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货币银行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货币银行学总结.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货币银行学总结 一、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的含义、货币概念、货币职能、货币结构和总量衡量、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国内货币制度演变、国际货币制度演变 1、货币概念 货币用来支付商品和劳务或免除债务的手段货币的功能概念; 货币的存在是由于拥有和接受货币的人对货币的信任货币的心理因素; 货币的流通在现代社会有国家强制力做后盾货币的社会和国家因素; 货币定义: 货币是指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货币、财富和收入之间的区别 财富存量概念:包括金融资产、实物资产 财富不仅包括货币,还包括债券、股票、房产、家具、轿车等资产,比货币的概念宽泛得多; 收入流量概念:一段时间的
2、货币和非货币所得 2、货币形式的发展: 实物货币(商品货币)-代用货币(代替贵金属流通、可兑换)信用货币(法币、银行存款 、电子货币) 法币与有价值的商品货币的根本差别在于:后者的使用不要求信任或授信,而前者的使用包含了对政府的信任或至少是对政府的服从。 3、货币的职能 货币有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等职能。其中,交易媒介和价值贮藏是最主要的两大职能。此外,货币流通如果越出国界,一国的主权货币还将承担世界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交易媒介(流通手段):货币媒介商品交易 价值贮藏 :货币一旦退出流通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就执行价值贮藏手段的职能。 思考:任何资产诸如货
3、币、股票、债券、土地房屋,都是价值储藏手段。而且很多作为储藏手段较货币为优,为什么人们还要持有货币? 答案与货币的流动性有关。货币在所有资产中流动性最高。为了避免缺乏流动性可能带来的损失,人们持有一定量的货币。 货币作为储藏手段的优劣:依赖于物价水平的高低。 案例:恶性通胀时,货币成为在人们手中迅速传递的“烫手的山芋”。 如何理解现代信用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 贮藏手段职能的重要性日益增强,该职能的有效发挥系于币值的稳定。后金本位时代通胀和汇率波动成为常态,严重影响了该职能的发挥。这再次涉及到当前货币制度的缺陷问题。 货币的两大基本功能:交易媒介+价值贮藏。 货币形态演进在增强其交易媒介职能的同
4、时,似乎在弱化价值贮藏职能,但经济发展则对货币的价值贮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货币的结构:即货币的层次(外延角度的货币定义)货币层次划分标准:流动性 4、什么是货币的流动性? 货币的流动性: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即对商品和劳务购买支付的直接程度。 按照不同货币性资产的流动性大小,对货币进行层次划分(M1,M2,M3) 各层次货币量之比形成货币结构。货币结构反映货币的流动性差异,亦称货币的流动性结构。 5、货币层次划分 由于各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法规差异,广义的货币指标各国不尽相同。 一般划分 M1=现金+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狭义货币) M2=M1+准货币(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广义
5、货币) M3=M2+ 其他金融机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4 =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 IMF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IMF在2000年公布MFS(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之前,出版了一些货币与金融统计编制指南,其中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M3四个层次。 M0:流通中现金 M1:货币,M0+可转让本币存款和在国内可直接支付的外币存款; M2:狭义货币和准货币,M1+单位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外汇存款+CDS M3:广义货币,M2+外汇定期存款+商业票据+互助金存款+旅行支票 从总体上看,西方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从货币作为交换媒介或价值贮藏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定义的
6、。但从目前情况来看, 多数西方学者还是倾向于把M1作为货币的基本定义。 在实践操作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同时采用M1,M 2、M3等多种指标、多个层次来测算货币供应量。 6、中国的M系列 中国从1984年开始探讨货币层次的划分,在1994年12月28日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中,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将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 1、M2以及M3等几个层次,各层次所涵盖的内容如下 M0=流通中现金M1=M0+银行活期存款(狭义货币)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广义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从2023年7月起,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广义货币M2
