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299-2019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技术规程(陕西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7529891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46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1∕T 1299-2019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技术规程(陕西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DB61∕T 1299-2019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技术规程(陕西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61∕T 1299-2019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技术规程(陕西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1∕T 1299-2019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技术规程(陕西省).pdf(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 65.020.20B 60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 61/T 12992019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Investigation and Collection of Forest Tree GermplasmResources2019-11-27 发布2019-12-27 实施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61/T 12992019I目次前言.II1范围.12术语和定义.13调查收集对象.14调查内容和指标.15调查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16调查准备.27外业调查.28种质资源收集.59内业整理.610监督检查.6附录 A(规范性

2、附录)优良单株选择常用方法.8附录 B(规范性附录)表 B.1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登记表.10附录 C(规范性附录)表 C.1 优良单株调查表.14附录 D(规范性附录)表 D.1 优良林分标准地调查表.16附录 E(规范性附录)表 E.1 类型调查表.18附录 F(规范性附录)表 F.1 古树(老树、特异型个体)调查表.20附录 G(规范性附录)(省、市、县、林场)林木(或树种)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报告(参考提纲).23附录 H(资料性附录)环境因子分类标准.24附录 I(资料性附录)标签.26DB61/T 12992019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陕西省

3、林木种苗与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心提出。本标准由陕西省林业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林木种苗与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市林木种苗工作站、商洛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树杰、毋建军、李周岐、谢君朝、杨建兴、杨永峰、闫奕心、李定军、白增飞、叶伟、张毅、王玉兰、李彦春。本标准由陕西省林木种苗与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心负责解释。本标准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陕西省林木种苗与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心电话:029-88652427地址:西安市西关正街233号邮编:710082DB61/T 129920191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

4、对象、调查内容和指标、调查程序及技术要求、调查准备、外业调查、种质资源收集、内业整理和监督检查等方面的程序、方法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及数据管理。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林木种质资源forest tree germplasm resources是指林木种及种以下分类单元,包括栽培品种及育种材料,具有不同遗传基础的个体和群体的各种繁殖材料的总称。3调查收集对象调查收集对象为调查区域内某一或某些目的树种的种质资源,具体包括以下种类:a)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天然起源,处于野生状态的变种、类型等;b)人工创育和保存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生产应用的栽培品种,以及

5、通过选择、引种、杂交、诱变、基因工程等人工措施而产生的育种材料;c)特殊林木种质资源:古树、老树、特异型等。4调查内容和指标4.1调查内容4.1.1目的树种野生种质资源数量、分布、种内变异(变种、亚种、类型)、生长情况、生境等。4.1.2目的树种优良种质资源(优良种源、优良林分、优良类型、优良单株、品种)相关信息。4.1.3目的树种特殊种质资源(古树、老树、特异型等)相关信息。4.2调查指标4.2.1用材树种:以胸径、树高、干形等生长性状为主要指标。4.2.2生态防护树种:以适应性、抗逆性(抗病虫、抗寒抗旱)等相关性状为主要指标。4.2.3经济树种:以产量、品质等经济性状为主要指标。4.2.4

6、观赏树种:以花期、花色、叶色、株型等观赏性状为主要指标。5调查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DB61/T 1299201925.1调查工作程序调查工作按照调查准备、外业调查、内业整理、监督检查的顺序依次进行。5.2技术要求5.2.1树种来源:说明目的树种为本地树种还是外来树种,是自然起源还是人工创育。5.2.2特征特性:对目的树种的树龄、生长特性、花果、病虫害等及其它特异性状进行描述。5.2.3资源状况:记录目的树种的分布面积(株数)、分布状况、资源种类、变异情况。5.2.4照片拍摄:拍摄生境、群体、植株以及叶、花、果实等能真实客观反映种质资源特征的照片,像素不低于 1500 万,采用 jpg 格式,并记

7、录照片编号。5.2.5采集标本:采集能反映种质资源特征特性的实物标本,并记录标本编号。5.2.6表格填写:按填表说明填写相应调查表。5.2.7调查时间地点:记录调查时间、地点、生境、海拔高度、经纬度等信息。6调查准备6.1制定调查方案制定工作计划或实施方案,包括目的树种、调查时间、调查量、调查区域、地点、经费安排等。6.2组织准备成立调查工作小组,确定调查工作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组织开展调查。6.3资料准备查询和了解目的树种在调查区域内的分布情况、面积或数量、育种历史、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状况,以及地理、气候、土壤和社会经济等信息资料。6.4器具准备6.4.1仪器设备及工具数码相机、电脑、游标

