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阅读答案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阅读答案15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岳阳楼记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 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霆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 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
2、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 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 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1)前人之述备矣() (2 )连月不开()(3)薄暮冥冥()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橘倾揖摧(断折)浮光跃金(金色)把酒临风(持、执)是进亦忧,退亦忧。(进:在朝廷做官;退:隐居江湖)薄暮冥冥(迫近)多会于此(在,到
3、)春和景明(日光)不以物喜(因,因为)予观失巴陵胜状。(胜景,好景色)(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朝廷)(11)朝晖夕阴(日光)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山岳潜形。译:山岳隐没了形体。长烟一空。译:大片烟雾完全消散。静影沉璧。译: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译: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 洞庭湖上。微斯人,吾谁与归?译:除了这样的人,我还能和谁同道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译: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商旅不行,橘倾楫。译: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倾斜,船桨折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为百姓忧虑,处在偏远的江湖间就为
4、国君忧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3 .“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什么?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4 .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作岳阳楼记的缘由是:属予作文以记之。从空间上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时间上写尽湖光山色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与“悲”相照应的八个字是:去国怀乡,忧馋畏饥。与“喜”相照应的八个字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动静结合写湖光月色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描写的景物中,最能表现“悲”“喜”二字的句子分别是:虎啸猿啼、渔歌互 答。表明作者以天下
5、为己任的句子是:居届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 其君。表明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表明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正确的后面打“V”。这个语段在全文起的作用是总结全文,揭示中心,点明主旨。(V)这个语段巧妙地利用设问的方式逐层深入地阐明了作者的“忧君”思想。(x )这个语段论述“古仁人之心”的目的,是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表露作 者自己的政治抱负。(V)6 .文中的“进”与“退”分别指什么?答:“进”指“居届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7 .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
6、样的情怀分 别源自他们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用原文回答)“感极而悲”源自: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其喜洋洋”源自:宠辱偕忘。8 .选文第段结尾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请你用自己的话并结合引用原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怎样 的?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是看到天气好景物好以物喜,看到天气不好,景色 悲凉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9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前人之述/备矣。然则/何时而乐耶?10 .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答: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11 .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答: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 胸怀和高尚情操。12 .第段的哪句话能领起下文?答: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3 .选文第段的气氛分别可用一个字概括,它们是:悲、喜。14 .第段“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有什么作用?答:点明对景物略写的原因。15 .第段写景,时间上由白天到夜晚。16 .解释下边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再写一个含“怡”字的四字短语。心旷神怡意思:高兴短语:怡然自得17 .在第段中用横线画出与法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面悲 者矣”形成鲜明对比的句子是心
8、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18 .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 .第段末尾“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与两段构成了总分关系。20 .读两段,用原文或自己的话填写下表。第段第段景色特点满目萧然春和景明观者心情感极而悲者矣其喜洋洋者矣(或:心旷神怡)岳阳楼记阅读答案6岳阳楼记阅读及答案岳阳楼记(10分)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橘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 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
9、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 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 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小题1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2分)连月不开:而或长烟一空:【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2分)微斯人,吾谁与归?【小题3请从选段中找出分别与以己悲”“以物喜”相照应的句子。(2 分)(1 )以己悲:(2 )以物喜:【小题41选文中“古
10、仁人之心”指,(用原文填空);范仲淹抒发的远大政治 抱负是,(用原文填空卜(2分)【小题5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 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2分)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下句:答案【小题1】开:放晴一:全(各1分)【小题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分)【小题3】(1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1分X 2 )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1分)【小题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每处1分)【小题5小石潭凄清幽邃,或醉翁亭秀丽清雅(清幽)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
11、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 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开” 放晴之意。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出题思想: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 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句中“微”“归”的意思。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别从中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句 子即可。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4】试题分析:根据原文回答即可。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o【小题5试题解析:从对联的特点考虑,一是
