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教学参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教学参考】.doc(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十几减9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教学重、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1)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
2、思?(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3)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
3、,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
4、书P10“做一做”第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四、作业设计: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板书:十几减9. 15-9= 6 16-9= 7 13-9= 4 14-9= 5 11-9= 2 18-9= 9 17-9= 8 12-9= 3太三小 李艳霞2018、3、16十几减9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2、教材简析: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作为第一课时尤为重要,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
5、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算理,正确计算十几减9过程与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4、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5、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二、关于教法: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单一)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
6、,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 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
7、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三、关于学法: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四、关于教学程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经
8、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在设计“十几减 9”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时,我注中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在课的一开始用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环境新年游园会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节日愉快的情景与数学学科的联系,引出课题。探究新知,构建方法。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低年级的学生无论是观察能力还是逻辑思维能力都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我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在解决“卖气球”的环节,我利用图中人物的对话来引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利用已有的资
9、源来解决问题。例如,阿姨说:“我有15个气球买了9个”,学生很容易就会提出“还剩多少个?”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捕捉数学信息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提出了问题如何去解决,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破这一重点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的去探讨,在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自觉地构建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算法的多样化。有了以上的学习经验学生在解决接下来的问题时就会显得得心应手。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
10、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家的话足以说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本节课我就注重了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本节课所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学生,一年级的孩子无论是坐姿,听课方式,语言表达,还是倾听习惯都没有养成,为了能达到预期效果,我避免了一些直白的语言,而是采用激励和树立榜样的方法,不仅对表现好的还是给予肯定,同时也为其他孩子树立了榜样,同时我也准备了象征成功的智慧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通过由浅入深,形式各异的练习,巩固基本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五)
