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发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 发热.ppt(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发发 热热 正常人:正常人:腋窝温度为腋窝温度为36.037.4舌下温度为舌下温度为36.737.7直肠温度为直肠温度为36.937.9 发热:发热:机机体体在在致致热热原原作作用用下下,体体温温调调节节中中枢枢调调定定点点上上移移(关关键键环环节节),引引起起调调节节性性体体温温升升高高,并并伴伴有有代代谢谢和和功功能能改改变变的一种病理过程。的一种病理过程。临床:超过正常临床:超过正常0.50.5,为发热,为发热。过热过热: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及产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及产热器官功能异常,体温调节机构不热器官功能异常,体温调节机构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能将体温控制在与
2、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引起的被动性的体温升高。水平上,引起的被动性的体温升高。体温体温生理性生理性病理性病理性月经前期月经前期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应激应激发热发热 【调节性调节性体温升高体温升高,与与 调定点(调定点(SPSP)相适应相适应】过热过热 【被动性被动性体温升高体温升高,超过超过SPSP水平水平】散热障碍(鱼鳞病、中暑)散热障碍(鱼鳞病、中暑)产热过多(甲亢)产热过多(甲亢)体温调节中枢损害体温调节中枢损害 体温升高的分类体温调节障碍体温调节障碍通通常常把把能能引引起起人人体体或或动动物物发发热热的的物物质质称称为为致致热热源源。致致热热源源有有外外致致热热源源和和内内致致热源两种。热
3、源两种。发热激活物:发热激活物:能能激激活活体体内内产产内内生生致致热热原原细细胞胞(产产EPEP细细胞胞),而而使使之之产产生生和和释释放放内内生生致致热原(热原(EPEP)的物质。的物质。发发热热激激活活物物 EPEP诱诱导导物物,包包括括外外致致热原和某些体内产物。热原和某些体内产物。第第一一节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热激活物发热激活物 外致热原外致热原 来自体外的致热物质来自体外的致热物质 细菌及其毒素细菌及其毒素 G+菌菌 G-菌菌 分枝杆菌分枝杆菌 病毒和其它微生物病毒和其它微生物 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 体内产物体内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抗原
4、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类固醇(3)尿酸结晶尿酸结晶(一).外致热原 细菌及其毒素 革兰氏阳性菌-葡萄球菌 可溶性外毒素;A型链球菌 致热外毒素;白喉杆菌 白喉毒素 肺炎球菌、枯草杆菌 致热:菌体及其代谢产物 革兰氏阴性菌 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志贺氏菌等致热致热:菌体和胞壁中所含的肽聚糖,尤其是菌体和胞壁中所含的肽聚糖,尤其是胞壁中所含的的脂多糖()即内毒素(脂多糖()即内毒素(ETET)。)。ETET特点:特点:A.A.耐热高(干热耐热高(干热160 2h160 2h才能灭活)才能灭活)B.B.分子量大,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分子量大,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C.C.最常见的外致热原最常见的
5、外致热原 D.D.反复注射可致耐受反复注射可致耐受 是血液制品和输液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是血液制品和输液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 分枝杆菌分枝杆菌-结核杆菌 致热致热:全菌体及肽聚糖 病毒病毒流流感感病病毒毒、SARS病病毒毒、麻麻疹疹病病毒毒、柯萨奇病毒等柯萨奇病毒等致致热热:病病毒毒体体及及其其所所含含的的血血细细胞胞凝凝集素,反复注射可致耐受。集素,反复注射可致耐受。(3)真菌)真菌白色念珠菌鹅口疮、肺炎、脑膜炎白色念珠菌鹅口疮、肺炎、脑膜炎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深部感染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深部感染新型隐球菌慢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慢性脑膜炎酵母菌发热酵母菌发热致热:菌体及其所
6、含的荚膜多糖、致热:菌体及其所含的荚膜多糖、Pr.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 溶血素、细胞毒因子溶血素、细胞毒因子 表现:发热、头痛、乏力表现:发热、头痛、乏力 回归热螺旋体裂解产物回归热螺旋体裂解产物 表现:周期性高热、全身疼痛、肝脾肿大表现:周期性高热、全身疼痛、肝脾肿大 梅毒螺旋体可能是其所含外毒素致梅毒螺旋体可能是其所含外毒素致 表现:较低的发热表现:较低的发热 螺旋体螺旋体疟原虫感染人体,其潜隐子进疟原虫感染人体,其潜隐子进入红细胞并发育成裂殖子,红入红细胞并发育成裂殖子,红细胞破裂时大量的裂殖子和代细胞破裂时大量的裂殖子和代谢产物疟色素释放引起高热谢产物疟色素释放引起高热疟原虫疟原虫(二
