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ppt(1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专业素养的发展 1本章学习目标:1能用教育科学研究中常见的方法设计研究方案。2.练习撰写学术论文,尝试投稿。3.认同当代生物学教师角色的转变。2 生物教育科学研究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以教育理论为依据,用教育科学方法对生物教育领域的实践和理论进行有意识的探索活动。3 教教育育科科研研意意识识就是教师对教育活动的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它是由教教育育的的信信念念与与热热情情、教教育育的的知知识识与与经经验验、教教育育的的眼眼光光与与智智慧慧三个要素组成的,它既表现为行为主体对教育环境的主动适应,也表现为行为主体对教育环境的积极影响与
2、改造。生物学教师要提升自觉教育科研意识,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世上最宝贵、也是最复杂的人,这决定了教师的劳动是最需要智慧、热情、探索和创造的劳动。4第一节 中学生物学教师怎样深入教育科研领域 一、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深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提 一、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深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提(一)(一)新的教育价值观 新的教育价值观 传 传统 统的 的教 教育 育价 价值 值观 观:教育的本质是社会的上层建筑或生产力,教育的价值是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教育的价值是促进人的潜能充分自由地发展。新 新的 的教 教育 育价 价值 值观 观: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过程,教育的
3、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与促进社会的发展的统一,体现了人的个性化与人的社会化的统一,即教育要关心学生整个人生价值的实现,要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做准备。5(二)新的教学过程观新的教学过程观 新新的的教教学学过过程程观观: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对知识的特殊认识过程,还是一个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经验、共同探求新知、共享认识成果的全面活动的过程,是师生生命价值不断得到升华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意把合作意识渗透给学生,把合作的行为示范给学生,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也得益于合作。6(三)三)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师观 生生物物学学教教师师不不仅仅应应从从传传递递者者、灌灌输输者者、塑塑造造者者转转向向组组织
4、织者者、帮帮助助者者、挖挖潜潜者者,还还应应从从尊尊贵贵者者、训训导导者者、强强制制者者转转向向服服务务者者、促促进进者者、合合作作者者;不不仅仅应应从从知知识识的的拥拥有有者者、授授予予者者转转向向学学习习者者、探探索索者者,还还应应从从教教育育工作的实践者转向研究者、创造者。工作的实践者转向研究者、创造者。7(四)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生观 听 听话 话的 的学 学生 生、服 服从 从的 的学 学生 生、依 依附 附于 于教 教师 师的 的学 学生 生、卷 卷面 面成 成绩 绩好 好的 的学生、老实的学生就是好学生的偏执学生观正在改变。学生、老实的学生就是好学生的偏执学生观正在改变。新 新的 的
5、学 学生 生观 观:每 每个 个学 学生 生都 都是 是一 一个 个崭 崭新 新的 的、独 独特 特的 的、不 不可 可代 代替 替的 的、无 无法 法重 重复 复的 的个 个体 体,生 生物 物学 学教 教师 师应 应尊 尊重 重学 学生 生的 的人 人格 格,尊 尊重 重学 学生 生的 的需 需要 要和 和选 选择 择,发 发现 现学 学生 生身 身上 上的 的每 每一 一个 个闪 闪光 光点 点,正 正视 视偏 偏才 才、怪 怪才 才,以 以热 热忱 忱、平 平等 等、理 理解 解、公 公正 正、尊 尊重 重、民 民主 主、信 信任 任、宽 宽容 容、合 合作 作、关 关注 注的 的态
