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T 632—2021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茶树(气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X∕T 632—2021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茶树(气象).pdf(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 07.060 CCS B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QX/T 632-2021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茶树Specifications for agro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Tea tree 2021-10-14发布2022-01-01实施中国气象局发布QX/T 632-2021 目次前言HI 范罔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X见测原则和观测地段25 发育期观测36 生长状况测定57 产量结构分析78 品质要素分析89 农业气象灾害观测810 病虫害观测91 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调查1012 主要田间工作记载1013 生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鉴定1
2、114 观测簿表填写11附录A(规范d性)农气观测得表的填写12附录且规范性)茶树农业气象现测记录簿样式附录C(规范性)荼树农业气象观测记录年报表样式26参考文献.30 I QXjT 632-2021 目Ij1=1 本文件按照GBj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口I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向全同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ACjTC539)提出并归口O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气候中iL、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贵州省山地气候研究所、宣城市气象局、信阳市农业气象试验站、江两
3、有农业气象中心、安徽省农业气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志风、黄悔涛、王:台海、李时睿、高亮、俞燎远、姚益平、徐水灵、孙秀邦、赵辉、陆德彪、郭锐鸪、岳伟、左晋OH QXjT 632-2021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茶树1 范围本文件确立了茶树农业气象的观测原则,规定了地段选择、发育期观测、生长状况测定、产量要素分析、品质要素分析、气象灾害和病虫吉观测、气象灾宫和病虫害调查、田间工作记载、生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鉴定的要求,给出了相应的证实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灌水中小叶型茶树的茶叶气象业务、服务和相关研究的农业气象现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
4、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山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OGBjT 8305 茶水浸出物测定GBjT 8312茶咖啡碱测定GBjT 8313 茶叶中茶多盼和儿茶主类含量的检测方法GBjT 8314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GB 5009.3 食品安全同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O3.1 定芽normal bud 生长在枝上有一定位置的芽。注:其中,生长在茎或枝顶端的利;J页芽;生长在叶腋的称为腋芽或侧芽。3.2 真叶true leaf 有明冉的叶柄、叶脉和锯齿状裂刻的叶缘,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叶片。
