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题库内部题库精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题库内部题库精选答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题库内部题库精选答案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1、某工厂一设备产生高声级的突发性噪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其噪声源评价量为()。A.最大A声级及持续时间B.等效连续A声级C.倍频带声压级D.A声级【答案】: A 2、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污染物中,不属于燃煤锅炉要求控制污染物项目的是()。A.颗粒物B.二氧化硫C.汞及其化合物D.铅及其化合物【答案】: D 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不属于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是()A.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技术导则B.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C
2、.建设项目人群健康风险评价技术导则D.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答案】: D 4、以下不属于土壤理化特性调查内容的是()。A.阳离子交换量B.氧化还原电位C.土壤含水率D.孔隙度【答案】: C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类污水污染物类型为1,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为6,这类污水水质程度属于()。A.复杂B.中等C.简单D.一般【答案】: C 6、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为()级。 A.1B.2C.3D.4【答案】: C 7、环境质量标准对环境中的()作出了限制性规定。 A.有害物质和因素B.控制标准C.环境监测D.检测方法【答案】: A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3、关于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A.预测评价项目对区域现存主要生态问题的影响趋势B.依据生态区域保护的需要和受影响生态系统的主导生态功能,预测评价预测指标C.通过影响作用的方式、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判别生态系统受影响的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D.预测生态系统组成和服务功能变化的趋势时,重点关注不利影响,并简要分析不可逆影响和累计生态影响。【答案】: D 9、下列废物中,哪类废物不适用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2016年)A.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B.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C.根据国家规定的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D.根据国家规定的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尾矿【
4、答案】: D 10、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的蒸汽锅炉的最小容量是()t/h。A.10B.20C.35D.40【答案】: B 11、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关于环境噪声监测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声环境功能区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B.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城市区域噪声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C.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D.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城市区域噪声监测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答案】: A 1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某焦化项目位于地下热水资源丰富的滨海区评价工作等级为( )。A.一级B.二级C.三级D.条件不足,
5、无法判定【答案】: A 13、(2018年)某企业生产车间生产周期为10h,排放含砷废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污染物控制方式及采样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企业总排放口采样,每4h采样一次B.在企业总排放口采样,每2h采样一次C.在生产车间排放口采样,每4h采样一次D.在生产车间排放口采样,每2h采样一次【答案】: C 1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以下应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的建设项目是()。A.钢材物流中心B.海滨浴场C.鞭炮储存仓库D.核电站【答案】: C 15、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必须有足够大的可使用面积以保证填埋场建成后具有()或更长的使用
6、期,在使用期内能充分接纳产生的危险废物。A.10年B.20年C.30年D.40年【答案】: A 16、常用大气预测模式中的“静风”是指()。A.距地面10m高处平均风速UB.距地面10m高处平均风速UC.距地面5m高处最大风速UD.距地面5m高处平均风速U【答案】: A 1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的条件是()。A.PB.PC.PD.P【答案】: C 18、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开发区及产业园区规划方案综合论证的重点内容不包括()。A.规划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水平B.区域资源、环境对规划实施的支撑能力C.规划布局与评价区域生态功能规划之间的协
7、调性D.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事故性环境风险与人群健康影响状况【答案】: C 19、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关于PM2.524h平均浓度值数据有效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每日至少有12h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B.每日至少有18h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C.每日至少有20h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D.每日至少有22h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答案】: C 20、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关于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仓库式)设计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制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兼容B.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C.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
