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测试卷答案(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测试卷答案(精选多篇).docx(17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测试卷答案(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16.根据材料,确立教学目标(重难点)并说明依据(20分) 答题要点: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入手确立出的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本课内容特点、学生情况。 【文言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学常识(作者生平、思想主张等)、积累文言词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实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等)、掌握并辨析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了解古代一些常用文体,读懂课文,强化文言文阅读、解释、翻
2、译及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培养利用文章结构来记背文言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讨论、背诵 利用整体意识来统帅全文,用整体意识结合重点提示来记背文章。 利用小组合作来归纳文中的文言文重点字词句,通过同伴间的互相修改来提高文言翻译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有感情的诵读中,体会课文感情真挚,情深理切,表达自然、畅达的特点。 结合本文学习,联系历史资料,了解作者思想主张,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美好情操。 【诗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诗人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领悟诗歌主题、意境,理解诗歌语言特色、表现手法。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力
3、和理解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 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扩展升华”的过程进行学习。 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指导学生吟诵,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与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怀和理想抱负。 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积极进取 【小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结合环境分析人物形象;认识 (2)过程与方法:阅读、筛选信息,合作、讨论、探究人物的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展示自己对人物较成熟的认识,养成习惯。 【戏剧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 (2)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这一人物形象的特性。 【依据】 答题要点: (
4、1)从教材分析:略 (2)从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有了长足发展,且对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都有所了解,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古文的能力(本单元刚刚学习了几首诗歌,可以说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分析诗歌的方法;而且学生通过之前的预习和学习,对作者的生平及本诗的创作背景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探究,来鉴赏诗歌。就本诗的情感而言,学生可能理解得不到位,可以通过引导,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诗人当时的境况,进而体会诗人的情感)。 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形成有益于人生的积极情感和价值观十分必
5、要。 (3)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分析: 高中学生应“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语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
6、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文言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17.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20分) 示例一: (1)导入新课。 (2)作者与作品简介。 (3)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听录音朗读)注意注音、断句等。 学生集体朗读。 提示读音。 疏通字句。要求:根据下文注解,学生同伴互译,教师给予提示。 (4)整体感知课文。 (5)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按段落学习具体内容。 (6)知识提升-归纳字词(分析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 (7)课堂小结。 (8)布置作业:(略) 示例二: (1)导入:激趣。 (2)课堂教学设计
7、: 朗读-分层朗读,读出气势。 初读精读 交流讨论-形式多样,深入引导。 仿写练习-动手动脑,强化体验。 感悟实践-启发思索,深入探究。 导入语结束语板书 【课堂导入方法】 (1)提问析题法;(2)悬念导入法;(3)故事、实例导入法;(4)游戏、活动导入法;(5)以旧引新法;(6)视听导入法。 【课堂导入的作用】 (1)激发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2)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 (3)铺设桥梁,衔接新知与旧知。 (4)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 (5)沟通感情,创设学习情境。 【结束语的设计原则】 (1)关联性。结束语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结束语内容的设计要从属于课堂内容的安排,要与课堂内容相关联,
8、切忌离题万里,不着边际;再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结束语的设计要与学生的认知背景有某种程度的契合,以学生的欣赏口味为标准,以让学生受到感发、得到享受、达到共鸣为旨归。 (2)新颖性。在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形式新颖、方法独到,使每节课的结束语呈现不同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仍兴趣不减,有依依不舍之感;力避千篇1律、缺少变化。 (3)人文性。尽管语文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具工具性又具人文性。但结束语在形式设计上最好能体现人文性的特点,即使是给学生出一些字词等纯属工具性内容的学习,形式上也尽可能做到人性化一点。 【板书设计原则】 (1)简明概括。板书设计的内容必须是课堂教学内
