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物学教学论题库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生物学教学论题库副本.docx(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生物学教学论题库 副本 9、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科学是一个产生知识的过程,知识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B、科学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C、科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它能够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D、科学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以恒定的模式发生和发展,只要通过认真系统的研究都可以被认知。 10、学生科学探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科学探究通常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B、科学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科学
2、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探究的态度、方法和思维;C、科学探究就是要学生掌握科学家们探究的方法,开辟人类新的知识领域;D、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学生应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 11、下面的叙述中,属于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的是( ) A、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出哪些是生物学的术语和概念,并能将这些术语与自然界中的现象相对应。但他们仍有错误概念,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也很不准确;B、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生物学词汇,对术语的定义表述也很准确,但大都基于记忆;C、学生应能理解生物学的概念体系,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知识和技能,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概念;D、学生理解生物学素养在诸多自然科学中的地位,知道生物
3、学的发展史和生物学的本质、特点,理解生物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多项选择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生物教师在教授这门课时,要把生物课作为一门自然课程来对待;B、生物教学中要体现科学的本质和特征;C、生物教学中需要讲授、演示等手段向学生传授科学内容,但不需要学生经历科学的过程;D、生物教学中,应开展探究性学习,逐渐取消其它学习方式;E、生物教学中应重观察实验,以学生亲自观察实验获得知识为主。 2、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科学靠的是科学家的努力,而不是依赖于定量化的工作、依赖于精确的测量;B、观察与实验是自然科学的基石;C、科学理论只有当它们被实验反复证实之
4、后,科学家们才会接受;D、自然科学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得到积累;E、科学就是指科学家的科研成果。 3、科学的本质和特征包括( ) A、定量化;B、定性化;C、观察与实验;D、科学过程;E、重复实验。 4、关于科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科学是一个知识体,这个知识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内容的更新但不会增大;B、科学和技术密不可分,它们有着相同的特点和追求;C、科学是一套研究方法;D、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E、科学对社会有重要的影响,科学的成长和发展根扎于社会之中。 5、学生应掌握的自然科学核心的基础内容包括( ) A、学生理解基本科学现象、规律、以及科学原理是如何运用于技术领域之中的;B、
5、学生以在校学习为基础,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C、学生能够理解或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科学现象;D、学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批判性的思维方式;E、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6、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该( ) A、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B、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C、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D、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E、从不与他人合作,事事坚持独立的能力。 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科学素养是我国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B、我国最先使用了科学素养的概念;C、生物科
6、学素养概念的确立,使世界范围的生物课程改革走向深入;D、中学生物教师的任务是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较低的水平提高到较高的水平;E、我国在2000年将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 8、科学态度包括( ) A、好奇心;B、思维力;C、诚实;D、合作;E、创造力。 9、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A、世界不可以全部被认知;B、科学是一个产生知识的过程,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C、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D、科学不能为一切提供全部答案;E、科学能够为一切提供全部答案。 1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科学探究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将其作为学习科学的方法;B、学校
7、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指导那些“精英”在课余时间内进行探究;C、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在课外活动课中进行;D、学生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E、科学探究不是仅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 1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B、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处于这种连续变化的不同位置;C、一个学生有没有生物科学素养,可以看他所学生物学知识的多少和年级的高低;D、多维的生物学素养是一个学生永远无法达到的境界和水平;E、