7、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货币的度量是一个越来越大的难题 ,困绕政府、困绕经济学家、困绕金融界 原因:金融创新不断推出新的具有货币性的金融工具,货币与非货币的边界非常模糊。货币当局对货币的控制能力大大削弱。货币当局的可能选择是从控制货币走向控制流动性资产。 (二)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概念: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货币制度最早是伴随着国家统一铸造铸币开始 的。 货币制度构成要素 1.货币材料的确定 规定货币材料是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也是一种货币制度区别于另一种货币制度的依据 币材的消失:20世纪70年代,各国的法令中都
8、抹掉了以任何商品充当币材的规定,币材作为货币制度的构成因素消失。 2、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的确定 货币单位的名称就是该国货币的名称,如果几个国家通用一个名称,则在前面加上国家名号,如美元,加元等。货币单位的值:即所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 3、本位币、辅币铸造及偿付能力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小额周转使用;不足值,贱金属铸造; 与本位币自由兑换;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在纸币制度下,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行。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自由铸造的意义:使铸币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金属价值保持一致;自有调节货币流通量; 辅币限制铸造(铸币税),
9、只具有有限法偿力。 4、货币发行保证制度 发行保证制度也称发行准备制度,通常以货币金属作为发行信用货币的保证。目前,各国仍然保留发行准备制度,如金准备制度、外汇储备、国家债券等,主要用于平衡国际收支。 5、货币制度的演变 银本位制(银两本位/银币本位):最早实行的货币制度之一 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它是与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货币制度。 银币或白银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银币或白银可以自由铸造、自由流通、自由输出入 金银复本位制(金银同时作为本位币) 平行本位:金银比价由市场自发形成,不规定法定比价(不稳定) 双本位:金银按法定比例流通(官定比价与市场比价同时存在,主要的复本位形式) 跛
10、行本位:金银按固定比例兑换,金可自由铸造,但银不能(不是典型的复本位制,而是过渡形式的货币制度) 复本位制的缺陷:劣币逐良币现象:格雷欣法则(Gresham Law)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良币排挤出流通。 启示:货币本性的排他性、独占性 金本位制 根据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金本位制主要有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后两种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 金币本位制 (Gold Specie Standard) 这是金本位制的最初形态,典型的金本位制。 金铸币本位制的特点是: 以法律规定货币的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
11、由熔化; 流通中其他货币和金币之间可以按法定比率自由兑换,也可以兑换与金币等量的黄金; 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或输入本国。 金块本位制(Gold Bullion Standard):生金本位 金块本位制的特点是: 金币仍作为本位货币,但市场不再流通和使用金币,而是流通纸币; 国家储存金块,作为储备;不许自由铸造金币,但仍以法律规定纸币的含金量; 限制黄金兑换范围,纸币不能自由兑换金币,可以有限度地兑换金块。 金汇兑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 ):虚金本位 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 市场上不再流通金币,只流通银行券;货币规定含金量 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实行金币或金块本位
12、制国家的货币,这些外汇在国外才能兑换成黄金; 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使其货币与另一实行金币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汇率,通过无限制地买卖外汇来维持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 附庸性质的货币制度; 从金币本位制到金块本位制,再到金汇兑本位制,可以看出: 第一,货币和黄金的联系越来越薄弱。第二,货币制度演变中体现的节约原则。 6、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1973年末,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各国实行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 特点:纸币是国家强制发行和流通的不能兑现的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其流通依赖人们对该货币的信心和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当某种货币可能发生大幅度贬值时,人们拒绝接受该货币。 信用货币投放过多会
