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学期物理教案00155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上学期物理教案001557.pdf(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初二上学期物理教案 初二上学期物理教案 1 万有引力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会推导万有引力定律。3、知道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且遵守相同的规律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时,抓住主要矛盾,简化问题,建立理想模型的处理问题的能力。2、训练学生透过现象(行星的运动)看本质(受万有引力的作用)的判断、推理能力 德育目标:1、通过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考过程,说明科学研究的长期性,连续性及艰巨性,渗透科学发现的方
2、_教育。2、培养学生的猜想、归纳、联想、直觉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月地检验的推倒过程 教学难点: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万有引力 教学过程(一)引入: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太阳对 行星的引力是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这个力使行星不能飞离太阳;地面上的物体被抛出后总要落到地面上;是什么使得物体离不开地球呢?是否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造成的呢?若真是这样,物体离地面越远,其受到地球的引力就应该越小,可是地面上的物体距地面很远时受到地球的引力似乎没有明显减小。如果物体延伸到月球那里,物体也会像月球那样围绕地球运动。地球
3、对月球的引力,地球对地面上的物体的引力,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同一 种力。你是这样认为的吗?(二)新课教学:一.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路)假想_推导实验检验(1)牛顿对引力的思考 牛顿看到了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这只是一种传说。但是,他对天体和地球的引力确实作过深入的思考。牛顿经过长期观察研究,产生如下的假想:太阳、行星以及离我们很远的恒星,不管彼此相距多远,都是互相吸引着,其引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转,就是靠劂的引力维持。同样,地球不仅吸引地面上和表面附近的物体,而且也可以吸引很远的物体(如月亮),其引力也是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弱
4、。牛顿进一步猜想,宇宙间任何物体间都存在吸引力,这些力具有相同的本质,遵循同样的力学规律,其大小都与两者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牛顿对定律的推导 首先,要证明太阳的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牛顿凭着他对于数学和物理学证明的惊人创造才能,大胆地将自己从地面上物体运动中总结出来的运动定律,应用到天体的运动上,结合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从理论上推导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F与距离 r 的平方成反比,还证明引力跟太阳质量 M 和行星质量 m 的乘积成正比,牛顿再研究了卫星的运动,结论是:它们间的引力也是与行星和卫星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者距离的平方成反比。(3)。牛顿对定律的检验 以上结论是否正确,还需经过实
5、验检验。牛顿根据观测结果,凭借理想实验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牛顿设想,某物体在地球表面时,其重力加速度为 g,若将它放到月球轨道上,让它绕地球运动时,其向心加速度为 a。如果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F1,和在月球轨道上运行时受到的作用力 F2,都是来自地球的吸引力,其大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那么,a 和 g 之间应有如下关系:已知月心和地心的距离 r 月地是地球半径 r 地的 60 倍,得。从动力学角度得出的这一结果,与前面用运动学公式算出的数据完全一致,牛顿证实了关于地球和物体间、各天体之间的引
6、力都属于同一种性质力,都遵循同样的力学规律的假想是正确的。牛顿把这种引力规律做了合理的推广,在1687 年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可以用下表来表达牛顿推证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路。(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看书,教师引导总结)(1)什么是万有引力?并举出实例。(2)万有引力定律怎样反映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其数学表达式如何?(3)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二.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引力的方向沿着二者的连线。2.公式:3.各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F 为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单位:N.m1、m2 分别表示两个物
7、体的质量,单位:kg r 为它们间的距离,单位:m G 为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单位:Nm2/kg2.4.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万有引力 F 是因为相互作用的物体有质量而产生的引力,与初中学习的电荷间的引力、磁极间的引力不同。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强调说明:A.万有引力的普遍性.万有引力不仅存在于星球间,任何客观存在的有质量的物体间都存在这种相互吸引的力.B.万有引力的相互性.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C.万有引力
8、的宏观性.在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质量巨大的星球间或天体与天体附近的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实际的物理意义.D.万有引力的独立性.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有关,而与所在空间的性质无关,也与周围有无其他物体无关.r 为两个物体间距离:A、若物体可以视为质点,r 是两个质点间的距离。B、若是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相距较近,则应把 r 理解为它们的几何中心的距离。C、若物体不能视为质点,则可把每一个物体视为若干个质点的集合,然后按万有引力定律求出各质点间的引力,再按矢量法求它们的合力。G 为万有引力常量,在数值上等于质量都是 1kg 的两物体相距 1m 时的相互作用的引力 随堂练习:
9、1、探究:叫两名学生上讲台做两个游戏:一个是两人靠拢后离开三次以上,二个是叫两人设法跳起来停在空中看是否能做到。然后设问:既然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间都有万有引力,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各自之间或人与物体之间,为什么都对这种作用没有任何感觉呢?具体计算:地面上两个 50kg 的质点,相距 1m 远时它们间的万有引力多大?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 6.01024kg,地球半径为 6.4106m,则这个物体和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又是多大?(F1=1.667510-7N,F2=493N)(学生计算后回答)本题点评:由此可见通常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极小,一般不易感觉到。而物体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如人与地球)就不能忽