8、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缝隙D.应设计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与裙脚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1/3【答案】: D 21、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下列关于采样时间和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有()。A.连续排放的排气筒必须连续1h采样获取平均值B.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采样时间不低于1hC.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监测采样,一般采用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D.排放时间小于1h间断性排放的排气筒,必须采样几个排放周期,满足采样总时间不低于1h的要求【答案】: C 22、以下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说法错误的是()。A.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B.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2*DC.以排放源为中心点,
9、以2*DD.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边长50km的矩形区域【答案】: C 23、计算小时平均浓度需采用长期气象条件,进行()计算。 A.逐时或逐次B.逐日或逐次C.逐日D.逐日或逐时【答案】: A 2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适用于()的环境影响评价。A.跨流域调水工程B.县级市土地利用规划C.跨省输油管道工程D.省级水利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答案】: D 25、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以下符合焚烧厂选址基本要求的是()。A.建在GB3838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类功能区B.建在GB3095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C.建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D.建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
10、风向区【答案】: B 26、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以下表述符合验收调查标准确定原则的是()。A.只需按现行的环境保护标准进行验收调查B.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后颁布的标准进行验收调查C.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规定的标准验收调查,不用考虑现行标准D.现阶段暂时还没有标准的可按实际调查给出结果【答案】: D 27、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生态影响调查的现场勘察时,对于建设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大、无法全部覆盖的,可根据()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与对象进行重点现场勘察。A.随机性和典型性B.代表性和典型性C.随机性和敏感性D.典型性和敏感性【答案】: A
11、 28、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下列区域一定距离内,含有4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是()。A.机场跑道两侧区域B.城市支路两侧区域C.铁路专用线两侧区域D.二级公路两侧区域【答案】: D 29、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因子应根据拟建项目的()选定。 A.污染特征B.污染源性质C.污染半径D.污染物种类【答案】: A 3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中有关规定说明,铁路边界系指距铁路外轨轨道中心线()处。A.25mB.30mC.35mD.40m【答案】: B 31、(2018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不包括()。A.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B.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C.人群健康风险
12、评价技术导则D.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答案】: B 32、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是( )。A.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B.选择标准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C.选择数学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D.选择评价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答案】: A 33、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期原则上一般划分为几个阶段,但不包括()。 A.施工期B.建设期C.运行期D.服务期满后【答案】: A 3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断中,应纳入废水排放量统计的
13、是()。(2017年改)A.循环水排水B.间接冷却水排水C.含热量大的冷却水排水D.含污染物量极少的清净下水【答案】: C 35、(2013年)某新建项目设有一根氯气排气筒,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其排气筒高度不得低于()。A.15mB.20mC.25mD.30m【答案】: C 36、近岸海域的潮位边界条件界定,应选择()作为基本水文条件。A.0.5个潮周期B.1个潮周期C.1.5个潮周期D.2个潮周期【答案】: B 37、一般或小规模的开发区环境影响识别主要考虑()的影响。A.对区内环境B.区内经济对其C.对区内、外环境D.对区外环境【答案】: D 38、(2017年真题)建设项目环境影
14、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不包括( )。A.依法评价B.早期介入C.科学评价D.突出重点【答案】: B 39、(2019年)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下列基本项目的分析方法中,错误的是()。A.COD采用重铬酸盐法B.氨氮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C.溶解氧采用碘量法D.石油类采用重量分析法【答案】: D 40、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农业用水和鱼虾类越冬场分别属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区的()。A.类和类B.类和类C.类和类D.和类【答案】: C 41、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树皮为燃料的锅炉,其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参照执行()。A.燃气锅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B.