13、引发通货膨胀,是这一货币制度特有的经济现象; 现代信用货币包括纸币、辅币(二者统称通货、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可用作支付手段的信用工具如支票、信用卡、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的迅速发展将对传统的货币管理和流通形成挑战。 (三)我国货币制度基本内容 货币名称:人民币,无限法偿,没有含金量,不能自由兑换黄金 货币单位:本位币单位:元;辅币单位角分 货币发行:发行权集中,中国人民银行唯一发 行机关,集中管理货币发行基金。 货币发行保证:信用保证、政府债券、商业票据等;黄金、外汇保证 1、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3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
14、国际货币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 IMF)。规定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双挂钩”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缺陷: 特里芬两难”(Triffen Dilemma)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安排下,美元存在两难:为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各国需有充足的美元,但这会导致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又会影响各国对美元的信心。 美元的这种两难境地是1960年由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在其著作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首先提出,故又被称为“特里芬两难”。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标志性
15、事件:美元与黄金脱钩(1971年)基础动摇 其他主要货币对美元自由浮动(1973年)彻底瓦解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牙买加体系) 1976年牙买加协议: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体系。 牙买加体系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黄金非货币化、扩大特别提款权SDRs(纸黄金)的作用、汇率制度多样化 发行SDRs旨在补充黄金美元本位,从黄金美元本位转向黄金美元/SDRs本位 2、区域货币一体化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典范:欧元 1999年1月1日欧元启动;2023年7月1日开始,欧元成为欧元区惟一的法定货币; 欧元启动对国际储备体系的影响 欧元出现前的国际储备体系:美元主导下的美元、日元、
16、德国马克、SDRs并存; 欧元出现后,挑战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主导地位 短期挤出美元在国际储备体中的一部分份额;在中长期动摇美元的主导地位; 形成国际储备体系“非对称的三极”(美、欧两级强;日元一级弱) Evolution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国内货币与国际货币的差异:国际货币价值具有协议性、国际性;自愿接受;国内货币价值由发行国以法律形式确定;强制接受; 国家货币制度和国际货币制度的演进历程及动因机制 国家货币制度演进历程: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演进历程:国际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演进动因:币材(尤其是黄金)的增长
17、无法满足经济和贸易快速增长的需要。 这种演进本身逐步削弱了货币的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职能,也削弱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并可能是导致金融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国际金本位制的缺点从根本上讲是它过于“刚性”,这表现在: 国际间的清算和支付完全依赖于黄金的输出入 黄金存量的绝对不足和相对分布不均,使国际金本位制的物质基础不断削弱。 对后金本位时代货币体系的思考 金融体系应该建立在“大陆”上还是“海洋”上? 货币体系本身带来了风险,然后我们来管理风险,众多衍生品在管理风险的同时又在大量制造风险。 价格、利率、汇率的剧烈波动本身可能更多地与货币体系的缺陷有关。 第二章 信用与利息率 (一)
18、1、信用的定义 信用指借贷行为,它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让渡,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信用的三因素:债权债务关系、时间的间隔、信用工具。 2、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信用最早产生于商品交换之中,并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实物借贷货币借贷 信用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 3、信用的形式 1.商业信用(commercial credit)含义: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 具体方式很多,如赊销商品、委托代销、分期付款、预付定金、按工程进度预付工程款等。 商业信用内涵了两种同时发展的经济关系
