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台)国家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67376142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平台)国家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平台)国家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平台)国家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平台)国家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国家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1.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行为?(100分)参考答案: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核心地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行为:(1)政府经济的主体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即狭义的政府,也就是国家行政机构。政府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主体,其行为与企业、个人相比,存在根本区别。企业、个人经济行为是追求私人利润的最大化,而政府经济以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政府经济活动是市场供求

2、平衡的重要条件,如从市场主体角度分析,则政府是市场上最大的买主,一定时期内政府采购总额、采购商品和劳务的结构,对市场供求关系具有重要影响。(2)政府经济的客体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企业、个人经济活动,是从事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和供给,而政府经济是以财政收支为核心,实质上是一种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宏观管理。政府机构不直接创造任何物质财富,政府财政收入来自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税收,构成支出所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财政集中的财力多少。(3)政府经济的形式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

3、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与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活动不同,政府经济是以组织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履行政府职责,并以收支为基础开展宏观管理,即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有效调控。(4)政府经济的依据与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相比,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政府之所以能够强制地、无场地、固定地征收税收等收入,满足其支出需要,就是因为政府是公共权力机关,掌握着法律等强制手段,对违规者予以处罚,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5)政府经济的目的政府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通过教材有关章节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活动就是为了解决企业、个人

4、不能或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克服市场缺陷,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于企业、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目的有根本区别。形考任务2一、小论文题(100分)1.以“政府支出”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100分)2.以“中国政府支出管理制度的改革”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100分)说明:学习完教材第6章至第7章之后完成本次任务。形式:小论文题。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第6章至第7章的内容。2请在所列主题的选题范围内自拟题目(无标题或标题与主题一致,扣10分)。3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任选角度和方向进行阐述。4论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与论证。5不得抄袭,如需引用或借鉴他人成果,请用尾注标明。6字数不得少

5、于1000字。1.参考答案:浅析衡量政府支出绩效的方法政府支出项目的多样性,决定了政府支出绩效衡量方法的多样化。一般来说,对政府支出项目的衡量有多种方法,包括成本收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和公共定价法。一、成本收益分析法1.定义。成本收益分析法,是对政府面临的项目或服务等目标提出实现建设目标的若干备选方案,并详细列出各种备选方案的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以便分析比较项目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益,最终选择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其最终目标是,要使政府决策者面临项目或服务时,能够做出有效率的支出决策。2.基本原理。根据国家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实现该目标的各种方案,对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案,用一定的方法计

6、算出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计算成本-效益比率,来比较不同项目或方案的效益,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据此支拨和使用财政资金。3.适用领域。适用于那些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特别适用于投资性支出项目。如基本建设投资支出。二、最低费用选择法1.定义。最低费用选择法,是指不必使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政府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需要计算所有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且把所花费的成本最低作为政府支出项目择优选择方案的基本标准,在所有备选方案中,哪一个方案消耗的成本最低,就成为政府支出项目方案的首选方案。最低费用选择法源于美国,是对成本收益分析法的补充。2.适用范围。适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

7、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主要适用于军事、政治、文化、卫生等支出项目。3.最低费用选择法的步骤。首先,根据政府确定的目标,提出多种备选方案,其次,以货币单位为统一尺度,分别计算出各备选方案的各种有形费用并予以加总。在计算费用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需要多年安排支出的项目,也要用贴现法折算出现值,保证备选方案的可比性。最后,按照费用的高低排出顺序,以供决策者选择。在目标既定的情况下,费用最低的备选方案为最优方案。三、公共定价法1.定义。公共定价法是针对政府提供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市场性物品,通过选择适当的定价方法,合理地确定价格,从而使这些物品和服务得到最有效的适用,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一种方法。2

8、.公共定价法的类型。平均成本定价法,指政府在保持企业收支平衡的情况下,采取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二部定价法,由两种要素构成定价体系,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年支付的基本费,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负荷定价法,根据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价格。2.参考答案:中国政府支出管理制度的改革一、政府支出概述政府支出是指一国(或地区)为了完成其公共职能,对购买的所需商品和劳务进行的各种财政资金的支付活动,是政府必须向社会付出的成本。各级政府的支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政府购买,如政府花钱修建道路、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开办学校等。这部分计入GDP。另一部分不计入GDP,有转移支付、公债

9、利息等。二、中国政府支出管理制度改革(一)1950-1979年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1979年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形成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在这一框架下,财政管理体制也进行了多次调整。1950年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1951-1957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管理体制;1958年实行以收定支、几年不变的管理体制;1959-1970年实行总额分成、一年一定的管理体制;1971-1973年实行财政收支包干管理体制;1974-1975年实行收入固定比例留成、支出包干管理体制;1976-1979年,恢复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管理体制。在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多次变动中,高度集权始

