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上册答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答案第1章 全等三角形1.1 全等三角形 活动一:1、全等形 相同 相等 2、(1)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2)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能互相重合的边叫对应边,能互相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全等”用“”表示,读作:“全等于” 注意书写时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3)大对大,小对小,公共的边是对应边,公共的角是对应角,对顶角是对应角,对应边的对角是对应角,对应角的对边是对应边。活动二:2、ABCDEF ABCDBC ABCAED3、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活动三:1、OC=OB OA=OD AC=B DAOC=DOB A=D C=B2、AB与AC BE与CD A
2、E与ADBAE与CAD3、CE=3 cm ADC=110活动四:1、70 2、DC=7 cm AC=5cm D=601.2怎样判定全等三角形第一课时(一)知识引桥1、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3 AB=DE AC=DF BC=EFB=E A=D C=F问题1:全等(二)探究活动: 1、只知道两个三角形有一对对应相等的部分,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2、只知道两个三角形有两对对应相等的部分,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3、三条边相等、三个角相等、两角一边相等、两边一角相等全等 全等 三对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 简写成“边角边”或“SAS“边边角”不一定能判定两三角
3、形全等。所以“SAS一定是两边及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才能判定两三个角全等。(三)学以致用1、全等 AB=AD,BAC=DAC, AC=AC2、因为ABCDEC所以DE=AB(四)巩固练习1、AC=AD2、因为AB=AD,AC=AE,A=A(公共角),由SAS,所以ABEADC 3、略第二课时 三、学以致用解:ACB=DFE,BC=EF,B=E, ABCDEF(ASA)四、交流与发现知识应用:添加条件1=2或者3=4,都可以用“AAS”来说明ABD和CBD全等。五、巩固练习1、(1)有3种不同的添加方式:若添加条件为BC=B1C1,则根据“ASA”可得ABCA1B1C1;若添加条件为AB=A1B1
4、,则根据“AAS”可得ABCA1B1C1;若添加条件为AC=A1C1,则根据“AAS”可得ABCA1B1C1; 2、解:在ABC中,3=1+C C=31 同理D=42 1=2 ,3=4, C=D 1=2 ,C=D,AB是公共边, ABDABC(AAS)第三课时三、 新知应用 1、解:在ABD和CDB中,AD=CB AB=CD BD是公共边ABDCDB(SSS) A=C2、 解:(1)AE=CF AC=AE+EC EF=CF+EC AC=EF (2)AB/DE BC/DFAC=EF,AB=DE,BC=EF ABCEDF(SSS)A=DEFAB/D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理BC/DF五、巩固
5、练习1、(1)全等,SSS;(2)不全等,条件不够;(3)全等,SSS. 2、解:在ABD和CBD中, AB=CB,AD=CD,BD是公共边 ABDCBD(SSS) A=C1.3尺规作图 第一课时议一议:(2)O ,OC (3)O, OC (4)C , C D (5)OB 【当堂检测】 1、略 2、第二课时【当堂检测】2、作法:1作BC=a;2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MN交BC于D点;3以D为圆心,h长为半径作弧交MN于A点;4连接AB、AC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能力提升】作法:1作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C;2以C为圆心,线段a的长为半径画弧,与直线交于两点M和A,则AC=a;3分别以两
6、点M和A为圆心,大于1/2MA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N,连接CN;4在CN上截取CB=b,连接AB; Rt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第三课时 略。第1章 全等三角形的复习 巩固训练 1、D 2、B 3、C 4、略 能力提升1、3 ABCADC ABEADE BCEDCE 2、C 3、能。因为ABDACE,所以B=C,AB=AC,AE=AD。所以BE=CD。因为BOE=COD,所以OBEOCD4、作法略,4个。第2章图形的轴对称2.1图形的轴对称(五)兴趣作业:略2.2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第1课时四、跟踪练习1、略 2、AE垂直平分CD第2课时三、跟踪练习:1、2 2、x 3、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