8、为学过生物学知识的人其生物学素养只能为零。 (五)简答题 科学的本质是什么? 简述自然科学的基本特征和科学过程的一般步骤 (六)论述题 试论科学素养与生物学教学 第三章 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获得知识会着引起行为、能力和心里倾向较持久的改变的过程。; 2、频因律: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这种行为习惯的形成越快。; 3、近因律:在反应频繁发生时,最近的反应总是比最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强化。; 4、准备律:学习者对某种刺激的反应与其准备状态有关。; 5、练习律:刺激-反应之间的牢固程度与练习次数有关。; 6、效果律:刺激-反应联
9、结的增强或者削弱与反应后获得的是奖赏还是惩罚有关。; 7、操作性反应:机体自身主动发生的反应。; 8、应激性反应:其它机体由于刺激而被动引发的反应。; 9、概念转变理论:试图理解和解释这些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科学概念的理论。; 10、错误概念:人们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形成的那些与当前科学理论对事物的理解相违背的经验的理解。 11、建构 (二)填空题 1、在心理学领域,围绕学习过程中知识如何获得、行为如何改变的问题,形成了两大体系的学习理论,即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2、作为一个划时代的人物,桑代克首次用实验而不是思辨的方法来研究学习问题,是学习理论的一大超越,也为后继学习论的研究提供
10、了基本的范式。 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看作是外显行为改变的过程,是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则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对事物进行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4、华生认为刺激与反应联系的形成遵循频因律和近因律。 5、频因律意味着对一些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必要性,近因 律则提示我们如何合理地安排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6、强化可以分为 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类型,前者可以理解为机体希望增加的刺激,后者则是机体力图避开的刺激。 7、斯金纳继承了华生强调的科学、客观和预测等心理学传统,采取以动物实验为依据的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的研究取向,参照桑代克的学习原理,创立了操作性
11、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 8、斯金纳把机体由于刺激而被动引发的反应称为应激性反应,机体自身主动发出的反应称为 操作性反应。 9、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的概念,并总结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并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积极倡导 教学运动,此运动给教学方法带来了很大影响。 10、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像和图像性的,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 11、讲解式教学是由教师将教材详细规划,使之成为有系统有组织的知识,然后条理分明地向学生讲解。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讲解式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提供先行组织者和呈现学习材料。 12、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的
12、发生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学生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倾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内容和自己已有知识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的倾向,二是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实质性联系起来。 13、皮亚杰学说是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皮亚杰认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 42 14、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 15、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检验科学知识的标准是看它在实践中是否可行、是否起作用。 1
13、6、建构主义教学强调,要靠学生自己建构接受知识,以自己的经验、信念为景背去分析知识的合理性。 17、概念转变理论就是试图理解和解释那些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科学概念的理论。概念转变被认为是科学教育中的核心问题,也是近年来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 18、概念转变需要满足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四个条件。 (三)单项选择 1、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对教育影响最大的三大理论是( ) A、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B、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C、巴甫洛夫的经典条
14、件作用理论、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D、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2、根据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理论,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得到的启示( ) A、新的学习与原有的学习没有太大的联系;B、将概念和图表等联结起来有利于概念的学习、教具的使用有利于教学;C、频因律提示我们要注意重点和难点的合理安排;D、近因律则意味着对一些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必要性。 3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视学习为( ) A、反应后及时强化的结果;B、形成联结; C、剌激替代的过程;D、机体自身主动发出的反应。 4、桑代克在1913年所做的一个经典行为主义的实验中,用的实验