11、、课堂小结,激励评价。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方面的情况作全面的总结;让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不断进步。专题七:2. 溶液中的三大平衡用守恒思想破解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知能必备一、理解两大平衡,树立微弱意识1电离平衡建立电离过程是微弱的意识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的电离是微弱的,且水的电离能力远远小于弱酸和弱碱的电离能力。如在稀醋酸溶液中:CH3COOHCH3COOH,H2OOHH,在溶液中,粒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CH3COOH)c(H)c(CH3COO)c(OH)。2水解平衡建立水解过程是微弱的意识弱酸根离子
12、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是微弱的,但水的电离程度远远小于盐的水解程度。如稀的CH3COONa溶液中,CH3COONa=CH3COONa,CH3COOH2OCH3COOHOH,H2OHOH,溶液中,c(Na)c(CH3COO)c(OH)c(CH3COOH)c(H)。二、把握三大守恒,明确定量关系1物料守恒(原子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粒子种类增多,但这些粒子所含某些原子的总数始终不变,符合原子守恒。如NaHCO3溶液中,n(Na)n(C原子)11,因HCO水解:HCOH2OH2CO3OH以及HCO电离:HCOHCO,C元素的存在形式有3种,即HCO、H2CO3、CO,由n(Na)n
13、(C原子)11,得c(Na)c(HCO)c(CO)c(H2CO3)。2电荷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的电荷总数与阴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呈电中性。如NaHCO3溶液中有Na、H、HCO、CO、OH,存在如下关系:n(Na)n(H)n(HCO)2n(CO)n(OH),推出c(Na)c(H)c(HCO)2c(CO)c(OH)。(因CO带2个单位负电荷,所以其所带电荷数为其离子数的2倍)3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电离、水解等过程中得到的质子(H)数等于失去的质子(H)数。如NaHCO3溶液中:即有c(H)c(H2CO3)c(OH)c(CO)另外,质子守恒式可以由电荷守恒式和物料守恒式推导得出。以K
14、HS溶液为例,电荷守恒式为c(K)c(H)c(OH)c(HS)2c(S2),物料守恒式为c(K)c(HS)c(S2)c(H2S),由消去没有参与变化的K得质子守恒式c(H)c(H2S)c(OH)c(S2)。三、明晰三大类型,掌握解题流程1比较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三大类型类型一:单一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多元弱酸溶液:多元弱酸分步电离,电离程度逐级减弱。如H3PO4溶液中:c(H)c(H2PO)c(HPO)c(PO)。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分步水解,水解程度逐级减弱。如在Na2CO3溶液中:c(Na)c(CO)c(OH)c(HCO)。类型二: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混合溶液要综
15、合分析电离、水解等因素。如在0.1 molL1 NH4Cl溶液和0.1 molL1的氨水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为c(NH)c(Cl)c(OH)c(H)。类型三: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不同溶液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该离子的影响。如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NH4Cl;CH3COONH4;NH4HSO4,c(N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2比较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解题流程常见题型单一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1(2017广州二模)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氨水中,c(NH)c(OH)0.1 molL1BNH4Cl溶液中,c(NH)c(
16、Cl)CNa2SO4溶液中,c(Na)c(SO)c(OH)c(H)DNa2SO3溶液中,c(Na)2c(SO)c(HSO)c(H2SO3)解析:选C氨水为弱碱溶液,只能部分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结合电荷守恒c(NH)c(H)c(OH)可得:c(NH)c(OH)0.1 molL1,A错误;NH4Cl溶液中,铵根离子部分水解、氯离子浓度不变,则溶液中c(NH)c(Cl),B错误;Na2SO4溶液显中性,c(OH)c(H),结合电荷守恒可得:c(Na)2c(SO),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SO)c(OH)c(H),C正确;根据亚硫酸钠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可得:c(Na)2c(SO)2c(HSO)2
17、c(H2SO3),D错误。2(2014安徽高考)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Na2S溶液:c(Na)c(HS)c(OH)c(H2S)BNa2C2O4溶液:c(OH)c(H)c(HC2O)2c(H2C2O4)CNa2CO3溶液:c(Na)c(H)2c(CO)c(OH)D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解析:选BNa2S溶液中,S2H2OHSOH,HSH2OH2SOH,H2OHOH,c(OH)c(H)c(HS)2c(H2S),c(OH)c(HS),A错误;Na2C2O4溶液中,C2OH2OHC2OOH,H
18、C2OH2OH2C2O4OH,H2OHOH,可得c(OH)c(H)c(HC2O)2c(H2C2O4),B正确;Na2CO3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为c(Na)c(H)c(OH)c(HCO)2c(CO),C错误;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根据物料守恒关系:c(CH3COO)c(CH3COOH)c(Na),c(Cl)2c(Ca2),即正确的关系式为c(Na)2c(Ca2)c(CH3COO)c(CH3COOH)c(Cl),D错误。(1)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能力和水解能力的相对强弱,如NaHCO3溶液中,HCO的水解能力强于其电离能力,溶液显碱性;而NaHSO3溶液
