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美丽乡村建设模式.docx

上传人:wj151****6093 文档编号:66885284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美丽乡村建设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年美丽乡村建设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美丽乡村建设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美丽乡村建设模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美丽乡村建设的“西长”模式及其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纳入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中国是农业大国,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基础之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 同时,创建“美丽乡村”也是亿万农民的中国梦。为加速推进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美丽幸福岳阳,岳阳市

2、委发布了岳阳市2023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近年来,汨罗市白水镇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揽,以农村环境整治为抓手,着力建设“秀美乡镇”,努力打造“美丽乡村”,镇域经济快速发展,镇村面貌显著改善,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处处充盈着秀美、宜居、殷实的新农村景象。2023年年底,该镇实现财政收入4000余万元,农民纯收入突破14000元。2023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生态文明村”,被岳阳市人民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23年被授予“全国美丽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带来一些启示和参考。准备要讲的课题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西长模式”及其启示。 白水镇西长

3、村总面积4.28平方公里,辖20个村民小组,共有407户,1662人,其中水田912亩,山林3212亩,旱土688亩。本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老人常说:“有女莫嫁西长冲,十户人家九户穷”。进村一条狭窄的泥巴路,村里人均不到5分水田。该村率先富裕起来的村民彭双全投资将500亩荒山平整一新,按照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建成高标准的苗木基地,并投资建起3000平方米的休闲文化广场,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乡村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无公害蔬菜基地等,使昔日的穷山沟旧貌换新颜,成为汨罗新农村建设的样板。今年以来,西长村以创建湖南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为抓手,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新农村

4、建设,村容村貌显著改观,主导产业稳步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预计2023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16600元,村集体收入达12万元。 一、颇具特色的“西长”模式 西长村的做法是:首先做好整体规划,将全土地规划为人文居住区、花卉名贵树木观赏区、农业产业区、经济林区等功能区,分别搞好硬化道路、美化河道、增设路灯、改造庭院、整理山塘等工作;其次积极助推土地流转,成立湖南西长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设产“西长宝全花卉专业合作社”等多家农林果蔬产业合作社,发展农林经济,着力构建一个以名贵苗木培育,无公害蔬菜种植、花卉种植,油茶种植等为主营产品的生态农业村;再就是建设生态农业园,

5、开发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扩大产业链引导村民走上富裕、幸福之路。 (一)流转土地,打造生态产业 为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与规范化,2023年以西长村寓外乡友彭双全同志为主出资,村民共同参与,自愿入股,成立“西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将农民手中的残次林地、低产田流转到公司,公司将田地整理后,分别发展生态农业和林业。现组建合作社4家,分别是湖南西长福全瓜果专业合作社、湖南西长宝全花卉专业合作社、湖南西长康全蔬菜专业合作社、湖南西长双全油茶树专业合作社。集中水田400亩,宜林山地1600亩,低产水田经整理后,主要用于种植有机蔬菜,开挖垂钓鱼塘,修建钢化玻璃大棚种植各类养生野菜。残次林

6、地经过梯状整理后作如下开发:一是建600亩高产油茶基地;二是建600亩名贵苗木基地,现种植名贵苗木6万多株,品种有红豆杉、竹柏、罗汉松、日本樱花、美国红枫、桂花、紫薇、红叶石楠、玉兰等;三是种植西瓜、紫薯等各类旱地特色作物。 (二)完善机制,创新发展 采用村、企合一的创新模式,让村办企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村行政和村企业的管理机构合署办公,对全村4.28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合理使用。成立“湖南西长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村民自愿入股、自主选择加入公司旗下的瓜果、花卉、蔬菜、油茶等专业合作社,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村级企业集团。充分挖掘和整合西长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村企采取参

7、股分红、入社经营、多劳多得、相互促进运作模式,达到全面融洽、和谐发展、共同致富。西长村的目标是到2023年,全村人均收入在现有基础上翻两番,全面实现小康,乡村环境是生态公园,村民家家有楼房、花园、小车,户户有产业,让城里人更羡慕乡里人。 (三)是以点带面,激发创建活力。创建“秀美乡镇”,不是一蹴而就“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而要以点一带面,循序推进。汨罗市白水镇采取“寓外乡友回乡投资为主导、镇村地方群众共同参与”相结合的模式,先选定西长村和闵家巷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党委政府指导做好村庄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以本镇寓外老板作为投资主体,分别投资400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把基础设施建

