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新纲要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育新纲要解读.doc(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幼儿园教育新纲要解读一、辨析题1、“赏识教育”就是要高频率使用“你真棒、好极了”等肯定性鼓励语言。(错)答:此说法不正确。表扬过于频繁会降低或失去作用。这种笼统的口头表扬手段使用频率过高,幼儿就体验不到愉快感,表扬的作用也削弱了。因此,使用鼓励性语言要适当、适时并能使幼儿在良好的激励下不断产生进取的欲望和向上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赏识教育”的目的。2、幼儿教育就是指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错)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一部分总则第三条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与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所以说,幼儿园教育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3、
2、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教师教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错)答:这显然是错误的。纲要强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并不是在教师教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样的提法明显地淡化了纯粹重视学前儿童语言形式学习的要求,强调以教师为主体的语言交际功能,重视幼儿在使用语言过程中学习语言。4、在幼儿的回答“离谱”时,老师应立即给出正确答案并纠正其错误。(错)答:这样做是不对的。教师出于“教育”的目的,打断孩子的话,实际效果往往是孩子的交往愿望在这样的“纠正”过程中受到了挫伤。教师应当允许孩子说得暂时不对、不完整,要相信孩子会在交往的过程中说得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完整。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是愉快的,是积极
3、互动的,也是允许出错的。5、幼儿早期阅读就是指幼儿识了一些字可以自己阅读。(错)答:广义上说所谓幼儿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成人的形象化讲读来理解读物的一种活动过程。早期阅读是幼儿接触书面语言的行为表现和途径,因此,也可以说幼儿早期阅读是指能准确对话和流利独白,并学会非文字阅读和启蒙性文字阅读。将早期阅读等同于早期识字是错误的。对儿童而言,早期阅读形式除传统的图书文字阅读外,还可以有视听阅读,网络阅读、乃至环境阅读。6、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幼儿教育需要高度整合。(对)答:首先,整体性教育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又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更有利
4、于教师实施真正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其次,整体性教育在实践中收到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强调高度整合有利于推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7、教师是幼儿活动过程的指挥者。(错)答: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的第十条明确规定:“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8、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活动材料,幼儿就一定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错)答:这样的说法太片面。有时,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不一定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这需要教师的引发。教师还要关注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和作用所产生的变化和结果,要观察和倾听,了解孩子有哪些需要,在适当的时候为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材料,投放材料的种类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教育内容的不
5、断扩展,利用材料不断支持幼儿实现自己的想法,促进幼儿与材料的相互作用。9、幼儿园的教育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错)答:纲要第一部分总则中第五条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使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10、能够认真组织各种活动,细心地照顾好孩子的教师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错)答:这是过去意义上的合格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幼儿教师的全面素质要求提高了。除上述的基本能力外,今天的幼儿教师要想合理地设计,科学地安排幼儿的活动,启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幼儿最佳发展,必须具有了解、认识幼儿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组
6、织能力和教育分析评价能力。对幼儿教育专业知识的要求也提高了,必须系统地掌握幼儿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艺术素养和生活常识,此外,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幼儿教师还应具备基础的电脑、网络知识和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11、幼儿园的活动目标要以纲要所提出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以学年为单位统一制定。(错)答: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第四条明确规定“教育活动目标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本纲要所提出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12、教育评价是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进行。(错)答:钢要第四部分教育评价中第五