12、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 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内容必须是醉翁亭记小石潭记中的即可。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o岳阳楼记阅读答案7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 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1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2 )是进亦忧,退亦忧(3 )微斯人,吾谁与归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13、之乐而乐。3、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用原文填空卜联系全文看, 这里的“古仁人”与 形成了对比。4、“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 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参考答案:1、( 1)居:处、处在(2)进:在朝廷上做官(居庙堂之高)(3 )归:归依2、( 1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心理)b(2 )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迁客骚人4、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
14、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 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意近即可)5、提示:观点明确,言之成理,阐述清楚即可。岳阳楼记阅读答案8【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 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乙】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 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 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 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
15、子治国)注释:奚:疑问代词,何。【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字的意思。(4分)或异二者之为:微斯人:必先富民民贫则危乡轻家:【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B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翻译:【小题3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2分)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小题4根据提示填空:(3分)【甲】文中表明范仲淹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乙】文从和两方面论述治国之道,先安于民。【小题5】【甲】【乙】两文在内容上的相同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答案【小题1或异二者之为:指上文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微斯人:没 有必先富民使富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民贫则危乡轻
16、家:不安于,与安相 对。【小题2】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不因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 而或喜或悲。B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翻译:因此,善于主持国 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小题3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小题4】【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乙】民富则安乡重家 和民贫则危乡轻家【小题5】略解析【小题11试题分析:二者中的这个者的意思根据语境来决定,此处为 两种思想感情的意思;微此处为否定词,意思为如果没有;富是使用用法,意思 为使-富;危与安相对。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
17、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 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 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 易混词要加以积累。【小题2试题分析:A、以是因为的意思;B、是以是因此的意思,为是治 理的意思,富是使-富的意思;除了这几个关键字,还要注意整个句子在翻译 时保持完整性。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 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 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
18、外的文 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小题3】试题分析: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这几 句话的意思为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 民贫穷就难以治理,所以,标点应该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 民贫则难治也。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点评:文言句读常识既考查了学生的文言常识的知识掌握,又考查了学生的 朗读水平,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4 )至若春和景明()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1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3、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
19、,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 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迁客骚人的情:古仁人的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4、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参考答案:1 .(1)详尽(2)放晴(3)迫近(4)日光2 .( 1 )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安居乐业),许多已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了。( 2 )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说坏话、害怕坏人的批评指责。3 .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 忧国忧民卜目的是: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 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20、,突出文章主旨。4 .表明观点,言之成理即可。示例:能。这说的是一种从容的平常心境。只要发挥心灵力量,砥砺意志,就可【小题4】试题分析:甲文中能够体现范仲淹的远大抱负的句子为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乙文中从民富则安乡重家民贫则危乡轻家这两方面论 述治国之道,先安于民。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抓住文 中切题的关键语句,结合整个故事的情节,从中得出感悟。【小题5】试题分析:围绕治理国家要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即以人 为本作答即可。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的能力。点评:首先整体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根据题干的
21、要求,抓住文章的相关 语句做出切题的回答。有什么不同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注意根据分值分点做答, 写出各自的认识(看法、特点卜岳阳楼记阅读答案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若夫淫雨露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橘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圆怀乡,忧谗畏 讥,满目萧然.感极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 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僧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
22、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 .下列句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8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D.然则何时而乐耶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9 .翻译下面的句子。浮光跃金,静影沉壁。10 .文段运用 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依次抒发了迁客骚人 两种情感。11 .文段中作者假借古仁人立言,表达了“ , ”的远大 政治抱12 .选文末句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3、参考答案:1 . A2 .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3 ,对比。感极而悲和喜洋洋(或一悲一喜”)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 .“略岳阳楼记阅读答案10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嘻!微斯人,吾谁与归?【乙】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潼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 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 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