10、略了。2、要使两物体间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 1/4,可采用的方法是()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少一半,距离保持不变 B.使两物体间距离增至原来的 2 倍,质量不变 C.使其中一个物体质量减为原来的 1/4,距离不变 D.使两物体质量及它们之间的距离都减为原来的 1/4 答案:ABC 3.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物体在距离地心 4R(R 是地球的半径)处,由于地球的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 g,则为()A.1 B 1/9 C.1/4 D.1/16 提示:两处的加速度各由何力而产生?满足何规律?答案:D 三
11、.引力恒量的测定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却没有给出引力恒量的数值。由于一般物体间的引力非常小,用实验测定极其困难。直到一百多年之后,才由英国的卡文迪许用精巧的扭秤测出。(1)用扭秤测定引力恒量的方法 卡文迪许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将不易观察的微小变化量,转化为容易观察的显著变化量,再根据显著变化量与微小量的关系,算出微小变化量。问:卡文迪许扭秤实验中如何实现这一转化?测引力(极小)转化为测引力矩,再转化为测石英丝扭转角度,最后转化为光点在刻度尺上移动的距离(较大)。根据预先求出的石英丝扭转力矩跟扭转角度的关系,可以证明出扭转力矩,进而求得引力,确定引力恒量的值。卡文迪许在测定引力恒量的同时,也证
12、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四)、小结 本节课重点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表达式、理解以及简单的应用重点理解定律的普遍性、普适性,对万有引力的性质有深层的认识 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点: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万有引力的普遍性。它存在于宇宙中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不管它们之间是否还有其他作用力。(2)万有引力恒量的普适性。它是一个仅和 m、r、F 单位选择有关,而与物体性质无关的恒量。(3)两物体间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4)万有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和质量分布均匀球体间的相互作用。课后习题 课本
13、 71 页:2、3 板书 万有引力定律 1、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2、万有引力定律 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公式:G 是引力常量,r 为它们间的距离 各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重要意义:3.引力恒量的测定 4.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万有引力 F 是因为相互作用的物体有质量而产生的引力,与初中学习的电荷间的引力、磁极间的引力不同。强调说明:A.万有引力的普遍性.万有引力不仅存在于星球间,任何客观存在的有质量的物体间都存在这种相互吸引的力.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
14、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B.万有引力的相互性.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C.万有引力的宏观性.在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质量巨大的星球间或天体与天体附近的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实际的物理意义.D.万有引力的独立性.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有关,而与所在空间的性质无关,也与周围有无其他物体无关.r 为两个物体间距离:A、若物体可以视为质点,r 是两个质点间的距离。B、若是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相距较近,则应把 r 理解为它们的几何中心的距离。C、若物体不能视为质点,则可把每一个物体视为若干个质
15、点的集合,然后按万有引力定律求出各质点间的引力,再按矢量法求它们的合力。G 为万有引力常量,在数值上等于质量都是 1kg 的两物体相距 1m 时的相互作用的引力 初二上学期物理教案 2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两个分力的大小关系,计算地球质量;(2)行星绕恒星运动、卫星的运动的共同点:万有引力作为行星、卫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3)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有重要应用。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根据数据分析找到事物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2)培养学生根据事件的之间相似性采取类比方法分析新问题的
16、能力与方法;(3)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建立模型的能力与方法。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认真严禁的科学态度和大胆探究的心理品质;(2)体会物理学规律的简洁性和普适性,领略物理学的优美。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地球质量的计算、太阳等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教学难点 根据已有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计算天体的质量 1.基本知识(1)地球质量的计算 依据:地球表面的物体,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物体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即 结论:只要知道 g、R 的值,就可计算出地
17、球的质量.(2)太阳质量的计算 依据:质量为 m 的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行星与太阳间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即 结论:只要知道卫星绕行星运动的周期 T 和半径 r,就可以计算出行星的质量.2.思考判断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地球表面的物体,重力就是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2)绕行星匀速转动的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3)利用地球绕太阳转动,可求地球的质量.()3.探究交流 若已知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 T 和半径 r,由此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吗?能否求出月球的质量呢?【提示】能求出地球的质量.利用 为中