7、条规定“评价应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13、语言课教学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错)答:纲要中语言领域指导要点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14、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应教给幼儿最简单的科学知识。(错)答:纲要科学领域指导要点中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15、凡是教育都能帮助和促进儿童发展。(错)答:能帮助和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只有素质教育。16、幼儿发展
8、的问题,是幼儿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对)答:应该说,幼儿发展的问题,是幼儿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整个幼儿教育的方方面面正是围绕着这一最根本的问题而展开的。17、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错)答: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使我们强烈地感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18、幼儿的艺术活动必须在老师的约束和指导下进行。(错)答:纲要艺术领域指导要点中规定“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
9、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19、教育内容等于固定的、具有普遍应用性的“教材”。(错)答:纲要中指出要明确教育内容不等于“教材”,它不是死的、固定不变的,具有普遍的应用性,而是活的、动态变化的,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与适宜性。因此,教育内容需要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结合本班儿童的发展需要来确定。20、只有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教育活动内容,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不准确)答:这种说法过于绝对。对幼儿不感兴趣的内容如能采取适当的方法引发兴趣,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前提是,教育内容的选择要紧密结合并来自于儿童的发展需要和生活经验。二、简答题1、
10、如何理解纲要里面提出来的领域?答:在纲要的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中,将幼儿学习的范畴按学习领域相对划分为广大教师所熟悉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个领域,并同时强调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一是这种划分是比较成熟的、科学的分类,由来已久,而且被学校教育认可,并一直影响着今天学校教育的科目名称。二是它有利于教师按知识的性质来选择相应的教法和理解幼儿的学习。由于各领域知识的性质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幼儿学习这些知识时的方法也不会一样,这就决定了教师教的方法必须随之而改变。按知识性质进行分类的方法有利于指导教师根据教育内容的变化而更恰当地
11、对应。三是这些领域的名称为我国幼儿园教师所熟悉,这样有利于广大教师接受纲要,特别是师资水平比较差的地区。2、如何理解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答:幼儿教育是全面的。是因为纲要将其内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个领域,并且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说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启蒙性的,这是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幼儿受其原有经验和思维水平的影响,对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和解释只是根据具体看到或接触到的表面现象进行,因此,具有很大的表面性和片面性,不能抓住本质特征。幼儿的思维具有主观性和泛灵性的特点,往往不能客观地解释自
12、然事物和现象及其关系。发展心理家认为,学龄前阶段的课程都必须是“前概念”水平层次的。所以在教育内容上我们必须从“浅、表、粗、趣”入手,树立并努力实践全面教育的观念,努力整合多种教育内容的整体影响,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3、纲要中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请回答什么是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答:前阅读就是指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成人的形象化讲读来理解读物的一种活动过程。目的是使幼儿能准确地对话和流利独白,并学会非文字阅读和启蒙性阅读;前书写技能就是指幼儿会正确握笔,能基本控制笔划的方向,
13、建立起对文字空间结合的方位知觉。此外,幼儿所做的图示类观察记录、涂鸦也属于前书写技能。4、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就遵照纲要第二部分的有关条款进行,同时体现哪几项原则?答:体现了以下原则:1)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2)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利于其长远发展3)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5、通过学习纲要,你认为幼儿教师应确立哪些教育观念?答:终身教育、以人为本(以幼儿发展为本)、面向世界的科学的教育观念(尊重、主动探究、生活化的教育、整体教育的观念等)。6、你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怎样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答: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是幼儿自我概