6、态度 度为 为每 每一 一位 位学 学生 生提 提供 供激 激励 励、鼓 鼓舞 舞、指 指导 导、忠 忠告 告、建 建议 议和服务。和服务。8(五)(五)新的教学评价观新的教学评价观 为 为什 什么 么评 评价 价?评 评价 价应 应解 解决 决什 什么 么问 问题 题?怎 怎样 样去 去评 评价 价?这 这些 些问 问题 题将 将成 成为 为整 整体 体教 教学 学改 改革 革的 的研 研究 究热 热点 点之 之一 一。传 传统 统的 的教 教学 学评 评价 价过 过分 分地 地强 强调 调甄 甄别 别功 功能 能,制 制造 造出 出许 许多 多所 所谓 谓的 的差 差生 生,评 评价 价也
7、 也成 成为 为制 制约 约、打击学生的工具。打击学生的工具。新 新的 的教 教学 学评 评价 价将 将更 更好 好地 地发 发挥 挥三 三方 方面 面功 功能 能,一 一是 是了 了解 解、诊 诊断 断学 学生 生的 的学 学习 习情 情况 况,更 更好 好地 地调 调整 整教 教学 学目 目标 标和 和教 教学 学策 策略 略;二 二是 是通 通过 过多 多元 元化 化、多 多层 层次 次的 的评 评价 价对 对学 学生 生起 起到 到激 激励 励的 的作 作用 用;三 三是 是评 评价 价作 作为 为一 一种 种教 教育 育研 研究 究的 的工 工具 具,用 用于 于查 查明 明在 在达
8、 达到 到某 某一 一整 整套 套目 目的 的时 时,可 可供 供选择的程序是否同样有效。选择的程序是否同样有效。9二、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是深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基础 二、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是深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基础(一)教学理论 一)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引导、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构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解释框架,提供一般性的规定或处方,以指导课堂实践的一整套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性的教学改革潮流产生了许多新的教学主张。如美国布鲁纳的认知教学理论,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原苏联赞可夫的教学新体系,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理论,保加利亚
9、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等等。10(二)学习理论(二)学习理论 学 学习 习理 理论 论是指描述或说明人和动物学习的性质、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因素的各种学说。分为两大体系;一是刺激反映理论,把学习看作是自发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主要有桑代克的联结主义、赫尔的系统行为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以及格斯里的邻近条件反射等学习观。二是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组织作用,是对情景的认知、顿悟和理解,是知觉的再构造或认知结构的变化。如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和加涅的累积学习论。另外,现代认知心理学用信息论的观点把学习看作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加工
10、、储存、输出、反馈的过程,并提出了一些相关模型。11(三)课程理论 课程理论 课程理论是研究课程的设计、编制和改革的理论。课程设计的理论包括研究课程系统的结构、地位、相互联系和自我更新等问题;课程编制理论包括研究课程编制的各种模式,如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问题;课程改革理论包括研究革新的要点,交流革新的意见,用教育学的观点分析其合理性和确切性。衡量对个人实践的影响,检验适应地方的程度等。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教育界各种课程理论流派,影响较大的有:强调以学术为中心的学科课程论、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和强调学生自由发展的人本主义课程论。12三、把握生命科学的学科特征
11、,是深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条件(一)生命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一)生命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 奥地利生物学家、心理学家贝塔朗菲创立了一般系统论,他认为生命是一个开放系统,是在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呈现输入和输出。自身物质组成成分的组建和破坏才能存在和发展的系统。这个开放系统的重要特征是稳态。自主和自组织性,处处表现出有机体的自我调整和物质、能量、信息三位一体的运动变化。生命是系统活动的整体表现,整体不是部分的线性叠加,而是非线性的动力系统。用开放系统的观点来研究生理、发育、遗传、进化、生态、行为等生命现象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13(二)生命世界有复杂的多层次性 自 自然 然界