8、卡尺、围尺、钢卷尺、皮尺、高枝剪、土壤刀、测高仪、GPS、望远镜、生长锥、标本夹、计算器、采集袋、硅胶、标签等。6.4.2图表和文具调查表格、调查用图,记录用纸、笔、包等。6.4.3辅助用品及其他野外常用药品、野外调查及防护装备、通讯设备、安全及必要的生活用具等。6.5技术培训开始调查前,组织调查人员学习有关文件、技术规程、树木分类和识别、安全等有关知识和技术要求,明确调查目的,掌握外业、内业的工作程序与方法等。7外业调查DB61/T 1299201937.1基本要求采用资料查阅、知情人访谈、踏查、线路调查、林分调查、类型调查、单株调查等方法。根据种质资源不同种类,采用不同调查方法。7.2野生

9、林木种质资源7.2.1资料查阅查阅目的树种分布、数量、生境等技术档案资料和文献资料,掌握调查区域内种质资源基础信息。7.2.2知情人访谈走访有关专家、基层林业技术人员、熟悉情况的村民,了解询问调查区域内目的树种的优良及特异林分或单株等情况。7.2.3踏查根据现有资料和了解的情况,按一定的线路实地查看,调查了解目的树种的分布、数量、林分起源及结构、林(树)龄、生长状况、表型变异和生境条件等。7.2.4线路调查在踏查的基础上,对目的树种呈散生分布的,采用线路调查方法。线路调查应合理确定线路密度,均匀布设1条或多条调查线路,每条线路长度不少于1000m。在山区坡面地段,根据地形,原则上从谷底向山脊垂

10、直于等高线设置;在河谷地段,沿河岸由下游向上游设置;在丘陵和平原地区,按南北向或东西向平行设置。参见附录A,沿线路选择优良单株进行调查,填写表B.1、表C.1。7.2.5林分调查7.2.5.1一般原则在踏查的基础上,对目的树种成片成林分布的,采用标准地法进行调查。7.2.5.2调查林分的选定按照以下原则选定调查林分:a)目的树种集中分布,处于中龄林和近熟林的林分;b)交通便利、分布相对集中、地形相对平缓、面积宜在 0.3hm以上;c)宜选同龄林或相差 2 个龄级以内的异龄林,密度适宜,郁闭度不低于 0.6;d)林木生长整齐、生长量或其他经济性状良好,没有经过人为破坏或未进行上层疏伐的林分;e)

11、根据调查区域大小、涉及行政区及生境多样性,在不同市、县、镇、村或林业局、林场、林班、小班分别选定调查林分;f)不得在疫区选择,或选择病虫害危害较重的林分。7.2.5.3标准地设置选定的调查林分应设置标准地,标准地设置要求如下:a)标准地不宜设在林缘,不能跨越河流、道路;b)标准地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面积不小于 400m,根据地形和目的树种分布情况设置标准地的长和宽;DB61/T 129920194c)标准地调查面积不少于候选林分总面积的 2%;d)标准地定位信息选择在西南方位角。7.2.5.4标准地调查在标准地内实测每木胸径、树高、冠幅,目测树干通直度、结实情况,同时调查起源、林龄、郁闭度、

12、地形地势、土壤、病虫害等,拍摄照片。填写表B.1、表D.1。调查结束后,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调查区域内目的树种的优良林分。7.2.6类型调查目的树种有不同变异类型的,应开展类型调查。每个类型随机选取若干株(一般应在30株以上),进行单株调查。填写表B.1、表E.1。7.2.7优良单株调查7.2.7.1一般原则目的树种均应开展优良单株调查。7.2.7.2候选优良单株的选择参见附录A。7.2.7.3实地调查调查候选优良单株及其对比树的树高、胸径、冠幅、重要经济性状、特异性状等,拍摄照片,采集标本。填写表B.1、表C.1。调查结束后,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调查区域内目的树种的优良单株。7.3人工创育和保存

13、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7.3.1资料查阅查阅目的树种的育种历史、人工创育的遗传变异材料及其保存状况、相关技术档案等。7.3.2知情人访谈走访有关专家、林业技术人员、熟悉情况的人员,了解目的树种种质资源保存利用情况。7.3.3实地调查在资料查询和访谈的基础上,优先选择在林木良种基地(繁育基地)或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圃)进行调查。掌握目的树种种质资源栽培利用、保存定植等基础信息,了解其来源(起源)、分布、特征、特性、资源量、栽培区域、生长状况等信息,拍摄照片,采集标本。填写表B.1。7.4特殊林木种质资源7.4.1查询资料查询登记古树、老树、特异型个体等林木种质资源的现有文献资料,掌握相关信息。7.4

