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行政管理学复习纲要简答题政府职能的政治性与社会性政府的各项职能都是为了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服务,都直接反映和体现了国家阶级本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政府职能的多样性和整体性政府职能具有多样性,一方面是以政府职能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无所不包;另一方面是政府的多层级性带来的职能层次上的多样性。尽管政府职能在内容和层次上表现出一定的多样性,但相对于立法职能与司法职能来说,政府职能又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政府职能的动态性与相对稳定性政府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政府职能的内容和范围也会有所差别;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不同,政府职能的基本内涵和实现形式也会发生变化。然而在
2、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政府职能又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在这个时期内,与国家政权在该时期内的主要任务相一致,政府职能不会轻易发生变化和作出调整。强势、弱势政府时期的管理方法和干预主义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政府采取自由主义的管理方法,是以保障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权利为目的,通过政治统治职能对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着“守夜人”的作用,奉行“政府管得越少越好”的信条,主要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和引导社会经济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自由主义的管理方法不适应这个时期的统治要求,形成了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充分地运用和强化了政府的统治职能,行政权力扩大,专政镇压职能大大加强,
3、民主职能有所削弱。在经济领域,强调政府对社会经济的调节和干预,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紧密结合,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都扩大和加强了。政府职能市场化的内涵政府职能市场化是指通过政府和企业、市场之间的合作,利用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与约束机制,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从而实现政府以较少的资源与较低的成本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公共服务的目的。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政府职能重心的转变:即在政府职能体系中将政府职能重心从政治职能转向经济、社会职能。政府职能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方式开始发生转变,从单一的行政方式,转变为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市场和社会的等多种
4、方式的结合。政府职能关系的转变: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上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事业单位、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等。政府职能关系的转变在分清只能、理顺关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主要表现为权利下放。行政组织的特点行政组织主要有政治性、权威性、法制性、系统性、社会性的特点。1政治性:一切国家行政组织的共同属性,政治性来自国家的本质,它主要体现在阶级性和决策性两个方面。2 权威性:由行政组织在国家权力机关中的地位决定的,行政组织的权威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强制性和约束性。3 法制性依法行政是法制性的基本含义,包括行政组织自身建设的法制性和行政组织对社会
5、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法制性两个方面。4 系统性:指行政组织是衣服设置的具有特定的目标结构、部门结构、权利结构等。系统性体现在行政组织的整体性、结构性和有序性等方面。5 社会性主要表现为管理性和服务性两个方面。服务性首先是为执行宪法和法律服务,其次是为一定的社会公众利益提供保障。中央政府的概念和职权中央政府:指在全国范围内总览国家政务的机关和负责国家各部门管理的机关。中央政府的职权都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中央政府是国家主权的代表,它有权代表本国政府同外国签订条约、协定或加入某一国际组织,承担义务和享受权利。第二, 中央政府有掌握国家国防事务的权力。第三, 中央政府掌握财政权。第四, 中央政府
6、具有最高决策权。第五, 中央政府可以直接根据法律,发布使用全国范围的行政管理法规。还有权撤销或改变地方政府不适当的行政命令。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主要控制和管理方式1. 立法控制:(1)中央政府通过规范地方政府权限形式的各种法律,要求地方政府遵循。(2)中央政府监督地方政府的立法。2. 行政控制:指在地方政府活动过程中,由中央行政机关的经常性控制活动。特点:(1)中央政府设立主管地方政府事务的专门机构,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控制。(2)通过制定各种行政性的条例、规章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实施行政监督,不到必要时不采取直接干预。(3)通过干预地方人事来影响地方政府,以加强中央的行政控制。3. 财政控制:
7、指中央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对地方政府施加的控制。主要控制方式为:(1)划定税收范围。(2)补助。(3)控制地方财务行为。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相结合的一种制度形式。特点:最高行政决策权、指挥权由行政首长一人执掌,行政首长对所管辖的公共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全权负责。行政领导的方式是指行政领导者从事领导工作的风格和行为。领导方式的分类:按照领导者工作的关注点为标准,可以分为以事为中心的领导方式、以人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和人事并重的领导方式;按照领导者运用权力的方式为标准,可以分为独裁式领导方式、放任式领导方式和民主式领导方式;按照领导者引导被领导者共同完成既定目标
