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技能培训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技能培训调研报告(精选多篇).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技能培训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职业技能培训调研报告 职业技能培训股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落实百乡千企万人大调查活动的意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泛征求企业、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找准制约本部门、本单位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转创活动的深入开展,进行走访调研,深入到基层、企业服务对象及人民群众中,了解掌握各类存在的问题,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设的职业技能培训股的职能:拟定落实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意见和规划;拟定落实高技能人才、农村使用人才培养和激励意见、办法;拟定落实技工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发展规划和管理规则,指导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完善职业技能资格制度
2、;拟定落实国家职业分类、职业技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实施意见;拟定落实职业技能鉴定意见、办法,并监督实施;承担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办理和发放工作。 二、做好职业技能开发工作是加快人口资源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转变的必然要求。 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最终保证。从数量和整体水平看,当前我县人才队伍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县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资源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缺乏。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仍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矛盾之一。当前,我县正 1 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重要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现
3、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区域竟争力,最终都需要依靠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来实施和落实。而我县人力资源结构和劳动者素质,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相比,差距十分突出。我县城镇从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仅占38%多,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从业人员占技能人才总数不足30%,远低于中等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30%的发展水平。全县75万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0.7%,初中文化程度占33.2%,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32.27%,大专及以上仅0.93%。低素质的劳动力供过于求,高素质的劳动力则供不应求,同时,人才资源的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传统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的现象普遍存在,新兴专
4、业人才供给明显不足。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资源层面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切实加强职业能力建设,培养现代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及知识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加快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转变的必由之路。 三、健全制度,明确目标任务 为加快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工作,淮阳县制定了推动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实施方案,总体目标是建成12所高标准高质量职业培训机构,在校生规模达7000人以上,企业在岗职工培训3000人次以上,农村初、高中毕业人员2000人以上,参加职业技能鉴定2000人以上,新技师培养60人以上。制定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措施,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各主要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推动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工作领导小
5、2 组。为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的落实,明确了目标任务,提供了组织保障。 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实施方案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以农材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为重点,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1、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在岗农民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计划。结合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项目引进,围绕产业机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需要。对企业职工开展在岗或转岗技能培训,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重点提升一线员工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操作能力、掌握新技能的能力和安全生产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新型工业能力要求的技能型职工队伍。近两年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6552人。 2、实施失业人员再
