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组织》课程思政育人典型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客运组织》课程思政育人典型教学案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铁路客运组织课程思政育人典型教学案例课程名称:铁路客运组织编制负责人:丁炸学时数:84学时数:84学分:5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物流管理(铁路方向)案例一:1 .案例主题:一名普通的列车员春运期间利用列车停站的三分钟,在完成本职工作后和自己 的孩子匆匆见了一面的案例。2 .结合章节:乘车凭证的管理与处置3 .案例意义:1)通过她七年没在家过过春节,体现了一名普通的铁路职工人民铁路为人民、 甘于奉献的精神。2)通过自己的孩子就在身边,依旧在岗位上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体现了一 名普通的铁路职工服从命令、顾全大局的思想和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3)通过没有让自己的孩子上
2、车,体现了一名普通的铁路职工遵章守纪、安全 第一的意识。4 .案例描述:身为列车乘务员的女主角春节值乘的列车经过儿子所在的小城,列车经停三 分钟,小男孩在站台上守候许久未见的妈妈,当他见到妈妈背诵乘法口诀的那一 亥U,许多人为之潸然泪下。三分钟,是列车停站的时间,也是微电影中故事情节铺展的过程。片子将短 暂团圆和职业特性浓缩在了这短短的三分钟里,用屏幕上方的三分钟倒计时和孩 子背诵的乘法口诀碰撞出一种紧凑感,激发了观众对故事主人公职业和亲情之间 矛盾冲突的认知和理解。出发与抵达,离别与流连,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三分钟里;“语文课程必须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 成健康美
3、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苏武传的讲授,便可体现语文课程 与“思政教育”的有效整合,教学内容与中国传统美德和新时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紧 密对接。传统的苏武传授课过程中,教师将苏武的“爱国”“忠贞”“气节”盖棺定 论,忽视了学生自我观点的表达。时代在进步,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应鼓励学生 有不同的观点,让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人与事,引导学生辨证地看问题,形 成较为成熟完善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人文素养培育功能。存在不足:在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取得了 较理想的学习效果。但因学生自身个性等原因,也存在一些学生课堂参与度不足的 问题。今后教学探索中,应多考
4、虑这类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效。电子制作课程思政育人典型教学案例课程名称:电子制作编制负责人:汤宇娇学时数:32学时学分:2课程类型:专业课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案例一:苦练焊接技术、弘扬工匠精神1 .案例主题:工匠精神与中国制造2 .结合章节:内容模块三电子制作工艺处理与焊接训练3 .案例意义:在焊接工艺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军工绣娘”潘玉华和“工人院士”李万君的 故事,反复训练学生的焊接技能,提高焊接工艺,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 劳、精益求精、碰到难题“死磕到底”的精神。4 .案例描述:(六步教学法)(1)教学情境:一个企业(上海迪尚电子有限公司)接到一批订单:按工艺要 求完成一批(100
5、0份)面包板手工焊接任务。此刻:老师是企业车间主管,学生是 公司员工(员工数为40人),因此每位员工的焊接任务是25份面包板的焊接。(情 境、任务驱动)(2)员工们按照焊接图纸要求分组开展充分交流,通过网络搜索搜索“五步焊 接法”、在936焊台上进行实践操作,初步掌握焊接工艺。车间主管在一旁观察。(观 察与倾听)(3)车间主管根据员工们初步的焊接情况举例进行点评。员工们对焊接的关键 技术点进行提问交流,以便改进焊接效果。(举例、启发与点拨)(4)焊接工作很枯燥,员工们也无法通过一两次的焊接做到精密焊接,因此难 免出现虚焊、漏焊等情况,一些员工们也对此项工作任务发出抱怨,并且认为不需 要这么辛苦
6、和认真地焊接,差不多就得了。车间主管与员工的想法开始不一致。员 工认为:这么简单的焊接工作,为什么要反复训练?而且以后都有机器人焊接,为 什么要训练员工如此精准焊接?岂不多此一举?车间主管如此回答:“我们今天就来 讲讲工匠精神与中国制造!军工绣娘潘玉华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女技师。在2015 年9月3日阅兵时,新一代预警机惊艳亮相。预警机是空中指挥所,是整个飞行队 伍的神经中枢。而这神经中枢里最精密的一部分器件都是由手工焊接的。完成这项 工作的就是潘玉华这是机器焊接所达不到的精度,扬我国威!(此处播放视频, 来自于大国工匠系列纪录片,加图片展示、车间主任讲解)另外一位大国工匠是 2016年度感动