9、容的高度概括和浓缩,通过板书,学生对教学的目的、重难点可以一目了然。板书的语言也要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2)条理清晰。板书内容要揭示课文的内在逻辑联系,揭示作者的思路脉络和教师的教学意图,以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结构呈现,便于学生理解与识记。 (3)布局合理。板书内容要按一定的层次和顺序组织。板书的主版面、副版面布局合理。构图的上下、左右、大小及色彩搭配等要匀称、协调。 (4)书写优美。板书书写要规范、正确、工整、美观。正确工整的书写、优美的字体和变化的字形,能激发学生的美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8、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25分) 19、教学实录片段评价。(20
10、分) 答题要点:(1)简单介绍一下该教学实录的教学思路或教学步骤。 (2)夸优点 整节课以体验性学习为主,采用体验性学习方法,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将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但又与培养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审美力的语文学科目标水乳交融。 教师的自我定位比较恰当,发挥了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教师不再充当全知全能的“权威”角色,是对话者之一,又作为“平等的首席”,灵活地掌控教学流程,适当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适时提供背景资料,帮
11、助学生加深理解。 20、错别字、病句修改。(5分) 21、学生作文评价。(15分) 答题要点: (1)从内容上,选材新颖、精当、深刻,具有说服力、典型,具有时代气息/选材范围狭窄(或过于宽泛),命题有偏差 (2)从结构上,结构完整、思路清晰,浑然一体,体现了作者高超的驾驭能力/结构不完整,逻辑混乱 (3)从表达上,语言表达畅达如行云流水,干净利索,简介质朴,感情真挚,引起读者共鸣,娓娓叙事/语言冗余,言不及义,有错别字、病句 推荐第2篇: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 一、考试目标 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在教
12、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2.语文教学设计能力。能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掌握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
13、;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能够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学作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
14、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字应用的基本知识,遵循高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够指导学生分析写作目的、内容及要求,自主、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5.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能够根据学生需求,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 6.正确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能够在教学中体现其倡导的基本理念,落实其规定的课程目标。 7.熟悉现行通用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结构方式、选文特点,能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使用教材。 8.掌握阅读与写作
15、教学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能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使用。 9.了解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基本理念和模块设置,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 (二)教学设计 1.能够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及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2.能够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3.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已有知识水平,诊断并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4.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 5.能够把握所选教学内容及其特点,准确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呈现顺序。 6.能够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目标,所选教学内容及学生语
16、文学习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7.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与教学重点、难点相关的教学环节。 8.了解语文教学资源的多样性,能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合理开发、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 9.能够设计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如读书报告会、书评交流会),引导学生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10.了解编制教学方案的基本规范与要求,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方案。 (三)教学实施 1.能够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2.能够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个体差异,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总结
