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下》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下》课程教学大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外国文学(下)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World Literature III课程代码CLLI1013课程性质大学类基础课程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分2.0学时54 (36+18)主讲教师臧晴修订日期2020年7月15日指定教材聂珍钊,外国文学史(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属于基础课程。本课程针对本科 生培养的特点,要求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广泛了解各国优秀文学遗产,初步掌握其 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扩大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分析、鉴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 力。本课程要求任课教师能够系统介绍西方文学发展概况,重点分析各国、各时 期、各流派的代表作家与代表作
2、品,然后根据文学常识、文本阅读、综合分析的 需求进行分层组合,综合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全面、扎实的文学常识和基础文 本阅读能力。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指导学生理解学习外国文学的意义,了解外国文学的整体脉络、发展 历程和基本特征,并掌握学习外国文学的方法。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9世 纪中期文学、19世纪后期文学和20世纪文学。由于时间所限,本课程将以欧美 文学为主线,重点讲授现实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本课程教 学内容之间构成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严密逻辑关系,从作品阅读到文学史串 联,在每个部分,教师将作品讲读和文学理论、文学史背景相互促进,在互相参 照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
3、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基础素养。本课程重在引导学生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外国文学史,朱维之,南开大学出版社。2欧洲文学史,杨周翰,人民文学出版社。3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格奥尔格勃兰兑斯,人民文学出版社。4近代文学批评史,雷纳韦勒克,上海译文出版社。5论无边的现实主义,罗杰加洛蒂,百花文艺出版社。6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马泰卡林内斯库,商务印书馆。七、教学方法本课程部分教学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并完成 相应的教学预习和问题思考。课堂教学以师生研讨、学生展示为主要的教学活动。 1.讲授法:如何围绕课程的核心概念,如“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进行讲 解。2 .讨论法:围绕陀思妥耶夫
4、斯基、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左拉、海明威等主题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3 .体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相应教学平台和课堂互动软件(智慧树平台), 并引导主动下载学习类APP,帮助学生体验技术支持下教与学的方式。4 .文本教学法:在进行具体作家作品的教学中,以必读书的方式,组织学生进 行主动分析、研讨。八、考核方式及评定方法平时成绩:30% (平时作业、小论文、项目作品)期中考试:20% (理论考试)期末考试:50% (理论考试)表4:各课程分目标的考评占比分目标120%20%20%分目标达成度=0.3 x平时分目标成绩+0.2 x 期中分目标成绩+0.5 x 期末分目标成绩/分目 标总分分目标260
5、%60%60%分目标320%20%20%九、评分标准表5:评分标准课程目标评分标准90-10075-8960-740-59优良中/及格不及格ABCD分目标1通过对外国文学 的系统学习,对文 学以及文学理论 的本质形成正确 的认识,理解文本 及的重要意义与 价值,认同外国文 学的学科价值,愿 意进一步探究文通过对外国文学 的系统学习,对 文学以及文学理 论的本质形成良 好的认识,较好 理解文本对学习 文学文化思潮的 重要意义与价 值,较好认同外通过对外国文 学的系统学习, 对文学以及文 学理论的本质 形成基本正确 的认识,文本对 学习文学文化 思潮的重要意 义与价值,基本通过对外国文 学的系统学
