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统一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66885062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6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统一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2023年统一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统一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统一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统一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统一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

2、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4、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

3、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3、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

4、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来年感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3、做一做第3题,学

5、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 如果学生看图测量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用立方体实物进行测量。用实物测量时都要提醒学生注意量的方法: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际练习,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再次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什么? 五、随堂练习 推荐第2篇:“统一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1、2页例1和做一做。 教材简析:教材在呈现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之前,通过充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

6、过程,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由此引出直尺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以及两者之间的进率。本节课在引出长度单位时,注意呈现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发现两种情况:一是虽然测量的是同一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所以量得的数量不同;二是虽然测量的是不同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量得的数量可能相同。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指导学生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3.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及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

7、趣引入 1.故事引入。课件演示,教师讲述:兔妈妈带着小兔们去拔萝卜。当他们来到小河边时,兔妈妈问:“谁能想办法量一量这座小桥有多长吗?”机灵的小兔们开始想办法了。小白兔用脚一蹦一跳量出小桥有9步那么长;小灰兔用树枝量出小桥有5根树枝那么长;小黑兔用刚拔的萝卜量出小桥有12根萝卜那么长。他们兴冲冲地告诉兔妈妈,咦,同一座桥为什么会量出不同的结果呢?同学们,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以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统一长度单位做了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二、合作探究,获取知识 1.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家看看课桌上都有哪些学习用品呢? 课件出示:

8、课本、铅笔、铅笔盒等学习用品。 师:我们每天都用到它们,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可是你知道它们的长度吗?咱们来量一量好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消除陌生感,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到学习探究中。) 2.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分小组进行测量数学课本的宽。 测量要求:4人一组,每人从四件物品(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方木块)中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测量指导:测量时,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测量汇报:让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师板书。 (2)认知冲突,引发思

9、考。 首先,教师利用板书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再让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如,都用曲别针测量的同学,他们测量的结果:数学课本的宽有5个曲别针那么长。这说明什么?由此启发学生想:测量工具不同,长度标准就不同,所量的数量就不同。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3.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量不同长度。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大家想不想再量量其他物体?我们一起来量量数学书的长,铅笔盒的高吧! (1)组织测量活动: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小刀、铅笔、曲别针等去量数学书、桌子、铅笔盒、椅子等物体的长度。 (2)针对测量

10、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如,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曲别针长,铅笔盒的长是5把小刀长,同样是5,但它们并不一样长?桌子比铅笔盒长,为什么桌子才有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把小刀长? (3)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4.对比两次测量活动,解决矛盾冲突。 小结:因为选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和实际不吻合,应该选用统一物品的计量单位去量。在测量物品的长度时,首先要有相同的标准,也就是必须统一长度单位。(板书:统一长度单位)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组织不同的测量活动,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

11、度单位的必要性,从而明确用相同的物品去量,更容易比较出物体的长短。) 三、巩固应用,提高能力 1.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先引导学生进行估计,再独立完成,最后交流。 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 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为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物品的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指名汇报,集体交流。 3.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测量。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际练习,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再次体会统一长

12、度单位的必要性。) 四、联系实际,活动体验 师:同学们做得很棒。下面请大家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在教室里面找自己喜欢的物体,先估计一下它大概多长,多宽或多高,然后再测量一下,好吗? 师:小组汇报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以后,安排体验活动,拓展思维容量,除鼓励学生估测之外,还要引导学生知道,有些物体,可能不是一个一个地摆,而是一次接一次地量,鼓励尝试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 推荐第3篇: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本课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基础上,学习认识长度单位的。在教学中我

13、根据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中我利用例1,让学生充分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长度,结果学生发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第二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可能数值上一样,但由于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4、接着引出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由此引出厘米尺,为后面学习厘米作了铺垫。最后通过“做一做”、“量一量”等活动加深学生的认识。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 通过教学,我发现在本节课中有以下的不足。 1.这节课,就目标而言,学生不难达到,但总体感觉上得太匆忙,不轻松。而且,每次总有个别学生不带学具,不认真听操作要求,这也是个问题。 2.教师的指令应和有效的时间相结合。虽然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长度单位统一的必要性非常好,但也要注意控制好时间,不要一操作就收不回来而导致课堂混乱,要能合理掌控时间。要求教师在下达要求时要注意讲清楚

