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分析.ppt(7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区域规划区域规划叶昌东1第二章 区域环境基础分析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三节 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2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341、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自然资源: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其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5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自然资源专指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自然环境因素;是个相对概念,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资源的概念也在变化。6自然资源的分类根
2、据赋存条件和特征:地下资源、地表资源;根据国民经济用途:农业、工业、旅游资源等根据利用方式:直接生活资源:天然食物、动物、鱼类等;劳动资料资源:矿产、森林、土地等;根据能否再生:不可再生、可再生、可更新资源这种分类更有意义,因其反映了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特性,为人类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提供了依据。7资资源源类类型型举举例例经济经济利用特色利用特色不可再生不可再生资资源源地地质资质资源(源(矿产矿产)半地半地质资质资源(土壤)源(土壤)应应按照按照节约节约和尽可能和尽可能综综合利用合利用地原地原则则,杜,杜绝绝浪浪费费和破坏和破坏可再生可再生资资源源太阳太阳辐辐射、射、风风、海、海潮、地表径流、
3、地潮、地表径流、地热热与温泉等与温泉等应应按照充分利用和按照充分利用和综综合开合开发发的的原原则则,在可能条件下最大限度,在可能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利用。可更新可更新资资源源动动物、植物物、植物资资源源更新速度取决于自身的繁殖能更新速度取决于自身的繁殖能力和外界力和外界环环境条件,境条件,应应遵循永遵循永续续利用的原利用的原则则,有,有计计划、有限划、有限制地开制地开发发利用。利用。82、自然资源的特性1)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间存在矛盾,即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各国强调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保护、提出国土规划工作的客观背景,也使自然资源的占有者可获得
4、绝对地租等经济效益。92)区域性任何一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数量、或质量,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每一种自然资源都有其特殊的地域分布规律。不但表现在不同区域同一种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差别,而且还表现在不同区域的各种资源在品种组合上的差异。由于不同区域自然资源在丰度上的差异,使自然资源的占有者可以获得级差地租等经济利益。1011 3)整体性每一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可能引起系统中其他资源和环境要素的连锁反应。这一特征,要求人们在自然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中坚持全面研究、综合开发的原则。12 4)多用途性大部分
5、自然资源都有多种功能和用途。不是所有用途都有同等重要性,并能充分表现出来。因而,开发利用时需要进行全面权衡。5)社会性自然资源怎样开发利用,何时开发利用,优先发挥其何种功能和用途,取决于人的劳动方式,即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133、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1)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3)尽管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自然资源的范畴在不断扩大,但其作为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属性没有改变143、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数量的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规模的大小。2)自然资源的质
6、量、即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3)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154、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1)评价原则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生产布局要求出发;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的重点分析相结合;在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自然资源。162)评价内容自然资源的量、质地理分布和地域组合特征可能的开发利用方式或方向技术经济前提开发利用的效应173)对自然资源量的评价评价目的:确定自然资源的开发规模,以及对相关生产部门布局与发展的保证程度。对自然资源保证程度的考虑主要有两方面:满足区域社会发展当前需要量的程度,即在合适的开发利用强度下的
7、服务年限。对远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布局需求量的保证程度,即预测资源的远景需求量 18在评价中,通常采用绝对和相对两种指标。绝对指标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实际规模,相对指标则反映区域自然资源的地位和满足需求的潜力。第一,要搞清楚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研究其可能的开发规模和开发后可能产生的经济价值以及对区域发展的作用,明确区域主要自然资源,即筛选出开发规模大,开发后能产生重大经济价值,并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的带动影响作用的集中资源。19第二,对已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应研究其数量对现状生产的保证程度,并根据该种生产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来研究该种资源的优势与潜力。第三,分析自然资源的相对量,进一
8、步明确其对需求的保证程度和开发利用的潜力(相对量指标通常以平均占有量表示)。第四,分析比较区域主要自然资源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及对区域产业结构及发展方向的保证程度。204)对自然资源质的评价目的:考察自然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和对一定生产部门的适合程度。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评价:技术可能性、经济合理性、需求迫切性。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的适合程度,得出客观、切合实际的结论。21资资源源类类型型质质量因素量因素矿产资矿产资源源品位、有害成分和有益成分的含量、本身的品位、有害成分和有益成分的含量、本身的物物质结质结构构土地土地资资源源平整度、光、平整度、光、热热、水、肥等、水、肥等