14、念形成和发展、自我意识不断成熟的重要标志。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要增强幼儿的自尊心首先需要正面对待儿童。其次,教师需要注意尽量避免给幼儿带上一些消极的标记或绰号。另外,在幼儿园里,教师要帮助幼儿体验成功,避免失败感。增强自信心也可采取以下主要策略:1)创造各机会,使儿童不断体验成功。成功体验的积累,使幼儿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幼儿对他感兴趣的事物会倾注其全部的注意力和聪明才智,也更有信心,因而成功的概率也更大。自信心引发兴趣,激发其活动的积极性,并使活动获得成功。而成功的体验又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从而更加激发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2)对于幼儿的成功,适时、合理地赋予价值。没
15、有价值的行动,即使干得再出色,也不会产生真正的自信心。总之,幼儿自信心的发展也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特别是与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周围人,特别是成人(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情感与态度,对幼儿自信心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成人应热爱、尊重、信任幼儿,坚持正面教育,鼓励、支持幼儿的探索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健康发展。(注:结合身工作谈)。7、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纲要中指出要注意评价的目的和评价的重要依据。请回答评价的目的和评价的重要依据是什么?答:评价的目的是发现每个儿童的智力潜力和特点,让每个儿童得到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以及促进课程本身的
16、发展。评价的重要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8、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制定的根据是什么?是什么性质的文件?答:纲要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制定的,是指导广大幼儿教师将规程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指导性文件。9、你是怎样学习、宣传纲要的?到目前为止你遇到了哪些困难、问题?你总结积累了哪些经验?答:注:结合自身实际谈。10、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你在工作实践中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答:注:结合自身实际谈。三、阐述题1、结合实例谈一谈你是如何“尊重幼儿的人
17、格和权利” 的?答:尊重儿童,就是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重儿童的权利,尊重儿童的个性。因此,教师尊重儿童,首先应该认识到儿童是一个与他人不同的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教师应该尊重这种差异。儿童是自身学习与发展的真正主体,以孩子的主动参与来促进发展是更深层次上的尊重儿童。教师不仅要把儿童看成是一个学习者,更应该认识到他们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独立的人格尊严和巨大的发展潜能,他们有许多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和需要,需要教师的尊重、关心和爱护。注:结合自身实际谈,要有理有据。2、为什么说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答: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
18、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在游戏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这是游戏本质所决定的。因为游戏是活动者内在动机的活动,不受活动以外的目标控制,活动的目的就在于活动本身,因而是自由的;游戏是活动者自主的活动,它不受活动以外的他人控制,因而它营造的是一种轻松安全的氛围;游戏是在个体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活动,它无须承受于超越自己能力的行动,因而游戏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表现;游戏是个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在操作物体的动作中建构经验,因而它同时是一种自发的学习,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从情感发展来看,其发展的功能首先表现为情感补偿,游戏的象征意义使孩子在游戏中能满足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其次表现为情绪渲泄,孩子在现实
19、中压抑的情绪能在游戏中得到排解。从认知发展来看,其发展的功能首先表现为自发探索。仔细观察一下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儿童在游戏中的尝试行为的频发率是极高的。凡是用来游戏的物体,孩子们是从不马虎的,他先要了解物体的性质,然后要作为工具实现自己的目的,于是敲敲打打、摸摸看看、拆拆弄弄等各种作用于物体的方法就成了他的游戏行为。正因为游戏具有促进幼儿发展的这样的一种功能,所以游戏就具有了教育上的价值了。所以纲要坚持了规程的思想,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3、结合实例谈一谈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时,如何“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答:在个体的发展历程中,生命的健康存在是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幼
20、儿身体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各个组织比较柔嫩,其物质基础相当薄弱;同时,幼儿期又是人生长发育十分迅速、新陈代谢极为旺盛的时期,又有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物质基础。在这一时期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就要了解和掌握他们的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成人要在尊重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的前提下,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有利于他们形成有益终身的健康行为方式与习惯的健康教育。(举例-略)4、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以及在教育实践中是如何为幼儿创设这种积极应答的环境的?答:1)给幼儿提供宽松的语言运用环境。当幼儿在大胆发言时,
