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语文《兰亭集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语文《兰亭集序》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一下学期语文兰亭集序教案更多内容请关注小编!高一下学期语文兰亭集序教案【1】教学目的一、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二、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教学重点一、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二、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教学难点一、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
2、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二、朗读配乐朗读(教师范读)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学生齐读。(教师订正)(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
3、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 了解序的题材特点明确: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2、 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明确: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3、 分小组讨论,
4、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四、赏析课文1、 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明确: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气气清 惠风和畅人物:群贤少长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感受:信可乐也写法:写景抒情 叙议结合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
5、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2、 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3、学习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明确: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
6、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
7、不痛哉?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理清背诵思路: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
8、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看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作者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
9、更加深刻感慨。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5、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6、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五、小结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
10、的最执着的努力。六、布置作业背诵全文延伸相关资料1.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出自唐代房玄龄编撰的晋书,而此前收录晋文最完备的文选竟未见此文,这与兰文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同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梁代刘孝标注引的王羲之临河序与兰亭集序文字上有出入。于是就此引发了一场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1) 文章作者之真伪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若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引用证据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兰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
11、羲之。(2)书法作者之真伪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本兰亭为王羲之笔迹,郭沫若更是斩钉截铁地断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等人著文反驳,认为郭沫若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断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详情请看语文学习2000年第8期陆精康先生的兰亭序疑案录。2. 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
12、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3. 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4.王羲之兰亭诗(其三)及前人评点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渌水滨。寥朗无涯
13、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谭元春:“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二语,真是通识所发,非一意孤高绝俗之流。(古诗归)钟惺:七贤胸中恐逊此原委。(古诗归)陈祚明:旷达之旨,射洪古诗中多此等语,易流宋人。(采菽堂古诗选)沈德潜:不独序佳,诗亦清超越俗,“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非学道有得者,不能言也。(古诗源)牟愿相:王逸少传诗不多,其兰亭一篇,如苏仙高屋,翘视群儿小澥(草堂杂论诗 (摘自魏晋南北朝诗精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前人 张玉谷读了上面的兰亭诗(其三)后这样与兰亭集序作比较阅读:即序中“仰观宇宙”数句意。“寓目理陈”,贴视说,“群籁”、
14、“适我”贴听说。只渌水滨,略带兰亭,绝不粘滞,诗境清越。【延伸阅读】将王素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比阅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兰亭诗其一仰视碧天际,俯瞰原水滨。寂阔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现宇宙之大”“天朗气清”。诗中“俯瞰泳水滨”对应序中“俯察品类之盛”“清流激湍”。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
15、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高一下学期语文兰亭集序教案【2】一、教学要点1、掌握文中文言知识和相关文化常识2、体会作者的哲学思想二、教学设计(一)、方法设计: 诵读、讲解; 多媒体辅助;2课时(二)、过程设计1、背景知识1)、王羲之(321-379)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2)、兰亭序由来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他们引酒赋诗,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为诗集书写一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3)、文体序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
16、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2、诵读训练听范读,朗读3、文章讲析这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语言清新洒脱,注意文章中的景语与情语;文章不论记叙还是议论都颇有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魏晋时期,玄学风行,在山水游记中体悟、探讨人生道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哲学思想。1)、讲析第一段:(修禊)之乐。 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兰亭盛会的?第一句:时间、地点、集会的原因。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
17、: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如:2001年是庚辰年;2002年是辛巳年;修禊: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将春禊视为其志,得到孔子的赞赏。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三国魏以后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动内容也改为在水边宴饮、赋诗等。第二句:与会者第三句:兰亭周围地形环境带:名词动用,像衣带一样围绕第四句:宴饮之乐流觞曲水:也称为曲水流觞,
18、春禊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引溪水进入弯曲的水渠,人们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曲:使动,使(水)弯曲次:旁边一:一些,一点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第五句:天气第六句:作者的主观感受。仰观,俯察: 古人观照自然、人生的两种方式。所以:用来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极:穷尽娱:乐趣信:实在,诚朗读第一段2)、讲析第二段:(死生)之痛。 思考:本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是如何逐层阐述的?第一句:眼前聚会盛况,引起人生
19、感悟。与:结交,交往俯仰:社会人事周旋应酬第二句:两种生活态度:晤言一室与放浪形骸或:有的人晤言:对面交谈因:就着放浪:放纵无拘束第三句:两种生活感受:快然自足与感慨系之趣:通趋,往,追求曾:竟,乃老之将至: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子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之:往,到达系:附着第四句:过渡深化:生之无常-死之无奈向:以前俯仰:时间很短犹:尚且之:代事,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况:何况修短:寿命长短期:至,及第五、六句:得出死生亦大的结论,令人悲痛。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庄子德充符)朗读第二段3
20、)、讲析第三段:(今昔)之悲思考:作者因何而悲?编辑兰亭诗集的目的是什么?第一句:指出古今兴感相同这一现象若合一契:(古人兴感之由)象符契一样相合不能喻之于怀:心里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为何叹息悲伤?)第二句:批驳死生一体的观点,解释兴感之由。固:本来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体齐彭殇:把长命和短命等同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庄子齐物论)第三句:死生之大,千古同慨,人们将永远处于困境之中。由:通犹,如同第三、四句:指出结集的目的:引起后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共鸣。述:陈述,创作所以:的原因致:情趣朗读第三段4、深化迁移1)、文章思路(修禊)之乐-(死生)之痛-(今昔
