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11∕T112-2021 智慧养老 老年人防跌倒监护服务规范(日照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11∕T112-2021 智慧养老 老年人防跌倒监护服务规范(日照市).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03.080.99CCS A 123711日照市地方标准DB 3711/T 1122021智慧养老老年人防跌倒监护服务规范Intelligent old-age carStandard of fall monitoring service for the elderly2021-10-26 发布2021-11-26 实施日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3711/T 1122021I目次前言.II1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和定义.34基本要求.45服务内容及要求.4服务项目.4老年人综合评估.4监护照料.4跌倒预防.5跌倒后处置.56适宜服务.5康复训练.6文娱活动.67服务评价
2、与改进.6评价方式.6评价内容.6持续改进.6DB 3711/T 1122021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日照市民政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日照市救助管理和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日照市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山东瑞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范玲、崔永华、彭凤杰、徐惠敏、邓玉梅、肖涵玉、李东、徐子璇。DB 3711/T 11220213智慧养老老年人防跌倒监护服务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养老-老年人防跌倒监护服务的基
3、本要求、服务内容及要求、适宜服务、服务评价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防跌倒监护服务的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5273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GB/T 35796-2017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GB 38600-2019 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MZ/T 039老年人能力评估JGJ 450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智慧养老intelligent o
4、ld-age car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借助各类智能化数据采集设备和控制终端,结合不同的养老模式,建立信息平台打通养老服务关联的社会资源、政府资源、市场资源的各项数据,数据经过清洗、挖掘和关联后,促进养老服务相关的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有效融合,对养老服务活动做出智能响应的新型服务形态。来源:DB32/T 3530-2019,定义3.1养老机构senior careorganization指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膳食、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综合性服务的各类组织。来源:GB/T 29353-2012,定义3.1相关第三方relevant third party老年
5、人配偶、监护人以及为老年人提供资金担保或委托代理的个人或机构。来源:GB 38600-2019,定义3.1跌倒fall指出现突然发生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而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DB 3711/T 11220214防跌倒信息监护系统fall prevention in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指一种依托信息化技术实现数据分析和响应处理,通过监测手段实时预警,预防跌倒提供交互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以下统称为监护系统。跌倒风险因素评估fall risk factor assessment通过评估跌倒相关的风险因素来确定当事人发生跌倒的可能性。4基本要求养老机构的资
6、质应符合 GB/T 35796-2017 第 4 章规定的要求。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的照料设施建筑应符合 JGJ 450 规定的要求,服务防护应符合 GB38600-2019 中 6.6 的规定,并应提供保护老年人、预防跌倒的设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监护系统、检测设施设备、呼救设施设备、辅助行走器、防滑垫等。应对老年人防跌倒监护服务所涉及的记录进行归档并在监护系统内保留电子版档案。应对为老年人提供防跌倒监护服务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在考核合格后上岗。应制定老年人跌倒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应制定老年人隐私安全保密制度。辅助使用监护系统时,对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措施应符合 GB/T35273 规定
