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让品德课堂充满魅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化让品德课堂充满魅力.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生活化让品德课堂充满魅力作者:郑杰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上)2017年第2期摘要:本文围绕如何做到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即如何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 活化”,力求使思想品德课成为一门“生活课程”。本文总结推出了 “激情、明理、导行”的 教学方式。关键词:教学方法;品德课堂;生活化;开放生活;体验活动中图分类号:G633.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 (2017)02-0030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 中美两位伟大的教育家分别从两种不同的视界(站在生活的角度看教育和站在教育的角度看生 活),但都围绕教育与生活的关
2、系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本质联系。领略杜威和陶行知,最突出、 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基础教育必须把握住教育与生活的互动关系,就必须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 密切联系起来。中办国办在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也指出:“中 小学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和职业学校德育课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增加实践教 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课时。”其实质就是提出了对思想品德课“生活化”的思考。如何使思想品德课“生活化”呢?近年来,笔者也就课堂教学“生活化”作了一些尝试。 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总结出了 “激情、明理、导行”这一成功的教学方法,它 的基本教学程序是:“触动情感、引趣激情知识
3、梳理、碰撞情感明理关注生成、内化情感扩展质疑探究、目标分层导行总结升华、体验成功”五步教学方法。在当危险发生的时候这堂课中,我们就能看到:五步教学法以回归儿童的生活为基本 取向,扎根于儿童的生活进行教学,使学生由过去被动性地听授学习转向主动性地感悟学习, 由封闭性的课堂学习转变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开放式学习。学生学得主动扎实; 教师教得轻松有效;课堂充满智慧活力;教学思路清晰明了。它所遵循的教学理念与品德与 社会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 性发展”和“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 多样的社会
4、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一理念是完全吻合的。当危险发生的时候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全的生活”中的一课,教师突出以学生 为中心,以学生的学来设计每一个环节。让学生远离危险、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增强安全 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合作学习,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及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了学生掌握 自救自护知识和运用安全知识的能力,并以演、练、说、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安全的 重要性,让枯燥的品德与社会课变成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 展。一、善用生活资源,关注学生的生活“学生是课程资源的主体”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 童的现实生活对其
5、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应关注学生的 生活,从中挖掘、提炼课程资源。我们知道,学生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看见过、听到过、经历过、感受过的生活方面的内 容和知识方面的内容,形成了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然而,学生对生活方面的这些内容 往往是熟视无睹或者习以为常的,加上其中知识方面的内容受分科学习等因素影响,学生在学 习品德时一般不会主动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联系。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结 合具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回顾,让学生学习把这些经验与知识基础和新的学习内容紧密 联系起来。本节课,上课伊始,笔者就创设了感人的情境:教师悲痛而又沉重的播放录像地震时的
6、情 景和地震中的奇迹,接着让学生谈观看后的感受。学生初步感受到有了安全意识和安全措施, 就能得以安全逃生保住珍贵的生命。这时,教师适机点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当危险发生时我 们应该怎么办?这样,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以真实的事例,真挚的情感拨动孩子的心弦。让学 生带着自己的感悟体验生活,不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在联系 中感受自我学习方式的乐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打破” 了课堂与生活的那层 “隔阂”,把生活“延伸”进了课堂。二、再现情景,唤醒生活经验道德存在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学生的真实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脱离了生活的道德教育只 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品德课教
7、学就需要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道德体验。 我们只有充分尊重儿童的现实生活状况、儿童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才能提出适时的发展区域, 才能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让学生拓宽生活视界,不断发现新的问题,理清自己的思路,探寻 更好的解决问题方法,产生新的思想。本课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目标进行有序、有度的交流,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 示冬冬家着火了这一危险情景与说明、要求,开展体验活动,通过“拨打119该说些什么”这 一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怎样拨打119火警电话,让孩子们通过交流确定可行的救助办法,通 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交流应该如何自救。这些体验性的活动,让学生获得了自救互救的方 法。接下来,
8、笔者在知识梳理的基础上再次内化了孩子们的情感,扩展了他们的生活视界。例 如:怎样使用灭火器、怎样拨打报警电话、病人急救电话、交通事故电话。这样,孩子们在观 察、思考、交流中主动快乐地参与课堂活动,自觉树立安全意识,并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认识到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知道小学生最易受到的伤害,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更好地达成目 标,实现道德的成长。正如鲁洁教授所说:“品德教学不但要重视对现实生活的回味与联系, 行走在现实生活中;而且要追求生活的道德价值,行走在意义的世界中。”三、贴近生活,使课堂生成更具魅力品德课程更强调对儿童生活的指导和提升,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 现,用自己的
9、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生 活是品德教学唯一的源头活水,是最真实的教科书。在教学中,教师唯有及时捕捉生活中的 “源头活水”,才能让品德教学焕发生活的气息,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在学生生活视界中, 活动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不但能使学生获得比较牢固的知识,还能使学 生自觉地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比较灵活地运用多种学习方法,从而体验学 习的快乐。在教学中,笔者适时安排了 “争当安全小博士”这一环节,通过选择题、判断题的安全知 识竞赛,从而在知识竞赛中让孩子们获得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学生分享教师送给他们的礼物一读安全歌谣,把引导
10、性学习推向了高潮,突出了教学的重点所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有 效训练,培养学生自律和他律的能力,实现了品德知识与品德实践能力的同步发展。只说而不去实践,教学就会成为一张空文,毫无意义可言。品德教学要善于链接课堂内的 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架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 使课堂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把课堂延伸到日常生活是真实品德课堂的意义所在,是提高教学 实效的有效途径。最后,笔者让孩子们通过设计宣传标语、向亲人、朋友讲解安全常识,并且 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出一份有关安全知识的手抄报这一系列的活动来争当安全宣传员。这样,把 课堂“开放”进了丰富的生活,增强了孩子们的社会
11、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鲁洁教授在再论“品德与生活(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一文中说:“作为一门品德 课,回归生活世界还包括另一方面的内涵,那就是我们的课程、教材、教学还要以生活世界为 其归宿。”鲁洁教授的话告诉我们:品德教学要使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得的一切能回到他 自己的生活中,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 认识、态度、价值观等。“激情、明理、导行”这一教学方法下的品德课堂,激活了孩子们已 有的生活或体现,让孩子们感到亲切、真实,触动了他们的情感。通过品德教育改善,促进孩 子们正在进行的生活,使他们的道德认识不断内化、升华,实现了儿童品德教育“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回归生活”的教学目标。总之,面对这样一门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紧密结合的思想品德课学科,我们必须根据学生 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和教材内容特点,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学生的视角关注社会生活,选 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进行一定的加工、改造,将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社会生活 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亲身感受和实践,使其“生活化”。只有让生活走进 思想品德课堂,才会有知与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 程,才会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