21、教师便给予信心,或者当很多幼儿抢着说的时候,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说话,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是愉快的,是积极互动的,也是允许出错的。2)给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环境。比如谈话环境中,幼儿学习如何倾听别人的语言,在讲述活动中,幼儿学习怎么样在集体面前比较清楚地讲述个人看法。在学习活动中幼儿侧重理解和使用叙事性的语言。听说游戏要求幼儿使用敏捷应变的语言。日常语言交往是真正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教育环境。3)提供有利于幼儿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应该增加儿童质疑提问的机会,同时提供鼓励幼儿表达对学习内容预期和假设的场合。5、在社会领域的教育中,如何体现其潜移默化的特点?答:“环境是可以说话的
22、”,“环境是我们的第二教师”其中的关键,正是在经过良好的设计之后,环境可以起到暗示的作用,可以起到诱发幼儿的积极行为的作用。又由于环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不断重复的,所以其效果要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得更实在。(举例略)如果想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快乐,天真,无畏的人,这孩子就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得到温暖,孩子生活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得到关心爱护,获得爱和尊重的体验,从而心情愉快,产生主动向上的积极情感,对孩子学习情绪,理解情绪,处理情绪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6、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活动时,你是如何做到“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的?答:对幼儿进
23、行艺术教育时,要将浅层兴趣引申并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使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在进行过程中的兴趣激励,要着眼于机智思路,启迪智慧,触发创新活动。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激活兴趣。通过艺术活动,体验审美愉悦。艺术活动赋予幼儿以满足感和成就感。(结合自身工作举例谈)。7、如何理解“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你是怎样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答: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这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1)幼儿的知识主要是经验性的知识。幼儿受其原有经验和思维水平的影响,对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和解释只是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进行,
24、因此,具有很大的表面性和片面性,不能抓住本质特征。幼儿的思维具有主观性和泛灵论的特点,往往不能客观地解释自然事物和现象及其关系。这个时期的孩子相信每件东西都由人创造的,他们还相信自然界的事物像他们一样,是有生命、意识、意图和情感的。他们还不能像中小学生那样学习真正的科学概念,只能获得一些有关周围物质世界的经验性的知识。所以,维果茨基和皮亚杰等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学龄前和小学阶段的课程都必须是“前概念”水平层次的。对于幼儿来说,科学知识的获得还必须在亲身活动中,在获得了大量的特例、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归纳、概括,最终得以真正理解和内化。教师应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观察、探究、经历、体验的机会,积
25、累和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认识,引导幼儿向科学概念迈进,逐步接近科学概念,但不一定要获得这些概念。2)结合自身工作谈。8、结合实例谈一谈你是如何确定幼儿教育活动目标的?答:教育活动目标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所提出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在正确地、清楚地、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幼儿园教育总目标和各层次目标的内涵和相互关系,保持各目标之间的连续性和一致性,确保下层目标是上层目标的具体化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制定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认知目标、行为目标、情感目标)(举例-略)9、请阐述教师的态度、管理方式和言谈举止对幼儿的影响。答:教师的态度、管理方式和言谈举止都是隐性教育因素,这些因素
26、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其中有些是积极影响,如:给幼儿信心的习惯化鼓励、对幼儿有信心(期望效应)的心态和教师自身具有的积极向上、充满自信、乐观、开朗、大方、兴趣广泛的个性;优美动人和丰富多彩的言语表达、幽默、做事一贯认真、细致、守时、条理、富有责任心的作风;待人主动、平等、尊敬、谦虚、和善、理解、合作和礼貌的习惯;朴素勤俭的生活和工作作风;良好的认知素质(如思维灵活、机智、敏捷、创新性、批判性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得体的衣着等。这样的态度、言行举止在加上教师以适当的管理方式上为幼儿创设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和良好的班级氛围,如形散而神不散的活动秩序、文明、协作的师幼关系等,就会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
27、。反之,则会产生消极影响,甚至贻害幼儿的终身。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按照纲要中提出的“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谈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的要求来提高自身素质,以期达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和谐统一,实现教育目标。(可举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阐述)10、纲要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什么?谈一谈这一定位与过去的角色定位有何不同?答:过去,教师是知识的机械灌输者和传授者、秩序的管理者和维护者、活动的指挥者、问题的裁决者(举例-略)。现在,纲要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还应是良好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幼儿发展的
