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白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白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9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白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白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白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内在品质。 难点: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三、教学准备 1课件:有关大戈壁的录像片。理解白杨特点及体会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 2配乐朗读录音带。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
2、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揭示课题。 “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又叫大叶杨,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 同学们讲得好。白杨树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种植非常广泛,因为它树木笔直,生命力强,而且还可以防风固沙。因此,人们都很喜欢它。 二、学习本课生字词,扫除文字障碍。 1填写生字表格。(音序、音节、部首、再查几画、结构、字义、组词。)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注意指导学生读准本课中生字以外的字音。 3区别形近字,然后组词。 4辨析词语,理解词义。 5区别近义词、反义词,进一步理解词义。 三、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以白杨为线索,用自
3、然段合并法,把课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写大戈壁的铁路线上长着高大挺秀的白杨。 第四至十五自然段讲的是“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第十六至十七自然段讲的是“孩子们”不理解爸爸的心意,但他们知道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很多白杨树。 第十八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他们看到火车前进方向的右边,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四、朗读课文,了解白杨树的特点,为理解边疆建设者的高贵品质做准备。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熟课文。 推荐第2篇:白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白杨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戚氏中小 严励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读课文,学
4、会生字新词,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了解课 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学与教师检测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借爸爸向子女介绍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 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二)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四)辅助工具 多媒体 (五)教 师 导 学 一、快乐读书 精彩展示 诗词诵读 二、激趣导入 届时目标 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曾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白杨礼赞,文中赞美了白 杨力争上游的品格,并借白杨歌颂了有着白杨一样品格的北方人民。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位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 三、初读
5、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思考: 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 2回答思考题。 把书上内容与自己已有知识相结合,说说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读一读你刚才所画的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想想其中的含义。 四:自主识字 指导朗读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清晰介绍新疆 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字音易错的:清晰(xi), 不读(xin);字形易错的:新疆。“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别。 读课后题4“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6、标点自然段。 练习背诵课文 五、随堂写字 知道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书写,强调姿势 六、回顾知识 总结提高 理清课文的写作脉络 推荐第3篇:白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甘肃省秦安县西川镇神明川小学 陈平杰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正面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的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因此讲授这篇文章,要让学生体会课文
7、是怎样借物喻人,赞美边疆建设者的。并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新疆,浑黄一体”等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爸爸的话,体会爸爸说话的用意。 教学重、难点: 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的品质。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播放歌曲小白杨,你们知道这首歌中唱到的是哪种植物?歌曲中的植物生长在什么样的地方?又有什么特点? 2、板书:白杨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音 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快速朗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掌握生字、生词的读
8、音,并理解部分词的意思。 1、认读生词(课件出示)。 戈壁 新疆 清晰 抚摸 陷入 浑黄一体(抢读) 2、校对字形,理解词语。 疆:注意字形,给“疆”组词,从而理解“疆”的本意(学生笔画) 戈壁:读注释,大家想一想,在粗沙、砾石覆盖的硬土层上普遍的草木能生长吗?因此戈壁滩自古以来就被称为“不毛之地”,这个不毛之地的毛就是什么?你觉得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戈壁?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自学指导二 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白杨生长环境的句子,体会它的特点,并说说它们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有什么特点呢? 1、摘录课文中描写白杨特点的词语: (高 直 高大挺秀 很快生根发芽 粗壮的枝干 坚强 不软 弱