7、(2,4),点B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2,-4)2.3轴对称图形(四)展示交流1、4 2、A 3、图略2.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五)课堂练习:1、A 2、C 3、94、分别作AB、A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图略。第2课时(三)、课堂练习略(五)、作业答:如图:2.5角平分线的性质(四)学以致用:1、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2、图略3、10cm22.6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五)课堂测试1、B 2、C 3、75 4、14第2课时(三)课堂练习1、82、33、(1)120 (2)BOE、 COF第3课时(四)课堂测试1、B2、60度3、证明ABEACD第2章图形的轴对称的复习二、1、B 2、A 3、C
8、 4、C5、26、20 7、2.5米 8、60度三、(一)1、6。2、底边垂直平分线。3、36度。4、4。5、10cm。6、70度或55度。7、2。8、7。9、8051.。(二)CDDADDC(三)略(四)CD=5cm,B=26度。第3章 分式3.1分式的基本性质1一、略二、1、(1) ,是整式 , 不是 分母中有字母2、不是 分母中含有字母小结 整式 字母 分子 分母(1)略 (2)为0 0 无意义 (3) 字母 为04、 0 5、 0三、1 (1)12 (2)a20 2 (1)a= (2)a= 3、(1) 是整式 是分式(2) x-5 x=1 x= -63.1分式的基本性质2一、1、分数的
9、基本性质 二、1、相等 相等 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 值不变 = =2、例3 x2 1 x 练习 正确 错误 错误 例4 和 任意两个 练习 A3.2分式的约分一、分式的基本性质 二、观察并化简: 1、1/2a 2、x/4y a2 公因式 y 分式的约分: 分式的基本性质 公因式分式约分的步骤:1、最大公约数 最低次幂 2、分解因式 公因式3、前面 例2、3a 2、a+2/a-2三、1、 D 2、A 3.3分式的乘法与除法一、1、略 2、(1) (2) (3) 3、 4、二、1、略 2、(1) (2) 4,5,6、略3.4分式的通分一、略二、1、(1)xy, ;x(x-3), (2)
10、6x2 最简公分母2、略3、(1)6x2y2 -(2)x(x+3)(x-3) (3)=, =,=,4、略3.5分式的加法与减法第1课时一、1、略 2、略二、(一)(1) (2) (二)(1) (2) 略(三) 第2课时3、 略二、略3.6比和比例第1课时(一)1、比 a:b 比的前项 比的后项 1 19 1:182、9:8 10x:33、2:1(二)问题1、 问题2、(三)5:a 2y:3x 1:(x-y) 1:(a+2) (四)1、C 2、B 3、1680第2课时一、1、20:30 2、 1千克小麦磨出面粉的重量二、4 6 2:3 4:6 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比例= 比例外项 b与ca:b=c
11、:d ad=bc三、1、a:b=3:2 a:b=2:1=2 2、125牛 四、1、 2、4:7 7:4 3、3:4 4:3第3课时一、1、4.7cm 2、40度、60度、80度二、1、由得 3(x+2y)=5x3y即3x+6y=15y所以(2)设=k,可以看出k0那么a=2k b=3k c=4k所以 =三、1、8:12:21 2、9:4 3、60、90、120 4、183.7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第1课时一、2、(1)1 (2) 3、同时乘以61、D 2、同乘以6二、4、x=-3 无解 第2课时一、x= 原方程无解 二、(3)x=1原方程无解 x=1 x=(4)-4 -1 4 第3课时活
12、动一:1、整式方程 增根 检验2、无解 x=3应用练习:甲15个 乙20个反馈练习:2、原计划 10千米/小时第3章分式的复习双基1、x0 2、x=2 3、x=3 4、 5、6x2y2 6、1 7、A 8.D 9、A 10、 11、三、综合探究,发展能力例1:1/2 例:2:(1) (2) 例3:1 例4(1) (2)学以致用 四、12 80 25 五、存在 a=-1第4章 数据分析 4.1加权平均数第一课时五、1、77.1分 2、 (1)32.4千克 (2)32.4千克 (3)35640元 3、 乙比甲高4.2 中位数 四、1、85 2、8, 5 3、B 4、 B 5、 A B4.3众数五、
13、巩固练习:1、1.61 2、B3、X+3,m+3,n+34、(1)5.6, 5, 4(2)答案不唯一,只要有道理,都正确4.4 数据的离散程度(答案:不同意这种说法。(图略)乙的成绩较好。因为乙的成绩波动范围小,偏离平均数的程度较小。)4.6 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和方差三、 1、(1)205.95 (2)、S2=0.3 2、乙种饮料维生素C的含量高;甲种饮料维生素C的含量比较稳定。3、(1)86 (2)83 (2) (3)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波动大4.5 方差第一课时1、D 2、B 3、乙 4、6,2 5、5,2第二课时1、7,6 2、D 3、B 4、B 5、A 6、解:分别计算两种玉米6年的平均