6、习, 对文学以及文 学理论的本质 没有形成正确 的认识,不能理 解文本对学习 文学文化思潮 的重要意义与课程90-10075-8960-740-59目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标ABCD本研究与实践工国文学的学科价认同外国文学价值,不认同外作。值,愿意进一步的学科价值,愿国文学的学科探究文本研究与意进一步探究价值,不愿意进实践工作。文本研究与实一步探究文本践工作。研究与实践工作。通过对“现实主通过对“现实主通过对“现实主缺乏对“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思潮义、现代主义思义、现代主义思义、现代主义思如何演变”这一核潮如何演变”这潮如何演变”这潮如何演变”这心问题的思考,全一核心问题的思一核心问题的一核心问题的
7、面了解十九、二十考,较好掌握十思考,可以掌握思考,不能掌握分世纪外国文学思九、二十世纪外十九、二十世纪十九、二十世纪目潮的基础知识和国文学思潮的基外国文学思潮外国文学思潮标基本理论,全面把础知识和基本理的基础知识和的基础知识和2握和理解学科性论,较好把握和基本理论,可以基本理论,无法质、学科研究领域理解学科性质、把握和理解学把握和理解学和研究方法,了解学科研究领域和科性质、学科研科性质、学科研学科研究五大方研究方法,了解究领域和研究究领域和研究向的现状与未来学科研究五大方方法,了解学科方法,无法了解评分标准课程90-10075-8960-740-59目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标ABCD发展趋势,形成
8、基向的现状与未来研究五大方向学科研究五大本的学科素养。发展趋势,形成的现状与未来方向的现状与基本的学科素发展趋势,形成未来发展趋势,养。基本的学科素未能形成基本养。的学科素养。积极参加小组合积极参加小组合能参加小组合不能认真参加作、翻转课堂、项作、翻转课堂、作、翻转课堂、小组合作、翻转目学习等课程学项目学习等学习项目学习等学课堂、项目学习习活动,并有效反活动,并能进行习活动,并能进等学习活动,无思,有效改善学习一定的反思,较行基本的反思,法进行基本的分策略,形成优秀的为有效地改善学改善学习策略,反思,无法形成目自主学习能力、合习策略,形成较形成基本的自基本的自主学标作意识、沟通能好的自主学习能
9、主学习能力、合习能力、合作意3力、反思能力。并力、合作意识、作意识、沟通能识、沟通能力、且能够根据自身沟通能力、反思力、反思能力。反思能力。不能的兴趣与能力特能力。并且能够并且能够根据根据自身的兴征,结合对专业课根据自身的兴趣自身的兴趣与趣与能力特征,程知识体系的分与能力特征,结能力特征,结合结合对专业课析,为自己制定理合对专业课程知对专业课程知程知识体系的评分标准课程90-10075-8960-740-59目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标ABCD想的职业发展计识体系的分析,识体系的分析,分析,制定基本划,提升职业规划为自己制定适宜为自己制定基的职业发展计能力。的职业发展计本的职业发展划,没有形成基戈h
10、提升职业规计划,有基本的本的职业规划划能力。职业规划能力。能力。评分标准十、学习建议1 .本课程重点讲授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同时在对比的 视域中分析欧洲各国现实主义作家和现代主义创作各流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 色,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文学演变的轨迹与规律。2 .对文学史的深度把握必须建立在一定程度的阅读基础之上,要求教师在讲 授课程的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等,与之相辅,方 能最大程度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时间轴线的角度把握外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了解各个时期之间不同文学流派和 思潮之间的承继关系,并通过阅读相关重点作家的代表性作品,加深对各国文学 的认识,提
11、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本课程的分目标如下:分目标1.通过对世界文学历史的整体认知与探讨,形成良好的文学修养和人文情 怀(支撑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2教育情怀;7学会反思);分目标2.能够将习得的文学常识和阅读方法,适当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具有良好 人文情怀、审美品味和心理素养(支撑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分目标3.了解作品阅读与思潮分析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各个技能的构成要素及 运用的注意事项(支撑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表1 :毕业要求、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对应关系说明维度二级指标1-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了解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与意义,并 努力践行