9、不动摇) 2、室外实物观察探究。 通过观察,结合课文说一说白杨生长子在怎样的环境中?再次感受白杨的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外形特点和品格特点) (1)自由读1-3自然段,讨论;“高大挺秀”中的“秀”带给你怎么样的感受? (2)交流中点播:戈壁是“茫茫”、“浑黄一体”的,绿色的白杨给戈壁带来了生机,给过往的旅客带来愉悦。 四、凸现形象,升华感情。 自学指导三 读课文第12自然段,从“哪儿哪儿”,“不管不管”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 1、指名读爸爸的话。 2、创设情境引读,读出白杨屹然挺立的形象。 3、与白杨对话,抒发情感。 4、齐声有感情朗读爸爸的话。 五、总结,拓展感情
10、车窗外白杨挺拔的身影给寂寞的旅客带来了一份惊喜,爸爸的介绍让孩子们明白了白杨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强不屈的品格。此时,在孩子的眼里,白杨只是戈壁滩上的树吗?(卫士)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爸爸所说的话。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写自己观察到的白杨树。 板书设计: 外形:高 直 粗壮 高大挺秀 白杨特点 品格:坚强 不软弱 不动摇 教学反思: 白杨这篇文章写的是父亲带着子女前往边疆的路上看到了白杨,父亲称赞白杨的坚强,作者则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借白杨来赞扬父亲这样的边疆建设者、保卫者的奉献精神。我的安排是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目标是: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新
11、疆,浑黄一体”等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爸爸的话,体会爸爸说话的用意。 整个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通过播放歌曲导入新课,让学生通过听来了解白杨以及它所生长的环境。然后从文中选择6个词语从中择出“戈壁、新疆、浑黄一体”等词语, 让学生识读并理解部分词意,接着再次让学生朗读课文,结合室外实物观察了解白杨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并让学生总结。最后让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升华感情,达到思维的拓展,了解边疆的生活。 总之,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白杨树比较了解,所以整个课堂气氛活跃,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为主的教学理念,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12、。 推荐第4篇:白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3白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教学重点与难点: 抓住关键词语,了解白杨的品质精神。 教学准备 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分辩、介绍、抚摸、表白、沉思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大戈壁是什么样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 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 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二交流展示 1.课文写了白杨的哪些特点? 2.课题是白杨,全文
13、仅仅就是写白杨吗? 三当堂检测 说说爸爸的心愿是什么? 作业 1.写近义词:介绍()抚摸()分辨()高大挺秀() 2.写反义词:清晰()动摇()软弱()消失() 板书: 3白杨 总是 那么直,那么坚强, 不软弱,也不动摇。 教学反思: 优点:“借物喻人”这种写作手法学生基本都能理解。 不足:蔡立卓等几个学习不够积极,不注意思考,总是在当观众。 改进措施: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量身定做问题,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 推荐第5篇:白杨第一课时(版) 白杨(第一课时) l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回内地接将要上小学的两个孩子,在返回新疆的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戈壁滩上的白杨,以树喻人,歌颂
14、了扎根西部的建设者博大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课文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大戈壁的特点:大、荒凉、气候恶劣,然后用一个设问句引出白杨。“高大挺秀”这是白杨树的外形特点给人们留下的初步印象。 课文接着通过两个孩子的争论和爸爸口讲出白杨的内在特点。爸爸介绍白杨树共有三句话,分别讲了白杨的三个特点。第一句是从外形上讲白杨直立高大。第二句讲“哪儿需要就在哪儿”这是讲白杨顽强生存的精神。第三句讲它不怕风沙雨雪、不怕干旱洪涝,这是在歌颂它坚强不屈的品质。 课文的重点在第三段,讲爸爸在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是点明中心的句子。从这段讲的爸爸的经历和
15、对子女的安排看,爸爸妈妈都在新疆工作,说明他们在年轻时就服从祖国需要,远离家乡去新疆工作,像白杨一样,哪儿需要就哪儿扎根。他们接子女来新疆念小学,念中学含着的意思是希望子女和他们一样,学好本领,建设边疆。课文表面上介绍白杨,实际上是赞美具有白杨品格的人,是表明他自己要做这样的人。 课文最后一段的描写意味深长,隐含的意思是,爸爸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辈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扎根边疆,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材。他为此感到欣慰。爸爸的微笑正表达了边疆建设者愿为祖国建设作出无私奉献的志向和理想。 文章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作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教学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16、,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三是进一步加深对祖国西部的了解。 1 l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着这一指导思想,我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时,力求体现以下理念: 1朗读感悟。通过范读、自由朗读等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课文及重点段,读出情感。细细体会爸爸介绍白杨高尚品质的三句话,初步了解白杨树的特点,感受作者通过借物喻人的方式来讴歌边疆建设者的优秀品质的表现手法。 2品读感悟。通过默读,找一找那些具体描写白杨的句子,让学生品味一下,这些句子描写了白杨树的哪些高尚品格。 3词句感悟。
17、通过扫除文字“拦路虎”学习字、词、句,重点学习“大戈壁”“戈壁滩”两个词;理解“茫茫”“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卫士”“出神”等词语,为第二课时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l 教学目标: 1学会6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浑黄一体、清晰、高大挺秀、介绍、新疆”等词语。 2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l 教学重点: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以及爸爸是怎样表白自己心愿的。 l 教学难点: 1爸爸介绍白杨一段话的含义及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2人与树的联系,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l 课前准备: 1教具:幻灯片若干张。 2向学生介绍沙漠