5、3.3 驻芽inert bud 茶树枝梢顶端处于休眠的营养芽。3.4 鱼叶fish leaf 春季温度回升,吁气温达到一定温度后,茶树休眠芽开始萌动生长,鳞片张开,芽头露出,接着就萌发出的第一片小叶。3.5 百芽重weight of one hundred shoots 田间刚刚采摘下来的100个茶芽的重量。QXjT 632-2021 3,6 3,7 注:单位为克(g),保留一位小数。覆盖率coverage rate 茶树冠层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区面积的百分比。平行观测parallel observation 观测作物发育进程、生长状况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同时,观测作物生长环境的物理要素。L
6、来报:QXjT 299-2015,3,1J 4 观测原则和观测地段4,1 观测原则4.1.1 平行观测原则茶树田间小气候的观测在观测地段的农田中进行。吁地气象观测站的基本气象观测,一般可作为平行观测的气象部分,茶树观测地段的气象条件应与气象现测场保持基本一致。4.1.2 点与面结合原则既要有相对同定的观测地段进行系统观测,同时在茶树生育的关键时期以及在重大农业气象灾害、主要病虫害发生时,根据吁地服务需求进行较大f应用的农业气象调查,增强观测的代表性。4.2 观测地段4.2.1 选择要求观测地段满足下列要求。a)具有代表性,是能代表当地气候、土壤、地形、地势、种植管理方式和生产水平的茶同。1)观
7、测品种应为当地的主栽品种。2)面积宜大于1h时,不小于0.1h时,确有困难,可选择在同一种作物成片种植的较小田块上。通常,宜选择在大面积的种植区域内观测。b)保持相对稳定,如需调整应选择与原米观测地段条件较为一致的茶园Oc)血林绿、道路、建筑物等的最知距离应在20m以卜,远离水库、河流等大型水体,尽量减少小气候的影响。d)发育状况调查应选再能反映当地茶和I生长状况和品质产量水平的不同类型的回块。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调查应在能反映不同受灾程度的田块土进行,不限于观测地段的茶树品种O4.2.2 分区将1见11J!地段按其形状分成面积基本相等的4个小区,作为4个重复。按顺序编号,各项观测在4个小区
8、内分别进行;应绘制观测地段分区和各类观测的分布图。4.2.3 资料2 观测地段综合平面示意图和地段说明分别包括以下内容。a)观测地段综合平面示意图:QX/T 632-2021 1)观测地段的位置、编号;2)气象观测场的位置;3)观测地段的环境条件,如村庄、山坡、树林、河流、水库、铁路、公路等的位置;的其他建筑物和障碍物的方位和|高度Ob)观测地段说明:1)地段编号;2)土地使用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3)地段所在地的地形(山地、丘陵、平原或盆地)、地势(坡地的坡向、坡度等)及面积(hm2);u 地段距气象现测场的直线距离、方位和海拔高度差;5)地段环境条件:如房屋、树林、水体、道路等的方位和距离;
9、6)地段的种植方式:丛栽或条播;7)地段灌溉条件:包括有无灌溉条件、灌溉设施等;8)地段地下水位深度,记大于或等于2m或小于2m;9)地段士壤状况,包括士壤质地(砂土、壤士、瑞士等人士壤酸碱度(酸性、中性、碱性)手1I肥力情况(r-、中、下)等;10)地段产量水平:分上、中土、中、中下、下五级记载;约高于吁地近5年平均产量20%为上(含20%),高于平均产量10%20%为中上(含10%),高于10%以内或低于10%以内为中,低于平均产量10%20%为中下(含10%),低于平均产量20%为下(含20%)。5 发育期观测5.1 观测的发育期芽膨大期、鱼叶展开期、一芽一叶期、一芽二叶期、一芽气叶期忏
10、、一芽四叶期骨、一芽五叶期忏、驻芽期次、采J商期、开花期x、果实成熟期x、种子采J商期x、休眠期。注:其中带的作为可选择观测的项目。5.2 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各发育期相应的形态特征见表L表1茶树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序号观测项目形态特征说明1 芽膨大期芽体膨大,鳞片分离,芽尖吐露在i叶平展或与发育芽体分离成一定角度。在i叶与鳞片相比,其叶脉明显.叶呈2 f自叶展开期淡绿色,Lj页叶相比其叶色淡、厚而脆.叶缘缺刻较少或全无,叶柄稍缺.宽而偏平,叶面积小于真叶3 一芽一叶期第一真叶平展或与芽体完全分离4 一芽二叶期第二真叶平展或与芽体完全分离。c一芽一?叶期第:真叶平展旦与芽体完全分离6 一芽四叶期第