18、心天体的质量.做圆周运动的月球的质量 m 在等式中已消掉,所以根据月球的周期 T、公转半径 r,无法计算月球的质量.二、发现未知天体 1.基本知识(1)海王星的发现 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年轻的天文学家勒维耶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天王星外“新”行星的轨道.1846 年 9 月 23 日,德国的加勒在勒维耶预言的位置附近发现了这颗行星海王星.(2)其他天体的发现 近 100 年来,人们在海王星的轨道之外又发现了冥王星、阋神星等几个较大的天体.2.思考判断(1)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表明了万有引力理论在太阳系内的正确性.()(2)科学家在观测双星系统时,同样可以用万有引
19、力定律来分析.()3.探究交流 航天员翟志刚走出“神舟七号”飞船进行舱外活动时,要分析其运动状态,牛顿定律还适用吗?【提示】适用.牛顿将牛顿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综合,成功分析了天体运动问题.牛顿定律对物体在地面上的运动以及天体的运动都是适用的.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三、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问题导思】1.求天体质量的思路是什么?2.有了天体的质量,求密度还需什么物理量?3.求天体质量常有哪些方法?1.求天体质量的思路 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其他天体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做圆周运动的天体(或卫星)的向心力等于它与中心天体的万有引
20、力,利用此关系建立方程求中心天体的质量.2.计算天体的质量 下面以地球质量的计算为例,介绍几种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1)若已知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半径为 r,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2)若已知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 r 和月球运行的线速度 v,由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等于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3)若已知月球运行的线速度 v 和运行周期 T,由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等于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4)若已知地球的半径 R 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根据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得 解得地球质量为 3.计算天体的密
21、度 若天体的半径为 R,则天体的密度 误区警示 1.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地球,也适用于其他任何星体.注意方法的拓展应用.明确计算出的是中心天体的质量.2.要注意 R、r 的区分.R 指中心天体的半径,r 指行星或卫星的轨道半径.以地球为例,若绕近地轨道运行,则有 R=r.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例:要计算地球的质量,除已知的一些常数外还需知道某些数据,现给出下列各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有哪些?()A.已知地球半径 R B.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r 和线速度 v C.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
22、运动的线速度 v 和周期 T D.已知地球公转的周期 T及运转半径 r【答案】ABC 归纳总结:求解天体质量的技巧 天体的质量计算是依据物体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列出有关方程求解的,因此解题时首先应明确其轨道半径,再根据其他已知条件列出相应的方程.四、分析天体运动问题的思路【问题导思】1.常用来描述天体运动的物理量有哪些?2.分析天体运动的主要思路是什么?3.描述天体的运动问题,有哪些主要的公式?1.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般行星或卫星的运动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都由中心天体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所以研究天体时可建立基本关系式:2.四个重要结论 设质量为
23、 m 的天体绕另一质量为 M 的中心天体做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 以上结论可总结为“越远越慢,越远越小”.误区警示 1.由以上分析可知,卫星的 an、v、T 与行星或卫星的质量无关,仅由被环绕的天体的质量 M 和轨道半径 r 决定.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时还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地球的公转周期是 365 天,自转一周是 24 小时,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9.8 m/s2.例:)据报道,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一颗距地球 40 光年的“超级地球”,名为“55 Cancri e”,该行星绕母
24、星(中心天体)运行的周期约为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的 480(1),母星的体积约为太阳的 60 倍.假设母星与太阳密度相同,“55 Cancri e”与地球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则“55 Cancri e”与地球的()【答案】B 归纳总结:解决天体运动的关键点 解决该类问题要紧扣两点:一是紧扣一个物理模型:就是将天体(或卫星)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二是紧扣一个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特征,即天体(或卫星)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还要记住一个结论:在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四个物理量中,只有周期的值随着轨道半径的变大而增大,其余的三个都随轨道半径的变大而减小 五、双星问题的分析方法 例:天文学
25、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 T,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 r,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 G)归纳总结:双星系统的特点 1.双星绕它们共同的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2.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需要的向心力;3.双星系统中每颗星的角速度相等;4.两星的轨道半径之和等于两星间的距离.初二上学期物理教案 3 宇宙航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
