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添加剂项目环境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润滑油添加剂项目环境分析.docx(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润滑油添加剂项目环境分析一、发展成就(一)优势产业全国领先江苏省是我国化工大省,现已形成从炼油、乙烯生产到基础化学 原料、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制造等多门类产业体系,化工产业规模 位居全国前列,在地方工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江苏省经济社会 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从企业数量看,全省现有化工企业占全国规上化工企业的7. 0%o 从产能规模看,我省的多个子行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其中,炼油能 力在全国各省市中居第四位,占比为4. 9%,原油加工量占全国的比重 为6. 5%;乙烯产能占全国的比重为8. 8%,居第四位;醋酸规模国内 第一,占有全国总产能约38%,其他部分有机原料如双酚A、丙烯晴、 环氧
2、丙烷等在国内也占有较大份额;聚苯乙烯产业具有显著的规模和 聚集优势,GPPS/HIPS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48%,居全国第一位;工程 塑料中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苯醴(PPE)、聚甲基丙烯 酸甲酯(PMMA)等产能全国第一;我省氟化工生产企业总产值约占全 国氟化工总产值的16%;精细化工产业中传统精细化工产能全国领先, 特别在农药及中间体、涂料、合成材料助剂、多功能中间体、染颜料 及中间体、油脂化工等方面优势突出,新领域精细化工中电子化学品新医药和生物化工等产业倾斜,支持产业兼并重组、产业链整合、退 城进园、存量产业优化等转型升级项目的建设发展。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各地和园区经过多轮整治
3、,在优化布局、控制 规模、调整结构、引入高端项目、规范管理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 但近年来,江苏省化工项目建设有所放缓,部分地区和园区甚至停滞, 一些有投资意愿的国内外化工企业及有意向引进的高端项目分流至周 边省份或取消投资计划。要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确保高端项目审批 依法依规高效建设,促进江苏省化工行业健康发展。三、发展目标(一)产业布局目标着力引导化工产业向重点园区集聚,化工企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构建绿色低碳、安全智能的高端产业,成为举足轻重的化工产业发达 省份。到十四五末,力争全省化工园区、集中区产值贡献率提升至70% 以上,化工企业入园率由目前的42. 7%提升至50%以上。(二)产
4、业结构目标到十四五末,按产品产值计,高端产品比重(化工新材料、新领 域精细化工)由目前的15%左右提高到23%。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 学品等高端化工产品占比显著提升,下游精细化、功能化、特色化发 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传统产品占比逐步下降。与装备制造、汽车、家用电器、电子信息等其他优势产业形成有效对接,打造从基础资源到 面向终端消费的完整产业链条,提升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 努力形成结构完善、产品丰富、延伸度高、循环经济特色突出、竞争 力强的产业结构。四、江苏省化工产业发展背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 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十四五时期
5、是我国 由化工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关键五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相关产 业优化升级、消费水平加速提升等趋势的深化,下游产业对化工产业 的发展质量要求逐步提升,传统产业的提质升级和新兴产业的规模扩 张为化工行业带来了新发展机遇。化工产业是江苏省支柱产业之一,是我省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已 形成从炼油、乙烯生产到基础化学原料、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制造 等多门类产业体系,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在地方工业体系中占有 重要地位,为我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省是制造业 强省,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光伏、汽 车、海工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规模居全国领先地位,为化工产业高 质量发展
6、提供了有力的产业环境保障。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 代化。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 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了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的发展导向,构建 循环发展、绿色低碳、本质安全的现代产业链。2020年12月,将碳达 峰和碳排放工作列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并提出向调整能源结 构、加快碳市场建设、国土绿化等方面推进。为推动我省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持续改善 人民生活,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本规划中化 工产业指以石油、煤炭和化学矿等为原料进行一次或多次化学加工的 产业,主要包括精炼原油产品、基础化