12、界的 的生 生物 物从 从微 微观 观到 到宏 宏观 观存 存在 在着 着多 多个 个层 层次 次:原 原子 子、分 分子 子、细 细胞 胞器 器、细 细胞 胞、组 组织 织、器 器官 官、系 系统 统、个 个体 体、种 种群 群、群 群落 落、生 生态 态系 系统 统、生 生物 物圈 圈。每 每一 一层 层次 次都 都可 可以 以成 成为 为独 独立 立的 的研 研究 究对 对象 象和 和学 学科 科,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自 自然 然界 界的 的生 生物 物自 自然 然演 演化 化的 的角 角度 度也 也存 存在 在着 着多 多个 个层 层次 次:病 病毒
13、 毒界 界、原 原核 核生 生物 物界 界、菌 菌物 物界 界、植 植物 物界 界、动 动物 物界 界等 等,每 每一 一界 界又 又分 分门 门、纲 纲、目 目、科 科、属 属、种 种。研 研究 究和 和应 应用 用各 各层 层次 次之 之间 间的 的相 相互 互规 规律 律,促 促使 使综 综合 合理 理科 科的 的形 形成 成,这 这有 有助 助于 于自 自然 然界 界生 生物 物复 复杂 杂的 的多 多层 层次 次性 性在 在教 教学 学中 中的妥善解决。的妥善解决。14(三)生命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三)生命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网络 每一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以其他种类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为
14、前提,一种或几种生物的消亡很可能对其他生物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种生物界的多样性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构成了生命的网络。一旦生命的网络遭到破坏,则会出现“多米诺效应”,并最终会殃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15(四)生命世界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 奥 奥地 地利 利物 物理 理学 学家 家薛 薛定 定谔 谔1944 1944年 年在 在 生 生命 命是 是什 什么 么 中 中指 指出 出:“用 用经 经典 典物 物理 理学 学和 和化 化学 学去 去描 描述 述生 生命 命现 现象 象是 是不 不可 可能 能的 的,但 但渗 渗透 透到 到生 生命 命科 科学 学中 中,有 有助 助于 于解
15、 解开 开生 生命 命之 之谜 谜。开 开辟 辟生 生命 命科 科学 学研 研究 究的 的崭 崭新 新领域。领域。”生 生命 命科 科学 学的 的研 研究 究方 方法 法有 有独 独特 特性 性,并 并应 应兼 兼容 容物 物理 理学 学、化 化学 学的 的方 方法 法。生 生命 命科 科学 学研 研究 究方 方法 法的 的独 独特 特性 性还 还表 表现 现在 在,不 不能 能脱 脱离 离生 生命 命有 有机 机体 体而 而孤 孤立 立地 地、单 单纯 纯地 地去 去研 研究 究生 生命 命的 的活 活动 动反 反应 应,这 这不 不可 可能 能寻 寻找 找到生命现象的本质属性。到生命现象的
16、本质属性。16四、掌握科学方法论,是深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凭借 20 20世 世纪 纪40 40年 年代 代以 以来 来,现 现代 代化 化科 科技 技革 革命 命的 的重 重要 要成 成果 果是 是诞 诞生 生了 了信 信息 息论 论、系 系统 统论 论、控 控制 制论 论等 等一 一组 组横 横跨 跨多 多学 学科 科的 的综 综合 合性 性的 的关 关于 于方 方法 法论 论的 的科 科学 学。在 在研 研究 究方 方法 法上 上,它 它们 们与 与传 传统 统的 的科 科学 学方 方法 法相 相反 反,不 不是 是把 把复 复杂 杂的 的系 系统 统分 分解 解成 成孤 孤立 立的 的
17、元 元素 素,而 而是 是把 把复 复杂 杂的 的系 系统 统作 作为 为一 一个 个整 整体 体,从 从结 结构 构、功 功能 能、过 过程 程、层 层次 次等 等方 方面 面去 去探 探求 求规 规律 律。它 它们 们成 成功 功地 地沟 沟通 通了 了自 自然 然科 科学 学、社 社会 会科 科学 学、思 思维 维科 科学 学之 之间 间的 的联 联系 系,使 使科学研究的方法产生了飞跃。科学研究的方法产生了飞跃。17(一)信息论 信 信息 息论 论是 是从 从信 信息 息的 的获 获取 取、转 转换 换、传 传递 递、储 储存 存和 和处 处理 理的 的过 过程 程来 来研 研究 究系
