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中医药学概论》主观题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中医药学概论》主观题参考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国家开放大学中医药学概论主观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按诊是医生用手触、摸、推、按病人的肌肤、胸腹、手足及其它病变部位,从局部的冷热、润燥、软硬、疼痛、痞块及其它异常表现,以了解病情病的一种诊察方法。辨证论治“辨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四诊收集到的病情资料进行辨别、分析、综合,判断其证候类型的思维过程。“论治”,又叫施治,是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藏象即脏,是藏于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象即征象、现象,是人体内在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根据其位置形态和功能特点,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毒药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而把药物的毒性看作
2、是药物的偏性。与此同时,古代还把毒性看作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方剂是在辩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及剂型,妥善配伍而成的药物组合体。归经是指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和解剂凡采用和调的方法,以和解少阳寒热,协调脏腑功能的方剂,称为和解剂,属于“八法”中的“和”法。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等,习惯上也包括代谢产物中的尿、汗、泪等。津液以水分为主体,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经络是经脉
3、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思,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多循行于人体的深部;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的分支,多循行于人体较浅的部位。经脉有一定的循行路线,而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精即精华、精微之意,是液态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疠气是指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在中医文献中,疠气又称戾气、疫毒、乖戾之气、异气等。疠气引起的疾病,称为疫疠、瘟疫、温疫或瘟病等。包括了现代临床医学中的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在形态上多为中空性的管腔器官,其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生理特性为“泻而不藏”、“实而不满”,强调六腑内应有水谷食
4、物,但必须不断传导变化,即饮食物摄入胃肠道,精微物质被吸收,其糟粕必须及时向下通降并排泄到人体外部,以保持虚实有序更替永不塞满的状态。脉诊脉诊亦称切脉,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辨别症证的诊察方法。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恒之腑在形态上似腑,多为空腔器官,生理功能似脏,可贮藏精气,似腑而非腑,似脏而非脏,但生理特性似脏“藏而不泻”。气机失调是指脏腑经络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气气是指人体内存在的至精至微、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切脉是诊病辨证重要的方法之一,包括脉诊和按诊。根据脉象的变化,以测知脏腑
5、血气病证的所在及其演变情况,是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切脉以“独取寸口”法为常用。生殖之精藏于肾中,源于肾精,是先天之精在后天之精的资助下化生而成,具有繁衍后代的作用。男女生殖之精结合,构成胚胎,以繁衍后代。水谷之精即后天之精,是人体出生后,摄入饮食物,通过脾胃的受纳腐熟运化而化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是对药物治疗寒热病证作用的概括,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之一。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
6、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中医体质学以生命个体的人为研究出发点,旨在研究不同体质构成特点、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从而应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和排泄物色质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以测知患者病证的诊察方法。听声音是听辨病人在病变过程中的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呵欠、肠鸣等各种声响;嗅气味是指嗅病人病体内所发出的各种气味以及排出物和病室的异常气味。问诊是临床上重要的诊察方法,是指通过询问病人的各种自觉症状和病史,搜集病情资料,是临床
7、诊断的主要依据。五行是五个对立的互根概念,彼此相生相克。“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行”即运动变化。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特性为代表,来归类自然界事物属性,并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及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论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五脏形态上多为实质性器官,其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藏精气),“藏而不泻”、“满而不实”,即五脏所藏之人体各种精微物质(精、气、血、津液等),其状态应保持充满,但必须流通布散而不
8、应呆滞,亦不能过度耗散,方有利于五脏的功能。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先天之精系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是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始物质,是生命的本源。因人制宜是根据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原则。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相互关联的、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存在着相互抑制、相互排斥和相互制约的关系。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早至春秋时代的易传
9、以及老子的道德经都有提到阴阳。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堪舆,占卜等。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两者是种属关系.阴阳五行国学之本,看似简单,却知者甚少,知而能守其道者更是少之又少。阴阳的互根阴阳的互根是指阴和阳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和根本的关系。阴阳格拒是在阴阳偏盛的基础上,由于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的一类病机。阴阳偏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人体的阴液或阳气亏虚所引起的病理变化,是“精气夺则虚”的虚证病机。阴阳失调是指机体阴阳的平衡协调状态,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出现阴阳之间的偏盛、偏衰、互损、格拒或亡失等情况,则统称为阴阳失
10、调。阴阳是对自然界中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两种事物或现象的概况,还可代表一个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彼此间既对立,又统一,既静止,又运动。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汉民族朴素的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有先天阴阳五行与后天阴阳五行之分,它认为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孪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条件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属性。这五种特性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汉族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由黄帝建立。阴阳消长平衡消即减少、衰减,长即增加、旺盛。阴阳消长是指阴阳
