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二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二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ppt(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项目二项目二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能力目标:能力目标:1能够区分会计六大要素;2能够区分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3能够对会计科目和账户进行恰当分类;4能够灵活运用账户余额及发生额之间的关系;5能够通晓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之间的联系及区别。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难点:会计要素的内容、对会计等式的理解及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任务一任务一 会计要素认知会计要素认知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经济特性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企业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这
2、六大会计要素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称为静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主要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称为动态会计要素。一、资产一、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一)资产的特征(一)资产的特征1.资产是企业过去交易、事项形成的资产是企业过去交易、事项形成的 2.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二)资产的确认条件(二)资产的确认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
3、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三)资产的分类(三)资产的分类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存货等。(1)货币资金。是指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2)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及应收股利和预付款项等。(3)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以赚取差价为目的所购的有活跃市场报价的股票、债券、基金投资等
4、。(4)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库存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半成品以及准备在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材料、燃料等,主要包括原材料、周转材料、半成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和燃料等。2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为非流动资产,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和其他资产等。(1)持有至到期投资。即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即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记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
5、款和应收款项以外的金融资产。(3)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持有时间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各种股权性质的长期投资。主要包括股票投资和其他投资。(4)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了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5)固定资产。即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期间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6)无形资产。即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二、负债二、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一)负债的特征(一)负债的
6、特征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是企业过去交易、事项形成的 3.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二)负债的确认条件(二)负债的确认条件1.与该项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三)负债的分类(三)负债的分类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1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等。(1)短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部门借入的偿还期在一年内(含一年
7、)的各种借款。(2)应付及预收款项包括应付款项,如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应付利息及应付股利等和预收款项。(3)应交税费是指根据规定应缴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2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1)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部门借人的、偿还期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2)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面向社会公众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日期或分期偿还本金,并按期付息的一种有价证券。(3)长期应付款是指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如
8、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等。三、所有者权益三、所有者权益(一)所有者权益的含义(一)所有者权益的含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既包括所有者投入的、构成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超过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2.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即不应记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
9、损失。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包括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直接记入当朗利润的利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属于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损失包括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和直接记入当期利润的损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失等属于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3.留存收益留存收益是企业各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二)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二)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10、1.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优于所有者权益。2.企业的投资者可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而债权人往往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3.对于所有者而言,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情况下,除按法律程序减资外,一般不能提前撤回投资。而负债都有规定的偿还期限,必须于一定时期偿还。4.投资者以股利或利润的形式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而债权人的债权只能按规定的条件得到偿付并获取利息收入。(三)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三)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依赖于资产和负债要素的确认。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四)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四)所有者权益的分类1.实收资本(或者股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
11、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2.资本公积也叫准资本。包括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以及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资本公积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转增资本或股本。3.盈余公积。是指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企业的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可以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或股本)。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可以用盈余公积分派现金股利。4.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四、收入四、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包括
