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法培训(法大社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调解法培训(法大社区).ppt(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主讲人: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 郝剑锋律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释义2021/9/271人民调解与人民调解法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被国际社会誉为化解社会矛盾的“东方经验”。多年来,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共同构成的“大调解”体系,为预防和减少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于2010年8月28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人民调解法在总结几十年来人民调解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规定了人民调解的性质、任务和工作原则,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
2、调解员、调解程序、调解协议等内容,全面完善了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进一步规范了人民调解工作的程序,确立了人民调解协议司法审查机制。人民调解法的公布施行,为人民法院审理和执行各种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纠纷案件提供了更加明确统一的法律根据,对于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大意义。2021/9/272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立法目的及立法依据立法目的及立法依据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完善人民调解制度,规范人民调解活动,及时解决民间纠纷民间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宪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
3、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正是宪法的这一规定,决定了人民调解法的基本内容。人民调解的定义人民调解的定义 第二条第二条 本法所称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2021/9/273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人民调解的原则人民调解的原则 第三条第三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不强迫、不偏袒)
4、(二)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内容及程序都要合法)(三)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得阻碍当事人选择其他救济途径)无偿调解无偿调解第四条第四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2021/9/274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组织设置组织设置 第五条第五条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全国的人民调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的人民调解工作。基层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进行业务指导。经费保障经费保障第六条第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人民调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所需经费应当
5、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奖励。2021/9/275第二章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性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性质群众性组织群众性组织 第七条第七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形式,但受司法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指导及人民法院业务指导)调解委员会的设立、组成调解委员会的设立、组成 第八条第八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委员三至九人组成,设主任一人,必要时,可以设副主任若干人。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有妇女成员,
6、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应当有人数较少民族的成员。2021/9/276第二章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的产生与任期委员的产生与任期 第九条第九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居民会议推选产生;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工会组织推选产生。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调解工作制度,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内容很多,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岗位责任制、例会、学习、考评、业务登记、统计和档案管理等。这些是人民
7、调解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的基本制度,此外,根据工作发展和实际需要,还可以建立其他相关制度,以保障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开展。人民调解委员会经费来源人民调解委员会经费来源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为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工作提供办公条件和必要的工作经费。2021/9/277第三章第三章人民调解员人民调解员产生办法产生办法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人民调解员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聘任的人员担任。任职条件:任职条件: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人民调解员应当由公道正派、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识的成年公民成年公民担任。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定期
8、对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2021/9/278第三章第三章人民调解员人民调解员行为规范:行为规范: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推选或者聘任单位予以罢免或者解聘:(一)偏袒一方当事人的;(立场公正)(二)侮辱当事人的;(尊重当事人)(三)索取、收受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守法)(四)泄露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保护当事人合法利益)2021/9/279第三章第三章人民调解员人民调解员保障措施保障措施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人民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应当给予适当的误工补贴;因从事调解工作致伤致残
9、,生活发生困难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必要的医疗、生活救助;在人民调解工作岗位上牺牲的人民调解员,其配偶、子女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抚恤和优待。2021/9/2710第四章第四章调解程序调解程序调解程序启动方式调解程序启动方式当事人申请或人民调解委员会主动当事人申请或人民调解委员会主动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可以主动调解。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可以在受理前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1申请主体(本人或亲友,单方或共同)。2申请形式(不拘于形式,口头、书面均可
10、)。2021/9/2711第四章第四章调解程序调解程序 3纠纷管辖 人民调解不像诉讼那样具有严格的管辖,但应当遵循与当事人有密切联系的原则、就近原则和有利于纠纷解决的原则。与当事人有密切联系的原则,是指当事人最好选择与其有密切联系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居住地、户籍地、纠纷发生地、工作单位等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就近原则,是指当事人最好选择与其距离较近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纠纷当事人在同一社区,可选择本社区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纠纷当事人在同一单位,可选择本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纠纷当事人互相不认识,可选择纠纷发生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有利于纠纷解决原则,是
11、指当事人最好选择能够较好解决纠纷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纠纷属于某一行业领域或者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可以选择行业性或者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当事人认为纠纷疑难复杂、涉及面广或者属于群体性的民间纠纷,或者跨地区、跨单位的民间纠纷,可以向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跨地区、跨单位的民间纠纷,还可以申请相关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调解。2021/9/2712第四章第四章调解程序调解程序 4受理 人民调解工作没有专门的受理环节,也不需要给当事人发受理通知书,只要人民调解委员会认为申请事项属于人民调解的工作范围,即应开始对纠纷进行调解,即意
12、味着已经受理。如果申请事项应由国家专门机关管辖,不属于民间纠纷范畴,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向当事人说明情况,指引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机关提出申请。人民调解法不要求人民调解委员会设专人负责受理纠纷,当事人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的,不需要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或者其他特定的人提出,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何人提出都是可以的。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员提出调解申请的,必要时人民调解员可以立即对纠纷进行调解,并做好登记工作。2021/9/2713第四章第四章调解程序调解程序指定和选择人民调解员指定和选择人民调解员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调解纠纷的需要,可以指定一名或者数名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
13、也可以由当事人选择一名或者数名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邀请与支持参与邀请与支持参与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人民调解员根据调解纠纷的需要,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后,可以邀请当事人的亲属、邻里、同事等参与调解,也可以邀请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经验的人员或者有关社会组织的人员参与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支持当地公道正派、热心调解、群众认可的社会人士参与调解。2021/9/2714第四章第四章调解程序调解程序对人民调解员做好调解工作要求对人民调解员做好调解工作要求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人民调解员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坚持原则,明法析理,主持公道。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及时、就地进行,防止矛盾激化。一、人民调解员调解民间纠纷,应