11、四页叶平展或与芽体完全分离7 一芽五叶期第币;真叶平展或与芽体完全分离3 QX/T 632-2021 表1茶树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续)序号观测项目形态特征说明8 驻芽期被观测芽叶停止分离9 采摘期芽叶生育状态达到采摘标准10 开花期拷花瓣完全展开11 果实成熟期果实出现微小裂缝,果壳硬脆呈中棕祸色条同实际12 种子采J商期种壳硬脆呈中棕褐色,籽粒饱满采J商种子的日期13 休眠期条j辛形成对央H十(驻芽)注1:带的为可选观测项日。注2,发育芽,是由定芽萌发生长可以发育伸展为真叶的芽。洼3:对央H十.是茶树新梢芽叶停止分离,J页部同时出现2片真叶。洼4.花果的生育期与芽的生育期形态特征表述要一致。
12、5.3 观测要求5.3.1 观测点位置在观测地段4个小区内,各选有代表性的一个点,11故土标志并编号,发育期观测在此进行oX见ilJ!点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使之不在同一行r.,测点距田地边缘的最近距离大于2m,尽量避免边际影响。不能将测点选在回头、道路旁和|入水口、排水口处O5.3.2 观测点面积及观测对象在每个观测小区选定2町的茶莲,在每轮茶芽或新梢萌发前,随机选定有代表性的10个芽作为观测对象O5.3.3 丑见测时间1见ilJ!根据茶和I发育期出现的规律开展。在春茶采J商期,一般每隔2d观测一次。其他生长时段,一般间隔10d观测一次。5.3.4 观测植株选择观测植株直选悴树龄在515乱的
13、成龄茶和I。观测植株选J手在当地种植面积较大、经济效益较高、普遍推广的优良茶树品种。例如,作为绿茶主产区的湖江有观测茶树宜选择龙井町、迎霜、白叶1号、嘉苔1号、问坑群体手中等。5.4 发育期的确定各发育期分别按照表1中的形态特征目测,以进入发育期的百分率确定O当现ilJ!植株卜出现某一发育期特征时,即为该个体进入了某一发育期。可观测地段的总株(丛或芽)进入发育期的数量所占的百分率第一次大于或等于10%时为发育期始期,大于或等于50%时为发育期普遍期,大于或等于80%为发育期末期。一般发育期观测到普遍期为止。4 QX/T 632-2021 5.5 特殊情况处理观测中遇到以下特殊情况分别按相应要求
14、进行处理和记录。a)受天气气候影响,有明显迹象表明被观测植株已进入某一发育期,但到达该发育期的植株显著低于10%或50%时,仍应观测记载。b)如某次观测结果出现发育期百分率有倒退现象,应立即重新观测,检查观测是再有误或观测植株是否缺乏代表性或是否受灾,以后一次观测结果为准。c)同定观测植株如2株以下(含2株)失去代表性,应在测点内重新同定观测植株,吁i则点内观测植株有3株或以七失去代表性时,应另选测点。d)在规定观测时间遇有妨碍田间观测的天气(女口强阵水、大风等)可推迟观测,并应在有观测条件时进行补测。补测时,如出现进入某一发育期的百分率刚超过10%或50%,则将本次观测日期作为进入相应发育期
15、始期或普遍期的日期。6 生长状况测定6.1 观测项目植株高度、冠帽、覆盖率、产量因素和大田生长观测调查。6.2 观测时间株高、冠幅和覆盖率的测量,在首轮茶芽萌动前进行。产量|朴素(芽梢长度、芽梢密度、百芽重、鲜叶组成)的观测,在每轮茶采摘期进行O6.3 植株高度在每个观测小区中,各选再血田地边缘2m以卜、植株生长高度具有代表性的1个测点,随机取10株(丛),测量从士壤地表面至主茎顶端或茶树冠层的高度o4个观测小区共测40株(丛),垠其平均值。6.4 冠幅在每个观测小区,测量植株树冠横截面的最大水平距离,丛式茶园在采摘面上测量10次,条播茶园平行测量10次(与茶行垂直),4个观测小区共11J!4
16、0次,取其平均值。6.5 覆盖率在每个观测小区内,各选定面积为10町的茶同,按照公式(1)测定茶和I树冠的覆盖率。4个观测小区共测4次,取其平均值O%门U门U-ti 矶-S一P.(1)式中:P 茶树树冠的覆盖率;S1 茶和I覆盖面积;S2 观测样区的地域面积。5 QX/T 632-2021 6.6 产量因素6.6.1 芽梢长度在每个观测小区选择10个芽梢,4个观测小区共测40个芽梢测量自生长茎点至芽体尖端的长度,取其平均值。6.6.2 芽梢密度在每个观测小区用25cm25 cm的框,固定在有代表性的茶蓬采摘面卜,数出框内所有鱼叶期以的芽梢数,4个观测小区芽梢数相加乘4,即为芽梢密度。6.6.3
17、 百芽重在4个观测小区内,在不同的物候期分别任意采摘100个处于相同生育状态的芽,立即放入塑料袋中称重o4个观测小区重量相加,垠其平均值,即为对应生育状态的百芽重。6.6.4 鲜叶组成在4个观测小区内,随机选取采下的鲜叶50 g,按生育状态分组,区分单片、单芽、不同生育状态正常芽叶和驻芽,分别称量,计算各生育状态芽叶占鲜叶总重量的百分比。4个小区相加,取其平均值。6.7 生长状况评定6.7.1 评定时间在发育期普遍期进行。6.7.2 评定方法口测评定。以整个观测地段全部茶树为对象,与本区域(市、县、区)1应用和主4年与近5年平均状况对比,按表2综合评定茶树生长状况。前后两次评定结果出现变化时,