11、双方的对立制约关系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此盛彼衰、此进彼退的动态变化之中。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换为阳,阳可以转换为阴。瘀血是体内血液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以及停积于体内尚未消散的离经之血。脏腑之精是分藏于五脏六腑之中精,具有维持五脏六腑功能活动的作用。中药的性能即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内容;中药的配伍意义,药物七情的概念及内容,用药的配伍禁忌,剂量的概念等。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阴阳相互转化参考答案: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换为阳,阳可以转换
12、为阴。阴阳的相互转化,虽然也会发生突变,但多数是在量变基础上的一个质变过程,如:一年四季之更替,寒冷的冬季进入温暖的春季,则是阴转化为阳的表现;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营养物质(阴)与功能活动(阳)之间的不断转化也是阴阳转化的表现;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阴阳转化则表现为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等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2.药物归经的意义参考答案:依据药物自身的特性,即形、色、气味、禀赋等的不同,进行归经的方法称为药物归经。以五味与归经的关系最为密切。如味辛、色白,入肺、大肠经;味苦、色赤,入心、小肠经等,都是以药物的色与味作归经依据的。又如磁石、代赭石重镇入肝;桑叶、菊花轻浮入肺则
13、是以药物的质地轻重作归经的依据。再如麝香芳香开窍入心经;佩兰芳香醒脾入脾经;连翘像心而入心经清心降火等等,都是以形、气归经的例子。3.补益剂的使用注意参考答案:(1)补益剂多滋腻,脾胃虚弱者或多服久服,应注意健脾、和胃、理滞以滋运化。(2)应辩清“大实有羸状”的虚假证候,或“至虚有盛候”的假实证候。(3)虚证并见邪实时,直视具体情况扶正、祛邪并举。(4)补益剂为虚证而设,不虚勿补,不可滥用。(5)补益药质多浓厚,宜文火久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4.如何理解望神及其重要意义参考答案:(1)神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可以说神就是生命;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
14、、思维活动。望神,是指医生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综合外在表现来判断病情的方法,对于判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2)望神的意义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精充,则形健神旺,抗病力强,即使有病也多属轻病,预后较好;精亏,则体弱神衰,抗病力弱,病多重,预后较差。5.举例说明阴阳消长平衡参考答案:消即减少、衰减,长即增加、旺盛。阴阳消长是指阴阳双方的对立制约关系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此盛彼衰、此进彼退的动态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此动态过程中保持相对的平衡即为“消长平衡”。如:一年之中,从冬至春夏,阴消阳长,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从夏至秋冬,阳消阴长,气候从炎热逐渐转凉变冷。但从一年总体来看,四时
15、气候变化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中。若人体生理动态平衡失调,出现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或偏衰,则会出现病变,如寒证、热证、实证、虚证等。6.升降浮沉的意义升降浮沉代表不同的药性,标示药物不同的作用趋向。一般升浮药,其性主温热,味属辛、甘、淡,质地多为轻清至虚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上升、向外。就其所代表药物的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疏散解表、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行气开郁、活血消癥、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等作用。一般沉降药,其性主寒凉,味属酸、苦、咸,质地多为重浊坚实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下行向内。就其所代表的药物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利水渗湿、
16、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降逆平喘、止呕、止呃、消积导滞、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崩止带、涩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作用。7.生脉饮的药物组成、组方功效及主治病症【组成】人参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6克【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主治】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症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症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8.少神的表现及意义失神:又称“无神”,是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重病表现。(1)正虚失神:是精亏、神衰的表现。【临床意义】提示精气大伤,脏腑功能衰败,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预后不良。(2)邪
17、盛失神:是邪盛、神伤的表现。【临床意义】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邪陷心包;或肝风夹痰蒙蔽清窍,阻闭经络,多见于急性病人,属病重。9.举例说明阴阳互根互用阴阳的互根是指阴和阳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和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均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均以与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如: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阴阳的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气属阳,主动,血属阴,主静,气能行血,血能载气,二者互根互用。10.中药五味的具体作用(1)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
18、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于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2)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黄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等。(3)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带等。(4)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泻火存阴等作用
19、。如黄芩、栀子清热泻火,杏仁、葶苈子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热通便,龙胆、黄连清热燥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知母、黄柏泻火存阴等。(5)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来讲,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散瘿瘤,鳖甲软坚消癥等。11.佐药的分类及含义:佐药:有三种意义。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12.