18、和白杨树的有关知识。 3布置预习: 运用工具书,自学本课生字新词。(了解“大戈壁,戈壁滩”两个词;理解“茫茫”“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卫士”“出神”等词语。) 找出疑难问题。 l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祖国的西部是个神奇的地方,那里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古代横贯亚欧通道的丝绸之路,还有茫茫的大戈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戈壁滩上的白杨。(打开【PPT1】出示课题)课文是根据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改编的,作者又写了白杨的哪些品格,又借白杨歌颂了谁呢? 二、初学课文,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看课文和幻灯片,思考: 1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课文写了白杨的哪些特点? 2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
19、介绍白杨吗? 【PPT2-4】(听录音后简单交流以上三个问题。)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学会本课生字,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通读课文:想象大戈壁的样子;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 四、检查自学,指导学习第13自然段 1出示生字、新词,认一认,读一读。【PPT5-6】 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字音易错的:清晰(x),不读(x);字形易错的:新疆。“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别。 2指名朗读课文中描写大戈壁的句子。(读后出示句子: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PPT7-
20、8】 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指导理解 “茫茫”“ 浑黄一体”,想想可以还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大戈壁的环境恶劣。(寸草难生、荒凉、荒芜人烟、飞沙走石)再次集体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戈壁滩环境的恶劣。 3谈话引出课文第3自然段,理解白杨“高大挺秀”的特点。 师:在茫茫的大戈壁上,“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学生接着读第3自然段: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 3 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出示句子【PPT9】)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两句话组成了一个设问句。交流: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白杨树多,高大挺秀) 板书“高大挺秀”,【PPT10】理解词语“高大挺秀”
21、;说说读了这一段,你对白杨有什么感受。(赞美、喜爱)带着赞美与喜爱之情,集体朗读23自然段。 课文又是怎样把白杨的高大挺秀写具体的,指名读第410自然段。 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圈出说明杨树高大挺秀的字词,准备交流。 同学交流说理后,教师组织学生对410自然段课文进行分角色朗读。 师:通过兄妹俩的对话,具体写出了白杨树的高、大、直的三个特点。我们一起来分角色读一读。老师读叙述的话,男同学读哥哥的话,女同学读妹妹的话。 4交流朗读爸爸向孩子介绍白杨的话。 出示爸爸介绍白杨的一段话【PPT11】: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
22、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分男生、女生读,集体读等。) 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他想向孩子们表达什么心愿?这些内容我们下节课再继续深入学习。 五、作业练习 1抄写词语两遍,把字写正确,写端正。 戈壁 清晰 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 沉思 分辩 抚摸 介绍 新疆 陷入 2找出自己喜欢的句段,有感情地读一读。 4 如何教学会意字和形声字 小学语文学习的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学,同时识字教学也是学生掌握语文能力的基础。因此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并掌握识字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 会意字是利用已有的字组合成新字,构成
23、新字的两个(或几个)部分凭借意义的关联,共同提示该字所代表的意义。如:“休”字表示一个人靠在树上歇息。这类字可以结合字形表意的部分来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联系字义识字和分辨字形的方法。只要学生多加运用,长期以往学生就基本会掌握这种方法并自主识字。 形声字通常由两部分构成,其中一部分表示事物的形旁,而另一部分表示事物声旁。在教学形声字是我主要是想让学生学会分析形声字的结构这样就可以从形旁和声旁来理解一个字。如教学“澡、燥、躁”时,我采用比较归类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观察比较找出这三个字的异同。引导他们从字音、字形和字义上进行比较,这三个字都有相同的“喿”,拼音中都有“ao”。意思上:有水是“
24、澡”,有火是“燥”,有足是“躁”。这样一步步比较分析,学生定会对形声字有更多的理解。 推荐第6篇:白杨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三级预习法情况: 【C级预习单】 二、1抄写本课易错的词语 三、 四、 2.多音字组词 五、 jing 六、 将 jing 【B级预习单】 1本文主要通过( )的事,赞颂边疆建设者( )的品质。 2.用“ ”划出爸爸介绍白杨的话,从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A级预习单】 1.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暗指谁?“几棵小树”又暗指谁? 从这句话中你读
25、懂了什么? 2.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二、揭示课题 “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又叫大叶杨,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 (调动学生学习白杨这一课的积极性,由学生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杨树的情景中。) 同学们讲得好。白杨树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种植非常广泛,因为它树木笔直,生命力强,而且还可以防风固沙。因此,人们都很喜欢它。 三、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意 这篇课文以白杨为线索,用自然段合并法,把课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写大戈壁的铁路线上长着高大挺秀的白杨。 第二段(第四至十一自然段)讲的是“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26、 第三段(第十二至十五自然段)讲的是“孩子们”不理解爸爸的心意,但他们知道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很多白杨树。 第四段(第十六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他们看到火车前进方向的右边,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四、朗读课文,了解白杨树的特点,为理解边疆建设者的高贵品质做准备 五、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读熟课文。 推荐第7篇:白杨教案第一课时 白杨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大戈壁的列车上,一位父亲与他的孩子们的对话,父亲望着窗外的白杨,借助白杨,热情讴歌了祖国边疆的建设者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这篇文章首先从