14、产量和方差,得甲=900,乙=900,S2甲=566.7,S2乙=1733.3,由于S2甲S乙2,所以乙种水稻长得比较整齐。 三、1、C 2、200、300;300 3、A 4、 5、解:从成绩来看:(1)甲、乙的平均数都是93,丙的平均数是91,所以淘汰丙;(2)虽然甲、乙的平均数都是93,但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说明甲比较稳定,有利于在射击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所以,应选甲参加比赛。 四、1、5 2、9 3、(1)15 15 15 众数 (2)16 6 6 中位数4、解答:(1)=(12.1+12.5+12.5)8=12.5(秒)=(12.0+12.9+12.9)8=12.55(秒)(2)S2
15、A=(12.1-12.5)2+(12.5-12.5)2+(12.5-12.5)28=0.075,S2B=(12.0-12.55)2+(12.9-12.55)2+(12.9-12.55)28=0.1875(3)可从平均成绩,成绩的稳定性,运动员的潜力等方面去比较。因为,故A的平均成绩比B好。又因为S2ABAD,同理,CDECADBDE+CDEBAD+CADBDCA第二课时三、1、(课本173页)2、证明:E=90 1+3=901=2,3=41+2+3+4=180BAC+DAC=180ABCD5.6 几何证明举例第一课时一、 知识回顾1、ASA SSS SAS2、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四、智慧冲浪
16、(1)OA=OB或APO=BPO或OAP=OBPCDEABEAB=CEB=DAEB=CEDAE=CE(2)第二课时二、证明见课本178页四、证明见课本179页第三课时二、合作探究:证明见课本180页三、证明见课本181页四、1、相等 2、120 3、43第四课时二、证明见课本182页五、1、提示:证全等2、提示:过点D分别往AB、AC、BC作垂线第五课时二、证明见课本182页三、例3证明见课本185页 例4证明见课本186页四、不正确第5章几何证明初步复习二、1、C 2、C 3、c 4、C三、1、(1)如果用线连接两点,那么这些线中线段最短 (2)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那么这两边所对的
17、角相等。DFCAEB2、证明: AB=BD=DC,A=C ABDBCDABD=BDCAB CDDE=BF FEDBAC3、(1)证明:BD=AF,AE=CD=FB且DEF为等边三角形 AEFBFDEAF=FBDABC=BACAC=BC 又AE=CD CDEBFD AEFCDEABCDE(2)证明:CDEBFDAEF EAF=FBD=DCEABC=BAC=BCA ABC 是等边三角形 4、(1)证明:DEBC,ABC=80度 ADE=80度又ADE+EDB=180度EDB =10(2)证明:AB=BC=12 ,BD是ABC的角平分线 ABC为等腰三角形且点E为AC的中点又DEBCABC ADE
18、即AB=2DE DE=6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验与评价答案一、选择题1.C 2.B 3.B 4.D 5.A 6.D 7.C 8.C 9.A 10.C 11.C 12.D二、填空题13、60 14、10:51 15、8cm 16、125,140 17、 17. AC=AE或B=D或C=E 18、三、解答题19、化简求值:(1)原式=,当a=2时,原式=220. (1) (2)a121、22、不正确 错在第一步 证明略23、(1)正确的结论有(2)选择证明:DM垂直平分AB DA=DBA=DBA =36AB=AC ABC=CA =36 ABC=C=72DBC=72-36=36ABD=CBD射线B
19、D是ABC的角平分线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测验与评价答案一、选择题1. C 2.A 3. C 4.D 5.D 6.D 7.B 8.B 9.A 10.B 11.D 12.C二、填空题13、真、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假 14、AC=AE或B=D或C=E 15、2 16、3 17、8cm 18、125,140三、解答题19、 理由:20、解:(1)设捐款30元的有6x人,则8x+6x=42 x=3 捐款人数共有:3x+4x+5x+8x+6x=78(人) (2)由图象可知:众数为25(元);由于本组数据的个数为78,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都是25(元),故中位数为25(元)(3) 全校共捐款: (910+1215+1520+2425+1830) =34200(元)21、(1)原来方程无解 (2)a= -8或a= -1222、A题:(1)解: (2)证明:略B题: AM+BN=MN(证明略)23、(1)证明略 (2)ADE、BCD、ACD (3)作图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