15、动物是( ) A、狗; B、猫;C、白鼠;D、鸽子 5、桑代克提出的一系列的学习律包括( ) A、准备律、近因律、效果律;B、频因律、准备律、效果律;C、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D、近因律、频因律、练习律。 6、桑代克的试误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 A、按照准备律,预先告知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有一个心理准备,或者创设让学生感到满意轻松的心理环境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B、按照效果律,惩罚学生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惩罚比奖赏的效果更有力;C、频因律提示我们要注意重点和难点的合理安排;D、近因律则意味着对一些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必要性。 7、下面与斯金纳无关的叙述是( ) A、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
16、强化理论;B、量力化教学原则和直观教学;C、程序教学;D、小步调教学原则和强化学习。 8、没有回馈的练习是没有效果的,教学中要注意学习者的心理调节及心理准备等,是行为学习理论中的哪一种类型对教学的启示( ) A.联结主义理论; 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C.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D.意义学习理论; 9、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最为重视的有( ) A、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B、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论;C、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论;D、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 10、关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描述正确的是( ) A、强调学习过程;B、强调
17、外在动机;C、强调信息的储存;D、强调教师指示性的的语言信息。 11、按照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B、学习的目的不是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C、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D、学生的学习,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之间的竞争。 12、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接受性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对学生而言,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只是把教学内容加以内化,结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B、在发现法学
18、习中,学习的内容不是现成地给予学生,而是在内化之前,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因此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学习;C、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D、发现学习不是机械学习。 13、强调学习过程、直觉思维、内在动机、信息提取是哪一种学习理论的学习特征( ) A、发现学习论;意义学习论;联结主义理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14、讲解式教学是( ) A、渐进分化和整和协调的教学方法;B、是学生机械接受性学习;C、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D、由教师将教材详细规划,使之成为有系统有组织的知识,然后条理分明地向学生讲解。 15、讲解式教学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分为两个阶段( ) A、渐进分化、整合协调;B、提供先行组
19、织者、呈现学习新材料;C、提供先行组织者、整合协调;D、呈现学习新材料、整合协调。 16、先行组织者是指( ) A、教师;B、学生;C、和学生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引导性材料;D、学习材料。 17、讲解式教学要遵守的原则是( ) A、渐进分化、整合协调;B、提供先行组织者、呈现学习新材料;C、提供先行组织者、整合协调;D、呈现学习新材料、整合协调 18、讲解式教学是哪一种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 ) A经典条件作用理论;B.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C意义学习论 D发现学习论。 19、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共同点:以客观主义认识论为基础,认为世界是现实的、外在于学习者的;B、
20、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对知识的本质、组成、来源、发展及应用不具有共同的假定;C、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都试图分析、分解并且简化学习,同时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D、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理论之间存在着冲突,但也有共同之处。 20、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 A、科学教育是当代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B、科学教育对培养人的生产能力和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起着关键作用;C、科学教育改革是本次教育改革的焦点;D、科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着眼于培养科学精英。 21、建构主义的理论来源主要来自于( ) A、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B、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的思想、皮亚杰学说;C、布鲁纳
21、经验性学习、皮亚杰学说、巴甫洛夫华生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D、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皮亚杰学说。 22、建构主义认为( ) A、科学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检验科学知识的标准是看它在实践中是否可行,是否起作用;B、科学知识是对客观实在的精确反映,是经过严格的科学方法获得的;C、学习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结果,学习者是被动的吸收者;D、学习者在教学前对所要学习的材料一无所知。 23、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的突出特点是( ) A、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B、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互动的学