18、要注明原|大l。6.7.3 评定标准表2茶树生长状况评定类别生长状况及形态一类生长状况优良。观测地段植株健壮,芽梢、叶色生长好;没有或仅有轻微的州虫吉利气象灾杏,对生长影响极小二类生长状况较好或中等。植株正常,芽梢、叶色正常;植株j直受病虫影响或气象灾害较轻气:类生长状况不好或较差。植株长势较差,芽梢、叶色较差;植株遭受明显的病虫害和气象灾害影响6.8 大田生育状况观测调查6.8.1 总体要求大田观测调查应在春茶采摘期进行,也可根据吁地的气象服务或农业生产需要开展,应记载观测调查情况并存梢。6 QXjT 632-2021 6.8.2 观测调查地点在所属区域(市、县、区)内,选再有代表性的高、中
19、、低产量水平茶同地块(以观测地段代表一种生产水平,另选两种产量水平地块)。也可结合农业部门资料调查或分片设点进行,调查点选定后保持相对固定。6.8.3 观测调查项目和时间观测调查项H包括发育期、生长状况、产量等O调查时间与对应项口的观测时间相同。6.8.4 调查方法大田观测调查方法按5.2、6.6、6.7的规定执行。7 产量结构分析7.1 测定和分析项目测定项t=I:每轮次采捕的百芽鲜重、百芽干重。分析项t=I:鲜茶和干茶的公顷产量。7.2 测定时间每轮次茶叶采摘期。7.3 理论产量7.3.1 鲜叶理论产量按照公式(2)计算茶叶鲜叶理论产量OYAX(YlB)X PX 10000 式中:YO 鲜
20、叶理论产量,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gjh时hA 芽梢密度,单位为个每平方米(个1m2);Yj 百芽重,单位为克(g);B 芽叶组成,以百分比表示(%);p 覆盖率,以百分比表示(%)。注:芽叶组成,指单位面积条树冠面上不同生育状态芽叶的比例。7.3.2 干荼理论产量按照公式(3)计算茶叶干茶理论产量。Yd二YoX(1-D)式中:Yd 千茶理论产量,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g/hm2);D 鲜叶含水量,以百分比表示(%),一般情况下鲜叶含水量75%80%之间。.(2).(3)7 QXjT 632-2021 7.4 地段产量7.4.1 地段鲜叶产量记载观测地段每轮茶叶的鲜叶产量,生长结束后统计每轮茶的鲜
21、叶产量总和,即为全年鲜叶实际产量,按照公式(4)进行计算。Y,.=三JYz.(4)式中:Y,鲜叶实际产量,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g/hm2);了每轮次鲜叶产量,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g/hm2);鲜叶采捕的轮次总数。7.4.2 地段干茶产量统计观测地段每轮茶叶的干茶产量总和,即为全年千茶实际产量,按照公式(5)进行计算OY=三JYy.(5)式中:Yf 干茶实际产量,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gjhm2);Yj 每轮次干茶产量,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g/hm2);n 鲜叶采捕的轮次总数。8 晶质要素分析8.1 检测项目茶多酣、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水程出物、含水量5个理化指标。8.2 检测方法应按照GB/
22、T8313、GB/T8314、GB/T8312、GBjT8305、GB5009.3分别进行品质指标检测。注:品质安素测定分析,可根据观测实际情况,选择开展。8.3 取样要求每轮茶芽采摘期,参照吁地名优茶采摘标准,通常选择一芽二叶,选垠鲜叶250g,2min水蒸气同定,80oc烘干机干燥,或者120oc直接干燥,含水量小于5%为宜O9 农业气象灾害观测9.1 灾害种类冻吉、热吉、旱灾、连阴雨、风灾、苞灾、渍涝等。9.2 观测时间和地点每次有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可能对茶树生长造成影响,应及时在茶树生育状况观测地段上,对茶树受灾情况进行观测。QXjT 632-2021 观测时间从茶和I受害开始,每天或隔
23、天观测,直至受害症状不再加重为止。发生重大气象灾害时,应适吁扩大观测范罔,必要时宜在气象灾害发生辖区全部种植起罔内开展调查O9.3 农业气象灾害记载应按下列要求对灾害情况进行记载。a)灾害名称:记录实际发生的灾害名称。气象灾害按出现先后次序记载,如果同时出现两种或以七灾宫,按气象灾吉重轩次序记录,如分不洁,叫牛综合记载。b)受害起止日期:气象灾害开始发生日期和灾害结束日期O茶树出现受害症状时i己为灾害开始期,气象灾吉解除或植株受害部位症状不再发展时记为终止期。受害期内气象灾吉如有加重需对相关情况进行记载,以便确定气象灾害严重日期。冰雹、风火等突发性气象灾害除记载茶和I受害的开始和终止日期外,还
