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3∕T 004-2021 茶树菇周年栽培生产技术规程(南阳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13∕T 004-2021 茶树菇周年栽培生产技术规程(南阳市).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ICS 65.020.20 CCS B05 4113 南阳市地方标准 DB 4113/T 0042021 茶树菇周年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2021-12-31 发布 2022-01-10 实施 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113/T 004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南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南阳丹江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淅川县农业农村局、淅川县科技局、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瑜、杨玉华、谢继文
2、、康源春、班新河、李梦春、申坚定、杜如学、郑青焕、宋江春、周冉、贺东超、樊畅、王宏豪、谢家成、余立新、何义省、赵小强、王聪惠、高小峰、张国松、吴丰霞、源朝政、周晓静、马卓、李拴柱、高林飞。DB 4113/T 0042021 1 茶树菇周年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茶树菇(Agrocybe aegirit)周年栽培的产地环境、栽培基质、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茶树菇周年栽培的标准化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
3、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17 白砂糖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2728 食用菌术语 GB/T 37749 茶树菇 NY/T 119 饲料用小麦麸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标准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1731 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 NY/T 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T 3560 茶树菇生产技术规程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
4、件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 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周年栽培 利用安装有控温、控湿设施的菇棚实现一年四季均可出菇的栽培模式。4 产地环境 产地选择 DB 4113/T 0042021 2 4.1.1 产地环境符合 NY/T 5010、NY/T 391 的要求,生产场地 5 km 以内无工矿企业污染源,3 km 以内无生活垃圾堆放和填埋场,无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堆放和填埋场。4.1.2 场地土壤、水质、水源无污染,生产用水符合 GB 5749 要求,选择通风条件良好、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场地作栽培场所。产地布局
5、场地布局采用分区制,栽培场地与生产、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生活区严格区分。原料区设置在场地的下风口。5 菇棚搭建 场地 选择地势高燥、平坦、通风,环境清洁的场所搭建菇棚。菇棚 菇棚骨架采用钢架结构,菇棚宽7 m,长25 m,高3.5 m。四周及棚顶保温层采用10 cm厚的隔热膨体塑料板,内外加0.06 0.08 mm厚的黑色塑料膜。菇架 棚内摆设四排网格式菇架,网格规格为10.8 cm 10.8 cm,单个菇架高1.95 m,宽2.1 m,架脚离地20 cm。菇架间隔1 m,两边各留1 m走道。每5个菇架中留1 m走道。通风、光照及防虫 菇棚两端各开两扇进出门(2.0 m 1.2 m),门对角方
6、向安装2个可开启的通风窗(0.60 m 1.40 m),窗顶上方安装通风孔;每个走道安装2 盏节能灯用以照明和调节光照;走道安装4盏黑光灯诱杀昆虫,门窗、通风口、出入口安装防虫网,防止害虫入侵。控制系统 菇棚温度、湿度及通风系统采取智能化控制系统,通风管道采取35 cm聚丙烯筒袋,每隔50 cm留5 cm风孔。6 栽培品种选择和菌种生产 菌种要求 菌种符合NY/T 1742规定,要求纯度高,菌丝洁白浓密,生长旺盛,菌龄为40d 45 d。菌种生产 菌种生产执行NY/T 528、NY/T 1731的要求,栽培种生产时间按接种时间往前推算45 d 确定 7 栽培管理 DB 4113/T 00420