28、促进者。(举例,对比论述)11、如何理解“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答:教育评价在甄别教育活动质量的同时,对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能力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具体进行活动分析时应该考虑:各个教育环节的存在是否有其必要性,是否还缺少什么环节,各个环节的排列顺序是否恰当,各个环节的时间分布是否合理,各个环节采用的教法和学法是否恰当,是否存在可替换的或更好的办法,材料的提供是否隐含着教育的意图,是否有适宜的结构,师幼互动是否充分而适宜,教师的诱导是否有策略性,指导是否有针对
29、性,教师的自我监控和调节自觉性如何等,以便对教育活动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认识。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是评价主体,要注重教师的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通过不断的反思,使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互相印证。12、如何理解“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比较”?答:教师常用“比赛”的方式来鼓励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谁吃饭快,谁起床早,谁第一个冲出教室等等。那么既然是比赛,就有胜利与失败之分。但我们往往只能看到胜利的价值,而没有看到失败的挫折。在有些比赛里,会产生一些经常的失败者,他们会感到灰心丧气和不满。胜利者也并非总是得到好处,他们容易产生一些不恰当的优越感。比赛的本质就是对抗,它容易在人与人之间建立分解性的关系而不是联系
30、合关系。教师还常用的另一种横向比较的方法是“要和别人不一样”,似乎借此可以调运幼儿发言的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发散思维,发展他们的创造性。但和别人不一样不仅容易导致标新立异,刻意追求特殊的心理,这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没有什么好处。而纵向比较的方法,既可以肯定幼儿所取得的进步,又可以鼓励他继续向前发展。我们并不是完全否定横向比较,而是指出他的不足,并且说明在幼儿阶段,要特别慎用这一类的评价方法。13、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谈一谈你是如何利用家庭这一教育资源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的?答:家庭与儿童之间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它在儿童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1、家庭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其中的家长又是重要的教育力
31、量,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其次,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没有谁会比父母更了解孩子,因此家长是教师最好的信息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举例略)2、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使计划的可行性、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都得到更好的保证。(举例略)3、家长本身也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如各种不同的职业或不同文化背景的家长可以带给幼儿园丰富的教育内容,并能为幼儿园的教育需要提供多种支持和服务等等。(举例略)。14、结合自己工作中的实例阐述怎样“形成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答:1、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是建构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要形成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的关键也是核心问题,
32、是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应是机会的提供者、探究的合作者和支持者)(举例-略)2、师生双方特别是教师在师幼互动中保持关注也是建构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使幼儿产生被支持感和信任感,有助于形成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举例略)3、尤其要重视教师和幼儿之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举例略)4、教师深入、有效地参与和引导也是建构积极、有效互动的关键所在。15、如何理解“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实际上是教育评价观的转变。幼儿是发展中的人,因此要把握好客观、全面、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原则。要以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关注幼儿的学习与成长历程,注重幼儿的整体性和个别特
33、点,提供适时、适当的帮助。四、案例分析(题目略)1、让幼儿讲述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虽然该幼儿没有讲述教师规定的内容,但从实际效果看,上述目标已经达到,所以不必强求一致。但课后教师应了解这个小朋友讲这个故事的原因,与他个别沟通,尽量使他理解教师说话的含义,帮助他建立“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的倾听习惯。2、教师遇事不要急于结论,要倾听幼儿的心声,弄清原委再做决定。应允许幼儿有自己的想法和表现方式,即便是幼儿在撒谎,也不必当面戳穿他,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将坏事变好事,给他机会按自己的想法去布置不是很好吗?自己的劳动成果自己会更爱护。经过这次,相信幼儿会自己调整行为,明