18、 系。统 统的 的运 运动 动规 规律 律的 的理 理论 论和 和方 方法 法。它 它是 是通 通过 过信 信息 息输 输入 入、信 信息 息加 加工 工、信 信息 息输 输出 出和 和信 信息 息反 反馈 馈等 等主 主要 要步 步骤 骤,构 构成 成有 有秩 秩序 序的 的信 信息 息流 流程 程,通 通过 过对 对信 信息 息流 流。程 程的 的分 分析 析和 和处 处理 理、来揭示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来揭示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例如,科学研究系统信息流程为:例如,科学研究系统信息流程为:任 任何 何教 教学 学活 活动 动都 都包 包含 含了 了一 一定 定的 的信 信息 息,而 而
19、信 信息 息论 论的 的出 出现 现,为 为研 研究 究教 教学 学活 活动 动提 提供 供了 了理 理论 论的 的准 准备 备,有 有人 人因 因此 此提 提出 出“教 教学 学信 信息 息论 论”,相 相信 信教 教学 学信 信息 息论 论的 的开 开发 发和研究将会加快教育科学研究的进程。和研究将会加快教育科学研究的进程。确定问题 确定问题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加工资料 加工资料提出结论 提出结论回到实践 回到实践检验结论 检验结论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调控问题 调控问题18(二)系统论(二)系统论 系 系统 统,是 是由 由相 相互 互作 作用 用和 和相 相互 互依 依赖 赖的 的若 若干
20、干要 要素 素组 组成 成的 的具 具有 有特 特定 定功 功能 能和 和运 运动 动规 规律 律的 的整 整体 体。系 系统 统论 论的 的基 基本 本思 思想 想是 是将 将研 研究 究和 和处 处理 理的 的对 对象 象作 作为 为一 一个 个系 系统 统即 即整 整体 体来 来看 看待 待,研 研究 究时 时,注 注意 意整 整体 体和 和其 其他 他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系 系统 统论 论的 的方 方法 法是 是研 研究 究教 教育 育科 科学 学的 的一 一种 种方 方法 法,根 根据 据系 系统 统
21、论 论的 的观 观点 点,把 把教 教育 育科 科学 学研 研究 究看 看成 成一 一个 个有 有机 机整 整体 体,从 从整 整体 体和 和部 部分 分,结 结构 构和 和功 功能 能,系 系统 统和 和要 要素 素的 的角 角度 度来 来研 研究 究它 它的 的形 形成 成、实 实施 施和 和发 发展 展,有人称之为教育系统论。有人称之为教育系统论。19系统的基本原则系统的基本原则 整 整体 体性 性原 原则 则,即 即系 系统 统是 是由 由各 各要 要素 素构 构成 成的 的有 有机 机整 整体 体,它 它体 体现 现的 的不 不是 是各 各个 个要 要素 素的 的简 简单 单相 相加
22、 加的 的功 功能 能,而 而是 是各 各个 个要 要素 素相 相互 互联 联系 系、相 相互 互作 作用 用中 中的 的整 整体 体功 功能 能,整 整体 体功能大于各孤立要素的总和;功能大于各孤立要素的总和;动 动态 态性 性原 原则 则,即 即任 任何 何一 一个 个系 系统 统都 都处 处在 在运 运动 动和 和变 变化 化发 发展 展之 之中 中,系 系统 统的 的功 功能 能是 是在各要素相互作用中呈现出来的;在各要素相互作用中呈现出来的;相 相关 关性 性原 原则 则,即 即系 系统 统的 的各 各要 要素 素之 之间 间,要 要素 素与 与系 系统 统整 整体 体之 之间 间,
23、系 系统 统与 与环 环境 境之 之间 间普 普遍 遍联 联系 系、相 相互 互制 制约 约、不 不可 可分 分割 割。各 各要 要素 素之 之间 间协 协调 调配 配合 合,产 产生 生积 积极 极性 性作 作用 用,各要素之间不能协调配合,则会产生摩擦和内耗;各要素之间不能协调配合,则会产生摩擦和内耗;有 有序 序性 性原 原则 则,即 即虽 虽然 然系 系统 统涉 涉及 及的 的要 要素 素不 不同 同,层 层次 次各 各异 异,但 但这 这些 些要 要素 素和 和层 层次 次之 之间 间是 是按 按照 照一 一定 定的 的秩 秩序 序构 构成 成的 的。这 这种 种有 有序 序性 性可
24、 可以 以表 表现 现在 在时 时间 间方 方面 面、空 空间 间方 方面 面和功能方面。这些原则对教育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功能方面。这些原则对教育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20(三)控制论(三)控制论 控制论是研究在各种控制作用下,一个系统的运转规律。控制论把对研究对象看成是一个整体,称为被控系统,把对被控系统施加影响的因素看作是 控 控 制 制 机 机 构 构,控制机构作用于研究对象,称为 控 控 制 制 信 信 息 息 输 输 入 入,研究对象对控制信号执行过程的情报回援,叫 控 控 制 制 信 信 息 息 输 输 出 出。把信息输入的结果,通过信息输出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
