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表格式数学教案模板空白下载(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表格式数学教案模板空白下载(精选多篇).docx(1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表格式数学教案模板空白下载(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学生用空白表格教案 执教者 于欣 授课时间 2023-4-22 授课班级 四年一班 教学内容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四年级下册第82页的内容) 教学 内容分析 教育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告诉”。学生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水平和认知系统。当他们遇到一个新的待解决的问题情境时,他们会自觉而主动地从自己已有的知识架构和认知经验中摸索、收集、调动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内容是新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并安排在第二学段。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征,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也为以
2、后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他多边形的联系与区别打下基础。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做数学”等过程,并注重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有价值的数学。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设计这节课的理念是:活动参与、自主建构,联系生活、应用数学。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知道和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能用它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验证,体验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猜测意识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经历探究、发现、验证“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过程
3、,体验合作学习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实验与探究 教学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过程。 教学关键 使学生理解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三根小棒、三边关系试验报告单每组四根小棒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 教 学 过 程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我手上拿的是什么?(三角板)它是什么图形呢?(三角形)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怎样理解这个“围”字(端点首尾相连)。同学们还知道三角形的哪些知识?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继续往下看。 复习旧的知识,使新旧知识之间有很好的连接 2分钟 二、动手
4、操作,发现问题 师:老师这里有三根小棒,分别长 3、 5、10厘米,这3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谁愿意上来围一围?围的时候要注意小棒首尾相连。 师:这三根小棒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呢?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板书课题) 三、猜想验证,发现规律 师:我们发现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怎样做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换一根小棒 师:怎样换?同学们说的都是你们的猜想(课件演示猜想1) 1、学法指导 师:你们的这些猜想是否正确,三角形的三条边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做实验来验证一下,现在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3厘米、5厘米、
5、8厘米、10厘米小棒各一根一起试着围一围三角形。同学们亲自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看看有什么结果。先看要求(大屏幕) 操作要求: (1)、2人一组合作完成四种拼法 (2)、围三角形时要注意首尾相连。 (3)、完成后,填写好活动记录表准备交流 2、动手操作,寻找规律(师巡视,并指导) 3、交流汇报,探究规律。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 小组上台展示, 3厘米、8厘米、10厘米能 3厘米、5厘米、10厘米不能 3厘米、5厘米、8厘米不能 5厘米、8厘米、10厘米能 师:其它组有不同意见吗? 师:仔细观察四种结果,有的围不成,而有的却能围成。这是为什么呢?先看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每组小棒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6、说说你能发现些什么?同桌讨论一下。能围成三角形的这几组小棒长度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三根小棒要围成三角形,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通过刚才的实验和分析,你发现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先看不能围成三角形的这组情况,谁愿意说说 3、 5、10这三根小棒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 师:其他同学赞同吗?谁再来说一说。 师:我明白了,3厘米的边是不能和5厘米、10厘米的边围成三角形的,因为这两条边之和小于第三条边。(板书3+48)你很会观察。(课件演示) 师:再说 3、 5、8这三根,同学们有些争议,到底它们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呢?不能,为什么?有谁愿意谈谈? 生:3+5=8 重合了不能 师:是这样
7、吗?(课件演示)请看大屏幕。 师:真的是这样,通过演示现在明白这个同学的意思了吗?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师:通过以上的动手操作和探究分析,我们发现了当两边之和小于、等于第三条边时,这3条边是围不成三角形的。 师:那么怎样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两条边加起来要大于第三边就行了。 师(板书):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我们来看看能围成三角形的这两组是不是这样的呢,3+8 10、8+510 看起来是这样的。 3)师:回头看不能围成的情况,也有3+8 4、4+8 3、3+8 5、5+83(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情况,怎么就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有一种不符合就不行了 师:看来只是其中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3条
8、边是不完整的, 生1:加“任何”、“任意” 生2:其他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条边。 生3:无论哪两条边之和都要大于第三边。 4、归纳小结 师:看来只是其中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3条边是不完整的, 师:这句话概括说就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任意) 师:是这样吗?再挑选一组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来验证: 生:3+4 5、3+5 4、4+53, 师:这个例子证明了你的想法是对的,这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都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齐读) 四、运用结论,加深理解 师: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下面让我们来判断几道题目 1、快速判断。 3cm 4cm 5cm () 4cm 7cm 4cm () 2
9、cm 6cm 3cm () 1cm 2cm 3cm () 师:为什么围不成?你是怎么判断的? 1、出示P82例3图 这是小明上学的路线图,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他可以怎样走? 2、这几条路中,哪条最近?这是为什么呢? 老师在生活中还看到了这么一种现象:(课件演示)公园里有一条这样的路,路的两旁是草坪,为什么很多人都往草坪中间走?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平时多观察、多动脑,你一定能成为数学的好朋友。 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尝试找出问题的原因 反复试验,加深同学的理解,猜想验证,发现其内在规律 增强小组合作意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锻炼同学发言及表达
