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万以上数的读法知识点一、基础知识:1、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2、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都是是计数单位3、数位分级:从个位起,每四位为一级。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亿级表示多少个“亿”。4、十进制计数法: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5、读数的法则:(1)、读数的时候我们先把这个数按四位一级分级。(2)、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3)、读亿级或万级
2、时,先按个级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4)、每一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6、多位数的写法法则:(1)把数分级(2)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写。(3)哪一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哪一个数位上写0。(4)写完后再读一读所写的数,检查是否正确。7、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数位不同时:数位多的数大。数位相同时:先比较左起第一位,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也相同,再比较左起第二位以此类推。数的大小比较儿歌两数比大小,先把位数看。位数多的大,位数少的小。位数相同时,就把高位瞧。高位大的大,高位小的小。高位相同时,依次往下找。8、用四
3、舍五入法求近似数(1)万以上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改写成“万”并不难,右数四位很简单。如果四位全为0,全部去掉添个万。任意一位不为0,千位与5相比较。千位要是小于5,舍掉四位添个“万”。千位大于等于5,向前进一再去掉。不舍不入用“=”,四舍五入用“”。(2)四舍五入法:在取近似数的时候,如果省略的尾数的位数字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省略的尾数的位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且在它的前一位进1,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小学数学知识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这点到
4、这条直线的垂足之间的长度叫距离。2、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4、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拉动过程中,面积变化,高变化,周长不变。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性。5、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当梯形的两条腰相等时,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5、画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当梯形的两条腰相等时,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
5、等腰梯形。特别注意:画高时,请注意;虚线、垂直标记、和名称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知识点归纳栽蒜苗(一)(条形统计图)【知识点】:1、统计图中1格表示不同单位量,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判断1个表示几个单位。数据大,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多,数据小,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小。2、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3、明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直观、方便、便于察看。4、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确定水平方向,标出项目;确定垂直方向代表的数量(一格代表的数量);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度不同的直条;写出标题。补充【知识点】:初步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够从中获得信息,并能回答相应的问题。栽蒜苗(二)(折线统计图)【知识点
6、】: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2、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在方格纸中,根据所给出的数据把点标出来,再用线将点连接起来,要顺次连接。3、能够看出折线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并回答相关的问题。补充【知识点】:1、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不同: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折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2、初步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中获得相应的信息,回答提出的问题。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一、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分析:本册内容中,学生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中除乘法分配律外、统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都掌握得不错,但运算定律中的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很容易混淆,这不
7、仅仅是个别现象,这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要予以重点对待;三角形的内容掌握也不够扎实,特别是对小数问题中的混合运算运算有相当一小部分的学生还没有真正掌握。这要作为复习过程中的难点来突破。二、学生分析:两个班的学生在知识的接受上,呈现出两极严重分化的现象,从数学考试中所出现的问题也说明了这一点,学生的基础不好,班中大部分学生学习是被动的,欠缺灵活度。不过学生的思想还是好的,思想决定行动,只要老师在复习阶段方法得当,学生还是应该有一定进步的。三、复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位置与方向、三角形、统计等知识,加深这些知识的理解,提高对这些知识的
8、掌握水平。(2)、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能正确计算三步以内的混合运算,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进一步明确三角形三条边之间,三个角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掌握三角形的分类,加深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4)、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能比较小数的大小,进一步认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进一步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读懂折线统计图,能
9、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6)、让学生经历复习整理所学知识的过程,并通过必要的练习及交流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7)、经历整理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初步感知整理复习的必要性,逐步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的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8)、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本册教材的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存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四、复习重点与难点:1、重点:(1)、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2)、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与减法。2、难点:(1)、三角形。(2)、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五、复习内容:本学期复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用字母表示数;乘法运算律;角与三角形的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观察物体;小数的加减法;统计等七个单元,用问题或习题作提示引导学生整理,这是教学编排上的一个特点,这样编排,不仅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而且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将整理和复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两者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