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文教师如何听课评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语文教师如何听课评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语文教师如何听课评课 语文教师如何听课评课 一、听课 听课前要明确听谁的?为什么听?想解决什么问题? 1、要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有一定恰当的评价,非智力因素等 2、要注意环节,还要注意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关系 3、要注意教学的真实性,真实的成分有多少 4、要记自己的随想,边听边记(随想是一种感悟、灵感,在一定时间独有的认识,是工作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1.一堂好课的标准 (1)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而不是图热闹的课。 (2)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3)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也就是丰实的课
2、,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迪。 (4)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也就是平实的课。不管谁在听课,要做到心中只有学生。 (5)一堂好课应该是真实的课。也就是有缺憾的课。 2.一堂好课的基本表现 (1)一堂好课必须形成学生的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2)一堂好课必须兼顾有差异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3)一堂好课必须体现思维的深度。 (4)一堂好课应促使学生知行结合,有所收获。 三、评课 (一)评论什么: 一般评课三标准:教态自然,顺利完成教学内容、板书好。太表面化了。我认为公开课要评论教学设计(按某种“计”来设立有关项目。 计:理念、追求。设立: 主观选择。 项目:哪些项目基础上的
3、具体内容选择)。 教学设计指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内在的逻辑规律和理论追求。 评课有四个层面: 第一,是一种什么样的设计思路,哪儿是起点:指向什么终点。走的一条什么教学路线。第二,这种教学设计思路成功与否。 第三,这种设计思路,体现了什么教学思想,教学理念。 第四,这种教学思想本身是不是正确的,先进的。 现在评课往往“好,很好,太好了”:教态自然,顺利完成教学内容、板书好。太表面化了。该如何评论,举例如下: 创新教育现场研讨会。 -一堂物理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先通过讨论理解某个定律,再用实验证明这个定律。然后再举例说明这一定律的运用。然后总结这一定律的运用基本规律。最后作拓展性综合性练习。定律-
4、运用。理论-实践。书本-生活。 -这种设计思路的关键是理论解释的正确性,运用这条定律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在这两点上都达到了要求,都是好的。 -这种设计思路体现了一条演绎的认识路线,是知识教学、接受性学习的经典的思路。基本方法是演绎。 -但这种教学思想是陈旧的,至少没有体现会议的主题:创新教学。 创新教学的认知路线是:事实-理论-运用。 步骤:应该是观察和实验-分析与总结-问题与解决。基本方法是归纳。 李海林评课:这位老师走的是从定律-运用、从理论-实践、从书本-生活。这条路走得好,走得很成熟、很成功(看见该教师脸上笑嘻嘻),这套路子最适合教知识,他的主要学习目的是接受性学习,但作为创新性教学,他
5、应该走的路子恰好相反,应该是通过方法和实践抓住事实,通过分析和总结抓住理论,通过理论把问题解决,他走得恰好相反,因此常规性地看,传统立场的看,好课。从会议主题来看,从现代教学理念来看,也许不能算一堂最好的课(该老师的脸色慢慢地凝结下来)。 (二)评价标准 不外乎教学难点抓得是否准确、教学容量是否恰当、普通话是否标准、形成性评价是否及时。都对,但不够透彻。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对关系处理得如何为出发点来评一堂课。 1、目标与方法 目标对不对,方法运用熟练不熟练,完整不完整。最主要的是目标与方法是否统一。 举例: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体验、感受课文的意境和语言的表现力。 方法和步骤:上网查阅有关资料;
6、探究、交流与讨论。 第一:目标是对的。 第二:方法是不熟练的,不完整的。简单的。 第三:目标和方法是没有统一的。 上网查阅资料,是解决知不知的问题,资料的作用是体验和感受吗?资料的作用是提供背景和参考的,对体验和感受是次要的。体验和感受的直接对象是文本。如果你要以体验、感受课文的意境为目标,你一上来就要紧紧抓住文本,把它拥入怀里,这才。 探究:解决懂不懂,是指向思维的,未知。探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但现在要体验、感受课文的意境和语言的表现力,不是知不知的问题,是有没有体验和感受的问题。是接触没有接触文本,接触以后是不是可以披文入情的问题。要探究没实际意义。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有一种倾向-伪讨论,动
7、不动就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讨论最后演变为辩论,讨论好不好不管,但你为什么需要讨论,你要讨论干什么?讨论是一种教学方式,不是所有的讨论都体现了主体性,伪讨论就恰好抹煞了学生的主体性.交流与讨论:主要是互相启发,认识对照。对于体验和感受来说,感性的心理过程来说,关键不是听别人的,而是自己与文本对象的亲密度。 体验、感悟文章的意境最好的办法是诵读、想像、揣摩、涵泳。 2、目标与内容 第一,目标定得对不对。标准:目标体系、教材内容。学生认知规律。 第二,内容本身是否准确、深度是否恰当。(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 第三,目标与内容的统一。(最主要) 浙江一位老师的案例: 项链目标:理解小说情节的深