15、、说明白,这样,就能更好的体现操作的有效性。这节课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太好。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活动课上,学生学具的准备、课堂纪律的控制都是需要考虑、重视的问题。 推荐第4篇: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反思3篇 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反思1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节 上课,都说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发现人教版的第一单元几乎都是与生活常识密切联系,难道是教材编写人员要用这贴近实际的短短的一单元让学生度过开学的缓冲期吗?可是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单元并不好上。我总结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都是图画的课本很感兴趣,但预习时却抓不住重点,找不到明显的知识点进而匆

16、匆过去。 2.新入学,学生心态上放松,家长也未能抓紧,认为这样的单元简单,可殊不知长度单位统一标准的思想影响深远,如果本单元大意了,小到影响高年级的千米等单位,大到以后接触的微观世界单位或是宇宙光年的长度单位等,而长度单位只是测量物体的一个物理量而已,生活总无论任何事情都需要统一的标准才能井井有序、规范制度。 3.对于教师来说,本单元需要学生大量的实践操作,这需要教师示范、学生引领等课堂活动,对于经验不很丰富的我来说,课堂管理是个挑战,要从声音、动作、提问方式、奖励机制等多种课堂技巧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控制课堂,在稳住课堂的同时又要有效的生成,突出重点。 正因为这些,所以第一课要慎重。

17、本节课我采取重经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让学生知道古代人庹、拃、脚长、步长等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工具,独立测量课桌的长度,通过一个物体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体现出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这样才能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长。 接着很自然过渡到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呢?学生很整齐的回答直尺,这点让我非常意外。孩子们脑海中有直尺的印象,选择工具去解决问题,我非常开心,于是又问了一个有难度的问题: 我现在挑选了班级同学的几把直尺,这些直尺有的红色、有的透明、有20厘米、有15厘米、还有折叠的直尺,样子、长度都不一样,用它们来测量 数学书短边的长度,测量出来的结果相同吗?(出于这样的问题是由于一次听课测

18、量的结果不同,孩子说是因为直尺不一样) 许多孩子被问住了,回答:不同。 于是,我放慢了节奏,让孩子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 1.先猜一猜:不同直尺测量数学书的短边长度,测量结果相同吗? 2.实践活动:(1)独立完成进行测量,大约有多少厘米 (2)同桌讨论,看一看对方如何测量的 3.成果展示:学生回答测量结果 4.得出结论 通过这次的简单尝试,我发现二年级的孩子已初具小组讨论的模样,能相互交流和帮助,状态非常好,而且几乎每位学生都愿意量一量,说一说。我想多让孩子自己去探讨,开始会慢些但对数学思维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深入人心。最后通过活动和呈现的结果上看,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所以确定了不同的直

19、尺量物体长度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有了这样的共识,再规范1厘米就有了很大的帮助。这也是统一标准的根本目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需要测量有工具就可以。我认为这也是大自然统一、守恒的规律吧。 本节课的疑惑是:要不要在没有课堂上建立厘米、米的表象是就估计黑板有多长?是否有实在的价值。但对我来说有一点,知道很多孩子对生活常识没概念,出现黑板长40米,以后在教学中更应该对部分孩子加强经验的关注和提问。 本学期也有感悟:对于新的教材,一定要每节课教授什么样的知识点、重点把握清楚,多看习题,做中学,学中做,展现课堂练习的多样性。 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反思2 这节课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主要策

20、略是通过从学生喜欢的课本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然后通过组织学生实践操作,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量出的结果不一样;用不同的物品量不同的长度有时量出的结果一样,引起学生的认 冲突,进而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为了使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统一长度的必要性,我叫孩子准备好了要用的学具,曲别针和一角的硬币7个。课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初步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接着又用不同的长度做标准去测量不同的物体的长度。在这一个活动中有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直尺去测

21、量课桌的长,然后再用曲别针去测量数学书的宽。显然教材设计者充分考虑教具的实用性,让孩子能够比较方便。而且是为了让学生的比较容易进行比较,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的。但是孩子在测量课桌的长的时候,由于学生用的尺子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但是这一活动恰恰又让学生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这节课,就目标而言,学生不难达到,但总体感觉上得太匆忙不轻松。而且,每次总 有个别学生不带学具,不认真听操作要求,这也是个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活动课上,学生学具的准备、课堂纪律的控制都是需要考虑、重视的问题。 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反思3 今年教人教版二年级上