17、。 3.能够选择恰当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4.能够根据高中语文的不同课型(如讲读课、自读课、活动课),运用恰当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 5.能够在阅读、写作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反馈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6.能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指导学生根据问题制定计划、搜集资料、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评价反思。 7.善于发现和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8.能够恰当选用教学媒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四)教学评价 1.能够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形成性与终结性、定性与定量等不同类型的评价方式,恰当
18、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 2.能够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倡导的评价理念,发挥教学评价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等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3.能够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教学内容,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评价策略。 4.能够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语文学习的状况,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策略。 5.能够分析、评价自己的教学,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完善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能力。 三、试卷结构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学习声声慢,有学生提出课文的插图有错误,窗前的菊花太繁盛,没有“满地黄花堆积”的凄清之感。下列教师的课堂评语中能够促进学
19、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一项是 A插图问题我们还是课下再讨论,好吗? B有点道理,大家看看插图还有没有其它错误? C很有批判意识,敢于质疑教材,大家为他鼓掌。 D观察很仔细,来描述一下你体会到的凄凉之感吧。 (2)阅读祝福教学实录的片段,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生1:我认为祥林嫂不是他杀,是自杀! (学生一片哗然) 师:杀出程咬金来了,说说你的观点。 生1:如果当初祥林嫂不从婆家逃出来,是不是也就不会改嫁? 生2:我认为还是会被迫改嫁。就是不改嫁,也会被虐待致死。 生1:她再到鲁镇之后,鲁四老爷家还是收留了她,不让她做祝福的事,不做就是了。她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生3:这不是心理承受能力差与不差的问题,这
20、是精神打击,比肉体折磨更痛苦! 生1:她也可以到鲁镇以外的地方去呀,兴许在李镇、王镇能找到活干呢。 生4:“天下乌鸦一般黑”,李镇有李四老爷,王镇有王四老爷。 师:你们的讨论已经涉及小说的社会环境。请大家阅读第一二段,想一想“鲁镇”是一个怎样的环境。 A教师能抓住讨论的焦点,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B学生讨论没有涉及问题的实质,影响了教学进度。 C教师允许学生自由发表观点,体现了他对学生的尊重。 D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探究故事发生的背景。 2.教学设计题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1)(3)题。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
21、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课文介绍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为某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中的一首词。本单元的其他课文为:将进酒阁夜李凭箜篌引苏幕遮(燎沉香)。 单元介绍 这个单元我们将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相关规定 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
22、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对有兴趣尝试诗歌散文创作的学生应给予鼓励。 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 学生情况 高二年级。班额50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 问题: (1)根据以上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确定的依据。 (2)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3)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赏析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
23、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案例分析题 (1)以下是一位教师使用语文读本的方法。阅读材料,总结该教师使用语文读本的特点(写出一点即可)并简要分析。 专题讲演。由小组讨论推荐中心发言人,或学生自荐谈感受。 主题辩论。围绕本组感兴趣的篇章选题。辩论不求正规,只求思想的碰撞。 精彩文段推荐。主要由文段朗读和推荐意见两个环节构成。 “我喜欢的20句话”。要求学生记住阅读篇目中印象最深刻的20句话并能够默写。 “我最喜欢的文章排行榜”。学生给自己喜欢的读本篇目打分,然后统计出数据并张贴出来与同学交流。 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回答(2)(3)两题。 我爱我“家” (一)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有一个家:爸爸、
24、妈妈和我。我家有一套三居室的房子,爸爸和妈妈有一张大大的双人床,而我有一间粉红色的小房间。对了,还有一只成天睡觉的哈巴狗。 家,最让人依恋的是爸爸的肩膀、母亲的怀抱,爸爸的肩膀坚稳如山,母亲的怀抱温暖似春。早上起床有妈妈做的早餐可吃,晚上和爸爸一起游戏。周末我们一家人还常去爬山野餐呢!爸爸和妈妈给我讲了好多好多的事情:泰山、长城、金字塔、泰姬陵;巨石阵之谜,尼斯湖怪兽;蜂鸟只有两三只蜜蜂那么大,海马是由“爸爸”“生”出来的 哦,还有乖巧的小狗不断地摇着小尾巴 小时候,家是我生活的全部。虽然外面的世界很精采,但我爱我家,我恋我家;家,让我放心地躺在她的怀里,让我串起一个个班斓的梦。 (二) 大一
25、点了,爸爸妈妈牵着我的手,把我送到了一个有许多小朋友的地方,把我的手交到了老师的一双很温柔的手上。于是,我来到了学校我的新“家”。 学校里,有我的老师。老师,是舵手,带着我们在学海航行;是向导,领着我们在书山长途跋涉。老师,是无私的太阳,把光明和温暖不断地倾注到我的身上和心上老师,是你告诉我生存的意义,为我指出人生的真谛。 学校里,还有我的许多朋友。我的朋友是清风,总会带来清凉,扫除我心中的闷热;是久旱的雨露,滋润我心田上的花朵;是雨天里的一把小伞,是骄阳下的一片绿荫,是长征路上的甘泉在学校里,我们放声地读书、交谈、拼搏,骄傲地大笑 我爱这个集体,这个“家”。 (三) 与我的伙伴一样,我,黄皮