14、.2知情人访谈走访知情人,了解目的树种种质资源的相关信息。DB61/T 1299201957.4.3实地调查根据情况进行实地核查和补充调查,填写表B.1、表F.1。8种质资源收集8.1基本要求根据目的树种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的需要,对目的树种的种质资源进行收集。8.2制定收集方案依据目的树种的调查和评优结果,以及目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方式等,制定收集方案,确定收集地点、收集方式、收集份数和数量、收集时间等,准备收集器械及设备,组织开展种质资源收集。8.3收集原则8.3.1应选择健壮母树收集,不得破坏母树。8.3.2不在病虫害株或劣质母树上收集。8.3.3人工栽培利用的种质资源,新发

15、生遗传变异的,应当进行收集。8.3.4收集种质资源应确保人身安全。8.4收集材料及数量8.4.1群体型种质资源(种源、林分、类型、生态型等)群体型种质资源具体要求如下:a)对群体型种质资源有结实的,在各调查林分内(或类型、生态型内)分别随机选取 30 个以上单株,每株间隔不少于 30m,每株采集 50 粒以上的种子,混合为 1 份作为该林分(或该类型、生态型)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区域内,各林分(或该类型、生态型)收集的种子混合为 1 份作为该区域种源种质资源;b)对群体型种质资源不结实的,在各调查林分内(或类型、生态型内)分别随机选取 50 个以上单株,每株间隔不少于 30m,以成功繁殖为原则,

16、每株采集 10 个(条)以上的繁殖材料,单独繁殖成功后,混合为 1 份作为该林分(或该类型、生态型)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区域内,各林分(或该类型、生态型)收集的繁殖材料混合为 1 份作为该区域种质资源。8.4.2个体型种质资源个体性种质资源具体要求如下:a)对易于无性繁殖的个体型种质资源,采集根、茎、芽、穗条等无性繁殖材料。每株采集无性繁殖材料 10 个(条)以上,作为 1 份种质资源;b)对难于无性繁殖的个体型种质资源,每株采集种子 50 粒以上混合作为 1 份种质资源。8.5收集方法8.5.1根据收集对象的不同,分别采取采种、切根、剪枝等方法收集。8.5.2种子应在种实(种子或果实)成熟期采

17、用树上采摘方法采集。8.5.3无性繁殖材料一般应在休眠期或适宜的采集期采集,采集后应立即采取保湿措施。采集方法如下:DB61/T 129920196a)枝条:剪取生长健壮、发育良好、芽体饱满的枝条;b)根:采集侧根。8.6标签逐份填写编号、树种(品种)名称、采集时间、采集地点(记录到小地名)、采集人等标签信息。标签一式两张,一张内装,一张外挂。标签应当具有一定的韧性和防水性。内容和格式见附录I。8.7繁殖材料处理对采集的繁殖材料按生物学特性及时进行调制处理,如晒干、阴干等;并采取适当方法保存,如干藏、湿藏、冷藏等。9内业整理9.1调查资料整理与汇集9.1.1核对各类调查表,补充遗漏调查内容,汇

18、总并整理成册;对拍摄的图片、影像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并备份;整理制作标本,组织鉴定并妥善保存。9.1.2分类整理汇总调查材料,包括文件、会议纪要、实施方案、培训图片、管理规章制度、合同等管理与文书资料;调查薄、调查记录、调查登记表、标本等外业调查资料;照片、影像以及以市、县或林业局为单位绘制的林木种质资源分布图(比例尺一般为 1:5000060000,矢量数据)等图件资料,分别建立纸质和电子文档。9.2建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按照国家和陕西省林木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录入相关数据。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9.3调查与收集报告符合附录G要求。10监督检查10.1自查与检查10.1.1建立监督检查机

19、制,采用调查单位自查、上级检查的形式,对调查与收集进行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10.1.2调查单位在各调查收集阶段对调查收集情况进行全面自查,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现地复查。10.1.3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对调查收集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10.2检查内容10.2.1调查因子定量调查因子:各项定量调查因子,包括经纬度、坡度、海拔、树高、胸(地)径等,测量误差要求小于5%。误差允许范围之内者,以调查值为准;反之,则以检查值为准。定性调查因子:各项定性调查因子定性是否正确,填写是否准确;调查技术方案是否可行。10.2.2调查资料DB61/T 129920197调查表格是否齐全,项目填写是否符