7、学原料、肥料、农药、涂料油 墨颜料及类似制品、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不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 采业。五、安全生产规划(一)防范园区安全风险1、实施封闭化管理按照分类控制、分级管理、分步实施的要求,优化园区内布局, 对全省各化工园区和集中区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品、危险废物 等物料和人员进出的区域,实现园区整体封闭管理。2、建设信息化平台推动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在化工园区和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 风险功能区建立安全、环保、应急救援一体化管理平台,全面提升安 全生产监管、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控制和降低整体安全风险。3、配套完善消防设施遵循国家及地方消防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贯彻预防 为主,
8、防消结合的方针,消防设施建设与园区开发建设统一规划、同 步建设。结合各园区的产业性质、所在地理位置及周边协作条件,优 化消防救援站布局,合理规划建设消防站、消防给水、消防车通道、 消防通信等消防设施。(二)落实产业源头管控1、严格执行产业政策进一步推动落实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统筹布局化工产 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淘汰落后安全技术 装备目录,细化制定化工产业政策,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关闭退出, 严防落后产能异地落户、风险转移。2、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从安全环保技术投资用地管理能力和从业人员学历资质等方面严格准入门槛,高标准发展市场前景好、工艺技术水平高、安全环保先 进、产
9、业带动力强的化工项目。3、深入开展整治提升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按照控制高污染、高耗能和落 后工艺的要求,严格淘汰已列入淘汰和禁止目录的产品、技术、工艺 和装备。对化工安全环保问题突出的地区,依法依规实行区域限批。4、落实安全环保三同时加强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环保监管,严格落实建设项目 安全设施、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化工项目设计单位应具备相应资质, 设计和建设应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化工企业防火、 防爆、防泄漏、防环境污染和卫生防护等各项规定要求,建筑物、构 筑物和设备设施等应符合安全生产、环保和消防等有关规定。(三)强化行业安全监管1、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园区应单独设立安
10、全监管机构,专业监管人员配比不低于在职人 员的75%。可通过公务员聘任制方式选聘专业人才,提高具有安全生产 相关专业学历和实践经验的执法人员比例。对安全监管人员进行定期 的安全知识、消防应急知识和危化品安全特性方面的培训,提高专业 能力与业务能力。2、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按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和危险化学 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的要求,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完 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制度,落实安全风险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建立安 全风险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对不同安全风险等级的企业进行分级管控, 以防范化解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为核心,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不断
11、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坚决 遏制重特大事故。3、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安全科技,充分借助物联网、信息化、 自动化等科技手段。加快先进适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的推广应 用,积极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加快推动化工企业建成集重 大危险源监控信息、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信息、企业安全风险分区 信息、生产人员在岗在位信息以及企业生产全流程管理信息等于一体 的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四)加强危化品安全管理1、优化生产储存布局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布局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及化工产业规划布局 的要求