7、的要求。应建立与相关第三方沟通告知渠道,对老年人身体状况及时反馈。5服务内容及要求服务项目智慧养老-老年人防跌倒监护服务分为老年人综合评估、监护照料、跌倒预防跌倒后处置三大类,每一大类服务项目包含相关小类服务项目:老年人综合评估,包括老年人能力评估、老年人跌倒风险因素评估;监护照料,包括通过信息化监护手段进行生命体征监护,一键呼救,跌倒预防;跌倒后处置,包括基本救护,陪同120救护车护理。老年人综合评估5.2.1老年人能力评估老年人能力评估服务应按照MZ/T 039规定的要求执行。5.2.2老年人跌倒风险因素评估5.2.2.1所有老年人入住时应进行跌倒风险因素评估,随后每年至少进行 1 次跌倒
8、风险因素评估。5.2.2.2当老年人年龄在 65 岁以上时,应每年至少进行 2 次跌倒风险因素评估。5.2.2.3当老年人近一年内发生意外伤害或病情变化用药调整时,应立即进行评估。监护照料5.3.1生命体征监护DB 3711/T 112202155.3.1.1使用监护系统检测老年人心率、呼吸、离床时间、卫生间停留时间,检测设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穿戴式设备、感知设备。5.3.1.2佩戴穿戴式设备或感知设备安装前应与老年人沟通,并征得相关第三方同意。设备应安装在合适位置且不阻碍老年人的日常起居。5.3.1.3当监护系统发出预警提示异常时,服务人员应立即赶到老年人身边进行处理。5.3.1.4检测设施设
9、备应与监护系统互连,并将相应的数据传输保存在系统中。5.3.2一键呼救5.3.2.1应在老年人起居卧室和卫生间内安装一键呼救装置。5.3.2.2当监护系统发出预警或接收到老年人呼叫信号时,服务人员应立即赶到老年人身边进行处理。5.3.2.3呼救设施设备应与监护系统互连,并将相应的数据传输保存在系统中。5.3.3跌倒预防5.3.3.1新入住老年人适应期内应对其进行全面安全教育,随后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教育,服务人员培训时应轻声引导老年人,不应用强迫或呵斥语调对老年人指导。5.3.3.2根据老年人综合评估结果,制定防跌倒护理计划,关注有跌倒风险的老年人日常起居,引导老年人使用辅助设施设备。5
10、.3.3.3当老年人需要服药时,服务人员应核对处方和药品,按照医疗部门的规定进行药品发放。若药品有诱发跌倒的风险,服务人员应对老年人进行 2030 分钟药物观察。5.3.3.4了解老年人心理和精神状况,帮助老年人降低缓解对跌倒的恐惧心理。5.3.3.5服务人员应提供 24 小时监护服务。跌倒后处置5.4.1基本救护5.4.1.1应对跌倒后意识清楚的老年人进行基本救护。5.4.1.2跌倒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应查看老年人生命体征和受伤情况,同时通知医护小组,向值班领导汇报情况。5.4.1.3经医护人员评估后,伤情轻微者采用搀扶或轮椅将老年人送回房间。5.4.1.4老年人身体移动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动作
11、轻缓,不应发生二次伤害现象,当老年人移动到适宜位置时使其保持舒适稳定,密切关注老年人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进行 120 呼救转移。5.4.1.5值班人员应对事故发生的整个过程进行取证记录备案,并向机构负责人和相关第三方报告。5.4.2陪同 120 救护车护理5.4.2.1应对跌倒后伤情无法在现场处理的老年人进行 120 救护车转移治疗。5.4.2.2跌倒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应查看老年人生命体征和受伤情况,同时通知医护小组,向值班领导汇报情况。5.4.2.3经医护人员评估后,伤情过重者采用 120 呼救方式对老年人进行送院治疗。5.4.2.4老年人身体移动和施救过程医护人员应配合 120 急救人
12、员,不应发生二次伤害现象。5.4.2.5服务人员应随 120 救护车到院陪护,一名老年人至少需要一名陪护人员。5.4.2.6值班人员应对事故发生的整个过程进行取证记录备案,并向机构负责人和相关第三方报告。6适宜服务DB 3711/T 11220216康复训练提供康复训练时宜注意:训练场地与机械器具满足活动需求,时刻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在运动前进行热身,充分活动关节;老年人的着装宽松舒适,鞋子具有防滑功能;全程有专业服务人员进行指导保护,密切关注老年人身体情况。文娱活动提供文娱活动时宜注意:活动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民俗、艺术类节庆活动,书画、戏曲、舞蹈表演,公益活动;服务过程中,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身体情
13、况,保障老年人安全地进行活动;开展符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的文化娱乐活动。7服务评价与改进评价方式7.1.1养老机构应建立服务评价与改进机制,每年开展不少于 1 次自我检查,并形成检查报告。7.1.2为老年人或相关第三方提供服务质量信息反馈、投诉渠道,每年开展不少于 1 次服务满意度调查,并形成分析报告。7.1.3宜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评价内容服务评价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服务人员服务态度、监护水平;监护系统设施设备智慧化、适宜化;防跌倒监护服务及时化、有效化;服务投诉合理有效处理率。持续改进通过工作会议、交流会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分析管理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做出相应的改进安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实现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