20、合要求,计算是否准确,文字资料有无错、漏,图、表、文字资料是否一致,标本制作是否符合要求,外业调查数据和文字资料是否随意改动。10.3检查结果处理10.3.1对外业调查(包括实测与记载)达不到调查要求的,应重新调查或者补充调查。10.3.2数据录入不合格,应重新录入。DB61/T 129920198AA附录A(规范性附录)优良单株选择常用方法A.1优势木对比法又称三株优势木对比法或五株优势木对比法,以候选优树为中心,在立地条件相对一致的10-15m半径范围内(其中包括30株以上的树木),选出仅次于候选优树的3-5株优势木,实测候选优树和优势木的树高、胸径,并计算材积,求出优势木各项指标的平均值

21、,与候选优树进行比较,若候选优树生长指标超过规定标准即可入选。否则,予以淘汰。该法一般在人工林或年龄结构较一致的天然林中使用,多用于林分内选优树。表 A.1候选优树与对比树生长量对比记录表项目胸径(cm)树高(m)单株材积(m3)对比结果优树对比树优树胸径%对比树1树高%2材积%3优树年平均生长量4胸径cm5树高m平均材积m3A.2小样地法以候选树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如500m2),规划包括40株60株林木的林地作为小样地,把候选树与小样地内的林木按优树标准项目逐项观测评定,当候选树达到样地林木平均值规定标准时定为优树。A.3丰产树比较法以候选优树为中心,在树龄、立地条件和抚育管理措施等一致条

22、件下,选择3株仅次于候选优树的结果量多、品质好、无病虫害的对比树,测量其单株产量,若候选优树单株产量高于对比树单株平均产量30%以上的,可选为优树。此法主要应用于经济林树种选择优良单株,优良类型和优良品系。DB61/T 129920199表 A.2候选优树及丰产树对比记录表项目树高(m)胸/地径(cm)冠幅(m)目的产物产量(kg)出籽率(%)含油率(%)平均单果鲜重(g)病虫害情况优树丰产树123平均注 1:结果比较:优树单株产量丰产树平均产量注 2:其他:A.4行道树的选优在防护林带和行道树中选优采用此法。以候选优树为中心,在其两侧各测5-10株树木的树高、胸径,计算平均值并与候选优树进行

23、比较,达到标准的定为优树。A.5散生木的选优散生木因不易找对比树,选择时以目的树种确定的调查指标测算,确定是否入选。散生木候选优树一般应是实生起源、达到经济成熟期;还应注意其周围(半径10m以内)的立地条件和栽培措施,不应有粪坑、猪圈、河流等特殊优越的土壤水肥环境,其土壤条件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A.6特异植株的选择对于某些具有特异形状,其表现超出正常范围且稳定的树木,可以不受林分起源、分布状况等限制,只要有超常规的特殊表现均可选择。其选择目标有以下6点:a)抗病虫害。对成灾病虫、专食性害虫、专主寄生病具有明显抗性的单株;b)抗逆性强。在同种树种中特别抗盐碱、抗干旱、抗低温、耐瘠薄、耐水湿的单株

24、;抗污染(工业废水、废气、粉尘等)能力特强的植株;c)生长性状特异植物。高或径生长特快的植株;大冠树种中树冠狭窄,平顶树中的主干明显者;雌雄异株或同株树种中的相反花型株;无性繁殖困难树种中的易生根株;多籽树种中的无花或无籽株;芽、叶、枝条、花序、花型、花色、果型异常而稳定的植株;矮生、花蜜腺丰富、香味浓郁的植株;d)物候异常的植株。比同种树种中发芽、开花、结实、落叶等物候期提前或推后明显,花期特长者;e)具有性状变异的植株或芽变;f)叶、花、果、木材、树皮、根皮、分泌物、内含物等有特殊利用价值的树木;DB61/T 1299201910BB附录B(规范性附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登记表B.1林木种质

25、资源调查登记表表 B.1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登记表编号(1):省(2)县(市、区)(3)调查地点(4)调查者(5)填表人(6)调查日期(7)种质名称(8)种名(9)种拉丁名(10)属中文名(11)属拉丁名(12)科中文名(13)科拉丁名(14)树种类别(15)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我国特有树种 国外引进树种 其他树种生活型(16)乔木灌木竹类藤本其他常绿性(17)常绿落叶半常绿资源种类(18)收集保存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栽培种质资源古树名木场所(19)种子园采穗圃母树林采种林试验林植物园树木园保存林(圃)种子库其他资源类型(20)群体(种源、林分)家系个体(优树、无性

