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进展说课讲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脂肪肝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进展说课讲解.ppt(5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脂肪肝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进展脂肪肝的基本概念脂肪肝的基本概念狭义的定义狭义的定义肝内甘油三酯储积肝脏湿重的5%,光镜下每单位面积见30%的肝实质细胞出现脂变,称为脂肪性肝病(fattyliverdiseaseFLD),简称脂肪肝。广义的定义广义的定义脂肪肝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因素所致的,病变主体在肝小叶的,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的广谱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全身性疾病在肝脏的一种病理改变。相关综合征包括: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肥胖综合征,多危险因素综合征等。脂肪肝分类脂肪肝分类根据脂肪变性累及范围 弥漫性脂肪肝(急性和慢性)局灶性脂肪肝 弥漫性脂肪肝伴正常肝岛。根据病因 酒精性脂肪肝 (
2、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非酒精性脂肪肝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NAFLD)根据病情进展的疾病谱分为 单纯性脂肪肝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NAFL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NAFL)脂肪性肝炎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脂肪性肝
3、硬化 (Fatty cirrhosis Fatty cirrhosis)脂肪肝的流行病学脂肪肝的流行病学 群体流行病学调查示脂肪肝与体重(特群体流行病学调查示脂肪肝与体重(特别是内脏性肥胖)、血糖、血脂、血压等增别是内脏性肥胖)、血糖、血脂、血压等增高密切相关。病例对照研究示高脂饮食、运高密切相关。病例对照研究示高脂饮食、运动过少及其相关的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过少及其相关的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脂肪肝的自然转归脂肪肝的自然转归 脂脂肪肪肝肝是是一一组组包包括括从从没没有有生生化化和和组组织织学学上上炎炎症症或或纤纤维维化化证证据据的的单单纯纯性性肝肝细
4、细胞胞脂脂肪肪变变性性到到可可进展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疾病。进展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疾病。单单纯纯性性脂脂肪肪肝肝可可能能是是机机体体一一种种适适应应性性反反应应机机制制的的表表现现,是是一一种种良良性性病病变变。而而脂脂肪肪性性肝肝炎炎是是一种可以进展到终末期肝病的病理状态。一种可以进展到终末期肝病的病理状态。年龄年龄4545岁,岁,内脏性肥胖特别是体重反复波动,内脏性肥胖特别是体重反复波动,血糖控制不好的血糖控制不好的2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ALTALT正常值正常值2 2倍,倍,AST/ALTAST/ALT1 1TGTG1.7mmol/L1.7mmol/L 上述多项指标并存时,发生重度上
5、述多项指标并存时,发生重度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危险性增加。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危险性增加。脂肪肝的发病机制脂肪肝的发病机制第一次打击学说第一次打击学说 胰胰岛岛素素抵抵抗抗是是第第一一次次打打击击的的重重要要原原因因,肝肝细细胞胞脂脂肪肪代代谢谢异异常常,肝肝脏脏内内脂脂肪肪沉沉积积,尤尤其其是是脂脂肪肪酸酸和和甘甘油油三三酯酯沉沉积积是是第第一一次次打打击击的的直接后果。直接后果。第一次打击学说第一次打击学说 在在胰胰岛岛素素抵抵抗抗的的情情况况下下,一一方方面面游游离离脂脂肪肪酸酸(FFAFFA)大大量量急急剧剧的的产产生生;另另一一方方面面肝肝脏脏对对脂脂肪肪酸酸的的-氧氧化化能能力力下下降