10、终是这一时期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特征。(二)1980-1993年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与此相适应,自1980年起,在放权让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和地方财权的同时,实行了分灶吃饭的财政包干管理体制。1980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1985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1988年实行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分配体制。财政包干管理体制实施后,地方财政的地位逐年上升,中央财政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滑,到1993年已下降到22。这一体制存在明显的弊端,一是中央财政所得比重较低,宏观调控能力有限,不利于宏观目标的实现。二是由于

11、不同地区财政收入水平差异较大,拉大了地区间差距。(三)1994至今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提高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1994年,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在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实行了分税制的重大改革。基本内容是:根据事权和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将收入按照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并建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征管机构;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建立和健全分级预算制度,硬化各级预算约束;科学核定地方收支数额,逐步实行比较规范的中央财政

12、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从1994年开始,税收返还与消费税和增值税的增长率挂钩,各地区两税(消费税和75的增值税)每增长1,中央财政对该地区的税收返还增长0.3。此后,又调整了证券交易印花税在中央与地方分享的比例,调整了金融保险营业税收入划分比例。2002年进行了企业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及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等,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分税制。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行调动了中央和地方积极性,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政总体实力显著增强。1999年全国财政收入迈上万亿元台阶,2003年、2005年又相继突破2万亿和

13、3万亿元大关,2007年达5.13万亿元。我国人均GDP也于2006年突破2000美元大关,正向标志着全面小康水平的人均3000美元目标迈进。二是中央进行转移支付、均衡地区发展差距的能力增强。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财政收入明显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3年的22提高到2007年54,中央财政从东部发达地区净集中21390亿元,对中西部地区分别净补助10249亿元和13891亿元。初步估算,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县的一半以上财政支出,需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提供资金来源。中央财政为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分税制财政体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

14、了重大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不少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形考任务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政府经济的依据主要是( )A.道德劝说B.社会公共权力C.财产所有权D.法律制度2.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往往会产生( )现象。A.免费搭车B.逆向选择C.委托代理D.劣币驱逐良币3.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是( )A.公平与效率兼顾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公平优先、兼顾效率D.公平与效率相机抉择4.下列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办法的是( )A.征税B.财政补贴C.排污权交易D.排污收费5.按照( )分类,可将政府

15、收入划分为中央政府收入、地方政府收入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享收入。A.收入形式B.财政管理体制 C.收入产业部门D.地域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40分,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6.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 )。A.政府收入B.政府支出C.政府宏观经济管理D.政府微观经济管理7.我国预算年度是( )。A.从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B.从当年4月1日至来年的3月31日C.从当年9月1日至来年的8月31日D.从当年11月1日至来年的10月31日8.为便于使用,社会贴现率仍然是以( )作为参照标准。A.贴现率B.一般市场利率C.银行间短期拆借利率

16、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9.社会救济的目标,是维持居民( )生活水平需要。A.最低B.最高C.基本D.一般10.( )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A.罚没收入B.政府性基金C.国有资产收入D.债务收入11.下列不属于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基本原则的是( )。A.政企分开B.中央所有C.分级管理D.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12.公债流通市场的交易方式有( ) 。A.现货交易 B.回购交易C.期货交易D.期权交易13.政府预算具有( )的特征。A.年度计划性B.法律性C.公开性D.公开性14.货

17、币政策相较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A.内部时滞较短B.内部时滞较长C.外部时滞较短D.外部时滞较长15.政府外债的类别有( )A.外国政府贷款B.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C.政府国外公债 D.国际商业贷款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6.公共选择的决策机制与企业个人微观经济决策之间并不存在根本区别。()1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中央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18.政府采购制度最早形成于18世纪末的西方国家。()19.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政府收入是政府为取得公共支出所需资金而进行的经济活动,表现为政府筹集资金的过程或阶段。()20.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

18、无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21.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彩票公益金分配政策,彩票公益金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按50:50的比例分配,专项用于社会福利、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22.间接发行方法是政府不直接承担发行业务,而委托给专业的中介机构进行公债发行的方法。()23.从各国编制多年度预算的实践看,主要为长期预算,编制25年的中期预算的国家很少。()24.就调控的方式而言,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属于直接调控手段,行政手段属于间接调控手段。()25.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笔跨国所得征税,就出现了国际税收问题,而承担纳税义务的人被称为跨国纳税人。()四、名词解释

19、(每小题5分,共10分)26.购买性支出也称消耗性支出,是政府用于购买为执行财政职能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购买政府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要的商品与劳务的支出和购买政府进行投资所需要的商品与劳务的支出。27.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8.简述社会保险的项目。参考答案:社会保险的项目一般包括:(1)养老保险;(2)失业保险;(3)医疗保险;(4)工伤保险;(5)生育保险。29.简述组织政府收入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参考答案:组织政府收入的原则主要应当包括:(1)从发展经济入手,增加政府收入的原则。(2