19、:买卖关系和借贷关系。 2.银行信用含义: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即银行向企业或个人提供贷款所形成的借贷关系 特点:银行信用具有广泛的接受性银行信用具有创造信用的能力 3.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之间的联系 商业信用始终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只有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了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的产生又反过来促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各具特点,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不存在相互替代的问题。 4、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的含义和形式:国家信用是一种古老的信用形式。 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信用是国家借助于举债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从国内筹款称
20、为内债,从国外筹款称为外债。 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国家债券:国库券和公债券 国家信用工具: 中央政府债券(国家债券):短期国家债券称为国库券(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 中长期国家债券称为国债(1-10年),公债(10年以上)。 政府机构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市政债券) 5、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的货币需求的信用。 与住房、耐用品的销售联系紧密 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 赊销方式(如信用卡):短期消费信用形式分期付款:中期消费信用形式 消费贷款方式:中长期消费信用方式 国际信用:国际结算的主要手段之一出口信贷:中长期贷款形式 由出口方银行对出口商提供(卖方信贷)
21、;由出口方银行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买方信贷) 银行信贷:进口企业或进口方银行直接向外国金融机构借入资金; 市场信贷:通过银行或银团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中长期债券或大额定期存单等方式帮助进口企业或银行筹资; 6、国际租赁:以实物租赁方式提供;可分为金融租赁或经营租赁 补偿贸易:国际间的商业信用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向成员国提供的贷款 7、信用工具 短期信用工具是指一年期以下的商业票据、银行票据、支票、信用证等。 8、商业票据 商业本票:又叫期票,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一定款项的债务凭证。现大多为专门为套取资金而签发的融资工具。 商业汇票:由债权人
22、发给债务人,命令他在一定时期内向指定的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款项的支付命令书。有商品交易基础。汇票必须经过承兑才有效。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票据经过背书可以转让流通。经过背书的票据可以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商业票据的持有人还可以用未到期的票据向银行办理贴现。 9、银行票据 银行本票:由银行签发,也由银行付款的票据,可以代替现金流通。用于同城结算或支取现金。银行汇票:是银行开出的汇款凭证。用于异地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 支票:是银行的活期存款人向银行签发的,要求从其存款帐户中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或指定人的书面凭证。支票种类:按照支付方式分现金支票、转帐支票 9、信用证 商业信用证
23、:银行受客户委托开出的证明客户有能力并保证支付的信用凭证。 旅行信用证:是银行发给客户,用于支取现金的凭证。如:旅行支票 10、长期信用工具 又称公共有价证券,是具有一定面额,代表财产所有权或债权,并能定期取得一定收入的凭证。主要包括股票、公司债券、长期国债等。 股票: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发给投资者的入股凭证。 股票可分为记名和不记名股票;优先股和普通股; 债券: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承诺在指定日期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的有价证券。债券按发行主体份: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 (二)利率 1、利(息)率 :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贷出资本额之间的比率。利率是借出或租借资金的价格,或是信贷的成本。
24、 2、利率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利率有不同不同的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有: 1.按计算利息期限单位不同,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按日计息,多用于金融业之间的拆借,习惯叫“拆息”(call money interest)或“日拆”。 年利率=12*月利率=365*日利率 2.按照是否经过通胀调整,分为实际利率(real interest rate)和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 名义利率即银行挂牌利率,是用货币数量表示的利率。 实际利率指名义利率扣除通胀之后的利率。实际利率反映真实筹资成本。 费雪假说 名义(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关系的方程式: 式中: 名义