6、降,合合成成或或分分泌泌极极低低密密度度脂脂蛋蛋白白(VLDLVLDL)的的能能力力下下降降,脂脂肪肪在在肝肝细细胞胞沉沉积积。由由此此可可见见胰胰岛岛素素信信号号传传导导的的改改变变和和脂脂质代谢的失衡是脂肪肝形成的主要启动因素质代谢的失衡是脂肪肝形成的主要启动因素 第二次打击学说第二次打击学说 第第二二次次打打击击是是脂脂肪肪变变性性向向脂脂肪肪性性肝肝炎炎转转换换的的时时期期。其其机机制制和和过过程程尚尚不不清清楚楚,目目前前认认为为主主要要与与脂脂质质过过氧氧化化、细细胞胞因因子子、FasFas(膜膜受受体体,TNFATNFA受体家族)配体被诱导激活有关。受体家族)配体被诱导激活有关。
7、脂脂肪肪肝肝的的多多重重打打击击学学说说认认为为,初初次次打打击击主主要要是是胰胰岛岛素素抵抵抗抗,导导致致肝肝细细胞胞脂脂质质堆堆积积,诱诱导导脂脂肪肪变变性性的的肝肝细细胞胞对对内内、外外源源性性损损害害因因素素的的敏敏感感性性提提高高,并并为为脂脂质质过过氧氧化化提提供供反应基质。反应基质。二二次次打打击击主主要要为为活活性性氧氧导导致致脂脂质质过过氧氧化化损损伤伤及及其其相相关关事事件件,引引起起脂脂肪肪性性肝肝炎炎;脂脂肪肪性性肝肝炎炎持持续续存存在在(炎炎症症-坏坏死死循循环环),ECM合合成成大大于于降降解解,形形成成进进展展性性肝肝纤纤维维化。化。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脂肪组织脂
8、肪组织铁负荷过重铁负荷过重肝脏铁沉积肝脏铁沉积 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外周脂肪分解外周脂肪分解高血糖高血糖FFAsandKetones 脂肪变性脂肪变性CYP2E1诱导表达诱导表达ROS氧应激氧应激线粒体线粒体氧化负荷氧化负荷 脂质过氧化脂质过氧化坏死坏死HSC活化活化纤维化纤维化肠道细菌生长肠道细菌生长 内毒素内毒素激活激活KC释放细胞因子释放细胞因子炎症炎症TNF/Leptin脂肪肝的诊断标准脂肪肝的诊断标准临床诊断标准临床诊断标准 凡凡具具备备下下列列第第1-41-4项项和和第第5 5或或第第6 6项项中中任任何何一一项者即可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项者即可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
9、病。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每周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每周40g40g。除外病毒性肝炎、全胃肠外营养等可导致除外病毒性肝炎、全胃肠外营养等可导致 脂肪肝的特定疾病脂肪肝的特定疾病 除原发病临床表现外,可出现乏力、腹除原发病临床表现外,可出现乏力、腹 胀、肝区隐痛等症状胀、肝区隐痛等症状 ,可伴肝脾肿大。可伴肝脾肿大。血清转氨酶可升高,并以血清转氨酶可升高,并以ALT增加为主,增加为主,常伴有常伴有GGT、TG等水平增高。等水平增高。肝脏影象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影肝脏影象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影象学诊断标准。象学诊断标准。肝脏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肝脏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
10、理学诊断标准。学诊断标准。临床分型标准临床分型标准【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凡具备下列第凡具备下列第1-21-2项和第项和第3 3或第或第4 4项任一项者即项任一项者即 可诊断。可诊断。具备临床诊断标准具备临床诊断标准1-31-3项。项。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影像学表现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影像学表现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肝脏组织学表现符合单纯性脂肪肝诊断标准。肝脏组织学表现符合单纯性脂肪肝诊断标准。临床分型标准临床分型标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凡具备下列第凡具备下列第1-21-2项和第项和第3 3或第或第4 4项任一项者即项任一项者即
11、 可诊断。可诊断。具备临床诊断标准具备临床诊断标准1-31-3项。项。血清血清ALTALT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的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的2 2倍,持续时间倍,持续时间 大于大于4 4周。周。影像学表现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影像学表现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肝脏组织学表现符合脂肪性肝炎诊断标准。肝脏组织学表现符合脂肪性肝炎诊断标准。临床分型标准临床分型标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凡具备下列第凡具备下列第1 1项和第项和第2 2或第或第3 3项任何一项者即项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可诊断。具备临床诊断标准具备临床诊断标准1-31-3项。项。影像学提示脂肪肝伴肝硬化。影像学提示脂肪肝伴肝硬化