26、系)地方品种选育品种育种材料其他主要特性(21)高产优质抗病抗虫抗逆高效其他主要用途(22)材用食用药用防护观赏其他生长习性(23)开花结实特性(24)具体用途(25)观测地点(26)特征特性(27)更新方式(28)有性繁殖(种子繁殖、胎生繁殖)无性繁殖(根繁、分蘖繁殖等)原产地海拔(29)原产地经度(30)原产地纬度(31)原产地年均温(32)原产地降雨量(33)原产地土壤特性(34)保存地海拔(35)保存地经度(36)保存地纬度(37)保存地年均温度(38)保存地降雨量(39)保存地土壤特性(40)结实和产穗情况(41)所处场所的面积或库容(42)所属单位(43)种植日期(44)繁殖材料类

27、型(45)植株种子营养器官(穗条、块根、根穗、根鞭等)花粉培养物(组培材料)其他保存方式(46)原地保存异地保存设施保存未保存图像编号(47)标本编号(48)其他(49)人工创育和保存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起源自然变异选育引种人工杂交人工诱变基因工程DB61/T 1299201911B.2填写说明B.2.1适用调查对象调查对象规定的3种类型种质资源,均应填写表1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登记表。对于已经保存的林木种质资源可以根据现有档案数据并现场核查确认后填写。B.2.2表格各项填写说明具体如下:1)编号:外业调查阶段由各调查单位自行编号,汇总后由技术组负责统一编号,或由系统生成资源编号;2)省份:填写陕西

28、省;3)县(市):填写县级行政区域的全称;4)调查地点:填写调查的具体地点,如 XXX 乡 XXX 村,XXX 良种基地,XXX 林场等;5)调查者:填写调查队的名称或调查人员,如 XX 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 I 组;6)填表人:填写调查填表人员的姓名;7)调查日期:采用年月日格式,例如 20190805;8)种质名称:每份林木种质资源的中文名称,示例:杉木融水种源、毛白杨 001 无性系、金枝槐等;9)种中文名:种质资源在植物分类学上的中文种名或亚种名。统一选用中国树木志及其所采用郑万均分类系统和哈钦松分类系统的种名(下同)。示例:油松;10)种拉丁名:种质资源在植物分类学上的拉丁文,示例:P

29、inus-tabu 藏 liformis,外业阶段可不填;11)属中文名:种质资源在植物分类学上的中文属名。示例:松属;12)属拉丁名:种质资源在植物分类学上的拉丁文属名。示例:Pinus,外业阶段可不填;13)科中文名:种质资源在植物分类学上的中文科名。示例:松科;14)科拉丁名:种质资源在植物分类学上的拉丁文科名。示例:Pinaceae,外业阶段可不填;15)树种类别:根据树种属性选填,打“”表示,可多选;16)生活型:选择乔木、灌木、竹类、藤木、其他填写,打“”,单选;17)常绿性:选择常绿、落叶、半常绿填写,打“”,单选;18)资源种类:分为收集保存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栽培种质资源

30、,古树名木,按实际情况选填,打“”,单选;19)场所:收集保存的林木种质资源根据保存场所选填,其他类资源不填。打“”表示,单选;20)资源类型:分为群体(种源、林分)、家系、个体(优树)、地方品种、选育品种(指经过审定或认定的良种,新品种)、育种材料(指未经审定的可作为育种原始材料使用和储备的种质资源,包括优良林分、优树、半同胞家系、全同胞家系、杂交后代、无性系等),其他按实际情况选填,打“”,可多选;21)主要特性: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抗虫、抗逆、高效、其他填写,打“”,可多选;22)主要用途:选择材用、食用、药用、防护、观赏、其他填写,打“”,可多选;23)生长习性:描述林木在长期自然选

31、择中表现的生长、适应或喜好。如落叶乔木、直立生长、喜光、耐盐碱、喜水肥、耐干旱等;DB61/T 129920191224)开花结实特性:林木种质资源开花和结实周期,如,1113 年始花期,结实大小年周期 23 年等;25)具体用途:林木种质资源的具体用途和价值。如:生态防护树种、纸浆材、种子可榨取工业用油、园林绿化等;26)观测地点:林木种质资源形态、特征特性观测的地点;27)特征特性:林木种质资源可识别或独特性的形态、特性,如叶截形、树体塔形、结实量大等;28)更新方式:包括有性繁殖(种子繁殖、胎生繁殖)、无性繁殖(根繁、分蘖繁殖等),可多选;29)原产地海拔: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海拔高度,