9、森林森林资资源源森林森林结结构(密度构(密度和和树树种、种、层层次、次、树龄树龄等等结结构)构);用;用材林的品种、材林的品种、级别级别、用途、生、用途、生长长情况情况225)对自然资源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的评价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和开发利用的成本及利用效率。评价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特征,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对区域生产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是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因而,必须分析主导资源与辅助资源、优势资源与限制资源的组合,及其对一定产业(部门)结构的适合程度或保证程度。236)对开发利用方式和技术经济前提的评价不同的自然资源种类
10、或组合,或同类自然资源和组合,均有不同的利用方式与方向。因此,应就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与方向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对各方案从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方面进行论证,分析各方案的特点,注重方案实施技术经济前提的差异,筛选出可行方案。247)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对自然资源的任何改造和开发利用,都会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不但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表现在社会方面和环境生态方面。只有客观全面分析各方面的正负效应,综合权衡利弊得失,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利于在资源开发实施中预先安排好预防措施,以减轻负效应之影响。255、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资源承载力分析资源承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80年代初提出
11、的概念,定义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它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6过去我国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强调土地资源生物生产能力的研究,研究土地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持续生产人类所需要的生物产品的内在能力。90年代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而拓展了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内涵。27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内涵时空性、社会经济性、可持续性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特性有限性、动态性、可增强性(需求增强、利用效率提高)286、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分配自然资源的代际分配自然资源的代内分配不同区域资源蕴藏和不同水平区域资源利用等分配的公平性或均衡性,不同产业
12、利用效益的差异,是自然资源区域性和多用途性特性的引申。29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环境与区域发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展30自然环境人类发生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综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生物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生态环境由各种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系统,即人类周围的自然界,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自然环境生态环境31一、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32一、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自然环境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形态形
13、成具有重要影响作用2、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荒漠化、盐渍化、地陷3、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良性互动)333435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一)生态环境评价的内容1、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自然环境状况、社会经济状况生态环境状况与特征调查:生态系统特点、资源特性、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效应分析:生态系统影响效应、环境健康效应、生态经济效应362、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单元某一方面的评价,选取与评价内容相关的一级生态环境特征分类图斑为评价单元;综合评价,选取多种生态特征的综合分类图斑为评价单元;根据评价目的不同,可以选择自然区划、
14、地貌或流域单元为评价单元,也可以选择行政区划为评价单元。372)评价因子与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目的综合性、区域性、主导型和限制性相结合的原则,一般分三级指标体系:综合指标、分类指标、具体指标3)评价标准与方法国家和行业、地方标准学术研究成果384)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分级、分类和分区39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趋势分析与评价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40(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1、指数法单一指数(标准型指数、等级型指数)分类指数(均权型、加权型、兼顾极值型)综合指数412、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聚类评价法隶属度刻画环境质量的分级界限建立模糊评价矩阵计算权
15、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423、灰色关联分析法通过比较数列集构成的曲线族与参考数列曲线进行几何相似的比较,确定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几何形状相似度越高,关联度越大。确定参考标准数列指标值的无量纲化处理关联系数和关联度的计算434、景观生态学法空间结构分析(斑块、基质、廊道)功能与稳定性分析44(三)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方法1、类比法整体类比单项类比452、专家评价法特尔斐法确定评价主题编制评价事件览表选择专家环境预测和价值判断过程结果的处理和表达专家是在领域内从事10年以上技术工作的科学技术人员或专业干部,一般10-50人。463、综合指标法环境因子的评价函数曲线确定环境因素的质量标准474、图形叠置法