26、肤,黑眼睛,流淌着我们祖先的血“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让中华民族的光荣、伤痛与我同在,让秦皇汉武的英魂与我同在;让杜甫、苏轼的华章、白发与我同在;让北国江南与我同在,让长江黄河与我同在;让少年中国与我同在,让中国少年与我同在;让飞天神舟与我同在 我们是花儿一样的少年,我们是挺拔的小树,我们是矫健的雏鹰,总有一天,我们会长成参天大树,我们会在蓝天白云下翱翔我心动于“家”,我爱祖国这个“家”。 (四) 几年前有人曾问过我,下辈子,你最想要个什么家?我当时说:那要看缘分。 现在看来,我是十分有缘的。有人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偶然一遇”。我想,下辈子我肯定再做爸爸和妈妈的女儿,肯定再
27、做今生老师的学生,肯定再和今生的朋友同窗,而更重要的是,我肯定还是一个中国人! 我要大声地说,我爱我“家”。 问题: (2)请找出第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和第段中的一处病句,并分别修改。 错别字甲 ,修改为 错别字乙 ,修改为 病句: 修改: (3)请指出该作文存在的问题(写出一点即可),并提出修改建议。 推荐第3篇: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28、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一能力发展要求侧重达成的课程目标是 A、积累整合 B、感受鉴赏 C、思考领悟 D、发现创新 2、某教材在选修模块中设置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乡土景观”专题。下列作品适合选入该专题的是 A、郁达夫故都的秋 老舍想北平 鲁迅祝福 B、萧红呼兰河传 铁凝哦,香雪 贾平凹秦腔 C、费孝道乡土本色 张承志汉家寨 汪曾祺葡萄月令 D、史铁生我与地坛 沈从文边城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3、某教材在每个必修模块中均有四个
29、写作专题,每个专题包括“话题探讨”“写法借 鉴”“写作练习”三个栏目。对该写作部分的实施建议恰当的是 A.根据学情,统筹安排四个写作专题的教学 B.学生认真完成“写作练习”中所有题目即可 C.利用四周时间集中完成四个写作专题的教学 D.根据模块内容,抛开教材,重新设计写作专题 4、教学师说,教师要求学生注意“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一句 中“师”的用法特点,并归纳同类用法的词语.下列语句含有同类用法的是 A.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5、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将“理解诗歌内容”作为教学
30、目标之一。下列对该 教学目标分析正确的是 A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基础性要求理解不准确 B.教师对古诗词教学应承担的任务认识不清楚 C教师认为理解古诗词内容是诗歌鉴赏的基础 D教师认为理解诗歌内容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6、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学生读书后,教师随即说:“我特别欣赏你读的最后一句这,就是梁任公先生,我们仿佛感觉到有一位大人物要出场了。”该教师评语发挥的功能是 A.检查 B.激励 C.甄别 D.诊断 7、教师在教室里建立“班级书柜”,放置各种读物,并定期推荐热点图书。该教师的做法意在引导学生达成的目标是 A.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B.学会使用常用语
31、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C.学会选择阅读材料,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 D.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8、教学故都的秋,学生赏析“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一句,说道:“蝉声让人感到悲凉中的悲凉,突出了秋的静。”教师随即补充对“蝉”这个意象的理解,并引了骆宾王、柳永等人的相关诗句。对该教师教学行为评价恰当的是 A.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B.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作品内容 C.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散文作品的兴趣 D.帮助学生发现作品的丰富意蕴和深层意义 9、.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师布置预习作业:参照教材中的课文旁批,写出自己的阅
32、读体验。该作业体现出的教学理念是 A.重视学生的学习参与,引导其评价作品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B.重视学生养成分析判断、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 C.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提高探究能力 D.重视利用教材资源,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10、某选修教材编排有“春秋笔法”单元,教师准备从单元选文晋灵公不君中的“赵盾拭君”入手,联系单元中的其他相关内容,完成对“据实守礼 秉笔直书”这一“春秋笔法”的学习。该教学设计突出的特点是 A重视实践活动,发展探究能力 B有效利用单元中补充的阅读材料 C.整合单元内容,开展专题式教学 D.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文”“言”统
33、一 11、阅读赤壁之战教学案例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学习赤壁之战,老师问学生:“大战结束了,周喻在庆功会上会怎样向将士总结这次取胜的原因,如果你是周都督会说什么?同样,曹操也会总结这次大战失败的教训,如果你是曹操,会怎样向部下作总结?”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个从来不认输的人,他怎么会向部下分析失败的原因呢?”课堂气氛马上紧张起来.老师微微一笑说:“你说得对,曹操不会开总结会,但他回去之后会不会自己反省一下?我们就说说他反省的内容,好不好?”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A.遇到学生“唱反调”,教师回避方能保证教学过程流畅 B.教师化解了“无法预约的尴尬”,成功转换了课堂氛围 C.学
34、生发挥了主体作用,对问题情境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D.教师的教学机智源于对自身错误的正确态度和对学生的尊重 12、阅读雨巷的课后练习,按照要求答题 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诵的名作,丁香因此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熟知的意象之一阅读下面的诗词(李商隐代赠、李璟浣溪沙、王十朋点绛唇素香丁香),说说“丁香”在这里被赋予了什么含义.试依照雨巷一诗的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 对上述练习题设计意图的分析恰当的是 A.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B.让学生联系生活,培养想象力 C.考查学生对这首诗思想内涵的理解程度 D.探究“丁香”这一意象,