7、21 3 培养料的选择 7.1.1 原料 7.1.1.1 主料为棉籽壳、杂木屑、玉米芯等,辅料为麦麸、蔗糖等,生长调节剂为轻质碳酸钙、石灰、石膏等。原材料应该符合 NY 5099 的要求。7.1.1.2 棉籽壳和玉米芯要求新鲜无霉变、干燥、不结团、色泽正常无混杂物,有害重金属含量不超标。7.1.1.3 麦麸应符合 NY/T 119 的要求,白砂糖符合 GB/T 317 的要求,水质应符合 GB 5749 的要求。7.1.2 培养料配方 按以下配方:a)配方 1:棉籽壳 79%、麦麸 18%、蔗糖 1%、石膏 1%、石灰 1%,含水量 65%,pH 值 7.0 8.0;b)配方 2:棉籽壳 49
8、%、木屑 30%、麦麸 18%、蔗糖 1%、石膏 1%、石灰 1%,含水量 65%,pH 值 7.0 8.0;c)配方 3:棉籽壳 45%、木屑 20%、玉米芯 15%、麦麸 18%、石膏 1%、石灰 1%,含水量63%65%,pH 值 7.0 8.0;d)配方 4:棉籽壳 29%、木屑 25%、玉米芯 25%、麦麸 18%、蔗糖 1%、石膏 1%、石灰 1%,含水量 63%65%,pH 值 7.0 8.0。装袋 7.2.1 拌料 将棉籽壳、杂木屑、麦麸等干物质充分拌匀,然后将石灰、石膏、碳酸钙、糖等放入水中溶解后均匀地掺入干料中,充分搅拌后加入水,调整培养料含水量63%65%。7.2.2 装
9、袋 将拌好的培养料装入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包装袋应符合GB 4806.7的要求。规格为 15 cm 33 cm 0.005 cm的塑料袋,装料时要求上下松紧适度,装料高15 cm 16 cm,湿重0.75 kg 0.80 kg。7.2.3 封口 装袋后在料袋中央插一个圆洞,直达料袋的4/5 处,袋口采用套环或用塑料绳扎紧封口。灭菌 7.3.1 灭菌时间 培养料装袋后进行灭菌,从拌料到灭菌应在5h8h内完成。7.3.2 堆叠、罩膜 DB 4113/T 0042021 4 采用常压蒸汽灭菌。将料袋摆入周转筐内,周转筐自下而上堆叠排放,上下对齐,前后叠的中间留空隙,保证灭菌彻底。叠好袋后,罩紧薄膜
10、,外加帆布,然后四周用绳子扎紧,上面加压重物,以防蒸汽将罩膜冲飞漏气。7.3.3 温度控制 料袋装灶后,开始采取旺火快速升温,在5 h 内菌袋内部温度应上升到100,并保持24 h,中间不停火、不降温,确保灭菌效果。温度及时间达标后趁余热焖3h 4 h。7.3.4 冷却 待锅内温度降至60 70 时,将料袋趁热搬运到已消毒的接种室或接种箱冷却。接种 7.4.1 接种箱接种 接种前30 min 40 min,将料袋、接种匙、镊子、用75%乙醇浸湿的医用棉球、栽培种等材料同时放入接种箱内,用气雾消毒剂熏蒸消毒,气雾消毒剂用5 g/m2 8 g/m2。7.4.2 接种室接种 接种前 5 d 7 d
11、将接种室打扫和清洗干净。使用前采用紫外线灯照射结合气雾消毒剂消毒,紫外线灯照射 30 min,气雾消毒剂用 5 g/m2 8 g/m2,关闭门窗熏 6 h 8 h。7.4.3 接种方法 7.4.3.1 料袋温度冷却至 28 以下接种。接种时先用酒精擦拭双手、栽培种袋外壁和接种工具,接种工具用酒精灯火焰灼烧,解开料袋扎绳或打开套环盖子,把栽培种从袋底撕开,从栽培种袋底开始,用镊子夹取一小块菌种迅速通过酒精灯火焰区先放入料袋洞内,再在料袋的洞口放一块菌种,然后重新扎好或盖好袋口。表面老化、萎缩的部分菌种弃用,每袋栽培种可接 30 袋 40 袋。7.4.3.2 接种时选择晴天或阴天早、晚气温较低时接
12、种。接种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操作。发菌 7.5.1 消毒 发菌室提前3 d 5 d用漂白粉溶液(漂白粉100 g兑水10 kg)或用新洁尔灭溶液(新洁尔灭500 g兑水15 kg)进行清洗消毒,操作处理应符合NY/T 393和 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7.5.2 发菌条件 接好种的菌袋移入出菇棚里进行发菌。发菌期要求避光,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每天早、晚各通风 1 h。温度低时,中午通风,通风时间可减少为30 min 40 min。如遇高温天气,采取晚上及凌晨通风,并延长通风时间。7.5.3 温度管理 发菌期的温度进行分期控温管理:a)接种后 3d 5 d 为萌发期,
13、培养室温度控制在 25 27;DB 4113/T 0042021 5 b)接种后 7d 10 d 为菌丝生长旺盛期,温度控制在 23 25 ,并开始翻堆,检查菌袋污染情况,如有污染则及时捡出;c)接种 45d 50 d 后为生长成熟期,培养室温度控制在 23 26,当菌丝长至距袋底 2 cm 3 cm 时,拉松袋口扎绳透气;d)接种 60 d 左右达到生理成熟,在料面及料袋四周出现棕褐色斑点,此时进入出菇管理。出菇管理 7.6.1 出菇棚环境 出菇棚要求在门窗及通风口安置防虫网,菇棚及周围环境在使用前用杀虫剂和消毒剂进行环境清理、杀虫、消毒,消除污染源和虫源。7.6.2 催蕾 7.6.2.1
14、开口增氧 开口前菌袋用0.5%高锰酸钾溶液喷洒袋口后拉直袋口或用刀片割去扎口以上薄膜袋,早、晚各通风40 min 50 min,在开袋同时剔除老化的接种块,搔下的接种块和废料集中收集,清理出菇棚。7.6.2.2 喷水增湿 朝菌袋、地面和空间喷雾状水,保持菇棚空间相对湿度 85%90%。7.6.2.3 光照刺激 通过开窗、开启日光灯等,增强菇棚光照,光照强度控制在600 lx 1300 lx。7.6.2.4 变温刺激 7.6.2.4.1 在 20 28 温度范围内,白天关闭菇棚门窗,夜间开窗,创造 6 8 的日夜温差。7.6.2.4.2 开口后 7 8 d 菌袋表面出现白色粒状物,开始现蕾。7.