22、册,第一次教二年级,心里还是很忐忑的,尤其是上的第一节数学课,应更为甚重。都说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发现人教版的第一单元几乎都是与生活常识密切联系,难道是教材编写人员要用这贴近实际的短短的一单元让学生度过开学的缓冲期吗?可是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单元并不好上。我总结有以下几点: 1.学生对都是图画的课本很感兴趣,但预习时却抓不住重点,找不到明显的知识点进而匆匆过去。 2.新入学,学生心态上放松,家长也未能抓紧,认为这样的单元简单,可殊不知长度单位统一标准的思想影响深远,如果本单元大意了,小到影响高年级的千米等单位,大到以后接触的微观世界单位或是宇宙光年的长度单位等,而长度单位只是测量物体的一

23、个物理量而已,生活 总无论任何事情都需要统一的标准才能井井有序、规范制度。 3.对于教师来说,本单元需要学生大量的实践操作,这需要教师示范、学生引领等课堂活动,对于经验不很丰富的我来说,课堂管理是个挑战,要从声音、动作、提问方式、奖励机制等多种课堂技巧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控制课堂,在稳住课堂的同时又要有效的生成,突出重点。 正因为这些,所以第一课要慎重。 本节课我采取重经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让学生知道古代人庹、拃、脚长、步长等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工具,独立测量课桌的长度,通过一个物体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体现出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这样才能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长。 接着很自

24、然过渡到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呢?学生很整齐的回答直尺,这点让我非常意外。孩子们脑海中有直尺的印象,选择工具去解决问题,我非常开心,于是又问了一个有难度的问题: 我现在挑选了班级同学的几把直尺,这些直尺有的红色、有的透明、有20厘米、有15厘米、还有折叠的直尺,样子、长度都不一样,用它们来测量数学书短边的长度,测量出来的结果相同吗?(出于这样的问题是由于一次听课测量的结果不同,孩子说是因为直尺不一样) 许多孩子被问住了,回答:不同。 于是,我放慢了节奏,让孩子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 1.先猜一猜:不同直尺测量数学书的短边长度,测量结果相同吗? 2.实践活动:(1)独立完成进行测量,大约有

25、多少厘米 (2)同桌讨论,看一看对方如何测量的 3.成果展示:学生回答测量结果 4.得出结论 通过这次的简单尝试,我发现二年级的孩子已初具小组讨论的模样,能相互交流和帮助,状态非常好,而且几乎每位学生都愿意量一量,说一说。我想多让孩子自己去探讨,开始会慢些但对数学思维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深入人心。最后通过活动和呈现的结果上看,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所以确定了不同的直尺量物体长度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有了这样的共识,再规范1厘米就有了很大的帮助。这也是统一标准的根本目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需要测量有工具就可以。我认为这也是大自然统一、守恒的规律吧。 本节课的疑惑是:要不要在没有课堂上建立厘米、米的表象

26、是就估计黑板有多长?是否有实在的价值。但对我来说有一点,知道很多孩子对生活常识没概念,出现黑板长40米,以后在教学中更应该对部分孩子加强经验的关注和提问。 本学期也有感悟:对于新的教材,一定要每节课教授什么样的知识点、重点把握清楚,多看习题,做中学,学中做,展现课堂练习的多样性。 推荐第5篇: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反思1 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朱安枝 这节课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主要策略是通过从学生喜欢的课本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然后通过组织学生实践操作,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量出的结果

27、不一样;用不同的物品量不同的长度有时量出的结果一样,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为了使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统一长度的必要性,我叫孩子准备好了要用的学具,曲别针和一角的硬币7个。课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初步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接着又用不同的长度做标准去测量不同的物体的长度。在这一个活动中有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直尺去测量课桌的长,然后再用曲别针去测量数学书的宽。显然教材设计者充分考虑教具的实用性,让孩子能够比较方便。而且是为了让学生的比较容易进行比较,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的。但是孩子在测量课桌的长的时候,由于学生

28、用的尺子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但是这一活动恰恰又让学生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 这节课,就目标而言,学生不难达到,但总体感觉上得太匆忙,不轻松。而且,每次总有个别学生不带学具,不认真听操作要求,这也是个问题。 推荐第6篇:统一长度单位教案.doc 第一单元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P1P2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动手操作,体验统一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教师提示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学具准备。 每组有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方木块各若干个。