24、,可以大兴土木 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 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 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 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 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注释】殍理(piaojin ):饿死的人。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 服役者有饭吃。敖仓:粮仓。晏然:安宁的样子。7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是时范文正领浙
25、西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8 .为术甚备世人甚爱牡丹(爱莲说)C.及公私兴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D.发司农之粟发于吠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7.B【解析】7 .此题考查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 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 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 .代词,这/判断动词,是;C .暗 地,私自/形容词作动词,偏爱;D .发放/指被任用;B .都是“很,非常十分” 的意思。所以答案选Bo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1 )又新作敖仓吏舍,日役千夫。(2 )两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公之惠
26、也。答案8. ( 1 )(他)又重新建选粮仓和官舍,每天役使上千人。(2 )两浙地区只有杭州秩序安宁,民众没有流亡迁移的,(这)都是范公(救 灾)的恩惠。【解析】8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 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 到位。汪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作”,新建;“日”,每天:“惟”,只;“晏然”, 安宁;“徒”,迁移;“惠”,恩惠。点晴: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 .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句通顺,成分完整。(注
27、意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 .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握, 再适当拓展。9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答案9.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解析】9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即加标点)的能力,理解句子意思即翻译 是前提,一些技巧是辅助。本题画波浪线的句子“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翻译为E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是先王的功绩。意思有三层:救灾、利民、先王功绩,标志性的、词语有“因”“此”,在这两个词语 前面画7”即可。10 .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28、(4分)古代仁人志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未 尝废替。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既体现在“A”的抱负中,也体现在为政一方的实 际行动里,【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B_”和两项措施,后来这两 项措施被著录于令典。(A处请用【甲】文语句回答,B、C两处请用【乙】文语 句回答。)答案10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发司农之菜;C:募民兴利【解析】10.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 括即可。A考查的是岳阳楼记的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C 考
29、查的是乙文原句。较为简单。【范仲淹救灾译文】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于 道路。这时范仲淹主管浙西,调发国家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的钱物来赈济灾 民,救荒之术很是完备。吴中百姓喜欢比赛舟船,爱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励民间 多举办赛事,太守每日出游宴饮于西湖上。自春天到夏天 城中居民大规模出游, 尽情玩赏。又召集各寺院住持僧人,告谕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 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盛。官府 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监察机关弹劾杭州长官不体恤荒政, 嬉戏游乐而无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兴建房舍,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 草
30、拟奏章,申述所以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 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养活的,每天大概 可达几万人。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一做法更好的了。这一年两浙路灾区唯 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饥荒年份打开司农 寺粮仓的粮食赈济灾民,募集民间财力为地方兴利,近年来已定为法令。这种措 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是先王的功绩。岳阳楼记阅读答案1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 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 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
31、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 旅不行,橘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 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
32、归?【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前人之述备矣/众妙毕备B .南极潇湘/初极狭C .薄暮冥冥/不宜妄自菲薄D .而或长烟一空/一食或尽粟一石【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小题3】选文抒写了“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一是“去国怀乡,忧 谗畏讥”的“的感情(根据原文意思填写,4字);二是“ ”的因物而喜的感情(用 原文句子填写)(每空4字)(4分)【小题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 点明主旨。B .“微斯人,吾谁与归?
33、”既是慰勉膝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 的旷达胸襟。C .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 界。D .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 行文富于变化。答案【小题1】D 【小题2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小题3】因己而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小题4】C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A项中“备一为详尽一为“俱全”,B项中“极”一为“到”一为“非常”, C项中“薄”一为“迫近”一为“轻视”,D项中“或”皆是“有时”。考点:古文一词多义点评:本题不难,例句和选项内容简单,易于判断。学习古文,要多加注意 古
34、文中很多词语都是一词多义,学习时要对“多义”词识别记忆,注意词义的变化, 要举一反三,识记字词某一意思时,要想一想学过的其它意思。【小题2试题分析:每个字都有要译出来,译句要通顺。皓:洁白;千里:一泻千里; 浮:浮动;跃:闪动;静:沉静;影:月影;沉:沉入水中;璧:玉。考点:古文翻译点评:本题不难,句子简单,易于翻译。古文翻译,是学习古文必做的训练, 翻译是为了准确的理解文意,对朗读背诵也有一定的帮助。翻译句子,先理解大 意,再抓关键字语,最后疏通句子。翻译要做到准确、通顺,完整。【小题3试题分析:注意括号中的要求,仔细回顾老师对此内容的讲解,用简短的语 言作答。考点:理解文意,概括要点。点评
35、:本题不难,此问题是老师重点讲解的问题,学生熟悉,有所记忆。在 阅读时,要根据所提问的问题,找到与问题有关联性的信息,有现成的句子就摘 录,没有就自己概括。【小题4】试题分析:本文所讲的“乐”是指把“快乐”留给别人,作者要表达不是“与民同 乐”,而是“忧国忧民”的“忧”。考点:文章主旨理解点评:本题不难,此问题是老师讲解的重点问题,学生记忆深刻。所谓读懂 一篇文章,读者要明白文章表达了什么思想即主旨,理解主旨首先要了解文章表 现主旨的方法,答此类题时要了解故事情节为表现主旨的铺陈作用,将结尾处的 句子与故事情节相联系思考它的作用。岳阳楼记阅读答案12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膝子京谪守巴陵郡。