25、(实际)利率; 真实利率; 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对实际利率的计算通常会出现三种情况: 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 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 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3.根据在借贷期限内是否调整利率,分为固定利率(fixed intertest rate)和浮动利率(floating rate)。 固定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不作调整的利率。传统采用的方式。 浮动利率是一种在借贷期内可定期(根据市场利率)调整的利率。 一般多用在3年以上的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借贷。 我国人民币借贷一向实行固定利率,近年来长期国债和金融债券、长期贷款有相当部分采用浮
26、动利率。 4.根据形成方式不同,利率可分为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行业利率。 市场利率指在市场机制下可以自由变动的利率。 官定利率是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也称法定利率。 行业利率是指由非政府的民间金融组织,如银行公会等,为了维护公平竞争所确定的利率,属于行业自律性质的利率。 我国目前以官定率为主,绝大多利率仍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5.按照计算方法不同,利率分为单利和复利两种。 单利是指只按本金计算利息; I=P*i*N I:利息; i:利率; N:借贷期限 复利是指计算利息时按照一定期限,将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又称“利滚利”。 F=P*(1+i) N
27、F: 本利和;P:本金; i:利率; N:借贷期限; 复利的终值(Future value)和现值(Present discounted value) 终值即本利和; 现值:在未来某一时点一定金额的货币(看作那时的本利和),按现行利率计算要取得这样金额的本利和所必须具有的本金:P=F/(1+i)N 6.按照所处的地位不同,可分为基准利率和其它市场利率 基准利率是带动和影响其它利率的中心利率,对市场利率起基础性作用 基准利率基准利率一般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如LIBOR,SHIBOR,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和再贷款利率。 7、利率的决定理论 1.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真实利率理论) 利率由技术水平
28、、劳动的供给、以及资本和自然资源等真实因素决定,不受货币因素的影响。均衡利率是投资和储蓄相等时的利率。 2、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利率不是决定于储蓄和投资的相互作用,货币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了均衡利率水平。 货币供给是外生的, 由中央银行控制,货币需求是一个内生变量,决定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共同决定了均衡的利率水平。 流动性偏好理论:由于人们偏好流动性,所以持有没有收益的货币。偏好流动性的原因,人们需要持有货币在身边,随时满足交易性、预防性和投机性需求。 交易性和预防性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正相关;投机性需求与利率水平负相关。 流动性陷阱 当利率水平很低时,投机性需求无
29、穷大(货币需求曲线水平),无论央行供应多少货币,都被吸收,犹如无底洞。利率不能继续下降,被锁定。 当出现流动性陷阱时,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流动性陷阱 3、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模型 观点:利率是取得借款权或可贷资金使用权而支付的价格。 按照可贷资金理论,借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借贷资金供给则来自同一期间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在金融市场上,利率由对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决定。 4、新古典学派的IS-LM模型 利率与收入相互决定关系 利率决定收入:利率投资收入 收入决定利率:收入货币需求利率 IS-LM模型 IS
30、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任何偏离均衡点的情况都会导致经济自动的自发调整(产生向均衡点的压力),促使利率和收入在相互决定的过程中达到均衡。 利率决定的IS-LM模型 评价: IS-LM模型既克服了古典学派的只考虑商品市场均衡的缺陷,又克服了凯恩斯学派只考虑货币市场均衡的缺陷,同时还克服了新古典学派在兼顾两个市场时忽视两个市场各自的均衡的缺陷,它是解释名义利率决定的最成功的理论。 8、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增加对利率水平的影响有三种方式:流动性效应、收入效应、通货膨胀预期效应。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使经济中的流动性变大,引起利率下降(流动性效应); 随着经济开始对刺激经济的措施产生反
