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摘 要在科技和知识迅猛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人们在关心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关心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不仅要使孩子们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生存能力,更得具备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人格。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情感素质是个人获得成功的核心因素,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是情商而非智商。可见,情感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作用。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是从人类灵魂中迸发的思想火花。当人们对音乐产生强烈的共鸣时,就可以潜移默化的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就可以从心灵深处得到美的启迪,例如,每当雄壮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时,每位中国人都会为之振奋,因为是战斗的号角.是代表中华民族
2、精神的乐曲,表达着亿万人民的心声,鼓舞着人民的斗志。 关键词 音乐 教学 德育教育引言:音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在塑造儿童美好的心灵,陶冶儿童新高尚的情操方面产生着巨大的渗透力与内化力。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最主要的因材施教。其次是利用有效的手段去实施。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可利用教材的思想性与艺术性,针对少年儿童所表现的一些不良倾向,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一、充满情趣的音乐教学过程音乐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得力工具。音乐教育是渗透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其德育功能是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因为音乐是一种宣泄感性的艺术,同时,具有独特的功能-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态美和演
3、唱的情感美,都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他可以深刻的作用于人的意志,有效的发挥德育的作用。要想通过音乐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仅靠有限的音乐课来实施是不够的,而是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将德育全面渗透进去,让学生在音乐艺术的熏陶感染下,更多更好的得到美誉的教养,使他们通过音乐感受到祖国的可爱,人民的伟大。要想通过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采取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深刻的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这种音乐美感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侵入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审美体验的积淀产生巨大的行为力
4、量。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革命理想、陶冶道德情操、确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二、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渗透,笔者认为情感教育,就是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性格为目的。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情感素质。音乐这门课程包括声乐、器乐、和舞蹈三大类。例如,在器乐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好曲目,注重讲解音乐背景,给学生创造快乐的氛围,如学习著名乐曲保卫黄河时,首先应介绍作曲家冼星海在巴黎学成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造大量的抗日战斗歌曲,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等情
5、况,以此加深学生对乐曲的体会,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也利于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音乐教学在德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优势,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极大的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内容量,丰富了音乐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同时利用多媒体音乐形象的直观性,充分调动音乐的德育因素,、会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更具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例如、音乐教材中具有明显思想教育目的的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唱祖国黄河大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等可以通过多媒体直观、形象、生动、重复再现的画面准确表达教学内容,使学生受
6、到熏陶和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如在教唱歌曲黄河大合唱时,教师通过幻灯图片着重介绍音乐家的生平,让学生了解作者从国外学业学成后毅然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谱写了大量的抗战音乐作品,用歌声为民族呐喊,为抗战怒吼,从而使学生从图文色彩、音乐旋律等视觉和听觉方面,身临其境的强烈感受到磅礴的气势和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习了音乐家的作品,更重要学习了先烈们热爱祖国,敢于为祖国献身的革命精神。使学生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三、创新教学方法当然音乐教育与德育并不是从属或包容的关系。通过音乐达到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但不是唯一的任务。因此教师不能把音
7、乐课变成是思想政治课。特别应该注意的是,音乐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他自己独特的手段和方式,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实现思想与情感上的潜移默化。违背音乐艺术规律,忽视音乐教育特点的做法,势必将音乐教育变成单纯的思想说教,使音乐教育的本体品格失落,最终难以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无处不在,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并能恰如其分的进行渗透。怎样采取有效的手段去实施以上教育目标呢?首先,教师要使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的重、难点部分,让学生通过画面(投影或录像)和声音(录音或录像),去感受音乐用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从而形成初步的感性初识,形成一朦胧的意象,使学生
8、的心灵产生一种求知的欲望和力求表现的冲动。在此情境之下,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欣赏歌(乐)曲进一步理解音乐形象。接着,教师用饱含情感的语言和极富感性意义的体态表演去感染和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以此丰富音乐形象、深化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然后,引导学生以演唱、舞蹈、律动、讲述等形式来创作与表现自己所感悟和理解、表现与创作就是接受知识和自我陶冶的过程。最后,教师将学生心中已趋完整的音乐形象进行完善,并从中提练出音乐形象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画龙点睛的思想教育。值得注意的是,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注意一个“巧”字,切不可牵强附会或喧宾夺主。所谓“巧”即巧妙取材,巧妙结合学生与教材实际,让德育在似无中进行,使其渗透到音乐教学的每一环节之中,而不是孤立地进行德育教育。作者简介;郭占勇(1968-),男,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人,大专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从事职业成人教育教学研究,音乐专业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