36、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 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 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 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霆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 旅不行,橘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 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登斯
37、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属予作 文以记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B.而或长烟一空或凭或立C.属予作文以记之以此自终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贻余核舟一小题2: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有去国怀乡 去:离开B.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没有C.前人之述备矣备:准备D.登斯楼也斯:这
38、小题3:下面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以单 行散句为主,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B .文章开篇切入正题,叙述事情本末缘起,说滕子京“谪守”,已暗寓对仕 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C .第三、四段逐渐递进,悲喜交加,由情及景,道出了“迁客骚人”不同的“览 物之情”。 以养成平常心境。面对考试的失败,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不能。这是一种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作为中学生,心灵尚需砥砺, 战胜外在的力量不易。担心考试失败是学生普遍的心态,便是这个道理。岳阳楼记阅读答案2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39、;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 旅不行,橘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 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节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11 .下列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薄暮冥冥厚此薄彼B .去国怀乡去伪存真C .春和景明良辰美景D .宠辱偕忘白头偕老12 .两段写景的文字,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请说说引起“登楼者” 情感变化的两个原因。13 .赏析下面的
40、句子。浮光跃金,静影沉璧。D .范仲淹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小题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参考答案:小题1:D小题1:C小题1:C小题1:( 1 )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而触发的感情, 大概会有不同吧。(2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 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为外界环境
41、的好坏或喜或 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用法的能力。A .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词)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的)B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或凭或立(有人) C.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以此自终(凭借)D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曾经)尝 贻余核舟一(曾经)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C、前人之述备矣备:详细。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第三、四段呈并列关系,悲 喜交加,由情及景,道出了“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 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1 )句时注意“
42、于”这个字,还要注意“得无一一 乎”这个特殊句式。翻译(2 )句时注意“尝、或、以”等字,同时还要“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运用的修辞。岳阳楼记阅读答案13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 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 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霆雨霏霏,连日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 旅不行,橘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 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
43、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1 .“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请你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去”选择正确的义 项,将所选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去:A .距离B .离开C .除掉,去掉去国怀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委而去之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语句的意思。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答:3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选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的特点。4 .选文第二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如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
44、和的语气语调。5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这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 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 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每句填7个字)范仲淹.欧阳修1 .BCBA2 .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影犹如一块璧,静静地沉浸在 水底。3 .壮阔、浩渺4 .阴晦萧索 晴朗明丽 悲凉低沉 喜悦昂扬5 .答案示例: 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欧阳修与吏民同醉同乐。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 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
45、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 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 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霆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 旅不行,橘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 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
46、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 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4 .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下列词语中“去字与去国怀乡中“去意思 不相同的一项是(卜(1分)A.乃记之而去B.去伪存真C.停数日辞去D.去留两便15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是进亦忧,退亦忧。(1 )进:(2 )退: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1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翻译:(2 )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17 .选文第二段结尾说“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请你用自己的话并结合引用原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怎样 的?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答:答案:14 . B 15 .( 1 )进:在朝廷做官(2 )退:隐居江湖16 .( 1 )我看那 (依我看来)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重点词:胜景(2)没有了(除了)这样的人,我还能和谁同道呢?重点词:微17 .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 是看到天气好景物好以物喜,看到天气不好,景色悲凉以己悲。(1分)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阅读答案14阅读文言文岳阳楼记(节选),完成问题。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