22、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C、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独立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D、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自己为中心,注重独立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 24、建构主义的教学强调( ) A、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重视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B、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教师是知识的提供者、重视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C、从教师的经验出发、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重视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D、从教师者的经验出发、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重视独立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25、概念转变需要满足的四个条件是( ) A、对新概念的不
23、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B、对新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不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C、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D、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不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 26、学生和教师的观念要明确地成为课堂话语的一部分是( ) A建构主义知识观; B建构主义教学观; C建构主义学习观 D为转变概念而教的指导原则之一; (四)多项选择 1、对教育影响最大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有( ) A、巴甫洛夫华生的强化理论;B、巴甫洛夫华生的经典条件作用;C、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D、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
24、论;E、桑代克的强化理论。 2、华生认为刺激与反应联系的形成遵循( ) A、效果律;B、练习律;C、近因律;D、准备律;E、频因律。 3、按照华生的观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要学习某种动作,就要经过多次联系,形成连续动作的习惯;B、在反应频繁发生时,最近的反应总是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强化;C、学习者的年龄、练习时间的分配、过度学习等对学习没有太大的影响;D、过度学习会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E、教学中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避免过度学习和集中学习。 4、桑代克总结的学习规律有( ) A、效果律;B、练习律;C、近因律;D、准备律;E、频因律。 5、按照桑代克的观点,下面
25、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学习方式与动物完全相同,其基本的学习方式是试误学习;B、刺激与反应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与练习次数有关;C、学习者对某种刺激的反应与其准备状态有关;D、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强弱与反应后获得的奖惩有关;E、不知道结果的练习,更有助于学习。 6、斯金纳创立了( ) A、经典条件作用理论;B、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C、强化理论;D、试误理论;E、发现学习理论。 7、斯金纳认为( ) A、机体一定需要接受明显刺激才能形成反应;B、机体不一定需要接受明显刺激才能形成反应;C、机体产生的反应可分为:应激性反应和操作性反应;D、操作性反应可以用来解释基于操作行为的学习,如写字;E、增加正强
26、化或减少负强化都能促进机体行为反应的频率增加。 8、与斯金纳有关的内容是( ) A、强化教学原则;B、概念图教学策略;C、程序教学运动;D、及时回馈原则;E、直观教学原则。 9、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坚持用理论推理的方法对学习行为进行研究;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坚持用实验的方法对学习行为进行研究;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习的内因,重视人的外在行为反应;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人和动物的学习等同起来,忽视了人的学习的社会性和主观能动性;E、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人的所有思维都看作是由“刺激反应”间的联结形成。 1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7、;B、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D、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E、发现学习和意义学习都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1、发现学习强调( ) A、学习过程;B、直觉思维;C、内在动机;D、信息提取;E、信息储存。 12、按照布鲁纳的观点,下面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要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主动发现获得知识,教师必须先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解释的非常清楚;B、教师从事知识教学,要配合学生的经验将教材进行适当组织;C、教材的难度与逻辑上的先后顺序,要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认知表征方式;D、教材难度安排不需考虑学生学习动机的维持;E、
28、教师从事知识教学,不需配合学生的经验。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现学习就是意义学习;B、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习;C、发现学习不一定是意义学习;D、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学习;E、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可能是机械的,也都可能是有意义的。 14、下面内容与奥苏伯尔相关的有( ) A、渐进分化;B、整合协调;C、讲解式教学;D、先行组织者;E、实验式教学。 1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建构主义理论是一个庞杂的社会科学理论;B、建构主义理论是建筑学上的专用术语;C、建构主义理论是一个全新的思想;D、建构主义理论就是皮亚杰学说;E、建构主义理论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 16、属于建构主