20、假神的表现及意义假神:是指久病、重病之人,精气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精气本已极度衰竭,而突然出现某些神气暂时“好转”的假象【临床意义】提示脏腑精气衰竭殆尽,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是病危的表现,常见于病人临终之前。古人将假神比喻为“回光反照”、“残灯复明”。13.常色和病色的区别(1)常色:是指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其特点是明润、含蓄。中国人的正常面色特点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常色又可分为主色和客色两种。1)主色: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基本肤色,属于个体特征,终生基本不变。2)客色:是指受到外界因素(如季节、昼夜、气候等)影响而有相应变化的正常面
21、色。(2)病色:是指人体在疾病状态时面部显示的色泽。其特点是晦暗(面色枯槁晦暗,是精气虚衰的表现)、暴露(某种面色异常明显,是病色外现或真脏色外露的表现)。1)善色:即病人的面色虽异常,但仍有光明润泽之象者。表明病轻,脏腑精气未衰。2)恶色:即病人面色异常明显,且晦暗枯槁者。表明病变较重,脏腑精气已衰14.举例说明,如何阴阳的对立制约学说?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相互关联的、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存在着相互抑制、相互排斥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举例,我们的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均为对立相反的阴阳双方;而春、夏、秋、冬四季的温、热、寒、
22、凉之气候变化,是因春夏阳气制约了秋冬寒凉之气,故春夏温热;秋冬阴气制约了春夏温热之气,故秋冬寒冷。15.利用取类比向的原理,总结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木具有能曲、能伸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展、条达等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木。应春季“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光明、向上等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火。应夏季“土爰稼穑”稼穑,泛指农作物的播种和收割。引申为具有化生、承载、受纳等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土。应长夏“金曰从革”从革,是指金能柔能刚,具有顺从、变革、肃杀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变革、沉降、肃杀、收敛、洁净等性质的事物和现象,
23、均归属于金。应秋季“水曰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下行、闭藏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水。应冬季16.阴阳相互转化理论的理解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换为阳,阳可以转换为阴。阴阳的相互转化,虽然也会发生突变,但多数是在量变基础上的一个质变过程,如:一年四季之更替,寒冷的冬季进入温暖的春季,则是阴转化为阳的表现;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营养物质(阴)与功能活动(阳)之间的不断转化也是阴阳转化的表现;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阴阳转化则表现为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等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17
24、.人体的生理功能也是阴阳协调统一的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两方面保持对立统一协调的结果。如:人体的生理活动(用阳)是以物质(体阴)为基础的,没有阴精就无以生化阳气,而生理(功能)活动的结果,又可不断化生阴精,以此维持物质和功能的相对动态平衡,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又如: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阳主升,阴主降,人体阴精和阳气的矛盾运动过程,就是人体气化运动的过程,也是阴阳的升降出入过程。人体的病理变化的产生是平衡的打破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邪正斗争导致人体阴阳平衡协调关系受到破坏,而失去平衡的结果。五行学说用于疾病的治疗适用于药物、针灸和精神等疗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指导脏腑用药
