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单元 易错题难题提高题学能测试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勾股定理单元 易错题难题提高题学能测试试题.pdf(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在ABC 中,BCA=90,AC=6,BC=8,D 是 AB 的中点,将ACD 沿直线 CD 折叠得到ECD,连接 BE,则线段 BE 的长等于()A5B75C145D3652如图,菱形 ABCD 的对角线 AC,BD 的长分别为 6cm,8cm,则这个菱形的周长为()A5cmA1B10cmB2C14cmC2D20cmD33已知,等边三角形 ABC 中,边长为 2,则面积为()4如图,在 RtABC 中,C=90,AC=4,BC=3,BD 平分 ABC,E 是 AB 中点,连接DE,则 DE 的长为()A10B22C5 12D325如图,A、B 两点在直线 l 的两侧,点
2、 A 到直线 l 的距离 AC=4,点 B 到直线 l 的距离 BD=2,且CD=6,P 为直线 CD 上的动点,则PAPB的最大值是()A6 2B2 2C2 10D66如图,ABC中,ACB90,AC 2,BC 3设AB长是m,下列关于m的四种说法:m是无理数;m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m是 13 的算术平方根;2 m3其中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是()ACA6B12BDC6 2D6 37在ABC中,C 90,A 30,AB 12,则AC()8如图,已知 AB 是线段 MN 上的两点,MN12,MA3,MB3,以 A 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点 M,以点 B 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点N,使 M、N 两点重合
3、成一点 C,构成ABC,当ABC 为直角三角形时 AB 的长是()A3B5C4 或 5D3 或 519如图是我国一位古代数学家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曾被选为2002 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它通过对图形的切割、拼接,巧妙地证明了勾股定理,这位伟大的数学家是()A杨辉B刘徽C祖冲之D赵爽10在下列以线段 a、b、c 的长为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a=3,b=4,c=6Ba=5,b=6,c=7Ca=6,b=8,c=9Da=7,b=24,c=25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1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副“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 1)图 2 由弦图变化得到
4、,它是由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 ABCD,正方形 EFGH,正方形 MNKT 的面积分别为 S1,S2,S3,若 S1+S2+S3=10,则 S2的值是_12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为5 dm、3 dm 和 1 dm,A 和 B是这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A 点有一只蚂蚁,想到B 点去吃可口的食物请你想一想,这只蚂蚁从 A 点出发,沿着台阶面爬到B 点的最短路程是 dm13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摆放成四边形ABCD,发现只要知道其中一边的长就可以求出其它各边的长,若已知 AD3 2,则 AB 的长为_14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 DC 1
5、,BD平分ABC,BDCD,则ADBC等于_.15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6,AD8,矩形内一动点 P 使得 SPAD点 P 到点 A、D 的距离之和 PA+PD 的最小值为_1S矩形ABCD,则316如图,四边形 ABDC 中,ABD120,ABAC,BDCD,AB4,CD43,则该四边形的面积是_17如图,在ABC 中,ABAC,BAC120,AC 的垂直平分线交 BC 于 F,交 AC 于 E,交 BA 的延长线于 G,若 EG3,则 BF 的长是_18如图,在等边ABC 中,AB6,AN2,BAC 的平分线交 BC 于点 D,M 是 AD 上的动点,则 BM+MN 的最小值是_
6、19已知,在ABC 中,BC=3,A=22.5,将ABC 翻折使得点 B 与点 A 重合,折痕与边 AC 交于点 P,如果 AP=4,那么 AC 的长为_20如图,在等腰ABC 中,ABAC,底边 BC 上的高 AD6cm,腰 AC 上的高 BE4m,则ABC 的面积为_cm2三、解答题三、解答题21如图,ABC 和EDC都是等边三角形,AD 长;(2)BDC 的度数:(3)AC 的长7,BD 3,CD 2求:(1)AE22如图,ABC 和 ADE 都是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ADAE,且 BAC DAE(1)如图,连接 BE、CD,求证:BECD;(2)如图,连接 BE、CD,若 BAC