8、刻含义。 带领学生讨论3个问题,最关键的问题,讨论了整整25分钟,问题如下: “假如项链没有丢,假如项链丢而复得,结果会怎样” 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一个学生“创造”了以下情节: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便萌发了复仇的心理,先是雇私人侦探找了丈夫路瓦栽的不是并与之离了婚,然后是充当佛来思节家的第三者,十年之后,小说中她与佛来思节夫人的见面自然是掉了个儿。老师评价是:真有想象力。 李海林评课:“假如项链没有丢,假如项链丢而复得,结果会怎样“这个问题和“理解小说情节的深刻含义”有什么关系?除了我们作为传奇放在小报上读,有点刺激性以外,什么意义都没有。莫泊桑这个小说家,这个世界
9、著名小说家之王,就是为了搞点刺激性的情节给你们,项链是以情节的曲折著称呢,还是深刻的人文关怀?他揭示了人的一生中什么最宝贵?是青春。一个女人想戴条项链,去跳跳舞,这有什么不对?一点都没有不对,问题是当你拿戴条项链去跳跳舞、得到别人艳羡的眼光和你一生的青春比,哪个更重要?当然青春更重要。可她偏偏为了这些东西失去自己的青春,读后令人可怜,叹惋,深思。这和你的丢而复得不复得有什么关系?你的目的是理解小说情节的深刻含义,当你却把学生导向对情节传奇色彩的关注,目标和内容脱节。 例 2、荷花淀: 教学目的是领会这篇小说特有的审美风格。 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群妇女?”问题没错,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领会
10、这篇小说特有的审美风格。孙犁,他写小说的艺术风格是轻柔、愉快、轻松,他不愿意写得紧张,不愿意写得,所以写到女人。可讨论的结果是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连女人也上了战场,可见齐心协力、同仇敌忾、抗战必胜。这是社会历史背景,与我们领会孙犁小说的轻柔、优美的审美风格有什么关系?内容和目标脱节。 例3愚公移山,目标是领会寓言的表现方法,初步掌握寓言的阅读方法。 该老师先串讲一遍,然后讨论“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还比如有的学生学了愚公移山后批评“愚公”没有经济头脑,没有效率观念,学了南郭先生(讽刺小品。不学无术)后赞扬他有“参与意识”,“善于抓时机,有胆识”,而最后“激流勇退,毅然地离开乐队让贤的做法实
11、在令人赞赏” 。目标和内容脱节。 例 4、鹬蚌相争。 学生提问:夹住你的嘴不放,怎么会说话呢? 这不就是新课程提倡的生成性资源吗?小组讨论。给编辑写信。上网查资料。 这个问题是语文问题吗?夹住了能不能说话。动物能不能说话。寓言能不能写动物说话。 为什么要讨论呢?讨论的目的是分清是非。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是为了分清这个是非吗? 评课就要把这些荒谬之处指出来。 3、内容与方法 第一,内容本身是否准确,深度恰当。 第二,方法本身熟练不熟练,完整不完整 第三,内容与方法是否统一(方法是由内容决定的,解决的问题恰好是内容) 例 1、祝福教学内容:祥林嫂人物分析。祝福是内视小说。写内部世界,描写人物的内部世界
12、,描写思想心理文化状态;不是社会小说。祝福采用倒叙,一上来就把祥林嫂的灵魂摆在读者面前,引导读者直逼祥林嫂的灵魂,小说一上来就采用了第一人称,中间换第三人称,最后回到第一人称,为什么?内视小说,分析祥林嫂这个任务,其实就是分析她的内部世界,更深刻的是分析祥林嫂的思想、心理文化状态 有一位名师,设计了一堂“祥林嫂案审”。一上课,老师满脸的严肃,煞有介事地说:“昨天晚上,在一个古镇的郊外,公安人员发现一具无名女尸,年龄大约四五十岁,身上未见刀枪痕迹,为了查明死者的身份、死因及凶手,我已派出三个调查组分别到鲁四老爷家、贺老六家和卫老婆子家进行调查,要求迅速侦破此案,现在就请三个调查组汇报各自调查的案
13、情。”接下来几个学生先后发言,述说祥林嫂不幸的身世,最后共同认定杀害祥林嫂的凶手是鲁四老爷、卫老婆子,还有鲁镇的人。下课时老师赞扬这几位同学办案迅速准确,有侦破天才,将来可以做一个出色的侦探。 他使用的方法是案审、法庭调查。案审,解决什么问题?弄清事实,分清责任。可祥林嫂之 死是由于一种精神上的折磨,导致她思想崩溃、内心痛苦而死。这与法庭调查是风马牛不相及。 例 2、项脊轩演戏。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 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14、,旧时栏,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 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 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 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也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 影,何竟日默
15、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 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 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 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 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有一次到某校听课执教者上
16、的是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教学进行到第三段时,老师先找两位女同学站起来表演,一位扮演老妪,一位扮演归有光的母亲,老师还嫌学生表演不到家,就亲自参加表演,结果引来更大的笑声。项脊轩志写深切怀念母亲、妻子,写得很深情,很凄苦。滑稽的表演是对这一内容的破坏。 例 3、孔乙己告状。 教学内容是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悲剧性格的内涵。关键是体验小说的情感基调,由调侃、微讽转向同情。情境想像、心理体验。关于孔乙己该不该打,与小说整体没有关系。 孔乙己是个可怜的人。被赵四爷打折了腿。孔乙己告状。法官、律师、原告、被告、写状子,写辩护。 以告状来教学的目的是辩明是非。对于我们理解孔乙己悲剧性格的内涵无关。这种设计叫无事生非。 这三个标准,相当于三个显微镜,相当于三把手术刀,能够看到很多课例的矛盾。 语文教师如何听课评课 语文教师如何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 语文教师如何评课 教师如何听课、评课 教师如何听课和评课 教师如何听课与评课 教师如何听课与评课 教师如何听课与评课 生物教师如何听课评课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听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