12、。肝脏组织学表现符合脂肪性肝硬化诊断标准。肝脏组织学表现符合脂肪性肝硬化诊断标准。影像学诊断影像学诊断脂肪肝脂肪肝【B B超诊断依据】超诊断依据】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回声强度高于脾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回声强度高于脾 脏和肾脏,少数表现为灶性高回声。脏和肾脏,少数表现为灶性高回声。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前缘变钝。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前缘变钝。影像学诊断影像学诊断脂肪肝脂肪肝【CTCT诊断依据】诊断依据】肝密度普遍低于脾脏或肝肝密度普遍低于脾脏或肝/脾脾CTCT比值比值11。轻度轻度 肝肝/脾
13、脾CTCT比值比值11 中度中度 肝肝/脾脾CTCT比值比值0.70.7,肝内血管显示不清。,肝内血管显示不清。重度重度 肝肝/脾脾CTCT比值比值0.50.5,肝内血管清晰可见。,肝内血管清晰可见。影像学诊断影像学诊断肝硬化肝硬化 影影像像学学诊诊断断依依据据为为肝肝裂裂增增宽宽,肝肝包包膜膜厚厚度度增增加加,肝肝表表面面不不规规则则,肝肝内内回回声声/密密度度/信信号号不不均均匀匀,各各肝肝叶叶比比例例失失常常,门门脉脉主主干干管管径径增增粗粗,门门静静脉脉每每分分钟钟血血流流量量参参数数增增加加,脾脾脏脏体体积积指指数数增增大大,胆胆囊囊壁壁增增厚厚或或胆胆囊囊形形态改变等。态改变等。组
14、织学诊断组织学诊断 非非酒酒精精性性脂脂肪肪性性肝肝病病的的病病理理改改变变主主要要为为大大泡泡性性或或大大泡泡性性为为主主伴伴小小泡泡性性的的混混合合性性肝肝细细胞胞脂脂肪肪变变性性。组组织织学学诊诊断断可可分分为为单单纯纯性性脂脂肪肪肝肝、脂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脂肪肝的预防及治疗脂肪肝的预防及治疗脂肪肝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并与生活习脂肪肝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并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疾病,因此提倡预防为主的基惯密切相关的疾病,因此提倡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强调去除病本原则。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强调去除病因和诱因,治疗原发基础疾病,
15、阻止慢性肝因和诱因,治疗原发基础疾病,阻止慢性肝病进展,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健康宣教,病进展,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健康宣教,修正不良行为。修正不良行为。戒除劣习戒除劣习合理膳食合理膳食合理运动合理运动心情健康心情健康戒除劣习戒除劣习集中进餐集中进餐 快速进餐快速进餐 过量进餐过量进餐 夜间加餐夜间加餐戒除一切有损于健康的不良行为,不良生活戒除一切有损于健康的不良行为,不良生活习惯或嗜好,尤其是与脂肪肝发生有关的劣习惯或嗜好,尤其是与脂肪肝发生有关的劣习,比如:饮酒,过多摄食,偏食,挑食,习,比如:饮酒,过多摄食,偏食,挑食,零食,夜宵,油腻食品,进餐过快,逃避运零食,夜宵,油腻食品,进餐过
16、快,逃避运动等。动等。合理膳食合理膳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钠盐摄取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钠盐摄取的比例适当。比例适当。注意补充膳食纤维。注意补充膳食纤维。一日三餐定量、定时。一日三餐定量、定时。烹调方式以蒸、煮、烩、拌等为主。烹调方式以蒸、煮、烩、拌等为主。合理运动合理运动运运动动锻锻炼炼对对于于减减肥肥的的作作用用是是有有限限的的,仅仅仅仅是是饮饮食食疗疗法法的的一一种种辅辅助助措措施施,但但是是有有氧氧运运动动可可以以改改善善胰胰岛岛素素抵抵抗抗,降降低低血血脂脂和和转转氨氨酶酶的的水水平平,对对于于控控制制体体重重,改改善善体体重重指指数数,维维持持减减肥的效果具有积极明显的
