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强化 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7069513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强化 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强化 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强化 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强化 巩固练-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 1793年9月,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出的马戛尔尼使团以为乾隆皇帝祝寿的名义出使中国。 使团在觐见乾隆皇帝时在礼节上与清廷产生了分歧一一英国使节坚持行单膝下跪礼,而清朝 认为应该行三跪九拜礼。最终结果是个折中方案,英国人下跪但不磕头,而清朝官员则上奏 皇帝说洋人的膝关节和中国人不同,无法磕头!访问也未达成任何实质性的谈判成果。材料 说明()A.中英两国外交观念迥异B.中英两国政体根本不同C.晚清政府天朝心态自居D.礼节纠缠导致谈判失败.据冯桂芬显志堂稿记载:盖通商五口,出入各货略相抵,独鸦片价皆以现银出洋, 计每年漏银二、三千万两。据此可知()A.鸦片走私改变了中英正常贸易

2、的状况B.英国实现了发动战争的目的C.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欧洲价格革命D.加剧了中国银贵钱贱的局面1 .下面为1786183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转售棉花数量表(单位:担)年份数量年份数量1786935721791323071796171554180156063180635477918112949921816463867182134514718263938431831443238据表可以推知()A.英国积极的拓展中国市场B.英国加强了对华经济侵略C.中国成为世界棉纺织中心地D.中国自然经济已逐渐解体.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一个专制帝国, 几百年都没有什么

3、进步。清朝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英国使节马嘎尔尼这段向英王的报告的根本意图是()A.发泄访华失败的怒气B.为武力入侵寻找根据C.贬低清朝的内政外交D.炫耀英国的工业文明.蒋廷颛说: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 不这样看。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样是最方便, 最省事的办法。“这段话中体现了他观察历史现象的主要思想方法是()A.用今天的价值标准评判历史B.以主观认识代替客观事实C.在特定历史背景中解释历史D.以平民阶层视角观察历史2 .湖南巴陵县志记载: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广人挟重金来

4、侧红茶,农人颇获其利。 湖南各产茶县竞相仿制,湖红产销量大增,据平江县志载:道光末红茶大盛,商民运 以出洋,岁不下数十万金。湖红的产销表明()A.湖南是中国红茶的发源地B.海外需求刺激了红茶生产C.商业资本助推近代工业兴起D.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3 .研究表明,中国市场的价格独立性在19世纪70年代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和上海至伦 敦电报线路的接通而丧失。这反映出()中国进出口市场受到世界市场的控制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中国民族经济崛起参与欧美市场竞争便捷的交通通讯推动经济实现全球化A.B.C.D.4 .19世纪70年代后,德、俄、法、英、美等国航运公司纷纷开辟或增辟通行中国的航

5、线。 其中英国的葛连轮船公司,曾一度以十五艘远洋轮船投入中国茶叶及其他土产的贸易运输。 这些航线的开(增)辟()A.开启了中国航运业的近代化B.加速了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C.提局了中国的对外贸易能刀D.使中国内河航运权开始丧失9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夷蛮戎狄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徒,未知王化者言诚 知夫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贯穿今古者,是瀛寰之奇土,城内之良友, 尚可称之日夷狄乎? 魏源区分中国历史上的土夷与来自欧美的洋夷旨在()A.排除人们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B.引导人们认识中西方的巨大差距C.劝诫人们要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D.说服人们接受自己的师夷主张10 .在近代中国社会的

6、诸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A.B.C.D.11 .沃尔斯利在1860年对华战争纪实中写道:我们第一次进入这片园林时,它使我想 起了神话故事里的魔幻王国。10月19日,我们离开圆明园,留下了一片废墟。材料中的我 们是()A.英国和法国 B.英国和美国 C.美国和俄国D.英国和日本12 .某条约规定,遇有交涉词讼,由英领事与中国官员会同查明其事;其英人如何处置,由 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官照办。该条约反映出英国人在华享有的特权是()A.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C.通商口岸传教权

7、D.协定关税13 .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提到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王廷极恢宏,内有学署、医院、观星台、军工厂、古玩库、药草铺、疗畜馆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近代博物馆观念已现中国B.该书是一部世界历史著作C.所提军工厂是军事博物馆D.所提古玩库是历史博物馆14 .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在中国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 定则例。这一规定()A.对英国商品倾销有一定制约作用B.导致中国完全丧失了关税自主权C.影响了中国传统经济模式的稳定D.不利于当时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5 .1848年,两广总督兼钦差大臣徐广缙,在道光帝的强硬支持下,多次以民情不许为由拒 绝英国公使进入广州城,

8、英国公使屡次交涉无果,只得照会徐广缙现时本大臣与贵大臣不得 辩论此事矣。这反映出当时()A.清朝君臣摒弃天朝上国观念B.清廷无意发展中英关系C.群众爱国运动阻止了英国侵略D.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提高16 . 1759年,某英商赴天津控告粤海关勒索,要求宁波开口通商。乾隆认为番商有意把持, 必欲去粤向浙,情理亦属可恶“,不但不准别口通商,而且将其圈禁澳门。由此可知() A.英国商人企图垄断中外贸易B.英国已经威胁到中国主权C.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出现松动D.统治者秉承天朝上国理念17.史料一鸦片战争真正使中国人切身地感到世界的存在,在七万里之外竟然存在一 个能打败数千年文明古国的蔓尔小夷。这么远的距离,