25、输入发生影响,产生调节作用的过程叫 反 反 馈 馈。教育教学活动有其强烈的目的性,而结果却有不确定性。为了提高目的的确定性,就要对教育教学活动加以控制,这种控制活动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21五、利用信息,是深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手段五、利用信息,是深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手段 现代社会的教育活动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我觉醒和感悟,是对信息的敏感度、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信息意识对教师所起的主要作用是,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并指示其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等一系列行为的方向。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促使信息需求和获取利用信息能力的高度结合,产生良好的利用信息效
26、应。22 1.利用多种信息资源,迅速准确地发现和掌握所从事学科专业新的研究成果、新的论点、新的发明创造,掌握有价值的第一手信息资料,然后对其进行整理加工、分析研究,使自己的教育科研工作建立在学科前沿阵地上。2.广泛收集和充分利用国外有关新项目、新课题等信息资料,以防止相同课题的重复研究,避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使自己所从事的研究课题真正达到立题新、起点高的标准。3.用必要的信息技术,科学地表达和发现自己的信息需求,及时了解国际上的科技动态、发展水平,在短时间内取得相应成果。23六、在六、在做中学做中学,是深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方式,是深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方式 生物学教师教育科研的立足点,是
27、以运用教育科研理论育人为主。教师的科研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其所依据的理论的一种思考性探究,并不一定要等到系统学习理论、掌握研究方法、学会研究技术之后才能进行,而是完全可以在“做中学”。教室就是科研的理想实验室,学生就是科研对象,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就是科研课题,对教育实践有着深切感受的教师具有丰富的研究机会。24生物学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定位:立足点:创造性地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立足点:创造性地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着眼点:沟通教育科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联系。着眼点:沟通教育科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联系。研究的方式:以行动研究为主。研究的方式:以行动研究为主。25七、排除科研障碍,是深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
28、的保障七、排除科研障碍,是深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保障(一)(一)心理品质的障碍 心理品质的障碍 心理发展动力的不足:心理活动和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教师的需要,包含了生理的和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成熟度的教师有着丰富而迫切的精神需要,这种需要是教师科研欲望赖以形成的动力。而不思进取的品质阻碍了科研欲望的形成。群体心理氛围的影响:学校浓厚的教育科研气氛能形成良好的教师群体心理态势,给人以积极进取、合作互助、争做科研、勇攀高峰的心理压力。缺乏科研气氛的学校会出现甘于平庸、嘲笑先进、讥讽做科研的同行的群体心理氛围,造成“平庸优势”,形成教师个体科研障碍。26(二)(二)思维定势的障碍 思维定势的障碍 1.1
29、.二 二值 值思 思维 维模 模式 式,即 即非 非此 此即 即彼 彼的 的原 原始 始思 思维 维方 方式 式。对 对复 复杂 杂的 的教 教学 学现 现象 象作 作出 出非 非好 好即 即坏 坏、非 非对 对即 即错 错的 的判 判断 断。殊 殊不 不知 知教 教学 学现 现象 象有 有不 不确 确定 定性 性,处 处于 于变 变化 化、过 过渡 渡、无 无序 序、可 可塑 塑的 的状 状态 态下 下,对 对它 它们 们的 的认 认识 识和判断要有边界意识、多向思维和求实求是。和判断要有边界意识、多向思维和求实求是。2.2.因 因果 果思 思维 维模 模式 式,即 即严 严格 格强 强调