12、。除政策另有规定之外,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项目应在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化工重点监测点)内,严格控制涉及光气、 氯气、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生产等项目。到2025年,不符合安 全和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全面完 成就地改造达标、搬迁进入规范化工园区或关闭退出。2、严格化工园区准入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对区内的总体 布局、企业分布、产业链配置、中长期规划等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分析, 充分考虑当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周边敏感目标等对化工园区的影 响。严格按照区域安全风险评估的结论进行风险管控,建立危险化学 品生产储存企业准入制度,科学评估园区安全容
13、量,完善配套安全设 施。建立完善涉及公众利益、影响公共安全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重 大建设项目公众参与机制。3、提升工艺装置水平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项目必须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涉及两重点 一重大生产装置必须装备安全仪表系统,定期开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 析(HAZ0P);积极推进在役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自动化改造和提质增 效,减少高风险岗位和区域的操作人员数量;对未经过正规设计的在 役化工装置必须经安全设计诊断改造;推动和引导企业加大安全投入, 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4、降低危化品安全风险化工园区应定期开展区域安全风险评估,全面整治评估发现的隐患,严格控制企业储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量,逐步减少一级重大
14、危险 源数量,化解园区重大安全风险。鼓励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减少现有 危险化学品储存和使用量,采用非危险化学品替代危险化学品、危险 性低的危险化学品替代危险性高的危险化学品。5、实施全过程安全管理利用全省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危险化 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废弃处置全过程监管,严格管 控剧毒化学品和易制爆化学品流向。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应严格 执行一书一签(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要求,将危险特性和处 置要求等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传递给下游企业、用户、使用人员 以及应急处置人员。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要优化危险化学品道路 运输线路,选择合适区域建设功能完善的危
15、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专用停 车场。6、强化重大危险源监管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应当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进行定期 检测和评估,并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 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和应急措施、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所必需的安 全投入。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并通过监管信息系统构建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机制。(五)严格危险废物监管1、开展危险废物排查整治全面开展危险废物排查,对属性不明的固体废物进行鉴别鉴定, 重点整治化工园区、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单位等可能存在的违规堆 存、随意倾倒、私自填埋危险废物等问题,确保危险废物的贮存、运 输、处置安全。2、健
16、全危险废物监管机制建立部门之间的监管协作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密切协调配合, 实现信息及时、充分、有效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危险废物 安全监管各项工作。加强有关部门联动,建立区域协作、重大案件会 商督办制度,健全覆盖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处置全过程的监 管体系。3、提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合理规划建设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消除处置能力瓶颈;督促 企业对脱硫脱硝、煤改气、挥发性有机物回收、污水处理、粉尘治理 等环保设施和项目进行安全评估,消除事故隐患。(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1、加强应急预案管理指导化工园区、化工企业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开展 联合演练,根据演练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完善,进