15、燃轻柴油锅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C.燃煤锅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D.燃重油锅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答案】: C 42、 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内允许新建的炉窑是()。A.市政施工临时用的沥青加热炉B.金属压延、锻造加热炉C.危险废物焚烧炉D.非金属热处理炉【答案】: A 4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有()。A.包气带防污性能B.含水层易污染特征C.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D.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答案】: C 44、某工厂南侧厂界处设有8m高声屏障,该侧厂界外15m处有一居民住宅。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该工厂
16、南侧厂界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南侧厂界外1m、高度1.2m以上布设测点,同时在该住宅内另设测点B.从南侧厂界外1m、高度1.2m以上布设测点,同时在该住宅外1m处另设测点C.在声屏障正上方0.5m位置处布设测点,同时在该住宅内另设测点D.在声屏障正上方0.5m位置处布设测点,同时在该住宅外1m处另设测点【答案】: B 45、(2019年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应根据建设项目对地表水体水文要素影响的特征确定,湖库主要评价因子不包括( )。A.水温B.径流过程C.流深D.水量【答案】: C 46、根据开发区
17、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划方案分析内容不包括()。A.环境容量分析B.开发区总体布局分析C.环境功能区划的合理性分析D.与区域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折【答案】: A 47、(2015年)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区域中,可作为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备选场址的是()。A.商业区B.工业园区C.风景名胜区D.水源保护区【答案】: B 48、依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关于危险废物焚烧厂选址,符合要求的是()。A.厂址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实验区B.厂址位于城市商业区C.厂址远离地表水体,邻近400m有一座化肥厂D.厂址下风向500m处有一村镇【答案】: C 49、TSP和PM10是我国大气常
18、规监测项目,它们分别指的是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分别小于等于()m和()m的颗粒物。A.10;1B.100;10C.500;10D.1000;100【答案】: B 50、(2019年)某项目施工场地一侧紧临居民住宅区(距离小于1m),项目施工时该住宅(受施工噪声影响方向窗户开启时)室内昼间等效声级为63dB(A)、夜间最大声级为58dB(A).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该居民住宅处施工场界噪声排放达标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昼间等效声级超标、夜间最大声级超标B.昼间等效声级达标、夜间最大声级达标C.昼间等效声级超标、夜间最大声级达标D.昼间等效声级达标、夜间最大声级超
19、标【答案】: C 第二部分 多选题(50题)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在确定河流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河流规模B.评价工作等级C.测量设备的适用条件D.水质预测模型参数的需要【答案】: ABD 2、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适用于除()以外的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以及运行过程中的污染控制管理。A.易爆B.易燃C.剧毒D.具有放射性【答案】: AD 3、根据GB185982019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填埋场选址不应选在().A.地应力高度集中地区B.废弃的矿区C.山谷地区D.活动沙丘区【答案】: ABD 4、环境质量标
20、准分级一般与环境功能区类别相对应,以下关于前述对应关系表述正确的有()。A.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3类,分别执行一级三级标准B.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分为5类,分别执行类标准C.声环境功能区分为5类,分别执行15类标准D.土壤环境质量分为3类,分别执行一级三级标准【答案】: BD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划分依据()A.水温B.径流C.水环境保护目标D.受影响地表水域【答案】: ABD 6、有关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于以固定声源为主的建设项目,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为评价范围
21、B.城市道路、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和水运线路等建设项目,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以内为评价范围C.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612km、侧向各12km的范围为评价范围D.如依据建设项目声源计算得到的贡献值到200m处,仍不能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值时,应将评价范围缩小到满足标准值的距离【答案】: ABC 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下列哪项()属于环境监测计划的内容。A.监测因子B.监测频次C.监测时间D.监测方案【答案】: AB 8、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关
22、于水土流失影响调查结果,说法正确的有()。A.列表说明工程土石方调运情况B.调查工程对影响区域内水利设施的影响C.调查工程施工弃渣造成的水土流失量D.若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验收工作已结束,可直接引用其验收结果【答案】: ABC 9、(2017年)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固体废物浸出试验结果中,可判断该固体废物为第I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有()。A.浸出液pH=6.5B.浸出液pH=9.5C.液pH=7.0,硫化物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D.浸出液pH=10.0,总锌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答案】: BCD 10、(2015年)关于国家环境
23、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有()。A.对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未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B.对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己规定的项目,不得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C.对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未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D.对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己规定的项目,不得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答案】: AC 11、(2017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下列不同排放去向的污水中,执行二级排放标准的有()。A.排入 GB 3838 中 III 类水域的污水B.排入 GB 3838 中 V 类水域的污水C.排入 GB 3097 中第三类海域的污水D.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答案