24、应记载天气过程开始和终止的时间(以时和分计)。c)天气气候情况:记载气象灾害开始发生到灾害结束期间的温度、降水等气象条件,具体内容见表3。d)受害症状:记录茶树的器官(根、茎、叶)、受害部位(土中下)及外部形态、颜色的变化Oe)受害程度:参照QXjT410-2017等确定的茶树气象灾害等级,记录茶树受害百分率(受害株数/总株数X100%)。f)灾前灾后采取措施:灾害发生前和灾害发生后农业生产上采取的主要管理措施。g)预计对产量的影响:估计灾吉造成茶叶产量减产的成数。表3茶树气象灾害期间的天气气候情况灾害名称天气气候情况记载内容冻害极端最低气温和日期、不平iJ温度持续小时数和持续同数、过程日平均
25、气温、积温和有效积温热杏极端最高气温和日圳、不利温度恃续日数、过程日平均气温、积温和有效积温旱灾最长元降水日数、十二早期间的降水量和天数、土壤相对温度连阴雨平均日降水量及持续阴雨日数、阴雨期间逐日日照时数风灾记录过程平均以L速、极大风速、大风J寺续时间及日期雹灾最大冰雹直径、持续降雹时间?贪涝连续降水量、用问积水日数、土攘相对湿度、土攘相对湿度大于90%的持续R数;10 病虫害观测10.1 病虫害种类病虫害主要种类包括茶炭瘟病、茶饼病、茶轮斑病、茶z立纹叶枯病;虫害主要有茶小绿叶蝉、茶尺虫草、茶橙瘦蜗、黑刺粉虱等O10.2 观测时间和地点如有病虫宫发生,应及时在茶树生育状况观测地段r_,结合茶
26、树生育状况进行观测,直至病虫害不再蔓延或加重为止O发生重大病虫害时,应适吁扩大观测范罔,必要时宜在病虫害发生辖区全部种植范围内开展调查。9 QX/T 632-2021 10.3 茶树病虫害记载病虫害观测记录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记载。a)病虫害名称:1)记录实际发生的病虫吉名称,记载于:名,不得记俗名;2)病虫害按出现先后次序记载,如果同时出现两种或以上病虫害,按病虫害重轻次序记录,若分不清,口J综合记载。b)受害期:1)吁发现茶树受病虫害危害时,记为发生期;2)病虫害发生率高(全田50%以r),记为猖獗期;3)病虫害不再发展时记为停止期。c)受害程度:记录茶树受害的器官及部位,并根据表4判断受害程
27、度。表4茶树受害程度轻中程度受害范用少数叶片或芽梢受害大部分茎叶受害11 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调查11.1 一般规定重全株受害,甚至死丁当在县级行政区域内发生对茶树生长影响大、范围广的气象灾吉或主要病虫宫时,应开展农业气象灾害或病虫害调查。11.2 调查项目11.2.1 调查点受害情况灾吉名称、受害起止日期、灾情类型、受吉症状和受吉程度、成灾面积和比例、灾前灾吉采取的主要措施、减产趋势估计、成*原|大1分析等。11.2.2 县级行政区域内受害情况县级行政区域内灾情类型、受灾主要乡镇、成灾面积和|比例、资料米源等O11.3 调查方法采用实际调查与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灾害发生后选择能反映本次灾
28、害的不同灾情等级(轻、中、重)的自然村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在灾情有代表性的回块进行。调查时间一般在灾宫发生的当天(或第二天)及受害症状不再变化时各进行一次。12 主要田间工作记载12.1 记载时间在生育期观测的同时,应按照表A.16详细记载观测地段茶和I从芽膨大前的各项准备到休眠期10 QX/T 632-2021 间所采用的各项农业技术措施和实施的栽培管理项H的主要内容、起止日期、方法步骤、工具数量等。观测人员到达观测地段时,如果田间操作已经结束,应立即向操作人员i平细了解,并结合观测地段内植株状况的变化及时补充记录。12.2 记载要求按田间工作的时间顺序及下列要求,记载下面的项目和|内容:a)
29、实际的项H和内容,应使用通用术语记载项H名称;b)同一项H进行多次观测时,应同明时间、次数;c)数量、质量、规格等计量单位用法定计量单位记录。在发育期观测的同时,记载观测地段上实际进行的项目起止日期等O12.3 记载项目发育期、采J商量、施肥、修剪、翻耕、除草、病虫吉防治等。13 生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鉴定总结分析茶树越冬期至秋茶采收结束(上一年12月至吁年11月)的气象条件,主要从热量、水分、光照条件等方面,分析气象条件对茶和I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利弊影响。同时,还应分析气象灾害、病虫害等的发生情况及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与历年(近二气年)和|上一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O14 观测簿表填写