17、一步提高预案的科学 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企业应急预案与地方及其部门 相关预案衔接畅通。2、完善救援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化工园区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推进建设应急、消防、 医疗、公安等多部门一体化应急响应平台,对安全生产状况实施动态 监控及预警预报。建立从企业到园区、园区到社会的应急体系,实现 24小时实时监控、应急响应。(七)加强安全教育培训1、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典型经验和安全知识技能宣 传,增强全行业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不断培育安全文化。健全化工 行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培训教育和考核,推动从业人员提 升安全素质和技能。2、加快产业工人培养推动高职
18、高专院校加强以化工生产工艺、化工安全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为特色的学科建设,培养具备安全生产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 领域全国领先,部分品种如电子级双氧水、N-甲基甲酰胺、六氟磷酸 锂等全国第一。从技术水平看,我省是全国化工行业技术研发领先的地区。在聚 烯烧生产工艺和产品牌号开发、新型聚氨酯扩链剂工艺和产品开发、 聚叫胺产品开发、GPPS/HIPS工艺开发等方面确立了引领行业发展的地 位。(二)产业结构特色突出1、原料路线多元化我省乙烯和丙烯产能目前约占全国烯烧总产能的10%,居第四位, 相比其他省份,原料路线多元化趋势明显。我省已建成及在建多元化 原料制乙烯生产装置5套,其中以甲醇为原料(MTO)的
19、生产装置3套、 轻垃裂解制乙烯装置2套(混合乙/丙烷制乙烯装置1套和乙烷裂解生 产乙烯装置1套)。我省丙烯原料路线多元化趋势同样明显,多元化 路线产能占总产能的57%O2、产品质量高端化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等高端化工产品的生产规模进一步 扩大,多种产品在国内首先实现工业化突破。高性能环氧树脂及制品(特种环氧树脂、风能树脂)已经打破国外垄断进入电子信息、光伏 风电等高端领域。环氧沥青已成功应用于可起降飞机的高速路跑道,劳动者。鼓励化工企业通过定向培养、校企联合办学和学徒制等方式, 加快产业工人培养,确保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生产装置、储存设施的操 作人员达到岗位技能要求。六、国外化工产业发展潜力
20、及趋势(一)亚洲仍是增长中心东亚地区是世界宏观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制造业不断向亚太地 区集中,提高了化工产品的需求量。亚太地区人均化工产品消费量与 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保持着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未来化 工产品消费增量主要集中在人口众多、经济体量大、制造业占比高、 经济增长稳定的国家。近年来大型化工集团通过跨国并购、重组、合 资或独资等方式,不断向亚太地区新兴经济体国家拓展市场。东亚和 东南亚目前已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具备产业发展潜力和城市发展空 间,将保持世界化工市场增长的中心地位。(二)产业结构加速调整随着发达国家市场逐步成熟和产业技术进步,世界化学工业正进 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
21、转型升级,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提升,产业 结构层次不断优化。一方面,资源导向型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如能 源、生物质、化学矿转化等。另一方面,客户导向型产业在产品种类 上日益精细,差异化程度加深,如新型功能材料、电子化学品、膜材 料、纳米材料和催化剂等。世界各发达经济体长期注重产业结构调整, 根据资源、能源、人口、健康、环境等发展趋势,加速向材料科学、 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产业转移。(三)企业加强业务聚焦跨国化工企业通过持续的业务整合和优化,逐步退出低附加值、 高污染的传统化工领域,向更专业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加强在所属领 域的优势地位。发达经济体的企业通过停止或减少本土的化工生产, 转向在资源国或具有
22、市场发展潜力的地区投资。新兴经济体的部分企 业则寻求更多的海外发展机会,在发达国家寻求并购对象。在发达经 济体对全球一体化支撑变弱的背景下,新兴经济体企业的海外发展道 路愈发重要。(四)原料多元趋势加深在国际能源市场复杂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根据国情制定和调整 能源战略,大力实施原料供应多元化成为全球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特 征。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包括: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技术逐步成 熟,轻烧、凝析油、重油在化工原料中的比例将继续提高;以煤为原 料生产烯煌、油品、天然气、乙二醇、芳姓等技术已经逐步成熟,竞 争力和生存能力得到市场验证,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还将取得进一步发展;生物质原料的替代作用得到