27、孩子们对白杨树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树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爸爸借助白杨表明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同时也希望他的孩子们能够成为祖国边疆的建设者。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三是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设计理念 整篇文章清新流畅自然,行文之中人物描写非常传神,语言描写及神态的刻画,符合人物的特点,在心理描写上则非常含蓄,没有过多直接的叙述,而是以神传情,意境深远,通过神态的变化来体现感情的波澜。教学中,在把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同时,体会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的特点。并理解
28、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意寓含蓄、心境悠远的人物展现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教学难点 1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2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边疆建设者的资料:如屯垦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支边人员以及参加新疆建设的其他人员等等。 2教
29、师为同学们准备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激趣引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大戈壁吗?(蒙古语意为难生草木的土地,是一种粗沙、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然而,在这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荒凉大戈壁上,却生长着一棵棵高大的身影,你知道他们是什么吗?它们就是挺拔的白杨。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到这荒凉的戈壁滩看一看。教师板书:白杨 【学生带着对戈壁的好奇之心,进入课文,产生激情,收到引情激趣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自学生字生词 1师此时你一定在想,荒凉的戈壁究竟是什么样的?白杨为什么会在那里生长呢?在这里生长的白杨树会有有什么特点呢?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30、,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然后和你的同座交流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学,可以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2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结果: (1)对一些词语的理解。 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清界限。文中指戈壁自然环境恶劣,没山没水没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也无法分清。 高大挺拔: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文中用来形容茫茫戈壁上的白杨树,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仍能够长的如此高大,令人赞叹。 (2)提醒学生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如,“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在字形字义上进行区别;“陷”字右下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 (3) 说说这篇课文讲了
31、一件什么事。 文章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的列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窗外的白杨,展开议论的事。 (4) 把握作者的行文线索:在西行的列车上,爸爸和他的孩子看见窗外的白杨讨论白杨的特点,爸爸表明心迹。 三、细读品味 了解白杨的生活环境 学习课文的一至三自然段,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1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1)白杨树生长在茫茫的大戈壁上,那里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几乎没有生命的存在。 (明确白杨的生命力极强) (2)那里的天地都是浑黄的,经常飞沙走石,狂风四起。 (明确白杨树的生活环境及其恶劣。) (教师引导,学生头脑中产生飞沙走石的画面) (3)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32、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是爸爸介绍白杨的话,要重点理解,明确白杨的特点:不择环境 坚强 不软弱 从来都那么直) (4)教师出示相关的课件或图片,学生以图片为栽体,进一步感受白杨树的坚强。 (5)品读爸爸的话。读出对白杨的赞叹之情。 (6)把爸爸的话背诵下来。 【学生感受到白杨树生活环境的恶劣及性格的坚强,为以后的言物喻志打下伏笔】 2此时的你最想对白杨树说点什么? (1)唱一唱有关杨树的歌曲。 (2)介绍一下写白杨树的一首小诗。 (3)也可提出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环境生
33、存呢? (4)也可对白杨树的喜爱之情等。 三、提出疑问 置留作业 刚才的同学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白杨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环境生活呢?爸爸介绍了白杨,真的是单纯的在介绍白杨树吗?课下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下节课我们共同交流。 推荐第8篇:白杨教案第一课时推荐 3、白 杨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3、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的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
34、处。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白杨的图文资料。 2.搜集有关新疆兵团第一代军垦战士等方面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古道,还有那茫茫的大戈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长在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 2.看课题激疑: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杨吗? 二、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把生字新词标出,不理解的词用“?”划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自己解决不了的可提出来请教老师或同学。 二读: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所出现的三个问句并用“”标出。 (1)学生找出三个问句后全班交流。 (