30、所有观测和分析内容均应按附录A填写农业气象现测簿和农业气象现测表。其中,农业气象观测得样式见附录B,农业气象现rNrJ表样式i;附录Co11 QX/T 632-2021 附录A(规范性)农气观测簿表的填写A.1 农气簿-1-1的填写A.1.1 总则农气簿1-1供填写茶和I农业气象现11J!原始记录用。观测人员应随身携带,边观测边记录。A.1.2 封面封面按下述规定填写:川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台站名称:填写台站所在的有、自治区、直辖市,台站名称应按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命名填写;b)作物名称:茶树;c)品种名称:按照农业科技部门鉴定的名称填写;d)品种特性:填写茶树特性(特早生、早生、中生、晚生);
31、e)栽培方式:按吁地实际栽培方式填写(丛栽或条播);f)起止日期:第一次使用簿的日期即为开始日期,最后一次使用簿的日期即为结束日期。A.1.3 观测地段说明和测点分布图观测地段填写规则如下:a)观测地段说明,按照4.2.3规定的观测地段资料内容逐项填入;b)地段分区和测点分布图,将地段的形状、分区及发育期、植株高度等测点标在图卜,以便观测。A.1.4 发育期观测记录发育期观测记录规定如下:a)发育期:记载发育期名称、观测时未出现下一发育期记未b)观测总株(丛或芽)数:应统计4个测点观测的总株(丛或芽)数;c)进入发育期株(丛或芽)数:分别填写4个测点观测植株中,进入发育期的株数,并计算总和,进
32、人发育期株(丛或芽)数和观测总株(丛或芽)数的占比;d)生长状况评定:按照6.7.3的规定记录OA.1.5 植株高度、冠幅和覆盖率的观测记录在首轮茶芽萌动前进行株高、冠幅和覆盖率的测量,观测值记录在相应的序号下,并计算合计和平均值:a)植株高度:按照6.3的规定,测量,记录,单位为厘米(cm),保留一位小数;b)冠幅:按照6.4的规定,测量,记录,单位为厘米(crr仆,保留一位小数;c)覆盖率:按照6.5的规定,测量,记录,以百分比表示,保留一位小数。A.1.6 产量因素测定记录产量因素测定记录规定如下:12 QX/T 632-2021 a)项t=I:记载产量因素测定项H名称;b)芽梢长度:按
33、照6.6.1规定,测量,记录,单位为周米(cm),保留一位小数;c)芽梢密度:按照6.6.2规定,测量,记录,单位为个每平方米(m勺,保留一位小数;e)百芽重:按照6.6.3规定,测量,记录,单位为克(g),保留一位小数;f)鲜叶组成:照6.6.4规定,测量,记录,以百分比表示,保留一位小数。A.1.7 大田生育状况观测调查记录大田生育状况观测调查记录规定如下Oa)地点:填写观测调查所在乡(镇)、村、组及田地所在单位或个人名称。b)囚块生产水平:按照、中、下三级填写。c)春茶开采日期、春茶采摘结束日期、干茶产量:填写田地所在单位或个人调查记录资料。d)日期:实际观测调查日期。e)发育期:日期记
34、录观测调查田地作物所处发育期,以未进入某发育期、始期、普遍期、发育期已过等记载。f)植株高度、冠幅、覆盖率和l产量|朴素:测定项口,分别记于植株高度、冠幅、覆盖率和|产量|朴素测定记录页,备注栏注明为大田生育期间测定记录;测定结果抄入大田生育状况观测调查页内;备注栏应注明品种特性和栽培方式。g)生长状况评定:记载观测调查田地生长状况评定结果。A.1.8 产量结构及品质分析记录产量结构及品质分析记录规定如下:a)百芽重进行逐个观测小区测量后填入产量结构分析单项记录表内;b)各项分析记录按照7.1和8.1分析项口的先后次序逐项填入产量结构和l品质分析记录表内;c)分析计算过程记入分析计算步骤栏,计
35、算最后结果记入分析结果栏;d)地段实收面积、总产量:地段实收面积以公顷(hm2)为单位,其总产量以千克(kg)为单位;e)品质分析结果记录分析项目名称、单位、分析计算步骤和结果。A.1.9 主要田间工作记载按12.2的规定进行。A.1.10 观测地段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观测记录按照9.3和10.3的规定记载观测地段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观测Oa)灾害名称:气象灾吉按照9.1规定和普遍采用的名称进行记载,病虫害按照10.1规定和植物保护检疫部门的名称进行记载,不得采用俗名。气象灾害和病虫吉按出现先后次序记载。如果同时出现两种或以七灾吉,按先重后轻记载,或分不清,可综合记载。b)受害起止日期:记载