32、单位为 m;30)原产地经度: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经度,格式为 DDDFF,其中 DDD 为度,FF 为分,东经以正数表示,西经以负数表示;31)原产地纬度: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纬度,格式为 DDFF,其中 DD 为度,FF 为分,北纬以正数表示,南纬以负数表示;32)原产地年均温度: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年平均温度,通常用当地最近气象台站的近 3050 年的年均温度();33)原产地年均降雨量: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年均降雨量,通常用最近气象台站的 3050年的年均降水量,单位为毫米(mm);34)原产地土壤特性分为以下几类:原产地土壤特性: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土壤条件,包括土壤类型、土壤质地、

33、土壤酸碱度等;土壤类型: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寒棕壤、褐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黑垆土、荒漠土、草甸土、漠土等(见附录 D);土壤质地:轻壤土、中壤土、沙土、粘土、重壤土;土壤酸碱度:pH 值或 pH 值区间。pH 值区间用 pH a.0 pH b.0 表示。35)保存地海拔: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地的海拔高度,单位为 m;36)保存地经度: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地的经度,格式为 DDDFF,其中 DDD 为度,FF 为分,东经以正数表示,西经以负数表示;37)保存地纬度: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地的纬度,格式为 DDFF,其中 DD 为度,FF 为分,北纬以正数表示,南纬以负数表

34、示;38)保存地年均温度: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地的年平均温度,通常用当地最近气象台站的近 3050 年的年均温度();39)保存地年均降雨量: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地的年均降雨量,通常用最近气象台站的 3050年的年均降水量;40)保存地土壤特性: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地的土壤条件,包括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等;41)结实和产穗情况:填写种子园、采种林的结实情况,采穗圃资源的产穗情况,其他可不填;42)所处场所的面积或库容:种子库填写库容(m3),其他均填写面积(m2);43)所属单位:林木种质资源的所有权单位名称;44)种植日期:种植林木种质资源的日期,年月日;45)繁殖材料类型:林木种质资源的繁殖

35、材料类型。包括:植株;种子;营养器官(穗条、块根、根穗、根鞭等);花粉;培养物(组培材料);其他。根据其具体类型选择,打“”,单选;DB61/T 129920191346)保存方式: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包括:原地保存、异地保存、设施保存和未保存等。根据其具体方式选择一种,打“”;47)图象编号:该份资源对应图片的文件名;48)标本编号:采集标本的编号,按相同的规则编号;49)其他:人工创育和保存利用的林木种质资源起源具体方式选择一种,打“”。DB61/T 1299201914CC附录C(规范性附录)优良单株调查表C.1优良单株调查表表 C.1优良单株调查表编号(1):省份(2)县(市)(3

36、)调查地点(4)调查者(5)填表人(6)调查日期(7)种(变种)中文名(8)属中文名(10)科中文名(12)种(变种)拉丁名(9)属拉丁名(11)科拉丁名(13)经度(14)纬度(15)海拔(m)(16)坡向(17)坡位(18)坡度(19)树高(m)(20)胸径(cm)(21)冠幅(m)(22)东西:南北:枝下高(m)(23)单株立木蓄积(m3)(24)土壤类型(25)候选优良单株与对比树(26)项目指标 1指标 2指标 3指标 4指标 5指标 6指标 7指标 8优树对比树12345平均超出%照片编号(27)拍摄者(28)拍摄日期(29)标本编号(30)采集者(31)采集日期(32)备注(33

37、)(描述特殊形态特征、重要经济性状)DB61/T 1299201915C.2填写说明1)编号:外业调查阶段由各调查单位自行编号,汇总后由技术组统一编号,或由系统生成资源编号;2)省份:填写陕西省;3)县(市):填写县级行政区域的全称;4)调查地点:填写调查的具体地点,如 XXX 乡 XXX 村 XXX 林场等;5)调查者:填写调查队的名称或调查人员,如 XX 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 I 组;6)填表人:填写调查填表人员的姓名;7)调查时间:采用年月日格式,例如 20190805;8)种(变种)中文名:植物分类学上的中文种名。统一选用树木志及其所采用的哈钦松分类系统的种名(下同)。示例:油松;9)种

38、(变种)拉丁名:树种在植物分类学上的拉丁文,示例:Pinustabuliformis,外业阶段可不填;10)属中文名:树种在植物分类学上的中文属名。示例:松属;11)属拉丁名:树种在植物分类学上的拉丁文属名。示例:Pinus,外业阶段可不填;12)科中文名:树种在植物分类学上的中文科名。示例:松科;13)科拉丁名:树种在植物分类学上的拉丁文科名。示例:Pinaceae,外业阶段可不填;14)经度:资源所在地的经度,外业阶段记录 GPS 仪的读数,内业整理为 DDDFF 格式,其中DDD 为度,FF 为分,东经以正数表示,西经以负数表示;15)纬度:资源所在地纬度,外业阶段记录 GPS 仪的读数