8、的方式为标准,可以划分为强制式领导方式、说明式领导方式、激励式领导方式和示范式领导方式。行政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行政伦理规范反映的是行政管理领域中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要求,是处理个体之间以及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而法律规范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1在内容上,行政伦理规范表现为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而法律规范则表现为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2在形式上,行政伦理规范通常以准则、规定等形式出现,而法律规范则主要是通过成文法的形式表现出来。3在制定程序上,行政伦理规范虽然也经过立项、论证、表决和公布等程序,但远不及法律规范的制定程序的严格性。4在实施效果上,行政伦理规范
9、主要是由党和政府的某一部门来执行,违反行政伦理规范也主要是受到道义上的谴责。而法律规范则不同,法律规范由专门的执法机制来负责,违反法律规范必然会带来责任追究。行政伦理规范的主要内容1廉洁奉公方面的行政伦理规范: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道德底线,其包括廉洁和奉公两方面。廉洁指行政人员必须洁身自好,廉洁自律。不贪、不占、不奢。2勤政为民方面的行政伦理规范:它包括两个方面,勤政和为民。勤于学习思考、勤于工作。了解民情,顺从民意,为民办事。3求真务实的行政伦理规范:第一,实事求是;第二,严谨扎实、重实际、务实事,求实效的行政风尚;第三,以人民利益为中心,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行政决策的特征1主体是行政
10、机构及其行政领导。2对象是行政事务。3行政权力的运用过程。4目标在于追求公共利益。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1. 公共性:是指公共财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职责范围,凡不属于或不能纳入社会公共需求领域的是想,公共财政原则上不介入。市场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好的公共问题则原则上必须介入。2. 公平性:是指政府必须实行一视同仁的财政政策,为社会成员和市场主体提供平等的财政条件,不能针对不同的社会集团、阶层等的不同经济成分制定不停的财税法律和制度。3. 公益性:不以盈利为目的。4. 法治性:是指政府的财政活动和行为都必须置于法律的根本约束之下。行政执行的基本手段1行政干预:事前干预即预防性干预、事中干预、事后干预三
11、种,通常以后两种干预较为普遍。2经济手段:这是通过利益诱导进行间接管理的手段。利用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引导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实现行政目标。3法律手段: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把国家法律、法规实施到具体的行政活动中,已达到有效而合理的管理目的。法律手段具有强制性。4科技手段:指科技手段一般能够极大地提高行政执行的效率和质量,具有某种工具价值。当前电子政务的普遍实施就是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来提高行政执行效率的典型。内部监督指国家在行政机关内部设立的专门行政机关,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全面的检查、监察、督促和指导。内部监督的主要类型:1行政监察:指行政机关内部
12、设立的专门监察机关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察、监察和督促的活动。2审计监督:由国家专门设立审计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经济效益和财经法纪的遵守情况进行的审核和稽查。3上级机关的监督:是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层级监督,其主要形式是行政复议。行政执法行政执法:指行政机关依法采取的具体直接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为,或者对个人、组织的权利义务的行驶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特征:第一、行政执法的主体是行政机关。享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机关才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地进行行政执法活动,并承担行政执法的法律后果。第二、行政执法的依据是法律、法规、规章
13、等。第三、行政执法的内容是直接影响或间接涉及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第四、行政执法的对象是特定的。即行政执法的对象是明确的,是针对具体的人或事。论述题第一题:.政府职能社会化指政府改变传统的大包大揽的作法,将原来由政府包揽管辖的许多事务,通过社会专一或委托代理等是,改由企业、社会团体、群众组织、社会中介组织来办理,以节约政府财政开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内涵(1) 政府职能社会化的内涵:政府职能的社会化是指政府职能实现方式的社会化。(2) 政府职能的社会化主要是指政府的经济职能、社会会职能的社会化。(3) 政府职能社会化是一个渐进的、阶段性的过程。(4) 政府职能的社会化是要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
14、使政府的规模、能力和作用与社会的需要相适应,实现政府管理的现代化。(5) 政府职能社会化意味着政府权力的有限化。意义1、政府职能社会化有利于政府机构精简。2、政府职能社会化有利于减轻政府压力,优化财政资源配置。3、政府职能社会化有利于构建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政府及公务员管理能力的提高。4、政府职能社会化有利于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第二题:.我国职能政府转变的主要内容政府职能重心的转变:即在政府职能体系中将政府职能重心从政治职能转向经济、社会职能。政府职能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方式开始发生转变,从单一的行政方式,转变为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市场和社会的等多种方式的结合。政府职能关系的转变:主要表现