7、)(二).体内产物体内产物1.抗原抗原-抗体复合物抗体复合物 -激活激活产产EP细胞细胞 2.类固醇类固醇 本胆烷醇酮(睾丸酮中间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睾丸酮中间代谢产物)-激活激活产产EP细胞细胞(WBC)-周期性发热周期性发热 3.尿酸结晶尿酸结晶 -激活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产EP细胞)细胞)二.内生致热原(EP)概念:概念:产产内内生生致致热热原原细细胞胞(产产EPEP细细胞胞)在在发发热热激激活活物物的的作作用用下下产产生生和和释释放放的的,能能引引起起体体温温升升高的物质。高的物质。内生致热原细胞(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EPEP细胞):细胞):单核单核-巨噬巨噬
8、/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肿瘤细胞肿瘤细胞 其它细胞(内皮、成纤维细胞其它细胞(内皮、成纤维细胞)第二节发热的分期和热型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高峰期、稽留期)体温下降期(退热期)一分期各期特点:1.体温上升期:发热的开始阶段,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开始上升。患者发冷或者恶寒,出现鸡皮疙瘩和寒战,皮肤苍白。2.高热持续期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不再继续上升,产热散热基本平衡。体温较高。患者停止寒战,开始出现散热反应:皮肤颜色发红,自感酷热,皮肤干燥。3.体温下降期:体温调定点返回正常水平,散热大于产热,体温开始下降。皮肤血管进一步舒张,大量出汗。发热的时相和特点体温上升期稽留期退热期调定
9、点变化曲线体温曲线调定点上移,中心体温低于调定点水平中心体温与上升的调定点水平相适应中心体温高于调定点水平热代谢特点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产热散热。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保持平衡散热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产热临床特点恶寒、寒战“鸡皮疙瘩”皮肤发红,酷热皮肤干燥大汗皮肤潮湿二热型稽留热稽留热:多为高热,体温持续在多为高热,体温持续在3940 上下上下达数日或数周,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主要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的发热极期等。,主要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的发热极期等。驰张热驰张热驰张热:亦为高热,但波动范围较大,驰张热:亦为高热,但波动范围较大,24小时内体小时内体温
10、相差达温相差达2 以上,体温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以上,体温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严重结核病或化脓性疾患等。于败血症、风湿热、严重结核病或化脓性疾患等。间歇热:体温骤然升至间歇热:体温骤然升至39 以上,经若干小时以上,经若干小时后降至正常,间歇数小时或数日后又突然上升,后降至正常,间歇数小时或数日后又突然上升,如此反复多次,见于疟疾等。如此反复多次,见于疟疾等。间歇热间歇热波状热波状热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 或更高,数日后或更高,数日后逐渐下降至低热或正常水平,如此反复多次,逐渐下降至低热或正常水平,如此反复多次,体温曲线呈波浪型,见于布氏杆菌感染
11、等。体温曲线呈波浪型,见于布氏杆菌感染等。回归热回归热回归热:体温骤升达回归热:体温骤升达39 以上,数日后又骤然以上,数日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发热期预无热期有规则地交下降至正常水平,发热期预无热期有规则地交替出现,见于回归热,何杰金氏病等。替出现,见于回归热,何杰金氏病等。不规则归热不规则归热不规则归热:发热无规律,见于结核病、支气管不规则归热:发热无规律,见于结核病、支气管肺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或癌肿等引起的发热。肺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或癌肿等引起的发热。第三节、机能代谢变化和功能变化物质代谢 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提高13%;分解代谢增强:糖血糖脂肪酮血症、酮尿症蛋白质尿素氮:负氮平衡
12、脱水、代酸/呼碱CNS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头昏、头痛小儿:高热抽搐【热惊厥,CNS 尚未发育成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活动加强:心率增加18次/min/呼吸功能加强:消化功能减弱:消化液 、消化酶活性尿量 、比重第四节发热的防治和护理原则(一)积极治疗原发病(二)一般性发热的处理主要针对物质代谢的加强和大汗脱水等情况,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维生素和水(三)必须急于解热的病情1.高热特别是小儿的高热2.心脏病患者容易引发心力衰竭3.妊娠期妇女早期有致畸的可能;中晚期因为心脏负担加重,容易诱发心力衰竭.(四)解热措施1.药物解热水杨酸盐类,类固醇类,包括一些中草药2.物理降温用冰袋冷敷额头,用酒精擦浴,加强空气流通。(五)对发热患者的护理1.密切观察体温等病情的变化2.注意水盐代谢,及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3.叮嘱患者卧床休息,稳定情绪,减少活动4.心脏病人,需要心血管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