7、中国人物李万君。他说他最喜欢别人叫他“师傅”因为他说当师 傅不只是教技术,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立足岗位、爱岗敬业。他说,“把每一条焊缝 焊好,把手中的产品,在我们用技术,用技能不断的升华,最后达到极致,变成艺 术品,我认为这就是工匠。”(李万君是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焊工,焊工 是最平凡的工匠,被誉为“没有翅膀的飞机”的高铁,却离不开他们非凡的双手。(此 处播放视频,来自于感动中国,加图片展示、车间主任讲解)。(追问与反思)(5)进行思维交锋后,员工们一致认同应该弘扬工匠精神,助力中国制造,并 且身体力行。因此认真对待枯燥的焊接任务,直至做出让自己满意的精品。然后同 事间互评,再加上车间主
8、管的评价,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评价与提升)(6)在完成既定任务后,给员工拓展提升的机会,让其自行设计并焊接其余进 阶任务,展开拓展训练,提升创新创意思维。(拓展与落实)5 .案例反思:(1)学生有了相对明确的学习目标,更多地自发地愿意参与到项目中来。原先:在训练过程中,出现问题不愿意自己解决,依赖老师和其他同学帮其解 决。现在:在项目训练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通过大国工匠和感 动中国的相关故事,让同学们深受感染和启发。让他们从小故事中体会到大国情 怀,也从纯粹地片段地生搬硬套地讲解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从讲理论到谈信念。当 我们的学生看到“军工绣娘”潘玉华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几十年如
9、一日,焊接 精准度能超过仪器设备,为我国的大飞机上天发挥着自己的重要作用时,大家面对 手头的项目,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愿意自发地加入进来。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 信、道路自信起到了积极的润物细无声的效果。(2)学生逐渐改变了做事急躁粗糙的坏习惯,变得更加关注和追求项目完成的 质量。原先:学生单纯以完成焊接任务为目的,对于焊接连接处是否松动,元器件安 装是否美观等细节问题均不关心。现在:通过观看感动中国李万君的视频,让 学生反复练习焊接,做到能够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能集思广 益,团队合作,克服项目难点,体现“死磕到底”的精神。(3)课堂中,融入创新思维的训练原先:学生的焊接只是以
10、客户要求为完成目的。现在告诉我们的学生,创新创 意思维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随后为了训练学生的创意思维,特别设置了相应的 高阶项目:发挥自主创意,设计并完成拓展性焊接任务。这样的教学,对于培养学 生的爱国情怀并树立远大理想有很积极的推动作用。导游基础课程思政育人典型教学案例课程名称:导游基础编制负责人:吴茜学时数:45学时学分:3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酒店管理案例一:1 .案例主题:中国古代建筑基础一一斗拱2 .结合章节:第七章第二节中国古代建筑基础3 .案例意义:本案例的主题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诗词、绘画、雕刻、构图、 造景等中国传统文化技艺的集大成者,体现了中国古代人
11、民的智慧,在当代建筑设 计追奇追新的今天,在迪拜式高楼、包豪斯风格建筑盛行的今天,我们再去看看中 国古代建筑,不禁为其精美而赞叹和自豪。中国古代建筑中最为精巧、实用,体现 古代建造工艺的是斗拱,也就是樟卯技术,桦卯技术在当代建筑中仍然有大量运用, 正是有了榨卯技术,才有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不用一颗钉子的奇迹,正是因为有 了斗拱,才有了中国古代建筑,历经风雨,却墙倒屋不塌的奇迹。本案例充分挖掘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成功传播案例,增强学生 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唯有了解,才能真正热爱,唯有 热爱才会主动传播,创新传承。同时,本案例将引入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发现唐代 木
12、结构建筑一一佛光寺的故事,用梁思成夫妇的执着、坚持、爱国热情来激发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学生能学习梁思成夫妇,坚持不懈,培养大国工匠精神。4 .案例描述:案例导入:通过播放延禧攻略视频片段及剧照,提问学生,该片中最吸引 你的是什么?大猪蹄子、白月光皇后?还是美丽的服饰、饰品?还是好吃的食物? 引导学生欣赏剧中美丽的古代建筑,提问学生,是不是于正的莫兰迪色将这些建筑 拍得这么美呢?教师回答,不,中国古代建筑要比剧中还要美,古人匠心匠艺,早 就了登峰造极的古代建筑艺术,不仅美观,更是实用,其中代表是斗拱。该引入中 课程思政点是热爱美好的中国古代建筑,增强文化自信,从而树立爱国主义情怀。教学