24、】: BC 12、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录和附件应包括()。A.相关技术资料B.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C.引用文献D.项目依据文件【答案】: ACD 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内容,说法正确的有()。A.分析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B.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规律C.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地面风向、风速等气象因素及污染源排放的关系D.给出各监测点大气污染物的不同取值时间的浓度变化范围【答案】: ABCD 14、下列属于验收调查重点的是()。A.核查实际工程内容及方案设计变更情况B.环境敏感目标基本情况及变更情况C.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他环境保
25、护规章制度执行情况D.环境质量和主要污染因子达标情况【答案】: ABCD 15、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避开下列()区域。A.活动中的坍塌、滑坡和隆起地带B.石灰岩溶洞发育带C.活动沙丘区D.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答案】: ABC 1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两控区”是指国家所划定()的范围。A.酸雨控制区B.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C.二氧化氮控制区D.氮氧化合物控制区【答案】: AB 17、 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固体废物浸出试验结果中,可判断固体废物为第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有()。A.浸出液pH6.5B.浸出液pH9.5C.浸出液中总锌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
26、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D.浸出液中总砷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答案】: BCD 18、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正式工作阶段的主要工作有()。A.研究有关文件B.进一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C.筛选重点评价项目D.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答案】: BD 19、(2020年真题)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排污单位执行的标准限值有( )。A.厂界臭气浓度限值B.厂界恶臭污染物浓度限值C.排气筒排放的臭气浓度限值D.排气筒排放的恶臭污染物排放量限值【答案】: ABCD 2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物质危险性识别包括对()的识别。A.原辅材料、燃料B.中间产品、副产
27、品C.最终产品D.污染物E.火灾和爆炸伴生次生物【答案】: ABCD 2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下列关于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与补偿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有()。A.应按照避让、减缓、补偿和重建的次序提出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B.凡涉及不可替代、极具价值、极敏感、被破坏后很难恢复的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如特殊生态敏感区、珍稀濒危物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减缓措施或生态重建方案C.涉及采取措施后可恢复或修复的生态目标时,也应尽可能提出避让措施D.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应按项目实施阶段分别提出,并提出实施时限和估算经费【答案】: ACD 22、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现状调查内容包括()。
28、A.自然环境状况调查B.社会经济概况调查C.公众参与现场调查D.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调查【答案】: ABD 2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下列关于环境管理与监测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有()。A.污染源监测包括对污染源及污染设施的监测B.需制定环境质量定点监测或定期跟踪监测方案C.对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应提出生态监测方案D.对存在较大潜在人群健康风险的建设项目,应提出环境跟踪监测计划【答案】: BCD 24、(2017年)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适用于()。A.锅炉废气排放的控制与管理B.建筑施工扬尘排放的控制与管理C.汽车涂装废气排放的控制与管理D.制
29、浆造纸企业碱炉废气排放的控制与管理【答案】: CD 25、(2019年)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的区域为()A.三级公路两侧区域B.城市次干路两侧区域C.内河航道两侧区域D.铁路干线两侧区域【答案】: BC 2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建设项目有多个建设方案、涉及环境敏感区或环境影响显著时,应重点从()等方面进行建设方案环境必选。A.环境制约因素B.占地规模C.环境影响程度D.环境保护目标【答案】: AC 27、(2018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有()。A.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
30、围通常与调查评价范围一致B.预测层应以潜水含水层或污染物直接进入的含水层为主C.当建设项目场地包气带厚度超过100m时,预测范围应扩展至包气带D.当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小于110-7 cm/s时,预测范围应扩展至包气带【答案】: ABC 28、划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是()。A.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B.工程规模C.环境敏感程度D.工程性质【答案】: AC 2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地表水环境影响结论不可接受的情况包括()A.达标区的建设项目,同时满足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B.达标区的建设
31、项目,同时满足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C.不达标区的建设项目,在考虑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削减替代源的基础上,同时满足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D.不达标区的建设项目,在考虑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削减替代源的基础上,同时满足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答案】: AC 30、下列条件是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依据的是()。A.国家或地方所颁布的有关法规B.受纳水域规模C.受纳水域的水质要求D.项目所在地环境特征【答案】: BC 31、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