23、高度重视,有助于推动化工行业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五)创新驱动继续深化在传统化工产业产能过剩、成本持续上升、盈利空间不断被压缩 的情况下,生产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产品高端化差异化, 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途径。科技创新成为化工产业转型升 级的主要驱动力,以技术创新驱动结构转型已成为抢占未来竞争制高 点的关键。化工新材料将成为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产业。其中, 价值更高、性能更突出的高端化工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备受关注,特 别是生物医药、包装材料、汽车轻量化材料、电子化学品、功能建筑 材料等将加快发展,化工新材料的市场份额将迅速扩大。生命科学产 业将取得重大进展。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
24、和老龄化步伐加快,人们逐 渐认识到医疗和营养保障对于人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对更安全 和更健康的食品、药品的需求也将逐步提高。未来十年,大力发展生 命科学,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努力追求的另一个重大战略目标。(六)信息技术推动变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为 传统的化工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一是使化工生产流程深度集成 优化,在安、稳、长、满、优的基本要求之上,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 生产和管理效率。二是通过引入信息化平台,改变传统化工企业供应 链效率低、仓储需求量高的状况,实现上下游企业以及跨产业的协同 运营。三是通过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强化与客户沟通合作,促进化工
25、产业由传统生产模式向新型服务模式转变。四是面向全球化经营,通 过信息手段将世界各地的生产、物资、物流、人力等进行全面整合优 化。七、润滑油添加剂实现单剂多元化和规模化、复合剂高值化发展。单剂除清净剂、 分散剂、黏度指数改进剂的等主要品种外,发展高品质的降凝剂、防 腐防锈剂、油性剂/摩擦改进剂、抗磨剂、极压剂、抗泡剂、乳化剂、 密闭剂、染色剂、和气味掩盖剂等产品。复合剂的发展目标是为各类 机械和应用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十四五末,全省润滑油添加剂产业力争实现总产值50亿元,化工 园(集中)区内企业产值占比升至80%以上。八、客户发展计划与客户发现途径1、客户发展计划客户发展计划是企业通过对一定时期、
26、一定市场区域内客户资源的分析而制定的新客户开发与老客户价值提升计划。其中,老客户价值提升计划指目标市场计划期内增加老客户对本公司产品购买量的计 划。客户发展计划涉及客户关系管理全局,用于指导企业客户关系管 理的各项活动,应当具备以下特点:一是明确性,明确规定所要达到 的目标,不能模棱两可;二是可操作性,各项实施措施必须具体,以 便于各部门相关人员执行;三是阶段性,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市场需 求、市场竞争等因素制定短期、近期与长期计划,实现三者的有机结 合;四是可达到性,应当考虑企业自身实际与市场环境实际,使得各 部门相关人员有条件、有能力实现计划。2、客户发现途径客户发现是客户开发的前提。根据一
27、般经验,客户发现主要有以 下途径:(1)查阅法。查阅各种公开发布的含有工商企业信息的二手资料, 如电话号码簿、工商企业名录、各种媒体的信息专栏与广告等。(2)市场咨询法。向有关部门咨询,如市场研究部门、工商行政 管理部门等。(3)会议法。参加各种会议,如行业会议、展览会、展销会等。(4)广告开拓法。利用各种广告媒介寻找准顾客,如直接邮寄广告、电话广告、电子商务广告等。(5)链式引荐法。请现有客户推荐新顾客。(6)社会关系拓展法。利用自身的种种社会关系寻找准顾客。(7)中心开花法。通过中心人物的链式关系扩大顾客群,中心人 物有行业协会领导、主管部门领导、金融机构领导以及各类有影响力 的人物等。(
28、8)市场细分法。通过市场细分发现准客户。(9)历史顾客名单核对法。从以往有过来往或交易关系的客户名 单中寻找现在可以继续发展业务关系的客户。(10)地毯式拜访法。销售人员直接走访特定区域所有可能有价 值的企业以寻找准顾客。(11)社交群体接触法。在俱乐部、娱乐场、校友会、培训班等 各类社交场合接触准客户。(12)个人观察法。销售人员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直接观察 和判断寻找准顾客。(13)随机法。利用各种偶然的机会发现客户,如同机的乘客、 同游的游客等。(14)吸引竞争者的顾客。(15)委托助手法。即聘用与委托专职人员帮助收集信息,上门拜访,寻找准顾客。九、顾客忠诚高度满意是达到顾客忠诚的重要
29、条件。不过,在不同行业和不同的竞争环境下,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会有差异。所有市场 的共同点是,随着满意度的提高,忠诚度也在提高。但是,在高度竞 争市场(如汽车和个人电脑市场),满意的顾客和完全满意的顾客之 间的忠诚度有巨大差异;而在非竞争市场(如管制下的垄断市场一一 本地电话市场),无论顾客满意与否都保持高度忠诚。尽管在某些场合,顾客不满意并不妨碍顾客忠诚,但企业最终仍 会为顾客的不满付出高昂代价。企业如果没有赢得高水平的顾客满意 度,是难以留住顾客和得到顾客忠诚的。除了简单地吸引和保留住顾客,许多公司还希望不断提高其顾客 占有率。他们的目标不再是赢得大量顾客的部分业务,而是争取现有