10、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发现问题,尝试找出原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自主发现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运用练习,巩固学习的知识,加深印象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3分钟 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板书设计 三角形边的关系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反思 本节课巩固应用部分的三个环节,是从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出发,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分巩固性练习、应用性练习、拓展性练习三个层次。并与学生身边的生活例子相结合,既能体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新理念,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以上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学习心理为基础,通过简单的动手操作,创设有
11、效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引导学生大胆的猜想,积极的验证和合理的归纳,使学生学到新知识的同时,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的教学将会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将得到较好的发展。又通过摆图形,寻找数据间的关系;又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确定图形的存在性和图形具有的性质,使数形紧密结合,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同时对不同类型三角形都具有的共性归纳总结,渗透了数学的归纳思想。教学中始终以这一核心的思想为教学灵魂,时时渗透,处处体现。 推荐第2篇:数学教案格式要求 格式要求:上交电子稿,word文档,A4纸张,默认边距。课题为小二号黑体
12、字,顶部居中排列,上方空一行。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5倍行距,一级标题为小四黑体字。各级标题编号依次为 一、1(1)word文件名包含:第几课时 课题 单位 名字 (末尾署名:姓名、单位)。 推荐第3篇:数学教案的格式 。教学设计 一、课时:90每节课,中间休息十分钟 二、教学对象:学生年级和程度 三、教学内容: 1 单词- 2 句型- 3 日常用语- 4 自然拼音- 5 歌曲、歌谣- 四、教学目的:(以下为简单例子) 1 熟悉并掌握单词,能进行认读 2 运用日常用语 3 结合本课的单词能做句型替换 4 复习- 五、语言重点及难点: 重点:- 难点:- 六、教学准备:(例如,卡片、教具
13、) 七、主导游戏: 八、版书设计: 九、教学过程: 1 前45分钟: 开始语:- Warm-up(整节课的开始,形式可以是游戏,也可以是歌曲,目的:进入状态) 单词:(时间) Presentation:(展示) Practice:(练习) Closure:(游戏、活动) 过渡:(以什么承上启下) 句式:(时间) Presentation:(展示) Practice:(练习) Closure:(游戏、活动) 2 后45分钟: 复习上节内容游戏或活动 语法:(时间) Presentation:(展示) Practice:(练习) Closure:(游戏、活动) 过渡:- 自然拼音或歌曲:(时间)
14、Presentation:(展示) Practice:(练习) Closure:(游戏、活动) (以上内容可以自行安排) 3 课后作业: 十、课后小结:(上完课后做一个总结) 此课完成那些内容 没有完成那些内容 学生掌握程度等 推荐第4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式) 课 题 上下、前后 教学内容 第 2、3页 教学目标 1.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 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 2.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 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 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 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4.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
15、力 教学重点 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体验其相对性 教学难点 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体验其相对性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 提出知识重点 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 还有哪些疑问 学法指导 *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 各抒己见 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方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 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 重视一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16、 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具准备 挂图、小动物贴图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备注 一、联系生活 揭示课题 师:谁能告诉大家 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 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 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 后面呢? 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 1.上、下 出示主题图 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 你们看 多宏伟啊 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 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生活实际 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前、后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 指名描述小伙
17、伴的位置 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 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 指名说 三、集体游戏 .一切行动听指挥 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 当教师说停时 向全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 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 2.画鼻子 在黑板上画一动物头像 让学生轮流给小动物添上鼻子 做游戏的学生需 蒙上眼睛 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 让其顺利添上鼻子 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检签记录 课 题 左、右 教学内容 第34页 教学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 使学生
18、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3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条 体验其相对性 4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 体验其相对性 教学难点 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 体验其相对性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 提出知识重点 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 还有哪些疑问 学法指导 *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 各抒己见