9、那么小的国家,光是这两个数字就足 够使中国人深切地认识到,传统的地理观念必定存在着某种毛病。于是就在战争期间与战争 之后究心于世界地理,产生了两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理著作,一是魏源的海国图志, 一是徐继畲的瀛环志略。如果说魏源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人,那么徐继畲就 是第一个正眼看世界的人。摘编自周振鹤正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史料二 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 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中国应设)造船厂火器 局,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长技(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 中。魏源海国图志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魏源编撰海

10、国图志的原因。指出海国图志的历史 价值。史料一中魏源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史料二中魏源对夷有何认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耍求。材料一明代,江南棉布号称“衣被天下”,当时,上海的标布“走秦晋、京边诸路, “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清代江 南棉布往销国外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由于棉布出口量大,乾隆时,还有人主张禁止棉布出 口,以为“止计松江、苏州、常州三郡,出洋之棉布流转内地,可多被数百千百万穷民”。 这一主张未被清政府采纳,此后,棉布出口亦未减少。据统计,自18171833年,各国商 船自广州运出的南京棉布共1900余万匹,平均每年110余万匹。摘编自

11、李雪梅明清江南棉纺织业的历史考察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受原棉出口需求的刺激,这一地区的棉花种植在原有基础上又有 明显扩大。上海乡土志载:“吾邑棉花一项,售与外洋,为数甚巨。“ 19世纪70年代 中叶,“上(海)、南(汇)两邑以及浦东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十中之二”。松江县,“改 禾种(棉)花者比比焉”。在棉花主要产区的南汇县,“同治以来,上海花商收买花衣, 于是轧花场地遍地皆是。始用小轧车,妇女手摇足踏,日可出衣十数斤。光绪中,洋轧车出, 日可得衣数百斤,小轧车淘汰矣”。摘编自戴鞍钢口岸城市与农村经济演变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江南棉纺织业发展的状况及其成因。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上海

12、开埠后棉纺织业发展的变化的影响。1. A【详解】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英两国的礼节之争,清朝奉行的是“宗藩外交”思想, 认为不知来自何处的红毛英国人属于夷人,当为天朝上国的藩属臣国;而处于启蒙运动和 工业革命下的英国人,虽执礼拜寿,但其真实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外交上则属于近代主权 国家之间的交往,自然不会行臣属三跪九拜礼,A项正确;中英两国虽然政体不同,但材料 期主旨是双方外交观念而非政体差异,排除B项;C项表述是原因之一,但缺少了英国角度, C项片面,排除C项;无实质性谈判结果的原因是双方外交观念的差异且清朝闭关锁国的政 策使然,礼节纠纷只是表面现象,排除D项。故选A项。2. D【详解】

13、根据材料盖通商五口,出入各货略相抵,独鸦片价皆以现银出洋,计每年漏银二、 三千万两。可知,反映了列强由通商口岸输入大量鸦片,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从而 加剧了中国银贵钱贱的局面,D项正确;鸦片走私改变了中英正常贸易的状况,不符合题意, 排除A项;英国实现了发动战争的目的,表述错误,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其工 业制成品,排除B项;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欧洲价格革命,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 D项。3. A【详解】根据材料1786年1831年对华转售棉花数量有波动,但阶段性上升,尤其在1791 年数量下降很多后,又逐步大幅增高,体现了英国积极开拓中国市场,A项正确;部分年份 棉花数量下降很多

14、,不能体现加强,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在世界棉纺织业中的地 位,排除C项;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D项。故选A项。4. B【详解】根据“一个专制帝国,几百年都没有什么进步。清朝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 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可得出马嘎尔尼的报告把清朝比喻成野蛮人,弱者,为其 军事入侵中国提供根据,B项正确;马嘎尔尼这段向英王的报告主要是为英国侵略服务的, ACD项都不是根本意图,排除ACD项。故选B项。5. C【详解】根据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 不这样看。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样是最方便

15、, 最省事的办法。“可得出蒋廷颛强调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待当时清王朝统治者对于治 外法权的态度,而要以当时统治者的眼光去看待这一事件,应该要在特定历史背景中解释历 史,C项正确;我们不能用今天的价值标准评判历史,排除A项;历史认识要客观,排除B 项;材料没有强调是用哪个阶层的视角观察,排除D项。故选C项。6. B【详解】材料强调的是在19世纪中期,湖南红茶受到外销市场的刺激而产量激增,B项正 确;材料说明湖南红茶产量激增,而不是湖南是中国红茶的发源地,排除A项;材料没有 涉及商业资本的作用,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排除D 项。故选B项。7. A【详解】结合所学知