19、中,HSO的水解能力弱于其电离能力,溶液显酸性。(2)多元弱酸的强碱正盐溶液:弱酸根离子水解以第一步为主。如硫化钠溶液中,c(Na)c(S2)c(OH)c(HS)c(H)。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3(2016四川高考)向1 L含0.01 mol NaAlO2和0.02 mol Na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随n(CO2)增大,先后发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当0.01 moln(CO2)0.015 mol时发生的反应是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n(CO2)/mol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A0c(Na)c(AlO)c(OH)B0.01c(Na
20、)c(AlO)c(OH)c(CO)C0.015c(Na)c(HCO)c(CO)c(OH)D0.03c(Na)c(HCO)c(OH)c(H)解析:选DA当n(CO2)0时,根据电荷守恒,c(H)c(Na)c(AlO)c(OH),所以c(Na)c(AlO)c(OH),错误;B.当n(CO2)0.01 mol时,溶液中溶质为NaAlO2和Na2CO3,因为碳酸酸性强于氢氧化铝,所以偏铝酸根离子水解程度比碳酸根离子强,溶液中离子浓度应为c(Na)c(CO)c(AlO)c(OH),错误;C.当n(CO2)0.015 mol 时,溶液中溶质为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应为c(Na)c(CO)c(OH)c
21、(HCO),错误;D.当n(CO2)0.03 mol时,溶液中溶质为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应为c(Na)c(HCO)c(OH)c(H),正确。4.H2C2O4为二元弱酸。20 时,配制一组c(H2C2O4)c(HC2O)c(C2O)0.100 molL1的H2C2O4和NaOH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pH2.5的溶液中:c(H2C2O4)c(C2O)c(HC2O)Bc(Na)0.100 molL1的溶液中:c(H)2c(H2C2O4)c(OH)c(C2O)Cc(HC2O)c(C2O)的溶液中:c
22、(Na)0.100 molL1c(HC2O)DpH7.0的溶液中:c(Na)2c(C2O)解析:选DA项中,由图中数据可知pH2.5时,c(H2C2O4)c(C2O)c(HC2O),错误;B项中,由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可得c(Na)c(H)c(HC2O)2c(C2O)c(OH),由已知条件可得c(Na)c(H2C2O4)c(HC2O)c(C2O)0.100 molL1,代入上式得到c(H2C2O4)c(H)c(C2O)c(OH),错误;C项中,由电荷守恒得:c(Na)c(H)c(HC2O)2c(C2O)c(OH),当c(HC2O)c(C2O)时,c(H2C2O4)0,此时pH4.2,c(H)c(O
23、H),推出:c(Na)c(H)0.100 0 molL1c(HC2O)c(OH),c(Na)0.100 0 molL1c(HC2O),错误;D项中,pH7.0时c(H)c(OH),由电荷守恒得:c(Na)c(H)c(HC2O)2c(C2O)c(OH),即c(Na)c(HC2O)2c(C2O),进一步得出c(Na)2c(C2O),正确。不同溶液中同一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5(2017银川模拟)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0.1 molL1的CH3COOH溶液和0.1 molL1的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c(OH)c(Na)c(H)B同浓度的NH4Cl、(NH4)2SO4
24、、NH4HSO4三种溶液中,c(NH)大小顺序为CNa2CO3溶液中,2c(Na)c(CO)c(HCO)c(H2CO3)D10 mL 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pH2的HA至pH刚好等于7,所得溶液体积V(总)20 mL解析:选A0.1molL1的CH3COOH溶液和0.1 molL1的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在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c(CH3COO)c(OH)c(Na)c(H),A正确;相同浓度的、三种溶液,溶液中c(NH)最大,和比较,酸性最强,NH水解受到的抑制最大,溶液中c(N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B错误;在Na2CO3溶液中,物料守恒关系式,c(Na)2c(CO)2c(
25、HCO)2c(H2CO3),C错误;10 mL 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pH2的HA至pH刚好等于7,如HA为强酸,则V(总)20 mL,如HA为弱酸,则V(总)20 mL,所得溶液体积V(总)20 mL,D错误。不同溶液中同种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与图像有关的粒子浓度关系7.(2017苏州模拟)常温下,向20.00 mL 0.100 0 molL1(NH4)2SO4溶液中逐滴加入0.200 0 molL1 NaOH时,溶液的p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a所示溶液中:c(NH)c(SO)c(OH)c(H)B点b所示溶液中:c(NH)c(Na)
26、c(H)c(OH)C点c所示溶液中:c(SO)c(H)c(NH3H2O)c(OH)D点d所示溶液中:c(SO)c(NH3H2O)c(OH)c(NH)解析:选Ca点所示溶液中,溶液显酸性,c(NH)c(SO)c(H)c(OH),A错误,b点所示溶液中,c(H)c(OH),NaOH不足,c(NH)c(Na),B错误;c点处相当于NH3H2O和Na2SO4、(NH4)2SO4按物质的量211的比例混合,根据电荷守恒,c(NH) )c(Na)2c(SO)c(OH),因c(Na) c(SO),c(NH)c(NH3H2O)2c(SO),所以有c(SO)c(H)c(NH3H2O)c(OH),C正确;d点处相