19、 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方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 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 重视一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备注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创设问题情境 师: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喜欢玩吗?谁能来表演一下? 问:小朋友们 刚才他们是用什么拍掌的? 2体验左、右 (1)师:请伸出你的右手 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灵巧的小手 (3)说一说 师:谁来告诉大家:在生活中 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
20、手做什么呢? (4)师小结: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 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 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 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 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5)生说 (要求学生摸着说 ) (6)揭示课题 3小游戏:听口令 做动作 举左手 举右手;举右手 举左手 左手摸左耳朵 右手摸右耳朵 左手拍左肩 右手拍右肩 左脚跳两下 右脚跳两下 拍一拍: 在身体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掌 二、感知群体中的左边、右边 建立方位感 1找一找 (1)第一横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又是谁? (2)第二横排中 从左往右数 第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 第个同学又是谁? 师小结:同一个人 从不同的方向去数
21、顺序也就不同 (3)你的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又是哪个同学? (4)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学? (5)全班交流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一只小猪找不到回家的路 请小朋友用学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识帮小猪找家 (2)学生展开讨论 (3)计算机演示结果 (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加强理解 1创设问题情境 (1)师:老师和你们是面对面站的 请你判断:老师举得是哪只手呢? (2)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全班交流、验证 师小结:两个人面对面站的时候 左、右刚好相反 2游戏巩固认识 (1)师生齐举左手 (2)师
22、与生演示 老师的右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 老师的左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 学生的右手搭在老师的右肩上 学生的左手搭在老师的左肩上 (3)两生演示 伸出右手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 自己的右手褡在对面同学的右肩上 自己的左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左肩上 (4)全班齐做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增强应用意识 (1)判断:上楼、下楼的同学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2)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3)汇报:计算机演示结果 师小结:方向不同 左右不同 判断时应把自己当做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时 都要靠右走 按次序地走 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拓展运用 1计算机演示:小白兔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自己的卧室 2
23、学生运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生活中的情境 3师小结 全课结束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检签记录 课 题 位 置 教学内容 第59页 教学目标 l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 发展空间观念 3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 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4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培养实践能力 德育目标:结合活动 使学生受到热爱劳动、助人为乐、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 教学重点 准确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 提出知识重点 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 还有哪些疑问 学法指导 *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主张探
24、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 各抒己见 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方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 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 重视一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具准备 座位号等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备注 一、巩固旧知、激趣引入: (一)捉迷藏游戏 教师:你们最喜欢什么游戏? 生:(齐答)捉迷藏 教师:有四只小动物想和我们玩捉迷藏游戏 (教师分别把动物放在讲台的各个位置)瞧!
25、他们都已经藏好了 你们能找到他们吗? 小鸭在讲台的左边 小狗在讲台的前面 小兔在讲台的后面 小猴躲在讲台的右边 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 很快就找到了小动物们躲藏的位置 (板贴:位置) (二)联系实际进行描述 指名学生把前、后、左、右的同学介绍给大家听 二、新授: l引导学生熟悉整幅图 这是一年级5班的同学们 瞧!他们坐得多整齐 数一数 一共有几组?每组有多少人? 2发散思维找朋友 教师描述位置 学生说出那个学生的名字 教师说出学生的名字 指名学生说出他的位置 3指出说位置要确定方向 (二)联系实际 学习新知 l明确数的方向 教师:你们和这么多的同学成为好朋友了 其实在日常
26、生活中习惯上是从左往右 由前往后数的 从左往右数 请第1组同学向老师招招手(学生招手);第5组同学向老师点点头(学生点头);第8组同学笑一笑(学生笑) 教师:请同桌间互相说一说你们的位置 同桌间互相说 后指名说 四名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 三、创设情境: 如果新转来一名同学 你怎样给他安排座位?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1、个子矮坐在前面 个子高坐在后面 2、中间 因为转学落了一些课 中间听课清楚 3、最后一排 放在前面就看不见了 大家都把好的座位让给了新同学 大家的提议都很好! 四、练习: 练习一第3题 先小组里讨论 再指名汇报 五、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检签记
27、录 课 题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P10页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 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呈现多种计算方法 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 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 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 提出知识重点 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 还有哪些疑问 学法指导 *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 利用