13、设计:何为斗拱呢,引入斗拱的概念。同学们是否觉得这样的概念很抽象 呢,请同学们分组带好AR头显,观看视频,更直关更具体的了解斗拱的构造。斗拱 的组合一点也不复杂,斗上置拱,拱上置斗,斗上又置拱,拱上又置斗,重复交叠, 前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那么斗拱究竟有何作用呢?(课程思政融合点,不仅美 观,更为实用,樟卯技术在当今建筑中仍有应用)中国古代建筑不用一个钉子,就 能早起结构复杂,性能稳定的古代木结构建筑,梯卯功不可没;中国有句话叫墙倒 屋不塌,为何有这样的景象呢,因为有斗拱,斗拱的重要作用是承重。对比延禧 攻略和武则天两个影片中的斗拱结构,我们发现二者有明显的区别,引入, 各个朝代的斗拱有何不
14、同呢?播放林徽因穿旗袍于梁上的照片,问学生,看到这张 照片,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会说人间四月天,太太沙龙,林与徐志摩的爱情故事等 等,再播放林与梁思成在佛光寺门口的合影,讲述二人当年因不服日本人说,中国 再无唐代木结构建筑,中国人若想看唐代建筑,必须去日本,二位当时跟老师差不 多年纪,比在座的各位同学大不了多少,他们历经千辛万苦,踏遍祖国千山万水, 终于在山西五台山发现了佛光寺,并证明其为典型的唐代建筑,这样的精神,值得 我们学习。课程思政融入点,榜样的力量,执着的工匠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随后 与学生一起对比唐、宋、明清时代斗拱的异同。最后布置作业,让学生策划一次以 中国古代建筑为主题的酒店主题
15、宣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 生命。5 .案例反思:第一,本案例的亮点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 积极主动性较差,热衷追剧等特点),选取导入案例,做到因材施教。引入当下最火 的宫廷偶像剧延禧宫略中的片段,让学生从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角度来欣赏这 部影片,通过该片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第二,亮点二是通过引入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发现唐代木结构建筑一一佛光寺 的故事,为学生展现榜样的精神,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寓德于教。第三,亮点三是教学手段的革新,本案例中利用AR头显,利用AR技术来展现 斗拱的制作过程及构造,让学生能有更直观
16、、更细化的了解。第四,本案例的发展,寓教于乐的同时应进一步挖掘知识点的内涵,如造成各 个朝代的斗拱变化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应深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使 学生能将前面所学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体。第五,本案例的疑惑,本案例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工匠精神。通过 教学一定程度激发了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但如何在当下多 元文化的冲击下,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去传播这些文化,又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 识进行创新,以传承这些传统文化,为其注入新生命、新活力,这是未来值得思考 和探索的东西。热闹与清寂,小我与大爱,都印刻在这短短的三分钟里。远行游子回家的热望与 渴
17、盼,春运服务者的坚守与奉献,在火车与站台的连接中,辉映出流动中国的别 样图景。春节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是一缕浓浓的乡愁。每年到了这个固定 的时间点,中国人仿佛归巢的鸟儿一般,朝着家的方向,义无反顾地出发,风雨 兼程,山川无阻。人们满载着一年的收获与感恩,抖落身上的辛劳和疲惫,回到 最熟悉的那一方天地,去见最亲近的那些人。路途再远,也要回家。由此,引发 了一年一度行色匆匆却直击心灵的春运叙事。一列列满载而归的春运列车,就是 观察人间百态的窗口。这其中,既能在行进中触摸中国发展的脉搏,又能从流动 里体会生生不息的情怀。正因如此,我们对春运的站台和火车,充满了敬畏;对 那些默默坚守的春运工作
18、者,充满了敬佩。火车拉来了团圆,也见证着别离。流动的中国,有人回家,必然有人离家; 有人团聚,必然有人分离;有人离家越来越近,必然有人离家越来越远。奋战在 春运战线上的工作者是如此,急诊医生、环卫工人、执勤民警、消防战士、戍边 军人等特殊行业工作者又何尝不是如此,当千家万户阖家团圆围坐一起共享年夜 饭时,他们放弃了一年中最隆重的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坚守职责中惦念亲情, 正是由于他们的默默付出,才有了节假日里祥和安定的节日氛围和社会秩序。万家团圆时,他们在坚守,那些在节日期间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奋战在一线 的工作者,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就如三分钟微电影表达的那样:静默, 隐忍,走心,似有千言万语