32、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产生的渗滤液经收集后,可采取的处理措施有()。A.密闭运输至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B.直接排入设置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城市排水系统C.密闭运输至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处理D.在转运站内对渗滤液进行处理并达到相关要求后,排入城市排水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答案】: AD 3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面水水质参数所选择的常规参数根据()可适当删减。A.水域规模B.水域类别C.评价等级D.污染源状况【答案】: BCD 33、下列有关声源简化要求或简化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有()。A.等效点声源的位置位于声源本身的中心B.当许多点声源连续分布在一条直线上时,可以认为该声
33、源是线状声源C.当声源体积较大、声级较强,在声源附近的一定距离内会出现距离变化而声级基本不变或变化微小时,可认为该环境处于面声源影响范围D.当城市市区主干道周边高层楼房建筑某一层附近出现垂直声场最大值时,可认为该层声环境受到主干道多条车道线声源叠加的影响【答案】: ABCD 34、下列关于二级评价项目大气质量现状监测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A.监测点不应少于6个B.监测不得少于冬、夏两期C.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D.监测可选取一期不利季节【答案】: ACD 3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物质危险性识别包括对()的识别。A.原辅材料、燃料B.中间产品、副产品C.最终产品D
34、.污染物E.火灾和爆炸伴生次生物【答案】: ABCD 36、I类建设项目预测因子的选取重点包括反映地下水循环特征和水质成因类型的()。A.常规项目B.超标项目C.污染物D.水文地质特征【答案】: AB 37、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A.农业保护区B.文物(考古)保护区C.供水远景规划区D.国家保密地区【答案】: ABCD 3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下列()应提出环境影响不可行的结论。A.存在环境制约因素B.环境影响不可接受或环境风险不可控C.区域环境问题突出D.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不满足长期稳定达标及生态保护要求【答案】: BD 39、根据建设
35、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第三阶段包含的内容有()A.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B.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C.给出各专题环境影响评价结论D.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答案】: ABD 40、有关对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内容的叙述中,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A.气象、水文、土壤和植被状况B.集中供水水源地和水源井的分布情况C.地下水开采过程中水质、水量、水位的变化情况D.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答案】: ABD 4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关于河流水域概化,说法错误的是()A.河流断面宽深比不小于2
36、0时,可视为矩形河段;B.河段弯曲系数不小于1.3时,可视为平直河段;C.河流水文特征值急剧变化的河段,应分段概化;D.河网地区可概化为二维预测模型【答案】: BD 42、湖泊、水库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应根据()决定。A.污染物排放量B.评价等级C.湖泊或水库的面积D.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积【答案】: BD 4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预测内容至少包括()。A.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处的地面浓度B.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C.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D.对于施工期超过1年的项
37、目,并且施工期排放的污染物影响较大,应预测施工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答案】: ABC 44、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之一就是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开发区环境保护方案,包括()。A.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的规模B.清洁生产工艺C.工艺和布局的合理性D.总量控制方案E:优化污染物排放口及排放方式【答案】: AC 45、 关于污染物(项目)控制限值,说法正确的是()。A.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焚烧炉排气中任何一种有害物质浓度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允许限值B.危险废物焚烧厂排放废水时,其水中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执行C.焚烧残余物按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置D.危险废物焚烧厂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
38、声标准【答案】: ABC 4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关于生态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和调整,说法正确的有()。A.评价项目的工程占地范围包含永久占地和水域,但不包括临时占地B.改扩建工程的工程占地范围以全部占地(含水域)面积或长度计算C.拦河闸坝建设可能明显改变水文情势等情况下,评价工作等级应上调一级D.在矿山开采可能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明显改变,评价工作等级应上调一级【答案】: CD 4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分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析建设项目生产、使用、储存过程中涉及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确定危险物质的临界量B.定性分析
39、项目所属行业及生产工艺特点(M)C.定量分析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的比值(Q)和所属行业及生产工艺特点(M)D.根据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的比值(Q)和所属行业及生产工艺特点(M)确定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分级【答案】: ACD 48、下列关于生态影响的替代方案说法正确的是()。A.主要指项目中的选线、选址替代方案B.主要指项目的组成和内容替代方案C.主要指项目工艺和生产技术的替代方案D.主要指施工和运营方案的替代方案E:主要指污染防治措施的替代方案【答案】: ABCD 4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与补偿原则,说法正确的是()。A.涉及采取措施后可恢复或修复的生态目标时,尽可能先提出恢复措施B.所采取的防护与恢复措施的效果应有利修复和增强区域生态功能C.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应按项目实施阶段分别提出D.各项生态保护措施要提出实施时限和估算经费【答案】: BCD 50、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规划现状调查内容应包括()。A.工程B.环境C.社会D.经济【答案】: 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