28、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 各抒己见 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方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 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 重视一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备注 一、回顾准备: 1、复习十几组成 2、拍手组成 3、创设情景 出示:过年的主题图 过年你们去过年货市场吗?你门看看新年的游园会里都有些什么?你们能从中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二、探究交流: 1、从图里你观察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你会解答吗? 2
29、、整理算式 15-9= 14-9= 12-9= 观察这几道算式 你能发现什么? 3、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十几减9 4、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1)分组探究 (2)汇报成果 三、自主练习巩固方法 体验成功: 1、出示百果树 你想吃什么就摘什么果子 (果子后面是算式) 2、交流经验 你能把算的快的小秘密告诉大家 让小朋友们共同进步吗? 3、出示:迷宫路线图! 比一比谁能最快回到家! 学生试算 展示学生作品 4、出示: -9= 有不同的填法吗?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填的 5、学习了十几减9 你能发现十几减9里藏有什么小秘密吗?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检签记录 课 题 十几减9 教学内容 P12例1
30、和做一做 练习一第 1、2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 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 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 提出知识重点 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 还有哪些疑问 学法指导 *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 各抒己见 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方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3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 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 重视一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具准备 关于例1的投影片 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备注 一、复习: 19+3 9+7 9+4 9+8 9+5 9+9 9+6 9+2 2填未知数 9+( )=11 9+( )=15 9+( )= 12 9+( )= 16 9+( )=13 9+( )=17 9+( )=14 9+( )=18 二、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例1左图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图意 列式计算 板书:9+2=11 出示右图 比较左右两图的不同
32、然后说一说图意 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列式 板书:11-9=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得几 怎样计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 比较左右两图以及它们的算式有何异同点 联系左右图 说一说 哪一种方法更快 归纳指出:9加2得11 11减9等于2 所以计算11减9时 先想9加几等于11 因为9加2得11 所以11减9等于2 这样 比较快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算法 齐读:9+2=11 11-9=2 2教学例2 (1)让学生摆出12个小棒 问: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把9根小棒捆成一捆 并且把它拿走 说一说意思 根据意思列出算式 板书:12-9= 问:要算12减9得多少 如何想? 学生说出算法后 写出得数 然后再请几名同学
33、说一说是如何想的 (2)教学14-9=5 方法同上 课间活动 3 教学例3 方法同例2 4教学例4 学生试着完成题目 5小结: 想加算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的第 1、2题 2练习一的第 1、2题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检签记录 课 题 十几减9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 课本P12-15页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 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 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 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 提出知识重点 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 还有哪些疑问 学法指导 * 教
34、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 各抒己见 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方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 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 重视一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备注 一、复习: (1)9+( )=13 9+( )=16 9+( )=15 13-( )=9 16-9=( ) 15-9=(
35、) 9+( )=18 9+( )=14 9+( )=17 18-9=( ) 14-( )=9 17-( )=9 (2)12-9=( ) 11-9=( ) 27-9=( ) (3)听算练习(4)看图列式 请生上黑板板演 做完后口述计算过程 二、练习: 1、观察图先说一说在完成练习二第1题 2、完成第3题 每人自己写一张十几减9的算式 然后作投递员放到答案正确的箱子里 可以交换几次纸条活动几次 扩大练习量 3、第5题: (1)从11-9开始 先按顺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说出得数 再按逆时针方向 指定学生读算式并计算 (2)不按顺序 任意指题 指定学生说出得数 还可以指定两个学生抢答 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
36、3)让学生按顺时针的方向把算式写在本子上 再计算 4、学生独立完成6-8 三小结: 今天我们练习是内容 主要还是十几减9 怎样才能做到又对又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检签记录 课 题 十几减8 教学内容 课本P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掌握十几减9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8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的思考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观察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 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十几减8的方法 预习要求 预习教材 提出知识重点 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 还有哪些疑问 学法指导 * 教师作为
37、课堂教学的指导者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 各抒己见 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方法 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 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 重视一题多解 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圆片13个 表示虚线用的毛线一条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备注 一、基本技能训练: 1、看卡片写得数 做完集体订正 (1)8+3= 8+7= 8+4= 8+6= 8+5= 8+8= 8+9= 8+10= (2)13-9= 16-9= 12-9= 11-9= 15-9= 18-9= 17-9= 14-9= 2、说说14-9的计算过程 3、出示: 8+( )=12 8+( )=14 12-8=( ) 14-8=( ) 8+( )=15 8+( )=17 15-8=( ) 17-8=( ) 二、探索交流: 搽掉减法算式让学生观察 这里 12、 15、 14、 17、都减一个什么数? 今天就是希望大家能自己找到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1观察主题图: 四人小组观察主题图 然后提出问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