35、2)课件出示三个问句。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三读:默读课文,把找出的三个问句当成思考题,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请边读书边思考边在文中做适当的批注,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个记号。 (1)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老师巡视、点拨。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初步感知,交流体会 (1)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能从课文的字面上大体知道意思就可以了。 (2)指导学生初步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示范书写 (1)教师示范“疆”字,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笔画。“陷”的右下部不好写,注意与“滔、焰”区别。 (2)学生在写
36、字本上抄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推荐第9篇:3白杨教案第一课时 3、白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初步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生字词,理解并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1、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的有关句子。 2、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从内容中体会思想这一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教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示目标,创景激趣 作者和时代背景。情导入:现在,我们坐火车和作者一起
37、到新疆去,好不好?我们不但看到了茫茫的大沙漠,还听到一位旅客为他的孩子介绍白杨呢。 提出学习目标:作者通过这些内容,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在理解课文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体会。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在课文中找出爸爸介绍白杨的话,用直线划出来。 2、读课文自然段,找出描述白杨特点的句子,通过理解词语,体会白杨的特点。 ()“茫茫”、“浑黄一体”结合录像画面理解。 ()“卫士”在课文里指什么?为什么?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1、学生有感情朗读爸爸的话。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2、生概括爸爸说的这段话的意思。 3、爸的做法和白杨的特点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从爸
38、爸的做法可以看出,爸爸具有怎样的精神? 4、板书小结。爸爸不只是介绍白杨,赞美白杨,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杨那样,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作无私的奉献。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含着的意思。 、边听课文朗读边看录像,想想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向老师提出来。 、质疑。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谁?几棵小树指谁? ()为什么爸爸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会浮起一丝微笑? 五、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引导学生体会爸爸的心愿: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六、回归教材
39、,评价总结 1、看板书总结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辨析课后第题。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板书:内容中心思想 七、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抄写课后词语。练习背诵课文。 推荐第10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7、麋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六个生字,重点掌握“沛”的写法。 3、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真真实实地感知麋鹿的特点习性和传奇经历。 2、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学生在学文、当解说员的过程中
40、,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讨论交流法、情感朗读法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我们先来玩个歇后语的游戏,好不好?老师说上半句,同学们接下半句。 1、丈二和尚 2、八仙过海 3、秃子打伞 4、狗捉耗子 最后一条:姜太公钓鱼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姜太公是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榜中的英雄人物,故事发生在3000年前,相传有一天,姜子牙正在为自己的坐骑所发愁,因为别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动物坐骑了,像美丽高雅的仙鹤、凶猛有力的狮子、老虎等都被人家选了,他在想,我该选什么呢?选狗选猫?太没面子了吧,我也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大神了,应该有一种特别好的动物来做我的坐骑。
41、找找吧,他这么张眼一望,看到了什么? (生:麋鹿),在哪啊?我怎么看不到啊? 1、学生用第一节的内容来回答 2、然后指导朗读 3、看视频(看过后谈体会:你觉得这怎么样?) 4、为什么说大丰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麋鹿生活在大丰自然保护区黄海滩涂上,这里(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二、认识麋鹿: (过渡:你真的认识麋鹿吗?请你看看图,再看看书,然后辨认一下,哪头是麋鹿?说话要有依据。) 1、课件展示几头鹿的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和课文进行对照,寻找辨别的依据。处理“四不像” (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为“四不象”。) 2、话说姜子牙从人间找到了麋鹿,带回了天庭,便想要向各位神仙夸耀它,那么,他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夸耀呢?(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3、课文哪几自然段介绍外形特点?麋鹿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小组交流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4、班级交流认识和体会。(课件随机展示图片) 5、预案:* 学生每交流一个麋鹿的特点,提示学生概括。有些特点教师需要重点强调(说明方法),比如: 角站着的时侯,各个枝尖都指向后方。它的角也很长,站着的时候,角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