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视域下的高职大学生教育思想变革.doc

上传人:温桑 文档编号:67373227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生态视域下的高职大学生教育思想变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生态视域下的高职大学生教育思想变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生态视域下的高职大学生教育思想变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生态视域下的高职大学生教育思想变革.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育生态视域下的高职大学生教育思想变革摘要:教育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的复杂性,它由几个系统共同发挥作用,并且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方向。生态教育理念概括的讲,就是按照一种生态的方式和方法来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和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高职教育的制度、定位、结构、功能等都处于一种失衡状态。文章通过分析高职教育生态教育理念,提出高职教育生态平衡的方法,按照市场需求设置相应专业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教育回归平衡状态,实现科学发展。关键词:新变革 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生态学 高职教育 失衡一、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变革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发展日新月异

2、,出现了新的发展变化。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为适应新环境,也做出一些重要的变革,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改革创新,焕发生机。以法治思维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政府宏观监督,社会多元化参与办学。大学深度开放,教育科技领航。这五个变革对高校管理者来说必须改变思维,把握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必须转变观念以应对学校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冲突。大学的根本和第一职责就是人才的培养。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是当今世界各国都很重视的问题。新形势下,为了实现培养人才的根本目标各高校包括高职学校需要用新的思维来加以改革创新。二、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一)素质教育理念及其实践一个人的素质取决于先天生理基础和后天教育与社

3、会环境的影响。一个人素质表现为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它是由一个人接受教育程度和所学知识决定的。从高职教育的角度来看,人才素质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根本,最核心的。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人才素质 。就高职教育来说,重视素质教育应该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 1.强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中一直强调理工科、技术类的专才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导致了受学科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存在人文教育薄弱的问题。这通过开展课内外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可以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有关理论和知识的教育,这样提高高职大学生

4、的审美、品位、人文和科学素质。2.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中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各高职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专业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许多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比如有的学校提出课程改革,目的是为了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有的学校改变课程改革的理念;有的学校变革课堂上课模式。有的学校通过开展院校文化建设来营造浓郁的院校文化氛围。教学方法变了,变成了由学生通过实践,独立地获取知识。教学中突出启发思维和师生情感交融等,通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及培养创新能力。3.构建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许多高职学校为全面深入推进素

5、质教育,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模式,采用了科学的、综合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不在单纯的只是重视知识性课程考试,这不利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对学生全面综合素质培养是很重要的。新的评价体系结合了学生个体状况与课程性质,创造了多元化,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评价,注重了过程性评价,强化了对大学生情感、价值与态度的考察。这种综合素质评价起到了积极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二)教育生态学的主要理论及其思想什么是教育生态学呢?它是来自于国外教学理论。它的特点是教育交叉性强。将研究生态学的原理、方法用于教育教学,并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这种理论也能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限制因子定律、耐受

6、定律和最适度原则、“花盆效应”、教育生态位、教育生态链法则、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教育生态的边缘效应、“一潭活水效应”等是它的主要基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揭示教育的内部规律。这些年来,我国教育学者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关系论和系统论,也就是既关注教学个体内部的生态结构、教学活动本身的“生态效度”,又关注个体外部的生态平衡,并呈现出由宏观研究走向微观、由理论探讨走向实践分析的特点。由早期研究的宏观生态,到21世纪初转向对班级、教室、课堂教学等具体问题(微观)的研究和学校、班级、课堂、德育方面的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这种转变与教育界关注个体生存发展状态的总体趋势相一致。三、高职学校课堂生态失衡问题课

7、堂是一种微观的教育生态系统。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失衡是高职学校课堂教学的低效问题的实质。其具体表现是:(一)失衡的师生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生态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课堂教学角色,其身份重要而有特殊。为了适应课堂环境的独特性与复杂性,教师要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需扮演的各种不同的生态角色,来实现学生的教育发展。由于有很多教师把自己定位在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这是因为他们在课堂生态链上没有找准自己的生态位,这样教师就完全操控了课堂。比如,有很多高职院校仍然是大班教学,教学进度、内容、方法和考核要求都是一个尺度,所有班级的所有学生都统一标准,忽略了高职学生进校文化差异和个性差异。这种课堂被称为“

8、霸权”课堂。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绝大多数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主体意识和主动参与精神。往往表现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或盲目附和,或干脆懒于回答,在问题、困难面前表现出退缩行为。这种整体划一、“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堂质量无法保证,难以做到生态化教育要求的“促进人的创生的教育”。(二)失衡的教学生态空间环境按照教育生态理论中的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教育生态主体对周围生态环境和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的适应范围和区间。课堂的个体、群体生态,其承受力和耐受度是显而易见的,达不到或超过“度”,就会产生不利的或相反的影响。密度不恰当对教育群体会产生负面影响,主要表现