26、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正确理解人造卫星做圆周运动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来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我国在卫星发射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促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第一宇宙速度的意义和求法.2.人造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教学难点 1.近地卫星、同步卫星的区别.2.卫星的变轨问题.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27、 一、宇宙航行 1.基本知识(1)牛顿的“卫星设想”如图所示,当物体的初速度足够大时,它将会围绕地球旋转而不再落回地面,成为一颗绕地球转动的人造卫星.(2)原理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一般情况下可认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3)宇宙速度(4)梦想成真 1957 年 10 月,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1969 年 7 月,美国“阿波罗 11 号”登上月球;2003 年 10 月 15 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踏入太空.2.思考判断(1)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速度可以是
28、10 km/s.()(2)在地面上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是 7.9 km/s.()(3)要发射一颗月球人造卫星,在地面的发射速度应大于 16.7 km/s.()探究交流 我国于 2011 年 10 月发射的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试问这个探测器应大约以多大的速度从地球上发射【提示】火星探测器绕火星运动,脱离了地球的束缚,但没有挣脱太阳的束缚,因此它的发射速度应在第二宇宙速度与第三宇宙速度之间,即 11.2 km/s 二、第一宇宙速度的理解与计算【问题导思】1.第一宇宙速度有哪些意义?2.如何计算第一宇宙速度?3.第一宇宙速度与环绕速度、发射速度有什么联系?1.第一宇宙速度的定义 又叫环绕速度,
29、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具有的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v=7.9 km/s.2.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设地球的质量为 M,卫星的质量为 m,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 r,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 v:3.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广 由第一宇宙速度的两种表达式可以看出,第一宇宙速度之值由中心星体决定,可以说任何一颗行星都有自己的第一宇宙速度,都应以 式中 G 为万有引力常量,M 为中心星球的质量,g 为中心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r 为中心星球的半径.误区警示 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发
30、射速度.卫星离地面越高,卫星的发射速度越大,贴近地球表面的卫星(近地卫星)的发射速度最小,其运行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例:某人在一星球上以速率 v 竖直上抛一物体,经时间 t 物体以速率 v 落回手中,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 R,求这个星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方法总结:天体环绕速度的计算方法 对于任何天体,计算其环绕速度时,都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思路,卫星的轨道半径等于天体的半径,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式计算.1.如果知道天体的质量和半径,可直接列式计算.2.如果不知道天体的质量和半径的具体大小,但知道该天体与地球的质量、半径关系,可分别列出天体与地球环绕速度的表达式,用比例法进行计算.三、卫星的线速
31、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问题导思】1.卫星绕地球的运动通常认为是什么运动?2.如何求 v、T、a 与 r 的关系?3.卫星的线速度与卫星的发射速度相同吗?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通常认为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的线速度 v、角速度、周期 T 与轨道半径 r 的关系与推导如下: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由上表可以看出:卫星离地面高度越高,其线速度越小,角速度越小,周期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误区警示 1.在处理卫星的 v、T 与半径 r 的关系问题时,常用公式“gR2=GM”来替换出地球的质量
32、 M 会使问题解决起来更方便.2.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得越高,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但卫星最后稳定在绕地球运动的圆形轨道上时的速度越小.例:如图所示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颗人造地球卫星 A、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 v=,可知三颗卫星的线速度 vA 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三颗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 FAFBFC C.三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aAaBaC D.三颗卫星运行的角速度 AB【答案】C 四、卫星轨道与同步卫星【问题导思】1.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有什么特点?2.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圆心一定是地心吗?3.地球同步卫星有哪些特点?1.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 人造卫星的轨道可以是椭圆轨道,也可以是
33、圆轨道.(1)椭圆轨道:地心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圆轨道: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由于万有引力指向地心,所以卫星的轨道圆心必然是地心,即卫星在以地心为圆心的轨道平面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总之,地球卫星的轨道平面可以与赤道平面成任意角度,但轨道平面一定过地心.当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时,称为赤道轨道;当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时,即通过极点,称为极地轨道,如图所示.2.地球同步卫星(1)定义: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卫星,又叫静止卫星.(2)六个“一定”.同步卫星的运
34、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同步卫星的运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T=24 h.同步卫星的运行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均在赤道平面上,即所有的同步卫星都在赤道的正上方.同步卫星的高度固定不变.特别提醒 由于卫星在轨道上运动时,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全部提供给了向心力,产生了向心加速度,因此卫星及卫星上的任何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例:已知某行星的半径为 R,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的卫星绕行星运动的周期为T,该行星上发射的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为 v,求同步卫星距行星表面高度为多少.规律总结:同步卫星、近地卫星和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物体的比较 1.近地卫星是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的卫星,卫星