17、作用。肥的效果具有积极明显的作用。应应当当在在医医生生的的指指导导下下进进行行适适当当的的锻锻炼炼,锻锻炼炼强强度度以以心心率率为为准准。20-30岁岁者者要要求求达达到到130次次/分分,40-50岁岁者者为为120次次/分分,60-70岁岁者者为为110次次/分分,每每次次持持续续10-30分分钟钟,每周每周3次以上。次以上。心情健康心情健康保保持持心心情情舒舒畅畅愉愉快快是是脂脂肪肪肝肝的的非非药药物物治治疗疗一个重要因素。一个重要因素。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素抵抗 噻唑烷二酮类药如文迪雅噻唑烷二酮类药如文迪雅 调整血脂紊乱调整血脂紊乱 减少活性氧的损伤作用减少活性氧的损
18、伤作用 GSHGSH前体、维生素前体、维生素E E 减少肝脏脂质含量减少肝脏脂质含量 熊去氧胆酸、甘乐熊去氧胆酸、甘乐 减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减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抗生素、乳酸杆菌抗生素、乳酸杆菌 修复细胞生物膜修复细胞生物膜易善复易善复降血脂药用于脂肪肝的适应证降血脂药用于脂肪肝的适应证 不伴有高脂血症的脂肪肝,原则上不用降血脂不伴有高脂血症的脂肪肝,原则上不用降血脂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 伴伴有有高高脂脂血血症症的的脂脂肪肪肝肝,根根据据脂脂肪肪肝肝的的病病因因、高高脂脂血血症症类类型型及及其其程程度度、以以及及可可能能并并发发心心脑脑卒卒中中的的概率等众多因素,综合考虑是否需用降血脂药物。概率
19、等众多因素,综合考虑是否需用降血脂药物。酒精性、药物性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去除病因是最好的治疗,除非血脂为中、重度升高或去除病因无效。肥胖糖尿病性高脂血症和脂肪肝,除非并发或即将并发冠心病,否则仅对基础治疗(饮食控制、增加运动、改变不良行为)3个月仍无效者,才考虑使用降血脂药物。原发性高脂血症所致的脂肪肝在综合防治的同时,可考虑应用降血脂药物治疗。降血脂药物的合理选择降血脂药物的合理选择 胆酸结合树酯:不宜选用 烟酸及其衍生物:不宜选用 弹性酶、右旋甲状腺素:不宜选用 多烯不饱和脂肪酸:疗效有待考证 贝特类:有的放矢,谨慎使用 他丁类:短期应用可考虑,长期应用的安全 性有待探讨关关于于脂脂肪肪性
20、性肝肝炎炎、肝肝纤纤维维化化、肝肝硬硬化化及及其其相相关关并并发发症症的的治治疗疗同同其其他他肝肝病病,可可酌酌情情选选用用保保肝肝、降酶、褪黄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的药物。降酶、褪黄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的药物。肝移植肝移植终末期脂肪肝,肝移植是抢救生命唯一选择。终末期脂肪肝,肝移植是抢救生命唯一选择。一一脂肪肝概述脂肪肝概述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紊乱,肝细胞对脂质摄取增加而氧化减少,导致脂肪代谢紊乱,肝细胞对脂质摄取增加而氧化减少,导致肝细胞内脂肪蓄积的一种病理过程。脂肪肝在病理上可分肝细胞内脂肪蓄积的一种病理过程。
21、脂肪肝在病理上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硬化,病因上则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硬化,病因上则有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二大类。临床起病隐匿,有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二大类。临床起病隐匿,即使已发生脂肪性肝炎,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肝即使已发生脂肪性肝炎,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肝区隐痛、不适、腹胀、乏力、纳差等,肝部区隐痛、不适、腹胀、乏力、纳差等,肝部B超超:可见肝区可见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远场衰减,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远场衰减,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肝轻度或中度增大边缘变纯等,肝功能清,肝轻度或中度增大边缘变纯等,肝功能A
22、LT、-GT等等升高,降脂药物如氯贝特类、他汀类、胆酸、蛋氨酸、烟升高,降脂药物如氯贝特类、他汀类、胆酸、蛋氨酸、烟酸类等,疗效尚有异义,有些药物还对肝功有损害,中药酸类等,疗效尚有异义,有些药物还对肝功有损害,中药复方在降低血脂、恢复肝功能、回缩肝脏方面均已证明有复方在降低血脂、恢复肝功能、回缩肝脏方面均已证明有一定疗效,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所在。一定疗效,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所在。脂肪肝的中医诊治脂肪肝的中医诊治1.脂肪肝中医病因病机诊断2.脂肪肝中医辨证分型3.脂肪肝中医治法方药(一一)脂肪肝中医病因病机诊断脂肪肝中医病因病机诊断中医学认为,脂肪肝多属于中医“积证”范畴。正如内经所说:“肝之