16、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以后,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推动西方列强经 济侵略加剧,导致中国市场的价格独立性丧失,反映出近代中国进出口市场日益受到世界市 场的控制,中国经济成为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说法符合题意,A项正确;中国 民族经济崛起、参与欧美市场竞争同中国市场的价格独立性丧失不符,便捷的交通通讯推 动经济实现全球化与材料主旨不符,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与之组合的BCD三项。故 选A项。8. B【详解】根据材料 19世纪70年代后,德、俄、法、英、美等国航运公司纷纷开辟或增辟 通行中国的航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纷纷增设了开往中国的航线,便利了其对中

17、国的经济侵略,加速了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B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国航运业的近代化的开启,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C项;材料不涉及内河航运权,排除D项。故选B项。9. 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魏源区分中国历史上的土夷与来自欧美的洋夷,是为了避免国 人把二者混在一起,从而排斥他的师夷主张,因此他这样是为了说服人们接受自己的师夷主张,D项正确;材料与天朝上国观念无关,排除A项;BC项不是其目的,与材料也无 美,排除BC项。故选D项。10. 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社会的诸多矛盾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 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说法符合题意,c项

18、正确;资产 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并非近代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矛盾, 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与之组合的ABD三项。故选C项。11. 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I860年侵入并焚毁圆明园的是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英法联 军,A项正确;1860年美国没有参与火烧圆明园,排除B项;美国和俄国是第二次鸦片战 争的帮凶,并未直接劫掠圆明园,排除C项;1860年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中国 的国家不包括日本,排除D项。故选A项。12. 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近代中国的司法主权独立遭到英国等西方列强的破坏,反映了英国 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B项正确;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近代中国不能享

19、有与列强同等的通商、 航海等方面的优惠待遇,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通商口岸的传教问题,排除C项;材料 没有涉及协定关税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13. B【详解】徐继畲对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王廷的描述,不能说明瀛寰志略是一部世界历史著 作,B项符合题意;瀛寰志略中关注西班牙王廷中的机构、功能以及军工厂古玩库 等,反映出近代博物馆观念已现中国,排除A项;瀛寰志略中提到的军工厂,设置在 王宫内,其功能确为展示军工的博物馆,排除C项;瀛寰志略中提及的古玩库相当于如 今的历史博物馆,排除D项。故选B项。14. C【详解】英商在中国“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属于协定关税,这有 助于英国对华

20、倾销商品,影响了中国传统经济模式的稳定,c项正确;自然经济对英国商品 倾销有抵制作用,排除A项;B项表述绝对,排除B项;这一时期中国尚未产生资本主义, 排除D项。故选C项。15. 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一再强硬拒绝英国公使进广州,反映出当时清 朝君臣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无意发展中英关系,英国公使多次交涉,强烈要求进入广州, 最后表示暂时不论此事,表明了英国对公使进广州有执念和进一步侵略中国的真实企图,B 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中清政府一再强硬拒绝英国公使进广州,不是群众爱国运动阻止 了英国侵略,排除C项;此时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限,排除D项。故选B项。16. D【详解】根据

21、材料可知,乾隆认为番商有意把持,因此将其圈进澳门,拒绝通商,并没有认 识到当时世界市场的变化,反映出清政府依然秉持天朝上国的观念,D项正确;英国商人企 图与中国贸易,并不是垄断中外贸易,排除A项;1759年英国还未威胁到中国主权,排除 B项;乾隆帝在位时仍然坚持闭关锁国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17. 原因:鸦片战争的刺激;反思传统的地理观念;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路。历史价值: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 书。思想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认识: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或只在技术器物上比中国先进)【详解】(1)原因:依据材料鸦片战

22、争真正使中国人切身地感到世界的存在,得出鸦片 战争的刺激;依据材料中国人深切地认识到,传统的地理观念必定存在着某种毛病,得出 反思传统的地理观念;从强国御侮分析,得出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路。历史价值:依据材料产生了两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理著作,得出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 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从著作本身分析,得出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2)思想主张:依据材料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得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认识:依据材料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得出夷之长技三:一 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或只在技术器物上比中国先进)(1)

23、状况:技艺水平高超;棉布产量巨大;棉布远销国内外。成因: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棉纺织技术的进步;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区域性长途贸易的发 展;政府经济政策相对宽松。影响:带动了原棉加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改变了农业生产的结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 品化;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详解】(1)状况:由材料“江南棉布号称衣被天下、江南棉布往销国外的数量也在不 断增长可知,明清时期棉布远销国内外;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手工业发达, 棉纺织技艺水平高超;由材料自广州运出的南京棉布共1900余万匹,平均每年110余万匹 能推出明清时期棉布产量巨大。原因:由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棉花是其中典型 代表;当时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棉纺织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同时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刺激 了棉纺织业的发展;区域性长途贸易的发展为棉布远销国内外提供了条件;同时此时政府经 济政策相对宽松。(2)由材料“上海花商收买花衣,于是轧花场地遍地皆是可知上海开埠后棉纺织业发展带 动了原棉加工业的兴起和发展;由,上(海)、南(汇)两邑以及浦东西均栽种棉花,禾稻 仅十中之二松江县,改禾种(棉)花者比比焉可知,棉纺织业的发展改变了农业生产 的结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棉纺织业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 小农经济,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