34、白很多。3、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意愿,鼓励他的主动参与,给他使用工具尝试探索的机会,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学习。4、奖励过频或奖励不当都会造成这种情况的发生。幼儿的是非观念还没有形成,自制能力差,他看重的可能仅仅是小红花本身,对小红花带给他的荣誉感体会并不深,因此,教师的奖励要明确目的,奖励方式和奖品也可因人、因事而异,当一种奖品失去作用时,可考虑用其他方式吸引幼儿。5、此幼儿是分离焦虑的正常反应。对策:1)、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家访、沟通、赠送小礼物等进行感情投入)2)、教师应根据托班幼儿特点,营造温馨的环境。2岁左右的婴幼儿喜欢摆弄柔软的玩具;喜欢独自玩耍,教师要根据这些特点为幼儿布置适宜的活动
35、环境。3)、要给新入园幼儿和家长一段适应过程,可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安排。如缩短时间、家长适度陪护等。4)、巧妙安排在园的一日生活,使每一名幼儿都受到呵护。如减少看护人员的流动,满足幼儿的依恋感。6、教师还没有从指挥者和预设课程的习惯程序中走出来,应把主动全交给幼儿。对策:过程可以互换一下,如先感受、讲述,再搜集信息、交流,最后讨论。7、幼儿也有交流的欲望,应允许幼儿进餐时轻声交谈,这样,有助于形成轻松的进餐氛围,增进食欲,也符合人性化特点。9、教师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幼儿,这是极端错误的。应尊重每一名幼儿,公平地为每一名幼儿提供表现和学习、体验的机会。对待问题儿童,教师更应坚持正面教育和积
36、极引导,通过参加活动帮助幼儿逐渐修正自已的缺点,而不应该歧视。10、不能按以行为表现的标准简单地评价一节活动优劣,只要幼儿探索了、体验了、尝试了、操作了,结果并不重要。注:教师在参考上述答案时不能完全照搬,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学习灵活地、个性地回答问题。如出现“雷同试卷”被取消成绩,后果自负。五:教育教学综合知识问答1、幼儿园的任务是什么?答: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行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2、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发展幼
37、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3、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什么?答: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发展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
38、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4、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中对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幼儿园工作人员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品德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责,身体健康。5、幼儿园教师日常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什么?答:幼儿园教师对本班工作全面负责,其职责如下: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制定和执行教育计划,完成教育任务;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
39、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6、幼儿园法律责任的内容有哪些?答:1、幼儿园的设施。幼儿园的设施是为幼教服务的,设施要牢固、稳定、安全,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设施不应成为幼儿受伤的工具,如果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或其他活动中因设施问题而受到伤害,幼儿园应承担全部民事责任。这就要求幼儿园在购买、定做、安装、维护设施等方面要把安全放在首位,确保万无一失。2、幼儿园人保教人员在园内的一切保教活动。保教人员包括与幼儿直接打交道
40、的一切人员,幼儿权利的保护最主要也是通过保教人员来实施和完成的,这就要求保教人员对幼儿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要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幼儿合法权益的保护,特别是杜绝体罚幼儿、伤害幼儿人格尊严的现象发生。同时,保教人员也要在整个保教活动中细致入微,尽可能防止一些意外事故发生。3、幼儿园组织幼儿外出活动时,所有组织人员都对幼儿的外出安全负有责任,在外活动中幼儿任何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幼儿园工作人员都应该负相应的责任。4、幼儿食品卫生方面的法律责任。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食品卫生的状况如何,是关系到幼儿能否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园方面对幼儿食品卫生的要求一定要高标准。无论
41、是进料还是在加工方面,都必须切实保证食品的卫生绝对达到标准。如果因卫生问题而导致食物中毒等影响幼儿身心健康事故的发生,幼儿园都应承担全部法律责任。7、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8、纲要中对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有何改变?如何理解教师是幼儿发展的促进者?答: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所谓“促进者”,可以作以下三方面的理解。一、促进的对象:发展中的幼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幼儿年龄虽小,却仍然是学习的主体,其主体性表现为幼儿生来就具有
42、几乎是本能的强烈的学习动机,这是其他年龄段的儿童无法比拟的。生活本身就是学习,学习即生长:他们兴致勃勃、不知疲倦地探索环境;尝试各种活动;对自己充满信心,不知何谓“失败”。每一种经验对他们而言都是新鲜而受欢迎的,正是这种对经验的开放态度使他们乐于并善于学习,逐步构建自己的经验体系,慢慢“成人”。外在的学习要求与幼儿自身内部的生长发展趋势的一致正是幼儿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二、促进的内容:幼儿的主体性。教育内容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培养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综合发展的完善的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幼儿阶段是个性萌芽与养成的初始阶段。良好的心理素质决定个体在未来社会中所能取得的成就。心理素质的培养