7、DAE60,CDAE,AD3,CD4,求 BD 的长;(3)如图,若 BAC DAE90,且 C 点恰好落在 DE 上,试探究 CD2、CE2和 BC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说明23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8,BC=10,E 为 CD 边上一点,将ADE 沿 AE 折叠,使点D 落在 BC 边上的点 F 处(1)求 BF 的长;(2)求 CE 的长24如图 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动点 D 在直线 AB(点 A 与点 B 重合除外)上时,以 CD 为一腰在 CD 上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ECD,且ECD90,连接 AE(1)判断 AE 与 BD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
8、)如图 2,若BD 4,P,Q 两点在直线 AB 上且EP EQ 5,试求 PQ 的长(3)在第(2)小题的条件下,当点D 在线段 AB 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上时,判断PQ 的长是否为定值分别画出图形,若是请直接写出PQ 的长;若不是请简单说明理由25如图所示,已知ABC中,B 90,AB 16cm,AC 20cm,P、Q是ABC的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P从点A开始沿A B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点Q从点B开始沿B C A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它们同时出发,设出发的时间为ts(1)则BC _cm;(2)当t为何值时,点P在边AC的垂直平分线上?此时CQ _?(3)当点Q在边C
9、A上运动时,直接写出使BCQ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运动时间26已知ABC中,ACB90,AC BC,过顶点A作射线AP.(1)当射线AP在BAC外部时,如图,点D在射线AP上,连结CD、BD,已知AD n21,AB n21,BD 2n(n 1).试证明ABD是直角三角形;求线段CD的长.(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2)当射线AP在BAC内部时,如图,过点B作BD AP于点D,连结CD,请写出线段AD、BD、C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7如图,己知RtABC,ACB90,BAC 30,斜边AB 4,ED为AB垂直平分线,且DE 2 3,连接DB,DA.(1)直接写出BC _,AC _;(2)求证:ABD
10、是等边三角形;(3)如图,连接CD,作BF CD,垂足为点F,直接写出BF的长;(4)P是直线AC上的一点,且CP1AC,连接PE,直接写出PE的长.328(已知:如图 1,矩形 OACB 的顶点 A,B 的坐标分别是(6,0)、(0,10),点 D是 y 轴上一点且坐标为(0,2),点 P 从点 A 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线段ACCB 方向运动,到达点B 时运动停止(1)设点 P 运动时间为 t,BPD 的面积为 S,求 S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点 P 运动到线段 CB 上时(如图 2),将矩形 OACB 沿 OP 折叠,顶点 B 恰好落在边AC 上点 B位置,求此
11、时点 P 坐标;(3)在点 P 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 BPD 为等腰三角形的情况?若存在,求出点P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9如图 1,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 D,E 分别在边 BC,AC 上,且 CDAE,AD 与BE 相交于点 F(1)求证:ABECAD;(2)如图 2,以 AD 为边向左作等边ADG,连接 BG)试判断四边形 AGB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若设 BD1,DCk(0k1),求四边形 AGBE 与ABC 的周长比(用含 k 的代数式表示)30如图,在ABC 中,D 是边 AB 的中点,E 是边 AC 上一动点,连结 DE,过点 D 作 DFDE 交边BC 于点 F
12、(点 F 与点 B、C 不重合),延长 FD 到点 G,使 DG=DF,连结 EF、AG.已知AB=10,BC=6,AC=8.(1)求证:ADGBDF;(2)请你连结 EG,并求证:EF=EG;(3)设 AE=x,CF=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4)求线段 EF 长度的最小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中线、翻折得CD=DE=BD=5,CE=AC=6,作 DHBE 于 H,EGCD 于 G,证明DHEEGD,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H DG【详解】BCA=90,AC=6,BC=8,AB7,即可