30、顾客的全部业务。例如,通过成为顾客购买产品的独家供应商,或说 服顾客购买更多的本公司产品,或向现有产品和服务的顾客交叉销售 别的产品和服务,以获得所属产品类别中更大的顾客购买量。十、扩大市场份额应当考虑的因素一般而言,如果单位产品价格不降低且经营成本不增加,企业利 润会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而提高。但是,切不可认为市场份额提高就 会自动增加利润,还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1、经营成本许多产品往往有这种现象:当市场份额持续增加而未超出某一限度的时候,企业利润会随着市场份额的提高而提高;当市场份额超过 某一限度仍然继续增加时,经营成本的增加速度就大于利润的增加速 度,企业利润会随着市场份额的提高而降低,主
31、要原因是用于提高市 场份额的费用增加。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则市场份额应保持在该限度 以内。2、营销组合如果企业实行了错误的营销组合战略,比如过分地降低商品价格, 过高地支出公关费、广告费、渠道拓展费、销售员和营业员奖励费等 促销费用,承诺过多的服务项目导致服务费大量增加等,则市场份额 的提高反而会造成利润下降。3、反垄断法为了保护自由竞争,防止出现市场垄断,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 当某一公司的市场份额超出某一限度时,就要强行地将其分解为若干 个相互竞争的小公司。西方国家的许多著名公司都曾经因为触犯这条 法律而被分解,微软公司也曾引起反垄断诉讼。如果占据市场领导者 地位的公司不想被分解,就要在自己的
32、市场份额接近于临界点时主动 加以控制。十一、品牌资产增值与市场营销过程品牌资产增值是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结果。品牌存在于顾客的心 智之中。营销者在建立强势品牌时面临的挑战是:他们必须保证提供 的产品和服务能针对顾客的需求,同时能配合市场营销方案,从而把 顾客的思想、感情、形象、信念、感知和意见等与品牌关联起来;而 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就是顾客品牌知识所导致的对营销活动的差异化 反应。品牌资产来源于以往对此品牌的营销投资。营销者在长期实践 中创造的品牌知识,决定了该品牌的未来方向。消费者是基于其品牌 知识进行品牌选择的,这意味着“顾客会认为品牌应该与营销活动或 文案如影随形。” “品牌资产可以提供更
33、多的注意力和领导能力,并 给营销者提供一个途径,以解释他们过去的营销业绩以及对未来营销 方案的设计。公司所做的一切都可能会增强或破坏品牌资产”。正所 谓营销做来做去做品牌,品牌资产增值的主要表现是溢价。与此相对,强势品牌也自然产生市场营销优势,如“对产品性能 的良好感知”“更高的忠诚度” “受到更少的竞争性营销活动的影 响” “受到更小的营销危机的影响” “更大的边际收益” “顾客对涨 价缺乏弹性”“顾客对降价富有弹性”“更多的商业合作和支 持” “增强营销沟通的有效性” “有特许经营的机会” “具有品牌延 伸的机会”等。十二、创建学习型企业彼得德鲁克在1988年就指出:“我们正在进入变革的第
34、三阶段: 从命令一控制型组织、分成许多部门与科室的组织,转变为以信息为 基础、由知识专家组成的组织但是,我们还远没有做到真正建立 起以信息为基础的组织一这是将来会遇到的管理上的挑战。”为迎接 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企业必须以知识作为决策及决策之后的资源分 配工作的根据和基础。也就是说,企业要建立新的组织机制,使之懂 得如何倾听市场的条件信号,从所听到的内容及其经验中学习,然后 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自身能力,以其创造并满足顾客的产品和 服务领先于他人。企业对倾听、学习和领先这三项挑战性工作做得如 何,将决定其业务经营的成功或失败程度。(一)倾听倾听,或称探察,是指企业感知外部世界的所有活动。企
35、业倾听 有明确的目的性,就是建立知识基础,以便作出面向市场的决策。市场调研一直是企业常用的感知手段。但过分依赖市场调研部门, 乃至完全依赖营销部门来倾听,并不能保证企业通过有效的倾听达到 成功决策。通过相当狭小的感知渠道寻求众多对象的反映,调研机构 和信息处理人员对信息的控制、保管和理解,都会成为企业有效倾听填补了国内空白,而其造价仅为美国同类产品的一半。我省已逐步形 成了极具特色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成为全球氟产业链最长、最完善、 聚集度最高的区域。在化工新材料的细分市场,我省形成了一批隐形 冠军,在各子行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三)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带动下,经过十二五、十三五的发
36、展,我省化 工行业突出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实力和深挖科技资源潜 力,创新能力、装备技术、人才水平显著提升,一批关键技术有所突 破,为十四五期间化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第一,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通过不断加大 科技投入,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部分已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出口海外;一批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的生产技 术实现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促进了行业转型升级,保障下游 相关产业的发展。第二,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应用技术创新意识增强,若干领域的省企业重点实验室相继成立,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速度加快,成功率提 高。的障碍。要克服这些障碍,企业需