6、就业计划。大力推进技能再就业培训,以提高失业人员再就业能力,促进其实现再就业,对就业困难群体,在实施就业援助的同时,组织其参加岗位适应性培训,结合市场需求和岗位开发,密切与用人单位沟通和联系,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培训,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培训,突出培训的实用性,让培训与再就业紧密结合,实现失业人员技能提升与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共完成失业人员技能培训3100多人。 3、实施劳动预备制培训计划。对新成长劳动力开展技能储备培训,积极引导技工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加大校企合作力量,扩大劳动预备制招生规模,重点对城乡“两后生”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加快培养后备技能人才,积极鼓励当年退役并有就业愿望的退伍士兵和有需求的
7、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参加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两年来共开展 3 劳动预备制培训5477人。 4、以技师和高级技师培养为重点,加强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做好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工作。 1、实施新技师培养劳动计划,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企业、行业主体作用,结合企业生产需要,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几年来共培养新技师、高技能人才422人。 2、完善职业技能倍增计划,按照扩大规模,规范管理,狠抓质量,树立信誉的原则,推动职业资格证书科学发展。一是努力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资格鉴定工作,落实农村转移劳动力考核鉴定补贴政策,调动参加培训鉴定的积极性,建立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培
8、训技能考核鉴定同步实施制度,确保掌握一定技能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应考尽考,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积极引导企业在岗职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进一步落实就业准入制度,确保职工持证上岗。三是全面开展技工学校与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组织技工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结合学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动结业学员“双证书”制度的落实。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承担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实施的培训机构,培训规模小,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且不稳定,严重制约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的实施。 二是劳资双方对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认识不足,只顾眼前利益,不从长远考虑,造成劳动者不愿意参加培训,各种培训机构生员
9、减少,基本招不到学生,用人单位更是不愿组织职工参加培训,怕影响企业的生产及眼前利益,更谈不上人力物力及培训经费的投入。 4 三是培训补贴资金标准较低,培训机构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造成培训时间得不到保证,达不到规定的培训效果。 推荐第2篇:市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汉中市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部省市职业培训的各项政策,切实把职业培训工作摆上重要位臵,紧紧围绕我市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及用工需求,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工作,逐步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机制,全力推进我市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
10、和创业培训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我市人口结构概况 我市位于省西南部,辖10县1区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382.3万,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300.8万,农村劳动力人口250万。 二、近年来我市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情况 2023年以来,我市共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1287期,共培训学员57019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49628人,创业培训7391人,培训合格率达97%,就业率达80%,共计兑付培训补贴3000多万元。开设培训专业有餐饮服务、保安、导游、挖掘机操作、茶艺、机械加工等。经过培训获取职业资格证书37800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1、(一)统筹推动,认真抓好职业培训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着力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抓班子。从市到县(区)、镇、村,层层组建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领导班子及其办事机构,明确主管领导,配备工作人员,建立了强有力的协调机制。二抓规划。针对我市城乡劳动力素质状况和市场需求,年初深入基层和企业进行多方调研,并结合我市经济发展规划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合理的确定每年培训的专业,并公布于众进行公开招投标。三抓引导。充分利用网络、县区公共和民办培训机构、基层劳保所等组织,大 1 力宣传职业技能培训的各项支持政策,引导城乡劳动力积极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达到增收致富。 (二)完善政策,规范培训,推进