35、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同步卫星是在赤道平面内,定点在某一特定高度的卫星,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是地球的一部分,它不是地球的卫星,充当向心力的是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与重力之差.2.近地卫星与同步卫星的共同点是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同步卫星与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的共同点是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当比较近地卫星和赤道上物体的运动规律时,往往借助同步卫星这一纽带,这样会使问题迎刃而解.五、卫星、飞船的变轨问题 例:如图所示,某次发射同步卫星的过程如下: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再次点火进入椭圆形的过渡轨道 2,
36、最后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 3.轨道 1、2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相切于 Q 点,2、3 相切于 P 点,则当卫星分别在 1、2、3 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轨道 3 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 1 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 3 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 1 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 1 上经过 Q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 2 上经过 Q 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 2 上经过 P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 3 上经过 P 点时的加速度【答案】D 规律总结:卫星变轨问题的处理技巧 1.当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
37、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 由此可见轨道半径 r 越大,线速度 v 越小.当由于某原因速度 v 突然改变时,若速度 v 突然减小,卫星将做近心运动,轨迹为椭圆;若速度 v 突然增大,则 卫星将做离心运动,轨迹变为椭圆,此时可用开普勒第三定律分析其运动.2.卫星到达椭圆轨道与圆轨道的切点时,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相同,所以加速度也相同.初二上学期物理教案 4 温度计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的
38、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说明:教学目标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物理课程标准的概念。在本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这节课以以上知识为载体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1、以自制演示温度计为器材,通过学生观察、分析、创造,自己
39、得出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阅读教材,相互讨论,总结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中如何逐步培养起后进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说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自学、观察、分析、创造的能力,及在学习中相互协作、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教学方法:观察实验,自学讨论,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一、引入 1、出示幻灯片,学生观察图片 学生观察后说说感受,引入课题温度 二、新授 第一节温度 2、学生实验一 学生用手触摸热水杯和冷水杯,并说出自己的感觉。引导学生总结出温度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冷的物体温度低、热的物体温度高)再让少数同学触摸两杯水
40、。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老师:凭感觉判断温度准确吗?要想准确的知道物体的温度应该怎么办?(一):温度计原理及构造 老师:你们知道的有哪些温度计?它的构造是什么?(说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说明:老师板书学生提出的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对积极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某些学生可能提出与本节内容不太相符的问题,老师不要置之不理,要给予合理的解释,不要挫伤学生爱思考、爱发言的积极性 1、老师演示自制温度计。老师:当把这个装置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同学们猜想一下,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学
41、生讨论、回答。老师把装置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学生观察。老师:现在把此装置从热水中取出,放进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猜想后回答。老师把装置从热水中取出,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学生观察现象。老师:这种现象叫做什么?学生:热胀冷缩。老师: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能否制作一个测温装置?这个装置叫做什么?学生:温度计 老师:现在谁能说出液体温度计的测量原理?老师手举自制温度计。老师:能否用此装置测量液体的温度?你认为它有哪些缺陷?(说明:此问题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把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拿出演示温度计 老师:这支温度计经过改造,已经很完美。现在大家看看这只温度
42、计,你们满意吗?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老师:谁能描述一下这支温度计的构造?(二)、摄氏温度 1、摄氏温度的规定 学生阅读课本 P69 并讨论:摄氏度、100 摄氏度、1 摄氏度是如何规定的。2、摄氏温度的读写:出示天气预报稿,请学生扮演播音员播报天气预报,谁愿意?宁夏 2012 年 1 月 26 日天气预报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宁夏地区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晴转多云,北风 34 级,气温15到 2、明天夜间到后天白天多云。近期气温较低,请观众朋友们注意防寒保暖。(学生阅读,及时鼓励,纠正其中的误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3、认
