较简单,他们游戏就象吃东西一样纯属一种本能,所以我提出本能说。 认为应该是“锻炼说”和“学习说”的结合,因为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就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所以动物们为了生存当然要锻炼自己的技能,提高自己的本领。 大家各抒己见,说得都很有道理,观点新颖,理由也十分充分。 四、揭开“谜”底? 1、对于“动物为什么游戏”这个问题,作者给出了四种假说,同学们刚才也都陈述了

32、自己的见解,但是意见好像很难统一,那么作者有没有给出一个答案?文章解开了动物游戏之谜吗?(没有)你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 (最后一段) 科学注重实事求是,假说永远是假说,不能贸然下结论。 动物游戏复杂,人类研究的还不够深入。 科学注重包容,允许多种看法,引起争鸣,真理越辩越明。 2、谜底仍然没有揭开,而且我们发现,不但没揭开,疑问好像还越来越多了这是为什么?(科学探究越深入,未知的东西就会越多) 五、探究原因 作者说“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超出估计的智力潜能、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像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例证吗? 智力潜能:“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

33、特征”,这说明动物在游戏中蕴含着智慧。具体如给黑猩猩棍子,它会用棍子做各种游戏,等等。 自我克制能力:战斗游戏,“看似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动物严格地自我控制,使游戏不会发展成真的战 创造性和想像力:北极熊玩棍子或石头;野象“踢”草球等。 狡猾、计谋:叶猴在树上互相推搡,攻守嬉闹。 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动物群体的游戏活动,必定有各种形式的交流通信方式,才 能保证游戏的组织、进行。如北极渡鸦排队滑雪,没有沟通是不可能井然有序的。 总结:游戏历来被当做人类的专利,但科学却证明了被人们视为低等的动物也会游戏,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兴趣,引起人们的深思。从而使人类重新审视动

34、物、审视自己,更重要的是要让人类真正懂得,地球不是人类独有的。其它动物,一样是地球的主人! 课堂小练笔 1、请同学们拟写一则“保护动物”公益广告词。要求: 1、新颖别致; 2、简洁明了。 参考: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是我们的责任。 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尊重每一个生命,呵护每一个生灵。 地球上如果没有动物,人类一定会感到孤独。 2、一些作家是如何看待人和动物的关系呢? 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冰心 我常常思索,人和动物之间没有语言,他们心中互相认识的界线在哪里。在远古创世的清晨,通过哪一条太初乐园的单纯的小径,他们的心曾彼此访问过。他们的亲属关系早被忘却,他们不变的

35、足印的符号并没有消灭。可是忽然在些无言的音乐中,那模糊的记忆清醒起来,动物用温柔的信任注视着人的脸,人也用嬉笑的感情望着它的眼睛。好像两个朋友戴着面具相逢,在伪装下彼此模糊地互认着。 泰戈尔 六、课堂总结 本文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说明文,语言简洁、平实、准确、全面,浅显易懂,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 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动物,审视自己,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真正懂得,地球不是人类独有的,动物一样是地球的主人。 “让我们和动物和谐相处,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七、布置作业: 观察一种动物及其生活习性,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科普文。注意合理安

36、排结构、准确选用语言,表现某种人文关怀。 八、板书设计: 动物游戏之谜 演习说 自娱说 动物为什么游戏 有待更深入研究 学习说 锻炼说 九、教学反思: 这节课后,经过认真的思考总结,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坚持。 首先,缩小课堂教学目标 动物游戏之谜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有着它自身特有的优势。文章思路很清晰,列举的动物游戏的现象非常有趣,语言也通俗易懂,饶有趣味,学生在阅读上没有什么障碍。那么这堂课学生最应该学什么?经过认真思虑,并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科普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信息以及叙述自己

37、观点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领悟科普文丰富的人文内涵。 但是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要完成这三个目标明显过于困难,要使教学顺利有效的进行,就必须要缩小教学目标。经过再三斟酌,我将教学重点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信息以及叙述自己观点的能力。因此,一节课都是围绕这一个目标来进行教学的,教学目标小了,教学重点就突出了,教学实施也就更顺利。 其次,精心设置导语,引发学生兴趣 动物游戏之谜这篇文章是在列举了各类动物游戏现象的基础上,引发了“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这一疑问,而后通过各种假说来解答这一问题。动物游戏这种现象生活中多有存在,因此我在课前播放歌曲童年,让学生带着对童年的美好回

38、忆进入课堂。在此基础上,我精心挑选了多幅有趣的动物游戏的图片,用幻灯展示给学生。同学们对这些图片非常感兴趣,尤其是给动物游戏加入“语言”,更增加了动物游戏的趣味性。在同学们的欢笑声中,提出一个疑问:动物为什么会有这些行为表现?从而导入新课。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的导入为整堂课创设了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氛围的和谐轻松是这堂课得以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设置好教学内容的梯度 为了使教学进行顺利,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的梯度做了安排。由基础字词的检测到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整体感知,再到文章重点部分的精读,最后围绕精读部分做了拓展延伸,让学生畅

39、所欲言。教学各环节紧密相联系,并且始终围绕一个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信息以及叙述自己观点的能力。由于教学各环节层层深入衔接紧密,教学过程进展的很顺利。 第四,有效的人文情怀感染。 学生的思维是多样的,对于一个问题,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尤其是对于语文这种特殊的学科,答案更是新奇而多样。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回答做适时的变通,尽可能的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比如,在这次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科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力仍未圆满解决“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这一问题,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对于这一问题,多数同学的结论是“动物的游戏行为很复杂”。但一个同学站起来只说了五个字要深入研究。学生的

40、思维更加缜密,概括更加准确,简洁。还有些同学,大力宣传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等。这都说明这节课的教学让很多学生受到了人文情怀的感染。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堂课整体课堂氛围很好,但不足也有。 最明显的不足就是教学内容安排上有偏差。对于科普文说明文,语言教学应该是一个重点,这一点在目标中已有体现。但实际教学中,由于担心学生对语言品析不感兴趣,怕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致使课堂气氛低沉,因此,将本课的语言品析作为了下半节课的内容,而课堂的后半节课多用来拓展迁移,想以此训练学生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但由于拓展过宽,也使这堂语文课有点偏离文本,显得不够充实。这是本课教学存在的一个重大缺陷。此外,本文教学缺乏亮

41、点与新意,不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作为一名新教师,如何上出语文课本身的特色,将能力提升和文本教学密切结合起来,达到和谐和统一,将是我在今后语文教学中要继续思索的一个问题。 推荐第4篇:优质课教学设计 四季教学设计 新郑市八千乡楼刘小学 时雪艳 设计理念: 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二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本设计力求体现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的求知活动,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拓展思维空间,唤起一年级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喜欢我们的语文教学。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 七、儿”2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乚”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 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