12、就业创业培训 根据近年来我市职业培训工作情况,我局不断完善政策,规范培训工作。对培训政策文件、表册进行汇编,制作各类申请、表格样稿,统一工作标准,形成市职业培训法规政策汇编手册,达到规章制度健全;开发了培训人员录入管理软件,对各个培训机构上报的培训人员进行比对,避免重复培训;建立培训信息库,可随时查询相关信息,为加强培训工作宏观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此外,根据创业培训跟踪服务补贴一直没有具体细则的现状,我局会同市财政局在县区充分调研后,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创业培训及补贴资金申报的通知,就创业培训跟踪服务补贴800元如何拨付进行了明确。通过细化跟踪服务补贴资金,保障了资金使用安全,提高了
13、资金使用效益,有力的推进了创业培训工作。 (三)整合资源,严把“七关”,提高技能培训质量 一是指标分配关。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实行培训机构公开招投标制度,鼓励全市具有合法资质的公办和民办培训机构公平、公正参与定点培训机构统一招投标。邀请市财政局、农业局、扶贫办、监察局等七个部门领导组成评标组进行公开评标和实地考察,按照扶大、放小和兼顾地域平衡的原则,确定师资力量强、社会信誉好、就业率高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承担技能培训任务,中标培训机构占申报机构的75%,中标培训机构为当年技能培训的定点机构,并在市政府网站和省人社厅网站公示无异议后,根据其培训能力分配培训指标,落实培训任务。二是专业确定关。结合区域
14、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和劳务产业发展现状,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紧紧把握市场就业前景较好、社会需求量较大和薪资待遇较高的行业 确定培训方向和专业。每年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训专业,达到培训与就业对接。近年来,共确定餐饮服务、计算机操作、保安、导游、挖掘机操作、茶艺和机械加工等25个重点专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根据每个培训机构的师资优势和设备优势分配培训专业和指标,确保培训质量。三是责任落实关。我局将职业技能培训过程细化规范为:组织招标、指标分配、落实责任、方案报批、信息核对、开班报批、开班典礼、随机检查、考核申报、结业考试、帮助就业、申报补贴、资料审核和补贴拨付等16个步骤,明确每个步骤的监督管理责任单位,严
15、格实行责任追究,哪个环节出问题则追究当事人责任,使培训全过程监管责任落到实处。四是开班报批关。严格执行培训机构开班报批制度,要求各培训机构至少于开班前一周报送开班申请和实名制的培训对象花名册,我局对报送的培训对象信息逐个进行比对,剔除重复培训人员。培训开班当天,市人社局相关科室和单位负责人深入开班现场参加开班典礼,作动员讲话,强调培训纪律要求,确保培训真实可靠。近年来共审核培训方案369份,剔除重复培训人员426名,参加开班典礼1200余个班次。五是检查核实关。加强培训检查力度,严格执行A类、B类培训检查不少于1次,C类培训不少于2次的要求。市人社局近年来组织检查培训1236班次,组织人员对各
16、定点机构培训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突击抽查68次,确保培训过程真实有效。六是质量考核关。认真规范各培训专业的目标及考核要求,全程监管培训结业考试,鼓励培训学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突出考核学员实际操作能力。我局近年来监管职业技能培训结业考试1032场,有45360名学员进行了技能鉴定,培训合格率达到80%,培训质量显著提升。七是资料审核关。培训结束后,各培训机构申报的培训补贴资料审核认定工作由市劳服局初审、市人社局复审、委托第三方电话测评的方式进行,客观公正的反映培训机构的培训的真实率、参训率、就业率和 满意度。 (四)拓宽平台,有效结合,健全职业培训制度 充分发挥各类平台作用,坚持把培训与公共就业服务
17、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拓宽培训平台。一是把培训与职业介绍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对市场和企业的用工需求状况分析,摸清劳动力资源结构状况、就业意向,深刻把握培训工作的基本规律和人力资源的结构变动规律、就业去向,增强培训专业设臵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定期做好信息沟通、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工作,为劳动者提供从培训到就业的全程化服务,不断提升劳动者培训后的就业率。二是把培训与基层劳保所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劳保所作为最基层就业服务机构,是开展培训服务工作的前沿阵地。基层平台了解掌握辖区内城乡劳动者的基本情况,如培训愿望、择业愿望、技能特长等,因此,我局积极加强与基层劳保所服务工作联系与
18、对接,通过基层平台定期发布培训和就业信息,让广大城乡劳动者适时了解培训机构的专业设臵、培训去向等基本情况,随时选择专业参加培训,促进信息转化,实现培训与就业相对接。 三、我市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上存在的问题。 在培训方面,主要是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偏低,择业观念陈旧,职业技能水平较低,大部分未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因文化程度不高,学习能力不强,难以提高技能水平,参加培训的质量较低。在就业创业方面,城乡劳动者缺乏足够的创业资金,自身缺少创业技术和创业需要的经营能力和管理知识,农村务工人员对政府政策响应的热情不高。 四、进一步做好就业与创业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1、加大政策宣传的力度。通过广播、电视、
19、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培训促就业政策,使越来越多的城乡劳动者了解培训,接受培训,做到主动报名参加培训,发挥培训促就业作用。 2、加强城乡劳动者就业前的培训工作。目前,新生劳动力未经职业培训即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用人单位仍继续招聘无职业资格证书人员就业上岗。应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加强城乡劳动者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3、改进城乡劳动者培训的机制和框架 城乡劳动者接受培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更多的是在外出务工的过程中不断学习积累的。应结合劳动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大力开展企业岗前培训。 推荐第3篇:结构乡开展人才技能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铁匠苗