12、,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 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 为己任。1-2 了解语文教师的职业性质和责任,具 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在教学实践中遵守中 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法律意识。1-4具有从教志向和信念,立志成为有理想 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 之心的好老师。分目标1要求学生对世界 文学历史有整体 的认知和全面的 了解,形成良好 的师德修养。1践行师德1-1师德规范1-2教育2-1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 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 正确的价值观。2-2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 格,富有爱心、责任心
13、,工作细心、耐心, 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分目标1要求学生形成一 定的文学素养和 良好的价值观, 培养立志从教的 教育情怀。情怀奉献祖国的引路人。2学会教学2-1学 科 素 养3-1系统掌握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 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3-2系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及 外国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背诵经典古诗文, 具有分析、解读多样经典文本能力。3-3掌握写作学、逻辑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具有较高语言素养,撰写各类文体的能力。 3-4掌握文艺学、美学、文献学等基本理论 知识,能够结合具体文学、美学现象展开 分析,能够基于文献学基础展开文献整理。 3-5具备基
14、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中国 文化,能够具有跨学科知识,了解所教学 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了解所学学科与社 会实践的联系。分目标2要求学生将习得 的文学常识和文 本阅读能力适当 应用于教学过程 中,具有良好人 文情怀、审美品 味和心理素养2-2教 学 能 力4-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知识, 能够整体了解教育学科、教育研究的特点。 4-2系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知识,能够 把握学生身心发展、学科认知的特点。4-3熟悉课程论、教学论知识,能够对课程、 教学有整体的理解。4-4掌握教育信息技术,并能够在教学设 计、实施、评价中有意识地使用教学技术。 4-5系统掌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 设
15、计知识,具有开展教学设计、实施、评 价的能力。4-6获得教学体验,掌握课堂教学基本技 能,分目标3要求掌握文学史 脉络与文学作品 分析之间的相互 关系,理解各个 单项技能的构成 要素及运用的注 意事项。3学 会 育 人3-1班 级指 导7-1能够对学习内容展开反思,体现终身学 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7-3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 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 和解决学科问题和教育教学问题。分目标4通过学习文学经 典作品,形成良 好的师德修养和 人文情怀,形成 自我发展意识3-2综 合 育 人8-1能够承担团队中各人责任,独立完成团 队分配的工作;同时具有组织和协作能力,