9、在活动和效能上。增加学生生态主体的生理与心理压力,导致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的失衡。师生之间的配合与交流只局限于少数的学生中,这就使的大多数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或能力较差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大大减少,产生学习机会的不公平现象;同时教师也不能进行有效的个别指导,那样许多学生的学习就是被动的、盲目的状态,学习效率自然低下;而且也增加教师课堂管理的难度,影响教学进程、教学质量,等等。(三)失衡的教学目标局部生境效应在生态学上称之为花盆效应。花盆是一个小生态环境,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要想生存环境适宜,需要人为创造。花盆内的个体、群体一旦离开这个小生态环境,就不能维持其生存,更不要说发展。当前,高职

10、课堂教学受传统的应试教学的影响,使课堂教学产生负面的局部生境效应。四、构建趋向平衡的生态化高职课堂(一)构建“以学生为本”的生态化教学组织,实行隐性分层教学教学生态学的课堂教学是一种非线性的、弹性的行为,它是一种调节,这种调节方向是民主、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创造能让学生尽其能、尽其言,并能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教学空间和模式。如果新生人数量多,文化水平又不统一的话,可以推行有针对性的“分级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将学生分成分成高、中、初三级,并将分层教学进行“隐性”操作,评价体系也采用高、中、初三级不同的评价标准分别评价三个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水平。这就需要任课教师了解学生,并采用“内在尺度法”,“在

11、心底分层”,在课堂教学时不对学生作显性分层编组,而是暗中把相当水平的学生分配在不同的组内,学生间只有组的差别而没有类的差别。这样就会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感到既有压力也有动力;分层结果不向班级公布,只是作为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实行隐形分层设标、分层施教、分层评价。隐性分层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1.关注到每个个体。隐性分层教学关注到的是每一个人,是全体,包括弱势群体。隐性分层从表面上看,学生们都比较易于接受,因为隐形分层克服了弱势群体自卑心理,这就使得学生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关注就是尊重。这种教学模式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参与

12、实践和创造的机会,使高、中层学生的优势也有了用武之地;实现了差异教学和多层面教学,做到了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和不同起点上分别进步。2.最大限度地提供空间。隐性分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合作交往的空间、发现探究的空间、展示表现的空间、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这是别的教学模式不能具备的。3.有利于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生态教育观认为每个生物个体(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态位,每个生态位都有一定的优势。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还要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优势。教师要参与学生到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在这种课堂模式中不再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二)提升课堂生态系统承载力

13、,发挥大班教学中限制因子的能动作用生态承载力是指在某种特殊环境条件下,某类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任何类型的生态系统都存在相应的生态承载力,其特点有客观性、可变性两个。什么是可变形呢?可变性是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相对意义的稳定,不是固定不变,是可以改变的。生态承载力既是客观存在的,又是可以改变的,这就使得我们能够按照有利的方式去积极提高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课堂生态系统承载力与课堂教学质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第一,课堂生态系统承载力限制着班级规模;第二,优化课堂资源、教学方式,构建多元化教学内容等课堂环境可以提高课堂生态系统承载力。(三)确定使学生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课堂教学目标和方法教育生态中的

14、“生”一是“活着的,有生命的”;二是“学生”。“态”指形态、样子。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说,课堂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课堂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也是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地方。课堂教学要达到平衡和谐,即生态化课堂教学,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为此,生态化课堂教学的目标应该是真正的以学生生命发展为主旨摆脱应试怪圈,引导学生寻求新的、持久的内在学习动机源并遵循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让课堂教学促进生命实体自由地、全面健康、和谐持续地生长发展。改变了教学方法,由教师的教变成学生自主的学,主动的学,不再是“霸权”课堂,不再是“填鸭”教学,这对培养学生树立终

15、生学习的观念是有利的。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只有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才能减少自身对外界的依赖,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实现教育的生命价值。课堂生态系统不是自然生态系统,它是一个人工的、可控制系统的系统。使教学模式与教学规模相互适应,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相互顺同,教学目的与教学方法相互拓展。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生态的高职教学课堂,实现课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这样的目标的关键在教师。除了要求教师本身素质外,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带来教学和学习的良性变化是不可估量的。参考文献:1 丁明智,张浩. 浅析高等院校课堂生态系统的构建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24) 2 李艳艳,陈昕. 大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 2008(03) 3 朱开炎.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J. 课程.教材.教法. 2004(05)4 邱柏生. 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关系J. 思想理论教育. 2008(15) 5 田鹏颖. 社会工程现代社会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J. 中国社会科学. 2008(04) 6 蔡志强.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7 宣仕钱.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互动与耦合J. 求实. 2006(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