20、族乡开展人才技能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人才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而人才培训是社会发展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需要,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业增收,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赫办发202384号”文件要求,我乡就人才培训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1、人力资源方面:铁匠苗族乡总人口18963人,截至2023年底,全乡适龄劳动力资源总量约13502人。 2、人才技能培训方面: “十一五”以来,我乡累计开展各类
21、技能培训2200人。其中:事业单位(含工勤人员)200余人,企业及其它社会组织2000人。自开展人才培训工作以来,参培合格率达100%。 3、培训教育机构方面: 截至目前,结构乡共有农民文化技术学校8所,分别由各村级完小充当农民文化技术培训学校。 4、师资方面:分别由各村及完全小学的教师、远程教育专干、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技术辅导员、畜牧站工作人员以及乡党委、政府的部分领导担任辅导教师。 二、过去几年培训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乡通过人社部门、扶贫部门、农牧部门、科技部门等组织参加的各类培训有12次,参培人数达800余人,参培项目包括种养殖、机械修理、电工电焊、厨艺等。参培人员没有中途退学
22、现象,培训部门尽职尽责,按培训内容完成了所有培训任务,各项培训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高了我乡人才的素质、增强了各种技能。 三、劳动者培训的需求 通过就业技能培训问卷调查,具体相关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培训工种及技能 在13个以上的职位工种或技能培训调查中,14%的人选择高级中层管理人员,38%的选择了专业技术人员,42%的选择了一线操作工人,6%的人选择了勤杂人员。说明了绝大多数单位缺乏一线操作工人。 2、对劳动者比较适合的安全教育培训方式 10%选择面对面授课,22%选择现场学习,29%选择电视、广播、电脑等远程教育,32%选择VCD学习,5%多方式结合,2%选其他方式。说明大多数劳动者喜欢白
23、天上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劳动技能。选择了参加外部培训机构培训的多为年轻人,选择请培训师到企业来现场培训或业余时间自学的多为中年人。 3、培训时间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多数人认为15天最适合,有的技能可需要一个月以上,简单的工种一般不要求培训或时间在7天以下。 4、培训地点 绝大数劳动者认为,培训地点在自己劳动的附近最适宜,也可根据组织培训机构的安排到相应的学校、工厂和企业进行理论学习或观察学习。 5、培训学校选择 参加问卷调查的劳动者普遍认为,培训学校最好选择离相应的基地或实习场所近一些的文化技术学校。 四、关于生源和出勤率保障 一是初高中毕业后未继续升学的社会青年,通过宣传动员达到积极参与技能
24、培训的目的;二是有创业雄心但缺乏技能基础的劳动者,通过动员引导达到参与培训的目的;三是想进厂但又缺乏技能的务工人员,通过引导参学达到招生的目的;四是从事农业生产又想增效增收农民工,通过内地培训达到招生的目的。 五、培训后的就业需求 25岁以下的年轻人多数选择进厂打工,25至35岁之间多数人选择经营,36至45岁的多数人选择创业发展,46岁以上的多数选择重力工种或农业科技。 六、群众对培训的意见建议 按照“立足本地,培养用好现有人才,结合实际,积极引进紧缺人才”的工作思路,实施“人才强乡”战略,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一)强化领导,优化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全面
25、贯彻落实“党管人才”的原则,确立“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大人才理念,把人才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切实破除束缚人才健康成长的观念,改革不利于人才施展才华的体制,调整不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使人才得到充分尊重,人才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创造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加强培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创业能力 1、抓好公务员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积极争取培训名额,选拔一定数量的公务员到设市内外或行政学院参加对口业务学习,不断促进知识更新和专门业务培训。 2、抓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引进和培养。重点培养农业、工业和培养高新
26、技术、实用技术和复合型人才,实行“双考双评双挂钩”的评价机制。 3、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针对结构缺少懂经营、善管理、能促销的企业管理人才的现状,选拔一定数量的企业管理人员到内外地高等院校学习企业管理。 4、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养。与农业院校联合培养农村生产一线的“土专家”、“田秀才”,对具有真才实学的乡土人才按条件评定农业技术职称。进一步发挥各培训基地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强化对紧缺急 用人才的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邀请县内外优秀专家到我乡开展技术培训;对一些技术过硬、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予以重点培养,选派他们到高等院校进修或到沿海发达地区学习深造,鼓励专业技术人员
27、参加在职进修或脱产学习;根据有关规定加大配套培训经费支持力度,逐步完善政府、单位和个人分别承担继续教育投入的学习培训机制。 5、将创业就业培训作为当前就业培训的主要内容,尽快建立满足城乡各类人才创业就业需要的培训体系。一是扩大培训范围。将有培训需求的人员全部纳入培训范围,特别重点突出大中专毕业生、失业人员、失地农民、贫困家庭、残疾人的培训工作。二是提高培训质量。应严格对创业就业培训定点机构的认定,改变良莠不齐的局面,定期组织开展培训进修、研讨交流等活动,提高教育水平。要采用案例剖析、知识讲座、创业成功人员现身说法等方式,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劳动部门要加强对定点培训机构的指导和监督,确保