37、要建立跨职能决策体系,设计出能 促进信任、共享信息、积累知识和建立学习制度的各种决策方法。有效倾听必须保证企业能听取多种声音。这些声音主要来自与企 业决策休戚相关的三,组群体:顾客、社区和企业。其中,顾客包括 消费者和相关销售系统中的个人;社区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特殊利益 集团和竞争者;企业除自身外,也包括供应商和投资者。倾听多种声 音的目的是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多种声音往往会互相冲突, 如洗衣粉生产商可能发现顾客想要含磷的洗衣粉洗出“更加洁白”的 效果,而社区则要求禁止磷化物污染公共水源,使水“更加干净”。 这时,企业(股东和员工)则要求生产一种既令顾客满意,又符合企 业对环保的责任感
38、,而且还能盈利的产品。企业的责任是,充分听取 三大群体的意见,了解和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的进行合作和造成冲突的 可能性和条件,以作出面向市场的决策。(二)学习通过倾听取得的信息,需要转化为进行决策所需要的情报、知识、 理解和智慧,否则就不会使企业得到任何改善。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 建立企业的学习体系。企业欲在快速变化的复杂环境中获得成功,必须要求其每一个成员不断地学习、快速地学习,同时也必须要求这些个人学习有益于强 化企业对内部和外部环境所拥有的共同知识(即组织知识),促进个 人行为与建立在组织知识之上的集体行动保持一致。组织知识是每一个组织成员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与集体相关的知 识中得到一致认可、共
39、同拥有的那部分知识。组织知识不是所有人知 识的总和,而是相关的和共同的知识,是个人知识的有机综合。它比 任何个人知识丰富得多,而且为所有与之相关的人深刻理解和内部化。企业学习系统不仅要重视解决将个人学习和建立的知识转化为组 织知识(共识)问题,而且要解决彼此独立的职能部门的组织知识与 其他组织成员的共享问题,亦即将部门相对福狭的各自“共识”,转 化为企业组织知识问题。为此,加强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和相互学习, 就显得十分重要。企业还必须将每一项业务程序视为学习过程,明确地将业务程序 设计成鼓励学习并从中获得知识的程序。完成一项业务程序要求具备 一定的知识状态。例如,在开发和设计一种新型汽车时,来自
40、销售和 服务、生产工艺、工程制造等部门和设计室的人需要有共同知识,以 便能够共同明确规定设计过程所需要的信息和要求。这个共享知识的 过程应当使他们每个人都能充分利用各自的知识状态,包括其根据经 验获得的信息。这些人一致同意共享的信息就是该业务程序的组织知识状态。企业可以通过连续执行共同业务过程,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组 织知识状态,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三)领先倾听和学习的结果,必须落实到做出更好的决策而实现“领先” o这里的领先是指通过决策过程而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许多企业都有领先的追求。实践证明,达到领先不易,保持领先 更难。能持续领先的企业,大都具有下列共性。(1)系统地倾听顾客和社区、竞争对
41、手及企业内部的声音;(2)系统地学习上述声音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道理,以及把这些 声音综合起来的方法;(3)拥有促进倾听和学习以及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共同业务程 序;(4)企业要具备这些领先要素,就必须建立一个决策网络,把组 织的战略方针同资源分配和许多为实行该方针必须做出的决策紧密地 结合起来。企业的这种决策网络的主要特征有下面两点。(1)以资源分配来定义决策。即认为决策实质上是决定如何分配 资金、信息、人员、时间及其他企业资源。这一认识将有利于决策的 执行和分清责任。如提高市场占有率决策就是用具体的资源分配来降 低价格、加强促销、改进产品特性等。这样定义决策,有利于经理执 行并对其执行结果负
42、责。另外,也有利于决策者明确地解决相关的各 种冲突。如决定提高市场份额,就意味着用于其他业务单位的资源有 可能减少。决策者必须预先解决这些冲突,否则,决策的执行就会受 到干扰。(2)建立以市场为依据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是组织负责做决策 和负责执行决策的两组人员进行有条理的对话。这两组人员共同学习、 工作,建立起决策所依据的知识,在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即确定问 题、提出备选方案、分析和建立联系)充分对话。企业决策网络最终使组织知识得以不断增加,并以此加强了部门 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保证了企业能更好地实施市场(顾客)导向的营 销观念。十三、市场细分战略的产生与发展市场细分是1956年由美国营销学者温
43、德尔,斯密于产品差异和市场细分一一可供选择的两种市场营销战略一文中,在总结西方企 业营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市场细分不单纯是一个抽象理论, 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顺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众多产品市 场转化为买方市场这一新的形势,是现代企业营销观念的一大进步。 从总体上看,不同的市场条件和环境,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营销战略。 市场细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大量营销阶段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资本主义工业革命阶段,整个社会 经济发展的中心和特点是强调速度和规模,市场以卖方为主导。在卖 方市场条件下,企业市场营销的基本方式是大量营销,即大批量生产 品种、规格单一的产品,
