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9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96.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96一 、选择题 (2009年高考上海卷)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A4种 B5种C9种 D10种ATP转化为ADP可表示如下:式中X代表 A.H2O BH CP DPi如图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变图解。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在强光下同一叶肉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供自身光合作用利用B光合作
2、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只来自水,而呼吸作用产生的H只来自有机物C耗氧量相同的情况下,同一植株的绿色细胞和非绿色细胞产生ATP的量可能相同D在强光下一株植物所有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全部来自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下列关于遗传方式及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选项遗传方式遗传特点A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常表现交叉遗传B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代代相传C伴Y染色体遗传病男女发病率相当,有明显的显隐性D常染色体遗传病男女发病率相当,有明显的显隐性下列关于生物进化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定向变异和进化 生殖隔离大多是地理隔离的结果 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
3、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不同物种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隔离、可遗传的变异和自然选择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ABCD下面四图是同种生物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A 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哪两个图示的生物体杂交 后,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 ( ) A.图1和图3 B.图1和图4 C.图2和图3 D.图2和图4下图中图A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图B表示处于某一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A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为2C4C之间的细胞正处于DNA复制阶段B用DNA合成抑制
4、剂处理,图A中细胞核内DNA含量为2C的细胞数目会增加。用秋水仙素处理,图A中细胞核内DNA含量为4C的细胞数目会增加C培养基中测得了少数细胞细胞核内DNA含量在2C以下,这些细胞发生的最可能的变化是变异或衰老D图B对应图A中细胞核内DNA含量为2C的细胞,参与该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有中心体、线粒体艾滋病研究者发现,有1%2%的HIV感染者并不发病,其原因是他们在感染HIV之前,体内存在3种名叫“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以下对“阿尔法防御素”的推测中正确的是()A高温和强酸强碱会使其功能丧失B控制其合成的基因可能含A、U、C、G 4种碱基C一定含有全部的20种氨基酸D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蓝色反
5、应某个婴儿不能消化乳类,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换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C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替换了D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缺失了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下图、所示。癌症化疗时应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下列图示与此机制相符的是()ABC D、细胞膜、玻璃纸、植物细胞壁的共同点是 ( ) A大分子物质都不能
6、通过 B小分子物质可以选择通过 C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 D水分子都可以通过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抗体的加工有关B破坏根尖分生区的,将会形成多核细胞C是叶绿体内膜D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二 、填空题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1)若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2)当性成熟的兔子进入繁殖期时,雌雄兔相互追逐并完成交配行为,图中与此相关的编号是_。(3)若表示细胞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则表示_。(4)图示表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_共同作用的结果。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
7、淀粉酶的含量显著增高,主要有淀粉酶和淀粉酶。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 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提取小麦种子中淀粉酶并测定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等相关实验。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 cm)。主要试剂及仪器:1 mg/mL的标准麦芽糖溶液、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实验步骤:步骤一:制备酶溶液。获取酶液步骤二:略。步骤三:取6支干净的、体积相同并具刻度的试管依次编号,按下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表示碘液变
8、蓝色,表示碘液不变色)。试管编号123456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mL)888888恒温水浴5 min()020406080100淀粉酶保持活性而淀粉酶失去活性的溶液(mL)111111溶液混合,振荡后恒温水浴5 min()020406080100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资料表明:小麦种子发芽时,胚产生赤霉素,赤霉素扩散到糊粉层,诱导淀粉酶的合成。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合成的主要机理是_。选用萌发的小麦种子提取酶液的主要理由是_。(2)步骤二的具体操作是_。(3)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发现试管4中碘液不变色,能否据此推断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一定是60?_。理由是_。该实
9、验中不能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4)若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淀粉酶保持活性而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请简要写出制备该种酶溶液的方法:_。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请分析回答:(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F2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2)、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_类。(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_组,原因是_。(4)通过矮秆抗病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_。获