15、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上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事业单位、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等。政府职能关系的转变在分清只能、理顺关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主要表现为权利下放。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一、 政府职能转变是政府职能发展的普遍规律,政府职能是在政府和行政环境的互动过程中调整和发展的。二、 政府职能转变是国家根本任务转变的必然要求。三、 政府职能转变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迫切要求。四、 政府职能转变是最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五、 政府职能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第三题:行政执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滥用行政权力2缺乏战略眼光和系统思
16、维:1目光短浅,领导者往往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任期内要达到的短期目标上。2领导简单复制,缺乏创造性。3缺乏全局意识。3行政执行透明度低:通常是指所谓的“暗箱操作“,不公开。4行政执行偏离政策目标:偏离政策目标就是不能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改善行政执行的对策1确立良好的执行理念。首先确立“执行至上“的意识;同时要充分发挥执行主体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做到决策和执行的完美结合。2提高行政执行人员的素质。3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执行透明度。4建立有效的行政执行运行机制。5加强行政执行资源的投入,改善行政环境。第四题:行政执法行政执法:指行政机关依法采取的具体直接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为,或者对个人、组织的
17、权利义务的行驶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特征:第一、行政执法的主体是行政机关。享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机关才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地进行行政执法活动,并承担行政执法的法律后果。第二、行政执法的依据是法律、法规、规章等。第三、行政执法的内容是直接影响或间接涉及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第四、行政执法的对象是特定的。即行政执法的对象是明确的,是针对具体的人或事。行政执法的合法要件必须具备主体、权限、内容、程序合法四个要件1、 主体合法:执法的主体必须是依法成立享有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或经过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次执法的公职人员应具有合法的身份。2、 权限合法:要求行政机关必须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进行行政执
18、法,不得超越自己的管辖权。3、 内容合法:作出的行政执法必须符合法律规范的规定。4、 程序合法:不仅要求行政执法要符合行政程序的基本准则,而且要符合法定的程序制度。材料题牙防组织事件(P124-127)行政伦理观它包括正义观、公平观和民主观。1.正义观:正义是合乎社会成员共同的利益的道理、原则和准则。正义是人类群体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不得利用公共权力来为个人或是部门谋取私利。2.公平观:是行政人员开展行政管理活动所要遵循的,平等对待一切社会成员的原则和理念的总和。公共政策应当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不得倾向于任何个人或利益集团。3.民主观:就行政管理的伦理观而言,民主观包括两
19、个方面。一是公众民主思想和民主意识。只有当行政人员将民主意识内化为一种自身的道德规定,民主原则才能够真正的实现。行政伦理规范的主要内容1廉洁奉公方面的行政伦理规范: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道德底线,其包括廉洁和奉公两方面。廉洁指行政人员必须洁身自好,廉洁自律。不贪、不占、不奢。2勤政为民方面的行政伦理规范:它包括两个方面,勤政和为民。勤于学习思考、勤于工作。了解民情,顺从民意,为民办事。3求真务实的行政伦理规范:第一,实事求是;第二,严谨扎实、重实际、务实事,求实效的行政风尚;第三,以人民利益为中心,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贪污受贿事件(P131-133、P192)行政伦理的养成机制行政伦理的养
20、成机制:包括外部养成机制和内部养成机制两种类型。外部养成机制:行政伦理的外部养成机制也是行政伦理的法律规章制度约束机制,即通过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将公职人员的伦理责任和义务制度化,既保证了行政组织的伦理水平,又可以促进行政人员伦理操守的养成。内部养成机制:是行政伦理的责任认同机制、习惯养成机制或行政良心的调控机制。通过各种教育、培训活动,或是通过职业的社会化过程,使行政人员从内心逐步接受并确立良好的行政伦理准则。第一,加强行政伦理规范法制化;第二,加强行政伦理规范的培训;第三,加大行政伦理规范的宣传。行政伦理的监督机制: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通过制度或非制度的方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
21、为是否符合有关伦理道德原则与规范所进行的检查和督导。外部监督机制:包括(1)权力机关监督。(2)政党监督。(3)社会团体及权重舆论监督。内部监督机制:包括(1)自我监督: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展开的自我监督。(2)行政监察:通过专门设置的行政监察部门展开行政伦理监督。(3)审计监督:主要是由专门设置的审计机关所展开的行政伦理监督。黑车事件(P192228)行政执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滥用行政权力2缺乏战略眼光和系统思维:1目光短浅,领导者往往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任期内要达到的短期目标上。2领导简单复制,缺乏创造性。3缺乏全局意识。3行政执行透明度低:通常是指所谓的“暗箱操作“,不公开。4行政执行偏离政策目标:偏离政策目标就是不能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行政执法的合法要件1主体合法:执法的主体必须是依法成立享有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或经过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次执法的公职人员应具有合法的身份。2权限合法:要求行政机关必须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进行行政执法,不得超越自己的管辖权。3内容合法:作出的行政执法必须符合法律规范的规定。4程序合法:不仅要求行政执法要符合行政程序的基本准则,而且要符合法定的程序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