21、)之悲2)、作者的哲学思想及相关文化背景(讨论)作者的死生观:死生亦大,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对生命的热爱。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生命的短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儒家: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22、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儒家重视人的社会存在和现世存在,认为道德仁义远较个体生命重要,思考现世生活远较思考死亡重要,对死亡采取的是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体生命面对死亡时所应有的态度。西汉以后,经过统治阶级改造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士大夫将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伦理观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实现,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也是儒家那种视而不见的风范。道家: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庄子德充符)生死存亡为一体 (庄子大宗师)道家的庄子对死亡则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谈特谈死,死生一词在庄子一书中至少出现过24次。他意
23、识到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死与生的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底层。与儒家对死亡的视而不见不同,庄子创立了至人、真人、神人的游的境界来作为他的人生理想,最终用虚幻的理想境界掩盖了现实人生的苦难,也掩盖了他对死亡的恐惧感。所以庄子说生死存亡为一体,他以自然天命作为生死的本体,主张将个体的人完全返回到自然状态,让人在混沌的世界中听从天命,取消生死差别,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反过来掩盖了他哲学中死亡意识的光芒。魏晋士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时至魏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长期分裂动荡时期,社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中,整个社
24、会都在生死线上煎熬、挣扎上。浓厚的死亡意识笼罩着这一个时代,魏晋时代的人对死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的焦虑,这种感受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旧的虚幻的群体社会彻底解体了,昔日士大夫们赖以生存的儒家权威思想全面崩溃了。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士大夫的内心充满对时光易逝和生命飘忽的无限感慨,死亡是令他们感到恐惧和哀伤的幽魂,驱之不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阮籍咏怀)他们将生命比作朝露、比作暮春草,看作飘忽的轻烟,充满对生之无常和死之无奈的感慨。此时,玄学兴起,玄学家致力于援道入儒,力图把
25、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建立在道家自然本体论思想的基础之上。一般是在哲学上讲自然本体论,在政治上调和儒道,在人生方面追求玄远、超绝,成为魏晋士大夫的精神寄托。以竹林七贤为例,三国魏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为当时名士,游于竹林,号为七贤。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死便据地以埋。(晋书刘伶传)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阮籍传)嵇康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与山巨源绝交书)无论放浪形骸,还是自得自足,都源于对人生苦短的无奈,尤其是前者,对死亡意识的表现已达极至。总之,魏晋人的死生意识是
26、从个体的生命出发的对死的恐惧及对生的焦虑,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观照和思考,是对儒家生死观的反叛和对道家生死观的深化。它不凭仁义道德,也不凭自然万物来消解人的个体存在,从而消解死亡意识,而是直接面对死亡思考,因此,魏晋时代是文化观念充分开放的时代,不再单纯拘泥于儒或道。正如李泽厚所说,是人的觉醒的时代(李泽厚美的历程)。正是在人的觉醒的人文思潮里,魏晋人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悲观的死亡感慨中,深藏着他们对人生、生命强烈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以说是一种源自于死亡意识的悲怆的美丽。兰亭序集中的生命意识:第一段:动荡不安的魏晋时期,带给人们严重的不平衡和压抑感,而优美的自然环境却能使人在身体和心理上获得短
27、时的安静和松驰,自然景观一跃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要。人们开始了从自然中去超凡脱俗,在观赏自然中体悟人生道理。仰观,俯察 宗白华说这是古代哲人、诗人观察世界的两种特殊方式。第二段:正视生死,隐含对儒家死生观的批判,儒家重生而轻死,对死亡这一人生终极问题避而不谈,是不能为人接受的。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别解: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时不我待的生命意识。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面对须臾人生的两种生活态度,前者如嵇康,后者如阮籍。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两种生活方式无所谓积极与消极,在人生体验方
28、面都有共同之处,两种必经阶段:自足与感慨、得意与失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世事变迁无常,都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何况人的生命长短听任自然安排,最终都要结束,非人力所及,第三段:正视生死,隐含对道家死生观的批判,道家以虚幻的“真人”“神人”境界掩饰对死的恐惧,在天天面临死亡威胁的魏晋士人也是无法接受的。因此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人们世代要面对这个令人痛苦却无法解决的终极问题,传达出一种永恒的生命意识。高一下学期语文兰亭集序教案【3】教学要点: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
29、感情。教程要求:一、导入课文问: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三、自由读四、赏析第一段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集会?时
30、间、地点、事由、人物、景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析:引以为流觞曲水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出示流觞曲水图片,伴白:看到这幅图,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集会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
31、,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俯。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五、再读第一段。(女生读)六、范读第二段,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
32、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
33、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
34、神伤。况修短随化,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这种痛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七、指导全文诵读。(个别读,男生集体诵读)八、赏析第三自然段。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
35、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贤者。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读最后
36、一段。九、朗读。十、小结全文: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十一、尾声: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
37、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高一下学期语文兰亭集序教案【4】一、 说教材1、教材简析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2、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
38、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3、教学目标这篇兰亭集序中的写景句子更是美不胜收,“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如此简洁雅净的语言是极好的诵读材料,所以我把背诵本文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我所执教的是一个平行班,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学习基础但仍很薄弱,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39、(1) 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背诵全文。(2) 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3)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4、说教学重点与难点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兰亭集序是一篇自读课文,文下有注释,学生可自己借助注释和工具,理解词句含义,教师只需对个别难句略做点拨即可,据此我将该课的教学重点定为:(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等词的义项;(2)背诵全文。课文二三
40、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二、说教法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 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
41、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三、说学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
42、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四、教具准备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五、说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 导入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本课作者是位书法家,故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你们最喜欢谁的书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作者;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页的插图,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课题。(二) 作者简介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
43、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三) 整体感知,朗读全文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四) 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应掌握以下实词:修:做。 禊事 :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毕:都。 咸:都 。 修:长、高。 映带:映衬,围绕。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