44、并且通过广泛、普遍的分销渠道销售产品。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大量营销的方式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获 得了较丰厚的利润。企业没有必要研究市场需求,市场细分战略也不 可能产生。(二)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震撼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西方企业 面临产品严重过剩,市场迫使企业转变经营观念。营销方式从大量营 销向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变,即向市场推出许多与竞争者在质量、外观、 性能和品种等方面不同的产品。产品差异化营销较大量营销是一种进 步,但是由于企业仅仅考虑自己现有的设计、技术能力,忽视对顾客 需求的研究,缺乏明确的目标市场,因此产品营销的成功率依然很低。 由此可见,在产品差异化营销
45、阶段,企业仍然没有重视对市场需求的 研究,市场细分仍然缺乏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三)目标营销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水平大幅 度提高,产品日新月异,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益尖锐,以产品差异化 为中心的推销体制远远不能解决西方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问题。于是, 市场迫使企业再次转变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由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向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目标营销,即企业在研究市场和细分市场的基础 上,结合自身的资源与优势,选择其中最有吸引力和最能有效为之提 供产品和服务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设计与目标市场需求特点相 互匹配的营销组合。市场细分战略应运而生。市场细分理论的产生,使传统营销观
46、念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理 论和实践中都产生了极大影响,被西方理论家称之为“市场营销革 命”。市场细分理论产生后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最初,随着“以消 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以及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到来, 企业把市场不断细分,从而出现超市场细分理论(即一对一营销理 论)。人们认为把市场划分得越细越能适应顾客需求,只要通过增强 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便可提高利润率。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 危机和整个资本主义市场不景气,使不同阶层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出 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人们在购买时更多地注重价值、价格和效用的比 较。过度细分市场导致企业营销成本上升而减少总收益,于是反市场 细分理论应运而生
47、。营销学者和企业家认为,应该从成本和收益的比 较出发对市场进行适度的细分,这是对过度细分的反思和矫正。它赋 予了市场细分理论新的内涵,使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对指导企业市 场营销活动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营销环境下,适度细分理论又被赋予了更 新的内涵,适应了全球营销趋势的发展。全球营销力图尽可能地识别 和满足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共同需求,并希望以此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和 更低的成本。而且,全球营销对于“需求”的理解更为深刻,它不是 简单、一味地识别和满足消费者的现有需求,而是更为关注挖掘潜在 需求,或在异国市场上引入并推行新的消费文化。与此同时,全球营 销同样注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消
48、费者需求之间的差异。因为分布于世 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消费者,拥有不同的语言和肤色,不同 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行为方式。事实上,没有一家 企业已经或者试图把触角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们都根据自身的 优势和劣势,寻求全球市场上的机会,选择那些能够比对手更好地提 供产品或服务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与之建立互惠互利的交换 关系,在满足其需求的同时求得自身发展壮大。十四、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营销决策所需的信息一般来源于企业内部报告系统、营销情报系统和营销调研系统,再经过营销分析系统。它们共同构成营销信息系 统。(一)内部报告系统内部报告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向市场营销管理者及时提供有关交易 的信息,包括订货数量、销售额、价格、成本、库存状况、现金流程 等各种反映企业营销状况的信息。内部报告系统的核心是从订单到收款整个周期,同时辅之以销售 报告系统。订单一收款周期涉及企业的销售、财务等不同的部门和环 节的业务流程。订货部门接到销售代理、经销商和顾客发来的订货单 后,根据订单内容开具多联发票并送交有关部门。储运部门首先查询 该种货物的库存,存货不足则回复销售部缺货,如果仓库有货,则向 仓库和运输单位发出发货和入账指令。财务部门得到付款通知后,做 出收款账务,定期向主管部门递交报告。在激烈的竞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