25、。中药以色味为基础,以五行学说为依据加以归类,与相应五脏关联,作为脏腑选择用药的参考依据。如青色、酸味入肝;赤色、苦味入心;黄色、甘味入脾;白色、辛味入肺;黑色、咸味入肾。二是控制疾病传变。一脏受病,可波及其他四脏,因此,在治疗时,除针对所病本脏进行处理外,还应考虑其他相关脏腑的传变关系。根据五行乘侮和子母相及的规律,调整其太过与不及,控制疾病传变,恢复机体正常功能状态。三是确定治则和治法。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六十九难)。常用治疗方法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18.何谓藏象?藏所泛指的脏腑,根据其
26、位置形态和功能特点,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五脏形态上多为实质性器官,其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藏精气),“藏而不泻”、“满而不实”,即五脏所藏之人体各种精微物质(精、气、血、津液等),其状态应保持充满,但必须流通布散而不应呆滞,亦不能过度耗散,方有利于五脏的功能。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在形态上多为中空性的管腔器官,其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生理特性为“泻而不藏”、“实而不满”,强调六腑内应有水谷食物,但必须不断传导变化,即饮食物摄入胃肠道,精微物质被吸收,其糟粕必须及时向下通降并排泄到人体外部,以保持虚实有序更替永不塞满的状态。奇恒之腑
27、,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恒之腑在形态上似腑,多为空腔器官,生理功能似脏,可贮藏精气,似腑而非腑,似脏而非脏,但生理特性似脏“藏而不泻”。19.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神志(主藏神)。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相表里。20.肺的主要功能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2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统血和主升。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主肌肉四肢,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22.肝的主要生理功能肝的主要生理
28、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肝在五行中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的春气相通应。肝的生理特性是肝体阴而用阳、肝喜条达而恶抑郁。23.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肾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在唾。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源,故肾为先天之本。24.何谓精?精,即精华、精微之意,是液态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中医学中的精,因其来源、分布和作用不同,可包含如下含义:1先天之精:系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是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始物质,是生命的本源。
29、2生殖之精:藏于肾中,源于肾精,是先天之精在后天之精的资助下化生而成,具有繁衍后代的作用。男女生殖之精结合,构成胚胎,以繁衍后代。3水谷之精:即后天之精,是人体出生后,摄入饮食物,通过脾胃的受纳腐熟运化而化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4脏腑之精:是分藏于五脏六腑之中精,具有维持五脏六腑功能活动的作用。此外,精的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包括精、血、津液在内。狭义之精,指肾藏之精,即生殖之精,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质。25.何谓经络?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也是联结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是人体结构的
30、重要组成部分。经脉是主干,大多循行于深部分肉之间,以纵行为主;而络脉则为分支,多循行于体表较浅部位,纵横交错、网络全身。,包括经脉和络脉。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也是联结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脉是主干,大多循行于深部分肉之间,以纵行为主;而络脉则为分支,多循行于体表较浅部位,纵横交错、网络全身。26.何为望诊?望诊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和排泄物色质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一是应尽量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二是诊室温度要适宜,使病人皮肤、肌肉自然放松,使疾病征象能真实显现;三是要充分暴露受检部位。27.五脏的生理功