36、气象灾吉或病虫害发生的开始期、终止期。有的灾害受吉过程中有发展也应观测记载O突发性灾害天气,以时或分记录Oc)天气气候情况:气象灾害按表3规定内容记载,病虫害不记载此项。A.1.11 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调查记录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调查记录规定如下。a)按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吉调查记录表格的要求,参照观测地段灾害填写有关规定,逐项记载。未包括的但对造成灾害有影响的内容,在成尖的其他原|大|栏中进行分析记载O13 QX/T 632-2021 b)灾害在县级行政区域内的分布,分别记载各种灾宫不同危害等级的区(乡镇)名。c)成*面积和l比例。统计记录县级行政区域成灾面积和l比例,受灾未成灾则不统计Od
37、)并发自然灾吉:记录由于某种灾宫发生而引发的其他灾宫。A.2 农气表-1的填写14 农气表I按以下规定填写oa)一般规定:1)农气表1的内容抄白农气得1-1相应栏;2)地址、北纬、观测场海拔高度来源于当地气象现测站;3)各项记录统计填写最后的结果。b)发育期:按照发育期出现的先后次序填写发育期名称,并填写始期、普遍期的日期。c)株高、冠幅、覆盖率、生长状况:抄自农气薄1-1X见测地段植株高度测量、冠幅测定、覆盖率测定、生长状况评定记录页。各项测定值填入相应栏内。d)产量|大|素:发育期栏填写产量|朴素测定时所处的发育期名称,项口栏按规定填入测定项口和|单位,数值栏J少自农气簿1-1有关产量因素
38、的测定结果。e)产量结构:项目栏目按7.1规定项口顺序填入并注明单位。测定值栏抄自农气得1-1分析结果栏的数值O地段实产抄白农气得1-1相应栏。f)观测地段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1)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观测记录根据农气簿1-1相应栏的记录,对同一灾害过程先进行归纳整理,再J少入记录表,先填气象灾害,再填病虫宫。2)受灾起止日期:大多数灾害记载开始和终止日期,有的灾吉有发展、加重,气象灾吉填写灾害严重的日期,病虫害填写猖獗期O突发性天气灾害应记到小时或分。g)主要田间工作记载:逐项抄白农气簿1-1相应栏。若某项田间工作进行多次,且元差异,叫牛归纳在同一栏填写。h)农业气象灾宫和病虫害调查:1)
39、按照农气表1的格式内容,将农气悻1-1同一过程的气象灾害或病虫吉各点调查内容综合整理填写在一个日期内;2)调查日期:各点如不在同一天调查,则记录调查起止日期;3)灾害在县级行政区域内的分布应分别注明此次灾害受害轻、中、重的区(乡镇)的名称;的灾情综合评定:就县级范围内本次灾情与同年比较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按轩、中、重记载;5)资料米源:注明提供县级范罔调查资料的单位名称Oi)观测地段说明:抄自农气簿1-1。附录B(规范性)茶树农业气象观测记录簿样式罔B.1给出了农气得1-1的样式。农气簿1-1作物生育状况观测记录簿省、自治区、直辖市台站名称作物名称品种名称品种特性栽培方式开始日期结束日期年月日至
40、年月印制单位图B.1 农气簿-1-1样式日QX/T 632-2021 15 QX/T 632-2021 观测地段说明l.2.3.4.6.7.8.口叫d10.图B.1 农气簿-1-1样式(第2页/共11页)16 QX/T 632-2021 地段分区和各测点分布示意图B.1 农气簿-1-1样式(第3页/共11页)17 QX/T 632-2021 发育期观测进入发育期株数xYl.iYl!J日期发观测IJ生长状况评定(月.R)育总株数占比(类)观y校对期测点l测点2测点3视IJ点1合计%备I王图B.1 农气簿-1-1样式(第4页/共11页)18 QX/T 632-2021 图B.1 农气簿-1-1样式
41、(第5页/共11页)19 QX/T 632-2021 图B.1 农气簿-1-1样式(第6页/共11页)20 1也点田地生产力水平作物品种名称春茶卅采日期一条产量(kg/hm2)日期(月/日)备注1见测校对发育期QX/T 632-2021 大山生育状况观测调查记录春茶采J商结束归期观测调查项日产量因素生长状况株I臼冠幅覆盖率评定(类)(cm)(cm)(%)芽梢密度白芽鲜主E白芽干重芽叶组成(个叫2)(g)(g)(%)图B.1 农气簿-1-1样式(第7页/共11页)21 QX/T 632-2021 产量结构及品质分析单项记录项目坝Hi归H单位单位单位合计合计合计平均平均平均备注分析同期月日至月日分
42、析校对图B.1 农气簿-1-1样式(第8页/共11页)22 QX/T 632-2021 产量结构分析记录项日单位分析计算步骤分析结果地段实收面积(h日l)地段总产量地段实收单产(kg)Ckg/hnl)分析校对品质分析记录项日单位分析计算步骤分析结果分析校对图B.1 农气簿-1-1样式(第9页/共11页)23 QX/T 632-2021 田间王作记载项日日期方法和工具数量、质量和效果观M校对观测地段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观测记录观测归期灾害受害起天受害受害灾前灾害预计对产(月.A)名称止日期候情况;在状程度采取措施量的影响观测校对图B.1 农气簿-1-1样式(第10页/共11页)24 农业气象灾害