23、积,曰肥气”,故也称之肥气病。系指体内肥脂之气过多地蓄积于肝脏。认为由于过食油腻肥甘饮食,食而不运,脂膏留积于肝,从而导致肝脏功能失调,疏泄不利的一系列病症。主要病因是:1 1饮食不节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喜食油腻肥甘或酒酪之品,胃纳过盛,超过运化能力,以致肥脂湿浊内停,积于肝内,肥气积盛,酿成斯疾。2 2气郁湿阻:气郁湿阻:七情所伤,气机不畅,或外感湿浊或湿邪内蕴,气郁湿阻,正常脂肥之气转运欠畅,遂积而发病。3 3瘀血内阻:瘀血内阻:外伤或久病瘀血内停,瘀血阻于肝经,气机不畅,肥脂湿邪内蕴,与瘀血相搏,有形之物,阻于肝脏。4 4肝腑虚衰:肝腑虚衰:不论外感风寒湿邪,抑或内伤饮食,房室不节,都可损
24、伤正气,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尤其是脾肾亏虚,脾虚水湿运化失司,水湿蓄积,气机不畅,痰湿瘀血诸物,均可内停于肝而发病。可见,脂肪肝系由于食油腻,酒酪不节,外感湿浊,或脏腑虚损等原因,以致肥气脂膏过多的积蓄于肝。本病病位在肝,以脾虚、肾虚为本,以气郁、食滞、痰、瘀、湿、热、寒为标。临床多呈本虚标实,虚实兼夹,寒热错杂。脂肪肝在中医学无相对应的病名,可归为脂肪肝在中医学无相对应的病名,可归为“胁胁痛痛”“肝积肝积”“痞满痞满”等范畴。其成因古代已有论述,等范畴。其成因古代已有论述,临证指南医案云:临证指南医案云:“而但湿从内生者,必其人而但湿从内生者,必其人膏梁酒过度。膏梁酒过度。”古今医鉴有:古今医
25、鉴有:“胁痛者胁痛者若因若因暴怒伤触,悲哀气结,饮食过度,冷热失调暴怒伤触,悲哀气结,饮食过度,冷热失调或或痰积流注于血,与血相搏,皆能为痛痰积流注于血,与血相搏,皆能为痛”,又有,又有“肥肥人多湿人多湿”,“体胖多痰体胖多痰”等,是由于过食肥甘厚味,等,是由于过食肥甘厚味,酒食碍胃,久卧久坐,体丰痰盛,七情内伤,导酒食碍胃,久卧久坐,体丰痰盛,七情内伤,导致脾运化无权,肝疏泄失职,水湿内停,痰浊内致脾运化无权,肝疏泄失职,水湿内停,痰浊内生,气滞血瘀,湿痰瘀互结于肝而形成。生,气滞血瘀,湿痰瘀互结于肝而形成。(二二)脂肪肝中医辨证分型脂肪肝中医辨证分型1 1、肝胃不和、肝气郁结、痰瘀阻络型、
26、肝胃不和、肝气郁结、痰瘀阻络型(1)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肝区胀痛、胸闷不舒、倦怠乏力、善叹息、恶心纳呆,并随着情志变化而增减,肝脏肿大或不肿,舌质暗红、苔薄白腻、脉玄细。(2)病因病机:病因病机:由于情志不舒、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湿痰内停,造成脂肪肝的发生。(3)治疗原则:治疗原则:疏肝理气、化痰祛瘀。2 2、脾虚湿盛、痰湿内阻、肝郁血瘀型、脾虚湿盛、痰湿内阻、肝郁血瘀型(1)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右肋胀满、嗳气恶心、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厚白腻、脉濡缓。(2)病因病机:病因病机:由于长嗜食甘肥厚味之品,或情志失调以及某些疾病因素,使脾失健运,湿浊结聚成痰,肝失疏泄,以致痰湿
27、阻于肝络而成脂肪肝。(3)治疗原则:治疗原则:疏肝健脾、祛湿化痰:3 3、痰瘀痹阻、肝肾亏虚、脾失健运型、痰瘀痹阻、肝肾亏虚、脾失健运型(1)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体型稍胖、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偶有头痛、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2)病因病机病因病机:水不涵木、肝失疏泄、脾虚失于运化、痰瘀痹阻于肝,成为脂肪肝。(3)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滋肾养肝、活血化淤、清热化痰。4 4、痰瘀互结、气滞血瘀、瘀浊内滞型、痰瘀互结、气滞血瘀、瘀浊内滞型(1)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原有消渴病、素体阴虚火旺、慢性肝炎、肋下肿大、质中拒按、纳减乏力、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2)病因病机病因