12、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一)收入的特征(一)收入的特征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的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例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等。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不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其流入的经济利益是利得,而不是收入。2.收入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收入使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但这种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由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所引起的经济利益流入。3.收入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收入所引起的经济利益流入,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如增加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如以商品或劳务抵偿债务
13、;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如商品销售的货款中部分抵偿债务,部分收取现金。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这里仅指收入本身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不是指收入扣除相关成本费用后的毛利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二)收入的确认条件(二)收入的确认条件收入的确认除了满足收入定义外,还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三)收入的分类(三)收入的分类收入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1.主营业务收入又称基本业务收入。指企业在主要的生产经营业务中产生的收入。工业企业:主要包括销
14、售商品、自制半成品,提供工业性劳务实现的收入;商业企业:主要包括销售商品实现的收入;咨询公司:主要包括咨询服务实现的收入;安装公司:主要包括提供安装服务实现的收入。2.其他业务收入指企业在主营业务以外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属于企业日常活动中次要交易实现的收入,一般占企业总收入的比重较小。工业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主要包括对外销售材料、对外出租包装物、固定资产,对外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提供非工业性劳务等实现的收入。应该予以强调的是,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对收入的定义是狭义的收入,一般指的是营业收入。广义的收入除了营业收入外,还包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
15、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和罚款净收入等。五、费用五、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一)费用的特征(一)费用的特征1.费用是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2.费用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二者兼而有之3.费用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二)费用的确认条件二)费用的确认条件费用的确认除了满足费用定义外,还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三)费用的分类(三)费用的分类费用按
16、照经济用途进行分类,可分为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包括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是指不记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这些费用记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的职工工资、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劳动保险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
17、使用税、印花税、职工教育经费、研究与开发费等。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的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在销售商品的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的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六、利润六、利润(一)利润的定义(一)利润的定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记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1收入减去费用后
18、的净额,反映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业绩;2直接记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影响,是指应当记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二)利润的确认条件(二)利润的确认条件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记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利润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利润通常包括以下项目:1营业利润。即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损失)和投资收益(减损失)后的余额。2利润总额。即营业利润加营业外收支差额后的余额。3净利润。即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
19、费用后的差额。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记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记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记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任务二任务二 会计等式认知会计等式认知会计等式也称为会计平衡公式,它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计算公式。它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设计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一、会计等式一、会计等式(一)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联(一)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联系系资产表示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权益则表资产表示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权益则表示资产的来源,即资
20、产由谁提供,归谁所示资产的来源,即资产由谁提供,归谁所有。有。企业资金的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来自于企业资金的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来自于所有者投入,即所有者权益;二是来自于所有者投入,即所有者权益;二是来自于债权人,即负债。债权人,即负债。资产与权益是同一经济资源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没有资产就没有权益,没有权益,资产不会存在,因而客观上存在相等的关系。即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必然有一定数额的权益(资金来源);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也必然形成一定的数额的资产;从任何时点来看,两者都保持着相互依存的平衡关系。资产=权益 =债权人的权益+投资人的权益 =负债+所有者权益
21、这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通常称为会计恒等式。这一等式反映了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表明了企业在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因此,上述等式也称为静态会计等式,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二)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关系(二)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等式可称为第二会计等式,该等式是从某个会计期间考察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而形成的等式关系。因此我们称之为动态会计等式,是编制利润表的主要依据。(三)扩展的会计等式(三)扩展的会计等式如果考虑收入、费用和利润这三个会计要素,则基本会计等式就会扩展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22、=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我们将这一等式称之为扩展的会计等式。见课堂练习一二、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对会二、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计等式的影响(一)四种类型(一)四种类型1.资产和权益双方同时等额增加资产和权益双方同时等额增加2.资产和权益双方同时等额减少资产和权益双方同时等额减少3.资产内部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资产内部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4.权益内部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权益内部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工作实例【工作实例2-1】达昌公司2009年1月1日的资产负债情况: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200 =80 120该公司2009年1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