29、 2、要求量一量数学书有多宽。 3、指导比一比、量一量的方法。 4、学生动手比一比、量一量。 5、学生汇报量的结果。(1)选一级汇报。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去量的?用了几个东西?(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问:你们都是量数学书的宽,为什么同一边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小结: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所以量得的结果不一样。 (2)全班同学汇报。 提问:通过测量数学书的宽,为什么用1角硬币去量都有7个那么长,用曲别针去量都有5个那么长,用三角形学具去量都有4个那么长,用方木块去量都有15个那么长? 根据你们刚才的测量,从中你想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 (3)教师小结:要

30、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6、看书P1观察左下图,用不同颜色,大小一样的方木块量的结果是什么? 教师口述:不管是什么颜色的方木块,大小一样,量得数学书的宽都是15个木块那么长。 二、用不同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测量 要求:请同学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小刀、铅笔、曲别针、手指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汇报 提问:你用什么东西去量?量什么?有几个那么长? 教师从中找出标准不同,数量相同的东西。如没有,引导学生看书。 3、看书P1右下上图。 提问:数学书的宽有几个曲别针那么长?(5个) 铅笔盒的长有几把小刀那么长?(5个) 提问:它们都有5个那么长,那能

31、说明数学书的宽与铅笔盒的长是一样长的吗?你能说出理由吗? 4、看书本插图。 提问:桌子有几支铅笔那么长?(4支) 铅笔盒的长有几把小刀那么长?(5把) 桌子和铅笔盒比,哪个长? 提问: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呢? 提问:用我们手中的各种不同的东西去量物体的长度,能真正比出、量出物体的长度吗?为什么? 提问:你们能想出一个好办法量出物体的长度吗? 学生看书。 提问:量数学书的宽和量铅笔盒的长用的物品一样吗?量的物品一样,我们就说量的标准相同。 提问:你能看出谁长?谁短吗?说说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5、教师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操作中,知道了测量时只有用统一的标准去量,才能真正量出物体的长度。 三、练习

32、1、教科书P2“做一做”1。 看图回答:以谁做标准?(以方格) 口头回答:豆角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胡萝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剩下的请同学先看再填。 2、教科书P2“做一做”2。 提问:看书回答他们是以什么为标准来量桌子的长和高,椅子的高呢?(用没用过的铅笔) 指导测量的方法:下面老师请你们用整枝的铅笔去测量。方法是从桌子的一端开始,对 后一次接一次,这样测量结果才比较准确。 学生动手测量,并汇报测量的结果。 3、教科书P2“做一做”3 估一估。 提问:题中都有什么?以谁做标准? “估一估”就是让我们用眼睛观察,看每种物品大约的几个正方体那么长?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

33、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建立1厘米的观念和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 昨天我们通过动手量物休的长度,知道了要测量得准,测量得公平,就必须有统一的标准。人国劳动人民发现了测量长度的工具,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尺子) 提问:尺子是做什么用的?(测量物休的长度。) 教师讲述:对,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二、新课。 1、认识米尺。 提问:你有尺子吗?(有) 请拿出来,观察尺子上都有什么?教师讲述:刚才你们说尺子上有长短线,我们把它叫做刻度,数字都标在刻度的下面。 提问:尺子最左端的

34、刻度下面的数字是几? 师讲:写有0的这个刻度叫做0刻度,0刻度在尺子的最左端表示起点。 提问:尺子上除了有0刻度还有什么? 2、建立1厘米的概念。 看书学习。 提问:正方体左边指的是什么刻度?(0) 正方体右边指的是什么刻度?(1) 师讲:从0刻度到1刻度的长度就是1厘米。 提问:正方体的一边长是多少? 拿出你的尺子和两支铅笔,你能指出尺子上的1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吗? 提问:用你的尺子去量一量书上的图钉的长大约多少?说说你是怎样量的? 看看你的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请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 3、用铅笔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2厘米、3厘米、5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 提问:边看尺子图边回答。从

35、2刻度到5刻度,它的长是几厘米?数数看是不是3厘米。 从刻度3到刻度7它的长是几厘米?也数数看。 提问:如果不用数的方法,谁能说说价钱是怎样知道的? 教师小结 :要知道是几厘米,就要用后面的刻度减去前面的刻度,得几就是几厘米。 4、量物体长度的方法。(1) 出示P3例2 量纸条的长度,书上告诉我们是怎样量的?你能看出纸条的长度吗?你是怎样看的? (2) 完成P6练习一的N1,两人互相说说你是怎样看的? (3) 小结: 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量物体的长度,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尺子的几刻度,就是几厘米。 (4) 量一量。 利用刚才所学的方法量量自己手掌有多宽,一柞有多长