10、得的矮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5)在一块高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矮秆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必修模块典题精练96答案解析一 、选择题解析:由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为R1r1R2r2,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所以表现型与R的数目有关。F1自交产生F2的R数目有如下五种可能,4个R,3个R,2个R,1个R,0个R,所以F2表现型为5种。答案:BDCC解析:伴Y染色体遗传病是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女性因无Y染色体而不可能发病,所以也就无显隐性关系。CC解析: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DNA合成减
11、少;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可使细胞内DNA数目加倍。细胞发生变异或衰老可能会使细胞核内DNA含量在2C以下。图B细胞是动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A中细胞核内DNA含量为4C的细胞,参与该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有中心体、核糖体、线粒体。答案:D解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阿尔法防御素”是小分子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但其不一定含有全部的20种氨基酸。控制其合成的基因可能含A、T、C、G 4种碱基。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答案:AC解析:根据题中“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换”,可判断是乳糖酶基因中有一个碱基替换了;若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缺失,则会发生一系列氨基酸的改
12、变。解析: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原理是同底物竞争与酶的结合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是通过改变酶活性部位的结构,从而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癌症化疗时应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图相符。答案:CD解析:图中是内质网膜,是高尔基体膜,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是叶绿体类囊体膜,是线粒体内膜。答案:C二 、填空题解析:(1)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它将受到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控,同时受到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2)性成熟的兔子进入繁殖期时,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交配行为,从图中可以看出,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参与的
13、过程有。(3)参加细胞免疫过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淋巴因子。(4)由图中可知,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在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2)(3)淋巴因子(4)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解析:(1)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淀粉酶的合成。小麦种子中含淀粉丰富,萌发时形成大量淀粉酶。(2)该实验测定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因此要使取得的酶液中的淀粉酶失去活性,而根据淀粉酶较耐热,淀粉酶不耐热的特性,在70条件下将获得的酶液处理15 min,可使酶液中的淀粉酶失活。(3)试管4中碘液不变色,说明该温度下的淀粉酶已经将试管中的
14、淀粉水解,该实验只能说明60时该酶的活性比其他实验温度下高,而不能说明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60。如果要想知道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还需进一步在4080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比较其他温度与60时该酶的活性。利用斐林试剂检测时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该实验的自变量(温度),影响实验最终结果。(4)根据淀粉酶不耐酸,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淀粉酶耐酸的特性,只需将步骤一中制取的酶液置于pH为3.6、温度为0的环境中短暂时间,使淀粉酶失去活性,即可得到淀粉酶保持活性而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答案:(1)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基因的表达小麦种子(含淀粉丰富),萌发时形成大量淀粉酶(2)将酶液置于70水浴中15 m
15、in,取出后迅速冷却(3)不能该实验只能说明60时该酶的活性比其他实验温度下高,而不能说明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60(或需进一步在4080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比较其他温度与60时该酶的活性)利用斐林试剂检测时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该实验的自变量(温度),影响实验最终结果(4)将步骤一中制取的酶液置于pH为3.6、温度为0的环境中短暂时间,使淀粉酶失去活性解析:(1)将F1高秆抗病类型自交,在F2中可获得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易感病和矮秆易感病四种类型,从四种类型中选择矮秆抗病。该矮秆抗病类型的基因组成为ttRR或ttRr,其中,不能稳定遗传的(ttRr)在矮秆抗病植株中占2/3。(2)B组中矮秆抗
16、病类型是由F1高秆抗病类型的花药离体培养直接获得,其基因组成为tR,属单倍体,高度不育。(3)由题干信息可知,A为杂交育种,B为单倍体育种,C为诱变育种,因诱变育种具有突变率低且不定向等特点,所以C组最不易获得矮秆抗病品种。(4)矮秆抗病是单倍体,要经过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才能得到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基因型ttRR,全部为纯合体。(5)一块高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属于变异。导致变异的原因有两种:环境条件导致的不可遗传的变异和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所以探究该矮秆性状出现可能原因的实验思路是通过判断该变异性状能否遗传来获得结论,若该变异性状能遗传,则是基
17、因突变的结果;若该变异性状不能遗传,则是环境引起的。实验方法有两种,其一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杂交,如果子二代:高秆矮秆31(或出现性状分离),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引起的。其二,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种植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如果两者未出现明显差异,则矮秆性状由环境引起,否则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答案:(1)自交2/3(2)(3)C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4)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100%(5)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杂交;如果子一代为高秆,子二代:高秆矮秆31(或出现性状分离),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引起的。或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种植在相同环境
18、条件下;如果两者未出现明显差异,则矮秆性状由环境引起;否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
19、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駴笪笪疸扼鄂锷萼珐旮虐暱咯臘國藍罵異燒嗄嗄锕茇礤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