13、得到 BE.5AC2BC2628210,D 是 AB 的中点,AD=BD=CD=5,由翻折得:DE=AD=5,EDC=ADC,CE=AC=6,BD=DE,作 DHBE 于 H,EGCD 于 G,DHE=EGD=90,EDH=11BDE=(180-2EDC)=90-EDC,22DEB=90-EDH=90-(90-EDC)=EDC,DE=DE,DHEEGD,DH=EG,EH=DG,设 DG=x,则 CG=5-x,EG2=DE2 DG2 CE2CG2,5 x 6(5 x),x 22227,57,5EH DG BE=2EH=故选:C.14,5【点睛】此题考查翻折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将求
14、BE 转换为求其一半的长度的想法是关键,由此作垂线,证明DHEEGD,由此求出 BE 的长度.2D解析:D【解析】【分析】11AC,OB BD,再利用勾股22定理列式求出 AB,然后根据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可得ACBD,OA【详解】解:四边形 ABCD是菱形,ACBD,OA 11AC 6=3cm,22OB 11BD 8 4cm22根据勾股定理得,ABOA2OB232425cm,所以,这个菱形的周长=45=20cm.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主要利用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需熟记.3D解析:D【解析】根据题意可画图为:过点A
15、 作 ADBC,垂足为 D,B=60,BAD=30,AB=2,AD=3,SABC=故选 D.11BCAD=23=3.224A解析:A【解析】试题解析:如图,过D 作 AB 垂线交于 K,BD平分ABC,CBD=ABDC=DKB=90,CD=KD,在BCD和BKD中,CDKDBDBDBCD BKD,BC=BK=3E 为 AB中点BE=AE=2.5,EK=0.5,AK=AE-EK=2,设 DK=DC=x,AD=4-x,AD2=AK2+DK2即(4-x)2=22+x2解得:x=3222在 RtDEK中,DE=DK2 KE2=()+(0.5)=3210.2故选 A5C解析:C【解析】试题解析:作点B关
16、于直线l的对称点B,连接AB并延长,与直线l的交点即为使得PAPB取最大值时对应的点P.此时PAPB PAPB AB.过点B作BE AC于点E,如图,四边形BDCE为矩形,BE CD 6,EC BD BD 2.AE 2.ABAE2BE2 2 10.PAPB的最大值为:2 10.故答案为:2 10.6C解析:C【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ACB90,在 RtABC 中,mAB故正确,m213,91316,3m4,故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及算术平方根、无理数的估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勾股定理,本题属于基础题型AC2BC213,7D解析:D【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
17、质求出BC,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C=90,A=30,BC=1AB=6,2由勾股定理得,AC=故选:D【点睛】AB2 BC2 6 3,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8C解析:C【分析】设 ABx,则 BC9x,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到x 的取值范围,再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计算解答【详解】解:在ABC 中,ACAM3,设 ABx,BC9x,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3 x9 x,39 xx解得 3x6,AC 为斜边,则 32x2(9x)2,即 x29x360,方程无解,即 A
18、C 为斜边不成立,若 AB 为斜边,则 x2(9x)232,解得 x5,满足 3x6,若 BC 为斜边,则(9x)232x2,解得 x4,满足 3x6,x5 或 x4;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勾股定理等,分类讨论和方程思想是解答的关键9D解析:D【分析】3 世纪,汉代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通过对图形的切割、拼接、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详解】由题意,可知这位伟大的数学家是赵爽故选 D【点睛】考查了数学常识,勾股定理的证明3 世纪我国汉代的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人们称它为“赵爽弦图”赵爽通过对这种图形切割、拼接,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著名的勾股定理10D解析:
19、D【解析】A 选项:32+4262,故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错误;B 选项:52+6272,故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错误;C 选项:62+8292,故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错误;D 选项:72+242=252,故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正确故选 D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03【解析】11试题解析:将四边形 MTKN 的面积设为 x,将其余八个全等的三角形面积一个设为y,正方形 ABCD,正方形 EFGH,正方形 MNKT 的面积分别为 S1,S2,S3,S1+S2+S3=10,得出 S1=8y+x,S2=4
20、y+x,S3=x,S1+S2+S3=3x+12y=10,故 3x+12y=10,x+4y=10,3所以 S2=x+4y=103考点:勾股定理的证明12【解析】试题分析:将台阶展开,如图,AC 3313 12,BC 5,AB2 AC2 BC2169,AB 13,即蚂蚁爬行的最短线路为13dm.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134 3【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AC=6,在 RtABC 中,BAC=30,得到BC 得到AC2 BC2 AB2,即可求出 AB.【详解】在 RtACD 中,CD=AD=3 2,AC=1AB,再利用勾股定理2AD2CD26,1AB,212在 RtABC 中,BAC=30,BC
21、 AC2 BC2 AB2,6(AB)AB,解得 AB=4 3,负值舍去,故答案为:4 3.【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30 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正确理解勾股定理的三边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43【分析】由AD/BC,BD平分ABC,易证得ABD是等腰三角形,即可求得AD AB 1,又由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易证得C 2DBC,然后由BDCD,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得DBC 30,则可求得BC的值,继而求得ADBC的值.【详解】解:AD/BC,AB DC,222C ABC,ADBDBC,BD平分ABC,ABC 2DBC,ABD DBC,ABD ADB,AD
22、AB 1,C 2DBC,BDCD,BDC 90,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DBCC 90,C 2DBC 60,BC 2CD 21 2,ADBC 12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勾股定理,含30 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等腰梯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综合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1582【分析】根据 SPAD1S矩形ABCD,得出动点 P 在与 AD 平行且与 AD 的距离是 4 的直线 l 上,作 A 关3于直线 l 的对称点 E,连接 DE,BE,则 DE 的长就是所求的最短距离然后在直角三角形ADE 中,由勾股定理求得DE 的值,
23、即可得到 PA+PD的最小值【详解】设PAD中 AD 边上的高是 hSPAD1S矩形ABCD,311ADhADAB,232AB4,3h动点 P 在与 AD 平行且与 AD 的距离是 4 的直线 l 上,如图,作 A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 E,连接 BE,DE,则 DE 的长就是所求的最短距离在 RtADE 中,AD8,AE4+48,DEAE2 AD282828 2,即 PA+PD 的最小值为 82故答案 8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三角形的面积,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得出动点P 所在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1616 3【分析】延长CA、DB交于点E,则C
24、60,E 30,在RtABE中,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E2AB8,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E 4 3同理,在RtDEC中求出CE 2CD 8 3,DE CE2CD212,然后根据S四边形ABDC SCDE SABE,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延长CA、DB交于点E,四边形ABDC中,ABD120,AB AC,BDCD,C 60,E 30,在RtABE中,AB 4,E 30,BE2AB8,AE BE2 AB2 4 3在RtDEC中,E 30,CD 4 3,CE 2CD 8 3,DE CE2CD212,1SABE44 3 8 3,21SCDE4 312 24 3,2S四边形ABDC S