14、当坚持原则(调解原则)二、人民调解员调解民间纠纷,应当明法析理 三、人民调解员调解民间纠纷,应当主持公道(不是一味和稀泥)四、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及时、就地进行,防止矛盾激化2021/9/2715第四章第四章调解程序调解程序调解程序、调解方式调解程序、调解方式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人民调解员根据纠纷的不同情况,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调解民间纠纷,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耐心疏导,在当事人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提出纠纷解决方案,帮助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一、人民调解员要根据纠纷的不同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调解 二、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 三、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四
15、、耐心疏导 五、在当事人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提出纠纷解决方案 六、帮助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2021/9/2716第四章第四章调解程序调解程序当事人在调解活动中的权利当事人在调解活动中的权利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一)选择或者接受人民调解员;(二)接受调解、拒绝调解或者要求终止调解;(三)要求调解公开进行或者不公开进行;(隐私)(四)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人民调解制度具有群众性的特点,是我国新时期纠纷解决机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民调解的基础是当事人的合意与自愿,这是人民调解的本质要求,也是调解正当化的基础。需要说明的是,人民调解活动中
16、的当事人权利同司法审判制度中的当事人权利存在不同。前者对调解活动有一定的支配性,决定调解程序的开始和结束;后者对审判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具有支配性。2021/9/2717第四章第四章调解程序调解程序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的义务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的义务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履行下列义务:(一)如实陈述纠纷事实;(二)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尊重人民调解员;(三)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对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义务的规定是人民调解活动顺利有序进行的保障。2021/9/2718第四章第四章调解程序调解程序预防纠纷激化等工作措施预防纠纷激化等工作措施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人民
17、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发现纠纷有可能激化的,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有可能引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纠纷,应当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调解终止调解终止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调解不成的,应当终止调解,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注意:不要久调不结,造成矛盾恶化或积累,引发社会隐患 2021/9/2719第四章第四章调解程序调解程序人民调解材料立卷归档人民调解材料立卷归档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调解情况。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建立调解工作档案,将调解登记、调解工作记录、调解协议书等
18、材料立卷归档。调解档案的立卷顺序及要求:根据有关规定,各地方对调解工作档案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做法。矛盾纠纷调处结束后,形成卷宗,一案一卷。调解卷宗一般包括:(1)卷宗封面。(2)卷宗目录。(3)调解申请书(书面或者口头申请笔录)。(4)和当事人谈话记录。(5)调查材料和证据材料。(6)调查笔录。(7)调解协议书及底稿。调解简易矛盾纠纷未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书的,调解委员会应填写民间纠纷受理调解登记表。(8)回访情况和办结报告记录。(9)附卷材料。由各调解组织装订成册,建立统计档案,妥善保管备查。2021/9/2720第五章第五章调解协议调解协议调解协议方式调解协议方式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经人民
19、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实践中尽量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的内容及生效调解协议书的内容及生效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调解协议书可以载明下列事项。(明确、具体、清晰、没有歧义、内容合法、意思表真实)(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二)纠纷的主要事实、争议事项以及各方当事人的责任;(三)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内容,履行的方式、期限。调解协议书自各方当事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人民调解员签名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之日起生效。调解协议书由当事人各执一份,人民调解委员会留存一份。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口头调
20、解协议自各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日起生效。2021/9/2721第五章第五章调解协议调解协议调解协议的效力调解协议的效力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当事人履行约定的义务。一、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 二、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监督当事人履行2021/9/2722第五章第五章调解协议调解协议当事人对调解协议发生争议有权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对调解协议发生争议有权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发生争议的,
21、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调解下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的,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但在实践中,有些情况下,如在调解协议中对履行的内容、期限、方式约定不明确,或者当事人在达成调解协议后认为协议显失公平等,当事人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可能会产生争议。针对这种情况,依照本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2021/9/2723第五章第五章调解协议调解协议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
22、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一)双方共同申请。(二)须在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申请司法确认的效力司法确认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021/9/272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 管辖管辖 第二条第二条当事人申请确认调解协议的,由主持调解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管辖。人民法院在立案前委派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并达成调解协议
23、,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的,由委派的人民法院管辖。不予确认效力的情形不予确认效力的情形 第七条第七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确认调解协议效力:(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二)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三)侵害案外人合法权益的;(四)损害社会公序良俗的;(五)内容不明确,无法确认的;(六)其他不能进行司法确认的情形。(身份、收养、婚姻)2021/9/2725第六章第六章 附则附则乡镇、街道以及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参照本法有关规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乡镇、街道以及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参照本法有关规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乡镇、街道以及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根据
24、需要可以参照本法有关规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实践中,有的纠纷中的当事人属于不同的村、社区或者单位,有的纠纷专业性较强,不便于由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乡镇、街道以及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根据需要依法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更方便、有效地调解相关纠纷。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对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了规定。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设立了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一些社会团体如残联、妇联、消协等也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还有一些地方的其他组织在经贸市场、旅游区等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据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共有乡镇、街道
25、人民调解委员会约4.2万个,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设立的区域性、行业性等类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约1.2万个。人民调解法施行时间人民调解法施行时间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本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2021/9/2726新法的特征 村、居委会应设立调解委员会村、居委会应设立调解委员会 政府应支持和保障调解经费政府应支持和保障调解经费 确立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确立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 调解协议是有法律约束力的调解协议是有法律约束力的 明确规定人民调解员的条件明确规定人民调解员的条件 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就地进行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就地进行 明确与其他调解形式的衔接机制明确与其他调解形式的衔接机制2021/9/2727联系方式郝剑锋律师手机:13810046234电子邮箱:jianfeng_工作单位: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2021/9/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