16、能倾听团队成员意见,与团队成员共享信 息,团结协作完成任务。8-2能够理解学习共同体作用,针对复杂的 汉语言文学学科问题与教师、同学、同行 进行交流,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8-3能够理解团队协作精神,针对复杂教育 教学、班级管理问题,展开小组互助和合 作学习,并能提供合理的决策。分目标5要求学生能够在 在学习完全部课 程后能对文学史 进行判断和分 析,促进教学技 能的提升。三、课程内容教学内容(难点内容:)对学生要求课时对应课程目标教学模块1:主题1: 19世纪中期 文学概况:讲述19世 纪社会历史文化,介 绍此时期文学史的总 体面貌和主要成就A了解19世纪中期 文学的主要成就 及其在
17、西方文学 发展史上的地位 和意义。4支撑课程目标1、 2、 3、 519世纪中期文学主题2:司汤达:介 绍作家生平与创作、 思想倾向与创作特 点,讲读红与黑了解司汤达作品 的思想内容、艺术 特色、人物形象及 其文学地位,并要 求学生阅读红与 黑。4支撑课程目标3、4、5主题3:巴尔扎克:了解巴尔扎克的4支撑课程目标介绍作家生平与创 作、讲读人间喜剧 和高老头生平与创作,理解 人间喜剧的主 要成就与意义,带 领学生阅读高老 头。3、4、5主题4:狄更斯:介 绍作家生平与创作, 创作特和、艺术特色, 讲读双城记了解狄更斯三个 创作阶段的代表 作,掌握其创作特 点中的“儿童情 结”,并讨论双 城记的
18、艺术特 色。4支撑课程目标3、4、5主题5:福楼拜:介 绍作家生平与创作、 思想倾向与创作特 点,讲读包法利夫 人了解福楼拜的思 想倾向和“客观而 无动于衷”的审美 内涵,理解其对批 判现实主义的贡 献,要求阅读包 法利夫人。4支撑课程目标3、4、5主题6:陀思妥耶夫 斯基:介绍作家生平 与创作、创作特点, 讲读罪与罚A了解陀思妥耶夫 斯基的生平与创 作,理解其“复调” 的创作特点,要求 阅读罪与罚。4支撑课程目标3、4、5教学模块2: 19世纪后期 文学主题1: 19世纪后期 文学概况:介绍19世 纪后期的历史文化背 景,哲学背景及多元 格局的文学状况A了解19世纪后期 的时代背景、象征 主
19、义文学与唯美 主义文学的概念, 以及总体的文学 成就。4支撑课程目标3、4、5主题2:哈代:介绍 作家的生平与创作, 哈代的悲剧观,讲读德伯家的苔丝了解哈代生平及 创作,重点掌握 德伯家的苔丝 的创作背景、思想4支撑课程目标3、4、5内容和艺术特色。主题3:马克吐温: 介绍作家的生平与创 作和艺术风格,讲读 哈克贝利费恩历 险记了解马克吐温的 生平与创作,带领 学生阅读哈克贝 利费恩历险记, 理解其艺术特色。4支撑课程目标3、4、5主题4:易卜生:介 绍作家的生平与创 作,讲读玩偶之家A了解易卜生的三 个创作时期,讨论 玩偶之家,建 议学生阅读建筑 师。4支撑课程目标3、4、5主题5:托尔斯泰
20、: 介绍作家的生平与创 作,心灵辩证法及创 作特点,讲读安 娜卡列尼娜A了解托尔斯泰的 生平与创作,通过 安娜卡列尼 娜阐释“托尔斯 泰主义”,理解其 创作特点。4支撑课程目标3、4、5教学模块3:20世纪文学主题1: 20世纪文学 概况:介绍20世纪的 历史文化概况和主要 文学成就把握20世纪各国 的文学成就,重点 掌握现代主义的 概念及其文学特 征。3支撑课程目标3、4、5主题2:肖洛霍夫: 介绍作家的创作与生 平、创作特点,讲读 静静的顿河了解肖洛霍夫创 作与顿河题材的 关系,理解其创作 特点,带领学生阅 读静静的顿河。2支撑课程目标3、4、5主题3:罗曼罗兰: 介绍作家的创作与生 平,
21、创作特点,讲读 约翰克里斯多夫A了解罗曼罗兰对 自由、民主、和平 的强烈追求,理解 其创作他二色,分 析约翰克里斯 多夫的思想与艺 术成就。3支撑课程目标3、4、5主题4:海明威:介 绍作家的生平与创 作,创作特点,讲读 老人与海了解海明威的生 平与创作,掌握 “迷惘的一代”、 “冰山原则”、“硬 汉形象”,带领学 生阅读老人与 海。2支撑课程目标3、4、5U!、学时分配表2: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章节内容名称学时分配AA*第一早19世纪中期文学24第二章19世纪后期文学20第三章20世纪文学10总计54五、教学进度表3:教学进度表授课顺序周次日期章节名称内容提要讲 授 课 时 数作业及要
22、求备注授课顺序周次日期章节名称内容提要讲授课时数作业及要求备注1-8第一章19世纪中期文学第一节19世纪中期文学概述第二节司汤达第三节巴尔扎克第四节狄更斯第五节福楼拜第六节陀思妥耶夫斯基24作业:1、完成“现实主义的 起源与发展”小论文。2、选 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家作品,结 合培养方案,梳理相关的方向 的主要研究现状。要求:1、能综述现实主义典 型定义,并结合作家作品讲 读,给出自己的理解。2、分 析具体、清晰、准确,并对自 己的专业学习做出规划,有一 定的指导意义。授课顺序周次日期章节名称内容提要讲授课时数作业及要求备注*9-14第二章19世纪后期文学第一节19世纪后期文学概述第二节哈代第三节马克吐温第四节易卜生第五节托尔斯泰8作业:1、选择一位作家,进行整体通读与评价。2、以时 间线思维图的形式,梳理19 世纪文学思潮的发展轨迹。要求:能够掌握“现实主义”、 “自然主义”、“现代主义”、等关键概念,对文学思潮的演 进形成有清晰的理解,能用自 己的语言加以阐述。-15-18第三章20世纪文学第一节20世纪文学概述第二节肖洛霍夫第三节罗曼罗兰第四节海明威12作业:1、论述“现代主义”;2、结合具体作家作品,运用 相应的理论进行分析。要求:论述思考题,既需要准 确表达相应知识点,同时又要 注意论述逻辑,注重推理表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