29、义观点的描述有( ) A、科学知识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B、科学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C、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过程;D、学习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E、学习者的建构过程,主要是同化和顺应。 17、建构主义强调( ) A、学习者的经验;B、以学习者为中心;C、学习情境;D、互动的学习方式;E、教师的作用。 18、概念转变理论( ) A、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的经验研究之上;B、建立在认知科学关于儿童错误概念的经验研究之上;C、试图理解和解释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科学概念的;D、试图解释和理解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现有
30、概念的;E、试图解释和理解错误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现有概念的。 19、概念转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A、对错误概念的不满;B、对现有概念的不满;C、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有效性;D、现有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有效性;E、错误概念的不合理性、不可理解性。 (五)简答题 1、根据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理论,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答:1:学习是从原有的刺激-反应关系到建立新的刺激-反应关系,表示新的学习总是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的.2:刺激-反应联结意理论说明将概念和图表等联结起来有利于概念的学习,教具的使用有利于教学.3:频因律意味着对一些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必要性.4:近因律则是提示我
31、们如何合理的安排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5:教学中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避免过渡学习和集中学习. 2、发现学习主要有哪些特征? 答:1:强调学习过程.2:强调直觉思维.3:强调内在动机.4:强调信息提取. 3、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有哪些突出特点? 答:1:强调学习者的经验.2: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3: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境.4: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 4、建构主义教学观主要强调哪些方面? 答:1: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2角色的调整.3:布置良好的学习环境.4: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5:重视合作学习方式. 5、建构主义理论给生物教育改革带来了哪些启示? 答:1: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素养.2:重视学习机
32、能的培养.3:教材编写不应是知识的堆积.4:把生物教师的素质提到应有的高度.5:生物教育改革要以提高人类生活品质为最高目标. 6、概念转变的条件是什么? 答:1:对现有概念的不满.2:新概念的可理解性.3:新概念的合理性.4:新概念的有效性. (六)论述题 1、试论建构主义理论与生物学教学。 答:1:生物教学对生物教育的启示: A: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素养。 B:重视科学技能的培养, C:教材编写不应是知识的堆积。 D:把生物教师的素质提高到应有的高度。 E:生物教育改革要以提高人类生活品质为最高目的。 2:生物教学该如何进行。 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的概念转变? 答:1:概念转变理论
33、:试图理解和解释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科学概念理论的。 2:概念转变的条件: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行、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 3:对生物教学中前概念及错误概念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4:具体教学中可采取的措施。 第四章 教学基本技能 (一)名词解释 2、教学语言;教师在课堂上要讲解材料、传授知识、组织练习和不断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在这一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就是教学语言。 4、变化技能;是教学过程中信息、师生相互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资料的转换方式。 5、强化技能;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系列促进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 装 . .6、语言强化;是教师运用语言。即通过表
34、扬、鼓励、批评和处罚等方式来强化教学的行为。 7、标志强化;是教师运用醒目的符号、颜色对比等各种标志来强化教学活动的行为。 8、动作强化;是教师运用师生之间交流动作来强化教学活动的行为。 9、活动强化;是教师知道学生的行为,使得学生相互影响来强化教学活动的行为。 10、演示技能;是教师进行世纪表演和示范操作,运用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画、图表、幻灯片、影片和录像带提供感性材料,以及知道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方式。 11、结束技能;是教师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专和生化等来结束教学任务的方式。 12、组织技能;在课堂上教师不段地组织学生之 一、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
35、学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 (二)填空题 1、在课堂口语中,对词汇的要求是:规范、准确、生动。 2、变化技能是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的有效方式。 3、教学语言中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语调、音量、节奏和速度的变化。 11、教学技能主要包括导入、教学语言、提问、讲解、变化、强化、演示、板书、结束、课堂组织十个方面的技能。 (三)单项选择 4、教学基本语言技能不包括的要素是( ) A、语音和吐字;B、音色和音域;C、语调和节奏;D、词汇和语法。 5、一个人的能力与哪个因素无关( ) A、知识;B、体力;C、智力;D、财产。 6、从教师工作的职责和特点出发,运用教学语言不需遵循的原则
36、是( ) A、科学性和学科性;B、针对性和生动性;C、多样性和强化性;D、简明性和启发性。 11、不属于变化技能的类型为( ) A、教学媒体的变化;B、教学环境的变化;C、教态的变化;D、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 12、应用变化技能的原则并不强调( ) A、针对学生的特点;B、引起学生的注意;C、注意回馈和调节;D、与其它技能的联接。 1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需要安排学生小组讨论,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这种变化技能是( ) A.师生互动变化; B.教学媒体变化; C.教态变化; D.信息传输信道变化。 14、强化技能的类型有( ) A、氛围强化;B、服饰强化;C、环境强化;D、动作强化。 15、在