23、40万元,存入开户银行;(2)用银行存款归还前欠某公司货款20万元;(3)购买原材料3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4)以应付票据抵付应付账款15万元。(二)九种具体情况(二)九种具体情况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3.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4.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5.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6.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7.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8.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9.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负债减少。【工作实例【工作实例2-2】某企业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向银行借入6个月借款300
24、000元,存入银行。(2)收到投资者追加投资400 000元,当即存入银行。(3)以银行存款8 000元归还前欠供应单位货款。(4)根据公司章程决定减少资本50 000元,以银行存款退还投资人。(5)从银行提取现金70 000元,备发工资。(6)向银行申请取得六个月的短期借款40 000元偿还前欠供应单位的款项。(7)经批准将盈余公积20 000元转增资本。(8)向银行借入为期三年的长期借款30 000元,因到期无力偿还,经双方协商,将此笔借款转作银行在本企业的投资。(9)经研究决定向投资者发放现金股利4 000元(尚未发放)。【工作实例【工作实例2-3】海天公司2009年1月初资产总额为58
25、0000元,负债总额为150000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30000元。本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5日销售产品收入300000元,款项存入银行;(2)15日销售产品收入20000元,款项尚未收到;(3)18日购买材料120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4)29日以银行存款支付所欠乙单位货款50000元;(5)30日,本月销售产品的成本为250000元;(6)30日,本月应交所得税为17500元,税款尚未交纳。要求:(1)根据以上业务,将每笔业务填表,见表2-2所示。(2)根据本月发生的业务,计算本月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3)计算本月末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并核对资产总额是否等于负
26、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之和。会计等式的平衡相等的关系,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试算平衡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等的理论依据。见【课堂练习二】见【课堂练习二】任务三任务三 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一、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含义和作用(一)会计科目的含义和作用1.会计科目的含义会计科目的含义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三者的关系极为密切。会计对象概括为企业的资金运动;会计要素则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会计科目又是对会计要素所作的进一步分类。2.会计科目的作用会计科目的作用(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
27、础。(3)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4)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二二)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2.相关性原则。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3.实用性原则。企业的组织形式、所处行业、经营内容及业务种类等不同,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亦应有所区别。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三)会计科目的分类(三)会计科目的分类1.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分类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
28、要素不同分类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等六大类。2.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不同分类程度不同分类(1)总分类科目也称一级科目)总分类科目也称一级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它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会计科目,是反映总括核算指标的科目。的会计科目,是反映总括核算指标的科目。例如:例如:“原材料原材料”、“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短期借款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账款”等。会计科目表中的科目都是等。会计科目表中的科目都是总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见教材会计科目表见教材会计科目表(2)明
29、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的内容再做详细分类的科目,它是反映核算指标详细、具体情况的科目。例如,在“应付账款”总分类科目下按具体应付单位分设明细科目,具体反映应付哪个单位的货款。明细分类科目除会计制度规定设置的以外,各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置。见【课堂练习三】见【课堂练习三】二、账户二、账户(一)含义(一)含义为了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还必须设置账户。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每一个账户都有一个名称即会计科目,用以说明该账户核算的经济内容。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
30、的,因此账户的名称必须与会计科目一致。(二)账户的分类(二)账户的分类1按照账户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类按照账户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类(1)总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户提供的是总括核算指标,一般只用货币计量。如:根据“固定资产”科目开设的“固定资产”账户,能够提供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总额。(2)明细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是用来提供详细核算资料的账户,除可以用货币计量外,有的还用实物量度(件、千克、吨等)辅助计量。如:根据“应付账款”科目下属的各明细科目开设的明细账户,就可以了解企业应付有关债权单位货款的金额。2.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由于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实现的利润最终要归属于所有者权益,所以
31、将利润账户并入所有者权益账户。企业在一定期间所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最终都体现在当期损益的计算中,因而将与损益计算直接相关的收入、费用账户归为一类,即损益类账户。为了专门核算成本的发生和归集情况,提供成本相关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从费用中剔除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单列一类为成本类。所以,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五大类账户。(三)账户的基本结构(三)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的基本结构就是指账户由哪几部分组成,以及如何在账户中记录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等。账户的基本结构是由会计要素的数量变化情况决定的。用来分类记录经济业务的账户,其结构必须分为左方、右
32、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同时,还需要反映增减变动后的结果,即余额。账户的基本结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规定账户所要记录的经济业务事项内容;2日期记录经济业务事项日期;3凭证号标明账户记录所依据的会计凭证;4摘要简要说明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5金额增加金额、减少金额和余额。见教材格式为便于说明问题,可将上列账户简化为“”字形,它只保留左右方,其他省略,将余额写在下面。至于账户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一般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对于任何一个账户而言,账户的左右两方分别用来登记增加数或减少数,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账户的余额。余额按照时问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为此,账户可以提供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四个会计核算指标。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会计科目与账户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两者的区别是: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