36、。(一柞就是大拇指尖到伸开的中指尖的长度) 5、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谁能说说这节课你都知道了什么? 小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要用厘米量,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是“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三、练习设计 1、小组合作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长的毛线。 2、量一量,P6 N3 3、个人动手(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条)量出5条长10厘米的纸条。 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内容:P4 例3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2、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建立米的空间观念和用尺测量长物体的长度

37、。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1、提问: (1) 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 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 1厘米有多长你能用手势告诉大家吗? (2) 怎样量物体的长度?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要注意什么? 2、分小组量事先准备好的纸条各长多少厘米? 3、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来量黑板的长度,其他同学帮忙计算,让学生从中发现这样量非常麻烦。 教师小结引出另一长度单位:米“。 二、新课探讨。 1、认识“米” (1) 出示米尺并引导学生看书P4 观察米尺的刻度有哪些? 师讲:从0刻度到10刻度有10厘米长。 提问:从10刻度到20刻度有多长? 从30刻度到40刻度有多长? 米尺的刻度都是以几厘米长为单位的?(

38、10厘米) (2) 让学生直观认识1米(横向、纵向)。 (3) 小组合作,先找出1米,再量出1米。 2、认识厘米和1米的关系。 (1) 用手比一比: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呢? 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哪个单位大?哪个单位小? 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哪个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用哪个单位? (2) 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用自己已剪好的确10厘米长的纸条,与黑板上画好了的1米长的线比一比,你发现 了什么?你能知道1米等于多少厘米吗? 教师引导学生数纸条:10厘米、20厘米90厘米、100厘米。 (3)同桌的两个同学把各自剪好的10厘米长的纸条拼接起来,数数1米=(

39、)厘米。 3、用卷尺量比较物体的长度。 (1) 观察自己手上的卷尺有多长。 讨论:假如我们要量教室的长度,而你的卷尺最长才有3米,应该怎样量? (2) 分小组测量教室各部分的长度。 三、巩固练习 1、分小组合作互相量每人的身高是( )米( )厘米。汇报一下,你们小组谁最高,谁最矮? 分小组合作互相量第人的一庹有多长。 一庹就是把两臂伸直,量从一只手和中指尖另一只手的中指尖的距离。 认识线段 量、画线段 教学内容:P5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重、难点: 灵活量、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我们学习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哪

40、个长度单位大?哪个长度单位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说出合适的长度单位。(1)黄瓜长28( )。 (2)一幢楼房高45( )。 (3)学校跑道长200( )。 (4)爸爸身高170( )。 (5)小明的裤子长80( ). 二、新课探讨。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几条线段。(不同角度的) 师讲:黑板上画的这些都是线段,请你观察一下这几条线段,你能发现什么? 小结:线段是直的,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2、看书P5“量一量、做一做”中几条线段的长度。 (1) 说说量的方法。 (2) 用尺量一量并汇报。 (3) 画线段。 师讲:我们已经学会量线段的长度,你会画线段吗?画线段需要用什么 工具?怎样画?请

41、看书本例4 ,互相说说应该怎样画。 讨论:如何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小结: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有两种画法。第一种是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画到3厘米的刻度,就是3厘米长的线段。第二种方法是对准尺子的“0”刻度点一个点,再找到3厘米处点一个点,然后把两点连起来,就是3厘米长的线段。 提问:如果你尺子上没有0刻度,你要怎样才能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请你举例说明。 小结:学习任何知识都要会灵活应用。 三、巩固练习。 1、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请在线段下面的( )里画上“ ”。 2、先估计,再用尺量。 3、做P7 N 6、N 8、N 9、N10 4、画一条长7厘米的线段。 5、计算。 18厘米-5厘米=

42、( )厘米 60米+7米=( )米 73米-40米=( )米 24厘米+50厘米=( )厘米 6米+28米=( )米 50厘米+50厘米=( )厘米=( )米 6、数一数下图中有几条线段。 推荐第7篇:微课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初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在古时候,

43、人们常常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庹( tu)、一拃(zh)、一步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古人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课桌的长是几拃?明明量出5拃长,爸爸量出3拃长。他们量的同一张桌子,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教师小结:原来他们的手有大有小,所以测量出来的结果就不一样,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请你认真观察尺子,看看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长的刻度线下面都有相对应的数字,第一个数字是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数字1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1,数字2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2以此类推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 “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2认识1厘米。 从0刻度到1这一段的长度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