28、培训质量。三是突出培训特色。根据创业人员自身需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边培训边见习的教学方法,开展创业基础技能培训和项目开发培训。 结构乡人民政府 2023年3月17日 推荐第4篇:关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情况调研报告 信息更新: 2023年6月20日 作者:赵小青、马茂林、丁守平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的一个根本着力点,就是要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新农村建设的持久动力。根据巢人常办202340号文件精神,我们3名代表先后来到县农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庐城镇、白湖镇,通
29、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随机抽查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调查摸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相关情况,现将调研报告如下: 一、农民的技术技能状况: 1、农村劳动力状况: 我县国土面积23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万亩,辖17个镇,总人口118万,乡村人口104.9万人,占88.1%。劳动力资源54.6万人,(男性27.8万人,女性23.4万人)。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2.13亩。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281029人占54.9%,从事工业的劳动力49653人占9.7%;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劳动力12349人占2.4%;从事批发与零售业的劳动力20003人占3.9%;从事餐饮服务业的劳动力146
30、93人占2.9%;从事其他劳动力58694人占11.5%。以上数字说明,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 2、文化结构状况: 据统计,在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 18.61万人,占34.1%,初中文化程度28.99万人,占53.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8.61万人,占12.8%。以上数字说明,我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较低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是不容忽视的。 3、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状况: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村劳动力农业技术技能和知识更新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通过正规培训,其他培训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与劳动力总量比,仍然只占很小的比例。目前,全县农民接受职业教
31、育的约3.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7%,农口各部门和相关部门通过以会代训、现场会、科技三下乡等形式普及农业科普知识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6%左右。以上数字说明,我县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工作严重滞后,如不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将极大地制约农村小康建设进程。 4、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 据农村住户调查推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地转移至 二、三产业和转移至本乡镇地域外)人数28.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1.6%。他们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达92.6%,高中文化程度的为5.2%,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21.6%。25周岁以下的比重为31.6%,45周岁以上比重为3.9%。他们大多到外省地区从事
32、第一产业占3.5%,从事第二产业的占38.1%,其中建筑业占18.6%。从事第三产业的占32.9%,其中社会服务业占21.6%。以上数字说明转移的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以青壮年为主,从事的行业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事的职业与体力劳动紧密相联。 5、农村劳动力生产生活经营状况: 据不完全统计,我县各类科技示范户约3000户,致富带头人1070人。生活状况占中等水平以上人口比例53.4%,农村贫困人口占1.92%。而各类种、养殖业专业户、小康户等收入和生活水平较高的家庭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并长期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的占绝大多数,贫困户中文化程度低,生产技能弱的占绝大多数,说明农民文化素质高低
33、同农民收入程度呈正比例关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农民技术技能培训重要性认识不够。 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不仅是农村教育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农民技术技能事关农村人才建设。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这说明,在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中,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现代化,而农村全面小康的核心就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强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因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对整个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全面提高素质,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全县没有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