43、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主体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主体实践中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的主体性在其认识、实践活动中更多地表现为好奇心、主动性与自信心。促进幼儿的发展应从这三方面入手。三、促进的方式。首先要了解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据此提出适当的发展目标。所谓适当,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两种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它是儿童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另一水平是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是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或在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所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育的可为之处正在于此。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儿
44、童明确他可能并应该达到的水平,使教学活动超前于发展并引导发展。同时,每个儿童的发展水平与潜在能力具有差异性,因人而异地提出发展目标,因人而异地使用教育手段,是对因材施教的全面理解。这一切都建立在对幼儿的全面了解与理解的基础上。这种了解和理解要求教师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观察世界,敏于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儿童着想。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相对于成人是不成熟的,他们的心理感受与心理需求也迥异于成人,因而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审视成人社会所提出的教育要求是否可行。寻求社会的教育要求与儿童兴趣、需要及发展水平之间的结合点是“促进者”教师的首要任务。其次要利用所有的教育资源,运用教学艺术,使教学要求内化到幼
45、儿身上。教师应该做的是有目的、系统地组织与呈现学习材料,创造问题情境,让幼儿的学习融入其能力与需求之间矛盾冲突的解决过程中: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问题,协助他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幼儿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经验体系,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创造性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情感的投入是教育行为最有效的催化剂。幼儿是感性的,对教师的依赖与崇拜使他们几乎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需要淡化的是主宰的冷漠无“情”的、高高在上的教育,着力于无痕迹的、帮助引导式的、动“情”的教育。教师应该一会儿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一会儿是幼儿意见的倾听者,一会儿是幼儿活动的参与者,永远是幼儿的欣赏者。简言之,教师
46、是幼儿发展的促进者。9、如何理解纲要中体现的新知识观?答:纲要中体现的新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一种关系体系,是“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知识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人类的知识),也是“个人头脑的创造物”(个人的知识),“当个人通过社会过程领悟到各种事实材料之间的联系,把经验加以组织并对日益复杂的意义锁链进行推论时,知识便随之产生和发展”。因此,“个体是意义的创造者,他可以把事实材料纳入他自己关于事物组织结构中,并将这一结构与他的已经作为经验而独有的那些东西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联系起来。”知识并非只有单一的存在形式,以语言和各种抽象符号形态存在的陈述性(表征性)知识只是知识的一种形
47、态,而“做”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实践”、“体验”的知识也是知识的重要类型。知识的涵义发生了根本变化。10、新旧知识观对知识涵义的阐述有何不同?答:新旧知识观在以下方面有着重大不同:旧知识观将知识看作是静态的,结论性的,而新知识观把知识看作动态的,过程性的,是在学习者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而来的,并非终极真理;旧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绝对性,新知识观则同时强调它的主观性、个人性和相对性,把知者和被知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旧知识观把知识的获得视为信息的接受,而新知识观则把它理解为意义的建构;因此,旧知识观把知识和知识获得的方式看作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新知识观则将二者视为密不可分
48、的整体。旧知识观把知识仅仅看作是对世界的描述与解释(即“是什么”和“为什么”)新知识观则认为实践本身“做”的能力(“会做”和“知道怎样做”)也是知识。旧知识观将知识领域分解为各门学科个别加以研究。而世界原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新知识观强调知识的整体性,综合性和认识的“复合性”,即认识主体的情感态度、认知特点、个性特征等因素的影响。11、什么是“反思性实践”(或称“反思性教学”)?答:指的是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的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并使自己逐渐成为专家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借助于行动研
49、究,不断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的过程。12、反思性教学如何促进教育实践的改进和教师的成长?答:反思实践通常有两种结果:一是教师行为是适宜的,二是教师行为是不适宜的。适宜的教育行为中有些是属于非自觉的、下意识的行为,这类行为如果没有进行反思很可能就不了了之。而通过反思,这类适宜的直觉行为就会得到理论明晰与提高,在以后类似的情境中将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如:让幼儿自已观察作画原来不是教师的自觉行为,但通过反思意识到其中的价值,那么在今后类似的情境中这类行为就可能成为自觉的行动。而适宜行为中自觉行为的部分通过反思,将会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强化,而且与该行为相关理论可能将内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