43、和病虫害调查记录调合A期(月.A)灾害名称受害起止日期调合二点灾情类型(轻、中、直)受杏征状和受害程度成灾面积和比例灾前灾后采取的主要措施对减产趋势估计(%)成灾的其他原冈县级行政仄域内成灾面积和比例并发的自然灾害调合二点名称(乡村),位于气象站的方向、备i主观测校对距离Ckm)资料来源图B.1 农气簿-1-1样式(第门页/共11页)QX/T 632-2021 25 OM叫SM|NON-附录C(规范性)茶树农业气象观测记录年报表样式t G 罔C.l给出了农气表I的样式。农气表l区站号作物生育状况观测记录年报表档案号品种名称作物名称品种类型、熟性、栽培方式年抄校审年印制单位经东I口录对核月省(自
44、治仄、直辖市)台站名称地址:lt纬海拔高度台站长观测预审日寄出日期农气表-1样式图C.1名称主安山间丁作记录发育期始期项目起止日期方法和工具数量、质量和效果(月.日)自遍期生长状况(类)地段实l仪面积植株高度(m)(hm)冠IM(口。地段实收单产覆盖率(%)Ckg/hr丑,)芽梢长芽梢密度百芽直鲜叶组产量结构度(cm)(个1m2)(g)成(%)观测日期灾害名称受害起止日期天气气候情况受吉症状受害程度灾前灾害预计对产1见lJlIJ采取措施量的影响地段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OM叫SM|NON-农气表-1样式(第2负/共4页)图c.1 t 气】OM叫SM|NON-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调查t可。问杏H期
45、(月l:f)灾害名称主吉起止日期调查点灾占类型(轻、中、重)受害1iE状和受害程度成灾面积和比例灾前灾后采取措施对减产趋势估计(%)成灾!京国分析县级行政怪域内成灾面积和比例资料来源f汗注农气表-1样式(第3负/共4页)图C.1 OM叫SM|NON-大山什1育状况调查t.育期间农、Iv气象条件鉴定叶飞产水平观测调查地点作物品种名称春茶开采口期(月.R)干茶产量(kg/bm)观测调查日期春茶采捎结束期(片.口)发育期株局(cm)芽梢密战个1m2)冠幅(cm)百芽豆新nl重覆盖率(%)产量结构(日)千叶重生长状况(类)芽叶组成(%)品质分析项目测工:R期(月IR)卫平均产量与上年比增减(kg/hm
46、)百分率农气表-1样式(第t页/共4页)图c.1 NU QXjT 632-2021 参考文献lJ QX/T 299-2015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冬小麦2J QXjT 410-2017 茶和I霜冻吉等级3J QX/T 411-2017 茶叶气候品质评价4J QXjT 468-2018农业气象现测规范水稻5J 杨亚军.中同茶树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J 黄寿波,金志风.茶树优质高产栽培与气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7J 李卓,贺龄宣.茶与气象M.北京:气象出版杜,20058J 金志风,王:台海,姚益平,等.浙江省茶叶气候品质等级评价J.生态学杂志,2015(5):1456-
47、1463 30 9J 胡振亮.春茶主要生化成分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偏相关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1988(3):96-99 loJ 金志风,姚益平.江南茶叶生产气象保障关键技术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杜,2017FNON-Nm问问。中华人民共和|同气象行业标准农业气象观测规范茶树QX/T 632-2021 争斗气象出版杜出版发行北京市海淀l圣中关村南大街46号邮政编码:100081网址:http:/ 发行部:0川10-68/1080/1北京建宏印刷有限公司印刷争斗印张:2.25 字数:67.5千字2021年11月第1次印刷1/16 2021年11月第1版卅本:880mmX 1230 mm x 定价:45.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部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406301书号:135029-6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