16、公路、铁路选线滩涂开发土地利用污染影响动植物分布485、系统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排序法系统动力学灰色关联496、其他方法矩阵法灵敏度分析法生态机理分析法列表清单法生产力评价法50三、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与生态补偿(一)生态破坏经济损失估值技术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费用分析法旅行费用法资产价值法人力资本法条件价值法51损失估值评价程序区域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基本特征分析调查分析生态破坏现状及其对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建立生态破坏损失估算指标体系对可量化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不可量化指标进行价值估算综合计算、综合分析和征求专家意见,得出结果52(二)生态环境补偿1、补偿主体政府补偿市场
17、补偿社会补偿532、补偿标准边际机会成本现实困难难以准确量化信息成本和补偿制度的执行成果过高区域差异大543、补偿方式经济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基金押金和执行保证金非经济补偿事务补偿技术(智力)补偿政策补偿55第三节第三节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56一、相关理论(一)生态学理论1、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规律2、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规律3、负荷定额规律4、多样稳定规律5、地域分异规律57(二)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广义:国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狭义:技术经济评价、环境损益估价等,环境效应、环境管理措施等1、环境与经济对立统一理论2、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理论3、环境外部
18、性的经济内部化理论58(三)可持续发展理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是: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59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提出了“连续的和持续的发展”的概念。此后,传统的发展观日益受到质疑,人们开始对战后强调高增长率和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资源、社会失衡的困境进行反思。1974年,第31届联大通过了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1981年,美国世纪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出版了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但没有给出定义。20c80s,由欧美50多位著名经济学家组
19、成的“新经济学研究会”(简称TOES)创立了“生存经济学”。这是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类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决策等三个基本点之上的新经济学,标志着经济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人的关注是新发展观的核心。20c80s,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郎索尼佩鲁在其新的发展观一书中指出,人的发展是发展的目的和中心,人是一切发展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1987年,可持续发展的命题被正式提出,是在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由21个国家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专家组成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著名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并被作为关键概念得到使用。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
20、求能力的发展”。但在该报告中,涉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定义性解说有多处,且各定义间并不一致。这说明一个新概念的不成熟性,也说明其内涵的丰富与复杂。1992年,巴西里约环发大会公布的21世纪议程,强调人口、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会议达成共识,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推向行动,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范式。1994年,第三次国际人口与发展开罗大会,重点讨论“人口、持续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一次把人口与发展问题联系起来,并通过行动纲领。2002年,约翰内斯堡会议上,颁布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行动计划。一般认为,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21、,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等三次会议,对推动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和理论的形成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总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正式提出,到90年代才真正引起全球社会的普遍关注。作为重要的范畴和命题,虽然在理论上依然众说纷纭,但目前“可持续发展”不仅已被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种学科领域所共同接受,而且已成为制定政府政策、发展规划的基本出发点。(四)阳光经济理论(立足可再生资源)20世纪90年代德国经济和社会学家赫尔曼舍尔阳光经济生态的现代战略核能和生化能源代表工业现代化阳光经济立足于可再生能源。65理论要点世界文明发展应尽快转向可再生资源,减少对生化资源的依
22、赖;阳光型能源和原料基础的确立和转换可以与工业革命相提并论;阳光经济才能支持经济全球化的持久、多样和公正发展;阳光型能源和原料基础才能实现生态循环、区域经济结构、文化和公共机构的反馈;阳光型资源比常规能更具有潜在效率,便于用户使用,且更经济;地区阳光型资源的利用与市场化在市场规律方面应当享有优于其他同等价值经济产品的权利。66二、区域发展中的外部性与区域间环境问题外部性指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正外部性:公园、广场负外部性:工业污染、67外部性与生态环境问题人们将生态环境问题归因于外部不经济性;原因市场机制失灵产权难以界定、补偿价格难以确定产品特征:非排他性、非市场性、生产的外部性68外部性的解决对策1、政府直接管理2、基于市场的经济激励价格控制、数量控制、责任制度3、自愿协商4、社会准则和良心效应6970