39、,内业整理为 DDFF 格式,北纬以正数表示,南纬以负数表示;16)海拔:古树、名木、优良单株所在地的海拔高度,单位为 m;17)坡向:分为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无;18)坡位:分为山脊、上坡、中坡、下坡、山谷、平地;19)坡度:可采用测高仪实测,单位为“度”;20)树高:用测高仪实测,单位为 m,精确至 0.1m;21)胸径:乔木量胸径,灌木、藤本量地径,单位为 cm,精确 0.1cm;22)冠幅:按东西、南北两个垂直方向测量树冠垂直投影的宽度,然后取平均值,单位为 m,精确到 0.1m;23)枝下高:测量从地面到树木主干上最低分枝的高度;24)单株立木蓄积:根据树高、胸径

40、求算立木蓄积;25)土壤类型: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土壤条件,包括土壤名称、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或性质等;26)候选优良单株与对比树:根据目的树种确定的主要调查指标填写。候选优树与对比树平均值进行对比;27)照片编号:填写资源对应的照片编号,外业调查填写相机存贮的临时编号,内业及时整理;28)拍摄者:照片的拍摄人员;29)拍摄日期:照片的拍摄日期;30)标本编号:采集标本的编号,按相同的规则编号;31)采集者:采集标本的人员;32)采集日期:采集标本的日期;33)备注:描述特殊形态特征、重要经济性状。DB61/T 1299201916DD附录D(规范性附录)优良林分标准地调查表D.1优良林分标准

41、地调查表表 D.1优良林分标准地调查表编号(1):株号(33)胸径(cm)(34)树高(m)(35)枝下高(m)(36)冠幅(m)(37)树干通直度(38)结实情况(39)其他(40)D.2填表说明1)编号:外业调查阶段由各调查单位自行编号,汇总后由技术组负责统一编号;2)省份:填写陕西省;3)县(市):填写县级行政区域的全称;标准地林分因子调查省(2)县(市)(3)调查地点(4)调查者(5)填表人(6)调查日期(7)经度(8)纬度(9)海拔(10)坡向(11)坡度(12)坡位(13)母岩母质(14)土壤类型(15)植被类型(16)标准地大小(m2)(17)目的树种名(18)林龄(年)(19)

42、枝下高(m)(20)平均冠幅(m)(21)林分平均胸径(cm)(22)平 均 树 高(m)(23)郁闭度(24)密度(株/公顷)(25)林分面积(公顷)(26)每公顷蓄积量(m3)(27)林分起源(28)天然林人工林人工林种源(29)树种组成(30)林 分 健 康 状 况(31)结实情况(32)标准地每木调查DB61/T 12992019174)调查地点:填写调查的具体地点,如 XXX 乡 XXX 村 XXX 林场等;5)调查者:填写调查队的名称或调查人员,如 XX 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 I 组;6)填表人:填写调查填表人员的姓名;7)调查日期:采用年月日格式,例如 20190805;8)经度:

43、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经度,外业阶段填写 GPS 仪的读数,内业整理成 DDDFF 格式,其中 DDD 为度,FF 为分,东经以正数表示,西经以负数表示;9)纬度: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纬度,外业阶段填写 GPS 仪的读数,内业整理成 DDFF 格式,其中 DD 为度,FF 为分,北纬以正数表示,南纬以负数表示;10)海拔: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海拔高度,单位为 m;11)坡向:分为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无;12)坡度:可采用测高仪实测,单位为“度”;13)坡位:分为山脊、上坡、中坡、下坡、山谷、平地;14)母岩母质:填写优良林分林地母岩母质,如石灰岩;15)土壤类型:林木种质资源

44、原产地的土壤条件,包括土壤名称、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或性质等;16)植被类型:填写具体的森林植被类型,如松栎针阔混交林等;17)标准地大小:填写标准地的面积,如 20m20m;18)目的树种名:填写优良林分的树种名;19)林龄(年):根据造林资料填写人工林优良林分的年龄,估测天然林优良林分的年龄(如使用林分生长曲线确定);20)枝下高:根据每木调查数据求算平均值;21)平均冠幅:根据每木调查数据求算平均值;22)林分平均胸径:根据每木调查数据求算平均值;23)平均树高:根据每木调查数据求算平均值;24)郁闭度:实测;25)密度(株/公顷):实测;26)林分面积:实测或估测优良林分的面积;27)