19、,却又欲说还休。有太多的话语,无法在三分钟里全 部表达,唯有这列长长的火车,于蜿蜒穿行中诉说着心底的思念;有太多的情感, 难以在三分钟里完整呈现,就让这个暖暖的站台,日复一日地寄托着我们的依恋。春运,既是一场向着团圆的抵达,也是一次面对未来的出发。呼啸而过的火 车,如同离弦的箭,迸射出人们对团聚的渴盼。站台相聚的三分钟,以散文诗般 的笔触,抒写着国人的家国情怀。远行的车票,通往团圆的终点;疾行的列车, 就是似箭的归心。每一段温馨旅程的背后,必然有人为你负重前行。5.案例反思:案例是时下热播的微电影,引入课堂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 堂的参与性。教师引导学生思索小我与大爱;归家的游子与
20、职业的责任;万家的 团员与铁路人的坚守;骨肉的依恋与岗位的制度都难以忘怀的呈现在这短短的三 分钟里,因为每一段温馨旅程的背后,必然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而在座的学生 今后将背负起这份责任,从而培养学生的遵章守纪的意识和敬业爱岗的精神,激 发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责任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思政育人典型教学案例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制负责人:付立平学时数:45学时学分:3学分课程类型:公共课适用专业:全院所有专业案例一:1 .案例主题:大国工匠马宇用时光作为粘合剂,毫厘之间,重现旷世兵马俑2 .结合章节:结合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第三节“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第3目“职业道德”3
21、.案例意义:通过大国工匠马宇修复兵马俑的案例,让学生理解:文物修复的工作看似毫不 起眼,实则具有重要意义,现在能在博物馆看到几十、几百年前的书画,都是靠文物 修复工作者(或者说工匠师傅)一代一代接力修复保存下来的,文物修复不仅是对物 品的修复,更是一种文化的保存与传承。文物修复需要从业者极度耐心细致,同时 还要有精湛的技艺。通过案例的使用,让学生能够理解不仅是文物修复的工作,所有的工作都需要 具备工匠精神,做到敬业、耐心、专注、严谨、精益求精。工匠精神本质上就是一 种职业精神,用工匠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就是在践行职业道德。因此,坚守工匠精 神与职业道德的培养是统一的。不仅要以工匠精神对待工作,也
22、要以工匠精神对待 学习、对待生活,甚至,工匠精神体现了一个人做人的态度,一种社会心理,人人 都要有工匠精神,才能把你该做的、正在做的事做到位。4 .案例描述:兵马俑是世界奇迹,但刚出土的时候,两千多年的历史积尘已经把它们压成碎 片。如何让这个碎片化的历史文化奇迹完整挺立起来,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马宇是最早接触这项工作的成员之一。兵马俑深埋两千多年,大部分陶片和地 下环境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平衡关系,突然出土,他们的存身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为了避免环境变化对文物造成二次损害,大量修复工作都是在现场进行。由于年代 久远,兵马俑陶片表面非常脆弱,修复人员用刮刀清理的时候,既要刮净泥土,又 要保证文物的完
23、好,走刀的分寸拿捏极为较劲。为了练就这项技艺,马宇在修复兵 马俑之前,花了两年时间,在仿制的陶片上用手术刀不停地磨练手感,走了上千万 刀,才把握住毫厘之间的分寸。在拼接兵马俑的过程中,只要有一块陶片位置出现 错误,那么整个拼接过程就必须重来。而拼接难度最大的是那些体积小、图案较少 的陶片。为了一块陶片,马宇有时需要琢磨十多天,反复预演数十次,甚至上百次。马宇参与了近20年来秦兵马俑修复工作的各个阶段,兵马俑的第一件戟、第一 件石铠甲、第一件水禽都是马宇修复的。两千多年前的雕塑品在马宇手中获得了第 二次艺术生命,形象讲述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没有两块碎片是完全一样的,没有 任何一尊兵马俑雕像的拼接
24、问题是相同的。每一块拼接都是新的挑战,每一次的块 体比对都是新问题的研判。在貌似重复中不断应对新问题,修复者们把这份工匠式 劳作变成了艺术和学问,他们是国家文化使命的真正有力承担者。5 .案例反思:通过大国工匠修复文物的案例,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一件件承载着中国历史与文 化的文物能够在博物馆中呈现出来,背后有着文物工作者艰辛的付出。世界上人类 所能感受到的任何美好的感受,都有各行各业工作人员在背后默默的奉献。每个行 业、每个工作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 匠精神,并在学生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案例的选择应当遵守以下几个原则:1.
