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docx





《小学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目标】1 .找出中心句及其在文中可能出现的位置,认识表示动物的词语,及带有 虫字旁和鱼字旁的字。2 .学习和积累ABB式词语,练习说话,根据提示写一段话。3 .通过诵读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诗文。【教学重点】练习说话练习,积累古诗。【教学难点】感情朗读词语,练习根据提示写话,理解古诗大意。【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板块一:交流平台1 .(课件出示2)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枳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碗口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枝
2、树、榔子树、| 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枝树| 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1)指名读,自由读。(2)小组交流,以上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开头一句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板书:围绕一个句子写)2 .(课件出示3)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乒乓球台。球台的四周围满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教学目标】1 .交流如何做好摘抄,词句段运用,认真读词语,照样子写句子,积累语 言。2
3、 .通过诵读,体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3 .写铅笔字,练习写带有撇捺的字注意写得舒展。【教学重点】1 .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2 .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摘抄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句子,理解古诗大意。【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板块一:交流平台(课件出示2)【设计意图:出示精 彩片段,明白句子的 精妙,明白摘抄的好 处,产生摘抄的兴 趣。】不知什么时候,落起了春雨,轻轻地,听不见淅沥 地响声,像一种湿漉漉地烟雾,轻柔地滋润着大地。春 雨过后,太阳出来了,一片晴朗
4、。整个世界像刚洗过似 地,特别清爽,空气十分新鲜,呼吸一口,甜丝丝地, 像喝了蜜一样。评析:这段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 出了春雨的惹人喜爱。(课件出示3)春天来了!你看万紫千红的花开了,把可爱的章厂 树木,鸟,兽,虫,鱼都从寒冷的冬天中叫醒了,使得 大地恢复了生机。那些野花像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眨着眼睛。评析:这段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动植物人的 思想感情,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恢复了生机的大地。(课件出示4)爱读书,是一种美德。读书,使人思维活跃,噫而 智慧;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 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 开花蕾。评析:运用排比的修辞
5、手法,使文段的节奏感加强, 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3 .学生阅读,交流感受。4 .教师小结。(课件出示5)摘抄,即从文刊、文件等里阅读,再把语言演 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 闲暇时,拿出来翻阅。(板书:摘抄)5 .鼓励学生结合课本上的内容,说说自己在这方面的 做法和经验。6 .教师评议,方法指导(课件出示6-8)第一,不动笔墨不读书。(1)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 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 如用“。”“?符号分别标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偏差错语厂【设计意图:学习摘 抄的方法,学会更好 地摘抄。】(2)作批注。即在文
6、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 想,可以谈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 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纸漏等。 一(3)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4)做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 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 带,随时翻阅、背诵。第二,善于扁沙丁一是摘抄型笔记,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有# 片断摘录下来。.二是提纲型笔记,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而 纲的形式摘录下来厂三是感想型笔记,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板为 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四是评价型笔记,可以品评谴词造句的精妙,写出 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
7、可以谈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 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纸漏等。第三,摘抄注意的问题。一是摘抄内容分门别类。如:语文方面的知识 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 精辟的议论、写作常识以及文章的结构提纲等;记历史、 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或趣闻;记名人名言、警 句、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迹及豪言壮语等。二是边摘抄边背诵,尽可能多的记下那些应该砺 且能记住的好东西,使语言的积累更厚实。(板书:摘抄分门别类 边抄边背)7 .教师小结。“不积陛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在平时的阅读实践中,摘抄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逐 步形成影响自己一生的日积月累的摘抄
8、好习惯,积硅步以 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培养好读书,勤积累,在不断 的内外吸收中提高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三、词句段运用板块二:词句段运用1 .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1)(课件出示9)小家伙摔得还挺重。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妈妈累得一。一 得一(2)指名读前三个句子,齐读,男女比赛读。(3)小组交流,读读句子,看看这些句子有什么特 点。把后两个句子写完整。(4)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5)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积累的这样的句子。(课件出示10)他高兴得手舞足胞太阳光把大地晒得热气腾腾的。一花儿红得好像燃烧的火。【设计意图:读句子, 注意加点词语的用 法,学会积累和正
9、确 运用。】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这片草原辽阔得眼望不到边他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老奶奶笑得直不起腰。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一说你有什么 发现。 (课件出示11)c6ngchdn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 xidng p6ngp6i 汹涌澎湃。-O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季”下分,型 我能接着往下说、 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的小桥旁边二y1(1)学生自由朗读,谈感受。(2)小组交流,说说发现了什么。(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第一句中加点的词语是“河流、大海”,这是水域不断变大的过程。第二句中“月亮”“小桥”共同的特征都是“弯弯的”,如果接着往下说,
10、“小桥的旁边是弯弯的小船”。(4)朗读积累。四、书写提示。板块三:书写提示(课件出示12)书写提示【设计意图:了解 带有撇捺的字 的写法是要把 撇捺写舒展,养 成写字前先观察的良 好写字习惯。】施和擦写同价展, 字用就优美。1 .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这些字都有撇和捺)2 .看提示旁边提示我们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提示 了撇捺要舒展,才能写得美观)(板书:撇捺要舒展)3 .写一写(课件出示13)(1)先照着上面的笔顺写,一边写一边念笔画名称。(2)再在田字格中写,写好之后对照比较,看看哪 个笔画没有写好,再重写。五、日积月累1 .出示古诗,学习生字。(板书:采莲