45、每公顷蓄积量:根据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求算;28)林分起源:分天然林、人工林 2 类,选填;29)人工林种源:如为人工林优良林分,根据造林资料调查该林分的种源;30)树种组成:优良林分的树种组成比例;31)林分健康状况:根据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生长状况,更新状况、病虫害程度等综合评价林分健康状况,填写优良、中、差;32)结实情况:描述优良林分结实情况;33)株号:按调查顺序编写;34)胸径:使用测树尺测量,乔木量胸径,灌木、藤本量地径,单位为 cm,精确到 0.1cm;35)树高:用测高仪(或激光测距测高仪)实测,单位为 m,精确到 0.1m;36)枝下高:测量从地面到树木主干上最低分枝的高度

46、;37)冠幅:使用皮尺分东西、南北两个方向量测,以树冠垂直投影确定冠幅宽度,然后计算两个方向宽度的算数平均数,单位为 m,精确到 0.1m;38)树干通直度:目测;39)结实情况:描述单株的结实情况;40)其他:填写其他有价值的信息。DB61/T 1299201918附录E(规范性附录)类型调查表E.1类型调查表表 E.1类型调查表编号(1):类型每木调查类型名称(30)株号(31)胸径(cm)(32)树高(m)(33)枝下高(m)(34)冠幅(m)(35)树干通度(36)结实情况(37)地点(38)类型名称 112类型名称 212类型名称 312E.2填写说明1)编号:外业调查阶段由各调查单

47、位自行编号,汇总后由技术组负责统一编号;类型林分情况调查省(2)县(市)(3)调查地点(4)调查者(5)填表人(6)调查日期(7)经度(8)纬度(9)海拔(10)坡向(11)坡度(12)坡位(13)母岩母质(14)土壤类型(15)植被类型(16)目的树种名(17)林龄(年)(18)林分起源(19)天然林人工林人工林种源(20)树种组成(21)林分健康状况(22)结实情况(23)照片编号(24)拍摄者(25)拍摄日期(26)标本编号(27)采集者(28)采集日期(29)DB61/T 12992019192)省份:填写陕西省;3)县(市):填写县级行政区域的全称;4)调查地点:填写调查的具体地点,

48、如 XXX 乡 XXX 村 XXX 林场等;5)调查者:填写调查队的名称或调查人员,如 XX 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 I 组;6)填表人:填写调查填表人员的姓名;7)调查日期:采用年月日格式,例如 20190805;8)经度: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经度,外业阶段填写 GPS 仪的读数,内业整理成 DDDFF 格式,其中 DDD 为度,FF 为分,东经以正数表示,西经以负数表示;9)纬度: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纬度,外业阶段填写 GPS 仪的读数,内业整理成 DDFF 格式,其中 DD 为度,FF 为分,北纬以正数表示,南纬以负数表示;10)海拔: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海拔高度,单位为 m;11)坡向:分

49、为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无;12)坡度:可采用测高仪实测,单位为“度”;13)坡位:分为山脊、上坡、中坡、下坡、山谷、平地;14)母岩母质:填写优良林分林地母岩母质,如石灰岩;15)土壤类型:林木种质资源原产地的土壤条件,包括土壤名称、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或性质等;16)植被类型:填写具体的森林植被类型,如松栎针阔混交林等;17)目的树种名:填写优良林分的树种名;18)林龄(年):根据造林资料填写人工林优良林分的年龄,估测天然林优良林分的年龄(如使用林分生长曲线确定);19)林分起源:分天然林、人工林 2 类,选填;20)人工林种源:如为人工林优良林分,根据造林资料调查该林分

50、的种源;21)树种组成:优良林分的树种组成比例;22)林分健康状况:根据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生长状况,更新状况、病虫害程度等综合评价林分健康状况,填写优良、中、差;23)结实情况:描述优良林分结实情况;24)照片编号:填写资源对应的照片编号,外业调查填写相机存贮的临时编号,内业及时整理;25)拍摄者:照片的拍摄人员;26)拍摄日期:照片的拍摄日期;27)标本编号:采集标本的编号,按相同的规则编号;28)采集者:采集标本的人员;29)采集日期:采集标本的日期;30)类型名称:按照目的树种主要变异特征命名,如速生型、大叶型、厚皮型等;31)株号:按调查顺序编写,每个类型随机选取若干株(一般应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