20、)利益兼顾的原则。(3)合理负担的原则。(4)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形考任务4一、小论文题(100分)1.以“政府预算管理体制”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100分)2.以“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目标”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100分)说明:学习完教材第12章至第14章之后完成本次任务。形式:小论文。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第12章至第14章的内容。(2)请在所列主题的选题范围内自拟题目(无标题或标题与主题一致,扣10分)。(3)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任选角度和方向进行阐述。(4)论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与论证。(5)不得抄袭,如需引用或借鉴他人成果,请用尾注标明。(6)字数

21、不得少于1200字。1.参考答案:浅析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政府预算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对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政府预算是经法定程序审批的、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政府预算规范和安排着财政收支活动,直接体现着政府的作为和政策意向,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运行的好坏,因而必须预先做出周密的计划和安排。对政府预算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尤为重要,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政府预算管理是现代国家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衡量一国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政府预算的概念1.政府预算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编制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是按资金的

22、性质,分门别类地将财政资金编制在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财政收支表格中;就内容而言,政府预算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规模;就其效力来说,政府预算必须经过立法机关的审批才能生效,并具有法律效力。2.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指在特定的行政体制下,通过一定的方式调节政府间财力分配的基本制度。具体地说,它是国家在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一)预算管理级次1.一级预算单位它直接向同级财政部门编报预算,领拨缴销预算资金。有些一级预算单位,同时负责核定所属单位预算,向所属单位转拨汇缴预算资金,也称为主管预算单位。2.二级预算单位它向上一

23、级预算单位或上级预算单位编报预算,领拨缴销预算资金,并负责核定所属单位的预算,向所属单位转拨汇缴预算资金。3.三级预算单位,也称基层预算单位它向二级预算单位或直接向一级预算单位编报预算,领拨缴销预算资金,没有所属预算单位。(二)预算收支范围1.预算收入:(1)税收收入;(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3)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4)转移性收入;(5)其他收入。2.预算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照其功能分类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外交、公共安全、国防支出农业、环境保护支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支出社会保障及就业支出和其他支出按照其经济性质分类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和其他支出(三)预算

24、调节制度1.比例分成法这是我国在较长时期内采取的划分收支的基本方法之一。比例分成法是首先确定地方预算的支出指标和收入指标,然后按收支差额确定分成率,组织地方预算收支平衡。2.基数法基数法是确定预算年度收支指标的一种方法。基数法和比例分成法是我国分级管理体制划分收支的相互关联的两种基本方法,就是以上年实际执行数或以前二年的平均数作为预算年度的收支基数,并根据收支基数的差额确定分成比例;收支基数及其分成比例一旦确定,就决定了预算年度及体制续存朗以内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配比例。基数法的优点是操作起来简单易行,也能够考虑增收带来的利益的增加。3.“一年一变、以支定收”和“几年不变、以收定支”这是体制延续

25、时间方面的调节方法。所谓“一年一定、以支定收”是指先确定地方支出指标,而后确立地方收入的留成比例,这个留成比例是一年一定,留成收入与地方支出相平衡。4.因素计分法因素计分法是确定影响地方预算支出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来计算支出基数的一种方法。5.分税制分税制是实行分级预算体制中普遍采取的划分收入的方法,分税制的基本原则是按税种划分各级预算收入,分设中央税制和地方税制,分设国税局和地方税局分别征收本级税收。6.补助金制在我国现行的预算体制中,补助金制是中央弥补经济落后地区收不抵支差额的特殊调节法。对收大于支的地区实行单向的上解制度,不实行补助金制。我国中央预算另设专案拨款,由中央集中掌握和分配,

26、下拨各地方专款专用。2.参考答案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达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式上分为生产资料(机器、原料、材料和燃料等)和消费资料(食物、衣服、住房、日用品等)。我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目标是:(一)经济增长在经济学界,经济增长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剔除价格因素以后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或者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另一种说法是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加。和前者相比,后者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经济增长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政策追求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追求经济增长并不是

27、谋求经济的高增长,而是经济的适度增长。一般而言,经济的增长主要表现在经济规模的扩张,即一国GDP的增长。但是一国的经济增长必须与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保持市场物价稳定保持市场物价稳定通常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相对稳定,物价总水平过高或过低,对于经济的发展与稳定都是不利的。因此各个都把物价稳定作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三)收入公平分配公平分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和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下,社会成员之间和可以支配的经济资源之间的均衡和协调。公平分配是促进社会安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一种重要目标。(四)充分就业充分就

28、业是与失业相对应的一个经济范畴,是指凡是有工作能力的并且符合法律规定具有工作资格的人均可以找到有报酬的工作的一种社会就业状态。就业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许多国家的政府之所以要将充分就业作为制定和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目标,其原因有三:首先,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经济资源,能否充分有效地利用其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次,人们工作的权力是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十分重视保障其公民的工作权力得以实现;再次,充分就业也是一个国家社会安定与稳定的重要前提。(五)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平衡则是指在按照复式记账原理编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在量上平衡对等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