31、能分别是什么?心:主血脉,主神志;心合小肠、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夏气相通应。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合大肠、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上系于喉、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与秋气相通应。脾:主运化,主统血;脾合胃、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长夏之气相通应。肝:主疏泄,主藏血;肝合胆、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与春气相通应。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肾合膀胱、在体合骨,生髓充脑、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与东气相通应。28.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应用?阴阳学说的
32、基本内容:阴阳交感;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阴阳学说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疾病的防治;分析和归纳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29.四气与五味(一)四气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凡能治疗温热性疾病的药物,多属凉性或寒性。凡能治疗寒凉性疾病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寒、热之性不甚明显,谓之平性药。(二)五味1辛味:“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2甘味:“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调和、缓急作用。3酸味:“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作用。4苦味:“能泄、能燥”
33、,即具有通泄、燥湿等作用。5咸味:“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等作用。另有淡味药,即无明显味道。“淡”则“能渗、能利”,即能渗湿利便。30.脾不好会有哪些症状若脾失健运,不但会出现腹胀,便溏,倦怠等消化失常症状,而且还会引起水液代谢失常,进而产生多种水湿停滞的病变,如浮肿,痰饮,泄泻等证。人出生以后,饮食水谷是机体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也是化生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生命的根本。而饮食物的消化、水谷精微的吸收、布散,主要靠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完成。所以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见解。31.痰饮是怎么引起的?痰既指排出体外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等痰凝之征象。临床上以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
34、。病因病机。痰的产生多由外感六淫、饮食所伤及内伤七情等,引起肺、脾、肾各脏气化功能失常所致。肺主治节,若肺失宣肃,津液不化,则可凝聚成痰;脾主运化,脾胃受伤,运化无权,水湿内停,则可凝聚成痰;肾司开阖,肾阳不足,开阖不利,水湿上泛,亦可聚而为痰。由于痰的生成原因不同,所以有寒痰、热痰、湿痰、风痰、郁痰、顽痰之异。痰留于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蒙心窍,或郁于肝,或动于肾,或流窜经络,引致诸多病证的发生,症状表现各不相同。辨证论治。对痰证的辨证论治原则有二:一是掌握该病证的脏腑虚实缓急,急则先治其痰,以化痰、祛痰为主,缓则求其本,治在肺、脾、肾。二是依据痰的不同性质,采用不
35、同法则,热痰宜清,寒痰宜温,燥痰宜润,湿痰宜燥,风痰宜散,郁痰宜开,顽痰宜软。而具体的辨证论治,一般按痰的所在部位进行。痰阻于肺。常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咳喘日久,以致肺不布津,聚而为痰。可见咳嗽气喘,或痰鸣有声,痰多色白,易于咯出,或伴有寒热表证,苔薄白腻,脉浮或滑。治疗以宣肺化痰为原则。痰蒙心窍。多因七情所伤,如抑郁、暴怒等,或感受湿浊邪气,阻塞气机,以致气结而痰凝,阻闭心窍。可见神昏癫狂,胸闷不痛,或昏倒于地,不省人事,喉中痰鸣,苔白腻,脉滑等症状。应以化痰开窍为治疗原则。痰蕴脾胃。多由饮食不节,思虑劳倦,脾胃受伤,脾失健运,生湿成痰所致。可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痞满不舒,倦怠乏力,身重
36、嗜睡,苔白腻,舌胖,脉濡缓等症状,治疗以健脾化痰为原则。痰郁于肝。多由肝气郁结,气结痰凝,痰气互阻所致。可见咽中不适,似有物梗塞,胸胁隐痛,嗳气,易怒善郁,苔薄白腻,脉弦滑等症状。治疗以解郁化痰为原则。痰动于肾。多因久病及肾,肾阳亏虚,蒸化无权,水湿内停,上泛为痰,或肾阴亏耗,阴虚火旺,虚火灼津为痰。可见喘逆气促,动则尤甚,或浮肿畏寒,腰膝冷痛,晨泄尿频,舌淡,脉沉细,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带数等症状。治疗原则为肾阳虚者应温肾化痰,肾阴虚者应滋肾化痰。痰留骨节经络。因多种原因形成的痰浊流窜于骨节经络,能导致气血郁滞,络脉痹阻。可见骨节疼痛肿胀,肢体麻木不仁,或半身不遂,或口眼?