31、应,产出和收入上升,资金需求增大最终拉动利率上升(收入效应); 在宣布货币政策供应量增加时会提高预期通货膨胀,利率将由于费雪效应(通货膨胀预期效应)而上升。 货币政策对短期利率的影响作用大于对长期利率的影响,而后者主要受预期通货膨胀的影响。 9、利率的结构 利率的风险结构 相同期限金融资产(如债券)因为风险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利率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 利率包含机会成本补偿水平和风险溢价水平。之所以叫风险“溢价”,是由于风险的存在而必须超出机会成本补偿更多的金额;利率=机会成本补偿水平+风险溢价水平利率的期限结构 具有相同违约风险、流动性的债券,其利率由于离到期日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可能不同。不同期限金融
32、资产(如债券)的利率之间的关系称为利率的期限结构。 收益率曲线是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图形描述。债券收益率曲线是描述在某一时点上(或某一天)一组可交易债券的收益率与其剩余到期期限之间数量关系的一条趋势曲线。 10.债券收益率曲线可归纳为四种基本的形状: (1)向上倾斜状,表明在某一时点上债券的投资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 (2)水平状,表明收益率的高低与投资期限的长短无关; (3)向下倾斜状,表明在某一时点上债券的投资期限越长,收益率越低; (4)驼峰状,或者波动收益率曲线,表明债券收益率随投资期限不同而呈现波浪变动。 在一般情况下,债券收益率曲线通常是向上倾斜状的曲线,即长期利率应在相当程度上高于短
33、期利率。这是由投资者的流动性偏好引起的,作为流动性较差的补偿,期限长的债券收益率也就要高于期限短的收益率。 当资金紧俏导致供需不平衡时,也可能出现短高长低的向下倾斜状收益率曲线 。 (三)利率变动对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 对投资的影响 、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提高利率是一种紧缩银根的措施,而降低利率是一种放松银根的方法。 储蓄的利率弹性和投资的利率弹性 利率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于储蓄及投资的影响上。影响程度的大小,用储蓄的利率弹性(interest elasticity of saving)和投资的利率弹性(interest elasticity of investme
34、nt)表示。 1、利率对储蓄的作用 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替代效应;替代是指将来的消费与现在消费的替代; 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减少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 社会总体上的储蓄利率弹性究竟是大还是小,最终取决于上述方向相反的两种作用相互抵消的结果。 2、我国利率对储蓄的作用分析: 改革开放以前的“强制储蓄”,与利率水平的高低没有多大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储蓄的利率弹性不大; 3、利率对投资的作用 利率对投资所起的作用,通过厂商对资本边际收益与市场利率的比较而形成; 我国利率与投资关系 改革以前,我国计划管理体制下,投资的规模与利率无关; 改革后,计划色彩逐渐淡出
35、,但由于市场机制仍在完善形成之中,限制了我国投资利率弹性的作用。 4、利率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利率是宏观经济以及现实的金融世界中众多重要的变量之一。 利率的变化预示着许多重要的现象:投资消费水平、消费者对耐用品的支出、财富在借方和贷方的再分配、金融资产的价格。 第三章 金融市场与工具 一、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 1、交易的对象:货币资金主体:包括任何参与交易的个人、企业、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 交易的工具:金融工具交易的价格:利率金融工具的属性(P113) 流动性:流动性指一种资产不受损变现的容易程度 2、风险 风险分为两种:违约风险和市场风险 违约风险:由于金融工具发行人破产而不能收回本金或利息的
36、可能性。 市场风险:金融工具的价格或市场价值波动的风险。 收益率:持有金融资产所取得的收益与本金的比率 是一种资产的回报率,以每年一定的百分比表示。 3、金融工具的属性(P113) 流动性:流动性指一种资产不受损变现的容易程度 风险分为两种:违约风险和市场风险 违约风险:由于金融工具发行人破产而不能收回本金或利息的可能性。 市场风险:金融工具的价格或市场价值波动的风险。 收益率:持有金融资产所取得的收益与本金的比率 是一种资产的回报率,以每年一定的百分比表示。 金融工具的期限、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之间的关系 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低、收益低。 (二)信用功能 为消费和投资活动提供信用 风险功
37、能:为企业、消费者和政府提供风险管理的手段;并提供风险补偿机制(如保险市场,存款保险制度等) 1、金融市场的结构 1.债务市场和股权市场(根据企业在金融市场上取得资金的方法不同) 债务工具是由借款方开出的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支付一定数量货币的一种契约式协议。 股票是一种持有者拥有的分享股票发行人净收益权利的债权。 2.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根据市场上交易的证券的期限长短) 货币市场是期限在一年内的短期债务工具大量交易的市场。 资本市场是进行政府或私人发行的长期证券交易的市场。 3.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出售新发行的证券,证券发行市场 二级市场出售过去发行的证券,已发行证券的交易市场 4.交易