11、曲)(课件出示14)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并厂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2 .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3 .教师简介:采莲曲是唐代王昌龄创作的七言绝 句。采莲曲为乐府旧题,内容多为描绘江南水乡秀丽 的风光、采莲女的纯洁活泼及她们真挚甜美的爱情生活。 王昌龄的这篇采莲曲以民歌般的语言,歌唱了采莲女 的劳动生活,内容健康活泼,如炎炎夏日中的阵阵荷风,给读者带来清新自然的感受。4 .(课件出示15)(1)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丁(2) 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3)芙蓉:指荷花。(4)乱入:杂入、混入。(5)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
12、的绿叶红花,哪是 少女的绿裙红颜厂(6)闻歌:听到歌声。(7)始觉:才知道。5 .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6 .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课件出示16)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 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 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课件出示17)作者简介: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 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 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 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 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 乱起,为
13、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 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 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 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白七卜余首,作品有壬 昌龄集。【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照样子写句子。例:他高兴得跳了起来。1 .敌人被打得。2 .鸟儿飞得 o3 .他将教室打扫得。二、把“的、地、得”填入括号里。激烈()赛跑项目开始了,我们在跑道上飞快()跑着,跑到终点,我 们已经累()气喘吁吁。三、我能接着往后写。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四、默写采莲曲。参考答案一、1.夹着尾巴逃跑了4 .比大树高5 .干干净净二、的地得三、
14、弯弯的小桥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河,弯弯的小河旁边是那弯弯的小路,弯弯的 小路旁边是那弯弯的小树。四、采莲曲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板书设计】.语文园地摘抄:分门别类边抄边背“得”字短语仿写句子 书写提示:撇捺要舒展采莲曲积累背诵【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堂课,给了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地相互支 持、配合,通过他们自主、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自主交流“摘抄”的知识,学会如何摘抄;自主交流“写字”的结构和规则, 学写生字;自主读读背背采莲曲,理解诗句大意,积累诗句。不足之处:由于是练习,应该多给学生训练
15、的时间,少讲解。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 月累。交流平台版块是总结交流如何做摘抄及摘抄的好处,词句段运用是学习带 “得”的句子,并仿写,以及读句子,仿写;书写提示部分,出示了 8个带有撇 捺的字,学会把撇捺写舒展;日积月累部分学习古诗采莲曲。【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关于采莲的古诗: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莲花坞】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弄篙莫溅水, 畏湿红莲衣。李白【越女词五首(越中书所见也)】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 佯羞不出来。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诩诗)】岸草连荒色,村声乐稔年。晚晴初获 稻,闲却采莲船。刘方
16、平【采莲曲】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顾况【溪上】采莲溪上女,舟小怯摇风。惊起鸳鸯宿,水云撩乱红。张祜【读曲歌五首】不见心相许,徒云脚漫勤。摘荷空摘叶,是底采莲人。语文园地【教学目标】.交流默读的知识,学会默读的方法。1 .认识带有目字旁的字及这些字组成的词语。2 .词句段运用,学会区分近义词,并会运用;学会给词语分类。3 .通过体验、诵读,体会名句,帮助小学生积累语言。【教学重点】1 .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名言的大意。2 .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教学难点】感情朗读句子,理解名言的大意。【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今天
17、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 地)二、交流平台板块一:交流平台1 .谈话导入:默读,是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语文教 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2 .小组学生交流:自己在平时是怎样默读的?3 .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小结。【设计意图:充分调 动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进入交流平台 的学习,。多媒体展 示默读的要求就注 意事项,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激起学生阅 读文本的欲望。】(课件出示2)默读时,我们要做到:不发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 指着读;还要边读边思考。开始学习默读时,有人常常伴 有小声读,嘴唇不停地动,这是借助读出的声音领会意思。 这不要紧,不过要逐渐纠正。默读时,我们还要注意
18、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眼 到,就是要认清每一个字,不能一目十行,以免养成不求 甚解的不良习惯。心到,就是集中注意力,一边读一边想,【设计意图:出示片 段,明白本次交流的 内容是寻找中心句 的问题,为本次交流 明确了目的。】【设计意图:出示片 段,明白本次交流的 内容是寻找中心句 的问题,为本次交流 明确了目的。】同学,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乒乓小将们打得多认真 啊!他们你追我挡,一个球常常打了几十个回合还不分胜 负。(1)指名读,自由读。(2)小组交流,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乒乓 小将们打得多认真啊!)4 .(课件出示4)站在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很自然地想起古代 修筑长城的劳动
19、人民来。单看这些数不尽的条石,每块有 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汽车、火车,没有起重机,单靠 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 见尾的万里长城厂春天在哪里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头,柳 条嫩绿,桃花鲜艳。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春 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春在田间,麦苗返青,菜 花金黄。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1)指名读,自由读。(2)小组交流,以上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结 尾一句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 头这句话来写的。)5 .小组交流,通过以上的阅读和交流,自己有什么发 现? (了解
20、中心句在段内位置的一般规律:起概括和总述 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心句 一般在段的中间;起归纳和总结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 末尾;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 结尾。)(板书:中心句)6 .学生试着仿写句子。7 .学生作品欣赏。(课件出示5)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田野里到处是金黄色的,稻杏成 熟了,谷穗绽开了金色的笑脸,农民伯伯在田野里挥动着理解词句的意思和内在联系。读了以后,能对自己提出不 懂的问题,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或者向别人请教。手 到,就是在默读时,边读边动笔。可以画出重点词句,或 标出段中的层次,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提高默读的效果。最后,我们在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部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园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