30、调因 因果 果必 必然 然、循 循序 序渐 渐进 进,这 这是 是正 正常 常的 的思 思路 路。而 而科 科研 研的 的生 生命 命力 力在 在于 于创 创造 造,创 创造 造往 往往 往改 改变 变正 正常 常思 思维 维的 的向度,从因果不全、无序混乱、跳跃躐进中进行。向度,从因果不全、无序混乱、跳跃躐进中进行。3.3.从 从众 众思 思维 维,即 即与 与人 人求 求同 同、随 随大 大流 流、人 人云 云亦 亦云 云、以 以他 他人 人褒 褒贬 贬为 为准 准。这 这种 种弱 弱化 化自 自信 信、强 强化 化自 自卑 卑的 的思 思维 维会 会造 造成 成科 科研 研中 中失 失败
31、 败的 的心 心理 理暗示。暗示。27(三)(三)经典意识的障碍 经典意识的障碍 经典意识反映在教师对经典理论、经验、事实等深信不疑,盲目膜拜。殊不知科学既有稳定性,也有发展性,伟人、名人的言论都有针对性和历史局限性。批判才是科研的生命,没有批判意识,就不能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就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可以认为,批判性思维是自主意识、进攻品质、科学态度的表现。难怪发达国家把知识分子界定为“具有个性(批判)和真知灼见(创造)的人”。28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 教育 育科 科学 学研 研究 究的 的方 方法 法具 具有 有一 一定 定的 的规 规范 范性 性,表 表现 现为 为一 一系 系列
32、列的 的要 要求 求、原 原则 则、标 标准 准、程 程序 序等 等,它 它服 服从 从于 于研 研究 究的 的方 方向 向和 和目 目的 的,随 随着研究活动创造性的提高而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着研究活动创造性的提高而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研究者是方法的选择者、驾驭者和创造者。研究者是方法的选择者、驾驭者和创造者。教 教育 育规 规律 律的 的复 复杂 杂性 性要 要求 求研 研究 究方 方法 法的 的多 多样 样性 性,在 在研 研究 究某 某一 一课 课题 题时 时,往 往往 往不 不是 是单 单独 独使 使用 用一 一种 种方 方法 法,而 而是 是几 几种 种方 方法 法同 同时 时使
33、使用 用,教育研究需要建立一个多元而开放的方法论体系。教育研究需要建立一个多元而开放的方法论体系。下面介绍两种生物教育科学研究中常见的具体方法。下面介绍两种生物教育科学研究中常见的具体方法。29一、调查法一、调查法 教教育育调调查查法法是是研研究究者者通通过过有有目目的的、有有计计划划、有有系系统统的的对对已已有有教教育育事事实实的的现现实实状状况况和和历历史史状状况况进进行行收收集集、整整理理、分分析析,从从而而了了解解教教育育现现状状、发发现现教教育育现现象象之之间间的联系、认识并探索教育发展规律的方法。的联系、认识并探索教育发展规律的方法。30 调 调查 查法 法一 一般 般由 由研 研
34、究 究者 者通 通过 过访 访问 问、座 座谈 谈、问 问卷 卷等 等方 方式 式,向 向熟 熟悉 悉被 被研 研究 究对 对象 象的 的第 第三 三者 者或 或当 当事 事人 人了 了解 解情 情况 况,或 或者 者通 通过 过测 测验 验,收 收集书面材料来了解情况。集书面材料来了解情况。调 调查 查法 法能 能搜 搜集 集到 到难 难以 以从 从直 直接 接观 观察 察中 中获 获得 得的 的材 材料 料;在 在时 时间 间上 上,调 调查 查法 法可 可以 以在 在事 事后 后获 获得 得有 有关 关已 已经 经过 过去 去的 的事 事情 情的 的资 资料 料,而 而不 不像 像观 观
35、察 察法 法那 那样 样只 只能 能获 获得 得正 正在 在发 发生 生着 着的 的事 事情 情的 的资 资料 料;在 在空 空间 间上 上,调 调查 查范 范围 围可 可大 大可 可小 小,只 只要 要课 课题 题需 需要 要,调 调查 查法 法甚 甚至 至可 可以 以跨 跨越 越国 国界 界,短 短时 时间 间内 内获 获得 得大 大量 量资 资料 料;调 调查 查法 法可 可间 间接 接获 获取 取资 资料 料,研 研究 究一 一些 些宏 宏观 观性的教育问题。性的教育问题。31(一)调查法的特点(一)调查法的特点 1经验性特点 调查法是在获取经验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是为了形成经验,而
36、不是以严密的理论体系和论证方法去阐述教育现象与过程的理论性研究。2间接性特点 调查法一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一种间接的研究某一教育问题的方法,不像观察法那样直接用感官去感知现实。如学生的思想活动、兴趣爱好、理想志向,家长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等都不能观察到,必须用调查法去了解情况。3.非干预性特点 调查法是在自然状态下搜集材料,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干预影响,从而区别于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施加干预的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32(二)调查法的种类(二)调查法的种类 1 1按照收集资料的具体方式和工具的不同分为:按照收集资料的具体方式和工具的不同分为:(1 1)访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 又 又称