34、我县现在的各类社会办学机构不下三十家,但拥有完善培训场所的少之又少,他们基本是规模小,师资设备等培训资源很薄弱,培训内容上理论课偏多,无法完成大批量的培训工作。 3、培训机制不完善 市场虽然技术工紧缺,而真正培训内容符合市场需求的又不是很多。比如:电工、焊工等技术培训,需要到市一级机构参加培训才能颁发资格等级证。很多农民虽然很想参加学习培训,但存在很多实际困难。阳光工程培训虽然免费培训,但生活费、住宿费、差旅费还是需要不少,有的农民拿不出或不愿拿出这个钱,又担心学不会,误了时间又误了钱。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民整体素质较低 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和技能素质较低,经济收入普遍低,加之认识
35、不足,有一技之长的不多,影响和制约了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工作。 2、信息服务渠道不畅通 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培训与市场、岗位信息需求不能得到及时反馈和对接,造成培训内容单 一、过时,从而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形成。 3、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不完备 缺乏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和目标考核体系,全县职业教育尚处在发育初始阶段。 四、对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的几点建议: 1、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引导,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的良好环境。 科技兴农,核心是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他们文化科学技术水平。落实中央“三农”政策,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现
36、代化,愈来愈需要更多的农业科学人才、管理人才和农业实用技术人才。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更需要加强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部门要以对民族振兴的高度责任感,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农民教育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对农民教育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 2、健立健全科技培训机制,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世界银行早在1997年提供了这样的数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所产生的效益,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约达1个百分点,打工经济已经成为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国情专家胡鞍钢则称:农民工进城将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就我县而言,目前农村劳动力中,大
37、部分人没有外出打工所需的一技之长,他们多是靠乡邻、亲友的传帮、带,无序和肓目地流入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很难进入城镇稳定就业,成为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的“瓶颈”。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这个群体的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自主意识、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调研显示,有的农民已经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他们说,如果不参加培训盲目流动,就找不到工作或只能干赚钱很少的工作。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发达的制造业的带动,对机电、电子、计算器、缝纫等各个加工制造类工人的需求量非常大,这里形成了“只要职业学校和技校有学生,我们就要”这样一个局面。企业认为,经过培训的学生,比在
38、劳动力市场上现招未经培训的劳动力要强得多。农村的初、高中毕业生成为农村新增的富余劳动力,家里不需要,自己不安心,他们中大多数人都要加入农民工队伍,转移到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但他们缺乏必要的技能知识。因此农民工培训应以政府行为为主,并坚持市场化运作,从源头上治理。我们建议政府在完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尝试“3+1”工程。进一步严格初中毕业证制度,凡是各门功课未达及格分又无特长的学生,教育部门规定必须进入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基地或职业学校培训一年时间,获得资格证书,方才颁发初中毕业证书。树立大教育的观念,也可以在农村中学先试点,积极探索“学校+公司+农户”,并使之成为农村新增劳动力培训主战场。 3、完
39、善好教育培训体系,从源头上解决“三农”问题 在目前的农村职业教育方面,教学过程与市场严重脱节,学生毕业后对新技术、新品种的了解和应用受到限制。传统的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目标上应重新定位,应从学历教育为主,转向培训服务。搜集各方面的就业信息,成立技术技能培训就业协会,有序掌握外出动向,外向联系,有计划统畴安排,甚至与企业联系,实行订单培训,签订劳动力输出合同,学校针对性地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培训、考核和技能鉴定。同时,在职校设立职业介绍所(如保安、家政、电子),将各类劳动力登记在册,有序输出劳动力。 企业应逐步规范市场操作程序,从劳动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教育。比如招收新员工必须要有资格证书
40、,规范操作。 将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劳动力资源输出作为二个产业来发展,形成长效机制,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从源头上解决“三农”问题。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调查报告范文网 时间:2023-06-18 11:2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次 去年以来,我省各地紧紧抓 去年以来,我省各地紧紧抓住“双转移”的重大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就业载体和培训网络建设,多渠道多形式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农民工转移、就业仍面临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近日对河源、揭阳、惠来、罗定、博罗、连州等地的调查显示,当前农民工技能培训、转移工作面临