8、设与产业开发、乡村旅游休闲等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既独具特色、又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新路子,然后以此牵引其他村庄效仿,激发全镇创建“秀美乡镇”的动力与活力。 (四)创新管理,建立长效机制。要创建“秀美乡镇”,不仅要有资金的保障,更要有先进的管理机制作保障。汨罗市白水镇创新管理模式,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并形成长效机制,取得了良好实效。创新社会管理模式。镇、村成立由市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地方知名人士组成的集镇自治委员会,由离任老干部、老党员等五老成员组成环境整治巡查队,成立城管劳动服务公司,逐步探索城镇管理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健全集镇管理常态化机制。坚持集思广益,先后制定出台了白水镇

9、镇村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白水镇集镇保洁制度、白水镇城管考核细则、白水镇集镇管理公约等相关制度,对环卫清扫保洁、公用设施管护、集镇秩序管理等都作出具体规定,并将环境整治纳入对部门、村(居)的年终考评。镇财政每年还拿出专项经费20万元,用于奖惩兑现进行激励。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管理。重大节假日,组织镇(村)干部和学校老师上街进行大扫除,并通过张贴、悬挂永久性标语、标牌,建立信息发送平台,发放公开信、倡议书等形式,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引导群众自动自觉参与集镇综合治理中来,改变了过去一切靠政府的单干局面,形成了管理严谨、秩序规范、环境幽美的良好态势,也为创建“秀美乡镇”形成了一套长效机制。 二、“西长”

10、模式的启示 (一)要立足规划引领,示范带动。要帮助西长村更快发展,就要先解决好管理和规划问题。一开年,白水镇政府来到该村成立了白水镇西长村建设指挥部,加派3个联村干部驻扎在村上,随时为村上解决问题。注重规划引领,提升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水平。按照白水镇西长村新农村建设暨西长生态农业科技园项目20232023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农村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加强分类指导,体现建设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地方特色。加强示范村创建,通过示范村的示范带动,注重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中心村培育、休闲观光农业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有机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新村带动模式。 (二)要立足产业发展,促进增收。走生态化发展道路,

11、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以彭家屋场为核心的西长村生态农、林业发展起来后,除其有直接可观的经济收益外,更具观赏、科研价值。以此为基础,着力打造农家生态旅游项目,着重吸引城市人口来西长村观赏名木花卉、休闲垂钓、体验农家生活。新建的30亩休闲垂钓中心,已成规模,农家旅馆已有2户落成,正在筹建的还有12家;计划投资1200万元,建设两栋占地12亩、建筑面积共4000平方米的接待中心和生态农业研发中心;另外与高校联合建立实习基地,即培育学生又可促进西长特色农业生态园持续发展。 (三)要立足多措并举,形成合力。一是强化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成立美丽

12、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办公,具体负责协调、指导、督促、推进全市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工作。二是资源整合。要整合现有的各类资源,按照近期、中期、远期的工作目标,首先向重点村、重点乡镇、示范带集中投入,逐步扩大建设面、提高精品率,有序推进,亮点连线成片,逐步实现美丽乡村的全覆盖。三是社会参与。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引导各类民间资本以不同方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如2023年离家30年的彭双全,回到了西长村,成立了湖南西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他从2023年开始,累计筹资36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改善。其中,完成道路硬化8000米,白改黑3000米,石砌挡土墙5000米,改造河道、渠道1

13、2000米,增设路灯160盏,兴建大型村民健身文化广场两个共5000平方米,绿化屋场、庭院6000余平方米。去年以来,投资500万元,将西华路拓宽至6米,水泥硬化并进行油砂铺装。完成彭家园、白家塅、茶盘岭、东冲彭、熊家组2公里道路加宽硬化及白改黑工程;完成东冲曾新建道路路基1.3公里和大塘李等组2公里路基加宽建设。结合秋冬水利建设,完成清淤山塘5口,改造山塘10口,疏浚渠道1200米。他还从多方联系乡友回乡投资。 (四)要助推乡风文明,强化管理 为方便群众,丰富群众的文体生活,村委多方筹资80万元完成了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建设。现在的村部,图书室、电教室、棋牌室一应俱全,成为了村民闲暇时间娱乐的好