37、课堂上,教师引导全班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拍手鼓掌进行鼓励这种教学技能是( ) A.变化技能; B.课堂组织技能; C.强化技能; D.教学语言技能; 16、演示技能的十项要点不包括( ) A、能动能静;B、现象明显;C、示范准确;D、便于观察。 17、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板书中运用了不同色彩的对比,这样的教学技能是( ) A、变化技能; B、讲解技能; C、演示技能; D强化技能。 18、结合实验操作和变化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和回答。这是运用了演示教学技能的( ) A、分析法;B、展示法; C、质疑法; D、归纳法; 19、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身体的移动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和信息传递,这是运用了教学
38、技能中变化技能的哪种类型( ) A师生互动; B教学媒体变化; C教态变化; D信息传输信道变化。 20、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全班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拍手鼓掌进行鼓励这种教学技能是( ) A变化技能; B课堂组织技能; C强化技能; D教学语言技能; (四)多项选择 2、教学基本语言技能包括以下诸要素( ) A、语音和吐字;B、音色和音域;C、语调和节奏;D、词汇和语法;E、音量和语速。 3、从教师工作的职责和特点出发,运用教学语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科学性和学科性;B、教育性和针对性;C、针对性和生动性;D、多样性和强化性;E、简明性和启发性。 6、讲解技能的类型可分为( ) A、问
39、题中心式;B、描述式;C、解释式;D、原理中心式;E、倡导式。 8、变化技能的目的在于( ) A、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B、创造引起学习动机的条件;C、丰富学习环境;D、利用多种传输信道传递信息;E、把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 9、在变化技能中,教态的变化包括( ) A、思路的变化;B、身体的移动;C、声音的变化;D、目光接触;E、面部表情的变化。 10、变化技能的应用原则为( ) A、提倡有意识的变化;B、变化要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C、变化技能的应用要有分寸;D、变化技能与其它技能之间的联接要自然;E、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变化技能。 1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强化技能的类型有( ) A
40、、演示强化;B、语言强化;C、动作强化;D、活动强化;E、标志强化。 12、强化技能的应用原则为( ) A、强化要有目的性;B、强化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C、强化的方式要单一;D、强化的手段要多样;E、使用强化技能要恰当、可靠。 13、运用演示技能的要点是( ) A、安全第一;B、操作迅速;C、示范准确;D、现象明显;E、便于观察。 14、板书设计的目的是( ) A、提示重点;B、展现教学内容结构;C、启发学生思考;D、强化记忆;E、检查学习效果。 15、结束技能的类型有( ) A、巩固联系;B、领悟主题;C、集中小结;D、比较异同;E、系统归纳。 16、课堂结束技能的应用原则是( ) A、要
41、有利于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B、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C、要适当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D、要有利于学生回忆、检索、运用;E、注重深化重要的事实、概念和规律。 17、应用课堂组织技能的目的是( ) A、组织维持学生的注意;B、引起学习兴趣和动机;C、加强学生的进取心;D、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E、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 18、课堂管理性组织包括( ) A、指导性组织管理;B、个别学生问题的管理;C、诱导性组织管理;D、课堂秩序的管理;E、启发性组织管理。 (五)简答题 2、简述构成教学语言的诸要素。 答:1:语言和吐字 2:音量和语速 3:语调和节奏 4:词汇 5:语法 3、简述运用教学语言应
42、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答:1:科学性 2:教育性 3:针对性 4:简明性 5:启发性。 。 5、简述提问技能的要点。 答:清晰与连贯;停顿与语速;指派与分配;提示。 6、简述教态变化的诸方面。 答:声音的变化;目光接触;面部表情;头部动作和手势。 7、简述强化技能的类型。 答:语言强化;标志强化;动作强化;活动强化。 8、简述运用演示技能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答:针对性和目的性;实用性和鲜明性;示范性和可靠性;演示和讲授统一性。 10、简述结束技能的类型。 答:系统归纳;比较异同;集中小结;领悟主题;巩固练习。 11、简述课堂组织的主要目的。 答:组织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引起学习兴趣和动机;加
43、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12、指出教师专业十方面的专业技能。 答: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 第五章 教学策略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策略; 2、概念图; 3、合作学习; 4、科学探究; 5、教学模块。 (二)填空题 1、在概念图中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连接线 和连接在线的词 表示。 2、概念图在教学中可以作为三种工具:教的工具、学的工具和评价的工具。 3、学生在学习中的互动有三种基本的模式:一是竞争,二是独自工作 ,三是合作工作 。 4、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
44、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6、可以根据活动情况把探究教学的形式分为:发现式探究、推理式探究和 实验式探究。 7、探究教学的原则是让学生自己得出概念,而不是把概念灌输给学生。 8、观察是指利用视、听、味、嗅、触五种感觉和一些工具来感觉事物。 10、科学不仅是知识,也是过程、方法、态度、创造力、应用等的综合体。 (三)单项选择 1、概念图的特征表现在( ) A、概念图不包含交叉连接;B、概念图不包含具体事例;C、概念图是按递进的形式表现的;D、概念图表达的是学习者个人对特定事物的理解。 2、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中不包括( ) A、教师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帮助者;B、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C、学生要克服依赖别人的心理;D、学生以小组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