27、当于 n(Na2SO4)n(NH3H2O)12的混合溶液,c(NH3H2O)c(SO),D错误。8(2017四川六校测试)25 时,将0.1 molL1 NaOH溶液加入20 mL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所加入溶液的体积(V)和混合液的pH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点时,c(CH3COO)c(CH3COOH)c(Na)B对曲线上、任何一点,溶液中都有:c(Na)c(H)c(OH)c(CH3COO)C点时,醋酸恰好反应完,溶液中有:c(CH3COO)c(Na)c(H)c(OH)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H)c(Na)c(CH3COO)c(OH)解析:选BA项,
28、在曲线上点时混合溶液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和CH3COOH溶液,根据物料守恒:c(CH3COO)c(CH3COOH)2c(Na),错误;B项,曲线上、点溶液中均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c(CH3COO),正确;C项,点时,NaOH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碱性,则存在:c(Na)c(CH3COO)c(OH)c(H),错误;D项,滴定过程中,溶液中均存在离子:CH3COO、Na、H、OH,根据溶液电中性原则知,错误。考点一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应用一、掌握一个概念沉淀溶解平衡1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难溶强电解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解速率和生成沉淀
29、的速率相等的状态。2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固体溶质溶液中的溶质二、熟记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三、掌握4个外界条件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 基点小练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一定正向移动()(2)室温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水中的溶解度()(3)难溶电解质达到溶解平衡时,增加难溶电解质的量,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4)在饱和NaCl溶液中浸泡NaCl固体,可除去其中的MgCl2等杂质()四、明晰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生成当溶液中离子积(Qc)大于溶度积(Ksp)时有沉淀生成。(1)调节pH法:如除去NH4Cl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加入氨水调节
30、pH至4左右,离子方程式为Fe33NH3H2O=Fe(OH)33NH。(2)沉淀剂法:如用H2S沉淀Cu2,离子方程式为Cu2H2S=CuS2H。2沉淀的溶解当溶液中离子积(Qc)小于溶度积(Ksp)时,沉淀可以溶解。(1)酸溶解: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aCO3溶于盐酸:CaCO32H=Ca2CO2H2O。(2)盐溶解:用离子方程式表示Mg(OH)2溶于NH4Cl溶液:Mg(OH)22NH=Mg22NH3H2O。(3)配位溶解: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gCl溶于氨水:AgCl2NH3H2O=Ag(NH3)2Cl2H2O。(4)氧化还原溶解:如不溶于盐酸的硫化物Ag2S溶于稀HNO3。3沉淀的转化在难溶物
31、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解度小的沉淀会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1)实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2)实例:AgNO3溶液AgClAgBr,则Ksp(AgCl)Ksp(AgBr)。(3)应用:锅炉除垢:将CaSO4转化为CaCO3,离子方程式为CaSO4CO=CaCO3。矿物转化:CuSO4溶液遇ZnS转化为CuS,离子方程式为ZnSCu2=CuSZn2。基点小练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向Na2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则SO沉淀完全,溶液中只含Ba2、Na和Cl,不含SO()(2)Ksp小的物质其溶解能力一定比Ksp大的物质的溶解能力小()(3)为减少洗涤过程中固
32、体的损耗,最好选用稀H2SO4代替H2O来洗涤BaSO4沉淀()(4)洗涤沉淀时,洗涤次数越多越好()(5)因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故向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以得到CuS沉淀()(6)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沉淀:2AgClS2=Ag2S2Cl()题点(一)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1(2017甘谷模拟)下列有关AgCl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AgCl的溶解度减小B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水溶液中,c(Ag)c(Cl)且二者乘积是一个常数CAgCl沉淀生成和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D向AgCl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NaC
33、l固体,AgCl溶解的质量不变解析:选C升高温度,AgCl的溶解度增大,A错误;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水溶液中,c(Ag)与c(Cl)不一定相等,但二者乘积在一定温度下是一个常数,B错误;当达到平衡时,AgCl沉淀生成和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C正确;向AgCl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NaCl固体,溶解平衡逆向移动,AgCl溶解的质量减小,D错误。2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下列事实:(1)BaCO3不溶于水,为什么不能作钡餐? (2)CaCO3难溶于稀H2SO4,却能溶于醋酸中;(3)分别用等体积的蒸馏水和0.01 molL1的盐酸洗涤AgCl沉淀,用水洗涤造成AgCl的损失大于用稀盐酸洗涤的损失