14、去处。村委会建立了完善村务管理监督机制,做到小事有依据、大事透明,完全在阳光下进行管理和决策。全年共开展养殖大户培训、广场舞比赛、“平安家庭”评比等各类活动10余次。同时,西长村成立了治安管理队伍,负责村治安管理及群众关系的协调。近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以及非正常上访事件,群众问卷满意率达95%,全年民调在汨罗市402个村(居)中名列第15位。 三、美丽乡村建设要妥善处理好几个关系 总而言之,美丽乡村建设涵盖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等方方而而的内容,运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平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应按照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规划引导、突出地域特色,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多元

15、投入、整合资源,以县为主、统筹推进,改革创新、完善制度机制的原则要求,妥善处理好几个方而的关系。 (一)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之间的关系。村庄不仅是农民的居住地,也是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农民是美丽乡村的主人。建设美丽乡村,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村里的事要由农民说了算,政府的主要作用是编规划、给资金、建机制、搞服务,不能包办代替,不能千篇1律,不能强迫命令,更不能加重农民负担。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专家论证、村民民主议事、上下结合的美丽乡村建设决策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不是给外人看的,而是要让农民群众得实惠,给农民造福。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涂脂抹粉”。不能仅仅成为城里人到乡村旅游休闲的快乐“骚

16、站”,而是建成广大农民群众赖以生存发展、创造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生活在本地的农民提升幸福指数。评价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标准是增进农民民生福社,让农民真正享受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从规划、建设到管理、经营,自始至终都要建立农民民主参与机制,从而保障政府规划建设的美丽乡村和农民心目中想要的美丽乡村相统一,而不是政府的一厢情愿,更不能沦为显现政绩的形象工程。通过一定的群众参与机制,切实让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真正共享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 (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美丽乡村建设投

17、入大,不能靠政府用重金打造“盆景”,不能靠财政资金大包大揽,否则不可持续,也无法复制推广。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财政奖补资金为引导,鼓励吸引工商资本、银行信贷、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解决投入需求与可能的矛盾。建立有效的引导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结对帮扶、捐资捐助和智力支持等多种方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农民筹资筹劳、政府财政奖补、部门投入整合、集体经济补充、社会捐赠赞助”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些具体项目(譬如乡村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实施,要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交由企业或市场去运作,形成长效运行机制。村庄内部的公共

18、服务设施的维护和运行,也须积极发挥村民自治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乡村社会组织,探索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维护、自我管理的社会民主治理机制,最终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三)处理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并不是所有的乡村都能建成美丽乡村。美丽乡村要建,更多村庄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也函需改善。要结合农村建设的规律,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基数部分用于改善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而将增量重点用于美丽乡村建设,两者并行不悖。要以普惠保基本,以特惠保重点,妥善解决好重点投入与普遍受益、而子与里子、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关系。对于美丽

19、乡村建设给予的一事一议奖补资金,也主要用于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制度创新的激励,而不是用于一般性的硬件设施的建设;同时,要运用好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的投入。 (四)处理好统一标准和尊重差异的关系。我国地域广大,发展不平衡,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必须因地制宜,尊重差异,保持特色。在此基础上,对规划编制、资金项目规范管理、建设标准等应有一些一般性的统一要求,源头上规范,嵌入式管理,防比各行其是,五花八门。牢固树立规划先行、无规划不建设的理念,健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标准体系,逐步将标准化工作嵌入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 美丽乡村建设除了做好标准化、均等化的基本性公共服务以外,还要在乡村特色上做文

20、章,切实把一些具有特色的古村落保护好,把乡村非遗项目传承好,把优秀的乡村文化发扬广大,而不是简单地用同质化的建设标准裁剪、改造乡村。 (五)处理好牵头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美丽乡村建设是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越多部门参与对工作开展越有利,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有为才有位。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时,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形成建设合力,把各种分散在各个部门中的惠农资金统一整合到美丽乡村建设平台上,使之发挥最优效益。 (六)处理好美丽乡村“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美丽乡村既包括村容村貌整洁之美、基础设施完备之美、公共服务便利之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之美,也包括管理创新之美

21、。在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的同时,要努力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新型社区治理机制和农村产权交易流转机制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同步推进相关改革,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与潜力,营造与美丽乡村相适应的软环境,把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家园。 正如习近平指出: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要系得住乡愁。同时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那么,当我们在享有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同时,还要学会如何长效的管理好,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和践行的。 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发布 打造美丽乡村建设 安吉美丽乡村模式 美丽乡村发展模式浅析 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 放大“后岸模式”效应 美丽乡村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 建设美丽祖国建设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材料 美丽乡村建设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