25、CDE SABE 24 3 8 3=16 3故答案为:16 3【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图形的面积,准确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74【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得出AE=EC,AEG=AEF=90,求出B=C=G=30,根据勾股定理和含 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求出AE 和 EF,即可求出 FG,再求出 BF=FG 即可【详解】AC 的垂直平分线 FG,AE=EC,AEG=AEF=90,BAC=120,G=BAC-AEG=120-90=30,BAC=120,AB=AC,B=C=1(180-BAC)=30,2B=G,BF=FG,在 RtAEG 中,G=30
26、,EG=3,AG=2AE,即(2AE)2=AE2+32,AE=3(负值舍去)即 CE=3,同理在 RtCEF 中,C=30,CF=2EF,(2EF)2=EF2+(3)2,EF=1(负值舍去),BF=GF=EF+CE=1+3=4,故答案为 4【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能综合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187【解析】【分析】通过作辅助线转化 BM,MN 的值,从而找出其最小值求解【详解】解:连接 CN,与 AD 交于点 M则 CN 就是 BM+MN 的最小值取 BN 中点 E,连接 DE,如图所示:等边ABC 的边长为 6,AN2,BN
27、ACAN624,BEENAN2,又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DE 是BCN 的中位线,CN2DE,CNDE,又N 为 AE 的中点,M 为 AD 的中点,MN 是ADE 的中位线,DE2MN,CN2DE4MN,CM3CN4113 3BC3,DMAD,22237,2在直角CDM 中,CD22CMCD MD CN437 2 732BM+MNCN,BM+MN 的最小值为 27故答案是:27【点睛】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195 2 2,3 2 2【分析】过 B 作 BFCA 于 F,构造直角三角形,分两种情况讨论,利用勾股定理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 AC
28、的长【详解】分两种情况:当C 为锐角时,如图所示,过B 作 BFAC 于 F,由折叠可得,折痕 PE 垂直平分 AB,AP=BP=4,BPC=2A=45,BF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F=DF=2 2,又BC=3,RtBFC 中,CF=BC2BF21,AC=AP+PF+CF=5+2 2;当ACB 为钝角时,如图所示,过B 作 BFAC 于 F,同理可得,BF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F=FP=2 2,又BC=3,RtBCF 中,CF=BC2BF21,AC=AF-CF=3+2 2.故答案为:5+2 2或 3+2 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分两种情况画出图形进
29、行求解解题时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2092【分析】根据三角形等面积法求出AC31,在 RtAC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出 AC2=BC2+36,依据BC24这两个式子求出 AC、BC 的值.【详解】AD 是 BC 边上的高,BE 是 AC 边上的高,11ACBEBCAD,22AD6,BE4,AC3,BC2AC29,24BCABAC,ADBC,1BC,2222AC CD AD,1AC2BC2+36,4BDDC1BC23694,4BC2364整理得,BC2,8解得:BC3 2,ABC 的面积为123 269 2cm2故答案为:
30、9 2【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等面积法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找出AC 与 BC 的数量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三、解答题21(1)3;(2)150;(3)13【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利用SAS 证明BCDACE,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得结果;(2)在ADE 中,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ED90,进而可求出AEC 的度数,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得答案;(3)过 C 作 CPDE 于点 P,设 AC 与 DE 交于 G,如图,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得 PE 与 CP 的长,进而可得 AECP,然后即可根据 AAS 证明AEGCPG,于是可得 AGCG,PGEG,根