37、称访 访谈 谈法 法。是 是调 调查 查者 者与 与被 被调 调查 查者 者面 面对 对面 面地 地、有 有目 目的 的的 的谈 谈话 话,直 直接 接收 收集 集材 材料 料的 的方 方法 法。优 优点 点在 在于 于调 调查 查者 者与 与被 被调 调查 查者 者对 对象 象之 之间 间保 保持 持面 面对 对面 面的 的关 关系 系,可 可以 以设 设法 法消 消除 除调 调查 查对 对象 象的 的顾 顾虑 虑,随 随机 机引 引导 导,相 相互 互启 启发 发,达 达到 到调 调查 查的 的目 目的 的。它 它的 的局 局限 限性 性在 在于 于调 调查 查者 者需 需要 要花 花费
38、费较 较多 多的 的时 时间 间和 和精 精力 力,要 要求 求调 调查 查者 者有 有较 较好 好的 的技 技巧 巧、经 经验 验和 和机 机智 智,才能保证有良好的效果。才能保证有良好的效果。33(2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是 是用 用书 书面 面形 形式 式进 进行 行调 调查 查的 的一 一种 种方 方法 法。把 把调 调查 查的 的内 内容 容设 设计 计成 成标 标准 准统 统一 一的 的问 问卷 卷,通 通过 过被 被调 调查 查者 者回 回答 答问 问卷 卷,来 来收 收集 集研 研究 究对 对象 象有 有关数据资料。关数据资料。问 问卷 卷法 法的 的优 优点 点是 是,
39、省 省力 力、省 省钱 钱、省 省时 时;其 其调 调查 查样 样本 本可 可大 大可 可小 小,不 不受 受人 人数 数限 限制 制;采 采用 用不 不记 记名 名答 答卷 卷时 时,可 可以 以消 消除 除被 被调 调查 查者 者的 的顾 顾虑 虑,从 从而 而保 保证 证材 材料 料的 的真 真实 实性 性;便 便于 于计 计算 算机 机进 进行 行统 统计 计分 分析 析。它 它的 的局 局限 限性 性在 在于 于,只 只能 能在 在一 一定 定范 范围 围内 内取 取得 得资 资料 料,且 且不 不适 适于 于作 作深 深度 度追 追问 问;调 调查 查受 受问 问卷 卷设 设计 计
40、的 的质 质量 量影 影响 响较 较大 大;它 它的 的信 信度 度和 和效 效度 度难 难以 以保证和检验。保证和检验。34 简答式,用简单的句子表示对命题的看法;简答式,用简单的句子表示对命题的看法;是非式,对命题表示是否同意;是非式,对命题表示是否同意;选择式,从规定的多种答案中挑选最合适的加以记号;选择式,从规定的多种答案中挑选最合适的加以记号;排列式,用数字注明答案应排列的。前后顺序;排列式,用数字注明答案应排列的。前后顺序;评判式,表示对命题的判断和评价。评判式,表示对命题的判断和评价。问卷的常见形式问卷的常见形式35 目的明确:问卷调查都是有目的的证实或证伪某个结论。不同的目的所
41、提出的假设不同,问卷的结构、题项的总体安排、子量表和内容的构成则都是不同的。问题适当:选择的问题要与研究假设相符,一是所选择的问题是针对研究假设的,是研究假设合理的内涵和外延,而不“走题”;二是所选问题在数量上要适当。语句明了:题项由语句构成,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清楚具体,应避免含混、多重含义或隐含某种诱导等。合适的调查对象:如何对调查对象进行年龄分组等都必须根据研究需要而定,一般年龄太小或文化程度太低的对象不宜采用此法。问卷的回收:问卷回收率低于70时,其可信度降低。设计问卷要注意 设计问卷要注意36(33)测验法)测验法 测 测验 验法 法是 是从 从心 心理 理和 和教 教育 育的 的角
42、 角度 度,编 编制 制一 一组 组标 标准 准化 化测 测试 试题 题,按 按规 规定 定程 程序 序去 去测 测定 定某 某些 些研 研究 究对 对象 象的 的实 实际 际情 情况 况的 的一 一种 种调 调查 查方 方法 法。个 个性 性测 测验 验、智 智力 力测 测验 验、年 年能 能力 力倾 倾向 向测 测验 验都 都属 属于 于此 此类 类。与 与问 问卷 卷法 法相 相比 比,它 它们 们都 都是 是通 通过 过事 事先 先设 设计 计的 的问 问题 题来 来研 研究 究被 被调 调查 查者 者,所 所不 不同 同的 的是 是,测 测验 验法 法是 是一 一种 种更 更加 加标
43、 标准 准化 化的 的问 问卷 卷形 形式 式,而 而且 且测 测验 验形 形式 式又 又多种多样,可采用文字形式、口头形式和操作形式来进行。多种多样,可采用文字形式、口头形式和操作形式来进行。3722按选择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调查法可分为:按选择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调查法可分为:(1 1)普 普遍 遍调 调查 查:是 是对 对调 调查 查对 对象 象的 的总 总体 体全 全部 部进 进行 行调 调查 查。如 如全 全国 国人 人口 口调 调查 查就 就是 是普 普查 查,既 既不 不能 能多 多一 一个 个,也 也不 不能 能少 少一 一个 个,因 因而 而耗 耗费 费的 的人力、物力很大,但可
