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摘 要】本文从寻求传统道德与现代德育的契合、理性选择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两个方面来论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试图寻求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培养学生的理性意识。【关键词】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20)05-0035-03作者简介:卢敏,上海电力学院副教授,从事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曾经播出一则新闻:经过对上海几大高校的调查,公共政治类课程的缺课率最高,高则百分之五六十,低的也有百分之二三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社会要求与社会事实脱节,书本内容相对时代发
2、展滞后。教材里只有枯燥的条条框框式的知识理论体系,缺乏鲜活的与学生关切紧密的东西。社会上发生的热点、难点、焦点事件在教材中没有分析,教师也由于种种原因避而不谈,久而久之,学生对课程认同度越来越低;二是功利主义思潮和实用主义心态加剧了学生对课程的消极抵触情绪。市场经济的利益精神在社会上泛化为对利益工具的追求,功利主义的流行使作为培养人生观和世界观之必修课的思政课在学生心目中变得无足轻重;三是纷繁芜杂的信息世界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形成了对教师的“修行”的挑战。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常常感到信息的更新和传播速度太快,一个事件自己还没有思考成熟学生就已经提出问题。同时,社会的不良思潮也会熏染作为社会成
3、员的教师群体,有些高校也暴出了思政课教师没“站稳阵地”的事件。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思政课都是高等教育所有科目中的“一块很难啃硬骨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除了进行一些教学手段、模式上的改革以提升吸引力外,更重要的是要确立与时俱进的价值导向。笔者认为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以加强实效性。一、寻求传统道德与现代德育的契合中华民族任何一员都身在传统之中,又似在传统之外。传统文化思想作为一种民族特质一直在我们身边。大学生对传统道德有较高的认同度,认为传统道德不会制约其个性发展。但传统道德及其教育方式在哪些内容多大程度上契合现代德育,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明了的事情。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是“
4、社会本位”的德性教育,它造就了一大批文臣武将志士仁人,贯穿整个中国历史,使中国封建社会及其文化传统传承千年。几次革新批判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同时也将传统道德的合理成分从形式上一起扔掉了,其思想内核却随着历史发展顽强地在个人方面留下最深烙印。几十年来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一直与政治教育合二为一,近几年很多学者都试图将其与“泛政治化”教育剥离,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新的皈依方向。传统道德与现代德育的契合至少有几个方面:1.目标分层与人格阶梯性。儒家的道德目标圣贤是终极的理想人格标准,君子是现实的最高人格标准,而士则为古代德育培养的一般标准。汉代贾谊说:“守道者谓之士,乐道者谓之君子。知道者为之明,行道者谓之
5、贤,且明且贤,此谓圣人。”士、君子、圣人的层次差别是应当且必要的。高校德育也要从目标要求上承认差别的存在,最底线的是保持健康人格,主要指心理健康,协调和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这是德育目标的底线,在这个底线上,心理健康教育、习惯教育、礼貌教育等都是教育的基本内容。第二层次是道德型,道德型要有一种“推己及人”的心态,会反思自己与他人、组织和社会的关系,对组织和社会规则有较高的认同度,态度积极上进。崇高型的人格具有付出精神,将关心他人、付出爱心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意义。人的差别是天然的存在,以一个目标和标准要求所有人就会产生一些“异化”和“淡化”现象,比如学雷锋活动。2.修身精神与学习理念。要
6、说儒释道三家有什么共同点的话,修身是最明显的一个特征,虽然它们各自的修行方式不同,目的和内容各异,但对修身的重视值得我们借鉴。就儒家而言,修身的目标是“仁智兼备,真善合一”,品德高尚与才质俊美结合,文质彬彬。修身的表现是“践履”,在西方“知识是美德”,在中国古代“践履是美德”,践履的最佳状态是“知行合一”“知行不二”。修身的源动力是反省与思考,所以有“日三省吾身”之说。反省一日言行,思考每天所得,得之于心才是真理。学习,或称之为“充电”,是知识工具学习,往往都是被动学习,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以取得各种资格证书和文凭为最终的证明。一部著名港台影片描述了这样的事情,男主角考了十多个资格证书,其中包括
7、一个缝纫工证书。“学海无涯”本来是一句勉励青年学子好好学习的格言,如果变成了无奈的感叹,就是学习的“异化”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我们的知识存量不断增加,知识流通不断加快,伴随着知识的传播,我们的职业生涯和事业基础也在不断向外扩张,物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而我们的精神家园却不知应该安在何处。中庸把学习或教育定义为“修道”(“修道之为教”),“道,则人伦日用之间所当行者是也。”(朱熹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学习生活上必须的规则,是不断的修身,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包括知识和德行。“文明修身”是很多大学都举办的大型德育活动,好景不长又流于形式直至消失,原因是其内容都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大学生的“文明修身”活动
8、应该重在整体素质的提高,不拘泥细小事务,倡导行为修身与思想修习。学习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大学生有工具性知识危机的意识,同时也有修身的危机意识,高等院校的德育最应该关注做人(价值选择能力、适应能力)培养。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学生对选择和适应能力培养的期望还是很高,如果能将学习理念与修身精神结合起来,或者将学习扩展为修身来倡导,融合传统文化中反思自身的意识,效果会好一些。3.家庭观念与责任意识。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古代士人的成长和发展路线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被认为是个人事业的后盾,在一些世家大族中为了家庭和家族利益必要时个人要做出“牺牲”,我们在一些文学作品中都看到了这一点。全球化的进程使西方各种思潮和生活方式泥沙俱下,蜂拥而入,再加上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我们在短时间内无法彻底解决,在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心态和不正常的生活方式,且被视为是进步和开放的见证,殊不知西方国家的学者早就开始疾呼变革与引导。我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后发展国家的优势在于可以借鉴经验,尽量避免走弯路。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稳定社会才稳定。家庭稳定的关键因素是家庭成员都有责任意识。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