31、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G 的长,进一步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1)ABC 和EDC 都是等边三角形,BCAC,CDCEDE2,ACBDCE60,BCDACE,在BCD 与ACE 中,BCAC,BCDACE,CDCE,BCDACE,AEBD3;(2)在ADE 中,AD DE+AE 2 22227,AE 3,DE 2,237AD,2AED90,DEC60,AEC150,BCDACE,BDCAEC150;(3)过 C 作 CPDE 于点 P,设 AC 与 DE 交于 G,如图,CDE 是等边三角形,PE1DE1,CP22 1223,AECP,在AEG 与CPG 中,AEGCPG90,AGECGP,AE
32、CP,AEGCPG,AGCG,PGEG1,2AGAE EG 223213 1,222AC2AG13【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上述知识、灵活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1)证明见解析;(2)5;(3)CD2+CE2BC2,证明见解析【分析】(1)先判断出BAE=CAD,进而得出 ACDABE,即可得出结论(2)先求出CDA=1ADE=30,进而求出BED=90,最后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2(3)方法 1、同(2)的方法即可得出结论;方法2、先判断出 CD2+CE2=2(AP2+CP2),再判断出 CD2+CE2=
33、2AC2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BACDAE,BAC+CAEDAE+CAE,即BAECAD又ABAC,ADAE,ACDABE(SAS),CDBE(2)如图 2,连结 BE,ADAE,DAE60,ADE 是等边三角形,DEAD3,ADEAED60,CDAE,CDA11ADE6030,22由(1)得ACDABE,BECD4,BEACDA30,BEDBEA+AED30+6090,即 BEDE,BDBE2 DE232425(3)CD2、CE2、BC2之间的数量关系为:CD2+CE2BC2,理由如下:解法一:如图 3,连结 BEADAE,DAE90,DAED45,由(1)得ACDABE,BECD,BEA
34、CDA45,BECBEA+AED45+4590,即 BEDE,在 RtBEC 中,由勾股定理可知:BC2BE2+CE2BC2CD2+CE2解法二:如图 4,过点 A 作 APDE 于点 PA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PDE,APEPDPCD2(CP+PD)2(CP+AP)2CP2+2CPAP+AP2,CE2(EPCP)2(APCP)2AP22APCP+CP2,CD2+CE22AP2+2CP22(AP2+CP2),在 RtAPC 中,由勾股定理可知:AC2AP2+CP2,CD2+CE22AC2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知:AB2+AC2BC2,即 2AC2BC2,CD2+CE2BC2
35、【点睛】本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1)的关键是判断出BAE=CAD,解(2)(3)的关键是判断出 BEDE,是一道中等难度的中考常考题23(1)BF 长为 6;(2)CE 长为 3,详细过程见解析【分析】(1)由矩形的性质及翻折可知,B=90,AF=AD=10,且 AB=8,在RtABF 中,可由勾股定理求出 BF 的长;(2)设 CE=x,根据翻折可知,EF=DE=8-x,由(1)可知 BF=6,则 CF=4,在RtCEF 中,可由勾股定理求出 CE 的长【详解】解:(1)四边形 ABCD 为矩形
36、,B=90,且 AD=BC=10,又AFE 是由ADE 沿 AE 翻折得到的,AF=AD=10,又AB=8,在RtABF 中,由勾股定理得:BF=AF2-AB2=102-82=6,故 BF 的长为 6(2)设 CE=x,四边形 ABCD 为矩形,CD=AB=8,C=90,DE=CD-CE=8-x,又AFE 是由ADE 沿 AE 翻折得到的,FE=DE=8-x,由(1)知:BF=6,故 CF=BC-BF=10-6=4,在RtCEF 中,由勾股定理得:CF2+CE2=EF2,42+x2=(8-x)2,解得:x=3,故 CE 的长为 3【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折叠前后图形的
37、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利用勾股定理求解是本题的关键24(1)AE=BD 且 AEBD;(2)6;(3)PQ 为定值 6,图形见解析【分析】(1)由“SAS”可证ACEBCD,可得 AE=BD,EAC=DBC=45,可得 AEBD;(2)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A=AQ,由勾股定理可求 PA的长,即可求 PQ 的长;(3)分两种情况讨论,由“SAS”可证ACEBCD,可得 AE=BD,EAC=DBC,可得AEBD,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A=AQ,由勾股定理可求 PA的长,即可求 PQ 的长【详解】解:(1)AE=BD,AEBD,理由如下:ABC,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