38、所市场和场外市场(二级市场的两种组织形态) 场内交易:交易所提供具体的场地以供经纪人同作为交易所会员的交易商进行面对面的交易。 场外交易:各地的经纪人和交易商同其他经纪人和交易商通过电话、传真以进行证券交易的通讯设施安排。 (三)货币市场 1、货币市场概述 参与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在1年以内;典型的以机构为主的融资市场;一般没有确定的交易场所,交易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 2、货币市场特点与功能 特点:交易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相对较低。后两个特点都来源于交易的期限短。 货币市场在经济中发挥的功能与作用:一是调剂资金余缺,满足短期融资需要。这是货币市场最基本的功能。二是为各种信用形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9、。三是为政策调控提供条件和场所。 3、货币市场上的金融工具,主要是短期有价证券。 工具特点:期限短,安全性较高,流动性较高(准货币、货币的代用品) 企业筹资工具: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汇票、企业短期债券等。 金融机构筹资工具:主要有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短期融资券等,还有同业拆借、回购协议 政府筹资工具:主要有国库券、地方政府短期债券等。 4、货币市场子市场 一、同业拆借市场: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短期相互借用资金所形成的短期借贷市场。其形成与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相关。 同业拆借市场对资金供求状况十分敏感,利率变动 频繁,直接反映了准备金的供求状况,间接反映了银行 信贷、市场银根和整个经济的状况,因
40、而它被中央银 行视为反映货币市场情形的“晴雨表”。 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inter-bank market): 1996年1月联网试运行,交易方式主要有信用拆借和回购两种方式,其中主要是回购。 该市场也是人民银行公开操作的场所; 二、票据市场:票据交易的场所 货币市场中使用的票据有商业承兑票据和银行承兑票据两大类; 商业票据: 典型的商业票据产生于商品交易中的延期支付,有商品交易背景;但还有大量无交易背景而单纯以融资为目的出发的票据,通常叫融通票据(fianacial paper).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商业票据市场上,目前大量流通的是融通票据。 银行承兑票据: 在商业票据的基础上,由银行介
41、入,允诺票据到期履行支付义务,是银行承兑票据(bank acceptance). 票据承兑市场、票据贴现市场 票据承兑市场:一般由商业银行办理票据承兑,也有由专门的票据承兑机构办理的。 票据贴现市场:票据贴现机构主要由商业银行和专营票据贴现业务的金融机构。 贴现的三种方式: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贴现市场也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场所。 我国的票据市场 1982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试办同城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1986年专业银行正式开办票据承兑、贴现和再贴现。 我国现在的商业票据,绝大部分是银行承兑票据。票据贴现市场规模小,办理贴现业务的金融机构只有商业银行;贴现市场不发达的原因主要是用于贴
42、现的票据太少,同时没有汇票交易市场。 三、短期债券市场 (一)国库券市场 由政府发行的期限品种有 3、 6、9和12个月的短期国债。发行频率较高,许多国家定期发行。 由于其期限短、流动性强且有政府信用支撑,被视为零风险债券或“金边债券” 。 国库券市场的流动性在货币市场是最高的,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参与这个市场的交易。一些非金融公司和企业也参与。 中央银行参与市场交易,以实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我国的国库券市场 我国典型意义的国库券,数量很少;由于发行没有采用连续方式,国库券市场没有形成有规模的交易市场。 (二)企业短期融资券市场 市场主体 主体:主要公司 发行成本,数量,方式,承销机构,评级
43、等 投资者:大商业银行,非金融公司,保险公司,养老基金,互助基金,投资公司,地方政府 四、回购市场 回购(counter purchase)市场是指对回购协议(repurchase agreement)进行交易的短期融资市场。 回购协议是证券在出售时卖方向买方承诺在未来某个时间将证券买回的协议,实质是一种质押贷款; 回购交易的期限一般较短,一般是1天(也称“隔夜”)、以及 7、14天等,最长不超过1年; 充当质押的一般是信用等级较高的证券,如国债、银行承兑汇票、金融债券、央行票据等。具有风险低、流动性高的特点; 回购市场的运行: 参与者:央行,商行,券商,非金融机构,政府 交易层次:券商与投资
44、者;银行同业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我国的回购市场,相比其他的货币市场比较活跃。回购交易的质押品均是政府债券。 五、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CDs)市场 CDs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改善负债结构的融资工具; 与普通定期存单相比,CDs的特点包括:不记名,可转让流通;金额固定,起点较高;必须到期才能提取本息;期限短,一般在一年以内; 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管理办法。我国的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交易很清淡;特别是1999年银行借差转为存差后,CDs的发行受到影响; (四)货币市场的地位 货币市场为信用发展创造条件 票据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为商业信用的规范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同业拆借市场和回购市场是银行调剂资金余缺的重要场所,为银行信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国家在货币市场发行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