25、与学生所学的专业接近,能够引发学生的共 鸣;2.与学生的年龄接近,能够引发学生的认同;3.与当下的时事接近,能够具有 现实说服力。案例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辑,教师在上课 时也要将教材语言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语言。案例二:1 .案例主题: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 卢永根院士:无言行动诠释人生意义2 .结合章节: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第二节“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3 .案例意义:卢永根教授一生节俭,却捐出800多万毕生积蓄扶持农业教育事业,作为一名 中国共产党员,无论是一帆风顺的日子,还是身处逆境的时刻,始终坚信,要把一 生献给祖国。卢永根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近年来,
26、卢永根带领研究团 队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3个,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他常把法国科学家 巴斯德的名言挂在嘴边: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爱国 主义的内涵以及如何做忠诚的爱国者。青年大学生要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光荣传 统,自觉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4 .案例描述:“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是一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我的青春年华已经献给党的科教事业,我准备把晚年继续献给这个事业。”“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祖国故,两者皆可抛。我希望能像一束小火 花,点燃你们心中的爱国主义火焰。”这是一位有着68年党龄的老党员,今年87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 学原校长、著名作
27、物遗传学家卢永根说的话。他用实际行动做出表率,影响了一批 又一批学生。卢永根教授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 出元,这是她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 优秀青年教师。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卢 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 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委员会给予卢永根教授的颁奖辞: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 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 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5 .案例反思:
28、基本要求是: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尊 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通过结合卢永根教授的 案例,使学生能够明确,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必须团结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 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爱国者,从自身做起,把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与祖国 同呼吸、共命运。案例的选择应当遵守以下几个原则:1.与学生所学的专业接近, 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2.与学生的年龄接近,能够引发学生的认同;3.与当下的时 事接近,能够具有现实说服力。案例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重新 编辑,
29、教师在上课时也要将教材语言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语言。案例三:1 .案例主题:电影我不是药神2 .结合章节: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3 .案例意义:结合我不是药神电影,让学生深入理解一些法律条文规定,如剧中程勇被 判销售假药罪依据何在?剧中印度仿制药明明有着与正版药几乎相同的药效,为何 为“假药”?为何瑞土研发的“正版药”与印度生产的“仿制药”药效几乎相同, 价格却相差近20倍?剧中程勇被判走私罪依据何在?除了让学生理解基本的法律规 定,也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法治思维。程勇被判刑是因为法律至上,虽然人们同情程 勇,但是也要遵守法律的规定。法律的制定在于约束人的不当行为,规范社会秩序, 使社会和谐。