38、形,AC=BC,CE=CD,ACB=ECD=90,ABC=CAB=45,ACE=DCB,且 AC=BC,CE=CD,ACEBCD(SAS)AE=BD,EAC=DBC=45,EAC+CAB=90,AEBD;(2)PE=EQ,AEBD,PA=AQ,EP=EQ=5,AE=BD=4,AQ=EQ2 AE2=2516=3,PQ=2AQ=6;(3)如图 3,若点 D 在 AB 的延长线上,ABC,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CE=CD,ACB=ECD=90,ABC=CAB=45,ACE=DCB,且 AC=BC,CE=CD,ACEBCD(SAS)AE=BD,CBD=CAE=135,且CAB=45,
39、EAB=90,PE=EQ,AEBD,PA=AQ,EP=EQ=5,AE=BD=4,AQ=EQ2 AE2=2516=3,PQ=2AQ=6;如图 4,若点 D 在 BA 的延长线上,ABC,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CE=CD,ACB=ECD=90,ABC=CAB=45,ACE=DCB,且 AC=BC,CE=CD,ACEBCD(SAS)AE=BD,CBD=CAE=45,且CAB=45,EAB=90,PE=EQ,AEBD,PA=AQ,EP=EQ=5,AE=BD=4,AQ=EQ2 AE2=2516=3,PQ=2AQ=6.【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
40、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证明 AEBD 是本题的关键25(1)12;(2)t=12.5s时,13 cm;(3)11s 或 12s 或 13.2s【分析】(1)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2)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PC=PA=t,则 PB=16-t在 RtBPC 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 t 的值,判断出此时,点Q 在边 AC 上,根据 CQ=2t-BC 计算即可;(3)用 t 分别表示出 BQ 和 CQ,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分BQ=BC、CQ=BC 和 BQ=CQ 三种情况,分别得到关于 t 的方程,可求得 t 的值【详解】(1)在 RtABC 中,BC故答案为:12;(2)如图,点 P 在边
41、AC 的垂直平分线上时,连接PC,PC=PA=t,PB=16-tAC2 AB220216212(cm)(16t)t,在 RtBPC 中,BC2BP2CP2,即12 解得:t=222252256,2Q 从 B 到 C 所需的时间为 122=6(s),此时,点 Q 在边 AC 上,CQ=22512 13(cm);2(3)分三种情况讨论:当 CQ=BQ 时,如图 1 所示,则C=CBQABC=90,CBQ+ABQ=90,A+C=90,A=ABQ,BQ=AQ,CQ=AQ=10,BC+CQ=22,t=222=11(s)当 CQ=BC 时,如图 2 所示,则 BC+CQ=24,t=242=12(s)当 B
42、C=BQ 时,如图 3 所示,过 B 点作 BEAC 于点 E,则 BECEABBC121648,AC205BC2 BE2122(48236)=7.255BC=BQ,BECQ,CQ=2CE=14.4,BC+CQ=26.4,t=26.42=13.2(s)综上所述:当 t 为 11s 或 12s 或 13.2s 时,BCQ 为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方程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等知识用时间t 表示出相应线段的长,化“动”为“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26(1)详见解析;(2)CD 222(n 1);(2)n 2n22ADBD 2CD,理由详见解析.【
43、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判断;过点 C 作 CECD 交 DB 的延长线于点 E,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证明3=4,1=E,进而证明ACDBCE,求出 DE 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2)过点 C 作 CFCD 交 BD 的延长线于点 F,先证ACD=BCF,再证ACDBCF,得 CD=CF,AD=BF,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1)AD2 BD2 n212n n222 22n214n2n22n21n2122又AB n 1AD2 BD2 AB2ABD 是直角三角形如图,过点 C 作 CECD 交 DB 的延长线于点 E,2223+BCD=ACD=90,4+BCD=DCE=