43、识温度计计的构造,介绍温度计上的量程和分度值。(三)、温度计的使用 老师: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该做到哪些事项?学生阅读课本 P49“温度计的使用”,并作反馈。老师:使用温度计常出现哪些错误?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学生阅读 P49 使用温度计的几个要点,并测量水的温度,小组展示(说明: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自学、讨论,展示,总结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印象深刻,同时提高了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简单小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四)、体温计 1、老师出示体温计,学生观察,认识体温计的构造,特别是缩口的作用,量程老师:同学们在哪里见过体温计,医生在使用之前是怎么做的?学生:在医院见过,医生使用之前要甩
44、几下 老师:生病正常,同学们要加强锻炼,尽量少去医院。(说明:提醒学生加强锻炼,培养学生爱护自己身体的意识)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学生阅读 P69“体温计”知识小结:学生自结。(五)、小结 初二上学期物理教案 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物理学史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地心说(托勒密)和日心说(哥白尼)分别以不同的参照物观察天体运动的观点;通过学习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了解牛顿是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的阅读使学生知道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情感目标 使学生在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
45、种不同的观点,也使学生懂得科学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光明大道,也是要通过斗争,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说明:1、日心、地心学说及两者之间的争论有许多内容可向学生介绍,教材为了简单明了地简述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没有过多地叙述这些内容.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2、这一节的教学除向学生介绍日心、地心学说之争外,还要注意向学生说明古时候人们总是认为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是由于它遵循的运动规律与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不同.3.学习这一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下一节推导万有引力定律做铺垫,因此教材中没有过重地讲述开普勒的三大定律,而是将三大定律的内容综合在一起加以说明,节后也没有安排练习.希望老师能合理地
46、安排这一节的教学.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首先让学生在上课前准备大量的资料并进行阅读,如:第谷在1572年时发现在仙后座中有一颗很亮的新星,从此连续十几个月观察这颗星从明亮到消失的过程,并用仪器定位确证是恒星(后称第谷星,是银河系一颗超新星),打破了历来“恒星不变”的学说.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基础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数学表述形式的近代科学.为_以亚里士多德为旗号的经院哲学对科学的禁锢、改变与加深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科学认识而奋斗了一生,因此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开普勒幼年时期的不幸,通
47、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完成了第谷未完成的工作.这些物理学家的有关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在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们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不畏强权的精神.教法建议 具体授课中教师可以用故事的形式讲述.也可通过放资料片和图片的形式讲述.也可大胆的让学生进行发言.在讲授“日心说”和“地心说”时,先不要否定“地心说”,让学生了解托勒密巧妙的解释,同时让学生明白哥白尼的理论_了统治人类长达一千余年的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地心说”理论,为宣传和捍卫这一学说,意大利的思想家布鲁诺惨遭烧死,伽利略也为此受到残酷迫害.不必给结论,让学生自行得出结论.典型例题 关于开普勒的三大定律 例 1 月球环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
48、约为地球半径的 60 倍,运行周期约为 27天。应用开普勒定律计算:在赤道平面内离地面多少高度,人造地球卫星可以随地球一起转动,就像停留在无空中不动一样.分析:月球和人造地球卫星都在环绕地球运动,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它们运行轨道的半径的三次方跟圆周运动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是相等的.解:设人造地球卫星运行半径为 R,周期为 T,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同理设月球轨道半径为,周期为,也有:由以上两式可得:在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km 点评:随地球一起转动,就好像停留在天空中的卫星,通常称之为定点卫星.它们离地面的高度是一个确定的值,不能随意变动。利用月相求解月球公转周期 例 2 若近似认为月球绕地球
49、公转与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在同一平面内,且都为正圆.又知这两种转动同向,如图所示,月相变化的周期为 29.5 天(图是相继两次满月,月、地、日相对位置示意图).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解:月球公转(2+)用了 29.5 天.故转过 2 只用天.由地球公转知.所以=27.3 天.例 3 如图所示,A、B、C 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个?()A.B、C 的线速度相等,且大于 A 的线速度 B.B、C 的周期相等,且大于 A 的周期 C.B、C 的向心加速度相等,且大于 A 的向心
50、加速度 D.若 C 的速率增大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 B 分析:由卫星线速度公式可以判断出,因而选项 A 是错误的.由卫星运行周期公式,可以判断出,故选项 B 是正确的.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万有引力作用于卫星上产生的,由,可知,因而选项 C 是错误的.若使卫星 C 速率增大,则必然会导致卫星 C 偏离原轨道,它不可能追上卫星B,故 D 也是错误的.解:本题正确选项为 B。点评:由于人造地球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所需要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若由于某种原因,使卫星的速度增大。则所需要的向心力也必然会增加,而万有引力在轨道不变的时候,是不可能增加的,这样卫星由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大于外界所提供的向心力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