28、病机:痰湿阻滞、气滞血瘀、痰浊、瘀血痹阻于肝络,致使肝区刺痛胀痛以及脂肪肝的形成。(3)治疗原则治疗原则:益气活血、化痰祛瘀、消肿散结(三三)脂肪肝中医治法方药脂肪肝中医治法方药1 1舒肝理气法:舒肝理气法:是以理气疏肝解郁的方药,达到解除郁滞的方法。具有和解、解郁、疏畅、调和等作用,用于治疗肝气郁结、肝胃不和、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适用于脂肪肝患者中有肝区不适、胸闷、嗳气、腹胀等不适者。常用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2 2清热法:清热法:是通过清解热邪的作用,以治里热证的治法。主要用于治疗酒湿、食积、痰瘀停于胁下,日久化热,热蕴肝胆之证。适用于有胁胀痛、口苦口干、胸闷、饭量减少、恶心、尿黄者。
29、常用方剂:五味消毒饮加减。3 3祛湿法:祛湿法:为祛除脏腑湿邪的方法,用于治疗饮食不节,酒湿浊气壅阻气机,肝脏脉络受阻之症。适用于肝区胀满、疲乏、四肢无力、食欲减退者。常用方剂:胃苓汤加减。4 4通腑法:通腑法:是运用药物荡涤胃肠,通泻大便,引邪外出,推陈出新,以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痰、湿、热、气、血、食六郁为病,致脾失健运,肝失疏泄,痰湿、瘀、积等病理产物搏结于肝之症。适用于腹胀、饭后明显,消化不良,反酸、恶心等不适者。常用方剂:越鞠丸加味。5 5化浊法:化浊法:是运用药物化脂祛浊,使脾胃肝胆功能重建,肝胆疏泄有常,脾胃健运,分清泌浊,水谷精微得以正化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脂
30、浊凝聚,脾胃受损,运化失职,阻塞气机,肝失条达,脉络壅塞之证。适用于消化不良,腹胀,口苦,口臭,恶心不适者。常用方剂:蒿芩清胆汤加减。6 6化痰法:化痰法:是以燥湿化痰、理气消痞的方药,达到祛除痰浊的一种治法,用于痰饮而导致的多种痰患。适用于形盛体胖、身体重着、四肢乏力、胸闷、腹胀、厌食、口干者。常用方剂:导痰汤。7 7扶脾法:扶脾法:分为疏肝扶脾和健脾养肝法,前者是通过疏肝扶脾,健脾固肠的方药,以达到平抑肝脏,健脾固肠的目的。适用于多有肝病或胃肠病史的中老年患者,疗程迁延,腹痛肠鸣,腹泻,饭量减少,抑郁,形体消瘦;后者是通过益气健脾,调补肝脏的方药,以达到肝脾兼顾,健脾养肝的目的,适用于病程
31、较长,肝区隐痛,食欲差者。常用方剂:逍遥散和参苓白术散加减。8 8软坚散结法:软坚散结法:是用养血调肝,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方药,以达到消除肝脏病变的目的,用于肝脏气机阻遏与肝脏血瘀并存。适用于肝区疼、两胁胀满、肝脏肿大、腹胀、大便不畅者。常用方剂:鳖甲煎丸。9 9活血化瘀法:活血化瘀法:是用理气行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方药以清除肝脏血瘀的方法。适用于病程较长,有肝区或两胁隐痛、肝脏肿大、乏力、困倦者。常用方剂:养血化瘀汤。1010滋补肝肾法:滋补肝肾法:是用滋养肝肾、疏调气机等方药,以达到滋养肝肾的目的。适用于中老年患者,病程较长,久治不愈,肝区不适,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心烦易怒,小便黄热
32、,大便干结。常用方剂:知柏地黄汤加减。11.11.针刺穴位治疗针刺穴位治疗可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加唾液腺分泌及胃液分泌,并抑制大脑调节食欲的神经,减少食欲,减少机体对脂肪类物质的吸收,抑制脂肪增长,进而起到减肥美体的作用,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体内代谢减慢,脂肪利用率下降,内分泌功能紊乱,是使脂肪沉积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针刺穴位能调节脏腑功能,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肠道对脂肪类物质的吸收,抑制过多的营养成分转化成脂肪,排出新陈代谢中的多余物质。而且还可使体内胰岛素分泌量相应减少,导致食欲降低,收到促进脂肪代谢减少多余脂肪,重塑体形的效果。如取穴足三里、丰隆、合谷、天枢、气海、中极
33、等12.按摩治疗按摩减肥治疗脂肪肝是根据祖国传统医学中的经络学说进行减肥的一种方法,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按摩减肥主要是作用于局部,如腹部、臀部、四肢、肩背部等,采用摩、捏、拿等手法。如按摩四肢以推、拿、拍等手法为主;在肩、背部则以按、揉、推、拿等手法进行。按摩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一些多余的脂肪转化为热量而消耗掉,从而减少局部脂肪堆积。应用于腹部及四肢局部减肥方面更受欢迎。推拿按摩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它具有疏通经络、宣通气血、调整人体各个器官功能的作用,且有在家庭中就可进行的特点。对于一些不愿在门诊露面的肥胖者来说,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协调体内各系统功能,减肥降脂,不失为一条良策。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