37、斜,或见瘰疬,瘿气,结节,肿块,苔白腻,脉弦滑等症状。治疗以软坚消结、通络化痰为原则。32.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气、血、津液、精等均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均赖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不断地补充,在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和神的主宰下,它们之间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在生理功能上,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为用的密切关系。33.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五行学说是古代汉族人民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将古代哲学理论中以木、火、土、金、水五类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解释自然的系统结构和方法论运用到中医学而建立的中医基本理论,用以解释人体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的属性、
38、运动变化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五行”与“五脏”、“五志”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当五行不能维持相生相克生理平衡状态时,生克关系即转为乘(乘虚侵袭,克制太过)侮(被克强势,反欺侮主)关系,产生相应的关联性病变。将“五行学说”运用于心身疾病的治疗,通过调理情志、巧妙配伍用药,可促进心身疾病的康复。34.什么是整体观念?什么是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即强调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时,必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人与社会不可分割,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
39、念。这一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方面。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辨证论治的过程。35.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中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两种事物或现象的概况,还可代表一个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彼此间既对立,又统一,既静止,又运动。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36.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对立制约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相互关联
40、的、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存在着相互抑制、相互排斥和相互制约的关系。2阴阳互根互用阴阳的互根是指阴和阳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和根本的关系。3阴阳消长平衡消即减少、衰减,长即增加、旺盛。阴阳消长是指阴阳双方的对立制约关系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此盛彼衰、此进彼退的动态变化之中。4阴阳相互转化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37.五行的基本概念与特性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特性为代表,来归类自然界事物属性,并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及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论。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木具有能曲、能
41、伸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展、条达等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光明、向上等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稼穑,泛指农作物的播种和收割。引申为具有化生、承载、受纳等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从革,是指金能柔能刚,具有顺从、变革、肃杀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变革、沉降、肃杀、收敛、洁净等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金。“水曰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下行、闭藏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水。38.升降浮沉升降浮沉代表不同的药性,表示药物不同的作用趋向。
42、1)一般升浮药,其性主温热,味属辛、甘、淡,质地多为轻清至虚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上升、向外。2)一般沉降药,其性主寒凉,味属酸、苦、咸,质地多为重浊坚实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下行、向内。39.七情配伍七情配伍关系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个方面。1)单行: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2)相须: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3)相使: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4)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5)相杀: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6)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7)相反:两种药
43、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40.望神及其重要意义(1)神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可以说神就是生命;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望神,是指医生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综合外在表现来判断病情的方法,对于判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2)望神的意义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精充,则形健神旺,抗病力强,即使有病也多属轻病,预后较好;精亏,则体弱神衰,抗病力弱,病多重,预后较差。41.少神、失神的表现及意义1)失神:又称“无神”,是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重病表现正虚失神:是精亏、神衰的表现。临床意义提示精气大伤,脏腑功能衰败,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预
44、后不良邪盛失神:是邪盛、神伤的表现。临床意义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邪陷心包;或肝风夹痰蒙蔽清窍,阻闭经络,多见于急性病人,属病重(2)少神:又称“神气不足”,是正气不足,虚证的表现。临床意义提示精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多见于虚证患者或疾病恢复期病人。42.假神的定义及临床意义(1)假神:是指久病、重病之人,精气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精气本已极度衰竭,而突然出现某些神气暂时“好转”的假象(2)临床意义提示脏腑精气衰竭殆尽,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是病危的表现,常见于病人临终之前。古人将假神比喻为“回光反照”、“残灯复明”。43.生脉饮的药物组成、组
45、方功效及主治病症。药物组成:人参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6克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主治: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症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症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44.佐药的分类及含义是什么? 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45.中药炮制的目的1)分捡、纯净药材,保证质量(2)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3)干燥药材
46、,利于贮藏(4)矫味、矫臭,便于服用(5)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6)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7)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8)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46.药物归经的意义。(1)依据药物自身的特性,即形、色、气味、禀赋等的不同,进行归经的方法。(2)如味辛、色白,入肺、大肠经;味苦、色赤,入心、小肠经等,都是以药物的色与味作归经依据的。(3)又如磁石、代赭石重镇入肝;桑叶、菊花轻浮入肺则是以药物的质地轻重作归经的依据。(4)再如麝香芳香开窍入心经;佩兰芳香醒脾入脾经;连翘像心而入心经清心降火等等,都是以形、气归经的例子。其中尤以五味与归经的关系最为密切。(5)以药物特性作为归经方法之
47、一,由于归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不能偏执一说,要全面分析归经才能得出正确结论。47.升降浮沉的意义。升降浮沉代表不同的药性,标示药物不同的作用趋向一般升浮药,其性主温热,味属辛、甘、淡,质地多为轻清至虚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上升、向外。就其所代表药物的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疏散解表、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行气开郁、活血消癥、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等作用。一般沉降药,其性主寒凉,味属酸、苦、咸,质地多为重浊坚实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下行向内。就其所代表的药物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利水渗湿、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降逆平喘、止呕、止呃、消积导滞、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崩止带、涩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作用。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汗法不以汗出为目的,主要是通过出汗,使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祛邪外出,正气调和。例如:麻疹初起,疹点隐而不透;水肿腰以上肿甚;疮疡初起而有恶寒发热;疟疾、痢疾而有寒热表证等均可应用汗法治疗。48.常色和病色的区别,并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