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影像诊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咽癌影像诊断.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鼻咽癌CT:1)咽隐窝变浅、消失:鼻咽癌最好发于咽隐窝(最常见于顶部、其次侧壁),早期在黏膜生长,可引起咽隐窝变浅、闭塞,失去正常的对称外观。2)鼻咽侧壁增厚:肿瘤向黏膜下浸润生长致黏膜增厚,包括咽鼓管圆枕增厚、僵直、表面不光滑,咽鼓管咽口狭窄或闭塞。3)腔内软组织肿块:中、晚期可见明显软组织肿块,平扫多为等密度,以咽隐窝为中心突入鼻咽腔。肿物与颈部肌肉密度大致相仿,一般无钙化或囊变,多成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4)颅底骨质破坏:蔓延或转移。5)淋巴结转移。6)增强扫描:肿块可见不同程度强化,多为轻中度强化,密度不均,可有小低密度区。病例1aVliflT2.8mmm病例2影像表现MR:
2、形态较CT检查相仿 T1等信号,T2稍高信号DWI高信号,ADC低信号增强可较清晰显示黏膜下病 灶T:肿瘤原发部位Tx未能找到原发肿瘤To原发肿瘤部分未明显N:区域淋巴结No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W3cmM:远处转移Mo无远处转移Ml有远处转移N2 3cm(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近6cm,或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W6cm,或双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W6cmN3淋巴结转移6cmT1 肿瘤局限于鼻咽腔内,包括向深部 浸润T2肿瘤已侵及咽旁间隙,限于咽旁间隙T3 肿瘤已侵及咽旁间隙,有脑神经侵犯 (指前组脑神经);伴有颅底骨破坏T4肿瘤已侵及蝶窦,有后组脑神经受损咽旁间隙、翼突内、外肌、颍下窝、
3、颈动脉鞘区、咽后淋巴结。通过卵圆孔、破裂孔进入颅内最常见:淋巴结转移fmm mm侵退与转修W一叉神经浸润概述鼻咽癌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 pharynges 咽 ;naso 鼻A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南方地区为世界鼻咽癌高发区;最常发生于中年人,男性较多见,男、女比例约2. 5:1;发病因素:种族、遗传、EB病毒感染及环境致癌;辰把与德移鼻咽癌颅内侵犯最多见是海绵窦侵犯;可以破坏前乜可巳其他:中耳炎、乳突炎、副鼻窦炎鉴别诊断鉴别诊断纤维血管瘤增殖体脊索瘤漪巴疮多见于青壮年,瘤体也有轻度增强效应,较少可能侵犯邻近肌 肉、脂肪间隙及骨。放疗敏感。纤维血管瘤明显强
4、化,瘤体通常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成人可因慢性咽炎致鼻咽部淋巴增生、增厚,或青年 人增殖体退化不全使鼻咽顶后壁增厚。咽后壁肌间脂肪间隙完好,无骨损害等改变。参考年龄。脊索瘤的骨破坏,典型者以头颅中线为主,重点在蝶 骨体和枕骨斜坡。瘤组织不均匀持续、缓慢增强,内有钙化 斑块。治疗 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法,原因是多是鼻咽癌为低分化 癌,对放射线的敏感性高,并且原发灶和颈部淋巴引流区域 容易包括在照射野内。 鼻咽癌原发灶切除术,适用于分化较高的鼻咽癌,也可用于 放疗后复发而无远处转移者。 化疗用于有明显淋巴结转移者,放疗前诱导性、增敏性化疗, 作为放疗、手术后的辅助治疗。谢谢概述临床,症状与体征:早
5、期症状较隐匿1)鼻塞、回缩性血涕2)耳内闷塞感、听力减退、耳鸣3)颈淋巴结肿大(往往此为首发症状)4)侵犯颅内神经可引起头痛、眼肌麻痹等症状(常首先侵犯 第V及VI)概述纤维鼻咽镜和活组织检查:前者适用于咽反射或张口困难的患者,若发现可以病变,应及时进行活检,活组织检查是鼻 咽癌确诊的依据鼻咽镜检查肿瘤一紫红色,触之易出血 实验室检查一 EB病毒抗体增高解音顶后壁:自颅底 延伸到软硬腭交 界水平。两侧壁:咽隐窝、 咽鼓管咽口、咽 鼓管圆枕。下前壁:软腭上 面,后鼻孔后缘 和鼻中隔后份。蝶窦咽扁桃体,咽鼓管圆枕/咽结节(枕骨基底部)(则缝D咽鼓首咽II硬聘,咽隐窝一咽鼓管咽装一软腭腭垂 半月赞 扁桃体上寓 腭扁桃体 聘咽弓 腭舌弓 口咽 三角皇头长肌、颈长肌早期局部黏膜仅有些黏膜粗糙或稍隆起,或形成隆起黏 膜面的小结节。 继续发展可形成结节状、菜花状黏膜下浸润型和溃疡型 肿块。 黏膜下浸润型癌组织向表面隆起不明显而黏膜下已广泛 浸润或转移至顶部淋巴结,此类患者常以颈部淋巴结肿 大为最早症状。鼻咽癌结节型最常见组织学分型:鳞状细胞癌,又分为分化性和未分化性。分化性鳞又可 分为角化型和非角化型,非角化型是鼻咽癌最常见类型, 与EB病毒感染关系密切。腺癌,少见,主要来自鼻咽黏膜的柱状上皮,也可来自1=1鼻咽部小腺体。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