44、903=4由知ABD 是直角三角形12 90又2E 901=E在ACD和BCE中,A E3 4AC BCACDBCECDCE,AD BEDE BD BE BD AD 2nn21又CDCE,DCE90由勾股定理得DE CD2 DE22CDn22n1222CD(n 1)n 2n 222(2)AD、BD、CD 的数量关系为:ADBD 理由如下:如图,过点 C 作 CFCD 交 BD 的延长线于点 F,2CD,ACD=90+5,BCF=90+5ACD=BCFBDADADB=906+7=90ACB=909=8=90又6=87=9ACD和BCF中9 7AC BCACD BCFACDBCFCD=CF,AD=
45、BF又DCF=90由勾股定理得DF CD2CF2又 DF=BF-BD=AD-BDADB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全等、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及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是关键.2CD2CD27(1)2,2 3(2)证明见解析(3)【分析】2 212 32 21(4)或373(1)根据含有 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2,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C 的长;(2)由ED为AB垂直平分线可得 DB=DA,在 RtBDE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BD=4,可得BD=2BE,故BDE 为 60,即可证明ABD是等边三角形;(3)由(1)(2)可知,AC=2 3,AD=4,进而可求得 CD
46、 的长,再由等积法可得S四边形ACBD SBCD SACD,代入求解即可;(4)分点 P 在线段 AC 上和 AC 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过点E 作 AC 的垂线交 AC 于点 Q,构造 RtPQE,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1)RtABC,ACB90,BAC 30,斜边AB 4,1AB 2,AC AB2BC2=2 3;2(2)ED为AB垂直平分线,ADB=DA,在 RtBDE 中,1BE AE AB 2,DE 2 3,2BC BD BE2 DE2=4,BD=2BE,BDE 为 60,ABD为等边三角形;(3)由(1)(2)可知,AC=2 3,AD=4,CDAC2 AD2=2 7,BCD
47、S四边形ACBD S SACD,111(BC AD)AC AC ADBF CD,2222 21;7BF(4)分点 P 在线段 AC 上和 AC 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如图,过点 E 作 AC 的垂线交 AC 于点 Q,AE=2,BAC=30,EQ=1,AC=2 3,CQ QA=3,若点 P 在线段 AC 上,则PQ CQ CP=3 PE 23,3 33PQ2 EQ2=2 3;325 3,3 33若点 P 在线段 AC 的延长线上,则PQ CQ CP=3 PE PQ2 EQ2=2 21;3综上,PE 的长为【点睛】2 32 21.或33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及其应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解题的关
48、键一是能用等积法表示并求出 BF 的长,二是对点 P 的位置要分情况进行讨论.24(0 t 6)1028(1)S=(2),10(3)存在,(6,6)或(6,10 2 7),34t 64(6 t 16)(6,2 7 2)【解析】【分析】(1)当 P 在 AC 段时,BPD 的底 BD 与高为固定值,求出此时面积;当P 在 BC 段时,底边 BD 为固定值,用 t 表示出高,即可列出 S 与 t 的关系式;(2)当点 B 的对应点 B恰好落在 AC 边上时,设 P(m,10),则 PB=PB=m,由勾股定理得 m2=22+(6-m)2,即可求出此时 P 坐标;(3)存在,分别以 BD,DP,BP
49、为底边三种情况考虑,利用勾股定理及图形与坐标性质求出 P 坐标即可【详解】解:(1)A,B 的坐标分别是(6,0)、(0,10),OA=6,OB=10,当点 P 在线段 AC 上时,OD=2,BD=OB-OD=10-2=8,高为 6,S=186=24;218(16-t)=-4t+64;2当点 P 在线段 BC 上时,BD=8,高为 6+10-t=16-t,S=S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24(0 t 6)4t 64(6 t 16)(2)设 P(m,10),则 PB=PB=m,如图 1,;OB=OB=10,OA=6,2AB=OBOA2=8,BC=10-8=2,PC=6-m,m2=22+(6
50、-m)2,解得 m=10310,10);3则此时点 P 的坐标是(3)存在,理由为:若BDP 为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考虑:如图2,当 BD=BP1=OB-OD=10-2=8,在 RtBCP1中,BP1=8,BC=6,根据勾股定理得:CP1=8262 2 7,AP1102 7,即 P1(6,10-2 7),当 BP2=DP2时,此时 P2(6,6);当 DB=DP3=8 时,在 RtDEP3中,DE=6,根据勾股定理得:P3E=8262 2 7,AP3=AE+EP3=2 7+2,即 P3(6,2 7+2),综上,满足题意的 P 坐标为(6,6)或(6,10-2 7),(6,2 7+2)【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