35、深入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13、阅读课题研究案例,按照要求答题。 某校开展“构建大语文教学圈”的课题研究,组织了“名著阅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组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和阅览室,借阅文学作品,静心阅读思考;与省、市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带领学生听取专家关于文学作品阅读的专题讲座;同时,组织学生开展“文学沙龙”活动,定期交流读书心得,分享学习经脸。 对上述案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多学科多领域的学习融合 B.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交流、合作 C.体现了语文研究性学习开放性的特点 D.体现了对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4、阅读写作教学案例,按照要求答题。 一节写作审题指导课后,教师访谈学生,
36、请学生回忆“哪位同学的审题思考表现最好。有学生说忘了,想不起来了;有学生能提到某生,但不能说出该生审题思考的具体表现.教师就此做了反思,调整教学思路后,又上了一节课.课后访谈学生,学生多能说出自己在审题思考上的学习收获.两位同学就某生的突出表现,回答如下: 生I:他给想象限定了一个空间,不是胡乱的想象,主要说的是对社会起到了推动作用的想象. 生2:应该说他的想法更进了一步,别人的认识都是说想象,但没有说到好与坏的问题,而他谈到了想象的好与坏.对上述案例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第一次课,学生不能回忆课堂学习的重点内容,教学无效 B.第二次课,学生的回答显现出他们对审题思考过程的认识 C.第一次课,
37、教师想达成的目标与学生实际达成的目标有差距 D.第二次课,课堂教学重点突出,促进了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 15、阅读教学论文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电影阿Q正传与课文阿Q正传只有情节上的相似或相同,我们学课文阿 Q正传是学阿Q正传的文学要素与表现,学它的语言,学它的结构,学它的叙事方式和手段.这些内容,在电影阿Q正传中都学不到.同样,我们学明湖居听书),不是学评书,而是学怎么描绘“评书”这个事,学习课文如何传神地描绘了一段评书,感受这段评书带给人的艺术感染力放一段评书给学生听,对学生学好明湖居听书 这篇课文不能说是一点用都没有,至少是没有大的作用. 对上述观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A.多媒体资源不能为课文
38、的阅读与鉴赏提供帮助 B.多媒体资源不能为教学提供方便和丰富的素材 C.多媒体资源不能取代课文成为学生的学习对象 D.多媒体资源不能为创造教学情境提供便捷手段 二、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第18题25分,共65分) 阅读材料,完成第16-18题. 李密陈情表原文及相关材料 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李密陈情表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 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
39、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 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 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於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 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 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 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
40、以终馀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於陛下 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 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馀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 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单元介绍 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抒情散文.所选课文时代不同,文体不一,所抒发的感情也各有不同:有回归田园的乐趣,有才士不遇的悲情,有人世沦桑的感慨,有不懈追求的壮志,也有友情与亲情的抒发。语言或典雅华丽,气韵灵动;或沉郁顿挫,令人回肠荡气;或娓娓道来,质朴自然.所有这些,都是古人真情实
41、感的自然流露,至今读来仍能感人肺腑.阅读这些作品,要悉心体会,注意领略其中不同的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最好能够熟读成诵,这样就能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莫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伺、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学生情况 高
42、二年级.班额50人.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 16、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20分) 17、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20分) 18、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25分) 请结合下述古文观止对本文的评语,说说为什么会有“悲恻动人”的效果。 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 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9题20分,第20题5分,第21题15分,共40分) 案
43、例: 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节选),完成第19题。 生:“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这两句都与色彩有关系。“泥黑”一词表现了大堰河辛勤劳作,饱受风吹日晒,比校容易理解.而“紫色的灵魂”就有点儿让人摸不着头脑,灵魂是很抽象的,怎么会有颜色呢?而且,为什么是紫色的呢? 师:(板书“呈给你_色的灵魂”)不同色彩作用于读者的感官,会唤起多方面的联想和想象,进而使读者理解、感悟蕴涵于其中的情感和意义.请大家结合诗人对大堰河的介绍,展开联想,完成这个练习.生1:我会写成“呈给你蓝色的灵魂”,蓝色是天空和大海的颜色,它使人联想到天空和大海的广博,这正如大堰河给予我的博大无私的母
44、爱.生2:我写的是“呈给你白色的灵魂”,白色是最为圣洁单纯的色彩,大堰河待我如亲生儿子,白色象征着大堰河纯洁无瑕的心灵、淳朴善良的品质,以及给予我的神圣纯洁的母爱.生3:我的是“呈给你红色的灵魂”,红色是鲜血的颜色,大堰河把我从嗷嗷待哺的娃娃养育成一个聪明可爱的孩童,我的每一声哭,每一次笑都牵扯着她的心。 生4:我写的是“呈给你黄色的灵魂”,黄色耀眼、醒目,是阳光的色彩,给人暖暖的感觉,大堰河就是太阳,而我是一株小草,在阳光的沐浴下健康成长.师:同学们的想象很丰富,对色彩的感觉也很敏锐.作者为什么写成紫色的灵魂呢?结合大堰河的身世来思考.(生讨论) 生5:紫色不像红色那么抢眼,它深沉,不显眼,不张扬,但又给人以高贵的感觉,就像大堰河,她是一个没有什么地位的农村妇女,甚至没有正式的名字,是个童养媳,但她一样拥有伟大无私的母爱和淳朴善良的高贵品质.生6:紫色是一种神秘而吉祥的色彩,故宫不是叫紫禁城吗?还有,我见有的对联的横批是“紫气东升”,这都让人觉得紫色是很神秘的色彩.而大堰河已经离开人世,对于九泉之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