34、量。提示:(1)BaCO3(s)Ba2(aq)CO(aq),HCl=HCl,2HCO=H2OCO2,盐酸电离的H与BaCO3产生的CO结合生成CO2和H2O,破坏了BaCO3的溶解平衡,c(Ba2)增大,引起人体中毒。(2)CaCO3(s)Ca2(aq)CO(aq),H2SO4=SO2H,Ca2SO=CaSO4,因为生成的CaSO4溶解度较小,会附着在CaCO3的表面,阻止平衡右移。而CH3COOHCH3COOH,Ca2与CH3COO不产生沉淀;当H与CO结合生成CO2和H2O时,CaCO3的溶解平衡右移。(3)用水洗涤AgCl,AgCl(s)Ag(aq)Cl(aq)平衡右移,AgCl的质量减
35、少,用盐酸洗涤AgCl,稀释的同时HCl电离产生的Cl会使平衡左移,AgCl减少的质量要小些。题点(二)沉淀反应的应用3(2017株洲模拟)以MnO2为原料发生反应制得的MnCl2溶液,其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MnS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MnCl2。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MnS的溶解度小于CuS、PbS、CdS等硫化物的溶解度B除杂试剂MnS也可用Na2S替代CMnS与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2=CuSD整个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解析
36、:选D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除去Cu2、Pb2、Cd2等离子,属于沉淀的转化,利用的是CuS、PbS、CdS比MnS更难溶于水的原理,A错误;用Na2S替代MnS,会引入S2和Na杂质,同时也能生成MnS沉淀,B错误;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q)MnS(s)=CuS(s)Mn2(aq),C错误;整个反应过程中MnO2和浓盐酸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沉淀转化是复分解反应,D正确。425 时,下列5种盐的溶度积常数(Ksp)分别是:Ag2SO4Ag2SAgClAgBrAgI1.41056.310501.810107.710138.511016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37、除去溶液中的Ag用硫化钠溶液比硫酸钠效果好B向AgCl(s)Ag(aq)Cl(aq)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溶液中c(Ag)不变C向少量溴化银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食盐水,沉淀颜色会由浅黄色变为白色D向生成的黄色AgI沉淀中滴加少量Na2S溶液,沉淀会变为黑色解析:选BA项,Ag2S的溶度积比Ag2SO4的小,更易生成Ag2S沉淀,A项正确;B项,由于温度一定时氯化银的溶度积一定,加入少量氯化钠会增加氯离子浓度,所以溶液中银离子浓度会减小,平衡逆向移动,B项错误;C项,由于饱和NaCl溶液中Cl的浓度较大,溴化银沉淀会转化为氯化银沉淀,C项正确;D项,由于硫化银更难溶,所以碘化银会转化为黑
38、色的硫化银,D项正确。考点二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一、掌握2个概念溶度积和离子积以AmBn(s)mAn(aq)nBm(aq)为例:溶度积离子积概念沉淀溶解的平衡常数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符号KspQc表达式Ksp(AmBn)cm(An)cn(Bm),式中的浓度都是平衡浓度Qc(AmBn)cm(An)cn(Bm),式中的浓度是任意浓度应用判断在一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QcK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QcKsp:溶液饱和,处于平衡状态Qc1.801010,所以有沉淀生成。题点(一)Ksp的概念及影响因素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B由于Ksp(ZnS)Ksp
39、(CuS),所以ZnS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沉淀C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Ksp不变D两种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解析:选D只有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2(2017林州一中月考)已知常温下Ksp(AgCl)1.81010,Ksp(AgBr)5101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饱和AgCl、AgBr的混合溶液中:360B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浓NaBr溶液会产生淡黄色沉淀C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及Ksp均比在NaCl溶液中的大D欲用1 L NaCl溶液将0.01 mol AgBr转化为AgCl,则c(NaCl)3.61 molL
40、1解析:选C同一溶液中,c(Ag)相同,溶液中同时存在如下两种关系式c(Ag)c(Br)Ksp(AgBr),c(Ag)c(Cl)Ksp(AgCl),所以c(Cl)c(Br)Ksp(AgCl)Ksp(AgBr)360,A项正确;由于Ksp(AgCl)Ksp(AgBr),氯化银容易转化为淡黄色溴化银沉淀,B项正确;溶度积只与温度有关,C项错误;AgBrClAgClBr,平衡常数K,当溴化银全部转化为氯化银时,溶液中Br的浓度为0.01 molL1,将有关数据代入计算式,求得平衡时Cl浓度为3.6 molL1,溴化银转化过程中消耗了0.01 mol Cl,故氯化钠的最低浓度为3.61 molL1,D项正确。题点(二)Ksp的相关计算及应用3(2016太原模拟)已知lg 20.301 0,KspMn(OH)22.01013。实验室制氯气的废液中含c(Mn2)0.1 molL1,向该溶液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至Mn2完全沉淀的最小pH等于()A8.15B9.3C10.15 D11.6解析:选CMn2沉淀较为完全时的浓度为1105molL1,已知Kspc(Mn2)c2(OH),c(OH) molL1104 molL1,c(H) molL11010 molL1,所以pHlg 101010lg 210.15。4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