30、但是当一个法律枉顾生命,凌驾于生命之上,把治病救人者绳之以法, 那这个法本身是有问题的。影片最后的医疗改革将抗癌药物纳入医保就是对这个问 题的一种回应。案例的使用有助于大学生深刻认识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重要意 义,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从而培养法治思维。4 .案例描述:影片主人公程勇是卖保健品的,和妻子离婚,儿子又要被前妻带去国外。剧情 一开始,程勇的人生就似乎陷入了窘迫的境地。交不起房租,经营的小店被封。他 具有许多商人的特性,追求金钱和利益。当他得知可以靠贩卖印度格列宁治癌药赚 钱时候,一度动心,但又怕遭受法律的惩罚。他是个孝子,他父亲也患白血病,需 要此类药来治疗。在利益和孝
31、心的双重驱动下,他不惜铤而走险,远走印度,寻觅 机会。程勇是一个有良知的商人,他卖的是良心药,价格非常便宜,一盒药才二千 元。而同等药效的瑞士 “格列宁”,在医院的定价是4万!后来,在面对国家法律的 严酷现实和不法商人张长林的利诱下,程勇放弃了继续贩卖印度治癌药格列宁,把 经销渠道告诉了张长林,把经销权拱手让给了他。程勇拿了张长林给的三百万元开了制衣厂,干起来正经行当。可是接下来发生 的事却叫他欲罢不能。张长林把药价从一盒一万加到了两万。他的行为也自然引发 了病患的不满,被人举报。张长林被追捕在逃,印度格列宁药也停了,众多的患者 又只能靠医院的高价药来维持生命了。程勇之前的合伙人吕受益因为无力
32、负担昂贵 的药费,不想给家庭增加负担,选择了自杀。昔日的好友及事业伙伴的含恨去世, 让程勇痛苦万分,他的内心也充满着负罪感,假如他继续卖印度格列宁药,吕受益 就不用去吃高价药,不会酿成这个苦果了。程勇的良知被唤醒,他义无反顾,决定 重操旧业,又开始卖起了印度格列宁药。这个时候,他明白,如果他不去卖药,那 么就会有更多的人由于负担不起高昂的药价而陷入绝境,和吕受益一样成为天价药 的牺牲品。程勇的举动是治病救人,他是出于良知的,他也从一个商人升华为一个 救赎众生的德道高尚之士。正因为这样,那些病患很感激他,他们知道,假如没有 程勇,就会有很多人吃不起药,就活不了命。所以当警察缴了他的药,并对在场的
33、 当事人进行问讯,威胁他们如果不说就要受牵连治罪的时候,出于良知,在场的几 十人都鸦雀无声,没有一人出来供出程勇。一个老太太含着泪对警官曹斌道出了一 番肺腑之言:“求你们不要再查什么假药了,这药假不假,我们还不知道吗?我们想 治病,想吃药,我想活着”老太太的话可以说是句句实在,又句句锥心。程勇 被法院判了五年有期徒刑,在押解去监狱的路上,那些吃了他贩卖的廉价,甚至已 经亏本的抗癌药的白血病患者集合在一起,自发的站立在道路的两边,眼中满含泪 水的看着警车中那道穿着橘红色囚衣的,有些佝偻的身体。因为有他,他们才能活 到现在,才可以享受马路上太阳照耀的光芒,才能体验到人间那抓不到却感觉得到 的温暖。
34、程勇出狱时,当时办案的警察来接他,并告知格列宁已经被纳入医保,他不需 要再贩卖“假药” 了。5 .案例反思:案例是时下热门电影,评分非常高。引入课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命和法孰大孰小?是法大于情,还是情大于法?无疑,这一问题会带给我们诸多 困惑。案例的使用有助于引发学生联系现实思考,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 各种途径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养成守法习惯、守住法律 底线等,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培养法治思维方式。案例的选择应当遵守以下几个原则:1.与学生所学的专业接近,能够引发学生 的共鸣;2.与学生的年龄接近,能够引发学生的认同;3.与当下的时
35、事接近,能够 具有现实说服力。案例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辑,教师在 上课时也要将教材语言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语言。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育人典型教学案例课程名称:大学语文编制负责人:李艳学时数:30学时学分:2课程类型:理论适用专业:各专业案例一:1 .案例主题:李陵、卫律劝降,苏武均严词拒绝,以“苏武的气节与坚贞,今 天看来是否是一种愚忠”为辩题,让学生全面体悟苏武的精神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 观的契合。2 .结合章节:苏武传6-10节3 .案例意义:用卫律的背主求荣、李陵的意志不坚,反衬苏武忠贞不二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气 节。以辩论为拓展思路的手段,引导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人
36、与事,能够辨证 地看问题,形成较为成熟完善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人文素养培育 功能。4 .案例描述: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广泛收集、浏览历代名家对苏武的评价;利用“爱奇艺”等 网站上的视频资源,观看原创歌剧大汉苏武;全面了解、把握文中人物的人生经 历与性格特征,预先推选同学排演“劝降苏武”情景剧。学生参考辩论类综艺节目 奇葩说,先行了解和学习辩论赛规则,为“苏武的气节与坚贞,今天看来是否是 一种愚忠”这一辩题做好全面的资料收集和准备工作,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课中由同学自荐,分角色演绎“劝降苏武”情景剧一一卫律、李陵两次劝降, 苏武均严词拒绝。情景剧之后,教师使用多媒体投影呈现辩题一一“苏武的气节与坚贞,现在看 来是否是一种愚忠? ”学生根据自己课前预习与准备,形成正反两个辩论阵营,通 过辩论与思考,全面体悟苏武的爱国与忠贞,并学会用辨证观点品评历史人物。5 .案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