44、信度大。人力、物力很大,但可信度大。(2 2)样 样本 本调 调查 查:是 是从 从总 总体 体中 中合 合理 理地 地抽 抽取 取样 样本 本,用 用样 样本 本的 的特 特征 征值 值去 去估 估计 计总 总体 体。虽 虽有 有一 一定 定的 的误 误差 差,但 但有 有一 一个 个置 置信 信区 区间 间,做 做比 比较 较可 可靠的估计。应使总体的每个单位都有同等被抽取的概率。靠的估计。应使总体的每个单位都有同等被抽取的概率。(3 3)个 个案 案调 调查 查:是 是指 指有 有意 意识 识地 地选 选择 择某 某个 个教 教育 育现 现象 象或 或对 对象 象进 进行 行调 调查与描
45、述。查与描述。38(三)调查法的实施(三)调查法的实施 遵 遵循 循目 目的 的性 性原 原则 则、价 价值 值性 性原 原则 则、新 新颖 颖性 性原 原则 则和 和可 可行 行性 性原 原则 则确 确定 定调 调查 查课 课题 题 根 根据 据调 调查 查课 课题 题和 和调 调查 查目 目的 的选 选取 取调 调查 查对 对象 象 拟 拟订 订调 调查 查提 提纲 纲,即 即调 调查 查的 的项 项目 目 设 设计 计必 必要 要的 的调 调查 查表 表、问 问卷 卷或 或测 测试 试题 题 编 编制 制调 调查 查方 方案 案(包 包括 括课 课题 题、目 目的 的、对 对象 象、范
46、范围 围、地 地点 点、时 时间 间、方 方式 式、分 分工 工、经 经费 费、步 步骤 骤、日 日程 程、预 预计 计完 完成 成日 日期 期等 等)搜 搜集 集调 调查 查资 资料 料 整 整理 理、统 统计 计、处 处理 理、分 分析资料 析资料 撰写调查报告。撰写调查报告。39(三)调查法的实施(三)调查法的实施 遵循目的性原则、遵循目的性原则、价值性原则、新颖 价值性原则、新颖性原则和可行性原 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确定调查课题 则确定调查课题根据调查课题和 根据调查课题和调查目的 调查目的选取调查对象 选取调查对象拟订调查提纲,拟订调查提纲,即调查的项目 即调查的项目设计必要的 设计必
47、要的调查表、问 调查表、问卷或测试题 卷或测试题编制调查方案,包括课题、编制调查方案,包括课题、目的、对象、范围、地点、目的、对象、范围、地点、时间、方式、分工、经费、时间、方式、分工、经费、步骤、日程、预计完成日期 步骤、日程、预计完成日期等 等整理、统 整理、统计、处理、计、处理、分析资料 分析资料搜集调 搜集调查资料 查资料撰写调 撰写调查报告 查报告40二、实验法二、实验法 教 教育 育实 实验 验法 法是 是依 依据 据一 一定 定的 的教 教学 学理 理论 论假 假说 说,在 在教 教学 学实 实践 践中 中进 进行 行的 的,运 运用 用必 必要 要的 的控 控制 制方 方法 法
48、,变 变革 革研 研究 究对 对象 象,探 探索 索教 教学 学的 的因 因果 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可预见性和可干预性是实验法最显著的两个特点。可预见性和可干预性是实验法最显著的两个特点。41 在 在探 探索 索、验 验证 证和 和评 评价 价教 教学 学的 的因 因果 果规 规律 律中 中经 经常 常使 使用 用实 实验 验法 法。如 如,中 中小 小学 学教 教育 育科 科研 研的 的发 发展 展性 性研 研究 究、改 改革 革性 性研 研究 究、验 验证 证性 性研 研究 究、预 预测性研究等。测性研究等。1 1学生发展状态的研究 学生发展状态的研究 通过实
49、验测定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通过实验测定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2 2教学改革研究 教学改革研究 课程体系改革实验、新教材的实验、新教学方法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实验、新教材的实验、新教学方法实验。3 3 对 对已 已有 有的 的教 教育 育观 观点 点、教 教育 育经 经验 验或 或其 其他 他人 人做 做过 过的 的教 教育 育实 实验 验进行验证性论证。进行验证性论证。4 4 为 为形 形成 成新 新的 的教 教育 育理 理论 论、教 教育 育模 模式 式或 或改 改革 革方 方案 案提 提供 供实 实验 验依 依据。预测未来教育的方法。据。预测未来教育的方
50、法。(一)实验法的应用范围(一)实验法的应用范围42(二)实验法的类型 11对照实验对照实验 是运用实验手段进行相对比较,找出两种事物和现象的异同,以揭示研究对象的某种性质或某种原因的有关实验。主要特点是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间除了实验因子不同以外,其他无关因子都应相同。432析因实验 是由已知结果和现象去探索产生这种结果或现象的原因的实验。析因实验,要做好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细致、全面、系统、辩证的实验观察,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影响结果的诸因素。有两个影响因素的析因实验,可采用对照比较的方法确定主要影响因素;有多个影响因素的析因实验,可用逐步排除的方法。44 主要用来判明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