15、6.3 育菇 7.6.3.1 育菇前期 菇蕾形成后开始向地面和空间洒水,保持菇棚的空气相对湿度在 90%95%,避免向袋口菇体上喷水,防止烂菇死菇,控制出菇室温度 20 28,每天早、中、晚通风 1 次,每次 30 min。7.6.3.2 育菇中后期 菇蕾形成 2 d 3 d 后,菇体长至 8 cm 长,菇棚温度控制在 20 28,湿度 85%90%,适量喷水,采取干湿交替管理,保持弱光环境(10 Lx 20 Lx),减少通风次数和通风时间,保持 2d 3 d,要求菇体生长整齐、均匀、白嫩。7.6.4 采收及储运 7.6.4.1 采收标准 DB 4113/T 0042021 6 菌柄 10 c
16、m 12 cm,菌盖直径约 2 cm,菌盖平展边缘内卷未开伞,菌膜未脱落即可采收。采收前 1 d 停止喷水。7.6.4.2 采收方法 采收时握住菌柄基部整丛拨起,剪除菇根、去除杂质,按商品菇等级要求分类摆放。7.6.4.3 潮间管理 7.6.4.3.1 采收后要清理菌袋料面,停止喷水 3d 5 d,让菌丝休养。恢复生长后继续控温喷水保湿催蕾,12d 15 d 后出第 2 潮菇,管理方法同第 1 潮菇的出菇管理。出 3 4 潮菇后,补充营养液,每 3000 袋喷洒营养液 100kg。7.6.4.3.2 营养液配方:维生素 B1、B6各 2g,维生素 B2 1g,三元素复合肥 0.4 kg,硫酸镁
17、 0.3 kg 兑水 100 kg。7.6.4.4 分级及储运 采收整理后的茶树菇按照不同市场需求和等级分级,经检验合格后装入周转筐或包装箱,并附检验单及产品合格证方可储运,包装、检验、储运应符合GB/T 37749要求。8 病虫害防控 主要病虫害 茶树菇栽培主要病虫害有:细菌性腐烂病和木霉、曲霉、青霉、毛霉、链孢霉等杂菌污染,菇蚊、菇蝇、线虫等虫害。防控原则 遵守“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防控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控和物理防控措施。防控措施 8.3.1 农业防控 选择使用综合性状优良、抗逆和抗病虫害的品种。培养料灭菌要求彻底。接种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接种室、出菇棚在使用前进行严格消毒和杀虫处
18、理。发菌期间,定期检查菌袋污染情况。出菇期间,及时清理菇房里的病菇和烂菇,保持出菇场地的清洁卫生。8.3.2 物理防控 菇棚出入处设置缓冲室,在通风处安装孔径为 0.21 cm 0.25 cm 的防虫网。菇棚内悬挂粘虫板和安装杀虫灯,诱杀成虫。8.3.3 生物防控 在生产过程中选用依法登记的植物源农药或生物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控。开袋后和采完2潮后用1.5 g/L的Bti菌液各浸泡10h可有效控制菇蚊发生。DB 4113/T 0042021 7 8.3.4 化学防控 菇棚在使用前应进行杀虫和消毒处理,根据病虫害的种类选择药剂,使用的药剂应依法登记且符合NY/T 393和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使用方法符合NY/T 3560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