41、着五大突出问题,值得引起关注。 1、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大劳动力培训转移压力。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企业特别是外向型劳动密集型经营仍较为困难,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所减少,吸纳劳动力数量下降,进一步加大了各地劳动力培训转移的压力。欠发达地区普遍感受到了金融危机给劳动力培训转移带来的双重挤压:一方面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人数增加,另一方面本地企业吸纳就业人数下降。如罗定市调查显示,金融危机不但导致当地外出从业农民工返乡人数比往年有所增加,市内从业的劳动力也受到较大影响,如宏利达公司员工由2023年初的2300多人减少到目前的1200多人,1100多员工离职;华天龙制衣厂因停工而使员工人数从2100多人锐减至8
42、00人。河源市劳动部门反映,2023年底该市有4.7万人农民工返乡,同时当地部分中小企业裁员或破产,导致1.5万名员工终止劳动关系,进一步增大了劳动力培训转移的压力。 2、农村现有富余劳动力年龄偏大,综合素质偏低。目前,欠发达地区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多为年龄在35岁以上、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少就业技能的就业困难对象,理解和接受能力较低,难以实施理论上的培训课程,要实现这部分人群的转移,难度相当大。而对于企业来说,一般不愿意招用年龄超过35岁的农民工,如何妥善解决“35岁现象”就业难题,对于进一步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向更高一层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技能培训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培训时间
43、限制。目前,各地对农民工的免费短期培训时间多为1-3个月,实习时间一般占训练时间的三分之二。由于实习时间较短,加之实习指导老师不少是当地企业聘请的师傅,指导水平相应较低,因而学员动手能力普遍较弱。此外,部分农民确实有参加培训的意愿和需求,但由于不能灵活自主选择培训时间,加上担心耽误了找工作的机会,没能参加培训。二是培训资源仍然欠缺。大部分地区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主要依托现有的职业技校、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完全针对农民的培训基地较少。不少培训部门存在基础设备不齐全、师资力量不够强特别是专业教员缺乏等情况。三是培训内容仅注重技能培训。目前,相关培训多是让农民工拥有一技之长,仅注重提高他们的生存
44、技能,而对于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的法律法规常识讲座和城市文明常识、心理健康知识辅导等培训很少。 4、思想认识仍存在上热下冷的情况。虽然各地政府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民工的培训和就业工作高度重视,但不少农户和企业却不“领情”,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各地反映,目前仍有不少农户对劳动力技能培训缺乏认识,认为技能培训浪费时间且作用不大,不愿意去参与培训学习;一些农户表示,参加技能培训的人员在工厂或企业就业所获得的待遇与未参加技术培训的初中毕业生差不多,况且目前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形势严峻,与其花费几个月时间培训,还不如早求职、早就业、早挣钱;部分参与了培训的农户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到学习效果;不少企业对
45、农民工技能培训参与积极性不高,存在怕花时间、怕出钱、怕培训的工人留不住的思想包袱和问题。 5、后续跟踪服务仍较薄弱。各地在转移、培训、就业等环节均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为农民工提供了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推荐就业等服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地对就业后的农民工提供跟踪服务方面仍有所欠缺,对他们实行统一跟踪在岗培训、统一管理、统一维权保障等全程服务方面仍有待加强。 推荐第5篇:劳动转移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调研报告 怀集县劳动转移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调研报告 怀集县职业技能鉴定所在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正确指导和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人才强县的目标以及县人社局的年度工作思想,并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文
46、件精神,不断加强鉴定工作建设。 一、加强基础建设,努力提高业务能力 1、完善好职业技能鉴定所办公室的各项硬件设施,主要是办公台、电脑、资料档案柜的完善。 2、完善好鉴定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张贴上墙。 3、通过学习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业务规程、上级部门下达的各种政策文件和省、市职鉴中心网站浏览鉴定工作新动态和办事方法,进一步加强个人的业务水平。 二、严格执行政策法规、按章办事,保证质量 1、在实施鉴定工作的过程中,做到严格按照规定规程办事,认真落实教务有关规定,细化鉴定过程和步骤,同时建立健全职业技能鉴定的档案资料。 2、鉴定考试时,我们都提前制定了鉴定考试方案,从组织领导、工作人员安排、考场准备、考试器材准备、考评员、监考员、评分、保密等工作都做了细致的安排,保证每次鉴定考试严格按照程序和考核要求执行,遵循了考务管理的公正性、程序化和保密性。 3、加强师资和考评队伍的建设。一是聘请敬业精神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及行业内的技术专家任教,加强教学管理和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培训班水平。二是组织对考评员进行业务培训,学习考评员工作守则,学习鉴定考核要求和标准,提高考评员业务水平和考评能力。 三、鉴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工作目标 目前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方面机制尚不够完善,管理体系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